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自己也开车离开了机关大院。 以职工医院的规模和水平,请专家学者来医院坐诊的难度太高了,估计得花大价钱。 他现在一分钱也不想往外掏。 但是,徐叔阳说得没错,要想解决职工医院的问题,一是改变管理制度,二就是蹭一蹭知名医院或高校的热度,将职工医院的名声打出去。 要是能从人家单位借点人,在医院名称前面加上“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或者协和医院之类的前缀就好了! 狄思科打着跟明星医院合作的主意,一路将车开回了家。 客厅里,家里的几位女同志正围坐一圈,听大嫂比比划划讲着什么。 “咱们现在投个一两百块,以后可能会赚回一两百万!”林桐举着一瓶洗洁精口若悬河。 郭美凤摆手说:“老五在北方日化厂上班的时候,我买了好多肥皂和洗洁精呢!根本就用不完!” “没关系,您要是不想用,可以把货放在仓库里,暂时不提货。” “那我买那东西干嘛呀?”二舅妈问。 三嫂苏晓解释说:“二舅妈,您可以卖给其他人呀,这么跟您说吧,您不用使用产品,只要多发展下线就行了,大家一起赚钱!” 二舅妈和郭美凤年纪大了,对新鲜事物接受比较慢,听得稀里糊涂的。 “我们这个产品是美国品牌,零售价很贵的,”大嫂林桐接着说,“您就放心投资吧,咱们一大家子一起赚钱!” 狄思科坐到老妈身边问:“嫂子,你们这是干什么呢?卖货么?” “不是,我们这个算是小额投资!” “您从哪里搞到的项目啊?”狄思科好奇问。 苏晓举手:“我姐姐介绍的,她教我做,我赚了点钱,然后就介绍给大嫂了。” “那这项目怎么赚钱啊?” “就是推销产品嘛,”林桐骄傲道,“我这个月已经净赚两千多块了!老五,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发财?投资一两千块,以后能赚一两千万!” 狄思科:“……” 跟郭美凤和二舅妈介绍的时候,还是投资一两百块。 怎么轮到他这里就变成一两千块了? 他还没弄清楚这项目具体是如何赚钱的,狄嘀嘀却突然蹿出来问:“大伯母,我能不能投资呀?我也有工资!” 狄思科:“小屁孩一边玩儿去!” 第195章 林桐最近的生活, 堪称水深火热。 大儿子彬彬很快就要考大学,她跟狄思国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大学的学费不菲。 以前的大学生是公费的,学生只要考上了大学, 父母就不用操心了, 之后的一切, 从学费到毕业分配,全都由国家负责。 可是, 从彬彬他们这一届学生开始, 国内近四十年公费读大学的历史彻底结束,学生们考上大学以后,要完全自费了! 她跟老师打听过,平均每年要交两千块左右的学费。 本科四年读下来,光是学费就要准备将近一万块, 加上生活费和书本费,恐怕要准备两万块钱才够用。 而他们家不只一个学生。 四年后,她女儿佳佳也即将面临高考,再过五年, 则轮到最小的儿子有礼。 这就意味着, 大儿子毕业后,供女儿读大学, 女儿毕业后,继续供小儿子读大学。 在十二三年的时间里,他们两口子要连续供三个大学生,毫无喘息之机! 要是孩子考不上大学,家长能相对轻松一些。 可是, 哪个父母不盼着孩子好呢? 只要孩子能考上,她跟狄思国一定会想办法供孩子读书。 因着女儿不是狄思国亲生的, 林桐早在几年前就跟对方说过,佳佳的学费和生活费由她和前夫负责。 只不过,前夫的抚养费只断断续续支付到去年七月,后来她就再没收到过汇款。 她让妹妹在**忙打听情况才得知,佳佳爸因为偷税漏税和售卖假种子,被判了巨额罚款和五年有期徒刑,早就进入监狱劳改了。 不但抚养费和大学学费指望不上他,佳佳还可能因为亲生父亲有了案底,而影响未来就业。 林桐收到消息以后,恨不得把前夫活剐了! 他有钱的时候,孩子没跟他享过几天福,如今他进了监狱,反而还要连累孩子的前途! 林桐一连失眠了好几晚。 