第105章
后也不急着歇息,带着几个小家伙出门,转眼间又是生龙活虎,原焕没有管他们,将人送走后继续安排回去后的事情。 关中经此一事短时间内掀不起波澜,其他地方需得放开招兵买马,他要重新整理户籍,世家大族荫蔽下的部曲奴仆都要登记造册,稍有不慎就会变成短兵相接,兵马太少容易被夺权。 短时间内连续变动那么多的确有些急躁,但是现在无疑是大变的最好时机,天下未定,什么事情都能通过动兵来解决,等到过些年稳定下来,士族再次站稳脚跟,再想干什么也会束手束脚,远不如现在来的方便。 自上而下的变革远比自下而上容易,真要等到自下而上才能推动变革,流血牺牲不知道要比现在多多少,没逼到那个份儿上,他实在不想改变策略,再说了,以他的身份也没法走那一步。 真到了那一步,他自己也没办法独善其身。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车队早早准备妥当,他们来时只带了几百护卫,回时却不用遮遮掩掩,这些天发生了那么多事,路上随便拉个人过来都知道谁来了长安城,不如直接重兵护卫正大光明的离开。 此时,河内郡的偏远小城中,年轻的司马仲达神色郑重的看向对面的道人,“乌角先生,这次可有万全的把握?” 左慈干笑两声,话不敢说太满,却也没有灭自己威风,“小友莫急,老道出手,肯定不会让你失望。” 司马懿撇撇嘴,眼神中带了几分幽怨,“先生上次也是这么说的。” 第178章 何以天下 司马懿和左慈在河内待了好几个月,眼睁睁看着原司徒手段果决将关中近七成的世家从云端打到泥里,心里都有些发憷。 他们最开始以为那人性情温和,不会在意有人开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那可是仙人一般的原司徒、仁慈心善的原司徒、爱民如子的原司徒,就算有人惹了他不开心,大概率也只是训斥几句。 如果不是好脾气的人,怎么会对商贾、寒门都那么好? 两个人之所以敢在邺城搞事情,就是仗着被抓了也不会出什么事,再不济他们还可以逃跑,乌角先生本事非凡,司马仲达又有出身相护,怎么着也不会下场太惨。 司马懿对他写的小报告很有信心,就算不小心被抓个正着,司徒大人看了他写的关中见闻也不会对他做什么,他也是为国为民,看在他煞费苦心将东西送到司徒大人面前的份儿上,就算没有奖赏也肯定不会被罚。 最开始想的挺好,可惜计划没有派上半分用场,除了精心准备的应对策略胎死腹中之外仿佛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才怪啊! 谁能想到司徒大人平日里那么温柔和善的人在这件事情上会那么心狠手辣,听说刑场上的血流了好几天都没能流干,大夏天的太阳那么大,可想而知有多少人为此送了性命。 司马懿到底年轻,意识到关中发生的一切都是他送的那份关中见闻所导致吓的好几天没睡好,他拐弯抹角把东西送到司徒大人手里,一是的确看不过那些官员强行掳掠百姓为奴的行径,二来则是想借机献策出仕为官。 靠父兄帮扶出仕哪有凭自己的本事入司徒大人的眼值得说道,他司马仲达自认不需要靠家里人就能得到司徒大人的青睐,能靠自己当然还是靠自己。 结果精心准备的策略完全没有派上用场,司徒大人亲自出马来到关中,一点情面都不留,愣是凭借与平常截然不同的杀伐果断镇压了所有宵小。 司马懿在小院儿里窝了几天,缓过来之后投效之意愈发强烈,司徒大人之所以能成为司徒大人,自然不可能只将靠那颗仁慈之心,当今天下何其之乱,没点真本事怎么可能走到高位。 天子不是傻子,满朝文武也不是傻子,前些年割据州郡的各路诸侯更不是傻子,能把所有人都治的服服帖帖,现在这个运筹帷幄杀伐果断的原司徒才是真正的原司徒。 傻的不是别人,傻的是他自己,他但凡聪明一点都不会觉得能把天下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原司徒是个温柔和善的主儿,司徒大人不发脾气的时候或许能称得上和善,一旦触及他的底线,关中刑场上那些排队投胎的家伙就是最好的例子。 