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红楼帝业 > 第75章

第75章

是觉得她还是缺乏基层工作的经验而已。 但是她身上有一点还是值得我学习的。”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那就是敢担当、勇于担当的这种工作态度和奉献精神。 你们看啊,现在我们很多人都喜欢明哲保身,遇到事情就往后退,但淑琴县长不一样,她总是勇往直前,不但不怕困难,还积极主动地要求多挑担子、挑重担子。 这一点真的很不容易,让我非常敬佩。” 说完,张华举起酒杯向两人举起酒杯,三人碰杯,然后一饮而尽。 求好评,求用爱发电! 第353章 杨市长到章平县调研 三人放下酒杯,陆书记对白家两弟兄道:“淑琴的事过了今晚也就不要再说了。 现在永红书记领导的县委县政府也知道你们几兄弟的意思了。 至于你们认为的张华县长在淑琴跟前受的委屈也说开了,酒也喝了。 再说了,也不是两人之间的个人矛盾,说白了这一切全是因为淑琴的不懂事引起的。 这也就是张华同志高风亮节、谦让包容,两人才不至于有什么矛盾和过节,换作别的一些同志,或许两人当着众人就开始吵架了。 由此来看,我认为淑琴的确不适合在县政府工作。 张华说的好啊,淑琴还是缺乏工作经验,不懂得人情世故、不懂得谦虚谨慎,以后啊,等她的病好了,就沉到基层去锻炼锻炼,收收心、磨磨性子。” 白氏兄弟赶紧点头:“陆书记批评的对,等淑琴病好了就让她到基层工作。” 随即大家又相互喝了一阵酒,由于简永红和张华明天还要迎接杨市长的到来,白家兄弟俩也没多劝她和张华喝酒。 于是大家很快吃起饭菜来。 一顿还算丰盛的晚宴,由于少了互相举杯劝酒的气氛,虽然有些不热闹,吃的倒也尽兴。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晚饭结束。 众人下得楼来,握手告别。 陆书记一辆车,白家兄弟同乘一辆车先后驶去。 张华看着驶去的两辆车汇入了车流,不禁问道:“书记姐,这一顿饭我怎么感觉吃的云里雾里的啊? 一会道歉,一会赔礼的,还拉上陆书记,我真的没看懂什么意思。” 简永红说道:“别说你没看懂,我也有点摸不着头脑。 有陆书记在,我也不方便多问,反正那个白淑琴已经走了。 至于是辞职也好,被辞职也罢,那都不是我们操心的事了。 我只知道,章平,有我简永红在,有你张华在,章平不但不能乱,而且还要更加稳定,老百姓的生活也要更加富裕。 这也不枉咱们姐弟在章平工作一场。” “姐,说你,说你,不要扯上我,我就是一个管农业的小副县长。” “德性!”简永红白了张华一眼,拉开车后门钻进了自己的专车内。 王慧也正要上车,张华喊道:“王慧等一下,你跟小韩加个联络方式,有什么事你们俩好联系。” 王慧也不敢拒绝,只好与韩东宇加了微信,这才上车。 张华刚要上前拉车门上车,车子却启动开走了。 张华用手指遥遥的点了几下车影,无奈道:“小韩帮我拦辆车。” 张华那张网红脸,他可不愿意在城中的闹市街头抛头露面,这是晚上,再灯火辉煌,还是没有白天安全。 再说了,那个憨货王满仓又不在。 很快,一辆出租车被韩东宇拦下,张华边上车边对韩东宇说道:“小韩,除了你日常的工作,我再给你布置一个任务,你将简书记身边的那个王慧拿下,把她给我娶回家。 她不但人长的漂亮,关键性格还好。 你就大胆的去追她,发挥你的优势,力争在最短的时间追到手。 你需要什么帮助可随时向我汇报。 就这了,你回去吧!” 说完话,他钻进车内,出租车驶去。 留下韩东宇在原地站着一片茫然。 上午十点,一辆开道车在前面闪着警灯,后面是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的驶到章平县委大院门口。 开道车离去,黑色的轿车稳稳的停了下来。 简永红书记率领的县委、县政府主要班子成员迎了过来。 黑色的轿车车门打开,副驾驶位置上下来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年轻男子,略微瘦高个,戴着酒瓶底一样的近视眼镜。 他的手中夹着一个公文包,看模样与派头就知他应该就是杨市长的秘书水波。 后车门先下来的是市政府秘书长朱卫林,紧接着一个身材矮胖的中年男人下了车。 