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一句“太好了”。 那人神色讪讪连忙闭嘴,快速躲进人群里。 曹德江沉声开口:“定国公,你与陛下之间私仇先且不说,但是你方才说陛下那私军是以难民为底,掳掠百姓充作军数,且以当年赈灾粮款私吞多年国库银钱养兵可有证据?” 萧厌说道:“自然是有的,钱尚书。” 钱宝坤淡定上前,从袖子里掏出两本册子,递给了曹德江: “这两个其中一个是户部多年取用银钱明细,里面有陛下借口调用金银数量,与修缮各地工事实际花销,另外一个是各地府衙统筹陛下登基之后逢灾难之年死伤人口,以及无端被匪类屠杀死伤殆尽的村落,和近十年内偏远之地走失人口的案子。” 曹德江接过之后翻看起来,越看脸色越沉。 半晌,他将册子递给梁广义:“梁太师和诸位王爷、大人们也都看看吧。” 梁广义觉得这册子烫手,却不得不接过,等看完之后将册子交给惠王他们时便眼睛轻闭了闭,他知道,安帝完了。 果然,等那两册东西在几位王爷以及朝中重臣手里走了一圈后,就有人咬牙冷笑说道: “短短十年,逢大小灾害便死伤无数,统计上报朝廷不足其中十一,朝廷在各地皆有驻军,可每年都有村落被屠,走失的还全都是青壮年和男丁,这么大的事情,京中却从未听到过半点消息!” 刑部何尚书脸色难看:“我任职刑部这几年,未曾接过各州府走失人口的案子,贼匪屠村之事更是没有。” 大理寺的少卿也是咬牙:“大理寺也未曾接过任何线报。” 此言一出,其他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除了安帝这个皇帝,谁有本事瞒下这么大的事情,谁又有本事能不惊动其他人压下各地官府上报的折子,甚至于让州府县衙的人“闭嘴”? 曹德江扭头:“陛下有何解释?” 安帝张了张嘴,想说这些东西都是萧厌伪造,想说是萧厌勾结户部和各地州府栽赃陷害,说那些事情与他无关,可想起片刻前他一口承认他手中有私军的事情,此时再说这些只会惹人笑话。 安帝沙哑:“朕只将此事交给刘童恩,不知他用何手段……” 殿中众人闻言都是目露鄙夷。 钱宝坤冷嘲:“谁不知道刘童恩是陛下亲信,无你旨意,他怎敢做这等事情?” 曹德江也是寒声说道:“当年能从陆家手中私吞赈灾粮款的只有陛下,这些年以国库银钱豢养私军的也是您,陛下身为国君,当该清楚大魏子民皆有籍出,各地州府人口有数。” “若只是几千人也就罢了,可足足十余万人,如果不是陛下授意让刘童恩所为,那陛下这么多年不曾过问不知详情那就是昏庸无能!” 曹德江一句话堵了安帝所有的辩解之词。 曹德江冷声道:“为君者犹盂也,民犹水也。盂方水方,盂圆水圆,君者上行而下效,天下皆以君行为表率,陛下不知勤政爱民,其身不正,行事荒诞卑劣,不择手段,如此之人怎配为君?!” 宗室那些人脸色都一变。 惠老王爷见安帝脸色惨白今日怕是难逃此劫,而且萧厌当朝“审问”安帝,显然是也不打算让他继续坐这个皇位。 惠老王爷直接上前两步急怒道:“谢天永,你简直就是个昏君,你身为皇帝怎能如此行事,将天下臣民当成你耍弄手段的棋子,你对得起谢家列祖列宗,对得起太祖皇帝和先帝吗?” 英王见状也是沉声道:“谢天永谋害太子,弑杀生母,不顾南地战事危险行刺领兵武将,枉顾十数万将士性命,这等德行有亏心思阴暗之人,实不配再坐这皇位。” 他抬头看向萧厌时神色格外真诚: “多亏定国公睿智勇武,才能识破谢天永诡计,还请定国公替朝廷替谢家,除昏君,清朝堂,另择明君辅佐上位,本王与其他宗室皇亲还有朝中大人,定会与定国公一心,辅佐新君保我大魏江山稳固。” “英王!!” 