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红楼帝业 > 第225章

第225章

严重。 眼前这个烂摊子没有十个八个亿是很难走出困境的.......” 只见刘维江一伸手:“停,你这个家伙张嘴就跟我来大的啊。 你可真是有大不说小啊,逮着困难放大了说是吗?放几倍,两倍还是三倍啊?” 他盯着张华的眼睛继续说道:“你听我说啊张华,你不要以为我在省城离你们北原市远,什么情况都不知道。 你是忘了我之前的出身了吧?我之前可是教书的,我的学生多啊,别说外省了,你打听打听,咱们省哪个市没有我几个学生? 你还想糊弄我,门都没有!” 张华也不知道刘维江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也不敢追问,索性翘起二郎腿,往沙发上一靠,来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刘维江看着他那副样子,笑着撇了一下嘴,继续说道:“我打听了,你们市年底前当紧要还的银行贷款利息是五个多亿,大概是五亿二三吧,反正到不了五个亿半。 茅省长已经帮你们批了四个亿了,你再想办法筹措一两个亿,还了贷款,手里还有大几千万,扛个两三个月,明年的经费就该陆续下拨了。” 张华悠悠的说道:“刘厅长,我这不就来找您筹措那一两个亿的吗?” 哪知刘维江一拍他的腿:“你少来啊?我别说手里没有一两个亿,就是有,我也不给你。 我看你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啊。 你们省农业厅你告诉我这次帮你们北原市多少?你说,说实话!” 张华一个骨碌坐直了身体,狐疑的看着他。 刘维江得意的看着他:“怎么?你不敢说?你不敢说实话的了吧? 那好,我帮你说,也是今天拨过去的,三千万。 而且还在帮你想办法,计划帮你解决八千万到一个亿。” 张华看着他,皱着眉问道:“哎,我说刘大厅长,您是怎么知道的?” 刘维江摆了摆手:“你听我继续说,经过李延海老厅长的从中做工作,省财政厅是借还是什么,我还没搞清楚,先给你们市五千万。 按我统计的,张华同志啊,你只有五千万的缺口了。 你说,你到我这还狮子大张口合适吗?你说我见你干什么?我会不躲着你?” 张华打蛇随棍上的气势立马出来了:“好,刘厅长,既然你都把我们底细摸了个一清二楚,那我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行,那五千万就你们厅出了!” 刘维江闻听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了好长一段时间,以至于笑的都有点呛住了,而后是一阵轻微的咳嗽。 待咳嗽完毕,刘维江指着张华骂道:“都说你脸皮厚,我以前不觉得,现在发现他们的传言一点都不假。 都到这会了,你还脸不红心不跳呢,居然还好意思给我要五千万?” 随即他表情一变,有点意味深长的看着张华:“我问你,你们市里面的几家银行这两天了,停水停暖气是怎么回事?” 张华先是装作吃惊的样子,最后摇了一下头:“我自上周五开始一直都在省城,我可不知道啊,你不能啥事都往我身上推吧? 不过既然您这么关注了,晚上的时候我电话过去过问一下。” 刘维江端起自己的玻璃杯,喝了一口茶,然后慢慢说道:“张华同志啊,你们的困难我哪能不知道啊。 只是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副厅长,有心帮你,可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啊。 不过你放心,先不说咱们之间的老关系,就冲你张华的这股干工作的劲头,我有多大力还是会帮你使多大力的。 那几家银行,你就不要再难为他们了。 他们冲你们要利息也是他们的工作职责,谁让你们市欠人家的贷款还不上了呢。 那样吧,我这边就不帮你想办法筹措了,明年在项目政策方面我们厅一定会向你们市倾斜的。 另外,我手里还有一个试点项目,我准备在合适的时候去你们市考察一下,行的话就放在你们市吧。 还有啊,告诉你一声,那几家银行的贷款利息今年就不要还了,让你们的财政局过去一下,将今年应付的利息转成贷款吧。 虽然你们可能又多背负一些利息,但也总好过你们借钱还账,最终手中还是一穷二白的好。 你们这一下有几个亿在手了,可以做一些事情了。 你说这样不行吗张华同志?” 第1011章 惺惺相惜 听着刘维江这番情真意切的话语,张华心底涌起一股暖流,缓缓流淌至全身。 他深知,为了北原市,刘维江必定在背后默默付出了诸多艰辛努力。 尽管刘维江并未将具体缘由和盘托出,可张华心中已然有了自己的揣测。 刘维江曾是一名教授,多年的教学生涯让他的学生遍布全省。 这些学生如今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占据着重要位置。 张华暗自思忖,刘维江定是运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凭借师生间的关系,说服学生们不再一味紧逼北原市偿还贷款利息,而是将所欠利息转化为新的贷款。 