毫无疑问,这个人就是白马市的市长杨忠堂了。 简永红连忙快步上前,伸出右手,微笑着与杨市长握手,语气热情地说道:“杨市长好!热烈欢迎您来到我们章平调研并给予指导。” 杨忠堂市长也是满脸堆笑:“永红书记好啊,你是咱们白马市目前唯一的一名女县委书记,巾帼不让须眉嘛。 我这次来章平调研工作,希望你们多多支持配合啊。” “一定一定,只要杨市长想去的地方,我们章平县委县政府保证向杨市长提供最真实的现在。” 杨市长点头赞赏。 随即他与县长段国生也握了手,两人也聊了几句。 最后在简永红的介绍下,杨忠堂市长一一班子里的成员握了手。 当杨市长来到张华跟前时,抬头看了看张华的脸,笑着说对简永红说道:“这位同志不用介绍,我认识的,看过不少他的新闻。” 他一伸手:“你好啊张华同志!” 张华赶紧伸出双手握着杨市长伸来的右手:“杨市长好,非常欢迎杨市长来我们县指导工作。” “你张华同志如今在章平工作了,一定要拿出你张华乡长的那种劲头来,为你们章平的发展建设多做贡献啊。” “谢谢杨市长,请杨市长放心,我一定将自己视为章平的一份子,为章平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杨市长点着头走过张华,与欢迎他的下一个人握起手来。 欢迎仪式结束后,杨忠堂市长并没有休息,而是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他在章平县的调研工作。 根据行程,他首先深入章平基层,走访各个部门和企业,了解当地经济、民生等方面的情况。 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 杨市长都在县城基层仔细倾听工作人员的汇报,并与他们亲切交流,询问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调研,以希望对章平县有个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整个下午,简永红与段国生都陪同在杨忠堂市长身边,一同走基层、进社区,见百姓、见工人。 一直忙到晚上快七点了,兴致很高的杨市长才结束了今天的调研工作,回到章平县委招待所稍时休息。 尔后还要出席章平县的几位主要领导为他举行的工作宴。 而猫在办公室里的张华,则悠闲的喝着茶忙着他手里的工作。 到了下班的时候,他去政府食堂吃完饭,悠悠达达的回了家,一头钻进他的书房,继续忙他自己的事情了。 晚上十点多的时候,他的手机响了,是县长段国生打来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段国生说:“你明天不要去别的地方,杨市长明天要下到几个乡看看,估计两个山区乡他也会去走一圈。” “我看了杨市长的调研行程不是去东三乡和南边的两个乡吗?怎么还去北边了? 没事,北边两个乡看看也好,反正正在建设期间,让杨市长亲眼看一下两个山区乡正在开展的大建设也好啊。” “张华,我提醒你,你不要盲目乐观,我怎么感觉杨市长这次来进行的工作调研不像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 求好评,求用爱发电! 第354章 挨批 结束了与段国生县长的通话,张华仔细的考虑了一下老段同志的提醒,再想想杨市长这个人。 自己与杨市长并不熟悉,所知道的信息也不过是陈剑锋与梁国成二人的一番交谈。 既然想不明白,索性也不想了。 收拾了一下案头的材料,关了灯,带上房门,一头扎在卧室的床上呼呼大睡。 第二天上午,杨市长果然是按原定的行程去了东三乡,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调研完了东三乡。 中午赶回县城吃的午饭。 午饭过后所有人都午休了一会儿。 下午两点半见到杨市长的时候,市政府秘书长朱卫林告诉大家说:“县城南边的乡就不去了,直接往北边去吧。 市长想想看看北边的两个乡。” 既然杨市长这么决定,行程只好更改了。 于是县里陪同的人员开始打电话通知相关单位。 城南保通的交警迅速赶往城北支援,维持交通秩序。 下午三点,一行几辆车驶出了县委招待所直奔城北的两个山区乡。 张华的专车也随行着。 