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弹幕救了大魔王 > 第147章

第147章

的情报最多、最具体,技术合作不仅容易,而且富有成果。海军通讯情报处早在一九三四年就开始同芬兰人合作,获取苏联海军活动的情报。海军通讯情报处得到了佛朗哥的允许后,在西班牙设立了监听站,监听英国和法国海军在地中海的通讯联络。战前,海军通讯情报处同意和意大利人交换截听到的法国情报,后来也交换截听到的英国情报。最后在密码破译方面进行密切合作,并且互相交换破译结果。日本人曾经同德军的密码破译员进行接触,交换有关俄国的密码材料。不久以后,德军的密码破译员向意大利人提供了法国密码破译方法,作为交换,他们希望意大利人提供一些有关地中海情况的材料。在战争高潮期间,在维也纳负责东南欧地区的党卫队保安处年轻间谍头子、情报分析员威廉・赫特尔,同匈牙利军队的一个无线电情报单位进行了接触。他给这个单位送了一些钱,换取了大量破译的密码情报,尤其是土耳其驻莫斯科大使和武官所提供的情报。然后他再把这些情报送给柏林的舍伦贝格。 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谍报局同意大利军事情报局交换情报,多半是因为卡纳里斯和切扎里・阿梅将军之间交往甚密的缘故。德国及其盟国通过外交渠道传递间谍情报。例如,美国驻伦敦大使馆的密电员泰勒・肯特复制了数百份机密文件,交给他的一个女友,这个女友再把它们转交给意大利武官(这时英国和意大利还未交战)。结果,一九四O年五月二十三日,德国驻罗马大使电告柏林:罗斯福总统对温斯顿・邱吉尔说, “可以把四十至五十艘旧驱逐舰交给英国,”电报中还谈到其他十分重要的问题。 轴心国政府首脑偶尔互相提供情报。他们将情报写在信上,通常是为了证明他们所阐述的论点是正确的。 “我相信美国将参战,”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六日墨索里尼给希特勒的信中说, “这次将是一支远征军,到达后将驻在埃及。这是合乎逻辑的。我有一份由我的情报机构截获的电报,这封电报宣布,由马克斯韦尔将军率领的一个代表团已经抵达开罗。” 其他轴心国独裁者很少提供哪怕是象这样微不足道的情报。 德国周围一些小国的代表,害怕得罪德国,他们卑躬屈膝地同希特勒一起开会时,在提供情报上所起的唯一作用,就是附和他对形势的看法。他们点头称是,用另外的话或另外举出事实来重复他的论点。这种做法的后果对情报是不利的,因为它加深了希特勒的不符合实际的印象,而希特勒正企图凭着这种印象来操纵德国的战争机器。 几个世纪以来,德国移居国外的人遍及全世界,在全世界建立了殖民地或拓展地。在一些地方,比如美国,他们相当迅速地被同化了。在其他地方,他们好像居住在“飞地”上,在文化、语言上自成一体。最大的这种“飞地”在俄国,苏联政权为他们建立了日耳曼伏尔加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四百万旅居海外的德国移民,通过七十四个组织同他们的祖国保持联系。有些组织远在一八八零年就建立起来了,主要是为了保持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新的纳粹机构谋求在移居国外的人中扩大纳粹党的影响势力,或者利用他们在国外实现纳粹党的对外政策目标。第五纵队的传奇故事就从这里产生出来了。无论新组织还是老组织,都从移居国外的人那里获取情报。 在几个亲纳粹的组织中,最重要的是德国外国研究所。 它成立于一九一七年,原是一个宣传机构。但是,或许由于它设在斯图加特(这是为德国贡献了很大一部分移民的一个地区的中心),它的作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发生了变化。为了帮助德国人在海外找到谋生的机会,德国外国研究所收集有关其他国家的情报,尤其是关于它们的工业和就业方面的情报。希特勒上台后,这个工作继续进行,这个机构也纳粹化了。 这个机构的情报大多来自剪报,它按国家将这些剪报归档。有些情报来自应邀撰写报告的旅行者或居民。大部分这种情报相当笼统,虽然这些情报的细节通常是准确的,但对比较大的问题的看法却是错误的。比方说,这个机构关于美国对德国的态度的情报就非常错误。这是因为这个机构的情报员,几乎都是长期居住或短期访问德国侨民居住区的德国人或德国人的后裔,他们的观点常常是片面的。甚至在剪报的时候,也有意无意地选择那些支持德国人的偏见的材料。 这种做法使德国外国研究所未能纠正德国对美国所作的流行的判断。 不过事实证明,有时候德国外国研究所的卷宗和源源而来的报纸与杂志,对注重事实的政府机构来说是有用处的。 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谍报局就是这样的一个机构,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是有许多日耳曼族人居住的边界地区,为了便于德国占领苏台德区,德国外国研究所向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提供了捷克人居住区和日耳曼人居住区交界处的一幅二十万分之一的边界地图。卡纳里斯海军上将在一九三八年二月十一日写给斯图加特市长的信中说,德国外国研究所“经常为德国军队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他还寄去了五千德国马克(二千美元),作为德国外国研究所以后与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谍报局斯图加特站进行合作的报酬。德国外国研究所用其中的三千马克开设了一个报刊剪辑服务部,剩下的钱用来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和当地军区的几位军官在这个机构里招收新的成员。战争爆发的时候,最高统帅部谍报局斯图加特站向德国外国研究所布置任务,要它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和海军总司令部提供报刊上的每日军事新闻。当统帅部谍报局在一九四二年需要人乘潜艇到美国执行任务(就是后来派出八人破坏小组)的时候,它也是从德国外国研究所的卷宗里找到这些人的名字的。 收集外国情报的最重要的纳粹机构还是国外组织。这是国外所有纳粹党员的组织。它的领导人是恩斯特―威廉・博勒。当他一九三一年在汉堡建立这个组织的时候,他年纪还不到三十岁,可是他出生在英国,具有领导这个组织的足够资格。在他的指导下,这个组织迅速发展扩大,一九三三年初只有三千三百五十人,到一九三九年增加到五万二千六百四十八人。他在一九三七年受到嘉奖,被提升为外交部国务秘书。一九三五年夏天,博勒和当时还未担任外交部长而只是希特勒主要外交事务顾问的里宾特洛甫商定:这个组织里的一大批支持者应当帮助促进实现第三帝国的外交政策,办法就是提供有关东道国的情报。 因此,每个国家的纳粹党组织领导人,每月向德国的纳粹党国外组织总部提供四至五页有关东道国政治形势的报告。有时候报告中也夹杂一些零零碎碎的经济军事情报。博勒吹嘘说,他从他在国外的纳粹党员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比外交部从外交官那里了解到的情况还要多。他并没有把这些报告送给外交部长,而是送给党内的顶头上司赫斯和博尔曼。希姆莱也看这些报告,但希特勒却很少看。原因是,虽然博勒大吹牛皮,这些报告的质量并不特别高,也没有经常向纳粹

相关推荐: 秘密关系_御书屋   将军在上   婚里婚外   乡村透视仙医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沉溺NPH   红豆   虎王的花奴(H)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女奴的等价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