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跟上。 原焕笑着让他们入座,“奉先和伏义这些天辛苦了,幽州牧刘伯安送来信件示好,今冬北方不会有战事,你们在北边可有见到公孙伯圭手下兵马?” 吕布坐正身子,毫不掩饰他那不可一世的傲气,“白马义从,不过如此。” 白马可没他的赤兔神驹好看,都说公孙瓒相貌俊美作战勇猛,和他吕奉先相比,既没他俊也没他能打,白马义从在胡人那里名气大,真打起来肯定打不过他麾下的并州铁骑。 公孙瓒没什么家底儿,半抢半要才置办出三千精锐,他不一样,他们家主公有钱有粮,麾下铁骑足有三万,就算他不亲自到场,只凭兵马数量也能把幽州给破了。 吕大将军过于自信,又事事以自己为标准,和他比起来天底下自然没几个能看得过眼的,原焕对他的评价只是笑笑,然后转向稳重老成的高顺。 刚才的话听听就行,不能当真。 显然,高顺也是这么想的。 “主公派人加强防备,公孙伯圭和刘伯安似有联合起来的征兆,刘伯安主内,公孙伯圭主外,二人若不再针锋相对,幽州强盛起来只是时间问题。”高顺沉声回道,“不过鲜卑各部都不安稳,有他们牵制住幽州的兵力,公孙瓒不一定敢与我们为敌。” 原焕抿了口水,声音缓缓,“二人不和已久,鲜卑各部对幽州的威胁不小,同样没能让他们齐心协力,如今讲和也只是无奈而为。” 他现在只想发展自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会主动挑起争端,虽然人有了外敌就会团结,但是这句话也不是绝对,公孙瓒和刘虞谁都不服输,看出他无意与幽州为敌,早晚会恢复原样。 幽州是个好地方,但是现在不是拿下幽州的好时机。 他们在中原尚且四面受敌,手底下的武将再能打,双拳难敌四手,敌人多了也要吃亏。 吕布高顺刚刚回来,原焕只是简单问问情况就让他们回去休息,养足精神再仔细商议,冀州的兵马不在少数,如今冀州几度易主,郡县官兵人心不稳,渤海太守一职还被袁绍给了公孙瓒的堂弟,纵然有荀彧荀攸这等大才打理内政,想要彻底掌控冀州也不容易。 邺城有沮授、田丰等人在,他没有动那些人的官职,但是暂时也没有让那些人特意来袁府的打算,袁本初之前几番试探,沮授等人没少给他出主意。 袁绍刚到冀州不久,多疑的一面还没有表现出来,在沮授等人眼中依旧是个好主公,如果真的和之前一样轻而易举就换主,反而显得他们朝三暮四反复无常。 原焕不喜欢为难人,有荀攸在,沮授等人又是冀州本地人,他不担心他们会搞什么幺蛾子,既然如此,不如给他们足够的缓冲时间,等他明年去邺城再见。 汝南袁氏的金字招牌在袁绍袁术手中好用,在他手里更好用,在寒门不好出头、世家子占据了官场九成九名额的现在,他以州牧的名义征召人手填补郡县空缺,迄今为止,竟然没有被拒绝过。 征召的名单是荀攸拟定的,以荀攸的性子,能被他看在眼里的人至少都有几分才名,即便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姓名,在郡县内做官为吏也绰绰有余。 秋收冬藏,立冬已至,宜休养生息,藏锋敛锐。 难得有安稳的冬天可以过,只是有时候偏偏就事与愿违,他想安稳,多的是人不让他安稳,冀州秋粮丰收百姓饱足,还有不少地方缺衣少粮过不了冬。 立冬刚过不久,各地就传来消息,青州黄巾贼复起,短短几天的时间就攻占官署杀人抢粮,整个青州已经乱成一团糟,北海国被黄巾军将领管亥率兵围住情势紧急,青州冀州东西相邻,北海相孔融的求助信很快到了原焕面前。 “你是说,前来送信求助之人叫太史慈?”原焕听到这个名字,披上外衣吩咐仆从将人带去客室。 过来传信的孙策跟在后面,“主公,那人看上去很能打,他来时背着弓箭被奉先将军看到,这会儿奉先将军正等他见完主公和他较量。” 作者有话要说: 原焕:恭喜刘皇叔被截胡。 第64章 举世皆浊 汉室江山不稳,从桓帝时便乱象跌出,宦官和外戚争斗不休,朝廷腐败成风,边郡战事不断,百姓过的艰难。 