四十分钟不到,车队抵达了楼湾乡。 在楼湾乡领导班子的热情迎接下,杨市长一行下了车,被请进了乡党委会议室。 杨市长认真听取了乡党委书记沈岭、乡长魏存理的工作汇报。 先开始的时候,杨市长听的还是比较满意的,除了脸上带着微笑外,还不住的点头。 当听到楼湾乡关于未来两到三年的规划时,尤其听到魏存理发言说:“我们乡将牢牢抓着县里制定的优先发展契机。 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经济,加大调整种植结构力度,引导农民种植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作物…… 鼓励农民向山林要回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山林经济、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养殖等举措,留住外出务工的劳力,在快速致富的同时,也能从根本上扭转全乡当前的局面,实现全乡经济的跨越式增长。” 在谈到乡里为了全面搞建设的时候,魏存理汇报道:“……今年到明年,县里为了支持我们楼湾乡计的发展建设,为我们乡多方争取项目资金,目前已经到账的有四百四十多万元。 预计两个月内还会有不低于七百五十万元的资金进到我们乡财政…… 各位领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帮助下,我们楼湾乡党委政府一定有能力、有信心、有决心的完成这一目标……” 杨市长时不时点着的头停止了,他的笑容中带着一些勉强和僵硬。 笑,立刻变成了程式化的笑,没有了那份激动人心的温暖。 听完了工作汇报,在沈岭和魏存理二人的带领、陪同下,一行人参观了正在建设的公路。 又看到了老百姓在山林边开始的劳动,正在种植花卉的幼苗。 山下有一群百姓正在疏浚年久改道了的溪流。 …… 众人听着魏存理在讲解着老百姓当前所做的工作,未来的发展和收益。 在楼湾乡逗留了有两个多小时。 众人正要结束在楼湾的工作调研时,杨市长突然问魏存理:“魏乡长啊,这个山区里就有你们两个乡。 那个花园乡目前比着你们乡的经济情况怎么样啊?” 魏存理实话实说道:“杨市长,我们两个乡当前的情况相比可以说是半斤八两,不过我我们比着花园还是有优势的,我们离县城比花园离县城近。 不过在设计规划未来两三年发展的时候,我们是一致的,也可以说是完全一样的。 因为这样才能形成规模和产业,在共同规划、共同发展的情况下,实现两个乡共同致富。” “那你们的项目资金是从哪个地方跑回来的?”杨市长又问了一句。 魏存理说道:“这多亏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张华张县长不停的跑市里、跑省里帮我们两个乡争取回来的。” 杨市长点点头没有再说其他什么。 好一会,他说道:“好了,今天就到这吧,我们回去。” 晚上六点半的时候,杨市长、简书记、段县长等人一行回到了县委招待所。 张华没有去,车子到县城的时候他就安排王满仓将车慢点,借故进加油站加油,溜号了。 陪领导吃饭,这是张华最不喜欢的,但凡能躲,他肯定躲。 一夜无话,第二天上午九点半,在县政府小会议室,杨市长发表了此次调研章平县的工作讲话。 县委书记简永红、县长段国生等几位主要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 杨市长调研过的各机关、单位、企业、包括社区也派代表参加了此次总结会。 会议由县长段国生主持,他首先请简书记发表了讲话。 简书记表示,杨市长能够在百忙之中来到章平进行调研和指导工作,这充分体现了上级领导对章平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 同时,也表达了对章平一百多万百姓的关心与爱护之情。 