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之后,像下毒之类的事情,在后宫是绝对不可能发生,这方面皇上也盯得紧了。 而且毒药之类的东西,一旦被抓到那就是铁证,根本就没有任何狡辩的借口,这办法太蠢了,云果自然不会选择。 在那啥一点的手段,比如那把刀直接捅了惠嫔。 这事要是出其不意,其实成功率不低。可这却是两败俱伤的办法,云果可不想便宜了别人。 如此一来,云果能选的路子,就只有给惠嫔下套,借着皇上的手弄死惠嫔。 可想要惠嫔完蛋,那就必须先要大阿哥胤禔完蛋,只要有大阿哥胤禔在,除非是造反巫蛊之类的大事,不然皇上肯定不会对惠嫔下狠手。 而造反、巫蛊之类的事情,首先造反惠嫔母子肯定不会做的,而巫蛊之类的大杀器,云果可不想用在惠嫔母子上。 毕竟就算她不能提前干掉惠嫔,惠嫔母子倒霉也不过是晚上些时日的事情,大杀器要用到更重要的人身上才能获取更大的利益。 另外惠嫔这个人行事非常谨慎,而且特别喜欢事先找几个替罪羊,很难抓到她的把柄。 不过「很难」,并不代表着「不能」。 上辈子惠嫔在成为四妃之首后,尤其是在康熙三十三年温僖贵妃去世,四妃执掌后宫之后,惠嫔亲自出手的次数很少了,而唯一云果能百分之百把握确定的一次,便是皇长孙病逝的事情。 这是云果唯一能百分之一百有把握抓到人证,让皇上处罚惠嫔的机会。 今年皇上已经开始在防备皇太子胤礽了,作为大阿哥胤禔虽然不是皇上头一个防备的儿子,但也在前列。 但今年还不是最好的机会,等后年索额图被拘禁于宗人府后,才是最好的时机。 如果在那个时候,爆出惠嫔在皇上和皇太子胤礽的眼皮子底下谋害死皇长孙,无论皇上是出于朝堂政治平衡,还是出于自身安危考虑,亦或者是真对皇太子胤礽有那么些父子情,他都不会让惠嫔好过。 所以现在云果只需要等着,等着那些像是拨出去的水一般无法挽回的事情发生后,再将这天给捅破。 顺势而为,害人虽然慢,可胜在稳妥风险小。 相较算计惠嫔,瓜尔佳氏那边就不值得云果花费精力了,不过瓜尔佳氏的福气这辈子依然不够,小公主生下来也就多活了几天便夭折。 而另外一边,在云果的目光下。 康熙四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亥时,如上辈子那般皇长孙病逝。 康熙四十一年十月,皇上南巡至德州,皇太子胤礽生病,召索额图至德州侍疾,同时命十三阿哥胤祥祭泰山。 康熙四十二年五月,索额图因参与皇太子之争被幽禁于宗人府。 如果接下来没有意外,便是索额图被皇上活活饿死在宗人府,这不但震慑了不少小动作不断的大臣,还让皇太子胤礽对皇上起了间隙生了埋怨。 得到索额图下狱的消息后,云果嘴角上扬,低声吩咐道:“开始行动吧!” 她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好久了。 惠妃娘娘! 呵! ??? 索额图下狱在外人眼里看着那罪名他挺冤枉的,不过是在府上搜出了些而已,要知道大清的律法是不禁止刀剑,大清禁止的是火炮。满人这个时候还有些血性,家里有些练骑射挺正常的。 不过官场上的人都知道索额图下狱的真正罪名不是因为私藏武器,而是因为——他妄图怂恿皇太子胤礽逼宫弑父! 但这事到底不是还没发生嘛,而且这种事情在没发生之前,那是所有人都只能在心里想想不敢直接说出口,不然肯定会有人奇怪,为什么你会想到逼宫上,你是不是早就有这种想法呀,然后完蛋。 皇上现在既然已经撕破了脸,将索额图下狱,那么就说明皇上已经不会在容忍索额图了。 以索额图现在的年纪,除非皇上立马暴毙皇太子胤礽立马登基,不然他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了。 自然很多反皇太子的人都弹冠相庆。 然而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意外,索额图党里面有一个不起眼的官员,在被皇上派人抓捕归案之前,家里走水,全家都被烧死了。 