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你讨厌的样子我都有 > 第201章

第201章

登基的时候册封过,儿子想趁着这个机会大封后宫。”胤禩对着云果说道。 云果闻言点点头“近十年了,是该大封后宫了。”对于这事云果不反对,事实上除非胤禩要废后或者是要册封皇贵妃,他想怎么除非他后宫的嫔妃云果都不会在意。 废后、册封皇贵妃,那才是举国大事,不说云果这个皇太后,就连朝堂上也会撕起来,不会胤禩一道圣旨就能搞定。 当然皇后贤惠,并无被废的可能,只是举个例子而已。 “皇上这一次准备晋封何人?”云果问道。 “儿子准备将淑妃晋封为贵妃,宁嫔、婉嫔、裕嫔、珍嫔晋封为妃,陆氏、柳氏、拜尔噶斯氏晋封为嫔。”胤禩说道。 云果闻言微微皱起眉来,问道:“娴妃也为你生下了一子一女,为什么没有晋封她?” 还能是什么? 当然是胤禩不怎么喜欢娴妃了。 即便是娴妃先是抱养了七阿哥,后面有亲自给胤禩生了一个八阿哥,胤禩就是不怎么喜欢她,哪怕淑妃之前小产了一胎,胤禩就是喜欢淑妃。 但是这个理由是不能告诉云果的,不然以胤禩对云果的了解,云果肯定会亲手灭了淑妃,她是不喜欢胤禩独宠一人,更何况这人还不是皇后而是后妃。 胤禩当然知道皇额捏的顾忌,不就是怕他越陷越深,到时候后宫倾轧,危害到了孙子身上。 所以胤禩宠爱淑妃不假,但也就比后宫其他人多宠一下而已,并没有达到专爱的程度,是不会为了她落皇后母子的脸面。 “八阿哥还小。”胤禩挤出一个理由来。 云果难能猜不到胤禩内心的想法,从他初封时起,云果就知道他比较宠爱淑妃,现在看来果真如此。 但这事…… “此事不妥。”云果摇了摇头说道。 胤禩皱眉问道:“还请皇额捏指教。” “淑妃为你生下一儿一女,又是潜邸旧人,资历也够了,按理说她晋封为贵妃没什么问题。”云果先将事情定下基调。 “那为什么皇额捏您之前说不妥了?”胤禩不解,这不妥,不就是反对的意识吗?难道他理解错了? 云果看向胤禩说道:“你若是只大封后宫,这么封也没什么,可问题是你这一次还要大封皇子,那么这件事就不能单独放在一起看了,必须要结合在一起看。 无论你这一次册封弘旺什么爵位,你单独册封淑妃为贵妃,偏偏她身下有五阿哥,你让外人看见了会怎么想? 尤其是在娴妃同样有一子一女亲身骨肉,同样是潜邸旧人,并且贵妃之位明明有两个位子的情况下?”而且真说起来,娴妃多了一个养子,还比淑妃更有资本一些。 不等胤禩回答,云果就继续说道:“别人只会觉得你特别宠爱淑妃,会想方设法接触她和五阿哥,后面的事情,不用本宫多说什么,你也应该是能猜得到。 如果你觉得弘旺不堪大任,那么你可以这样做,大清的江山社稷为重。 但如果你已经看好弘旺,那就不要给别人太多幻想,庶人胤禔的事情,恐怕当年也完全出乎了先帝的意料。” 先帝对庶人胤禔在某些时候可是非常纵容的,甚至于在先废太子胤礽之间,是偏心庶人胤禔的。 也就是这样的事情给了庶人胤禔错觉,让他觉得自己也有一争的资本。 然后越陷越深,最后也变得和先废太子胤礽那样,无法后退,只能前进,他背后的那些人也时时刻刻在逼着他前进,最后酿成了大罪。 第357章 册立太子 胤禩闻言沉默了。 他是当年事情的经事人,自然明白这里面的道理。 其实平心而论,先废太子胤礽之下的几个兄弟,最初的时候还真没想过要争夺新帝宝座。 先废太子胤礽这人呀,你可以说他情商低,可以说他品行不好,可以说他奢靡无度,但你不能说他蠢,在学习上和处政上,先废太子胤礽绝对是强过所有兄弟,包括胤禩。 在大家还是学生时代的时候,有这么一个能力爆表的兄长站在前面,真的很难升起取而代之的想法。 