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肉妇 > 第124章

第124章

梁上。 因着这辆自行车已经好久没骑了,他又是擦车又是打气,还给关键零件做了润滑,鼓捣了两天,才弄出一辆标准的二胎家庭通勤车。 翌日一早就将两个孩子抱上了车座。 骑自行车上班不算什么大事,但全家人还是不放心地一直送到门口。 “你可当心着点!骑慢点!”郭美凤整了整孙子的帽子,“你自己摔着不要紧,别把俩孩子摔了!” 狄思科:“……” 果然啊,有了孙子,儿子就不值钱了。 他跟送行的家属们挥挥手,脚下一使力,就加入了上早班的自行车大军。 狄嘀嘀和狄嘀嗒一前一后坐在儿童座椅里,像两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瞧见什么都要哇哇哇地感叹。 见到红绿灯要哇哇哇,见到其他坐自行车的小朋友也要哇哇哇,见到排队买早点的人群还要哇哇哇。 两个崽还隔着人力车夫交流心得,吵得狄思科耳朵疼。 于是,再一次经过早点摊子的时候,没等他俩哇哇哇,狄思科就停下来问:“你们饿不饿啊?要不咱们吃点?” 出门前他俩每人吃了半碗鸡蛋糕,一路上除了叭叭地说话,基本没有能量消耗,当然是不饿的。 不过,听说可以在外面吃东西,俩小孩仍是违心地点头喊:“饿啦!” 狄思科知道他俩就是瞎嚷嚷,其实吃不下什么,所以就只买了三个包子,他自己吃一个,把另两个包子的皮掰开,让他们自己吹凉,每人咬两口包子馅,剩下的都进了亲爹的肚子。 尝了两口包子馅儿的双胞胎,快乐得仿佛吃了龙肝凤髓,一路上都手舞足蹈。 进入幼儿园,见到小白老师时,狄嘀嗒激动地说:“白白老师,我我我今天坐车车啦!还吃了包子!” 小白老师对小孩子的一惊一乍早已习以为常,语气真诚地夸了他们两句。 然而,同班小朋友就没那么捧场了,听了狄嘀嘀连比带划,神态夸张的炫耀后,梳着五六个彩色喇叭花的玲玲噘着嘴说:“我天天坐车车,吃包子!” “哇——”狄嘀嘀星星眼。 尽管因为词汇量匮乏,没能吹出更多彩虹屁,但玲玲已经从新朋友的情绪里感受到了崇拜和羡慕,便慷慨地贡献出自己的巧克力豆,决定让狄嘀嘀咬一口。 牙还没长全的双胞胎从未被允许吃巧克力,狄嘀嘀瞅着那黑乎乎的东西不敢下口。 见状,玲玲更加来神了,学着妈妈的样子,在她的小揪揪上抚了抚说:“这个可好吃啦,你尝尝!” 狄嘀嘀被小伙伴成功诱惑,于是就应邀咬了一口。 只不过,巧克力豆本就不大,她这一口下去就把一整颗豆全含进了嘴里。 狄嘀嘀仔细品了品滋味,有点苦,还有点甜,好朋友没有骗她,果然好好吃! 而玲玲瞅瞅她那两颗黑乎乎的门牙,又瞧瞧自己空荡荡的手心,呆立几秒后,“哇”一声又哭了。 * 骑车来到单位的狄思科,尚不知他闺女每天都有一个气哭朋友的小技巧。 刚进入办公室就听说,大华超市那边的清洁套装即将售罄,厂里得尽快送货过去。 “这才几天呐,六千份都卖完了?” 钱运旺精神振奋地点头:“咱们这个套装,很受中老年顾客的欢迎,有的大爷大妈要买好几套呢!” 狄思科一下子就想到了他家郭美凤身上。 最近郭美凤的电视剧杀青了,平时除了去戏校上班,就没什么别的正经事。 因此,在街坊们的鼓动下,她每天下班后,都要载上两个老太太,一起开着小土豆去大华超市采购。 奶粉、清洁套装、附送牙刷的儿童牙膏、一袋十个的椰蓉面包,都成了他们的必选项目。 北京大妈是相当有号召力的,尤其是一群老太太围在清洁套装展台前,相互交流心得,挑挑拣拣的时候,那聚集效应相当不一般,立马又召集来一帮同好老太太。 连路过的年轻人都忍不住停下脚步顺手拿上一箱。 狄思科只知道郭美凤这些天给汽车加油的频率挺高,却不想那些积压库存真的能被老同志们买断货。 “仓库里已经没有清洁套装了吧?” “没了,尹厂长组织人手在仓库那边搞包装呢!”