安帝满脸震惊看向英王等人。 梁广义他们也没想到率先提出废帝的居然是宗室之人,可只转瞬片刻就明白英王他们的用意。 安帝是肯定当不了这皇帝了,别说他做的这些事情今日之后定会遭天下人唾弃,根本坐不稳这皇位,就说如今萧厌在朝,京中尽在他手,文信侯和尹豹二人显然也已经投奔萧厌。 兵权,朝权,全在萧厌手中,有他一日就断不可能再让安帝上位,可如若让萧厌提出废帝,那皇位归属便难以预料,倒不如宗室主动提出此事,还能保住谢家血脉来坐这皇位。 冯秋荔像是极为赞同此事,直接开口:“英王说的是,我等赞同废帝,由定国公为主从宗室之中另择仁厚英慧之人为帝。” 其他世家朝臣在冯秋荔开口之后也都是反应过来,连忙附和。 “我也赞同!” “我等附议!” “宗室之中不乏聪慧之人,还请定国公废安帝,则选一人上位。” 第686章 “你!你们……” 安帝惨白着脸看着往日匍匐在他脚下之人,看着他们异口同声的喊着废帝扶持新君,他嘶声道:“朕是皇帝,朕是天子,你们怎能跟这逆贼一起忤逆废朕!!” “如你这般昏庸残暴之人,也配为君?” 英老王爷直接啐了一声,毫不客气:“太祖皇帝打下不世基业创立我大魏是何等英明,怎能让大魏毁在你这等无德卑劣之人的手上,定国公为国除害是天大的义举,何曾谋逆?” 说完他抬头看着萧厌:“定国公,我等也是被谢天永蒙蔽才会误会定国公往日所为,如今既已查明,我等自然会助定国公除昏君清朝堂。” “宗室之中有不少年轻子弟都温厚仁善,也有几位郡王、皇子颇为聪颖,定国公慧眼如炬,又如当年贺家一般忠耿勇武,定能从这些人中选一明君继承太祖基业。” 惠王也是急声道:“英王说得对,宗室之中那些人由定国公挑选,定能选出最适合皇位之人。” 其他人开口时也是纷纷附和,一副只要这皇位是谢家人继承,从宗室之中挑选,其他一切都由萧厌说了算,就连世家那些往日与萧厌作对的朝臣,面对宗室皇亲说的这些也丝毫没有反驳。 萧厌笑了声:“诸位说的有些道理,这江山皇位若由旁人继承,的确难以稳固朝堂、镇压各地藩王,只是谢天永昏庸无能残害忠臣,且倒行逆施祸乱江山,他之皇嗣不配登基。” 英老王爷眼中瞬间一亮:“那就不从皇子里面选,太祖当年膝下留有诸王,只要是宗室子弟都是正统。” 萧厌看着他:“所以王爷的意思是,凡太祖血脉都可为新帝?” 英老王爷总觉得萧厌这话有些奇怪,却也没有多想。 如今皇室大势已去,萧厌又大权在握,他只盼着将皇位留在谢家人手中就已经很好了,至于宗室之中谁人来坐都好。 英老王爷点头:“是!” “那诸位呢?”萧厌看向其他人:“也和英老王爷一样?” 其他人自然纷纷说是。 萧厌看向梁广义:“梁太师?” 梁广义从今日早朝开始就显得格外的沉默,无论是质问安帝或是刚才他都未曾说话,此时面对萧厌问话,他定定看了萧厌片刻才开口:“老臣与其他人一样,愿扶皇室正统。” 萧厌挑眉看他,那句“老臣”让他低笑出声。 “既然诸位意见一致,那便就如诸位所言。” 不等下方宗室朝臣露出笑容,众人就看到原本站在高台之上的萧厌直接旋身走到龙椅面前,长袍一撩就直接坐在了龙椅之上,凛贵黑眸望着下方:“这皇位,我便笑纳了。” 众人纷纷呆住。 安帝站在殿中突然就哈哈大笑了起来:“一群蠢货,你们以为将朕推出去就能安抚这逆贼?” “他今日带人逼宫害朕,早就有不臣之心,他怎么可能把到手的皇位让给你们,你们居然还想着拿朕的命去换他放手,简直就是可笑至极,萧厌从头到尾就是在戏耍你们,哈哈哈哈哈……” 众人都是脸色难看起来,英老王爷怒道:“萧厌,你耍我们?” 