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凉凉的,将汤婆子朝着她手里拢了拢,有些担心。 今天这么冷,又在外面耽搁了这么久,而且手还着凉了,这么冷的冰水,也不知道是否会受凉。 谢姿月心里担心,打算趁着时间还早,快些回去让女儿沐浴,降低受凉的概率。 但是有时候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谢姿月不过是心里担心,回去之后也迅速给女儿沐浴了。 结果当天半夜顾萱还是发起了热,烧的迷迷糊糊,谢姿月带着女儿睡,半夜三更感觉身边的小家伙身体滚烫。 原本还迷迷糊糊的她顿时清醒了,起来一看,见女儿脸烧的通红,额头上全是汗。 谢姿月连忙叫来了桃香,让桃香去叫太医来,自己则是和两个嬷嬷一起给女儿揪帕子,给她敷在额头上,企图让女儿额头上的温度降下来一些。 小孩子晚上发烧的事情很正常,之前太医也跟谢姿月说过,谢姿月猜到可能是女儿白天玩雪的时候着凉了。 不过知道原因她也着急,穿着里衣忙前忙后,现在的温度极低,不过一会儿就浑身冰冷,手也凉了。 还是两个嬷嬷眼尖注意到了,连忙拿来披风给她披上: “娘娘,您快将衣服穿上,莫要着凉了。” 谢姿月心不在焉,任由两位嬷嬷将披风给自己披上,视线一直放在床上的顾萱身上,眼神是掩饰不住的担忧。 看来以后还是不能让阿萱去玩雪了,好久都没生过病了,怎么晚上突然发起了高烧。 第122章 连陛下都不放在眼里? 谢姿月心急如焚,心里满是懊恼和后悔。 阿萱年纪小不懂事,自己却不该那样纵容她,此时看着她脸烧的通红,谢姿月只恨不得生病的是自己才好。 李嬷嬷看出她的自责,不住安慰她:“娘娘,公主还小,夜晚发热也是常有的现象,您不用太自责。” 孙嬷嬷这时候又打了一盆温水来,谢姿月连忙把顾萱额头上的帕子拿下来继续打湿,拧干继续敷在她额上。 桃香早就和辛章敬一起去请康太医了,只是迟迟没回来。 眼见两人已经出去良久,谢姿月等的心里焦急,忍不住催促李嬷嬷:“李嬷嬷你去看看,怎么请太医的一直都没回来?” 未央宫距离太医院不远,若是着急,要不了多久就能回来。 现在都过了多久了,怎么还没有人? 李嬷嬷也知道小儿高烧要重视,耽搁的时间越长就越危险,她不敢耽搁,应下之后连忙出去了。 这一去又等了一会儿,李嬷嬷和桃香辛章敬三人才回来,两人身后跟着的一个面生的太医。 “娘娘,康太医不在太医院里,据说是二公主身子不适,现在在柔妃的兰心阁里给二公主看诊呢。” 桃香语气忿忿,虽然知道是二公主生病才将康太医叫走,但是人都是偏心的,二公主在她心里肯定比不上自己的小主子。 现在将康太医叫走,他们公主怎么办? 桃香气的不行,想着不敢耽搁太久,怕影响他们公主的病情,才在当值的其他太医里带了陶太医回来。 “快快上前给皇儿看诊。”谢姿月心里又急又气,虽然不是康太医,但是也好过没有。 她这时候不敢延误时间,忙让开让陶太医看诊。 陶太医皱眉仔细给顾萱诊脉,时不时掀开顾萱的眼皮看情况。 顾萱睡得迷迷糊糊的,觉得自己浑身发烫、口干舌燥。 身体表面发热,但是身体内部又觉得发冷,又冷又热,此时有人用冰凉的手来扒她眼皮,她身体不舒服,忍不住哼唧起来。 她甚至用手想推开陶太医的手,无果后眼睛勉强睁开一条缝,只觉得头晕眼花。 眼前的一切在她面前都不清晰,脑子热得发烫,眼前的景象都被拉伸成另一个平面。 陶太医仔细观察半晌,才在谢姿月焦急的目光中保守道: “娘娘,公主这是受凉发了高热,应继续用凉帕给公主降温,微臣马上开上药方,待公主喝了就好了。” 陶太医把脉的时候就觉得公主的小手滚烫,加上浑身上下都这么热,不是发热是什么? 