钱运旺乐呵呵地问,“厂长,积压库存清空以后,咱是不是就可以让停产车间重新恢复生产了?” “恢复生产倒是可以,但清洁套装就不能按照这个价格卖了。否则咱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椅子还没坐热,他就起身跑去仓库看情况了。 仓库这边简直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 因着超市那边催得急,厂里也想趁着这个机会赶紧把库存清掉,所以曾厂长打算把所有剩余库存,都包装成清洁套装,送到大华超市去。 除了停产车间的工人,几个厂长副厂长也全都蹲在地上给箱子贴封条呢。 狄思科之前没管过包装的工作,没想到仓库里是这样蹲在地上打包的。 他忍不住问库管:“之前那六千份清洁套装也是这样搞的包装啊?” “对啊。” “那也太辛苦了。” “嗐,这都是没办法的嘛。” 发现曾厂长已经在锤后腰了,狄思科将他搀起来说:“厂长,我看咱还是把这批货拉去肥皂车间吧。那边不是有传送带么,用传送带搞流水作业更方便。把传送速度调低点,每两人负责一种产品,一个做质检,一个往箱子里投放。” “我最近收到了不少消费者反映,咱清洁套装里的次品率太高了,有的洗洁精和洗头膏上,字都印歪了。” 曾厂长抹了一把汗说:“确实得搞流水作业,否则费时费力,效率太低。咱们下午就得先拉一批货送去大华那边。” 曾厂长将后续工作交给尹甘露,然后低声跟狄思科商量。 “你说,送咱们厂的职工,去大华超市那边帮帮忙怎么样?” 狄思科讶然问:“大华超市向咱们求助了?” “不是,我这几天每天都去大华看看,客流量有增不减,连工作日的白天都有不少顾客。不过,大华的人手明显不足,所有员工都忙得团团转。” 曾浩田将音量压得更低,“那大华超市至少要在市里开三家店。我问过了,进驻每家店都要交一笔进场费。咱们不可能每次都好运气地被减免进场费。所以,我想趁着他们需要人手的时候,来个雪中送炭,跟人家拉拉关系,以后也更好合作嘛。” 狄思科很佩服地说:“您这个想法不错啊,临上轿时才缠脚确实不行,平时就得把关系维护好。” 曾厂长对自己这个主意也有些自得,不过,“就怕职工不乐意去。” 好像在用职工做人情似的。 “咱们从仓库挑一些熟手借过去,大华那边应该会有所表示吧?”狄思科想了想说,“没关系,咱就派十个人,要是大华不发工资,咱厂里可以意思一下。” 曾厂长颔首说:“行,每天给大家多发七八块钱的工资。” 一天顶多八十块。 这可比请客户唱歌吃饭便宜多了。 然而,人家大华的领导还是很懂规矩的,厂里给对方打电话说,可以支援他们一些理货能手时,对方特别高兴。 当即就表示,十个人不够,借我们二十个吧! 每人每天给补贴十五块的交通食宿费。 这个日薪可够高的,听到消息的职工们报名相当踊跃,厂里当天就出了一趟车,将这二十人送去支援大华超市了。 * 临近下班时,狄思科接到了媳妇打来的电话,她今晚临时有饭局,晚上接孩子的任务仍是他的。 狄思科毫不犹豫地答应着,正好让他家那俩土包子,再感受一次坐车车的快乐。 “媳妇你晚上跟谁约的饭啊?用我去接你不?” “咱大哥和嫂子约的我,不用接,应该不会喝酒。” 狄思科皱眉,她口中的大哥和嫂子,显然就是他大哥和林桐了。 如果是她娘家大哥于晏的话,她会说“我大哥”。 “大哥找你啥事啊?还至于跑到外面请一桌?有什么事就来家里谈呗!” “好像还有其他客人,来咱家可能不方便吧。”于童隐约能猜出个大概,但她没跟二狗子说。 狄思科问清楚他们聚餐的地点,说了声晚上一起去蹭饭,就挂了电话。 他骑着豪华双人座椅二八大杠赶去了幼儿园,接上孩子后,又带着他们领略了北京晚高峰时段的自行车大潮。 吭哧吭哧骑到饭店时,整个后背都湿透了。 晚上这次轮到姐姐坐在后座里,狄嘀嘀嘟着嘴给爸爸吹吹,虽然一丝凉意也没能感受到,仍是把老父亲感动到了。 