如此一来,北原市虽说增加了政府债务,可手头也实实在在地掌握了一笔可观资金。 这笔资金可用于全市的建设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为全市人民创造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张华越琢磨,越觉得刘维江这一招高明至极。 这样不仅成功化解了北原市当下的资金困境,更为城市未来的发展筑牢了根基。 张华准备起身告辞时,刘维江微微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叫住了他。 刘维江语重心长地说道:“张华啊,你还有个特点,申请资金时总是多多益善。 其实这也无可厚非,每个地方干部申请资金时,心里都打着这样的算盘。 毕竟谁不想手头资金充裕,好放开手脚干大事呢。 如今你回省城申请资金,在省里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既然何老省长都亲自为你站台了,我们也不能不给老人家面子。你通知你们市工信局赶紧打报告上来,厅里想办法给你们挤出一千万。 这样你再去跑其他厅局,开展工作也更方便些。 张华,省厅各机关之间都有互通消息的习惯,不过有的厅局肯定不会给你们市资金的,至于其中缘由,我暂时先不跟你细讲了。 总之,人各有想法,各有考量,你心里明白就行了。 还有一点,张华同志,希望你能始终坚守为官为民的理念,毫不动摇,任尔东西南北风,你自岿然不动!” 张华望着刘维江,内心满是感激,却并未说出那些流于表面的感谢之语,只是郑重地点了点头。 这简单的动作饱含着他对刘维江深深的敬意与庄严承诺。 走出省工信厅大楼,张华的心里不知道怎么的,竟然突然想起了秦怀章。 他满心感慨,若不是秦怀章给他这个机会,自己又怎能结识刘维江这样一位从学者转型而来的优秀干部。 正是秦怀章的牵线搭桥,他才有了与刘维江的惺惺相惜。 当张华踏出省工信厅一楼大厅时,他不禁微微一怔。 原本暖烘烘的冬日阳光此刻已全然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昏沉沉的天空,仿若被一层轻薄却又压抑的灰色纱幕紧紧笼罩。 天空中还隐隐泛着一丝黄色调,愈发加重了这份沉闷压抑的氛围。 张华下意识地停下脚步,仰头凝视着天空,此时天空虽显阴沉,却还未起风。 凭借经验,张华知道,这看似平静的表象往往是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接下来大概率会迎来一场降雨。 而雨后若不能迅速放晴,或许一场纷飞的大雪便会接踵而至 。 此刻,南路省委会议室里,气氛凝重而压抑。 一场至关重要的会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南陆省省委书记罗中伟亲自坐镇主持,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只见罗中伟神情严肃,声音洪亮且坚定,发表着意义非凡的讲话。 他讲话的核心内容简洁明了,旨在着重强调省直各机关务必大力加强工作作风的转变。 讲话中,他对官僚主义作风深恶痛绝,尤其指出要坚决杜绝 “门难进、脸难看、人难见” 这类不良现象,让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贯穿到工作的每一处细节。 会议进程中,罗书记为了让众人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特意举了一个极具冲击力的例子。 此例一出,瞬间如同一颗重磅炸弹,令在场的各机关单位一把手们内心掀起惊涛骇浪,每个人都面露震惊之色。 罗书记语调沉重地讲述道:“咱们下边有个地市的常务副市长,一心想着尽快带领他们市摆脱当前的困境,无奈之下,只得回到省城,向各省直机关寻求帮助。 大家不妨想想,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的某些机关领导都做了些什么? 副职听闻消息,便如同鸵鸟一般,躲着不见; 而正职呢,更是毫无正职应有的担当与风范,同样选择避而不见。 最后,我们这位怀揣着几百万老百姓殷切期望与重托的常务副市长,竟然被某些机关办公室里的普通工作人员就随意打发走了。 我就想问一问在座的各位同志,你们这像是在干工作的样子吗? 我们这位常务副市长同志肩负着几百万老百姓的福祉,满心期待能得到我们省直机关的支持,却被你们这般冷漠对待,视若无睹。 你们究竟把百姓的利益放在了什么位置?” 罗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仿若洪钟鸣响,在会议室里悠悠地来回回荡。 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狠狠敲在参会者的心坎上,令众人皆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 刹那间,整个会议室安静得近乎诡异,静谧到哪怕一根针掉落地面,都能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民政厅厅长原本笔挺地坐在座位上,此刻却如芒在背,额头上细密的汗珠不断渗出,顺着脸颊缓缓滑落。 