他面对公主到底警惕,毕竟这可是陛下和皇贵妃的心尖尖,只求不要出错。 谢姿月闻言心下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什么大碍就好了:“那就有劳太医快些开药。” 陶太医自然是点头称是,忙下去写了方子煎药。 未央宫内殿陡然清静下来,折腾了这么久,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眼看着久要天亮了。 谢姿月自从醒来后就一直没合过眼,此时屋子里只剩下了他们自己人,她到底有些不放心,让桃香去兰心殿请康太医。 时间都过了这么久了,没道理康太医还没空吧? 虽然陶太医说顾萱吃了药就好了,但是顾萱以前一直是由康太医在看诊平安脉,谢姿月在女儿的事情上一向不愿意马虎,觉得还是让康太医来看看比较妥当。 桃香得了吩咐出门,但是没多久就气呼呼回来了。 “娘娘,柔妃说二公主一直都在哭,而且还在吐奶,而且二公主那么小,让康太医守着不愿意让过来,还说既然陶太医说公主没大碍,就让康太医缓一缓再过来。” 桃香说到这里就生气,这次过去柔妃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口口声声都拿二公主的安危说事,说到最后眼睛都红了。 桃香虽然背靠皇贵妃,但是谢姿月没跟着过去,她一个宫女怎能比得上柔妃? 柔妃一哭,康太医也是左右为难,最后说过些时候就过来。 她一路上越想越气,回来就立马告状了。 孙嬷嬷闻言也气的咬牙切齿: “娘娘当初是好心让她去请康太医,没得她这么没良心,居然在这种时候不让康太医来,真是和先头那个一样,忘恩负义的东西!” 孙嬷嬷话里话外内涵的当然是先皇后,觉得柔妃和先皇后不愧是亲姐妹,都是如出一辙的惹人厌恶。 连事情的轻重缓急都分不清楚了。 “孙嬷嬷,”谢姿月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将汉宪宗之前给顾萱的玉佩解下拿给了孙嬷嬷:“你去拿着这个玉佩,务必给本宫将康太医请过来。” “是!”孙嬷嬷昂首挺胸,接过玉佩,带着未央宫一大帮奴才气势汹汹出去了。 孙嬷嬷是宫中的老人了,只要身后的主子硬气,她们这些嬷嬷有的是底气。 何况娘娘还将陛下之前给公主的玉佩给了她,这玉佩可相当于陛下亲临,面对这个玉佩,莫说柔妃了,就连太后都不敢胡乱造次。 孙嬷嬷同谢姿月一样,心里憋着一口气,去了兰心殿之后便让宫女太监们包围了整个主殿,她则是拉着脸同辛章敬桃香站在一块。 兰心殿的宫女太监们顿时面色惊恐,婉儿更是连忙进去通报柔妃。 柔妃很快就出来了,见是脸色难看气势汹汹的孙嬷嬷,眼中霎时间闪过一抹精光,面上却不动声色,甚至还装傻道: “本宫不是说了吗?让康太医过会儿再过去,嬷嬷怎么又来了?” 她的语气里带着淡淡的不悦,孙嬷嬷原本就心下恼怒,这下恼怒更多了几分。 她冷笑连连,说的话毫不客气: “老奴是奉了皇贵妃娘娘的命令,特意来问二公主生什么病了?之前康太医半夜就来了兰心殿,居然现在还要继续诊治,也不知道二公主到底病的有多严重?” 想着公主殿下还在发烧,孙嬷嬷也不想多费口舌,直接将手里的玉佩拿起来,冷道: “这玉佩乃是陛下钦赐,代表陛下亲临,柔妃娘娘,您不会连陛下都不放在眼里吧?” 第135章 干脆换个养母 孙嬷嬷手里的玉佩一出,兰心殿的宫女太监们纷纷跪下。 这玉佩乃是汉宪宗的贴身之物,而且上面还有汉宪宗的名讳。 此玉佩一出,如陛下亲临。 宫女太监们唯唯诺诺跪倒在地,大气都不敢出。 饶是方才还咄咄逼人的柔妃,此刻都不得不福了福身。 