在闺女的小揪揪上使劲撸了一把。 “一会儿在饭局上,想吃啥就跟爸爸说啊,咱今天可劲儿造!” 狄嘀嘀很自然地说:“吃巧克力!” “嘿,都知道吃巧克力啦!幼儿园里教的东西挺杂呀。”狄思科将车子锁好,怀里抱着一个,肩上扛着一个,敲开了包厢的房门。 包厢里已经坐了五个人。 除了大哥两口子和于童,另两位也算是半生不熟的熟人。 其中一个是电影演员陈庆山,这两年内地比较火的青年演员,因拍摄喜剧电影而走红。 另一个狄思科也认识,电影厂的老牌导演孙奇保,早年间跟灯光师老狄合作过,现在又跟大哥这个小狄合作了。 狄思科将孩子们放到地上,热情地跟两人握手寒暄。 “孙导的电影我从小看到大,陈老师的作品也是一部都不落,每次上映都要第一时间去电影院抢先看。没想到今天能见到大明星真人呀!” 另两人也笑着说,狄老师的每张专辑都有买,好几首歌都非常喜欢。 双方商业互吹了一波。 狄思科知道这些人约饭肯定是有事要谈的,让两个孩子跟客人们问好后,就默默伺候这俩小祖宗吃饭了。 两个崽坐在椅子里,还没有桌面高。 抻着脖子往饭桌上的菜色瞄,看中了什么,就像万岁爷似的,伸手一指。 狄思科得了指示,便像侍膳那什么一样,给人家布菜。 父子三人对菜色都比较满意,而主张请于童吃饭的孙奇保,心里却有些焦急了。 “于总,这个本子是我打磨了三年的,之前想找美国或者日本的公司投资,不过,我寻思这到底是咱自己的电影,总不能一直靠着外国人的投资。” 于童只在孩子们刚进门的时候,抽空瞅了一眼,之后就没再管过其他人,静静坐在那里读剧本。 她觉得孙导这话说得不实诚。 外国公司投资内地电影,主要是投资第五代名导的片子,内容有一定厚度,反应历史或社会问题,在国外电影节上能够斩获奖项。 但孙导这个本子,明显是一部喜剧,虽然也有些黑色幽默,针砭时弊的内容在里面,但是想要用这种本子吸引境外投资,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她放下剧本,笑着说:“孙导,不瞒您说,我对投资影视行业还是很有兴趣的……” 闻言,孙奇保眼睛一亮,他觉得事情有戏。 “只不过,这两年国产电影明显在走下坡路,我那个影视公司是刚成立的,只敢在电视剧上试试水,对电影市场还是有点摸不准的。前段时间有朋友想让我接手一家电影院,我对电影市场也做了一些了解,叫座的电影基本都是从境外引进的……” 当下流行的是合拍片,以张导和陈导为代表的第五代名导,率先打破计划经济的桎梏,从境外电影商那里拉来投资,拍了好几部在国内曲高和寡,但是冲向国际却斩获数个奖项的合资电影。 而单纯的国产电影几乎是拍一部赔一部,连电影制片厂都不敢投资制片了,目前都是靠着出租电影设备器材和提供劳务,换取这类合拍片在国内的发行权。 制片厂都完不成振兴国产电影的任务,何况是她呢! 她还没自视甚高到,比专业制片厂还牛的地步。 孙奇保自信地笑道:“于总,你对电影行业的情况还是了解的太片面啦!有些电影拍出来,确实不太叫座。但是这里面可不包括喜剧电影啊!陈老师这两年拍的喜剧电影,哪一部赔本了?那都是既叫好又叫座的!” 林桐附和道:“陈老师的电影我也是每部都看的。” 她在桌子下踢了踢狄思国,让他也表个态。 今天这顿饭局就是为了跟老五媳妇拉投资的。 电影厂自己不投资拍电影,导演没有电影可拍,相应的这些工作人员也没有拍摄工作。 狄思国虽然还能按月领工资,但是照着这个势头走下去,保不齐哪天就要下岗了。 还不如紧跟一个有能力的导演,主动出来拉投资,自己拍电影呢! 要是能让于童为这部电影投资,狄思国肯定会进入剧组,说不定以后就是孙导的固定灯光师了。 狄思国端起酒杯,对于童说:“弟妹,这个剧本不错,孙导的执导能力也是没得说的,国产电影虽然在走下坡路,但也不是没有特例。只要本子好,演员阵容亮眼,未必不能受到市场肯定。你要是对投资影视感兴趣的话,可以考虑一下孙导的这个本子。” 