此外,她还说,杨市长还带来了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宝贵的经验,为推动章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最后,简书记希望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杨市长的指示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全力抓好当前各项工作,努力开创章平科学发展新局面。 随后,杨市长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发表了讲话。 他首先肯定了章平县委县政府对章平的坚强领导,并表示这是章平能够取得如今发展成果的重要保障。 其次,通过此次他对章平的调研走访,他对章平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他看到了章平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感受到了章平的活力和潜力。 他强调,章平作为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城市,未来需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他鼓励大家要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共同推动章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期望,希望章平能够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产业竞争力;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宜居宜业的环境等。 突然,他说:“昨天下午通过对北边两个山区乡的调研走访,我发现,章平县在制定这两个乡的发展布局上是存在一点问题的。 我为什么要这么说? 同志们,当前是什么时代?难道我们还要进行粗放的农耕劳作发家致富吗? 我们有些同志一心发展农村、优先发展农村的思路是好的、是正确的、是毫无争议的。 那么怎么发展才是对我们每一名领导干部的考验。 我认为,放着外面这么多的知名企业、大型企业、投资机构、金融公司不去招商引资、不去寻求合作。 而一味的到处找上面的单位、部门去跑资金、找政策、要补贴,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当然了,付出的辛苦和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什么问题呢? 是思想的问题,是认识的问题,也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难道我们只能靠跟上级要才能发展吗? 这像什么?这不就是要奶吃的婴儿吗?” 第355章 创新带动 杨忠堂市长的这一席话一下惊到了现场的不少人,所有人将目光都集中到正在发言的他身上。 只听杨市长继续说道:“所以,我认为,一个地方要想发展好,建设好,不但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还要积极走出去,在引进资金的同时,更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才。 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个地方才能很快的建设好、发展快。 同时,这就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积极拓宽自己的视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跟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掉队。 好了,我的话讲完了。” 在简永红书记的带头鼓掌中,在场的众人一霎时掌声一片。 会议到此结束,杨忠堂市长调研章平的工作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中午,杨市长参加完章平县委县政府为他举行的工作午宴后,离开了章平县,返回了白马市。 