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 呵! 惠嫔眸色霎时黯淡不少,可却笑盈盈的说道:“那就好。” 可等着李太医走后,惠嫔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脸色不定,最后吐出一口浊气,什么都没有说。 ??? 这是第一次皇太子出宫,对此很是好奇。 可其他人更好奇皇太子! 虽说皇太子是从小抚养在乾清宫的,可除了赫舍里氏一族的人,以及皇太子的老师,其他官员都没有见过皇太子的正面,这一次大家可是对跟随皇上东巡的皇太子好奇不已。 一个六岁大的孩子能有什么看的? 还真有看的东西。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都讲究一个:三岁看老。 平心而论,皇太子很是聪明伶俐,智商很高,小小年纪学习也不错,完全就是天才的模子。 不然上辈子皇上也不可能忍了皇太子好几年,最后还是皇太子先沉不住气动了手,才废 了他。 小小少年的风采,折服了不少官员,不少人都纷纷上书恭喜皇上大清后继有人。 此时皇上还没和皇太子起龌龊,甚至于还带头宠皇太子,不但乐呵呵的接受了这些人奉承,也没想过这话背后的深意。 皇上的确没想多,因为他带皇太子东巡的确有让别人,尤其是蒙古人看看自己有个好儿子的意思,免得那些有异心有自己的小心思的人以为自己子嗣不丰就想动坏心思。 很显然皇上的目的达到了,皇太子完美的在外臣那里刷了一波存在感。 三月底,皇上领着皇太子回到皇宫。 这个时候镇国公苏努上了折子,他在去年四月被任命负责纂修皇家玉牒,现在玉牒已经纂修好了,可还有几个小问题要皇上决定。 玉牒就是爱觉新罗家的皇室家谱。 按照顺治十二年的规定每十年续修一次,以帝系为统,长幼为序,存者朱书,死者墨书。 宗室记于黄册,觉罗记于红册,并各有满汉文本。男女分记,各记有宗支、房次、封职、名字、生卒年月日时、母族姓氏、婚嫁时间、配偶姓氏,宗室、觉罗中人口变动情况,按上述项目每年造册送宗人府,以便续修时载入玉牒。 纂修皇家玉牒不难,资料都是现成的,只需要小心谨慎便可,这不是什么有技术含量的事情。 可这其中也有不少弯弯绕绕。 比如:生即殇的孩子记不记?侍妾的儿子被福晋抱养了,那还写不写这孩子的生母是侍妾? 还有按照规矩只有生育过的小妾才能被记入玉牒,可万一有没生育过的宠妾宠妃了?家世好的要不要记入?比如先帝的恭靖妃、端顺妃、淑惠妃等。 这一次摆在镇国公苏努的事情,就是这样看起来不大,实际上却很有可能会有人因此和你拼命的事情。 皇上之前那些夭折的皇子公主,肯定是要记录的,可要不要排序齿了,按照明朝和中原其他朝代的操作,夭折的就不排序了。还有佟贵妃和她生下来就没气的十一阿哥要不也记入玉牒了? 这些事情镇国公苏努可做不了主。 因为前面实在是夭折的儿子太多了,皇上思考了很久决定重新排序齿,五阿哥保清为大阿哥,皇太子保成。 为二阿哥,十阿哥胤祉为三阿哥。自己的养女为大公主,荣嫔所出的女儿为二公主,兆佳氏所出的是三公主,宜嫔所出的是四公主,庶妃郭络罗氏所出的是五公主,至于那些夭折了的儿子和女儿就记在最后。 并且给保清和保成娶了大名,毕竟上玉牒,不能用乳名。 因为荣嫔生了那么多儿子,就胤祉立住了。 皇上有些迷信,觉得胤祉这名字很好。所以将保清的大名取名为胤褆,皇太子的大名取名为胤礽。 啥? 你说宜嫔生的儿子了? 才出生不到半年,谁知道能不能养大,当然是先不入玉牒了,怕他人小压不住这么大的福气,所以连大名小名都没有取。 有了皇上的发话,镇国公苏努不到两天时间就呈上来了完整的玉牒,皇上正式宣布玉牒修好。 随着皇上的宣布,很多事情就瞒不住了。 这些事情,让人有喜有悲。 宜嫔显然就是悲的,不过她还稳得住,毕竟前面的打击已经够大了,再来,她也有了一个已经被锻炼出来的大心脏,而且自己的女儿和妹妹的女儿已经上了玉牒,说明皇上也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对自己生气和厌恶。 