只是后面大婚上朝议政后,见的世面多了,知道的事情多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前面大哥胤禔和先废太子胤礽正面硬刚那么久,都依然活蹦乱跳的,爵位也在众兄弟之上,这如何不让其他人升起侥幸心来? 反正和先废太子胤礽争一争,看着也不会出什么事,那为什么不去争一争了,完全走了狗屎运呢? 再加上先帝对宗室的打压,让胤禩等人兔死狐悲,担心先废太子上位后也来这么一出。以及先帝之后对胤禩等人的重用,于是加剧这种想法。 最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如今登基的是他爱新觉罗胤禩。 “就算你不考虑这些事情,你可别忘了娴妃可是满洲八旗出身,而淑妃不过是汉军八旗出身。我竟一时之间分不清,你到底是宠爱淑妃,还是恨不得让后宫乃至于八旗的人早一天将淑妃置于死地。”云果一脸无语的说道。 佟贵妃虽然也是汉军八旗,可她是什么身份?先帝的嫡亲表妹,让先帝寄托对生母孝康章皇后思念的存在。 而且即便是佟贵妃,当年也引起了后宫众人的敌视,上辈子佟贵妃早逝也不单单是因为孝庄文皇后留下了后手。 这辈子因为孝昭皇后活得长了些,佟贵妃身上的仇恨值虽然没有上辈子那么多,但也没少到哪里去。 如果说娴妃没有亲生儿子,那么就那样册封也不是不行,皇家子嗣为重。 可偏偏娴妃人家肚子主争气生下了一个小阿哥来,那就不能不考虑进去了。 “敏惠恭和元妃和孝献皇后的事情,你也听说过。”云果继续说道:“再不济先帝宜妃当年的事情,你总该记得吧。” 对于淑妃母子三人,云果对其没什么意见,资历也够册封为贵妃。 可老实说,云果也不是偏心弘旺,而是就这么单独册封她一个人为贵妃,那无论是对弘旺,还是对淑妃母子本身都不是一件好事。 “是儿子考虑不周,那就将娴妃一起册封为贵妃。”胤禩想了想说道。 两人都晋封为贵妃,这就不会让别人多想,只以为皇上是为了腾出妃位来给几个嫔晋封,而不是想到盛宠什么的。 云果闻言没有在多说什么,淑妃和娴妃资历都足够,一起晋封很合适。 至于皇后心里是个什么想法,会不会感到威胁,她又不是皇后的额捏,犯不着为了皇后做到那样的地步。 而且云果瞧胤禩的架势,淑妃他是肯定要册封为贵妃的,云果犯不着为了皇后和胤禩闹僵,她对淑妃母子又没有什么恶感,弘智也是她孙子不是。 没几天,胤禩就下了三道圣旨。 皇长子弘旺册立为皇太子。 册封皇次子弘昂为多罗慎郡王,皇三子弘明为多罗贤郡王,皇四子弘晓为多罗贝勒,皇五子弘智为多罗贝勒。(其他儿子还没大婚所以暂不册封) 晋封淑妃易氏为淑贵妃,晋娴妃郭络罗氏为娴贵妃,晋宁嫔张氏为宁妃,晋婉嫔刘氏为婉妃,晋裕嫔耿氏为裕妃,晋珍嫔伊尔根觉罗氏为珍妃,晋贵人陆氏为恭嫔,晋贵人柳氏为颖嫔,晋贵人拜尔噶斯氏为吉嫔。 除了吉嫔是因为蒙古原因外,其他人晋位都是因为子嗣,如此一来倒也堵住了其他人的嘴,让人无话可说。 就算羡慕,也只能哀怨自己肚子不争气。 不过比起哀怨,三道圣旨一下,皇宫内外都是喜气洋洋。 后宫里只有得宠的有子嗣的后妃才能算是脸面人,这一次可谓是人人都不落空,人人都有份,自然大家心情都很高兴。这些人高兴了,那整个后宫自然都在高兴。 外朝则是因为皇上册立的皇太子在庆贺。 嫡长子被册封为皇太子,就算有些人心里有些小心思,这个时候也说不出话来。 嫡长子被册封为皇太子那是应该的,若是换一个皇子被册封为皇太子,那恐怕才是大事,总有人都会惊慌不已。 在经过了先帝时期众皇子夺嫡,却偏偏大部分都没有押对宝的情况下,现在朝堂上的人都不希望再来这么一出,一个不小心那真是会全家完蛋的节奏。 