冯秋荔也是沉声道:“定国公,你若当真觊觎皇位,又何必这般惺惺作态戏弄我等!” 萧厌似笑非笑:“我何时戏耍你们?不是你们说的,凡太祖血脉皆是正统,都能成为新帝?” 惠王怒气盈眼:“是我们说的又如何,你该不会说你们贺家也是太祖血脉?!” 萧厌:“贺家自然不是,但我又不姓贺。” 惠王愣住。 萧厌淡道:“十四年前,东宫大火,贺家三房嫡子贺砚因留于东宫伴驾死于大火之中,早已亡故,当时宫中混乱,东宫逃出一子,被侧妃薛氏所救隐匿于暗中,后得萧氏收留。” “你……”惠王脸皮一颤。 英老王爷他们也都是瞪大了眼。 当年东宫之中那般年岁的只有两人,如果死的是贺家的儿子,那逃出去的…… 萧厌:“我本名谢宸安,乃先太子谢天昭之子,诸位既言凡太祖血脉皆能为新帝,那这皇位,我便要了。” “你你你……”英老王爷指着萧厌,满是震惊。 安帝更是神色惨白望着上首龙椅上的人,直接怒骂出声:“不可能!!你怎么可能是谢宸安?谢宸安早就死在了那场宫变里,朕亲眼看到了他的尸体,他怎么可能还活着!” 冯秋荔也是沉着脸斥道:“定国公,你想要这皇位直说就是,眼下宫里宫外都是你的人,没人能够奈何得了你,可是你冒充戾太子之子想以正统自居未免太过无耻。” 惠王也是骂道:“谢宸安早就死了,你冒充一个死人混淆皇族血脉,简直卑鄙!” 萧厌面对众人呵斥怒骂丝毫不恼,只是神色平静:“你们都说谢宸安死了,那可有人亲眼看到他葬身火海?当年东宫大火之后搜出尸骨,我与贺家子都在其中,你们愿意相信贺家子逃出生天,换成是谢宸安便不可能?” “你!你强词夺理!”惠王语塞。 萧厌单手支颐:“我若真想强词夺理,直接杀了你们抢了这皇位又能如何?” 惠王急声道:“可你不可能是谢宸安,我们都见过他的模样……” “他的确是谢宸安。” 曹德江突然开口,让惠王等人侧目。 曹德江说道:“当年先太子谋逆那日老夫和荣太傅皆在宫中,荣太傅与太皇太后一起为太子之事跟先帝争执,老夫却是暗中去了东宫一趟,意外撞见东宫内侍总管徐裕,也从他口中得东宫尚有活口,薛侧妃带着皇长孙逃离。” “那日宫中血洗,老夫得知薛侧妃以身诱敌身死之后,皇长孙却下落不明,因感念入朝之时曾得先太子提携,又受荣太傅所托,便寻了两具尸体扔入火场之中冒充徐裕和皇长孙,借此遮掩皇长孙行迹。” “当日行事匆忙曾留痕迹,幸得先帝身旁冯内侍帮忙扫清后患,才能瞒过宫中让所有人以为东宫之人尽数身亡,此事除却老夫以外,冯内侍、以及徐裕皆能为证。” 冯内侍? 安帝愣了一下,豁然回头,望着毁了一只眼的内侍咬牙切齿。 “冯!来?!” 第687章 本来曹德江提起先帝身旁冯内侍时,还有好些人茫然。 等见安帝面色扭曲看向冯来时,不少人才恍然忆起,当年安帝未登基前,这位如今的御前总管内侍曾是先帝身边近身伺候之人,只是后来跟随安帝左右忠心耿耿,倒让人忘记了此事。 冯来淡定上前:“奴才年少时曾得先太子庇佑,更受太皇太后恩情,虽不敢违逆先帝旨意,却不忍见先太子血脉断于宫中,所以便铤而走险替曹公抹去当年入宫痕迹稍作遮掩。” “我的确亲眼看到徐裕被曹公带出宫中,看到曹公以内廷间内两名太监尸首顶替了徐裕和皇长孙尸骨,事后先帝命人清查尸骨事,亦是奴才混淆了那太监身上异状瞒过宫中。” 人群哗然起来。 “所以,皇长孙当真还活着?” “他居然逃了出去?” “这……萧厌居然是皇长孙……” 外间不知何时有人将徐裕带了过来,他入内站在人前时,露出那张被烧毁后格外狰狞的脸。 “老奴徐裕,原是先太子身边近侍,当年太子殿下还在之时也曾行走于宫中,与朝中不少大人见过。” 