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如今尚在襁褓,奚家之人死绝之后,没人会告诉他今日之事。” “你可以将他送去偏远之地,可以让人一生看管,我只求你饶他一命,让他平安长大,替奚家留一丝香火就好。” 萧厌目光微动:“梁广义既然来找过你,你为何不求他?” 奚卫方摇头:“我信不过他。” 世家之人没一个心善的,就如当年对贺家赶尽杀绝。 梁广义拿着他软肋逼他,哪怕答应会保奚家血脉,可奚卫方信不过他。 他怕他一开口罪名落实,奚家满门难逃,更怕梁广义因为记恨他多年欺骗、蒙蔽恼羞成怒,对奚家赶尽杀绝。 “那你就信得过本督?”萧厌侧首看他:“本督可不是什么善人。” 奚卫方直直看着他:“我信你,先太子教养出来的人,就算再坏,必也会记得君子一诺。” 萧厌神情一顿。 旁边缙云脸色猛地凝了起来。 奚卫方声音沙哑:“当年东宫失火,太子妃与太子葬身宫中,但薛侧妃却逃了出来,当时带兵追杀她的是我。” “我带人追杀薛侧妃时,她本是有机会能够逃离,且薛家暗卫接应之下她也已经逃开追兵,可待我想要返回之时她却又露出痕迹。” 第534章 “当年我未曾细想,只以为她是跟薛家一起慌不择路之下才会被我察觉,可如今想来,她怕是以自身为饵引走追兵,想要保全谁人。” 奚卫方抬头看着萧厌: “我听闻薛家跟贺家关系平平,但薛侧妃对太子、太子妃却极为敬慕,她虽名为侧妃,实则与太子并非夫妻之情,她遭人陷害损了清白本只有死路一条,是太子与太子妃救了她性命,将她留在东宫。” “虽然名为侧妃,实则是东宫女官,奉太子夫妻为主,对当年的皇长孙也视若亲生,能让她那般拼死相救,不惜以命遮掩生还痕迹的,总不会只是贺家的儿子。” 奚卫方点到即止,可话中意思却足以让人明白他说的是什么。 萧厌定定看了他片刻,随即露出抹笑。 “虽不明白奚尚书在说什么,但你对奚家后辈一片慈爱之心,倒也让人动容。” 他旋身走回了奚卫方身前,朝着他说道:“本督可以保你那玄孙一命,让他断弃族姓,于京中销声匿迹,往后以寻常人的身份去一处安稳之地生活,过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不过本督也要你替我做一件事情。” 奚卫方:“萧督主但请吩咐。” 萧厌从袖中取出两份东西递给奚卫方。 奚卫方虽然有些不解,却还是伸手接过打开来看,待看清楚那里面所写的东西之后,猛地抬头。 “这是……” “是本督意外得到的。” 萧厌说道:“当年荣江被焚之前,我父亲奉先太子之命镇守荣江,看守患疫之人,他曾传信京中言及官船沉凿之事有异,且也将调查到的证据附着信内一并送往京中,只是途中被人拦截。” “至于另外一封,是荣江县令陶子安身亡之前留下的血书,被他埋在荣江县衙隐蔽之处,后被前往调查的户部尚书岳洪昌所获,岳洪昌欲以此事要挟陆家,被陆崇远察觉之后灭口。” 奚卫方捏着手里的东西拧着眉:“你是想要让我将这些公之于众?” 萧厌点头:“没人比你更合适。” 他与陆家“合谋”,知晓内情,因自身不干净想尽办法拦截南地消息实属寻常,而且他知道陆家灭口岳洪昌,为防一手留下血书也能理解。 这东西旁人拿出来十之八九会被怀疑是有心伪造,但奚卫方不一样,他拿出来,没人会怀疑。 奚卫方紧抿着唇:“我若将这个拿出去,奚家会名声尽毁,死都难以安生。” 萧厌闻言挑眉:“你虽遗臭万年,却能换你奚家血脉留存,反正都是死,很划算,不是吗?” 奚卫方苦笑出声:“萧督主果然不做亏本买卖。” 