狄思国安慰她说,佳佳以后上学的学费,他们两个一起承担。 可是,工薪阶层供一个大学生都困难,更遑论是三个! 这几年国产电影没市场,制片厂靠着卖厂标过日子,没有电影可拍,像狄思国这样的职工就只能拿基本工资,他们家收入的大头,都是狄思国干私活赚的。 他俩攒了将近四万块的存款,原打算一半用来支付彬彬的学费,另一半用来交房费。 太平里胡同那边有了即将拆迁的消息,他们想贴点钱,趁机换个更大的房子。 可是,因为前夫进了监狱,他们的计划全被打乱了! 林桐正考虑将自家变成星火农贸公司的服务站点,帮街坊们收菜送菜赚点外快的时候,三弟妹苏晓却给她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苏晓的姐姐苏昕最近找到一个赚钱的好项目。 有一家日用化妆品公司正在招业余分销商,只要交一百块的保证金,再从公司认购1099元的产品,就能成为公司的分销商。 苏昕当分销商月入一万,苏晓跟着她姐干了一个月,也赚了一千多块。 林桐听三弟妹介绍了项目内容后,立时就动心了。 她在外企上班,认识的人不算少,人脉都是现成的呀! 她先花1099元购买了一批产品,挨个试用以后,觉得效果还行,虽然没有宣传得那么神奇,但也跟市面上的其他产品差不多。 所以,林桐最近就一头扎进了推销的队伍,跟三弟妹一起当上了“生意人”。 郭美凤眯缝着眼睛看瓶身上的小字,辨认了半晌才问:“咱家用的洗洁精才两块多钱一瓶,你这个怎么这么贵?” 林桐笑着解释:“这种产品刚上市没多久,贵是因为广告费分摊在了分销商身上,您要是觉得产品贵,也可以像我们这样,多发展几个分销商分摊广告费,每发展一个人,就返给您四百块钱。您发展三个人,这套价值1099元的产品就可以免费用了。” 郭美凤嘟哝:“那我要是发展了你二舅妈,是不是只交699就能买这些东西了?” “……”苏晓卡壳了一下,赶紧点点头,“这样也行。” 二舅妈在几人身上环视一圈,最终选中狄思科说:“那我发展老五,也能用699块买这堆东西吧?” 苏晓再次点头。 “……”狄思科在闺女肩膀上拍了拍说,“大闺女,你不是要投资么,那我就发展你了。” 狄嘀嘀像击鼓传花似的,对狄嘀嗒说:“我发展我弟弟。” 狄嘀嗒在屋里来回巡视,发现没有其他下线了,就对林桐说:“大伯母,我还没有工资呢,先欠着行不?” 林桐:“……” 她介绍了半天,合着在这哄孩子呢? 郭美凤寻思老大家养三个孩子的负担确实有点重,想了想说:“一千多块的产品能用好久呢,咱家买一套就算了。” 原以为今天会白费唇舌的林桐,惊喜地问:“妈,您愿意当我们的分销商啊?” “分销商我就不当了,花钱买一套产品试试吧。” 她买一套产品,能返给老大媳妇400块,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至于让她当分销商,还是算了吧。 她能在胡同里帮老五宣传,那是因为北方日化厂的产品都是老牌子,物美价廉。 她都是自发推销,不掺杂经济利益。 可是,老大和老三媳妇带来的外国货,她听都没听说过,价格贵得要死。 她都不好意思给自己那些老姐妹推荐,总觉得是在坑人家。 更何况,她还要从人家身上赚四百块钱。 郭美凤一辈子好面子,可不想为此晚节不保,被人戳脊梁骨。 老太太平时把钱包捂得死紧,这次一下子拿出一千多块买日化用品,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狄思科多少能猜出老妈的心思,所以,老妈认购了一份以后,他也花1099元买了一套。 两个嫂子一起来家里推销产品,总不能厚此薄彼呀,他这份记在了三嫂那里。 两千多块钱的产品,足够家里用上几年了,其他人就不用买了。 狄嘀嘀跟着大人们听了一肚子生意经,被大伯母和三伯母介绍的,投资一两百,赚回一两百万的前景成功吸引,也想掏钱买一份。 “你要是想买,可以把我那份转给你,你把1099元还给我就行了。”狄思科提溜着两只小崽回屋,在女儿的脑门上点了点说,“我怎么生出你这样的小傻子!” 狄嘀嘀凶巴巴道:“我才不是傻子呢!” “你不傻谁傻?”