所以皇上现在册立了皇太子,确定了尊卑,除了某些野心狂魔外,对大部分人都有好处。 有皇太子,才不会担心有意外的事情发生,而这个世界的野心家总归是少数。 翊坤宫…… “主子,在可太好了,大阿哥被册立为皇太子,名分已定,其他人想再多也无济于事。”皇后身边的奴才高兴的说道。 等大阿哥登基后,他们就是皇太后身边的奴才,自然能跟着水涨船高鸡犬升天。 “好了,高兴归高兴,这些话可别在外面说道。”皇后笑着说道。 这道圣旨下来后,皇后可着实舒了一口长气。 皇后是知道胤禩要大封后宫的事情,这事胤禩提前告诉皇后那是应有之理,如果胤禩不提前告诉她直接下了圣旨,那就代表着胤禩已经对她这个皇后没有任何感情连脸面都不给了。 一如顺治皇帝当年册封孝献皇后为贤妃、皇贵妃一般,那真是和皇后撕破脸了。 还好皇后目前为止还没有落到那种地步。 两个有子的嫔妃晋为贵妃,离她只有一步之遥(皇后还活着一般不会册封皇贵妃),老实说皇后心里是不同意的,因为她担心会因此助涨了这两人的气焰,威胁到自己儿子的地位。 野心,不就是这样一步步的滋生的。 我只比你位分低一点点,凭什么我儿子要低你儿子一头,明明大家都是皇子,凭什么呀! 然后会发生的事情,就不言而喻了。 但皇后这些年当皇后下来,是越发精明了。 皇后知道像这种大事,胤禩在确定之前,肯定是先和皇太后商议过,得到皇太后的答复后,胤禩才确定下来,然后才来找自己商量。 因此这事胤禩说是和她商量,其实事情已经差不多定了下来,除非自己能找到一个完美得让胤禩无话可说的理由,不然很难更改晋封名单。 至于阻止这事,皇后没想过,因为后宫的确已经近十年没有大封过,胤禩给出来的理由也合情合理,要是她敢阻止,一个善妒的名声立马就会扣在自己身上。 皇后没那么傻。 而且就算她找到了那样的理由,此举也会得罪当事人,并且还不知道皇太后那边会不会因此对自己有意见。 更不要说,皇后完全找不到理由阻止两人封贵妃,她们不晋封,后面的四个嫔就不好晋封为妃了。而四嫔里,落下了谁都不好。 所以皇后是欣然同意了这事。 可同意归同意,不代表皇后心里舒服,心里更是非常担忧。 册封皇子的事情,胤禩当时没有和皇后讲,所以皇后并不知道胤禩给她准备了一个惊喜。 弘旺被立为了皇太子,那淑妃娴妃晋位为贵妃就没啥问题了,不会给皇后那么大的压力。 毕竟皇太子和贵妃之间的地位那可完全是天差地别。 这买卖,怎么看都是皇后这边赚了。 当然就算现在弘旺被立为了皇太子,也不能松懈,前面可是有两个被废的例子摆在那里。 只有等弘旺登基继位后,皇后才能真松下那一口气。 不过皇后也没有太过担心,前面两位被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的额捏去逝得早,以至于皇帝身边又有了红袖添香的人,没一个人缓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没一个能真真正正站到一定高度提点他们的人,所以才导致两人被废。 但弘旺不一样,皇后还活着,活得好好的,她自然不会让弘旺落到那种地步。 圣旨下后,胤禩让礼部和内务府先举行了册封皇太子的典礼,然后在翻了年后,就将政务甩给弘旺,美其名曰锻炼他,紧接着就拍拍屁股奉着云果走人,去江南玩去了。 至于其他人的册封典礼,等胤禩从江南回来后再说,反正圣旨都下了,不会说话不算话的,就是早晚的事。 诗仙李白曾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江南最美的时节便是三月,所以胤禩等人二月就从京城出发,沿着京杭大运河往江南走去,希望能在三月的时候到达江南,欣赏到最美丽的风景。 