希望原司徒大人不记小人过,怎么说他也是为了关中百姓好,论迹不论心,虽然这事儿坑了自己家一把,好歹算是帮了司徒大人一个忙,如果再晚两年发现,到时候解决起来可没现在容易。 司马懿安慰好自己,再三强调这次一定不能出问题,这才耐心等待司徒大人的车队路过河内郡。 邺城戒备森严,稍有不慎就会被卫兵抓起来,他不想走寻常路不假,可是也不想蹲大牢,出门在外没有闯出一番名声便罢,还把自己弄进大牢等家里人去捞,他丢不起那个人。 要是家里来捞他的人多问几句,知道司徒大人之所以去关中是因为他的一封信,那完了,回家之后怕是要被打断腿。 关中的世家这次遭了大难,司马家和那些举族遭贬甚至砍头抄家的家族相比还算不错,只是损失些钱财奴仆,没有伤筋动骨,但是再怎么说也是狠狠出了次血,不知道罪魁祸首是谁还好,知道罪魁祸首就是自家后辈脾气再好也忍不住要揍人。 司马懿很清楚接下来可能要发生什么,所以格外重视这最后一次机会,要是不能在司徒大人回邺城的时候入他的眼,到邺城之后就没机会了。 左慈神神在在看着年轻人着急上火,闭上眼睛打坐养神,只要他闭上眼睛,司马小子就看不到他眼里的心虚。 他自认本领非凡,在上次吃瘪之前,他一直觉得没有人见识到他的神通后会无动于衷,偏偏那位原司徒愣是没把他搞出来的动静放在眼里,就跟没事儿人一样,除了加强戒备其他什么都没有发生。 左元放年纪也不小了,修习道术几十年,游历四方不是为了升官加爵,单纯就是喜欢欣赏别人看到神迹时的惊讶崇拜。 上次一定是他们藏的太严实,这次他们不躲,直接正面对上,原司徒亲眼看到他的本事后肯定不会再无动于衷。 世人皆尊神敬祖,怎么可能有人不想当神仙。 两个人紧张的等着大鱼上钩、不是、是大鱼路过,老的少的都干劲十足,得知车队在城外三十里处安营扎寨后赶紧收拾行李离开。 司徒大人身边兵马众多,一路上不曾进城扰民,晚上休息也是在城外安营扎寨,他们现在出发,明天早上正好能在埋锅造饭的时候出现在军营里。 暮色降临,不起眼的马车在城门关上之前慢慢悠悠朝城外而去,官道上行人不多,仅有的几个商贾脚步匆匆,生怕赶不上进城只能露宿野外。 司马懿赶着车往前走,临到紧要关头有些紧张,“乌角先生,这次真的没问题?” 左慈面红耳赤的拍着车厢,“你再问咱们就回去。” 年轻人一点也不稳重,着什么急啊,不知道越急越容易出差池吗? 司马懿摸摸鼻子,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心慌,他的预感向来准确,要不就转头回去? 不行不行,最后一次机会,不试试怎么知道真的不行,实在不行他就自报家门,有他之前送去的关中见闻当投名状,司徒大人肯定不会抓他坐大牢。 一夜安稳,第二天一早,东方泛起鱼肚白,初秋的清晨已经带了些凉意,沉寂了一夜的大营瞬间活络起来,巡逻的巡逻做饭的做饭很是热闹。 原焕加了件外衣出来透气,远远看到有个仙气飘飘的道人出现在大营门口,眸光微闪将其他人都喊过来,他没有猜错的话,邺城书坊里那份帮了他大忙的书信就是这人送过去的。 他们不去找,这人终于还是耐不住性子自己跑了出来,不知道这到底是哪一位,是他熟悉的那几个名字,还是史书未曾记载的无名高人。 天色刚亮,各个营帐里的大人孩子就都起来穿衣洗漱,赶路不能睡懒觉,实在困倦可以到马车上睡回笼觉,这个时间点大家都起的差不多了。 吕布起的最早来的最快,听到他们家主公的吩咐立刻带了一堆人悄悄出去,原焕眯了眯眼睛,唇角微微扬起,整个人在晨光下仿佛在发光。 门口站岗的士兵在陌生人出现的时候立刻警惕起来,即便对方只有一个人,但是这人的模样着实有点唬人,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左慈摸着胡子,淡定自若的任士兵们打量,心道这才是一般人看见他后该有的反应,他的本领没有出问题,今天稳了,“贫道乌角,遥见此处炊烟袅袅,腹中饥饿来讨口饭吃。” 士兵们也算见多识广,他们走南闯北那么多年,还真没见过讨饭讨到军营门口的,是他们这次搭的营帐太简陋还是身上的杀气不够吓人,这老道的脑袋没问题吧? 几人面面相觑,正好刚才前去汇报的士兵回来,“先生有礼,我家主公有请。” 