他微微低下头,眼神闪躲,不敢与罗书记的目光对视。 商务厅厅长平日里干练自信,此时却紧张地用手不停地摩挲着衣角,额头上的汗水浸湿了几缕发丝。 而交通厅厅长更是面色凝重,一只手不自觉地握紧了面前的茶杯,指关节都微微泛白,豆大的汗珠从他宽阔的额头滚落,滴在会议桌上。 罗书记看似随意地举了这么一个例子,可明眼人都能瞧出,这个例子的指向实在是太过明显了。 当下,在省城四处奔走争取资金的常务副市长,仅有北原市的张华一人。 张华几个厅被冷遇之事,如同长了翅膀一般,早已经在省直机关内部悄然传播开来。 省委罗书记今日特意召开这样一场会议,其目的昭然若揭,就是要借张华的遭遇,给省直各机关敲响警钟,彻底整治工作作风中存在的顽疾,切实让各级机关将百姓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罗中伟书记发言结束时的一句话,更是令在场的众人心里大惊。 他说道:“转变工作作风就一定要落到实处,切实有效,如果从思想上、行动上依然不能转变,那就换位子!” (未完待续) 第1012章 李景运升职公示了 众所周知,在一个组织或团队中,如果一把手表现得非常强势,并且其作风硬朗、行事果敢,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下面的副职或其他工作人员对某些决策或做法内心并不满意,他们通常也会选择忍耐并去执行一把手的要求。 这是因为一把手在组织中拥有较高的权力和地位,他们的决策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其他人员可能会担心如果不服从一把手的指示,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后果,比如失去工作机会、受到批评或惩罚等。 此外,一把手的强势作风可能会让其他人感到畏惧,不敢轻易挑战其权威。 在这种氛围下,即使有人对一把手的决策有不同意见,也可能因为害怕被打压而选择保持沉默,或者只是在私下里抱怨,而不敢公开表达反对意见。 当然了,这种情况并不一定是最理想的工作环境。 如果一把手过于强势,不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可能会导致决策的片面性和失误。 同时,长期压抑员工的意见和想法,也可能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因此,一个健康的组织应该倡导开放的沟通和民主的决策机制,让一把手能够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同时也给予副职和其他工作人员一定的发言权和参与权,以促进团队的和谐发展和共同进步。 然而,作为北原市市委书记的陈剑锋则完全不用担心这一方面。 他的强势果敢一是他坚持的路线是正确的,二是他有着较为成熟的执政经验。三呢,北原市当前推行的作风建设和纪律整顿工作,是他和张华二人经过充分讨论后,配合着内练基本功举措,而进行的加强班子队伍建设。 这更是他作为新任市委书记所必须开展的一场活动。 北原市委有陈剑锋,市政府又有张华,在这种领导模式下,虽然他们二人作风强势,但下属们并非是迫于压力执行任务。 相反,有一部分人从内心深处还是认可并支持这样的工作的。 副书记苏广联和常委副市长靳汝湘分别带领市委市政府两个机关大院里的领导干部,在市纪委作为主抓手下,将工作推进的还是有声有色的。 全市各机关、各县区也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这一活动,按照市委陈剑锋书记的要求迅速行动起来,在自查自纠的同时,积极展开互查互评。 各机关单位内部,从科室负责人到普通办事员,均认真对照作风建设和纪律整顿的各项标准,仔细梳理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最先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变化的,首推市政务服务大厅的窗口服务。 作风建设和纪律整顿活动推行首日,成效便立竿见影,群众办事等待时间大幅缩短。 工作人员态度热情、业务熟练,服务质量直线上升,前来办事的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满意度得到极大提升。 各县区也积极响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工作。 武田县,在县委书记职位暂时空缺的情况下,全县毅然聚焦基层干部工作作风顽疾,着力整治态度不端正、敷衍塞责等问题。 