对此云果也是非常期待的,谁让先帝时期她没跟着出去游玩过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2-02-21 23:58:31~2022-02-22 22:52: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58章 其他目的 说是下江南游玩,其实只有云果、皇后等后妃是真在游玩,胤禩来江南是带着自己的目的的。 当胤禩出宫建府后,云果知道他要夺嫡需要招兵买马,所以将自己在觉禅氏一族经营的洋十三行的份额交给了胤禩。 在胤禩当皇子的时候,没别的什么多余想法,毕竟开销大,手上每年都能有这么一笔银子进账非常好。 但等胤禩当了皇帝后,他的想法就完全变了。 云果在觉禅氏一族经营的份额里,只占据了一小部分。然后了觉禅氏一族在洋十三行里又只占据了十分之一都不到的份额。 那从自己每年得到的分红倒过去计算,洋十三行每年的收入可太惊人了。 还有就是江南土地兼并的事情,大清的皇帝永远不会忘记一件事情,那就是明朝的文官有多混账,所以大清的皇帝宁愿出权王,出满人大贪官,也不会让汉人文官出头。 混账到什么程度了? 明明是风调雨顺的一年,整个江南的赋税就只有五两银子。 这就是当年明朝文官报给嘉靖皇帝的数字。 而大清现在在江南一年的赋税是多少——超千万两白银。 崇祯皇帝当然不傻,知道这事有猫腻,可自废武功的他面对如此情况却无能为力,他拿那些人根本没办法,最后只能无能狂怒的喊出那一句「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话来,然后自尽在煤山。 大清可能很多地方都不够好,但有一点大清的皇帝是非常清醒的——那就是绝对不能让汉人文臣骑到头上来,重蹈明朝覆辙。 所以从先帝起江南三大织造皆是由皇帝的心腹担任,目的就是为了监视江南。 胤禩来江南除了奉云果游玩外,同时也是来考察一下洋十三行和江南土地兼并的问题。 如今国内官场上梳理好了,北疆那边打趴下了,胤禩有大把的时间放在江南这边。 这一次胤禩是抱着一定要解决的心思来的,而且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动武。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土地的热爱那是深入骨髓中的,尤其是江南那些大地主,这简直就是那些人的命根子,人是根本就杀不净的。大清入关后,可是杀过一批的,但现在不到一百年又长出来了。 所以在动他们命根子之前,要先做好最坏的准备。 如果真有个什么万一,也不怕,胤禩已经将弘旺立为皇太子了,真有个万一大清江山社稷也不会陷入混乱中。 在处理北疆的问题上,胤禩可是锻炼了弘旺,虽然弘旺的处理手段谈不上特别优秀,达不到胤禩心目中的完美程度,但也不差,至少在及格线上。 也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胤禩才将弘旺立为了皇太子。 云果是完全没有猜想到胤禩的想法,她正乐呵呵的在皇后的陪同下游玩江南园林,尤其是曹家院子。 儿子被立为皇太子了,皇后的心情自然也不错。这一次跟着出来的都是胤禩比较宠爱的嫔妃,都在大封之列

相关推荐: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在爱里的人   一梦三四年   毒瘤   我的美女后宫   小人物(胖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