狄思科嫌弃地说,“你知道人家怎么赚钱么,你就投资!” “就是找人来买东西呗,有人买,我就能赚四百块钱!” “你身边这些人,有谁能一口气拿出1099?” “我二伯四伯姑姑,我爷爷,荣爷爷,还有卢爷爷。” 狄思科问:“这些人是真的需要这些产品才花钱么?” 狄嘀嘀用手指头缠着连帽衫的棉绳,噘着嘴不说话了。 “即使他们真的需要这些产品,你拉来的那几个人,能赚到一万块么?” “赚不到吧,”狄嘀嘀在心里顺了一下她的人脉,估计顶多能找来十个人花钱,“可能有四五千块钱。” “你大伯母和三伯母跟奶奶介绍项目的时候,是怎么说的?投资一百块能赚多少?” “一两百万呢!” “那你能赚到一两百万吗?” 狄嘀嘀摇头,“那大伯母和三伯母在骗我们呀?” “如果你能拉来2500人当分销商,确实可以赚到一百万。但你能吗?” “……” “她们自己都不可能在短期内赚到一百万,却用它当做噱头吸引投资者,跟虚假宣传差不多。”狄思科在俩小崽头上摸了摸说,“你俩现在已经是大孩子了,不能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得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做这件事值不值当。仁义礼智信,信用比金子还宝贵,不能随意挥霍啊!连你们都觉得大伯母和三伯母在骗你们,那你觉得奶奶和舅奶会怎么想?” “那奶奶还买了呢!” “如果换成是你去推销,你猜二伯四伯小姑会不会从你这里买产品?” “会吧。” “明知道宣传语不靠谱,还肯花钱买产品,他们掏钱的理由跟奶奶是一样的,”狄思科在她脑门上弹了一下说,“你自己想想吧。” 狄嘀嘀抿着嘴想了一会儿,唉声叹气道:“还不如直接跟二伯他们要四百块钱呢!反正那些刷碗的和擦脸的,他们也用不上。” 于童回屋的时候,手里也提着两袋子化妆品,狄思科一看到外包装就扶额问:“你从哪里买的啊?大嫂和三嫂还没走呢?” “刚离开。”于童将两份1099放在桌子上,“明天拿到公司去,正好当成劳动节福利发给员工。” 反正都要花钱,支持一下嫂子们的事业也挺好。 瞧见两个孩子蔫头耷脑的,于童转移话题问:“你们公司不是开职代会了么,怎么样,职工医院的问题解决没有?” “没有。”狄思科摇头说,“职工不让卖医院,而且区里也不太赞成将医院从腾飞剥离。” “那你们腾飞直接把医院交给区里行不行啊?”于童问。 “肯定不行呀!腾飞公司不是区管单位,职工医院的地皮、楼房、设备全是机械工业部的产业,不可能把医院免费给区里使用,当然,如果区里另外划拨一块地皮跟腾飞置换,也许会有商谈的余地。” “那你们就跟区里商量一下呗,转给区里以后,还能享受区里拨款补贴。” 于童最近常听狄思科讲职工医院的问题,对此已经有了一定了解。 考虑到医疗保险对员工的重要性和吸引力,于童也打算给公司员工交社保了。 以前私营公司不给职工上社保,医疗补贴之类的都算在工资里。 缴纳社会保险以后,员工工资必然会降低一部分,但大多数员工还是愿意降薪参保的。 狄思科琢磨片刻,还是摇摇头:“我们区的医疗水平也是很薄弱的,全区只有一家三甲医院,放到市里仍然没有竞争力。区里接手腾飞的职工医院,同样无法保证一定不亏损,很大可能会给区财政增加负担,徐区长不能同意。” “那你们打算怎么办?拖着吗?” 时下很多单位都这样,没办法就拖着,留给下一任班子解决。 “我想找一家知名医院合作,不过,我以前跟医疗口没打过交道,咱唯一的人脉就是于暄了。” 于童撇嘴,“于暄还是个实习生呢,能否顺利留在医院都不好说,哪能帮你递话!” 狄思科心想,指望于暄当然是不可能的,想要促成两家医院的合作,还是得走上层路线。 * 腾飞的领导层里,其实也算卧虎藏龙。 听说汪大海的爱人就是中医院的院长助理,只不过汪大海上礼拜去深圳出差了。 腾飞在深圳筹备的VCD分厂即将投产,汪大海亲自带着人去分厂坐镇,一时半会儿回不了北京。 工会主席栾海霞也有个亲戚在宣武医院当科室主任。 狄思科请栾主席去问问亲戚,是否乐意帮忙,就开车回了老东家经贸部。 