送走了杨市长一行后,简永红书记等人脸上立刻收起了笑容,每个人都是一脸凝重。 大家往县委大院里面迈步走着,段国生、张华等人正准备与简永红一行分开,往二号楼走。 简永红说话了:“段县长,明天就是清明节假期了,告诉同志们,我们也随着放假的通知执行吧。 另外,关于杨市长谈到的在我们县发现的问题,我们该怎么进行整改,大家趁这个假期好好思考一下,假期结束后上班的时候我们开个会。” 段国生点点头,带着县政府的人员向着二号楼走去。 张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拿起手机给高倩电话,问她几点出发,并告诉她尽量早点到,晚上一起去韩东宇家吃饭。 高倩在电话中告诉中准备出发,一个半小时就能赶到。 韩东宇听到可高兴了,又专门打电话给他妈,问菜准备的怎么样了。 明天周四,是清明节,全国统一放假一天,为了形成小长假,又将星期天的休息日调整到星期五,形成了星期四、五、六三天小长假,星期天则正常上班。 清明节上坟扫墓、祭拜亲人,寄托哀思,张华肯定也不会免俗。 今年清明节是他父母的骨灰下葬后的第二个清明节。 竹林县的那个公墓园,是张华永远忘不掉的地方,那个地方埋葬着他的父母,是他这一生都无法割舍的存在。 每一次张华站在墓园里,看着墓碑上的爸妈的名字,心中涌起无尽的思念。 他轻轻抚摸着墓碑,仿佛能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和关怀。 他将鲜花放在墓前,点燃香烛,然后默默地跪在地上,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他轻轻地诉说着对他们的思念和感激,告诉他们自己过得很好,请他们放心。 在这个时刻,张华感到一种宁静和平静。他知道,虽然父母已经离开了,但他们的爱和教诲将永远陪伴着他。 他会继续努力生活,让他们骄傲。 每次离开墓园时,张华都会回头看了一眼,眼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他要好好活下去,用实际行动来纪念父母的爱。 张华正在沉思间,一阵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沉思,将他瞬间拉了回来。 只见老段同志走了进来。 老段同志回手关上了办公室的房门,径直走到沙发上坐下,看着张华说道:“怎么了?不开心?” 张华摇了摇头:“没有啊。” 老段同志继续说道:“杨市长说的话你别太放在心上,他可能不太了解情况。 过完节,我们和永红书记碰一下,拿出一个什么思路,到时我们亲自到市里去一趟。 向杨市长当面汇报,将咱们的实际情况讲明,我相信杨市长会理解的。” “什么?还向他当面汇报,我也去? 要去你去啊,我是不去。” 张华说着话绕出办公桌,来到沙发边坐下,从茶几上的烟盒里抽出一根烟递给段国生,自己也抽了一根叼在嘴里。 段国生点着烟抽了一口说道:“说实话,我怎么想,怎么感觉杨市长说的这些话有问题。” 张华笑道:“段县长,你可真闲啊,还分析他讲的话,分析他做什么? 我就知道一点,只要能让老百姓勤劳致富的办法就是好办法。 至于其他的说的再多,没用。 国家为了让鼓励农民快速致富,不惜拿出大批财政资金进行扶持、补贴,哦,我四处跑着申请回来一些资金给农民搞致富项目,他说我是喝奶的婴儿。 我都懒得跟他辩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不懂吗? 还招商引资?那两个山沟怎么招商引资?就是招商引资过来将那个山头承包出去老百姓又能得到多少实惠? 看看多少地方的山林景区承包给资本运作后老百姓得到大实惠了? 事实不用辩,老段同志。 他不是说我是喝奶的婴儿吗?那就看他跑不跑项目,要不要政策和补贴了。 不申请项目怎么优先发展,怎么创新带动? 他申请项目了也算不算要奶喝的婴儿? 我倒希望咱们的这位市长同志千万别打自己的嘴巴。” 段国生看着张华,他是第一见张华这么认真的说话,而且张华的语气里带着坚定和不屑。 是啊,张华说的对:“能让老百姓勤劳致富的办法就是好办法。” 