灵帝光和七年全国大旱,许多郡县颗粒无收,但是朝廷不光没有赈灾措施,反而要加重赋税,百姓走投无路,在张角的带领下纷纷揭竿而起,黄巾军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遍布大汉七州二十八郡。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起义军势如破竹烧毁官府,州郡失守震动天下,朝廷无力平息叛乱,只能下放权利到州郡,紧接着各地拥兵自重,纵使平定了黄巾叛乱,天下也不复太平。 黄巾起义只是个开始,义军遍布中原,像是打地鼠一样打怎么打都打不完,他们不作乱的时候和普通百姓一样看不出区别,一旦开始作乱,拖家带口气势汹汹,就算手里的武器只是农具,也能打的州郡官兵抱头鼠窜。 兖州在曹操成为东郡太守之前被打的那么惨,甚至连州牧都死在战场上,他们对面的贼兵同样不是训练有素的精锐,大部分也都是扛着锄头斧子、吃不饱穿不暖面黄肌瘦的普通人。 白波贼、黑山贼、泰山贼等各地乱军,其实都和黄巾贼没有区别。 天寒地冻,冷风吹到脸上像是刀子在刮,原焕裹紧斗篷来到客室,在炉子旁边暖了一会儿才算缓过来。 孙策殷勤的把他们家主公解下来的斗篷放到一边儿,趁太史慈没到,叭叭叭叭说他知道的情况,“黄巾贼大势已去,只剩下青州一地苟延残喘,徐州有陶谦陶恭祖,兖州有我爹和孟德公,冀州有主公,他们又没本事造船渡海去辽东劫掠,能供他们抢的只有青州自己的州郡。” 陶恭祖到徐州后就开始打击徐州境内黄巾贼,官兵不够他就用贼兵,当时的兖州牧还是刘岱,泰山贼和黄巾贼不是一路人,陶恭祖绕过刘岱直接任命泰山郡的山贼为将,不得不说,是个人才。 官兵打贼事倍功半,山贼打贼那是手到擒来,陶恭祖找了这么支奇兵,徐州境内的黄巾军很快被镇压了下去。 不过用山贼也不尽是好事,那些泰山贼本性不改,打完黄巾后转头又打了官府才扬长而去,回到泰山郡继续固守不出,如若不然,他爹也不会拿泰山贼为借口不给他取字。 小霸王在心里嘟囔着,想到他因祸得福有了主公亲自取的表字,立刻又喜滋滋美的不行。 徐州牧陶恭祖很有本事,兖州牧曹孟德和兖州刺史、他爹孙文台也很有本事,冀州牧他们家主公更不用说,只看他到冀州那么久,愣是一次讨贼剿匪的机会都没有就看出来了,黄巾贼敢往他们这儿打那就是自寻死路。 青州地方本来就不大,大部分地方已经被黄巾贼嚯嚯的差不多了,想抢东西也没东西给他们抢,这次被围攻的北海国,据传是青州境内唯一一个还能看得过去的地方,也是够倒霉的。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黄巾贼四处流窜,围攻北海,也是欺北海无人。”原焕舒展手脚,示意孙策入席坐下,然后施施然坐在首位,琢磨着能不能把太史慈收入麾下。 倒不是他硬要从别人手里抢人,而是太史慈如今本就不是北海的将领,只要他能让人心甘情愿留下,道义上完全不会受到指摘。 只说北海相很多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说起孔融孔文举,应该很少有人没听过这个名字,孔融让梨的故事妇孺皆知,身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孔文举为官颇有美名,只是之前董卓入京废少帝立新君的时候得罪了董卓,这才被打发到黄巾贼最猖獗的青州北海为国相。 太史慈是青州东莱郡人,年少时便在郡县为官,朝廷内部腐败黑暗,州郡的官场也很是复杂,东莱郡的太守和青州刺史关系不好,双方时常有纠纷,能做到太守和刺史这等高官身后势力都不会小,针锋相对起来谁都不怕谁。 如今的太史慈身上没有官职,不仅没有官职,甚至还是个逃窜在外的“义士”,至于为什么逃窜在外,和东莱郡太守以及青州刺史都脱不了干系。 其实也不是多复杂的事情,东莱有个案子要审,但是东莱太守和青州刺史意见不一,只能把案情送到洛阳去决断,青州刺史的人去的早,东莱太守怕落后一步,连忙派他日夜兼程赶在刺史的人之前抵达洛阳。 