她不情不愿看了一眼孙嬷嬷,只得撩开帘子。 “呜呜呜——” 在她撩开门帘的那一瞬间,内殿传出的婴儿哭声传了出来,应该是殿内的二公主在哭。 二公主不知道哭了多久了,嗓音嘶哑,她的乳母看见帘子被撩开,忙不迭抱着二公主出来给柔妃磕头哭道: “娘娘,二公主一直都不吃奶,而且还一直发高烧,眼看着哭的越来越小声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柔妃站在门口,此刻用眼睛余光看了一眼殿外,故意叹气道: “长公主现在也发烧呢,二公主虽然年纪小,但是耽搁康太医这么长时间了,还是让康太医去未央宫吧。” “娘娘,”二公主的乳母抬头不可置信看着柔妃,她怀里二公主还在襁褓里有气无力的哭着,小脸通红,嘴唇都因为长时间的高烧干燥起皮。 一看就知道她的身体十分孱弱。 柔妃躲避着乳母的眼神,嘴里连连叹气,只将康太医叫出来。 康太医没想到自己还有这么抢手的一天,一时间左右为难。 平心而论,他私心里更喜爱襄嘉长公主一些,但是医者仁心,眼看二公主这么孱弱,仿佛随时都能撅过去。 这么小的孩子,柔妃不上心,但是他却心中不忍。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乳母这时候不知道抽了什么风,居然抱着二公主凑到孙嬷嬷跟前磕头: “孙嬷嬷,二公主眼看着这么孱弱,襄嘉长公主向来身体强健,既然已经有其他太医去看过了……” “啪——” 二公主乳母的话还没说完,孙嬷嬷就狠狠抽了她一个巴掌。乳母不可置信的捂住自己的脸,似乎不敢相信孙嬷嬷会抽自己。 孙嬷嬷甩了甩被打红的手,神情冷峻道:“没有眼色的狗奴才,就该被拖下去乱棍打死。既然知道二公主体虚,还敢将二公主从屋子里抱出来,这是想谋害皇嗣吗?” 她一字字一句句直接喷到乳母脸上,丝毫不给柔妃面子: “柔妃娘娘是看重你,才将二公主拿给你照料,你是怎么办事的?二公主再怎么也是皇家子嗣,莫非是你这个毒妇看咱们二公主小小年纪失了亲生母妃,就狗仗人势欺辱二公主?小心我将此事禀报……” “够了!”听孙嬷嬷越骂越离谱,最后好像都指桑骂槐自己了,柔妃忍无可忍制止了她: “康太医,你快些跟孙嬷嬷去未央宫吧。” 说完还皮笑肉不笑看了孙嬷嬷一眼,一张姣好的脸几乎都要扭曲了:“孙嬷嬷,襄嘉长公主既然还在发热,那你就快些带康太医回去吧,莫要耽搁了。” 既然柔妃都开口发话了,康太医自然抱拳称是。 只是他欲言又止看了二公主的乳母一眼,提醒道:“二公主受不得风,还请乳母将公主抱进去。” 二公主乳母顿时脸白如纸,下意识看了一眼柔妃,眼神无措。 柔妃目不斜视,但是能看见乳母偷看自己的事情被孙嬷嬷尽收眼底,看着这老刁奴眼底的嘲讽之色,柔妃心中怒骂蠢货。 只是不管怎么样,她面上还是不动声色道:“没听见康太医的话吗?谁允许你擅自将二公主抱出来?还不快抱进去?” “是,是!”二公主乳母忙不迭抱着二公主进去了。 看着厚重的门帘落下,孙嬷嬷冷哼一声,故意道:“柔妃娘娘真是宅心仁厚,如果淑妃娘娘在天之灵知道您待公主这样视如己出,势必会保佑娘娘您的。” 说完这话,她仿佛看不见柔妃难看的脸色似的,带着康太医回宫了。 徒留柔妃站在兰心殿门口气了个倒仰,毕竟她哪里对二公主好? 而古人又信鬼神之事,孙嬷嬷提到了淑妃,她心里又担心淑妃报复她,心情能好了才怪了。 孙嬷嬷也是存心挤兑她,但是要论最着急的事,肯定还是将太医带回去给顾萱看病。 她的战斗力不是吹的,谢姿月在宫里没等多久,她就带着康太医紧赶慢赶到了。 康太医给顾萱把脉后神情就有些古怪。 他不信邪似的,还仔细又把了一会儿。 “康太医,皇儿这是怎么了?”