他不由得重新审视起这个年轻的副县长,这小子可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他是从老百姓身边摸爬滚打出来的,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他是最清楚的。 看着张华那张日渐成熟的脸,一向以“老古板、老顽固”著称的段国生心里开始有了动摇。 张华一直坚持的优先发展,如今他的下句终于说了出来,是“创新带动”。 创新带动,创新带动,创新带动……段国生心里不停的念叨。 看来他张华从制定两个山区乡优先发展的时候,已经开始实施了创新带动的布局了,从先谋一域,再谋全局。 他想了想说道:“张华,其实我挺希望你做的是错的。” 张华转头看向他:“咋的?我级别低,好欺负是不?” 段国生点了点头。 张华“哼”了一声:“老段同志,你的实事求是呢?你的求真务实呢?你的脚踏实地呢? 啥也不说,你就是没有原则的老顽固!” 段国生一下气笑了,伸手就要打张华的肩膀,却见张华不动不躲的,他一下没了脾气。 举在半空中的手被他收了回来,他说道:“你准备下一步怎么办?” “那不很简单吗?我继续做我该做的事。” “杨市长那你是怎么打算的?” “我没打算,他是市长,我只是一个分管农业的副县长,跟他八竿子也打不着,他忙他的,我继续忙我的。 只要我还在这个岗位,能带领老百姓致富,无论谁说我再难听,我也不怕。” 第356章 扫墓 段国生看看张华,没有再说什么,起身站起:“好吧,那就等假期过后再说吧。 你张华给我听着,在章平,你现在只是一个副县长,用你的话说,你也仅仅只是一个分管农业的副县长。 你是无权做出什么决定的,你现在所做的事是由我这个县长考虑出来的,是由县政府班子集体经过充分讨论后决定的,并报经县委批准让你去执行的。 知道了吗? 哼,小年轻人你跟我牛什么牛,我才是县长。” 说完话,在烟灰缸里摁灭烟头,背着双手,抬着下巴走了。 张华看着他迈着方步走出的那副神态,差点笑出来,嘀咕了一句:“老顽固!” 高倩开着车载着张兰来到章平县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了。 高倩先回了张华在章平的住所。 然后在与张兰一起去附近买了些明天扫墓祭拜用的祭品、纸烛之类的物品。 她们返回的时候,张华已经回来了。 三人简单的梳洗了一下,坐上高倩驾的车向韩东宇的家驶去。 韩东宇的家在城东关,以前是县城边上菜农的地块。 如今韩东宇母子就租住在这一带,临街开了一个小商店。 道路不是很宽,但是住家户很多,由于韩东宇家开的商店正在路口,里面是大量的住家户,外面就是城里的大街道。 小商店位置很是优越,生意很好。 韩东宇的家就在小商店的后面,从侧开的门进入。 在韩东宇母子俩热情的迎接下,张华三人来到了韩东宇的家。 这是三间小平房外加一个小厨房。 三间小平房一间是商店,商店的货柜后面便是韩东宇母亲的卧室。 韩东宇独自住一间,收拾的挺干净,一个陈旧的书桌上摆放着不少书。 客厅内一个褪了红色的四方桌上已经摆了好几道菜,有鸡有鱼的。 张兰是见不得人家苦的人,心里很是过意不去,暗暗抱怨张华不该来吃饭。 张华拍了拍她的手:“娘你放心吧,我不会白吃他们家一顿饭的。” 韩母先请张华他们三人坐下,韩东宇忙着给他们三人泡茶。 待茶水泡好,韩东宇一一端来时,张华说道:“小韩,我看七八道菜呢,咱们也吃不完,你去外面喊两个在这一片德高望重的老人过来。 这样不是显得热闹吗?是不是?” 韩东宇哪能不懂张华的意思,不住的点头,很快跑了出去。 工夫不大,领着两个六十岁上下的男人进来。 两人应是从韩东宇的口中得知了张华县长来家做客的事。 一进门很是热情、激动的说:“欢迎张县长、欢迎张县长了。” 张华也不摆架子,起身与他们一一握了手,说道:“不用这么客气,小韩是我的秘书,我到他们家吃顿饭不就跟回自己家一样吗? 你们看,我娘、我爱人我们一家三口都来了,这不就是跟回到自己家一样吗?” 两人激动中带着惊喜,不住的夸小韩现在跟着张县长算是有出息了。 经韩东宇介绍,两人中一人是这个村的村主任,另一个是着辈分较高,德高望重的人。 韩东宇家租的房子就是这个人的二儿子家的。 二儿子有几处院子,现在一家在县城里面开个大排档,生意还不错。 