然后就是,太史慈把那人的奏折给毁了,只毁了奏折还不算,又说服那人和他一起逃亡,反正他们俩都只是上面人手里的棋子,毁了奏折是罪,没看管好奏折也是罪,怎么着都是罪,不跑还等着被抓起来坐牢吗? 青州刺史没能及时把奏折送到洛阳,案子最后按照东莱太守的意思判了,太史慈经此一事知名于青州,但也不好继续在青州待下去。 东莱太守不一定保他,青州刺史肯定要针对他,他自己武艺超群不怕针对,万一连累家人被刺史迫害,他可就成了一族的罪人。 原焕想到太史慈为什么会帮孔融,慢条斯理的抿了口水,感觉将人留下的成功率还挺高。 孔北海颇有其祖孔子之风,抵达北海之后立刻召集百姓聚兵讲武,黄巾贼不懂诗书礼仪,用家传的儒学降服他们没什么效果,不如以武服人。 就是聚起来的军队不怎么能打,征讨黄巾连连失败。 不过孔北海也没有自暴自弃,招兵买马安抚百姓名声非常不错,偶然间听到太史慈的事情,特意派人去太史慈家送礼去慰问太史慈的母亲。 虽然原焕不知道太史慈毁掉奏折还说服别人和自己一起逃亡的事情有哪里值得州郡传诵,但是孔融这听到事迹后特意去慰问他的母亲,似乎更令人费解。 他想不明白,索性不去想,毕竟天底下什么奇怪的事情都能发生,很多时候都没有逻辑可言。 没准是孔文举自己屡战屡败,听到太史慈的事情后觉得这人英武可堪大任,逃亡在外太过可惜,青州境内黄巾贼四处作乱,正需要能打仗的人才,所以剑走偏锋想招人为将呢。 现在虽然没给正式官职,能在黄巾的重重围困下送出求助信,就足以证明他的几次慰问没有白费。 对于这中重义气的年轻人,尤其是不怎么将朝廷律法放在眼里的年轻人,一般来说,感情都是打出来的,他这里有和太史慈酣斗过的小霸王,还有张辽、高顺、吕布等各中风格不同的猛将,未必不能把人留下。 不多时,身着盔甲的英武青年随带路的仆从进来,原焕不着痕迹的将人打量一番,让他在旁边坐下,一来一往简单说了几句,然后低声叹息切入正题,“孔北海的书信我已看到,黄巾贼目无法度肆意劫掠,实在是大祸患。” 太史慈看他没有提出兵解围之事,咬了咬牙起身道,“今管亥作乱,北海孤立无援危在旦夕,使君素有仁义之名,如今北海被围,百姓朝不保夕,正是生死攸关之际,慈从万死之中突破重围,求使君伸出援手,救北海百姓于危难。” 他从辽东返回家乡,恰逢孔北海为抵御黄巾贼屯兵于都昌,却不慎被管亥等人围困,到家之后母亲说了孔北海对她的照顾,为了回报那些恩情,只在家待了三天就孤身一人前往都昌。 孔北海身为北海国相,可以调动一国的兵力,按理说面对黄巾贼应该有一战之力,直到他亲自到了都昌,才知道那人之前为什么屡战屡败。 他刚到都昌的时候,黄巾贼还没有成气候,只有管亥自己带着一群乌合之众叫嚣,以北海的兵力足够将他们剿灭,如果担心手下将领的安慰,他也可以带兵杀出去,但是孔北海怎么都不出兵,非要等外面来救援。 青州乱成一团糟,哪里能分出兵力来救援? 后来贼众越聚越多,以北海一国的兵力已经对付不了,孔北海终于愿意派人突围去别的州郡求援,偏偏城里没有一个人愿意在黄巾贼的重重围困下冲出去,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自己带了信杀出来。 北海危在旦夕,唯一一个能打的他也出来求援,如果带不回援兵,天知道那边会发生什么。 太史慈面上焦急尽显,原焕轻笑一声,带着恰到好处的客气温声道,“黄巾贼作乱,子义亲自前来,我等出兵相助义不容辞,伯符,带子义下去歇息,稍后点兵前往北海剿灭黄巾。” “多谢使君。”太史慈没想到上座这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受宠若惊赶紧道谢。 孙策难得碰到战事,正想主动请命前讨贼,可是他们家主公发话不能不听,只能先带太史慈去休息,走到门口的时候实在忍不住,又回头朝他们家主公讨好的笑笑,希望他们家主公不要把他忘了。 他真的不是小孩子了,剿匪讨贼这中事情可以交给他。 原焕笑意盈盈看着虎崽子把帘子放下,垂眸思索片刻,让人将张辽喊来。 