通过制定详细的定期培训计划,涵盖工作规范、沟通技巧、服务理念等内容,搭配严格的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晋升挂钩,迅速激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责任意识显著增强。 北原市城区的原南区,凭借火车站商圈的独特优势,将工作重心放在项目审批流程简化上。 他们仔细梳理审批环节,剔除冗余程序,制定标准化审批流程指南,承诺限时办结。 以求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目光,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互查互评环节,不同县区、机关之间交流频繁。 大家坦诚分享经验,积极探讨问题,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竞争氛围。 尽管部分干部起初是迫于形势或陈剑锋书记的威严才参与活动,但随着活动推进,整个北原市从上到下都真正行动起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但是,不管各县区的干部现在是怎么考虑的,南陆省省委依然决定对北原市下辖的七县两区的主要领导干部进行全面更换。 省委组织部迅速抽调精干力量,精心为北原市遴选了一批优秀的县处级干部。 张华从省工信厅出来后,第一时间拨通陈剑锋的电话,将在刘维江这里所谈的内容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陈剑锋听闻,兴奋得一巴掌重重拍在大胯上,难掩喜悦之情。 长期以来,市财政捉襟见肘,日子穷得连耗子来了都得流眼泪,哭着离开。 这极大束缚了各项工作开展,许多发展规划只能搁置。 如今,曙光初现,很快市财政就能迎来数亿资金注入,若省发改委龚主任资金到位及时,又将有五个亿提前到账。 想到这儿,陈剑锋眼前仿佛浮现出北原市蓬勃发展的美好蓝图,有了这笔资金,诸多工作便能顺利推进。 当得知省工信厅方面即便困难重重,仍挤出一千万支援北原市时,陈剑锋当即指示,安排市工信局连夜起草报告,明日一早赶赴省工信厅,务必尽快将资金落实到位,落袋为安。 然而,听到张华提及那些银行的负责人可能是刘维江的学生时,陈剑锋略带尴尬地笑道:“我当时就提醒你别莽撞行事,怎么样,虽说没出意外,但这情况,你尴尬不?” 张华却满不在乎地大笑:“我尴尬啥啊,要不是出此奇招,说不定现在他们还追着咱们屁股催债呢。 现在多好,今年不仅不用愁还账,手头还攥着一大笔资金!” 的确,资金是发展的关键要素,腰包鼓起来,干事创业的胆气更足了。 两人随后简单的探讨了当前全市急需资金投入的重点领域。 从基础设施建设,如老旧道路翻新、桥梁修缮,到民生保障项目,像改善社区医疗条件、提升教育设施水平等,每一个话题都围绕着如何让这笔资金发挥最大效能,助力北原市实现跨越式发展。 就在张华手持手机,稳稳地站在街头公交站牌后方的绿化带边上,很是专注地与电话那头的陈剑锋交谈的时候。 就在这个时候,省委组织部的官方网站毫无征兆地突然进行了更新,并且挂出了一批干部人员的任前公示名单。 这一举动让人措手不及,因为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公示都会提前发布通知或者通过其他渠道进行预告。 然而,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的好同学、好哥们李景运的名字竟然赫然在列! 这意味着李景运作为一名副处级干部,他拟任正处级的公示终于正式亮相了。 这个消息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个重大的喜讯,也是对他多年努力工作的一种肯定和认可。 第1013章 郭建林要酒喝 郭建林连续两次来电,张华才结束了与陈剑锋的交谈,随即将电话给郭建林回拨了过去。 一接通电话,郭建林便调侃道:“我们的张大市长真的很忙啊,电话一直占线。” 张华没好气道:“你说你一个章平的县委书记,归白马市管,又不归我们北原市管,你搁我这捣什么乱?” 郭建林哈哈笑道:“找你喝酒不行啊,顺便向你汇报一下章平县的工作。” 张华接口说道:“顾不上,我这天天忙的要死,哪顾得上和你喝酒。说吧,你找我啥事? 别跟我谈汇报工作的事,你们章平不归我管,我也懒得听你们章平的事。 我自己还有一大摊子事等着处理哪,还有心思管你?” 郭建林在另一端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不管,反正我认为你这次得请喝酒,而且还得请喝好酒!” “凭啥?” 张华不服道:“我说老郭,你好歹是一个县委书记呢,我咋发现你越来越没有县委书记的样子了? 咋的?你看我这一段时间顾不得搭理你了,你自己跳出来在我跟前找不痛快的是不?” 郭建林嘿嘿笑了一下:“我说张大市长,你告诉我县委书记该有什么样子啊? 我可告诉你,我可是全部向你学的,从你在塔沟任职当副乡长的精神学起,一直学到你从章平的县委书记位置上离开。 至于你到省城和到北原市任职的精神风貌,我暂时还没领略到,还没法向你学习。 你是领导嘛,向你学习,向你致敬,乃是我们这些做基层干部必须要做到的。 