他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以萧厌查出的那些罪名,还有梁广义先前派人来见他时流露的狠辣,奚家上下没一个能逃得过,倒不如像是萧厌说的,拿身后恶名换奚家血脉留存,的确划算。 “好,这事我应了,只是三司过堂之前,我要见我那玄孙周全。”奚卫方沉声道。 萧厌说道:“明日贵府小郎君就会因为突发恶疾,早夭死于后宅,本督会命人将他安然送出京城。” 奚卫方看着他:“我能信萧督主吗?” 萧厌挑眉:“你觉得呢?” 奚卫方沉默片刻,面露惨然:“我如今已经无路可走,只能信你,我只盼着萧督主能不辜负先太子高洁之义。” 萧厌嗤了声:“你不用拿先太子来激本督,他是事事周全为人风光霁月,可最后不照样死得凄惨。本督虽然没他那么正直,却也会守诺,既然答应你就不会食言。” 他理了理衣袖,朝着身旁说道: “让人送些吃食进来,也替奚尚书换一身衣裳,让他今夜好好在刑司想好说词之后,明日将他送去交给何埕。” 缙云点点头:“是,督主。” 奚卫方拿着手中之物看着萧厌离开,脸上尽是苦涩。 梁广义还想让他试探萧厌身份,可哪怕他落到这般地步,萧厌与他说话之时也处处谨慎。 明明他已示弱主动提出当年追击薛侧妃之事,更几次暗指萧厌与戾太子有关,可他却半句都未承认。 他唤贺文琢为父亲,唤戾太子为先太子,对于当年东宫之事更无半点愤恨恼怒。 这般城府,无论萧厌是贺家子,还是当真是东宫那一位,梁广义都输了。 …… 奚家早在宫宴那日就被查抄,男丁入狱,女眷被押解在府,后宅一个刚出生不到百日的孩子突然病死,除了他母亲哭的声嘶力竭,一群女眷生出对死亡的恐惧之外,再未曾惊动任何人。 八月十九,兵部尚书奚卫方被移交刑部,对其二十年前与陆家勾结所做之事全数招供。 八月二十一,刑部开堂,三司会审,太子旁听。 荣江县令陶子安留下的血书,以及贺文琢当年送回京中绝笔书信,被奚卫方当堂呈出,其中直证陆家派人凿毁官船,私吞赈灾粮款,勾结南地官匪,焚城屠杀荣江百姓,桩桩件件辨无可辨。 奚卫方虽未曾指证安帝,可话里话外却提及当年赈灾之时,身为皇子的安帝与陆崇远同行,且赈灾之后安帝得益,戾太子名声受损,贺家蒙上恶名。 他未说安帝与陆家勾结,但于朝堂、于天下,安帝却已遭质疑,更有甚者传言陆家本是受安帝指使,南地行事也是替安帝谋利,只是因无确凿证据被何埕等人强行按下,但安帝经此一役,民心尽失。 太子震怒,以储君之名下令严审此案,所有涉及当年赈灾之事朝臣全数下狱,并派遣大理寺卿为御史,枢密院副使同行,带兵南下彻查歙州、朗州、饶州三地官场。 接下来数日,京中都是人心惶惶。 奚卫方所交代的东西太多,朝中被牵连者无数,日日都有人下狱,菜市口的血迹也未曾干过。 民间之人对于太子杀伐果断颇有称颂,可世家那些朝臣却是惶惶不可终日,太子的赶尽杀绝也让朝中很多人都觉得不安。 梁广义托曹德江找上萧厌时,整个人苍老了一大截。 见到萧厌,他直接开口。 “萧督主要如何,才肯让太子收手?” 第535章 萧宅之中,萧厌席榻而坐,煮沸的热茶冒出缭缭烟雾。 听到对面梁广义的话后,他淡然推出一盏热茶放到曹德江面前之后,一边扬唇说道:“梁太师此言何意?太子是君,我是臣,他之所为岂是我一臣子能够插手?” 梁广义看着对面:“你明白的。” 见萧厌只收手自己饮茶,对他毫无半点客气模样,仿若那天夜里宫宴之后,两边就撕破了最后的体面。 梁广义知晓眼前人不再是当初那个需要事事妥帖的内监之首,他鬓发花白,开口时带着三分退让。 “南地的案子已经审结,歙州一带官场太子也已派人前往肃清,奚卫方斩首之后,奚家满门被灭,朝中与当初之事有关之人几乎全都被处置殆尽,可太子依旧咄咄逼人不肯罢休,借二十年前旧案不断牵连其他人,再这般下去,朝中怕是真的要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萧厌把玩着手里茶盏神色惫懒:“梁太师说笑了,不过是处置一些违法乱纪之人,外间可是人人都称颂太子英明神武,比之陛下睿智,怎么落到你嘴里就成了咄咄逼人?” 梁广义沉声道:“这些夸赞有多少是真心,有多少是见太子愚蠢好大喜功,想要浑水摸鱼趁机上位,萧督主心里清楚。” “水至清则无鱼,为官之人有几个敢说自己两袖清风从未徇私半点,如萧督主,如曹公,甚至就连尹老将军他们,恐怕都不敢说自己所行没有半点私心,更何况是其他人。” “朝堂上的事情若是处处较真、追根究底,怕是最后十处九空,有君无臣。” “太子才刚坐镇东宫,陛下毕竟还没传位,这大魏朝权不在他手里,老夫虽然不知萧督主到底想要做什么,可若是让太子继续下去,最后只会两败俱伤,对谁都没有好处。” 见萧厌闻言不为所动,只依旧把玩着手里茶杯。 茶炉上升腾的烟雾让他面色有些看不清楚,惟独那双眸子漆黑冷冽,似讥似讽。 梁广义深吸口气看向曹德江:“曹公,你久居朝堂,当该明白眼下情形,你也说过大魏并不安稳,藩王、诸国虎视眈眈,陛下不可能一直昏睡,待他醒来之后与太子必定还有争锋。” “太子固然有萧督主和你们支持,可陛下才是大魏正主,太子如此杀伐丢的是朝臣之心,只会将人心推到陛下那边,况且皇室之中并非只有太子一人……” 曹德江在旁开口:“梁太师言重了,我和萧督主也不赞同太子所为。” 梁广义皱眉。 曹德江说道:“三司过堂之后,赈灾旧案已经清楚,除却歙州三地还未彻底肃清,当年涉案罪魁几乎全部处置,后面的事情我和萧督主都未曾再插手,就连枢密院也没再继续调查。” 梁广义沉声道:“可是太子……” “太子是储君,他要强命刑部继续追查,谁能阻拦?” 曹德江饮了口茶,神色幽幽:“这案子本就牵连甚广,加之陆家关系,凡被查出来的人没一个干净。” “太子要为旧臣昭雪,为百姓申冤,做的事情合情合理得天下人称颂,刑部查案职责所在,听从君令追根究底也是理所应当,我早前就跟萧督主说过此事,也出言劝诫过太子,可是太子……” 他拿着茶杯摇摇头。 “太师应该知道太子为人,他怎肯听人劝告。” 虽有作戏的成分,可说起太子,曹德江是真心的觉得有些一言难尽。 萧厌虽然引导过太子,告知他要招揽人心,可太子也不知是从哪得到了启发,这短短大半个月做过的蠢事简直罄竹难书。 他一面讨好武将朝臣,招揽狄涛等人,自以为聪明挖萧厌墙角,一面又借机大肆排除异己,在朝中要职安插自己人。 太子仿佛将所有人都当成了傻子,朝堂当成了儿戏,被人夸赞了几句就飘飘然觉得自己有明君之像,若非如今朝中需要这么个“吉祥物”,曹德江是片刻都懒得理会那自大无能的蠢货。 见梁广义眉心紧紧皱起,显然对于曹德江的话有些怀疑。 萧厌“砰”地放下手中茶杯,抬眼说道:“我推太子上位本就是临时起意,让他入主东宫也只是因为陛下出尔反尔太过无耻。” “贺家昭雪需要皇室开口,有太子才能免了麻烦,可是太子大概是入主东宫突然,于朝中又势单力薄,所以找到机会就想要替自己募得一些班底好能应对将来变故。” “本督只想替贺家申冤,无意与所有朝臣为敌,那些被斩于菜市口的人也并非都与贺家有仇,但是贺家一日未曾正名,太子所做的就是名正言顺。” “他替本督出头,本督总不好调过头来对付他,太师觉得呢?” 他觉得? 他觉得萧厌这厮无耻至极! 说的冠冕堂皇,跟曹德江那老东西一唱一和,满是无辜恨不得把所有事情推到太子身上,好像对太子所为满是无奈不好插手,可是朝中谁不知道太子能有今日靠的是谁? 要不是他们在后支持,萧厌默许。 