但经仵作验尸,发现其人并不是因为走水而亡,在被烧之前,就已经被人杀死了。 仵作的验尸报告一出,事情就变得不简单起来。 既然不是意外走水,那么这就只有一个可能了——有人要杀人灭口! 这种时候,谁要对一个索额图党的成员下狠手? 不少聪明人都能猜出一二来,这幕后凶手自然是那些在索额图党里玩了内奸计或是离间计的人。 皇太子一党是一个大党,大大小小的官员其中都有,里面的人虽然都支持皇太子胤礽登基,可各自也有不同的立场,并不是所有人都对索额图言听计从,索额图党只是皇太子一党里面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已。 不过介于大清特殊的旗人制度,别人要针对皇太子一党,重点都是针对索额图党,索额图党里官员品阶也有高有低,那么多人,只要有心自然能混进来别人的钉子眼线。 而这个时候,这个消息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囚禁在狱中的索额图知道了,他突然认罪,但一口咬定是有人唆使了他逼宫,但他并没有真正行动,而那个人唆使索额图的人正好就是这个被害官员。 如此一来,这个被害的官员,还真像是被人杀人灭口的。 那问题来了,杀害这个官员的人凶手到底是谁? 像这种走水案,尤其是在京城这种人口超五十万的大城,很难抓捕到凶手,因为等着被人发现走水的时候,凶手早就消灭完证据远走高飞了。 可还是那句话,在这个封建时代,有些事情是不需要证据和逻辑的,端看上位者的心思。 皇上显然不是什么蠢人,这事看着很明显有问题,不管是索额图故布疑阵,还是真有人在背后搞鬼,皇上自然是派人去调查了。 调查的事情,不是杀人放火的凶手是谁,而是这个官员的人际交往平时的行踪,还有这个官员之前做官的种种事迹。 第311章 惊恐不安 在有心人的帮助下,这个官员身平事迹和人际关系被皇上调查了个清清楚楚。 调查出来的人内容,并不出人意料,这个官员背后有人,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人。 根据一些人证的话,这个人暗地里和一个人有来往,而且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好,这种好是远超他官位的好,这种情况这个官员不是贪污过就是有人给他塞银子。 而和这个官员有来往的人,皇上的人也查到了,是明珠府上的一个小管事。 这…… 事情到了这里,就有些那啥了。 如果只看明面上调查出来的结果。 那么可以推测事情的经过是:明珠为了斗倒索额图,因此收买或者是安插了一个钉子在索额图党里,然后让这个钉子不停得挑唆索额图逼宫,最后索额图虽然没进行实质上的逼宫,却起了那心思,然后被皇上收拾了。 因为挑唆索额图逼宫是大事,一旦暴露,所有沾染上的人都会倒大霉。 原因很简单你想到了「怂恿索额图逼宫」的办法来斗倒索额图,那么就代表着你心里有「逼宫」这个概念,若是到了危机关头,说不一定你就会行此举。 在这个封建时代,站在皇帝的角度来讲,要的可是:君要臣死,臣必须去死。 所以只要知道你有这个想法,但凡是手握实权的皇帝,都会采取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手段。 那么明珠为了保守住这个秘密,杀人灭口,让人杀了这个官员,烧了这个官员的家,从逻辑上讲非常合理。 尤其是明珠此前可是有过这样的前科! 康熙二十七年因为大福晋在孝庄文皇后病重期间怀孕,加上当时明珠仗着皇上的宠爱以及大阿哥胤禔成年即将有后的事,大肆的在朝堂上拉拢人排挤人,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 皇上因此对大千岁党下了手,虽然最后没有一个人因此丢掉性命,可因此被革职没复起的人却不少。 