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倒也没为难太医,直接又问道:“那皇上什么时候能苏醒过来?” “微臣这就开药方,在施以针灸,待皇上将药用下后,如果情况好,皇上今晚就能苏醒过来。”太医说道:“最晚明天。” 如果是第一次发病,那很有可能就一个承受不住直接去了,可皇上得中风之症都三年多了,身子得承受能力在这方面自然强了不少,虽说皇上寿命因此会减短,可至少这一次晕迷不会让皇上立马驾崩。 “那你还不快去!”皇太后说道。 太医行礼后,忙去隔间写药方,写好后让人去抓药煎药,然后自己才又背着药箱回来,取出银针给皇上扎针。 中医扎针,看上去特别吓人,还要光着身子。 要避嫌…… 因此皇太后和云果,以及闻声赶过来的其他五妃一起在明间待着。 坐在明间一眼就能看见跪在外面的三阿哥胤祉,作为疑是把皇上气晕过去的罪魁祸首,自然没人敢开口为他向现在唯一能管这事的皇太后求情。 宣妃、端妃和恭妃是乐得在一旁当吃瓜群众看戏,而云果则是身份微妙,这种事她一向都是能不插手就不插手。 荣妃倒是想开口为儿子求情,但却不知前因后果,担心轻易开口反而会害了自己儿子,而且皇上那里……也需要自己儿子来一场苦肉计。 第338章 另一件事 太医给皇上扎了针灸,看着皇上呼吸明显平稳了不少,在皇上床边站着紧盯着太医一举一动的六阿哥胤禩松了一口气。 虽说三年前庄亲王提了秘密立储的建议,大家都同意了。 但问题是——三年后的今天皇上依然也没有下决定,还没将圣旨写好,放在正大光明牌匾上。 眼瞧着现在他胜率最高,六阿哥胤禩自然是不希望皇上现在驾崩。 和太医一起走出暖阁,皇太后劈头问道:“怎么样?” “太医给汗阿玛施针后,孙儿瞧着汗阿玛呼吸平稳了不少。”六阿哥胤禩回答道。 皇太后闻言明显脸色稍微,又将目光看向一旁的太医。 太医连忙说道:“皇太后,微臣已经给皇上疏通了经络,余下的就只等药熬好送来喂皇上服下,等药效起来。” “那就等吧。”皇太后点头,然后看向一旁的六阿哥胤禩“本宫听你额捏说,你被皇帝委以重任掌管户部,现在最是户部忙碌的时候,这里有我们,你且先去处理政务。” “这……”六阿哥胤禩是不想走的,户部那么多事,不是他多处理一天两天就能处理完,相反守在皇上面前以防万一,显然更重要一些。 云果这个时候开口娘娘“皇太后所言甚是,禩儿你就听皇太后的话,先去处理政务。” 额捏都开口了,六阿哥胤禩自然不在拒绝,应了下来,向皇太后行了礼后,才告退。 等六阿哥胤禩离开后,皇太后才板起脸来“去把老三给本宫叫进来。” 荣妃闻言下意识的看向皇太后,但随后又反应了过来,连忙低下头。 其余四人,都做出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姿态来。无论是训斥三阿哥胤祉,还是处罚三阿哥胤祉,都不是她们四人能做的,到底她们是五妃不是皇后、半后。 三阿哥胤祉耷拉着脑袋神情沮丧的走了进来,然后在皇太后面前跪下“孙儿见过皇玛嬷,见过额捏,见过众位母妃。” “说吧,你到底和皇帝说了什么事,让皇帝晕倒了?”皇太后冷着脸问道。 “孙儿……孙儿……”三阿哥胤祉有些说不出口。 其实事情很简单,就像六阿哥胤禩查到的那样,孟光祖严格意义上讲不算是三阿哥胤祉的人,他是三阿哥胤祉门人的奴才,这种关系就全凭别人主观判断了,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 所以说,皇上虽然未来朝堂上的平衡并没有重罚三阿哥胤祉的想法,但也没有胡乱给他找一个借口。 三阿哥胤祉之前得了修书的事,后面皇上给他塞了些事情干,说起来这些人名义上都是三阿哥胤祉的手下,可实际上却未必,某些人干的坏事,那还真不能算到三阿哥胤祉头上,这得分情况。 