众人纷纷看向他的脸,虽然毁了一半,可若仔细瞧时,朝中不少老人还是能看出几分眼熟来。 只是…… 英王沉声道:“谁知你是不是被他们寻来与徐裕相似之人?” 徐裕闻言恭声道:“当年先帝登基不久,英王曾奉太祖之命负责摊丁之事,却因醉酒误事闹出大乱子。” “太祖和先帝都欲问罪于你,是还年少的太子殿下替您求情,又随您一起出宫三月平复民怨,事后您为感激太子,亲手雕了一座龙凤呈祥的红翡摆件送给太子殿下,贺他与太子妃大婚之喜。” 英老王爷强辩:“这事当年好些人都知道。” 徐裕:“那您曾跟太子殿下私下借了五万银钱呢?” “当年南齐二皇子入京面见太祖,您府中长子遭他挤兑与人对赌惹下祸事,是太子殿下出面替您平了此事,后来您归还银钱时附赠了一柄龙图短匕,说是送给皇长孙的满月礼。” 英老王爷眼睛瞪圆:“你……”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二十余年,那时太祖威势鼎盛,太子也是众望所归,就连南齐在魏朝之下也多有不如。 南齐二皇子入京求娶大魏公主欲和大魏联姻,遭太祖拒绝,那二皇子便想扫大魏颜面,激怒一众皇室子弟与其对赌,他那长子那时年少轻狂入了瓮,后来是太子出面摆平。 那龙图短匕是他费尽心力寻来的,赠予太子时也的确是真心感激,但此事只有他和太子知晓,从未告诉过其他人。 徐裕低声道:“老奴当年替太子掌管东宫私库,所以见过那短匕,皇长孙开蒙学武时,太子殿下便将那短匕交给了皇长孙,后来还曾在太祖皇帝面前露过脸。” 他说完之后就看向梁广义。 “梁太师,您母亲八十大寿时,老奴曾替太子殿下送过一双玲珑玉耳寿瓷枕给她老人家,当日您府中小郎君顽皮磕破了其中一只边角,梁老夫人还笑言碎碎平安,赏了奴才一个金饼以作安抚,不知您可否还记得?” 梁广义紧抿着嘴角看着站在殿中之人,目光扫过他那未曾烧毁却苍老许多的半张脸,半晌才说道:“他的确是东宫内侍。” 殿中众人闻言对萧厌的身份已经确信了三分,惟独安帝却是神色扭曲。 “不可能!!他们在胡说!!什么徐裕,什么东宫内侍,都是假的!!!” 安帝嘶声说道:“谢宸安早就死在了那场大火里,连尸骨都被先帝挫骨扬灰,他怎么可能是谢宸安?!他是冒充的,他们就是想要假借谢天昭之名来夺皇位,萧厌根本不可能是谢宸安!!” “他是。” 殿外传来一道虚弱苍老的声音,所有人都是扭头朝着那边看去,就见殿前不知何时站着一名苍老妇人。 那妇人容貌苍老,脸上褶皱横生,身上穿着金凤朝服,花白头发被凤冠高束。 “太皇太后?!” 有人认出来人时顿时惊叫出声。。 “皇祖母……” 安帝看到太皇太后时整个人僵立原地,而原本高坐龙椅之上的萧厌则是快速起身,面露惊讶:“太奶奶?” 太皇太后被人搀扶着朝着殿中走进来时,一众朝臣已经快速跪下行礼,而萧厌径直穿过众人走到太皇太后身前,刚伸手时便被太皇太后握住,一句苍老沙哑的“元晟”,让萧厌瞬间红了眼。 “您……认得我了?” 太皇太后想要摸摸他的头,却发现眼前之人早已不是当初跳脱欢快的少年,她柔声道:“这些年,苦了你了。” 萧厌抿唇黑眸微颤,嘴角抿紧时心潮翻涌。 太皇太后干枯的手拉着他大手,如同他还
相关推荐:
【西幻】侍魔(SM、剧情H、重口黑暗向)
ABO之末世强占(H)
明朝寡妇的时空旅程
借种(H)
[调教]少女的淫虐地狱_御书屋
逢君
淫女大家庭(H)
为师(父女)_新御宅屋
第二春_御宅屋
闻啼鸟音痴(双性ntr)(H)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