你说对不对啊张大市长?” 听着郭建林在电话那端胡侃,张华抬头看了一眼天气,皱眉问道:“你老郭有什么事就直说啊,没事的话就挂了吧,我正忙着呢,你搁这没完没了的跟我瞎扯淡。” 郭建林什么性格张华最清楚不过了,很是老成持重、任劳任怨的一个人。 自从他到章平工作以后,也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 啥变化? 就是也有点抠门小气了。 除了这一点,其他没什么大毛病。 只是他今天冷不丁地打来电话,也不说正事,就跟张华瞎咧咧,张华有点搞不明白了。 郭建林这时才说道:“行,知道你这个常务副市长忙,我就不跟你多说废话了。 我问你啊领导,你啥时候回省城啊?” “我现在就在省城,你快说什么事吧?” 张华催问道。 哪知郭建林听完他的话,很是惊讶的问道:“什么?你现在就在省城?” 随后很快地说道:“好好好,你在省城就好,你在省城就好,等我啊,最多两小时我就赶到了。 对了,你准备好好酒吧,我们这边去几个人呢!” 他说完,也不等张华说话,就将电话挂断了。 张华听着手机里的 “嘟嘟” 声,摇头苦笑了一下,骂了一句:“这家伙又搞什么花招?” 收起手机揣到口袋里,张华就要坐公交车去下一个部门 —— 省科技厅。 仔细琢磨了一下公交站牌的站点,就在他拉好自己脸上的口罩,欲要动身的时候,他的手机又响了。 拿出手机一看,是强哥打来的。 他马上接通了,强哥的声音传了过来:“你看到组织部的公示了吗?我们的景运同志也在公示中。 他这属于提前提拔了啊!” “什么?景运提拔了?也公示了?” 张华心里一阵惊喜:“我还不知道呢,刚从工信厅出来。 已经挂到网站上了吧?景运知道吗? 我现在给他打电话,都公示了,还在章平干什么,还不回来猫着!” 张华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说话的速度也明显地加快了。 是啊,李景运终于马上正处了,终于快追上自己了,以后他再也不用抱怨死活都追不上自己了。 强哥在电话那头笑着说:“我刚给景运打过电话了,他也挺意外的,不过看得出来很高兴。 你这大忙人的,天天忙得晕头转向,这种事都不知道。” 张华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回应:“这几天在省城跑部门,忙得脚不沾地,哪顾得上看这些。 对了,强哥,你知道景运这次是要去哪里任职吗?” 孙福强小声说道:“我刚问陈炜了,如果变化不大的话,景运大概率会出任章平的县长。 对了,景运的县长位置还是章平的县委书记叫什么,对郭建林,是他再三向省里推荐的。” 一瞬间,刚刚郭建林打来的电话的真正原因,被张华猜到了。 看来郭建林说是过来喝酒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将李景运给送回来。 毕竟干部在公示期间还是尽量避免抛头露面为好,因为这个时候他们正处于公众的审视之下,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和猜测。 万一在这个关键时刻出现一些意外情况,那后果可能是极其严重的,甚至可能成为他们一生都无法弥补的遗憾。 想象一下,一个干部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奋斗,终于等到了晋升的机会,却因为在公示期间的一个不慎举动,而让这个期待已久的机会化为泡影。 这无疑是一件非常悲催的事情,不仅会让人感到极度的失望和沮丧,还可能对他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 张华心中暗自感慨郭建林的细心与周到,同时也为李景运感到由衷的高兴。 他深知,未来李景运与郭建林搭班子在章平开展工作,定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对章平的发展大有裨益。 他静静地站在街边,目光追随着车来车往,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往昔岁月。 大学时光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时的他们青涩懵懂,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那些日子,简单而纯粹,是他们友谊的坚实基石。 后来,李景运毅然跟随强哥前往蓝山县任职,初入官场的他,带着一丝紧张与迷茫,却又满怀着热血与冲劲。 李景运每一次的成长蜕变,张华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从最初处理基层事务时的小心翼翼,到逐渐能够独当一面,李景运付出了无数的努力与汗水,这一路的艰辛只有他们兄弟俩彼此最清楚。 “算了,下午不跑了,回家,给李景运摆一桌好的接风酒去!” 张华按捺着内心的喜悦,迫不及待地想要与老友相聚。 他抬手拦下一辆出租车,坐进车里,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车子在城市的街道上疾驰,街边的景色如幻灯片般快速后退。 