于是嘛,三阿哥胤祉在面对皇上的时候,承认自己管理门人不严,但话里话外都是自己冤枉的意思。 原本这事,三阿哥胤祉说自己冤枉,其实也可以说得通,到底不是他亲自吩咐孟光祖干的那些事。 可说三阿哥胤祉不冤枉,同样说得通,他那门人每年孝敬他的那些奇珍异宝和金银钱财,三阿哥胤祉就半点没有想过对方是怎么弄来的吗? 真信对方是祖上的传家之宝,或者是买来的?自己经商赚来的? 傻子才会信,毕竟这不是一两次,而是年年如此。 因此皇上是相信三阿哥胤祉不会那么丧心病狂到让底下奴才去贪污,贪污到要官逼民反的程度,但也不信他半点不知情,整个人都冰清玉洁。 然后嘛,作为储君之位二选一的候选者,三阿哥胤祉在之前的三年里遭受到了前面小半生以来空前绝后的吹捧巴结,哪怕三阿哥胤祉有些理智,可也经受不住走到那里都被人吹捧呀,难免有些飘飘然。 三阿哥胤祉倒是没去干什么膨胀的事情,但内心深处的想法难免因此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原本心里只有一点点侥幸心里,想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到如今已经有些舍不得了。 见皇上对自己是那样的一个态度,三阿哥胤祉难免就忍不住为自己辩解了几句。 结果嘛,三阿哥胤祉不知道的是,当然其他人包括重生一世的云果也不知道的是,去年秋天震惊整个大清官场的江南乡试辛卯科场案,皇上一连派去了三波钦差大臣去,但现在依然明面上还没有查清事情真相。 两江总督、江南巡抚、满人、汉人交杂其中,这事情虽然错综复杂,但是其实皇上心里是有一些数的,因为这里面领头的那个人叫「噶礼」! 噶礼年纪和皇上差不多大,从康熙二十几年开始做官,官路一直非常顺,但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贪官,贪婪无厌,多次被弹劾贪污。 但依然能坐稳官位并且步步高升的原因就在于——噶礼的生母是皇上的奶娘。 皇上是知道噶礼喜欢贪污,但单纯的满人贪污在大清官场上只要不官逼民反那就不叫事,只要对自己忠心,皇上一向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对江南乡试科举贪污案,皇上心里是有一些想法的,八成是噶礼领头真搞了贪污。 对于当事人来说,这事非常大。 可对于皇上来说,这原本是件小事,按照旧例查清楚,该罚的罚,该贬官的贬官,就没事了。 结果,事情远远超出了皇上的预料,就是因为皇上之前对噶礼太纵容,加上他是皇上奶兄的身份,导致无论是钦差大臣,还是涉及此事的一些官员,都不敢扯到噶礼身上,进行了包庇。 可别人又不是傻子,尤其是看噶礼不顺眼,胆子又大,政治立场和官职都站在噶礼对面的江南巡抚张伯行,他就提出各种质疑,得出主考官员不幕后之人,幕后之人必有另外的大人物。 张伯行的针对太明显,噶礼也不是好惹的,他能步步高升除了皇上的偏爱外,还因为他姓董鄂氏,正统的开国五大臣何和礼四世孙,三福晋董鄂氏和十二福晋董鄂氏都是其亲侄女。 张伯行针对他,噶礼就利用自己的权势,反咬张伯行一口,说他才是江南科举贪污案的幕后黑手。 之后更绝的来了,江南很多官员都上奏折站在噶礼这一边,要置张伯行于死地。 可皇上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偏心噶礼归偏心,事情的对错他还是有判断能力,于是皇上又是再派钦差,又是下密旨给曹寅和李煦,彻查这事。 曹寅是个对皇上忠心耿耿的人,不说把事情查清楚,但直接将不少他查到的东西都上奏给了皇上。 皇上一看,顿时心里明白了,就是噶礼贪污,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其中还有三阿哥胤祉的影子在。 