左慈:…… 他刚刚自报家门,里面的人怎么知道那么快?还是说只要是个道人就能进来? 算了,能进去就行,这时候了还讲究什么。 附近的林子里,司马懿躲在老树后面,看到左慈成功进入军营握了握拳头,眸中满是兴奋,成了。 左慈在门口和守卫说话的时间里,原焕已经和坐过来的荀彧等人打了预防针,待会儿来的是个懂得障眼法的道人,不管看到什么都不用害怕,淡定点看他演就是。 袁璟对道人的装神弄鬼向来不喜,以前有个张角,后来还有个张鲁,这俩都是装神弄鬼糊弄人的好手,不知道这次来的是什么人,又想用什么法子糊弄他们。 小公子自己不担心,却担心小伙伴被欺骗,尤其是还没开始启蒙读书的堂弟,小破孩一看就非常好骗,不把人拽结实了指不定一会儿就会被妖道骗走。 秋老虎的威力不比盛夏弱,清早是一天最舒服的时候,他们便没有待在营帐里,而是把食案摆在外面的空地上,多个人只需要多张食案,问题不大。 左慈神色自若跟着引路的士兵进来,长须长眉端的是一副得道高人模样,直到那位温和淡然皎如明月的原司徒出现在眼前,猛地发现那人比自己还要仙气飘飘,差点把精心养护的胡子拽下来一撮儿。 这这这、这真的不是神仙? 前些天司马家的小子带回来几张纸,上面写着司徒原焕天神下凡拯救黎民百姓,不光能呼风唤雨沟通天地,还能驱使野兽协助作战,他当时只觉得是在胡说八道,世上哪儿有能呼风唤雨,也就忽悠什么都不懂的普通老百姓。 他修道几十年,普天之下没有人比他更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能驱使野兽之人或许有,也肯定是用了不为人所知的法子,肯定不是和野兽说话下令,至于沟通天地呼风唤雨,他都做不到,还有别人能做到? 真要有人能呼风唤雨,天底下哪儿那么多灾祸,大汉人口无数,就算几万人中只有一两个能开窍,天下也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总不能所有能呼风唤雨的人都藏在深山老林里不管百姓死活吧。 左慈刚看到那些纸上写的东西时嗤之以鼻,根本没将上面的东西放在心上,甚至还和司马懿吐槽了一番,百姓连吃饭都艰难,识字的人更是没有几个,用这些东西来收拢民心怕不是脑袋被门夹了。 然后,他就看到了同时发给百姓的免费启蒙书。 好的,破案了,原司徒的确是被气疯了,不然也干不出这种惊天动地的事情。 不过那些都和他没关系,他只是一个路过的道人而已,司徒大人不走寻常路,他反而更想看看那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左慈来之前很自信,他不是什么都没见过的毛头小子,一次失利不会让他丧失信心,人这一辈子走要跌几个跟头,他这算什么,爬起来继续努力就是。 可是现在,看着对面那位比他更像神仙的原司徒,来之前想好的话全堵在嗓子里,落座之后沉默半晌才憋出了一句话,“贫道乌角,路过此地腹中饥饿,特来讨口饭吃。” 原焕淡淡一笑,“原来是乌角先生,来人,给乌角先生送上饭菜。” 左慈啊,有意思。 旁边,荀彧慢条斯理喝着粥,瞥见他们家主公眼里的趣味,猜到这人可能和之前的事情有关,不由对这道人升起几分同情。 主动送上门来给他们家主公逗趣,天可怜见,这人为什么那么想不开? 松软的面饼和熬得香糯可口的杂粮粥很快送到跟前,得道高人不着痕迹的咽了咽口水,捋捋胡须笑道,“赶路费力,只这些清粥怎够饱腹,贫道不才,愿借军中炉灶为诸位献上一道鲈鱼羹。” 原焕只是笑笑不说话,旁边的袁术非常给面子的捧起了哏,“鲈鱼在江东地界儿,离这里千里之遥,路上保存不易,想吃鲈鱼羹哪儿有那么容易,你总不会把鱼藏身上了吧?” 说着,还嫌弃的往旁边撤了撤,生怕这人忽然从怀里掏出一条死去已久的鲈鱼熏到自己。 左慈面上一僵,扯了扯嘴角艰难稳住形象,“大人说笑了,鲈鱼怎能藏在身上,贫道只需一个铜盘一根竹竿,那江中鲈鱼自会出现。” 原焕饶有兴趣的看了他一眼,对这个年代的障眼法很是好奇,“取铜盘和竹竿来。” 巧了,他们营寨不远处就有一片竹林,车架上铜盘也有不少,左慈道人再拿个鱼钩出来,刚好可以凑够一套钓鱼工具。 