光凭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太子,他怎么敢那般咄咄逼人,又怎么能驱使得动刑部那些人? 梁广义手心握紧,心里唾骂至极,脸上却还要强撑出笑容。 “萧督主说的是,老夫也觉得贺家当年定有冤屈,贺三爷为护百姓遭人所害,如今既已查明,自然要如陛下先前圣旨所言替其正名,赦免其罪,将其牌位移入太庙享天下香火。” “老夫愿于朝堂之上替萧督主请旨,让萧督主承继宣义侯爵位,重振贺家门楣。” 萧厌笑了笑拒绝:“多谢太师好意,只是贺家满门被屠,家产尽无,只留本督孤家寡人,本督向来清贫,拿什么重振门楣?” 梁广义撑着笑:“萧督主言重,同为世家,本是一体,你能替贺家昭雪有重归之心,老夫自然会尽绵薄之力,助贺家重振。” “是吗?”萧厌朝后一靠:“可是当年贺家家产,以梁家之力岂够?” 第536章 萧厌声音不高,言语间也未见锋芒,可那话却剐的梁广义脸皮子都抖。 “当年本督虽然年少,可也曾见贺家辉煌,金玉为宅,华毂入府,如梁家当年不及贺家一半富贵。” “人人皆知贺家底蕴,知我祖父在世时贺家何等显赫,总不能落入本督手里,便叫贺家虚有其表,靠着梁太师指缝施舍一二过活,如果这般倒不如就这样吧,免得将来本督老死之后,无颜去见贺家先祖。” “……” 梁广义脸僵硬。 要钱就要钱,做什么还贬低他一通!! 就他这张嘴跟淬了毒一样,还盼着能够寿终正寝安稳老死,怕不得哪日横死街头! 梁广义气的胸口憋闷,却还得默默安抚自己他是来求和的,别去看萧厌那厮嘴脸。 他今日出发前就已经知道这一趟必定会出血,不要跟他言辞计较,只要能够安抚了这乱咬的“疯狗”,让世家平安,忍一时气也没什么。 梁广义强撑着笑:“萧督主说笑,梁家怎能与贺家比,但世家一体,其他几家自然也不忍见贺家凋零。” 他从袖中摸出一册东西,放在桌上推向对面。 “当年我们与贺家多有误会,我们也因一时糊涂听信小人之言未曾帮扶贺家,但到底多年故交,不忍见贺家之物旁落他人,老夫与其他几家各自收取一些。” “原是想要留作纪念,可如今既知贺家尚有血脉留存,当年之事也是冤枉,老夫等人自然愿意归还。” 见萧厌挑眉似笑非笑,曹德江也是看他。 梁广义老脸有些挂不住,他知道这话说的无耻丢人,可他总不能直接说当年贺家被屠,他们这些人迫不及待就分刮了贺家之物,虽然事实彼此清楚,可面上总要扯一层遮羞布。 梁广义不去看二人目光,只继续说道:“这些东西大多都是当年贺家之物,如今物归原主,其他的便当是老夫等人恭贺萧督主袭爵。” 萧厌拿着那册子看了一眼,先扫过开头那十万金,然后才继续朝下看。 那册子上的确有不少东西,瓷器珍玩,金玉之物,古画珠宝,其中一件金丝楠木镇山河的雕件是贺家祖传下来的,曾摆在贺家家主书房,是外祖父当年最喜欢的东西。 这些无一不是珍品,也的确能看的出来世家诚心,梁广义的确是来求和的。 只不过…… 萧厌“啪”的一声合上册子:“梁太师,你们是在羞辱本督?” 梁广义皱眉:“萧督主……” “当年贺家有多少家底,想必没人比你更清楚,贺家指缝里流出来的钱财都足以养活半个京城,你们几家更是因得贺
相关推荐:
让她降落(虐男)
聊骚(公媳乱伦出轨)
荡妇汤加丽(H)
相公柔弱不能自理(1V1,H,女强男,高糖炖肉)
偷香窃玉(高H短篇故事集)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怪疾
露水游人(高干1v1)
善妒的罪名(母子1v1)
小妈(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