欢喜的自然是惠嫔,元后当年那么费尽心思想要自己的儿子「嫡」和「长」都占,可最后还是自己赢了,自己的儿子成为了大阿哥。 大阿哥呀! 哈哈哈…… 大阿哥胤褆。 哈哈哈…… 一个「大」字,就让惠嫔乐开了花,脸上止不住的笑容,连带着这两个月来一直有些抑郁的心情都消散了不少。 现在自己的儿子压了皇太子一头,惠嫔相信未来自己的儿子也能压皇太子一头。 惠嫔朝着坤宁宫的方向看去,其实根本就看不到坤宁宫,看见的是自己屋子的墙。 可惠嫔就觉得自己看见了坐在坤宁宫宝座上永远一副高高在上的元后。 等着瞧吧! 元后你就在天上好好的看着吧,看着我儿子这一辈子都压在你儿子头上。 惠嫔在心里恶狠狠的想着,杀子之仇不共戴天,她可不是荣嫔那怂货。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她是一个小女人,等得起。 作者有话要说:PS:保留节目,下章防盗,明天看~ ==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85、忘恩负义? 因为玉牒,佟贵妃着实黯然神伤了好几天,谁让她的儿子生即殇了,没有序齿。 和佟贵妃一样,端嫔所出的公主,因为早逝也没了序齿,二公主的称呼现在不再属于她女儿,而属于荣嫔所出的公主。 只是端嫔现在已经不怎么得宠了,她的神伤没有让皇上起半点怜悯。 而佟贵妃却是皇上的嫡亲表妹,皇上自然好好的安慰了佟贵妃一番,一连好几天都歇在了承乾宫。 其他人是又妒又恨。 嫉妒佟贵妃得宠,恨佟贵妃不要脸,拿这事争宠。 殊不知佟贵妃根本就不想要「这事」,她想要的是一个自己和皇上所生的一个健健康康的儿子。 看见大阿哥胤褆来翊坤宫给皇后请安时惠嫔脸上压不住的得意之色,佟贵妃心情就不怎么好。 不过俗话说乐极生悲,惠嫔也没高兴几天,因为皇上突然下旨,以抚养大阿哥胤褆平安长大为由,下旨给内务府总管戴佳噶鲁抬了旗,满洲镶黄旗,不单单是他一人,他那一支都被抬旗了。 换句话说就是——庶妃戴佳氏从包衣宫女的低贱出身,摇身一变,变成了堂叔是皇上心腹的满洲贵女。 这身份,比不惠嫔差什么,只是戴佳氏没有叶赫纳喇氏的底蕴而已。 当年自己的妹妹入宫,惠嫔都防了一手,现在惠嫔更是如临大敌,脸上的笑容也笑不出来了。 诚然现在庶妃戴佳氏还威胁不到自己,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惠嫔自认为自己是聪明人,当然会考虑长远的事情。 她现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空有位分和子嗣,可却没了皇上的宠爱。 一旦皇上的儿子多了起来,她和大阿哥胤褆的地位就会直线下降。 到了那个时候就是拼皇上的宠爱了,可偏偏现在惠嫔自己人知道自己事,她因为谋害皇太子已经失宠了。 拼宠爱她是拼不过其他人的。 一旦庶妃戴佳氏产子,那是不是就可以和自己平起平坐了? 这种猜测并不是没有道理。 抚养皇子平安长大,戴佳氏一族就能被皇上抬旗,那要是庶妃戴佳氏生下皇子,岂不是要上天! 不行,这事绝对不能发生。 要是庶妃戴佳氏生一个公主还好,要是生下一个皇子来——惠嫔的双眸泛起了寒意。 忘恩负义? 不! 这算哪门子忘恩负义? 在惠嫔看来,噶鲁将胤褆抚养长大,那是皇上给的任务,顺利完成是他的本分,而且皇上不是给了好处吗?可以算得上是银货两讫。 而且自己之前也给了报酬呀,将庶妃戴佳氏送上龙床,没有自己的话,戴佳氏恐怕现在和乾清宫后殿的那些宫女没什么两样,哪里有正儿八经的庶妃身份,自己这边也能算作银货两讫。 再说了,噶鲁是噶鲁,庶妃戴佳氏是庶妃戴佳氏,这是两个人,是两房人,她算计庶妃戴佳氏又不是算计噶鲁,算哪门子忘恩负义? 反正惠嫔是绝对不承认自己算计庶妃戴佳氏是忘恩负义。 心里虽然起了这样的心思,可惠嫔并没有告诉别人,也没有直接行动,她还是抱有那么一点侥幸心理的,毕竟噶鲁是内务府总管,和戴佳氏合作自己能得到很多便宜,万一庶妃戴佳氏怀着的是一个女儿了? 