看见康太医的脸色,谢姿月心里咯噔一声,生怕女儿有什么不好。 怎么这副表情? 桃香和两位嬷嬷对视一眼,三人也同谢姿月一样,心都提了起来。 她们都在心里暗骂柔妃那个贱人,一看平日里就没好好照顾二公主,关键时候将康太医叫走,让她们公主等了那么久。 要是公主出了什么事,柔妃万死难辞其咎! “回娘娘,长公主的脉象和二公主有些相似,兴许是近些时日的风寒。”康太医心下觉得两位公主的脉象都有些奇怪,他压根没有过这样的脉象经历。 或许是两人都是小儿感染了风寒,他想着自己回去多看看脉案,先给两位公主开些温和退热的药,喝下几贴或许就好了。 谢姿月闻言松了口气,差人将康太医送出门去。 孙嬷嬷忙前忙后,等一切事都差不多的时候,才绘声绘色说了方才在兰心殿发生的一切。 末了她还补充道:“二公主实在是可怜,小小年纪就没了生母,老奴看柔妃实在不像个很好的养母,那么冷的天,二公主本就在发热,居然还将二公主抱出来。” 而且当时那个襁褓看起来薄薄的,也不知道平日是怎么照顾二公主的,都满月了,看起来和刚生下来的孩子差不多。 “本宫找个日子同陛下说一声,干脆给公主换个养母。”谢姿月有些心烦地揉了揉额头。 她的皇儿没好之前,她做什么事情心里都挂念着,此刻也是如此。 第124章 到底怎么了 桃香和两个嬷嬷都是人精,一看谢姿月这样,就知道她心里在担心什么。 两个嬷嬷出言宽慰,桃香则是给谢姿月按肩膀解乏:“娘娘,康太医不是都说了吗?公主殿下没什么大碍,兴许到了晚上就退烧了。” “嗯。”谢姿月揉了揉眼睛,她几乎半夜没合眼,现在脑子里一团浆糊,实在是难受的紧。 桃香和两位嬷嬷见此连忙劝她去休息,谢姿月不放心道: “阿萱还没好呢,本宫就是休息也不踏实,就在这里守着吧,你们随时注意着给阿萱更换额上的帕子。” 太医开的药已经给顾萱喂下去了,好在她虽然发烧,但是还没使劲咬着牙,喂药还算容易。 谢姿月就是担心女儿一直不退烧,所以让两位嬷嬷和桃香多多上心。 三人自是点头称是,一会儿又去打水进来给顾萱更换帕子。 顾萱浑身上下都发烫,觉得自己像是被架在锅里蒸,呼吸的时候仿佛都在喷火。 她难受极了,一直在踢被子,谢姿月因为身子疲惫,撑着脑袋不自觉就睡着了。 等她再有意识的时候,就是被桃香摇醒的时候。 她甫一睁眼,就看见桃香满脸焦急,看起来几乎要哭了:“娘娘,公主一直没退热,怎么看起来还更严重了?刚才都在说胡话了。” 桃香一直按照谢姿月的吩咐给顾萱打水换帕子,方才看见小公主踢被子,于是想将被子给她盖上。 结果凑上去的那一瞬间,就听见小公主在呓语。 虽然听不清楚具体的内容,但是桃香以前听老人说过,要是发高烧的人开始呓语说胡话,那情况就很严重。 照理说公主喝了药应该退烧才是,结果都这么久了还没退烧。反而越来越严重,现在都开始说胡话了。 她不敢耽搁,连忙将谢姿月叫醒了。 谢姿月这次眯着眼睛并没有睡好,她一时间梦见自己在盛夏的荷花池边,微风习习,身边只有桃香和两位嬷嬷,她四下观望,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桃香等人问她在看些什么,她又怔然无法想起。 直到视线投入荷花池,谢姿月才发现茂盛的荷叶上端坐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 小女孩将脸凑在娇艳欲滴的荷花边,肌肤赛雪,风吹着荷花左右摇摆,她便将脚探入水面,快乐将水捧起洒在荷花上。 倏然,她像是看见了谢姿月一行人,视线和谢姿月对上的那一瞬间,她兴高采烈叫了一声母妃。 谢姿月还来不及答应,便见她如一尾小鱼一般扎入水中,很快消失无影。 阿萱你要去哪儿? 