如今的崔副司长,曾经的翻译室崔组长,在办公室里见到他便打趣说:“哎呦,这不是狄总经理嘛,现在狄总可是中央台的大明星了!” “哈哈,您是不是已经看过我们腾飞的纪录片了?”狄思科笑着问。 “看了呀,一集不落地看了!”崔副司长给他竖个大拇指,“你们可真是不容易!挺厉害的!” 中央台最近在播一部名叫《绝处逢生》的纪录片。 一共五集,现在已经播到第三集了。 介绍的就是腾飞公司的改革过程。 从七二九厂到腾飞厂,再到如今的腾飞电子科技公司,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纪录片拍得特别真实,尤其是腾飞公司改革的这一部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崔副司长虽然没在企业工作过,但她当了那么多年高翻,与国企改革相关的新闻,听得太多了。 纪录片里记录的腾飞公司领导层下达的指令看似轻松,其实是举重若轻,他们作出的每一个决定都不简单,并且充满了智慧。 在腾飞传呼机已经打开市场,即将迎来销售爆发期的时候,腾飞能看到企业短板,增加科技投入,适时开辟新的业务板块,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决定。 只凭这一个决定,就超过了大部分故步自封的企业领导。 借着这部纪录片,观众也第一次见识到了中央台拍卖黄金段位广告位的经过。 虽然有部分删减,但不难看出当时的竞争格外激烈。 尤其是狄思科在竞标结束前的最后十秒,飞奔着将标书投入箱子里的镜头,被电视台拿出来反复播放,不但做成了纪录片的预告片,还被单独放进了宣传片,几乎每晚都要播放一遍。 他在最后一分钟做出的投标决定,也被很多业内人士称作“价值八千万的黄金决策”。 一部纪录片向观众展示了腾飞的许多改革细节。 腾飞公司的几位领导,尤其是马援朝和狄思科,能力和眼光都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也再次进入了组织的视野。 上个礼拜,部里有一位领导听说她曾是狄思科的上级,还跟她打听过狄思科的情况。 想到这里,崔副司长问:“你去腾飞多长时间了?” “再有四个月就满两年了。” 崔副司长嗯了一声,便自然地转移话题,问起了那个汤姆森公司,他们想要腾飞商标入股,真的是打着雪藏腾飞的主意吗? 狄思科笑道:“纪录片应该都有记录的,您往后看就知道了。” “当上中央台的大明星就是不一样,还拿上乔了!” “哈哈,大明星有啥了不起的,还不是照样得跑来求您帮忙!”狄思科笑眯眯地问,“王院长那边有消息了么?” 崔副司长颔首说:“能白得一家医院,他们学校当然愿意了!” “不是把医院白给医大啊!所有权还是我们腾飞的,而且医院的设备也不是白给医大使用的,每年需要交一定的使用费。”狄思科慌忙纠正。 崔副司长的爱人是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内科主任,平时在医大有带教工作。 狄思科想请对方帮忙跟学校递个话,看看双方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所有权是你们的,但经营权不是转让了嘛,”按照崔副司长的理解,“跟白给的也没什么区别!” 狄思科摆手强调:“那区别可大了去了!绝不是白给的啊!” 崔副司长无所谓道:“那是你们之间的事情了,你们自己去谈吧!” 她将一张写有电话号码的字条交给狄思科。 “老王是跟他们副校长提的这件事,你就直接打电话跟李副校长聊聊吧。他们学校早就有建分院的打算,你们一个郎有情,一个妾有意,还真有些合作的可能!” 狄思科大喜,连连跟对方道谢。 “你别谢我了,你把订的牛奶取消吧,别让人家天天送了。”崔副司长玩笑道,“我现在吃人的嘴短,喝了你那点牛奶,总得给你办事!” 她之前帮了经合办一点小忙,狄思科就保证说,包了她家的蔬菜供应。 