来自旁边的目光过于玩味,左慈实在不敢确定这位原司徒到底是不是同行,或者说这是位道行比他更加高深、传承比他更加隐秘的真大能,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能硬着头皮给竹竿装上鱼钩放入铜盘里,连事先准备好的鱼饵都忘了放。 小家伙们都不相信有人能从空盘子里钓出鱼,这会儿都目不转睛的看着只装了清水的盘子,鱼钩在清水里清晰可见,铜盘稳稳当当放在地上,水面连一丝波纹都看不到。 忽然,鱼钩好像被什么东西咬上了一样,盘子里的水也开始晃动,只是眨眼的功夫,盘子里就多了一条活蹦乱跳的新鲜鲈鱼。 小家伙们:“哇!” 清水钓鱼!厉害!他们也想学! 一群惊叹声中,袁术的声音掺在其中毫不违和,袁术袁耀父子俩面上如出一辙的羡慕,看的袁璟忍不住捂住眼睛。 这人真的是阿爹的亲弟弟吗? 原焕笑着拍手鼓掌,“先生仙法神奇,着实令我等大开眼界。” 左慈心下稍定,正想再说些什么,耳边忽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扭头一看,和他一起过来的司马家小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发现,这会儿正被身量高大的武将推搡着朝这边走来。 原焕停下掌声,面上笑意更加温柔,“乌角先生?” 左慈:…… 现在走人还来得及吗? 第179章 何以天下 司马懿和左慈计划的非常好,仙风道骨的老道趁车队没有启程过去吸引一波目光,先让司徒大人注意到他的神仙手段,然后再不着痕迹的把躲在外面的年轻士子引荐到司徒大人跟前。 老道看上去不靠谱,其实也没那么无能,好歹是个明五经、晓六甲、精通星纬、役使鬼神的得道高人,之前正是因为他本事太高深才出现意外,这次已经做好完全的准备,一定不会像上次那样连人都见不着。 司马懿按捺着性子耐心等老道完成任务,乌角先生能说会道,只要能到司徒大人跟前,接下来的事情十拿九稳肯定没问题。 再然后,他就被忽然出现的骁勇武将从藏身的树干后面拎了出来。 吕布大早上起来旺盛的精力无处宣泄,得了吩咐后出来查看,没想到竟然真被他们家主公说准了,重兵守卫之下也没挡住小贼的贼心,如此胆大包天,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有多大本事。 吕大将军看到树后面躲着的人后第一反应就是失望,他还想和这偷偷摸摸的家伙大战三百回合,见了人才知道,别说三百回合,这人能接住他三巴掌都是他手劲儿小了。 左慈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们走到身边,再看看笑意盈盈一切尽在不言中的人间谪仙,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出来。 这人真的不是他同行吗? 原焕对左慈的反应非常满意,朝吕布点点头让他将人放开,“先用饭,有事路上再说。” 新鲜的鲈鱼不吃白不吃,不过这个时候再做鲈鱼羹太浪费时间,只能先把鱼放在水盆里养着,晚上安营扎寨的时候再拿去炖了。 司马懿僵着身子看着神态自若的众人,直到自己面前摆了张食案才神情恍惚坐下,怎么回事?什么情况?事情到底成还是没成?司徒大人给个准话好不好? 两位不速之客尴尬到想在地上找个缝儿钻进去,小家伙们还惊异于左慈清水钓鱼的神举,匆匆忙忙填饱肚子然后把老道士围起来,“乌角先生,你还能钓鱼吗?我们还想再看一遍!” 左慈:…… 小娃娃们眼睛亮晶晶将他围住,他也不好拒绝,只能扯扯嘴角露出一个僵硬的笑容,甩甩竹竿放下鱼钩,不多时,又一条活蹦乱跳的鲈鱼咬上钩。 小家伙们:“哇!!!” 一群没见过这场面的小孩儿很给面子的卖力鼓掌,等士兵把新上钩的鲈鱼拿去和刚才那条放在一起,立刻眼巴巴的看向左慈,“还要还要。” 他们人多饭量大,两条鱼不够吃,至少要二十条才行。 左慈:…… 他只准备了两条鱼,再想看也没有了,不如看看他准备好的佐料,鲈鱼羹鲜美,没有适合的佐料相配味道会大打折扣,小公子们想看看他准备的佐料吗? 