谢姿月来不及说话,正巧此时桃香在她耳边呼唤她,她一个激灵,清醒了。 一清醒就听见桃香说女儿高烧呓语,再联想到方才的梦境,谢姿月再也无法冷静自持,拿了玉佩让孙嬷嬷去将太医院的太医都请来,还让桃香去请汉宪宗。 因为政务繁忙的原因,顾萱生病的消息并没有告诉汉宪宗。 但是现在女儿这么严重,谢姿月已经没了主心骨,很需要汉宪宗过来同她一起。 几人忙应了出门,谢姿月看着因为高烧嘴唇起皮的顾萱,心疼的眼泪直冒,在桌上倒了水,用手指蘸着小心给她打湿嘴唇。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感觉到是母妃在自己身边,紧闭着眼睛的顾萱突然小声叫了一声母妃。 声音小小的,听起来可怜极了。 谢姿月伏在床边,轻轻亲了一口她的脸颊:“母妃在这里,阿萱你要快点好起来。” 床上的顾萱像是做了噩梦,神情瞧着居然有些惊恐,谢姿月便用手一遍一遍摸她的头:“呼噜呼噜毛,吓不着。” 顾萱迷迷糊糊间听着母妃温柔的声音,渐渐安静下来。 谢姿月就这样一直守在她身边,直到孙嬷嬷急匆匆带着太医院的太医都过来,她才被请了出去。 “爱妃,”说来也巧,汉宪宗刚好也在这时候来了,他快步上前扶住谢姿月的肩膀: “阿萱这是怎么了?怎么好端端的就发烧了?” 因为没有特意知会汉宪宗的关系,他一直都处于不知情状态。 原本他在御书房处理事情,突然听见桃香求见。让来福将桃香放进来之后,桃香将事情一说,汉宪宗马不停蹄就赶过来了。 虽然他不是太医,但是他也知道高烧到说胡话有多恐怖,一想到前一天还活蹦乱跳的女儿转眼就高烧到这种程度,汉宪宗格外难受。 “都怪我,”汉宪宗不说这个还好,一说这个谢姿月就痛苦地闭上眼: “昨天她玩雪人,我想着她穿得厚就没有制止,结果昨天半夜就发高烧了, 现在都没退下,还越来越严重了……” 说到这里,谢姿月瞳孔里闪烁着强烈的不安:“阿萱不会有事吧?” “阿萱吉人自有天相,以后大富大贵好着呢,怎么会有事?”汉宪宗看出谢姿月的自责,忙安抚她: “这件事不能怪你,你不要太自责了,看看太医们怎么说。” 汉宪宗的话从一定程度上让谢姿月心里稍微好受了一些,两人站在殿外,眼睛一眨不眨看着门口。 这即将成为全天下最尊贵的夫妇俩站在一起,现在的愿望出奇的统一,只希望他们的女儿能平安健康。 谢姿月甚至祈祷,就算要拿她的寿命来交换女儿这次平安,她都会感谢上苍。 “吱呀——”毕竟门外等着的是皇上和皇贵妃娘娘,太医们也不敢耽搁太久。 他们在里面商议没多久,太医院院首推开门,脸色沉重地走了出来。 汉宪宗和谢姿月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迎了上去,迫不及待问: “皇儿没事吧?” 谢姿月很担心这次高烧会让女儿脑子受损,或者情况糟糕一些,或许会直接…… 当然,这个可能她根本不愿意多想。 在她的心目中,女儿千万不能有事。 要是有事,就是要了她的命。 汉宪宗也没说话,紧紧盯着太医院院首。 在两人焦急的目光中,太医院院首神情凝重的开口了。 第125章 是瘟疫的脉象! “启禀陛下、皇贵妃娘娘,长公主的脉象有些奇怪……不像是受了风寒,倒像是……” 说到这里,太医院院首满面为难,眼中暗含担忧,似乎这话说出来会惹来祸事。 “倒像是什么?”汉宪宗一看院首这表情,心里就咯噔一声,连忙追问。 谢姿月更是捏紧了手中的帕子,在心里祈祷千万不要是什么大事。 太医院院首见两人神情慌张,叹息道:“微臣前些日子去了徽州一带,当时那些感染了瘟疫的人,似乎就是这个脉象……” 之前徽州一带瘟疫严重,汉宪宗曾号召民间医者去往此地,太医院院首也自请去徽州一带坐镇,甚至对症的草药都是他和一起的医者一起配出来的。 