而且孙奇保是电影厂的老牌导演,在厂里很有人脉,于童要是想投资影视的话,少不了要跟电影厂打交道。 在这时候给孙奇保雪中送炭投一点钱,肯定吃不了亏。 狄嘀嗒瞧见大伯把酒杯端起来了,他以为又到了全家举杯欢庆的时刻,连忙放下勺子,将自己面前的空杯也端了起来。 发现是空的,还让爸爸帮他满上。 狄思科心说,让他俩打个岔也好,于童那边明显还在摇摆不定,拿不定主意呢。 他往儿子的酒杯里倒了点水,也给闺女倒了一些,鼓励道:“儿子,今天有孙爷爷和伯伯们在,你得给大家唱一首《祝酒歌》吧?” 这《祝酒歌》是于宝塔教的,只要有饭局,那必然是场场不落的! 每次都要让他们带来一场精彩表演,调剂酒桌气氛。 林桐捧场鼓掌说:“狄嘀嘀和狄嘀嗒一起来一个!” 这俩孩子已经是酒桌常客了,闻言就爬上椅子,露出了半个身子出来。 当场就给大家表演了一个“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前奏的调子跑去南天门,又从南天门拐回来。 几位观众听他俩“来来”了老半天,才终于听到了接下来的歌词。 “十月里响春雷~亿万人民举金杯~舒心的酒啊浓又美~千杯万盏也不醉……” 尽管吐字不清,调子也跑得不成样子,但这俩孩子唱得十分自信。 一曲终了,狄嘀嗒还双手端起面前的玻璃杯,冲对面的客人举了举说:“爷爷,伯伯,切耳丝!” 客人们:“……” 第124章 于童的影视公司与演出文化公司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目前只投资过两部电视剧。 一部是郭美凤参演的那部室内剧, 正在进行后期制作,预计明年播出。 另一部还在选角阶段,她打算把旗下的金雪茜推荐给剧组。 相比于一派欣欣向荣的电视行业, 日渐萧条的内地电影, 投资风险是非常高的。 不过, 再次翻了翻手上的剧本,她又觉得错过这个本子有点可惜。 别管深度厚度什么的, 只要笑点够密集, 作为一部喜剧片就算合格了。 这个故事的男主角窦尔囤是一名灶上学徒,在为村长家准备升学流水席时,意外偷听到村长女儿的大学名额是冒名顶替的,而被顶替的人正是他那翘首等待录取通知书的小表妹。 窦尔囤前脚拿了村长的三千块封口费,后脚就将升学宴闹得人仰马翻。 不等村长一家找他算账, 他便带着钱南下打工了。 此时的大城市里正流行出国热,窦尔囤被资本主义的纸醉金迷迷了眼,将全部家当交给劳务公司,想要争取一份去美国的劳务派遣工作。 然而, 劳务公司没能给他介绍工作, 却介绍了一位归国华侨给他。 该华侨是个年近七十的富婆,靠着在股市上的精准眼光, 攒下了千万身家,而且无儿无女无老伴,想找个会说她家乡话的年轻小伙一起安度晚年。 按照劳务公司经理的说法,窦尔囤不会外语,没有一技之长, 去了美国只能刷盘子,不如趁年轻, 陪老太太几年,届时将有千万美元遗产留给他。 窦尔囤被他说动,陪伴了老太太两年,可是继承遗产时,却被律师告知,老太太的千万美元遗产,将由他,以及老太太的九只猫狗共同继承。 扣完税以后,他只能得到不足百万美元的遗产。 衣锦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窦尔囤对着九只猫狗喝了一顿闷酒后,就离开生活了两年的房子,回到了老家的小乡村。 面对一众亲戚的询问,他将老太太的发家史安到自己头上,将自己塑造成股市奇才。 而此时的国内股市正值牛市,A股刚开市,指数就从96点涨到了上千点。 小学都没毕业的窦尔囤带着老家的乡亲们炒股,从无败绩。 仗着从老太太那里学来的皮毛,他到处给人演讲授课,大学教授、企业老总、明星大腕都是他的学员。 不出半年,他就被媒体宣传成了一代股神。 牛市终有不牛的时候,繁华过后,窦尔囤千金散尽,又被曾经追捧他的学员们围追堵截。 