小家伙们好奇心正盛,尤其现在还多了个自小娇生惯养的袁耀,小崽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看左慈不再钓鱼抢了竹竿自己钓。 袁小璟自诩沉稳冷静,这些天经历种种事情,如今更是觉得自己已经达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境界,区区清水钓鱼算不得什么,他爹的神通比这个莫名其妙找过来的道人厉害多了。 啧,这么沉不住气,出门别说是他的小伙伴,他没有这么咋咋呼呼的朋友。 尤其是你,袁小耀,赶紧和你爹一起停止玩水,众目睽睽之下对着个破盆子玩儿的开心,那么大的人了你们好意思吗? 大庭广众!朗朗乾坤!你们还玩! 袁璟小公子恨铁不成钢的看着他堂弟和他叔,再一次怀疑袁术这个叔叔是不是被抱来的,不然为什么和他爹差那么多,还是说因为他爹足够优秀,所以他爹的弟弟就可以肆无忌惮的为所欲为? 这弟弟要来有何用,还没他一个小孩儿省心。 袁小璟一边吃饼一边生闷气,打定主意回到邺城后就把笨蛋堂弟弄去书院,他爹心软愿意让弟弟不学无术,他却是个心硬如铁大恶人,袁小耀既然是他的弟弟,那就绝对不能无所事事虚度光阴。 且等着,回到邺城再说。 原焕在旁边看了会儿热闹,直到左慈被一群小孩儿缠的生无可恋才慢条斯理的擦擦嘴角温声问道,“不知二位从何处而来?” 左慈,字元放,自号乌角先生,东汉末年著名方士,少居天柱山研习炼丹之术,传闻能役使鬼神,自称自己有几百岁,是个很神奇的道士。 他不知道书上记载的有多少是真的,也记不清有多少书写过左慈此人,但是他可以确定所谓“役使鬼神”“死后成仙”“几百岁”都是假的。 如果没有他在,清水钓鱼之事应该出现在曹操的宴席上,松江的鲈鱼、益州的姜,还有缩地成寸往返于州郡之间,偷天换地用店铺里的酒肉来招待人,变成绵羊来躲避追杀等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都会被曹操碰到。 现在也没差哪儿去,曹孟德在旁边看热闹看的也挺开心。 这家伙如果真的能凭空变出鲈鱼来,也不会被几个孩子缠的无计可施。 不知道旁边这个年轻人是谁,能在见识到关中惨状后写书信送到邺城告状,可见这是个心中有百姓的有志青年,年纪轻轻不学好,干什么和方士道人混在一起。 左慈听到问话没有回答,坐在远处艰难的维持住得道高人的形象,倒是司马懿连续遭遇几次变故这会儿有些灰心丧气,回起话来也有气无力,“在下司马懿,出身、出身河内郡。” 他原本想说出身河内司马氏,临开口时想到面前这人在关中这些天把整个关中的世家折腾的要死要活,害怕报家门的时候提到家族再给家里招致灾祸,话头一转只说自己是河内郡人。 虽然报出名字后再隐藏出身也没什么用,但是好歹没大喇喇说自己是河内司马氏子弟,他又不能随随便便给自己取个假名糊弄过去,不然他花那么大力气图什么? 原焕听到这个名字动作一顿,掩下眸中惊讶看过去,“司马仲达?” 司马懿和左慈有交情吗? 不对,他的蝴蝶翅膀早就把这个世界搅和的乱七八糟,本来完全没有接触的两个人发生交集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问题来了,司马懿为什么会和左慈搅和在一起? 不是他对左慈有意见,而是这个年代的方士道人没几个好相处的,尤其是史书留名的几位,每次出现必定得弄出点动静,不然也不会被史官特意记下来。 司马懿现在名声不显,但是他哥司马朗在邺城为官已久,想给他送情报不用借助旁门外道,只要把东西交给司马朗就好,现在这么神神秘秘七拐八拐的,只会让他觉得这小子不怀好心。 这小子现在看上去再青涩无害,也挡不住这个名字带来的冲击,这可是虎视狼顾的司马懿,司马懿主动上门谁能不紧张? 司马懿没有想到眼前之人心中已经升起防备,还沉浸在“司徒大人竟然知道我是谁”的兴奋中,想想啊,这可是名满天下的原司徒,麾下人才济济,谋臣武将数不胜数,而他司马懿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竟然能被司徒大人记在心里,这事儿说出去他能炫耀半年。 “能被司徒大人记住,懿三生有幸。”年轻小伙儿面上的激动掩饰不住,瞬间从沮丧灰心的状态脱离出来,上前一步略带脸红的解释道,“司徒大人勿怪,懿与乌角先生并非有意搅闹,只是懿想要将书信送到司徒大人跟前,这才托乌角先生帮忙。” 看司徒大人的反应,应该已经知道真相,再遮遮掩掩也没有用处,不如自己说出来,免得待会儿被询问再不好回复,他自己主动开口和司徒大人问了再开口能一样吗? 说的太明显也不行,他只是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争强好胜之心,没想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请乌角先生帮忙也是觉得这样不同寻常,可以让司徒大人立刻注意到他,而不是和其他人一样见完就忘。 他之前写的关中见闻有很多写的不太好,真要一层层审查之后再送上去,十有八九根本到不了司徒大人手上,他也不是怀疑邺城和关中一样有那么多人欺上瞒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真的被人拦截下来,他岂不是就被人惦记上了? 他们司马氏在河内一郡有声望,但是放到整个关中就不够看了,真要有人惦记他想打压他,以他们家的本事不一定保得住他。 左慈忍住捂脸的冲动看着三言两语把他们抖落干净的司马懿,心中暗骂年轻人就是不经吓,哪儿有对方什么都没说他就把事情掰开来解释的道理,早知道这小子如此沉不住气,他就不该再跟来。 愧疚什么愧疚,这小子用得上吗? 时候不早了,早上耽搁了一会儿,现在太阳已经升的老高,再不开始赶路今晚就赶不到下一座城池,虽然他们不用借宿城池,但是在城池附近安营扎寨总比荒郊野岭里安全,能不耽搁尽量不耽搁。 士兵们很快把东西收拾好,荀彧和曹操带着小辈们上车的上车骑马的骑马,留下吕布典韦两员大将守在他们家主公身边,任左慈有通天彻地的本事也绝对不可能再他们眼皮子底下伤人。 这儿不是说话的地方,原焕问了司马懿接下来有没有事情,没事的话就和他们一起回邺城,他在小辈面前向来好说话,司马家的小子待会儿好好想想措辞,今天晚上歇息的时候再来寻他。 至于为什么不能在马车上谈事情…… 司徒大人身边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家主公晕马车晕的厉害,回程不需要他强行打起精神清醒着,上马车之后就会吃药睡觉,晕车太难受,睡着比醒着轻松。 司马懿不明所以,以为面前之人对他们之前偷偷摸摸搞事情有所不满,满脑子都是待会儿要怎么解释,将他和左慈出城时带着的马车忘的一干二净。 左慈高深莫测的走到惊慌失措的年轻人身后,讳莫如深的拍拍他的肩膀,压低了声音告别,“小友保重,咱们后会有期。” 他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道士,只是活的时间长了点,修习道术的时间久了点,和搞事情相比还是小命更重要,那原司徒一看就不是简单人,他老人家不想上赶着找死。 凡间有没有神仙他不清楚,他只知道如果凡间真的有神仙,大抵也就是司徒大人那样的了,俗人不敢轻易得罪高人,他还是再找个深山老林继续修炼吧。 中原的山已经被他转过来一遍,益州那边还没怎么去过,秦岭的深山老林神秘莫测,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神仙出没其中,没准儿还能有一番奇遇。 年轻人的事情年轻人自己解决,他老人家不奉陪了。 左慈说完,身形一闪很快消失在众
相关推荐:
开局成为万仙始祖
与卿谋
凡人修仙:我有熟练度面板
爱到深处无怨尤
我的邻居黑手党
穿越红楼去修仙
重生之宠你没商量
随身带着战神系统
心瘾
月下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