几人一阵寒暄,韩母将炖好的一盆肚丝汤端上桌后,酒宴开始了。 韩母将精心准备好的白酒一拿出来,村主任说话了:“大妹子将酒放回去,我回去拿酒去,我放的还有几瓶酒呢,酒不是很有名,就是放的时间长了。 在我手里都放十多年了,我平时舍不得喝,今个张县长来了,让张县长尝尝。” 说完就站了起来,大步往外走去。 城市边上的村主任,有没有好酒,有没有钱,读者懂吧? 时间不长,村主任拎着两瓶酒过来了,这酒是没有外包装的,瓶盖还是一拧就开的那种。 瓶身好像刚刚擦过,瓶盖已经锈迹斑斑了,里面的酒微微泛着黄色。 张华虽不懂酒,也知这酒再少不会低过十五年。 因为生产这个酒的酒厂倒闭十五年了。 酒是浓香型的,倒在杯里挂壁。 待酒倒满各个杯子,众人举杯,酒宴开始。 众人热热闹闹的开始了吃喝。 虽然在吃饭过程中,韩母不停的离席去店里卖东西,但丝毫不影响大家的兴致。 席间,村主任说将来有事了一定找张县长帮忙,张华说道:“有什么事尽管找小韩就行了,小韩是我的秘书,他会帮我处理一些文件的。” 大家又是一阵碰杯饮宴。 晚上九点的时候,酒完、盘子空,在韩东宇母子和两位老者的欢送下,张华娘仨乘车离去。 二位老者又返回韩家,与韩东宇热情的聊天,一直聊到很晚。 回去的路上,高倩问副驾驶位置上坐着的张华:“老公,你是在帮韩东宇?” 张华点点头,问道:“你没发现他跟我很像吗?” 高倩没说话,继续开着车。 “看到韩东宇我想起我在双河乡上班第一年的事了。 举目无亲,无依无靠,没有一个人能伸手拉一把。 幸亏我有一个好兄弟李景运,是他带着我认识了强哥,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 紧接着认识李叔、谢叔,还有你,还有咱爸、咱妈,你们都是好人,是我现在最大的依靠和仰仗。 要不然我跟娘包括小舅,或许这一辈子都见不上面,这一辈子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我可能现在还在双河的那个小水库看水库呢,也或许比这更糟。” 高倩没有说话,只是开着车,眼睛有点湿润。 后座上坐着的张兰早已经是泪水滑落了。 第二天一大早,王满仓驾驶着张华的大越野载着张华一家三口出发了,目的地就是竹林县。 虽是高速公路,但路上的车辆比平时多了好多。 还好张华他们出发的早,不到十一点就赶到了竹林县。 车子下了高速直奔竹林县的公墓园。 今天是清明节当天,又是假期第一天,来扫墓祭拜的人很多。 张华戴上高倩给他买的棒球帽和宽幅大墨镜。 上身穿着休闲的夹克衫,下身穿着牛仔裤,脚穿蓝白相间的运动鞋。 任谁也无法想象那个张华县长竟然会是这番打扮。 早上王满仓第一眼就没认出张华来 ,当知道是张华时还咧着嘴笑:“县长,你这一身衣服一穿,你可不能骂我是‘憨货’了。” 惹得高倩和张兰哈哈大笑。 张华真想一巴掌拍死这个憨货。 张华四人拎着祭拜物品往公墓园里走去。 墓园门口的喧闹这时没有了,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阵阵哭泣声。 一座座竖起的墓碑前青烟升起。 这里没有嬉笑,没有吵闹,但多了哭泣。 待张华来到父母的墓碑前时,看到地上摆了好多祭拜的物品,有鲜花、水果和香烛等,摆放得整整齐齐,一看就知道有人精心准备过。 张华蹙起了眉头,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这些东西是谁放的?为什么会在这里?难道还有其他人也来祭拜过吗? 然而,很快地,他的眉头又慢慢舒展了开来。 不管是谁放的这些祭品,反正都是用来祭拜自己的父母的,这也是一种对父母的敬意。 虽然他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但只要对方是真心诚意地前来祭拜,那也就足够了。 毕竟,在父母生前,他们并没有收到过这么多的礼品和关怀,而现在能够得到这样的待遇,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想到这里,张华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开始动手整理起那些祭品,将它们摆放得更加整齐美观。 求好评,求用爱发电! 