无家可归的窦尔囤回到与老太太一起生活的房子,重新应聘,成为了九只猫狗的饲养员…… 于童将剧本合起来,问:“孙导,我听说喜剧片的拍摄成本是比较低的,您这部《可喜可贺》怎么需要这么多钱?” 只看故事内容的话,这部片子不算什么大制作。 孙奇保苦笑道:“于总,我这六十万的预算里,有三十万是厂标费!” 国内只承认十六家电影制片厂有制片权,其他人若想投资拍电影,就必须花钱向这些制片厂购买一个拍摄指标。 如果没有拍摄指标,电影片头没有厂标,那就是黑片了,在内地没有上映资格。 这也是国产电影质量越来越差的原因之一。 电影厂宁肯白拿三十万的厂标费,也不愿意冒险投资拍电影。 厂里的导演们要想有电影可拍,就得到处化缘拉投资,做独立制片人。 可是,能拉来投资的人未必是好导演,近两年接连上映了好几部国产烂片,导演都是没什么经验的新手。 于童只听说投资电影,要向电影厂交点赎身费。没想到费用会这么高,一半的投资竟然都是用来赎身的! 如果真正的拍摄预算只有三十万的话,那孙奇保这个预算做得算是节省了。 “除了男主角定下了陈老师,其他角色有确定的人选吗?”于童又问。 孙奇保笑了笑说:“其他角色有人选,但还没确定下来。投资商可能会有人选推荐,我们现在都要等投资商的人选定下后,再挑选其他演员的。” 一些企业老板投资电影,愿意把自家亲戚朋友拉到电影来客串一把。 这部电影主要是围绕男主角窦尔囤展开的,从最初的淳朴善良意气用事,到后来的逐渐膨胀,迷失自我,只要把男主角塑造好了,片子就成功了一大半。 所以,他提前将最主要的男主人选定了下来,其他角色就可以留给投资商发挥了。 于童没说自己是否要推荐演员,只是望向陈庆山,笑着说:“那陈老师的票房压力很大啊!到时候的票房,最起码一大半都是由陈老师的影迷贡献的!” 陈庆山是来拉投资的,所以表现得非常自信,“于总,不瞒您说,我对这个剧本是非常有信心的。这个剧本不仅有笑点,还涉及到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贴近世态人情,跟港片那种单纯搞笑还是不一样的。” 于童已经将身份从观众转换成了投资人,她对喜剧片是否有深度并不怎么在乎。 港岛的喜剧电影确实没什么深度,但人家的票房也确实高。 一部《逃学威龙》,一部《赌圣》,从电影院下线后,还有录像厅继续播放,让大家赚得钵满盆满。 孙奇保和陈庆山要是能拍出这种效果,别说三十万了,三百万她也愿意投。 似是看出了她的不以为意,陈庆山继续说:“我对这个本子真的非常有信心,所以这次也打算投资一部分,太多的我拿不出来,投个一万块是没问题的。” 一万块在于童这里不算什么,但电影演员是按月拿工资的,尽管偶尔会有走穴机会,可是一万块也不是小数目了。 于童抬手擦了擦闺女嘴角的油渍,将她面前装着半碗碎鸡肉的小碗拿开了。 这孩子已经吃了一个鸡腿和好几只大虾,再吃下去非得撑着不可。 狄嘀嘀哼哼唧唧地想夺回自己的饭碗,每次跟弟弟一起唱完歌以后,他俩都可以大吃特吃一顿的。 今天怎么不让她吃啦? 狄思科怕她哭闹,及时往干净的饭碗里倒了小半碗鲜榨橙汁,然后递了一只特别小的勺子给她。 让她自己擓着喝。 按照他的想法,这点汤够她擓上一刻钟了。 然而,狄嘀嘀并不按照他的套路走,将勺子一扔就端起碗把橙汁干了。 而后用舌头舔舔嘴唇说:“还要一碗!” 狄思科:“……” 他跟服务员要了一个宽边深盘,

相关推荐: 鉴昭行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差生(H)   醉情计(第二、三卷)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天下男修皆炉鼎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