但她家基本不开火,菜送来也是浪费。 所以,等星火农贸公司那边开始供应牛奶以后,就每天早上往她家送两瓶纯牛奶和两瓶酸奶。 牛奶不算贵,但日积月累下来也不是小数目。 狄思科已经离开经合办很长时间了,农贸公司还继续给她送牛奶,八成是狄思科自己花钱买的。 “就算您不喝牛奶,我也要厚着脸皮来找您帮忙啊!您还是继续喝吧,牛奶没多少钱,关键是能补钙!专家整天建议喝牛奶补钙,您得听听专家的!” 狄思科与崔副司长聊了没多久,对方就要出门开会,他便顺势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走出经贸部的大院,他翻出那张字条,拨通了李副校长的电话。 李副校长听了他的来意,客气地说:“狄总,王主任已经跟我介绍了腾飞职工医院的大致情况,我这两天也做了一些了解。对于腾飞想要保留所有权,转让经营权的提议,我们医大也是很愿意坐下来谈一谈的,这对我们学校也是个新思路。” 狄思科笑道:“那太好了,医大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毋庸置疑,我们腾飞职工医院虽然规模比不上三甲,但设备也算是齐全。咱们双方合作办一个医大分院,不是正合适么!” 而后他就提出了见面详谈的邀请。 “呵呵,狄总,我们学校这边确实很愿意谈,但在咱们详谈之前,腾飞需要先取得市里的同意,”李副院长叹气道,“不瞒您说,我们学校早就有开办分院的需要,之前也跟其他基层医院洽谈过。但是医院的布局跟市里的整体规划有关,开分院不只是我们学校一家能决定的,还得符合市里的发展规划。” 现在市区和郊区在医疗上的发展并不平衡。 有的区县一家三甲医院都没有,有的区里却三甲医院扎堆。 为了更好的分配医疗资源,市里在这方面会进行统一规划。 学校要开分院,也得看市里的安排。 放下电话以后,狄思科为难地挠挠头。 难怪好多企业领导明知道职工医院是个大拖累,却一直拖着不处理呢。 这他娘的也太难了! 他现在甚至生出一种望山跑死马的错觉! 明明距离预期目标已经很近了,可是停下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还远着呢! 马援朝从他这里得到消息以后,倒是挺乐观的。 “只要医大那边有意向合作,其他方面就不是问题,那什么,”马援朝想了想说,“我在卫生局有熟人,先往卫生局跑一跑。狄总,你去市里找领导探探口风,咱们先摸清楚各方的态度再做打算!我还不信了,那么多难关都闯过来了,还能被一个职工医院绊趴下吗?” 狄思科心想,老马说的也有道理,还是得先去探探市领导的口风。 他们所在的区里,医疗条件不是所有区里最差的,但也好不到哪去。 兴许市里能照顾一下。 他抽空往市政府跑了一趟,在李副市长的办公室门口排队等待领导召见。 不过,今天在门口排队的人格外多,狄思科把一杯茶喝空,又等了半个多钟头,才被秘书放进去。 “狄思科,你怎么也来了?也是为了培训班的是啊?”李副市长见到狄思科就皱眉问。 狄思科愣了一下,正想说不是,什么培训班,他听都没听说过。 然而,不等他否认,李副市长又问:“你之前在党校学习过吗?” 狄思科摇摇头,“没有,一直没机会去党校学习呢。” 他岗位换得挺多,但还真没机会去党校进修。 培训班似乎是党校组织的,狄思科猜测,门口那群人里,或许有人是奔着这个培训班来的…… 他有了这个想法,就没急着开口,先听听领导怎么说。 李副市长想到腾飞这两年
相关推荐: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蔡姬传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烈驹[重生]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差生(H)
致重峦(高干)
云翻雨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