宫里面的太医是绝对不会说自己能诊出哪个有孕的宫妃怀着的是皇子还是公主,这些太医其实都是汉人,都是传承已久的杏林世家,医术这玩意一般都是父传子子传孙,半路出家的大夫虽然有,可没逆天的天赋,是不可能靠自学混到太医院的。 别看太医院的太医官衔低,可再怎么说都是「官」。而民间的大夫,只能算是「上九流」是「工」。 「士农工商」的阶级天花板在某种程度上将是无法逾越的。 因为太医基本上都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杏林世家,这么多年下来,自然总结了一套皇宫生存潜规则,其中一条就是绝对不能说自己能诊出有孕嫔妃怀着的是男是女,就算能也得说不能,不然迟早要牵扯进后宫争斗中,全家完蛋。 所以太医到底能不能诊出孕妇怀着的是男还是女,一直都是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诊不出来,也有人认为是太医为了明哲保身故意不说。 可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人会总结经验。 民间就有一套这方面的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小道消息,说孕妇的肚子尖怀的就是儿子,孕妇的肚子圆怀的就是女儿。 这话其实没什么科学 依据,不过二分之一的概率,总会瞎猫撞上死耗子,猜对的时候。 人嘛,总是喜欢说自己的好话,听别人说自己的好话。 这一来二去,听到的全是好话,这个不靠谱的办法,就被人奉为了金科玉律,其实没啥科学依据。 惠嫔就信这个,因为她怀承庆和胤禔的时候肚子就是尖的,所以深信不疑。 ??? 云果自然也是知道戴佳氏一族抬旗的事情,说羡慕,谈不上。 两辈子都谈不上羡慕。 这不是云果现在已经被封嫔抬旗,故作姿态,她是真不羡慕嫉妒戴佳氏。 别人只看见戴佳噶鲁将大阿哥胤禔抚养长大,不但得了皇长子这边的好,还轻轻松松全族抬旗,可却没看见当时戴佳噶鲁所要承担的风险。 大阿哥胤禔当时可是得了天花才出宫的。 戴佳噶鲁那是拿全家人的命去赌,赌大阿哥胤禔能被治愈,赌大阿哥胤禔在他家里不会出事。 大家只看见了现在戴佳噶鲁的风光,却没看见他背后的风险。 万一他全家被传染了?万一大阿哥胤禔夭折了,那他一家子都没了。 可以说,戴佳噶鲁承担的风险,和佟家当年接纳出痘的皇上一样。 就是因此,皇上才会给戴佳氏一族抬旗。 单凭事实讲,虽然给戴佳氏一族抬旗的确是厚赏,可也算得上是有理有据,加上戴佳噶鲁是皇上的心腹,皇上给心腹好处,并没什么大毛病。 可,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带着强烈的自我情绪,没人能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圣人都不能。 不少人都觉得皇上太过了,都觉得皇上这个时候给戴佳氏一族抬旗,是看重庶妃戴佳氏肚子里的那个孩子。 原本庶妃戴佳氏怀孕就极为惹眼,现在就更惹眼了,谁让现在全后宫就只有她一人怀孕,而且瞧着还极得皇上看重。 皇上看重庶妃戴佳氏这一胎吗? 孩子嘛,尤其是儿子,对于皇上而言自然是越多越好,又不是养不起,说看重自然是看重的。可要说有多看重,这个——皇太子已立,你说能有多看重?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呗! 但有道是「三人成虎」,话说得人多了,就会有人将其当做事实。 庶妃戴佳氏有些信了,惠嫔也。 有些信了,另外似乎也有人信了。 “主子,刚刚后殿那边来报,说是庶妃肚子是尖的。”前来报信的碧云低着头不敢看惠嫔此时的脸色,作为贴身宫女碧云当然清楚惠嫔是什么性子的人,此事肯定会让惠嫔心情变坏。 碧云猜得没错,惠嫔的确一下子就脸色阴沉了下来,她没有想到最坏的情况发生了。 