当时明珠可是被下了狱的,眼看着大千岁党就要被皇上一网打尽,明珠来了一个置死地而后生,他故意把事情搞大,让一个表面上看是皇太子一党但实际却是大千岁党的官员挑唆索额图上书弹劾自己图谋造反,同时又安排一些明面上和他没什么关系,实际上却是他心腹的官员上书弹劾结党营私图谋造反。 原本索额图还在犹豫要不要弹劾明珠图谋造反的事,结果看见有其他势力的人下场,还以为真有这事,自然就跟着下场了。 毕竟要是明珠真因此倒台,对皇太子一党来说那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然后嘛,明珠果然将皇上的心思拿捏得死死的,迫于当时的形势和皇上内心的野望,以及皇上心里非常清楚,明珠结党营私贪污受贿都是真的,但明珠要图谋造反那就是假的,当年鳌拜如此势大都没想过造反的事情,更何况明珠,真当宗室的那些王爷是死人吗? 于是乎最后,皇上对明珠乃至于牵连其中的大千岁党都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不过,还是那个道理,只要有人提出「造反」这个词,那么就说明在有些人心里已经有了这个概念。 所以事后,皇上让人去查了这事,知道一切都是明珠所为后,自然是在心里起了芥蒂。 尤其是叶赫纳喇氏有一位皇子的情况下,皇上自然心生忌惮,虽然后面重新复起了他,却一直当他当着虚职,实权一点都没有让他沾。 既然之前明珠就有过这样的概念,那么利用这个概念去挑唆索额图,是非常有可能的。 但像皇上这样的人,向来喜欢多思。 当年索额图可是亲自下场弹劾过明珠的,尤其是最近这几年索额图的动作,他可是真动了要逼宫的心思。说不一定这事就是索额图为了以防万一给自己留得后手了? 要是自己失败了,也要将最大的对手明珠拖下水,那么皇太子胤礽在面对咄咄逼人的大阿哥胤禔时,才不会落了下风。 这种可能性也并非没有。 就大千岁党和皇太子一党那么大的体量,只要有心有能力,相互往对方党羽里安插钉子并不难,皇上都各自安插了自己的心腹。 然后三十六计,索额图和明珠都懂,所以钉子到底是不是钉子,会不会反转了再反转,谁知道了。出现什么情况都有可能,说不一定还有几面间谍了。 毕竟当事人已经死了,可以说这事全凭索额图一张嘴再说,谁知道是真是假。 这事搁在其他人身上恐怕非常难以下定论,没办法结案。 但皇上是什么人,那可是天子,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和想法那是和常人完全不一样的。 就算这事是明珠干的,难道就冤枉了索额图吗? 没有! 明珠只是让人挑唆索额图而已,真正拿主意的还是索额图。 成年人嘛,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自己选择的路,哪怕是一地的玻璃渣,也得走下去。 无论是什么原因,已经起了逼宫心思并且有小动作的索额图,站在皇上的立场上,那是留不得的,必须杀掉。 至于明珠…… 明珠让人挑唆索额图逼宫,有罪吗? 当然有! 有证据吗 没有! 那明珠起了逼宫的心思,有逼宫的行为吗? 自然没有! 既然明珠没有逼宫的心思和行为,那就要不了他的命,只凭一些人的话就处死一个大臣,那会让整个朝堂人心惶惶不安的。 所以没证据,哪怕皇上再对明珠厌恶忌惮最多也就是罢官而已,可就明珠现在的处境,罢不罢官其实没什么区别。 因此这事其实并不影响皇上对索额图的处置,最多也就是皇上更多的忌惮明珠而已。 可自从查到明珠在康熙二十七年那一场自编自导的戏码后,皇上就对其防备了一手,现在只要不撕破脸皮,定下决心要除掉明珠等人,那局面也就那样,不能更多了。 这事对于皇上的影响很小,但流言蜚语一出,对于其他人的震慑那可不小。 “这事可当真?”章佳氏有些惊恐的问道。 