也正因如此,太医院院首对此瘟疫的脉象再熟悉不过,能把出染上瘟疫的人脉象和其他发高烧之人的细微不同。 若是没去徽州那边接触过患了瘟疫的病患,一般太医很难把出此等脉象,这也是之前两个太医都把不出来的原因。 太医院院首神色凝重,显然没想到瘟疫居然会传到宫中来。 京城中都未得知哪里有瘟疫爆发,为何首先爆发的地方是皇宫?实在匪夷所思。 既然长公主染上了瘟疫,那么和长公主接触的这些人一个都逃不了,毕竟瘟疫有极大的传染性。 “为什么会这样?”汉宪宗有些失神,眸中闪过痛色。 为什么偏偏要是阿萱?阿萱还这么小,为什么就染上了这等要命的病症? 汉宪宗原本挺拔的身形在这一瞬间似乎都佝偻许多,纵使他是掌管天下的帝王,却窥不破这人世间的生死之事。 尤其现在面临这等困境的还是他同心悦之人的骨肉。 “娘娘!”汉宪宗心神恍惚之时,突然听见身边桃香惊慌的叫声。 他转头一看,就见谢姿月扶着额头摇摇欲坠,眼看着就要晕倒在地。 从方才院首的嘴里说出那些话时,谢姿月就觉得自己被分成了两半,一半还在机械的地看着对方的嘴一张一合,另一半则是痛的灵魂都在抽搐。 瘟疫……在想到这个词的那一瞬间,她似乎听见了自己急促的呼吸声,一切都在她眼里扭曲成破碎的色块,齐齐的恐慌涌上心头,一阵眩晕袭来,她整个人软软倒向地面。 “爱妃!”汉宪宗一把接住谢姿月,心中疼痛难忍,抬起头命令一帮战战兢兢的太医: “快过来给皇贵妃看看。” 站在门口的太医们走出一人,给谢姿月把脉后才沉声道:“陛下,娘娘这是急怒攻心晕倒了。” 显然谢姿月是听女儿染上瘟疫后接受不了晕倒的。 汉宪宗搂紧怀里的谢姿月,心下更沉。阿月有多疼爱阿萱有目共睹,她一手将女儿养大,若是孩子出了什么事,只怕她也…… 想到这些,汉宪宗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怒声命令: “现在皇儿不过是才发热,还处在最初期,你们给朕全力医治朕的皇儿,若是皇儿有什么闪失,你们就都去给长公主陪葬!” “陛下……”太医院的太医们战战兢兢,这可是瘟疫啊!他们就是有通天的本事,都不能给出保证。 只是看汉宪宗目眦欲裂,眼中满是红血丝的模样,他们又实在不敢在这种时候说出其他话,万一触怒龙颜,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惹怒了暴怒慌乱的帝王,说不准全家都要跟着受牵连。 古往今来太医都是高危职业,一有什么事就是太医陪葬,所以太医们面面相觑一瞬,只得苦着脸将这差事应下了。 但是应下归应下,为了保障宫内其他人的安全,太医院院首凝重开口: “臣等必将尽心尽力,只是陛下……此瘟疫传播性极强,但是在发热时,瘟疫还处于潜伏期,这时候将患者隔绝起来,有一定机会不会传染,还请陛下快些将未央宫上下封锁,免得在宫内大肆传播。” 院首的话意思很明显,让汉宪宗将未央宫上下封锁,而且还要将公主和其他未曾发烧的人隔离开,因为这些人有一定可能没被传染。 “娘娘……”桃香伏在谢姿月边上,满脸是泪,见谢姿月人事不省,她擦了擦眼泪,坚定道: “陛下,让奴婢照顾公主吧,奴婢不怕被传染。” 桃香跟在谢姿月身边这么多年,从未遭受任何亏待。而且她看着小公主长大,对小公主感情深厚,实在受不了公主孤零零被隔离起来。 “陛下,”孙嬷嬷和李嬷嬷也对视一眼,两人也自告奋勇愿意照顾公主。 “桃香你守在爱妃身边,皇儿那边就由两个嬷嬷和太医照料。”汉宪宗一颗慈父之心都牵在顾萱身上,谢姿月都崩溃晕倒了,他心里的崩溃也一点都不少。 这种情况下谢姿月的身边离不得人,她是阿萱的生身之人,没有人比她对阿萱的感情更深,汉宪宗怕她会做出什么不理智的行为。 