张华望着窗外,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他深知,北原市在陈剑锋与自己的努力下,正逐步走向新的发展阶段,诸多规划与项目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而李景运即将在章平开启全新的征程,凭借他的能力与郭建林的支持,定能带领章平迈向新的高度。 无论是北原市的发展,还是李景运即将主政一方的新征程,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犹如一幅绚丽的画卷正在缓缓展开 。 第1014章 简永红借人 回到方庄,张华一眼就发现李叔和慧芳阿姨脸上的笑容了。 慧芳阿姨在石丽的帮忙下,正在厨房里面忙碌着。 看来他们不但知道了李景运被公示的事,而且连李景运要回来的事也知道了。 不然怎么可能这么早就开始忙碌着准备饭菜,而且看架势,准备的还是很丰盛的。 慧芳阿姨忙着手里的活,还笑着跟张华打招呼,向张华说着感谢的话:“张华啊,当初要不是你执意将景运要到章平去工作,景运哪有今天的破格提拔啊! 你这份情啊,阿姨记一辈子!” 张华一摇头走开了,来到沙发边对着一脸笑容的李延海说道:“李叔,你都听见了啊。 你看我阿姨说的这些话,这是一家人该说的话吗?” 李延海笑而不语,一旁抱着小廷峰坐着的高长山说道:“你阿姨是女人嘛,女人就是这样,遇到特别高兴的事了总是会口无遮拦的,你能理解你阿姨和你李叔的这份心情就行了。 就别说你阿姨了,你看你李叔,都坐这傻呵呵的笑了半个多钟头了。” 张华坐在李延海身边,说道:“我说李叔,你这都正厅级干部了,景运才只是一个正处,你都开心成这样了?” 李延海点着头:“张华啊,不一样,不一样啊!” 是啊,副处升正处的确是一道非常重要的门槛。 在很多人的职业生涯中,这一步往往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所能达到的高度。 许多人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最终也只能停留在副处级的职位上,无法再进一步。 这道门槛之所以如此关键,是因为正处级职位通常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权力和资源。 一旦跨越这道门槛,个人的职业前景将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能够接触到更高级别的领导和更重要的工作任务。 当然了,正处级待遇也会相应地提高,包括薪资、福利等方面。 然而,要想成功跨越这道门槛并非易事。 除了具备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业绩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领导能力以及机遇等因素。 有些人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即使工作表现优秀,也难以得到晋升的机会。 对于那些渴望晋升的人来说,副处升正处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们需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争取各种机会,同时也要学会在复杂的职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突破这道关键的门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这时,一阵 “噔噔噔” 的脚步声从楼下顺着楼梯传来。 很快,李景运的老婆沈丽娜上得楼来。 张华一眼就瞄见沈丽娜前面的那一对车灯,就是大,尽管穿着厚厚的鸭绒外罩,但跑起来,依旧能清晰的看到上下晃动着。 沈丽娜两手提着两个黑色的大塑料袋子,一进客厅,先是跟张华三人点头打了一下招呼,便风风火火的冲进了大厨房,将袋子往大桌子上一放。 一边解开袋子口一边对卢慧芳说道:“妈你看,我这可都是在大超市买的,味道肯定正宗。” 卢慧芳伸着脑袋看了看,点着头说道:“嗯,看颜色都是新鲜的。 你也下手吧,人多了快,今晚上客人多,现在天冷,咱们少备些凉菜,多做热菜热汤。” 一个半小时后,两辆黑色的轿车缓缓地行驶到张华家门口的小停车场上停了下来。 车门打开,郭建林、李景运、郑山江、赵小强、邵秉义等一众人陆续下了车。 几人从车后箱里还拎出来几包什么东西,然后有说有笑地走进了院子。 北原市,南陆省纪委派驻北原市调查组所在地。 简永红坐在办公室里等了一个中午和半个下午,她的邮箱里终于收到了一封邮件。 按捺住渴望与好奇的欣喜,她点击鼠标,打开了邮件。 邮件里不但有文字,还有很多照片。 简永红匆匆浏览一下照片,然后开始细细地看起文字来。 越看,她的眉头皱起来的越厉害,最后都快拧到一块了。 