介于噶礼和三福晋的关系,现在储君之位又是二选一的局面,这一次江南科贪污案,单噶礼一人涉及到的银子就是五十万两之巨。 你让皇上怎么想呀! 那么多银子,能干什么事来? 撕破脸皮的事情,皇上不会干,但皇上也已经下定决心严处此事,噶礼这一次也必须要被革职,冷他一段时间。 结果江南科举贪污案还没结案了,西北那边又爆出孟光祖事件,皇上自然对三阿哥胤祉彻底失望并且心生警惕。 当然为了避免三阿哥胤祉狗急跳墙,也为了平衡局势,皇上依然并没有处罚他,只是砍了孟光祖的脑袋。 结果三阿哥胤祉还在那里和他喊冤,话语里还有一丝三阿哥胤祉自己没有察觉到,但皇上却敏锐的察觉到的——他觉得他是被六阿哥胤禩这个对手陷害的,他冤枉。 当下皇上被气个不轻,原本去年年底的江南科举贪污案就把皇上小气了一次,现在火气都还没散,结果翻了年开春就是孟光祖案件,三阿哥胤祉还有脸喊冤,妄图攀扯到其他人身上,如此没有担当,在他面前都还在耍小心思,这一下子就让皇上联想到了之前的一件事。 康熙二十八年他亲征噶尔丹的时候,生病了,废太子胤礽和三阿哥胤祉从京城千里迢迢跑到前线来侍疾,当时因为废太子胤礽见他的时候毫无悲色,而三阿哥胤祉泪流满面。 因此皇上觉得废太子胤礽不关心自己,恨不得自己早点驾崩继位,被伤了心,就此父子两人之间起了间隙,最后那间隙越来越大,致使胤礽被废被害。 有道是,看某一个人不顺眼的时候,怎么看都不顺眼,对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认为是深深恶意。 皇上现在顿时戴上了厚厚的有色眼镜,再看三阿哥胤祉,顿时就觉得三阿哥胤祉当年的行为其心可诛,自己还没死了,哭的那么伤心做什么? 然后又想到了被害的胤礽,胸中的怒火止不住的往上用,越看三阿哥胤祉越不是顺眼。 三阿哥胤祉的话,加上皇上不知道飘到什么地方去的脑补,成功的让皇上晕倒了过去。 只是不知道是被气的,还是悔的。 作者有话要说:PS:三阿哥胤祉没有成为新帝,也有猪队友的功劳,不全是自己性子和嫡福晋董鄂氏的问题~ ===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39章 皇帝大行 其实到现在为止,三阿哥胤祉都有些莫名其妙觉得自己有些委屈。 站在他的角度上讲,无论是去年江南科举贪污案还是这一次的孟光祖事件,都有一种「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的感觉。 对于皇位,三阿哥胤祉之前的确是有些犹豫不决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争,可皇上直接给了他机会,而且还有秘密立储这事,三阿哥胤祉这三年来自然对皇位的渴望达到的顶峰,这种情况下他傻了才会让手下的人去干出这种事情来。 这两件事真的不是他授意的,他真心冤枉和委屈。 从这点来看,三阿哥胤祉就从来没有想到过站在皇上的角度上去看待这两件事——不是他授意的比是他授意的更可怕,好不好! 这代表着,三阿哥胤祉自己无法掌控自己底下的奴才,连这么几个奴才都掌控不了,能相信你成为新帝后能掌控好整个大清江山社稷吗?怕是到时候大清到底姓什么都不知道了。 尤其是对于皇上这种受过权臣「欺负」因此有相当大心理阴影的人来说,皇上除非是真的别无选择,不然肯定不会选择三阿哥胤祉当储君。 三阿哥胤祉觉得自己冤枉委屈,可皇上晕倒却是事实,在这种情况下,三阿哥胤祉自然是不可能将事情的真相说出来的。 不然经过其他人的嘴一传,原本不是他干的时候,都会变成是他干的事情。 皇太后又问了他几句,见三阿哥胤祉一直不回话,也有些恼了。 不过皇太后到底不是皇上的亲额捏,行事还有个顾忌,没有直接给三阿哥胤祉处罚,只让他回府闭门思过,等皇上醒来后,由皇上给出处罚。 