只是他是男人,是皇帝,这种时候他不能倒下。 他强迫自己保持清醒,命令辛章敬:“去封锁消息,这个消息不能传出去,未央宫上下只进不出。” 辛章敬面色严肃,也知道现在事态严峻,接了命令就连忙下去办事了。 辛章敬下去之后,汉宪宗又将目光看向了一旁面色担忧的来福身上:“来福,你去给朕好好的查,到底是谁将瘟疫传进了宫中!” 自从瘟疫之事兴起,未央宫上下有多警惕汉宪宗是知道的。 平日里有什么东西送入都会仔细盘查,也压缩了带阿萱出去玩的时间。 谢姿月就是怕瘟疫传到未央宫,打算给阿萱营造一个安全的寝宫……但是造化弄人,阿萱居然成了宫中第一个染上瘟疫的人…… 只是宫中暗潮汹涌,保不准哪里还藏着一个染上瘟疫的人,然后被人利用让阿萱传上,不然好端端的她为什么会出事? 汉宪宗想到这些就恨得咬牙切齿,在心里暗自发誓,如若抓出此人,他定要让这人后悔来到这世上。 第125章 崩溃的两人 来福领命去调查后,太医纷纷转身准备回太医院。 他们需要去准备一些预防措施,才来继续给公主救治……也就是顾萱是汉宪宗的心肝,换做其他人,这种时候他们该敬而远之才是。 毕竟瘟疫最怕的就是大肆传播。 汉宪宗则是将谢姿月抱到了偏殿,即便在昏睡中,谢姿月也显得极为不安。 她如画般的眉眼紧紧皱起,神情显得尤为不安,双手紧紧抓着汉宪宗的衣服,口中念着:“阿萱,当心,当心……” 谢姿月梦见自己带着女儿踢球,女儿总是往危险的地方跑,她怎么追也追不上,心中焦急,于是一遍遍在身后让她当心。 可惜女儿像是听不见她说话似的,仍旧自顾自朝前跑,最后身影居然消失不见了。 谢姿月满头冷汗被吓醒,发现自己躺在床上,汉宪宗正一脸担心地攥住自己的手。 “爱妃,你还有哪里不舒服吗?”汉宪宗见谢姿月神情慌乱,大感心疼。只是他不敢在谢姿月面前表现出来,强装出一副温和的语气。 “陛下?”谢姿月愣愣地看着他,神情放空,像是在努力回想着什么事情。 她不糊涂,心中惶惶许久,还是忍不住问出那句话:“阿萱是不是染上瘟疫了?” 纵使她知道应该不是自己的幻觉,但是心中还抱着最后一丝幻想,万一呢? 万一一切都是自己的错觉呢? 汉宪宗沉默不语。 他不知道用什么语气来回答,这时候只能默认。 沉默而又惶恐的气氛在这个房间蔓延,谢姿月闭了闭眼,神情漠然一瞬,直接起身穿鞋。 “爱妃,你这是要去哪儿?” “去陪着阿萱。”谢姿月起身朝着殿外走,脚步极快。 平日里最是在意容貌形象的她在这刻什么都不顾了,什么都没有她的女儿重要!纵使她现在头发散乱,她也丝毫不关心。 她满心满眼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她要去守着阿萱,只要她守着阿萱,就不会失去她。 “爱妃。”汉宪宗上前几步一把将她锢住:“太医说了,这瘟疫传染性极强……你不要去……” 汉宪宗说到这里,眼眸里尽是血丝,语气里也染上了哀伤:“阿萱也不想你染上瘟疫的。” “我和阿萱待了那么久,我说不定已经染上了。”理智全失的谢姿月没有常人的思考,她此刻就像思维被固化住,语气很冷: “只要我们母女在一起,不管如何,我都会陪着她。” 她努力想要挣脱开汉宪宗的怀抱,但是汉宪宗的双臂犹如最坚实的禁锢,就这样将她牢牢束
相关推荐:
今夜或不再
变女生后青梅不想当闺蜜
此人最相思(复仇 np 校园)
和大佬闪婚以后我天天想守寡
差劲和差劲的简单相加(兄弟文)
我的軟糖嗜女友
科幻星际之夏娃(H)
六零甜软男后妈在边疆开奶粉厂
善良美艳的妈妈之军训
恶警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