看了好几分钟后,她 “啪” 的一拍桌子,口中骂道:“无耻,无耻至极,简直丧尽天良!哼,这下你遇到了我简永红,活该你们倒霉,我一定要将你们全部绳之以法!” 她骂完话,随后站起身来,在屋里围着她的办公桌踱着步,大脑在飞速地运转着。 时间匆匆流逝,一晃又是几分钟过去了。 只见简永红快步走到桌边,一伸手拿过自己的手机,用手指划亮屏幕,翻查着通讯录,很快,她找到一个人的号码,便拨打了过去。 电话响了两声,便被人接听了,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从手机里传来:“简主任好,有什么事吗?” “项大秘,有事拜托您啊。” 简永红说道。 简永红口中所喊的 “项大秘” 就是省委罗中伟书记的秘书项铭。 项铭笑了一下说道:“看您简大主任说的,有事您说话!” 简永红说道:“项大秘,我现在往您邮箱里发一份邮件,您收到后马上报到罗书记那里,请注意保密!” 项铭马上在另一端点头同意。 简永红坐回到办公桌后,找到项铭的电子邮箱,将这份刚收到的邮件转发了过去。 然后她拨通了米云的电话,米云接通电话,还没来得及寒暄,简永红便说道:“你要是现在有时间,就尽快来我这一趟,我有个案子需要你这边配合。” 挂断与米云的通话,简永红又拨通了一个人的电话,这个人乃是他的丈夫柳伟国。 电话接通后,简永红小声说道:“我现在往你们新原市派过去两个人,你那边抽几名可靠的同志配合一下,帮我盯一个人,他就是你们市的......” 简永红的声音压得很低,低到只有她和柳伟国才能听到。 与柳伟国通完电话,简永红又拨打出去一个电话,是贺飞的手机号码。 简永红在章平当书记的时候,跟贺飞还是相处的不错的。 再加上中间有张华这层关系,贺飞对简永红这个女书记也是相当佩服和尊敬的。 两人的电话一接通,贺飞刚问候了一句:“简书记好,我是贺飞,您有什么指示?” 简永红小声问道:“贺局长,你能不能从外面调些陌生的面孔过来,配合我这边开展一些调查工作啊?” 贺飞点了点头回答道:“没问题,简书记,您需要多少人手?需要配装什么装备?” 只听简永红说道:“不需要武器,我需要你的人化装进入到‘旺原饲料厂’里面进行侦查。 帮我拍一些关键人物的脸回来就行了!” 贺飞说道:“简书记放心,我马上跟章平县那边联系,借几名经验丰富的警员过来!” (未完待续) 第1015章 老友见面 今天傍晚,张华的家被欢声笑语所包围,好不热闹。 平日里,郭建林总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但今天却完全不同,他像个孩子一样拉着张华,滔滔不绝地说着话,似乎有说不完的事情要和张华分享。 然而,变化最大的还属邵秉义。 想当年,他前往章平县挂职时,其中的缘由让他得知后几乎要发疯。 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好多天,经历了内心巨大的痛苦和挣扎,才慢慢从阴影中走出来。 后来,邵秉义主动提出了请求 —— 留在章平。 张华为了帮助他,托老省长的关系,最终让他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章平县的副县长。 自从他正式成为副县长后,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用张华的话来说,以前的邵秉义甚至连麦苗和韭菜都不一定能分得清楚,但如今,他却成为了章平县分管农林水的分管副县长,而且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 这其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恐怕只有邵秉义自己最清楚。 赵小强如今可是章平县县委组织部的一把手,手握大权。 在考察和培养人才这件事情上,他可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 想当年,张华老是喜欢拿赵小强开玩笑,说他整天不务正业,不好好工作,就知道一门心思地在党校里读书学习。 然而,赵小强对此却毫不在意,因为他心里清楚,这些党校的学习经历对他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再加上,那时的他,为了谋到进步的机会,参加党校的学习,也算是一个路子了吧。 赵小强经常参加省市两级党校的培训班,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他掌握了许多实用

相关推荐: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秘密关系_御书屋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淫魔神(陨落神)   新年快乐(1v1h)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旺夫   顾氏女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