太医虽然对皇上的病情真相有所隐瞒,但也没说大话,云果等人在乾清宫守了皇上大半天时间,皇上总算是在三更后苏醒了过来。 见皇上苏醒了过来,云果等人都松了一口气,然后就被皇上赶走了。 即便是荣妃跪下为三阿哥胤祉求情,也依然被皇上赶走了。 皇上现在哪有那个心思管这些,他得先问太医,他还能活多久的时间,感觉这一次晕倒苏醒后,身子越发虚弱不说,醒来这么久还是感觉有些眩晕,眼睛看东西也变得更加模糊起来。 很明显是中风加重。 中风这病,其实太医也没什么好说的,还是那句话看条件、心情和运气,好的多活十几年都没问题,坏的下一秒就晕死过去一命呜呼。 太医隐晦的说了一下,皇上现在中风加重,很有可能会猝然昏仆,然后一命呜呼,所以…… 为了以防万一该立下继承人了,不然下一次再来这么一出,太医可不敢保证能把皇上就醒过来。 如果有后世的医疗条件,很容易就能检查得出来,皇上如今是得了急性脑血栓。 说白点就是血管被堵到了,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而发病,是一种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发病,你也不知道它这一次发病的时候严不严重,随时随地都有死亡的可能。 刚刚太医给皇上针灸,就是为了疏通血管,可这方法治标不治本,不能完全根除,治好脑血栓。 皇上是听懂了太医的暗示,对于此虽然心里有些难受,但也有了心理准备。 皇上苏醒后,第一时间了解完自己的身体情况后,第二时间就是三阿哥胤祉应该怎么处理? 还能怎么处理,虽说皇上对三阿哥胤祉有些怒其没有本事,可这比起当年废太子和大阿哥胤禔干的事情,那可是小巫见大巫。 所以皇上给的处罚就是让三阿哥胤祉好好闭门思过一段时间,认识到事情的本质,他生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对于储君的事情,皇上这几年也在秘密观察,三阿哥胤祉、六阿哥胤禩、十二阿哥胤裪,算是候选者。 现在接连两件事,都证明了三阿哥胤祉的无能,也就剩下六阿哥胤禩和十二阿哥胤裪了。 六阿哥胤禩胜在年纪大,经历的事情多,经验足。 而十二阿哥胤裪就胜在比起前面的兄长来说,没那么多糟心事,少做少错嘛。 如果是按照上辈子的发展,皇上可能会偏心一些佟贵妃的养子,可问题是这辈子皇上心里对佟家起了忌惮,对云果的好感反而是多过其他人,云果可算得上是救驾了两次。 另外了十二阿哥胤裪的嫡福晋是董鄂氏,不是基于对董鄂妃的厌恶,而是皇上有些怀疑十二阿哥胤裪能不能把控的住董鄂氏一族和佟氏一族,毕竟如今看起来连三阿哥胤祉都够呛。 这方面六阿哥胤禩显然优势大一些,虽说哈达那拉氏也是大族,但高官位的人不多,没佟家董鄂氏那么显眼,觉禅家更是小门小户,这几年虽说出了几个奇葩种搞事,但都是小打小闹,比起三阿哥胤祉那两件事来就不叫事。 如今一来,皇上现在心里的储君第一候选人是谁不言而喻。 只是…… 到底皇上还没咽气了,对于立储这事心里还是有些那啥的,说不愿意谈不上,反正就是心情不太好。 所以,虽然为了以防万一几天后皇上秘密写下了立储的圣旨,那盒子锁起来将其放在正大光明牌匾上,可钥匙却并没有交给皇太后和爱新觉罗家的族长。 皇上心里总有个感觉,好像自己把钥匙交出去了,
相关推荐:
小人物(胖受)
深陷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综影视]寒江雪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切切(百合)
他是斯文糙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