第357章 蔡昆生:幸福来敲门! 摆放好先前的那些祭品,张华、高倩、张兰三人开始摆放他们带来的祭品。 待祭品摆好,香烛点上,张华本来控制好情绪,当喊出:“爸、妈,我和高倩带着小姨来看你们了……” 瞬间哽咽,言不成句,泪水止不住的涌了出来。 随即他双膝跪地,头触地面,发出一阵压抑的痛哭声。 高倩一边点燃着纸钱,一边流着泪说:“公公婆婆,尽管我没见过你们,但我相信你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你们有一个天下最好的儿子。 你们二老放心吧,我跟张华很好,希望你们一定要保佑你们的儿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顺顺利利的!” 张兰慢慢的倒着酒,哭诉道:“姐,姐夫,张华跟倩倩很好,你们放心吧。 现在他们俩也建起来了自己的楼房,可漂亮了,我天天帮他们守着家。 你们俩放心,我一定替你们俩照顾好他们小两口的。” 三人正在哭诉时,四个老人在两个中年的带领下,向着张华这边走来。 走在前面的那个老人面目清瘦,但精神矍铄,颌下一缕白色的胡须,随着行走,银须飘飘。 来的六人赫然就是代冲的三叔、五叔、六叔和七叔,两个中年人分别是村支书代长明和村主任代长远。 几人来到张华近前,刚要再靠近,王满仓伸手拦住了:“老几位,就在这说吧,我认识你们,你们再硬要靠近,就别怪我无礼了。” 三叔对着王满仓点头道:“孩子,你做的很好,有你在张县长身边,我们就放心了。 对了孩子,你也是咱们双河乡的吗?” 王满仓点点头。 “哪村的?” “李岗。” “我记下了孩子,你放心在张县长身边,一定要守护好他,你们家,我们代家养了!” 王满仓当时就懵圈了。 被代家养了是什么概念? 据听说董楼村有个人参军,在部队为了救助战友自己负了伤,造成一条腿伤残。 救助的那个战友就是代冲的,人家代冲去人到董楼,给伤残的那个退伍兵说:你们家,我们代家养了。 不到一年,伤残的退伍兵全家都住上了新建的平房。 家里家外全是新的。 十里八村的提起这事个个羡慕的眼红。 听说代家每年都给那个退伍兵家好多钱,还帮那个退伍兵娶了媳妇。 如今孩子都十多岁了,日子过的可红火了。 现在代冲最有权势的几个人同时在场,最有权威的那个号称“三老爷”的人送给他一句话:你们家,我们代家养了。 王满仓当时就懵圈了,幸福来的太突然了,没一点准备啊,这也太幸福了。 他现在不知道拦好,还是不拦好了。 反正他的手伸着也没放下,但是几个人没再上前,只是静静的站着,看着张华三人的祭拜。 已近正午的阳光开始直射下来,几人额头沁出了汗珠,但还是静静的站着,没人说话,甚至大气都没敢出。 唯恐惊扰了伏地哭泣的张华。 稍顷,高倩和张兰将伏地的张华扶了起来,张华已经是满脸泪水,地面上也有片片泪痕,在阳光下显得斑斑驳驳的。 仿佛是一幅破碎的画卷,让人看了不觉心痛。 高倩从身上斜挎的包里拿出湿巾,帮张华擦拭了脸,又从地上捡起棒球帽,拍掉上面的尘土帮张华戴在头上。 张华弯腰从地上捡起宽幅墨镜,吹了一下上面的灰土,戴在眼睛上。 待高倩擦拭了自己的脸后,戴上她的墨镜,这才说道:“我们走吧。” 三人转身,张华看到几米外,王满仓拦着的几个人,他没有停住脚步,路过王满仓身边时说道:“放开他们,我们走。” 张华他们几人与三叔他们擦肩而过。 三叔他们看不到张华的表情,也看不到张华的眼神,他们不知道那副宽大的墨镜后面到底是什么样的目光。 代长远想要说话,被七叔扽了一下袖子,他们几人眼睁睁的看着张华几人离去。 张华四人在走出公墓园的时候,张华总觉得浑身不自在,仿佛被人盯上了一样。 他停下脚步四下打量,墓园大门口的那片绿植边,一棵松柏树下,他清晰的

相关推荐: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鉴宝狂婿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我的风骚情人   我的傻白甜老婆   红豆   树深时见鹿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白日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