黄巾贼多是乌合之众,粮草物资全靠劫掠来维持,且贼众拖家带口,其中老少妇孺不在少数,听到援兵将至大概率会自行散去,派吕布出去是杀鸡用牛刀。 高顺为人沉稳,让他跟太史慈去北海的确稳妥,但是这人太过正派,肯定解决了问题就回来,让他想办法招揽太史慈实在有点难为人。 想来想去,只有作战经验丰富又性子活络的张文远最适合这个活儿。 那小子和谁都能打成一团,自来熟的性子和郭奉孝不相上下,又没比太史慈小几岁,总不至于让人再跑去扬州。 史上收到孔北海求助的是刘备,刘皇叔得知此事之后,立刻派三千精兵随太史慈前往北海,虽然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好处,但是大好人的形象却深入人心,不然陶谦被曹老板攻打的时候也不会找他求助。 没想到现在求助信到了他手里。 他记得孔文举对所有拥兵自重的牧守都很不友好,这人身出名门,一门死脑筋维护汉室,自负才气想匡扶汉室,只是能力实在有限,只看现在连治下的黄巾贼都解决不了就能看出一二。 孔融给刘备传信求救,刘皇叔那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占了很大的分量,他又不是刘姓宗亲,孔融让太史慈绕过平原郡来中山,倒是有些出人意料。 原焕心中疑惑,正好张辽过来,三言两语把正事安排好,等这家伙满脸喜色下去点兵,跟着起身拐去议政厅。 庭院之间的花草尽数凋零,寒风穿堂而过冷的厉害。 原焕走了两步,看看遥远的院门,裹紧斗篷打了个寒颤,非常识相的调转脚步去书房,然后让人去议政厅把荀彧和郭嘉找来。 天太冷了,他真的不行。 或许真的是他身体太虚,身上裹几层都感觉挡不住寒风,只有待在暖融融的房间里才能动弹,稍微冷一点儿,手就僵到拿不住笔。 每次出门被冻到怀疑人生的时候,他都觉得旁人说今年暖冬是在骗他。 然而看到武将们只穿几件单衣就敢出门,荀彧郭嘉也是正常的冬衣,长身玉立丝毫不显臃肿,这时候又觉得只有自己是个笑话。 小崽崽们穿的厚实裹成小球,他也穿的厚实裹成球,嗯,不是什么大事儿,只要他不出门,他就不是球。 书房里的炉子白天没有熄灭过,进来就能感到热气铺面,原焕放下袖子里藏着的小手炉,揉揉手腕坐在书案后面等荀彧郭嘉过来。 孙策把太史慈带去客房,脚步不停回到主院,远远看到张辽赶紧跑过去,“文远文远,主公是不是让你带兵去北海国?” “是啊,你也想去?”张辽笑眯眯躲开这人的勾肩搭背,快走两步不欲纠缠,“我说了不算,你要想去就去找主公,只要主公下令我就带你一起去。” “跑那么快干什么?”小霸王气鼓了脸,脚下飞快跑去找他们家主公,他刚用太史慈很快就要离开的理由劝走吕奉先,再不快点张文远就点好兵跑远了。 好不容易遇到这么好的机会,他说什么都不能放过。 会客室已经没人,小霸王问了他们家主公在什么地方迅速过去,等传话的人出来,连忙掀开帘子请命,“主公,青州黄巾不只在北海一国肆虐,文远将军自己怕是忙不过来,策愿随其前往剿灭黄巾,还青州百姓一片太平。” 他已经闲了很长时间,要是他爹知道他在主公身边寸功未立,赶明儿回来肯定追着他满院子打,他都那么大的人了,再被老爹追着打多没面子。 主公是世上最善解人意的主公,就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吧。 原焕对上少年人可怜兮兮的目光,知道这小子不肯善罢甘休,想着史上他和太史慈的缘分,此去青州又会路过刘皇叔的地盘,让他跟着一起过去也不是不行,“青州各郡皆有主事者,没有主人家主动要求,我们派兵就不是救助,而是多事。” 小霸王小鸡啄米般点头,二话不说直接改口,“主公放心,我们解了北海之围就回,绝对不做多余的事情。” 少年郎紧张的看着端坐在书案后面的清雅主公,终于等到他点头差点蹦起来,道谢之后立刻跑出去找张辽,主公同意了,这次谁也拦不住他。 门口,郭嘉和荀彧看着风一般跑远的虎崽子,啧了一声评价道,“龙行云兮,虎行风,古人诚不欺我也。” 