似乎从她被册封为惠嫔后,运气就一直不站在她这一边,事事倒霉,万事不顺。 惠嫔之前提拔庶妃戴佳氏,一方面是因为胤禔,一方面是因为噶鲁这个内务府总管大臣,另外一方面也是想着庶妃戴佳氏是包衣宫女,就算有幸生子,自己也不能抚养,她作为延禧宫位分最高的嫔妃,可以理所当然的抚养庶妃戴佳氏的孩子,让戴佳氏一族为自己所用。 可谁承想,庶妃戴佳氏竟然那么快就怀上了,皇上还给戴佳氏一族抬旗,还是上三旗的满洲镶黄旗。 如果庶妃戴佳氏生下一个儿子,那接下来是不是就要封嫔了? 上次皇上只是定下了位分,可没定下数量,大家都以为皇上按汉人皇朝来的,而汉人王朝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后妃制度就是各朝各代修修补补后唐朝后宫的制度:一后、四妃、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 现在妃位没人,嫔位也才五人,还有大把空位了。 至于家世,又不是人人都是佟贵妃。 在后宫不是皇后,那都是皇上的小妾,家世的好坏高低,和皇上的宠爱是划不上等号的,家世好只能让你领先一步起点稍微一些,并不能决定终点。 庶妃戴佳氏肚子争气,人长得娇美,家里又有皇上得用的心腹,皇上对其还是有那么几分宠爱的,就算是看在庶妃戴佳氏的肚子,平时也会到她屋子里坐坐。 延禧宫不止惠嫔和庶妃戴佳氏两个嫔妃,还有三公主的额捏庶妃兆佳氏,不过庶妃兆佳氏当年怀孕不是时候,被元后上了眼药,现在早已失宠。 换句话说就是皇上即便是来了延禧宫庶妃戴佳氏这里坐坐,之后也不一定每次都会留在延禧宫惠嫔那,看着皇上就从自己眼皮子底下走了,这就不免让惠嫔心里有些不爽。 现在碧云这消息,犹如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能! 绝对不能让庶妃戴佳氏如此下去,不然延禧宫还会是她的地盘吗? 86、多子多福 现在后宫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庶妃戴佳氏身上,不过可惜皇后早就免了庶妃戴佳氏的请安,除了惠嫔外,就连同住在延禧宫的庶妃兆佳氏都很难见到庶妃戴佳氏一面。 庶妃戴佳氏也不是傻子,当然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 至于恃宠而骄之类的,或许庶妃戴佳氏心里有膨胀的想法,可挺着一个大肚子,庶妃戴佳氏也打消了出去张扬炫耀的想法。 儿子! 皇上现在才四个儿子,只要能生下一个儿子来,自然能母凭子贵水涨船高。 戴佳氏一族都是聪明人,在内务府和皇宫又有几分势力,自然是护得庶妃戴佳氏很紧,一般的招数根本就谋害不了庶妃戴佳氏的肚子。 在既期待又紧张的心情中,庶妃戴佳氏窝在屋子里养胎。 一转眼间,就过去了两个月,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老实说这挺让人奇怪的,除了宜嫔怀着四公主的时候,因为前面佟贵妃怀孕吸引了绝大多数的目光,再加上当时正值皇上即将大封后宫,所以没出什么幺蛾子外,其他人哪一个怀孕的时候顺风顺水过? 这么一想,就让某些人
相关推荐: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我的美女后宫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靴奴天堂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切切(百合)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综影视]寒江雪
高门美人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