章佳氏身边的大太监刘诚迟疑道:“奴才不知此事是真是假,这种事情只能由皇上下定论,但外面都传开了。” 别人或许不信,但作为被惠嫔威胁去谋害皇长孙的章佳氏却有几分相信了,惠嫔都敢谋害皇长孙了,还有什么是叶赫纳喇氏一族干不出来的。 刘诚一脸担忧的看着章佳氏“主子,若是真有这事,那肯定是前朝后宫连在一起的。十三阿哥被惠嫔抚养长大,您母子二人在外人眼里,可是天然的大千岁党,奴才实在是怕皇上迁怒。” 前朝后宫一向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被皇上迁怒还算好的!”章佳氏此时非常惊恐不安“只怕……只怕……” 只怕惠嫔真起了这样的心思,但却将黑锅扣在她头上。 云果上辈子在惠嫔手下多年,能看清楚惠嫔的真面目,章佳氏又不傻自然也能看得清楚。 惠嫔行事一向爱给自己先找替罪羊,当年皇长孙病逝,除了自己家外,惠嫔还找了太子妃和皇太子后院某位格格做替罪羊了。 不过许是运气好,也许是看不顺眼皇长孙的人太多帮着遮掩,或者皇太子是真病重去世了。 总之事发后,虽然人人自危但最后一个替罪羊也没用上,除了在皇长孙身边伺候的奴才外,没其他人倒霉。 之前惠嫔威胁章佳氏对皇长孙下手的时候,章佳氏就担心惠嫔这事得逞后,日后会得寸进尺,心里极为不愿意干这事。 但家族却同意了这事,章佳氏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将一颗心给提了起来。好在事情完美结束,让章佳氏安了心。 只是章佳氏没想到,之后惠嫔还没主动找事,皇上那边突然甩了一个大锅在自己头上——皇上竟然命十三阿哥胤祥去祭泰山。 泰山在汉人文化里的地位非常特殊。 自古能祭泰山的人只有皇帝。 皇上此举…… 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章佳氏不知道,她在内心暗自窃喜的同时,又非常惶恐不安不已,而且从那天起惠嫔就看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各种找茬,各种冷言冷语,各种刁难。 好在章佳氏之前也没享受过多少福,忍功也在之前惠嫔各种行事里练出来了,倒也能忍得下去。 毕竟惠嫔在怎么样忌惮厌恶她,也不会在明面上直接打她骂她,只能刁难一下而已。 但章佳氏知道惠嫔是个什么样的人,章佳氏不信惠嫔不想谋害她。 章佳氏跟在惠嫔身边多年,自然能看得清惠嫔的执念是什么,如今看上去却要被自己儿子抢了,她不信惠嫔会什么事情都不做。 这大半年来,章佳氏一直战战兢兢的,非常小心谨慎,就怕自己着了惠嫔的道,到时候自己倒霉倒是一件小事,要是连累到十三阿哥胤祥,章佳氏恐怕想死的心都会有。 然后她没想到,没想到叶赫纳喇氏一族竟然会搞出这么大的事情来。 作者有话要说:PS:各位亲爱的小天使,我开新书了,你们知道不?求大家去新书冒个泡吧,嘤嘤嘤~ === 第312章 一张纸条 去年皇上让十三阿哥胤祥祭泰山。 老实说这事一出后,要说章佳氏没有别的想法,没滋生出野心来,那肯定是假的。 然而怎么说了,惠嫔这人折腾人有一手,很快就让章佳氏看清楚了残酷的现实,硬生生的将内心深处的那些野望也逼了回去,而且还弄得整个人紧张兮兮的,但凡是惠嫔有些举动,就会忍不住多想。 这次案件显然就让章佳氏多想了。 当然也不能不怪章佳氏多想,十三阿哥胤祥母族章佳氏妻族兆佳氏,都不是什么大族,而是连世袭
相关推荐:
地狱边境(H)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小人物(胖受)
我的美女后宫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浪剑集(H)
深陷
迷踪(年下1v1)
他是斯文糙汉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