作者有话要说: 孙策:讨贼讨贼讨贼讨贼讨贼讨贼讨贼! 第65章 举世皆浊 小霸王满心兴奋的跑远,没有注意到外面还有人,郭嘉摇头晃脑感慨一番,裹紧外袍催着荀彧赶紧进去。 书房里温暖如春,郭嘉进来后就舒服的眯起了眼睛,原焕给他们准备了热茶,等两人暖和了身子,这才不疾不徐将刚才的事情说出来。 青州黄巾贼作乱的事情不是秘密,如今的黄巾贼只能在青州一地作乱,贼众太多导致青州民生凋敝,百姓吃不上饭加入黄巾贼,黄巾贼劫掠州郡使得民生更加凋敝,如此恶性循环,青州又没有异军突起解决打破这种局面的大才,情况只能越来越坏。 在入冬之前,稍微关注点局势的人都能猜到青州不会安稳。 孔融其人自持才气,又是孔子之后,老觉得自己的出身比别人高一头,看谁都是高高在上,尤其对如今这些世家大族,觉得哪家都没有孔氏底蕴深厚,汝南袁氏这种在他眼里更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 ——孔北海,儒亦迂。郑玄何取尊乡闾,妻孥已属青州牧,流矢几前犹读书。 那人空有匡扶社稷之心而无平乱之能,黄巾贼绝大部分都不识字,让他靠嘴皮子镇压黄巾贼,不如指望忽然天降神雷把黄巾贼全劈了。 猜到青州迟早生乱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主动过去帮忙的一个没有,不为别的,单纯只是他人缘不好,而且得罪的全是手握实权的人。 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文章惊世俗,谈笑侮王公。 那人傲气太过,得罪人的本事和他那好友祢衡不相上下,不犯到自己面前还好,真的犯到自己跟前,十有八九要结仇。 郭嘉听过孔融之名,对现在这种情况毫不意外,“孔北海文采斐然,至于理政,还是交给别人的好。” 荀彧微微一笑,与郭奉孝所见略同,“孔北海文学邈俗,奇逸卓荦,然而不达治务,实乃美中不足。” 先夸后贬,总之都是一个意思。 孔文举于文学之道的确出众,可是实在没什么任人之能,选人和写文章一样偏好华丽,没点儿个性他看不上,而有个性的大多不善理政,好奇取异对一国国相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黄巾贼在青州作乱,州郡能伸出援手者虽少,却不是没有,孔北海大老远派人来冀州,看来还没有到最急的时候。”郭嘉抿了口热水,一边嫌弃清水寡淡,一边舍不得放弃暖手,“主公肯出兵是主公仁义,至于为何绕过青州各郡选择主公,文若怎么看?” 荀彧沉吟片刻,无奈摇头,“以孔北海的为人,彧只能想到他派人离开青州去长安求援。” 不是他觉得他们家主公哪里不好,而是孔文举对关东世家都不怎么友好,那人固执了几十年,不可能被黄巾贼围困之后突然改变性情。 两个人都没有头绪,原焕也不想了,“让文远他们抵达北海后小心行事,算了,让他们多带些兵马,青州境内黄巾贼不知凡几,再传令渤海、清河二郡,令二郡兵马加强防备,发现不对立刻出兵。” 一力降十会,青州就那么点儿兵力,要是能打也不至于沦落到如今这般境地,先看看孔融想干什么,如果真有什么阴谋诡计,直接派兵过去就是。 至于青州郡县官吏会不会有意见暂且不考虑,他的将领和士兵才最重要。 等等,青州的官吏? 原焕顿了一下,略有些迟疑的问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如今的青州刺史,名为焦和?” 他这么一说,荀彧和郭嘉眼里都划过一抹了然,“是了,孔北海不会向主公求救,焦太守却不一定。” 如果不是孔融亲自让太史慈出来求助,而是派其他人来告知太史慈,那事情就说得过去了。 原焕轻笑一声,“若真是如此,文远更要多带些兵马才是。” 青州刺史焦和,在这诸侯并起群星璀璨的时代,那是真真的一朵奇葩。 这人没什么才干,只好高谈阔论,清谈干云,这一点和孔融倒是志趣相投,所以孔融身边有他的人很正常。 为官者,即便才能平平,也大多是办人事,焦刺史不一样,他为官酷爱求神问卜,蓍筮常陈于前,巫祝不去于侧,遇到黄巾贼就跑,连打都不敢和人家打。 他刚到青州的时候,青州兵多将广百姓殷实,黄巾贼不敢轻易作乱,但是他硬生生把偌大一个兵强马壮的青州治理成了如今这般模样,为了怕惊动黄巾贼甚至连巡逻的官兵都不敢设,实在被贼人逼的没办法了,就让巫祝做法求老天来帮他讨贼。 一个坐拥一州的刺史沦落到什么人都能欺凌的地步,普天之下除了他也没谁了。 董卓入京之后,讨董联盟进行的如火如荼,焦和身为一州刺史也不甘落后,当即带领青州全部兵马前去支援,他自己不敢带兵,但是他可以让他的兵给别人带。 当时冀州、幽州的黄巾贼都很严重,公孙瓒带兵返回幽州抵御胡人,韩馥袁绍在河内征讨董卓,都没工夫镇压黄巾贼,不少人劝他给青州留点兵,不然黄巾贼流窜过来青州郡县抵挡不住,但是他就不,非把全部的兵都给带走。 不怪关东联盟的时候他去了别人也不肯带他玩,他之前的战绩太过“显赫”,谁也不敢保证这人遇到董卓的兵马后不会像见到黄巾贼一样闻风就跑。 实在不行,他和那些刘姓宗亲一样声援联盟讨董也行,不用他的兵马,只站出来表个态就行,人亲自过来他们是真的不太欢迎。 这人在青州被贼欺负是他自己丢人,到关东联盟之后在董卓的兵马面前不战而降丢的是大家的人,为了联盟的牌面着想,他还是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吧。 焦刺史前去参加关东联盟,把青州扔到了一边儿,最后联盟没参加成,又因为他把兵马带离了青州,幽州冀州逃窜过去的黄巾贼在那里是如鱼得水,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全乱了套。 青州没有州牧,最高官就是焦和这个刺史,如果不是有这么个刺史,史上曹操也收编不了那规模庞大的“青州兵”。 只能够当兵的青壮就有三十万,算上他们的家小,青州的黄巾已经达到了百万之众。 这已经不是贼人作乱,这是整个青州的百姓全部全部落草为寇变成了黄巾贼。 以孔融的脾气不会主动来冀州求助,焦和可完全不会有这种顾虑,他倒是想抱大腿,问题是一直没有大腿给他抱。 看来他用大量粮草帮助兖州恢复生机的事情让焦刺史起了小心思,兖州当初被黑山贼劫掠,青州现在被黄巾贼困扰,情况都差不多,他能帮兖州,应该也不会拒绝青州。 青州现在乱成一团,但是在曹孟德接手兖州之前,兖州的情况也没比青州好哪儿去。 帮一个是帮,帮两个也是帮,曹孟德可以喊大哥,他这年龄虽然不太合适,但是喊大哥也不是不可以。 原焕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上的笑意更加明显,“看来咱们这位焦刺史是把冀州当成冤大头了。” 只是他们究竟谁是冤大头,现在还不好说。 荀彧扬起唇角,不紧不慢说道,“焦刺史打理不好青州,致使青州百姓为贼所扰,主公愿意伸出援手,青州百姓必将感激涕零。” 救人于水火,最是容易积累声望,他们家主公在世家大族里的声望足够,只是站的太高,离百姓太远,现在让百姓知道他们家主公的机会主动撞上来,把握不住的那是傻子。 郭嘉眼珠子一转,笑吟吟说道,“嘉没有记错的话,兖州似乎有许多青州逃难过去的流民。” 青州北有冀州南有兖州徐州,其中兖州牧曹孟德大张旗鼓的招揽流民,不光青州的百姓,连徐州的百姓都有许多拖家带口跑去兖州落户。 他们不缺粮,只缺人,如果能趁此机会让青州百姓来冀州,或者继续充实到兖州各郡,那可就赚大发了。 三个人不紧不慢的说着,丝毫看不出他们在商量如何坑人,若是听不到他们的话,只看他们的动作,甚至会以为这是在品茶闲谈。 张辽得了命令后去军营
相关推荐:
快穿之完美影帝
今天过来吃糖吗
直播成为星际最强
从杀猪开始的逆袭
淘气丫头的王子男佣
系统之我给大唐加个点
君心错付
阎浮武事
一品宝妻
霍格沃茨的考古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