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还保姆?亏他们想的出来,得空打电话过去臭骂他们一顿。” 看着王满仓递过来的那张存有十万块钱的银行卡,手一推:“你收好,给你家里转回去一部分,其他的你留着用吧。 再说了,你也该相对象了,手中没有钱,哪个女的能看上你这个憨货?” 王满仓不好意思的回答:“书记,不是,县长,家里年前帮我定好亲了,跟我家关系不错的一个伯伯家的二闺女,比我小一岁,也算是小时候一起长大的。” 张华一听好奇了:“已经定好了?给我说说女孩长的怎么样?漂亮不漂亮?个头高不高?皮肤白不白?性格.......” 王满仓说道:“县长,这是跟我介绍的对象,你打听这么多干啥啊?” 张华一下被王满仓打断了问话,他一愣,回头看见身边有个沙发靠垫,拎着砸向了王满仓:“你个憨货,我打听一下怎么了?我就不能打听吗?” 在里屋收拾衣物的张兰“格格格”的笑了起来。 张华早上上班的时候,由于离县府大院隔一个广场和一条路的距离,张华没有让王满仓开车来接他。 他是一路走着穿过广场来大院里上班的。 也不知道得到了谁的提醒或安排一样,王满仓虽是没开车来接他,但人走过来了。 他没有与张华同行,只是跟在张华身后几米远的距离,一路来到大院后,他就回了小车班的办公室。 今天是周三,张华比他请假的时间提前一天回来的。 来到办公室,坐下看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材料和文件,县府办的一位副主任送来了他所分管的几样的工作的材料。 这位叫王忠启的副主任告诉张华,县府办正在帮着张华物色联络员,问张华有什么具体要求没有。 张华想了一下说道:“人品好,老实机灵,做事务实勤勉的就行了。” 王忠启点头后离去。 连续三天,上班期间张华没有离开过办公室,他一直在办公室里研究分析他所分管的几项工作。 一个地方要想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吸引投资和促进商业活动。而招商引资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之一。 通过积极引进外部资金、技术和人才,可以迅速推动当地产业升级、创造就业机会,并提高地区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张华虽然知道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但他并没有马上开始着手这项工作,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摸家底”。 在没搞清全县的实际情况、各乡镇的实际情况之前,他并不急于求成。 一个负责任的领导干部在制定本辖区的一切政策或举措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全面、深入地“摸家底”。 这意味着他需要对辖区内的各种情况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和把握。 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确保所制定的政策和举措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真正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并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这样也可以避免盲目决策带来的风险和损失,让每一项政策都能发挥最大效益,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而最有效、最直观、最清晰、最准确的“摸家底”,就是老办法,也是笨办法——现场调研。 只有自己亲身到过、亲眼看过,才能知道自己管理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知道该如何去做。 张华站在全县行政地图前仔细的看过一阵后,自言自语道:“该下去看一圈了。” 在省里参加完会议的龚书记,结束会议后还没来得及动身回白马市,便被一位领导的秘书叫走了。 在省委组织部部长的办公室里聊了一个多小时后,龚书记才乘上车往白马市返回。 下了高速,龚书记让司机停下了车,推开门,他踱步在路边,看着宽阔干净的路面,再看看路一侧那返青的麦苗,不远处就是白马市区,一座正在快速发展建设的城市,好多架塔吊高高的耸立,伸着长长的机械臂在吊装着这座城市明天的美好。 龚书记静静的站立着,他微笑着沿着身边的大路看向市区,口中说道:“五年的时间,一千八百个日夜的思考与筹划,一千八百个日夜的建设与发展,白马,我龚元河终是没有辜负这里九百万人民的重托啊! 是啊,是该离开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总是要有新的岗位、新的工作要做的,白马,希望你能发展建设的更快更好!” 第287章 要账 周一的上午,上班不久,程虹主任带着一名二十五六岁的青年男子过来。 张华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周五下午自己从十多个候选人中圈定的联络员韩东宇。 韩东宇是省城一所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学生,毕业后考公进入了县教育局办公室,后抽调到县府办。 张华之所以选定韩东宇,一是看中了韩东宇的形象气质,一米七五高的身材,有点偏瘦,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镜片后的双眼透出睿智与沉稳,还有几分成熟。 二是看中了韩东宇的出身。韩东宇的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一路至今,母亲李凤英如今在县城开了一家小卖部,虽说挣钱不多,加上韩东宇的工资,娘俩已经是衣食无忧了。 想必李凤英现在还在劳累赚钱,是帮韩东宇娶媳妇吧。 程虹笑着向张华介绍道:“张县长,这就是韩东宇同志,以后由他担任您的联络员。” 听到这话,韩东宇赶紧微微鞠躬,语气恭敬地说道:“张县长您好,我是韩东宇,目前是政府办的抽调干部。 现在受组织指派,前来向张县长报到。 请张县长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对我多多批评教育,我一定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他的态度诚恳而谦逊,让人不禁对他产生了好感。 张华笑道:“韩东宇,二十五岁,省城财大中文系毕业。 你如果愿意跟着我一起工作,批评教育不会少,但更多的是劳累,你能接受吗? 能接受,你就留下,不能接受,我再找别人。咱们都年轻,我不喜欢绕弯说话。” 韩东宇没等程虹主任询问他,马上说道:“张县长,我是农村长大的,吃苦受累早习惯了,我向张县长表态:我绝不怕苦、绝不怕累,我愿意跟在张县长身边学习。” 张华看了一下他,对着程虹主任点了一下头。 程虹明白,向张华点了一下头后,带着韩东宇离开。 韩东宇临走时,向张华深施一礼:“谢谢张县长给我这次机会,我一定珍惜,绝不会让您失望!” 按照程序和流程,韩东宇接下来要接受大概一周的培训和学习。当然了,有的地方三两天就行了,主要是看前期所了解并掌握的知识。 有的联络员和高级别领导初定的秘书,在培训学习中也有被刷下来的,据说在上实务课时,这个未来的领导干部身边的人总是犯一个大毛病——泄密。 这个泄密不是故意的,是不经意间就说漏了嘴。 被勒令终止培训学习、赶回原工作岗位的人员得到的答复是“不遵守纪律”或“爱说话”,其实就是泄密的一种。 当然了,作者没有参加过这方面的培训学习,至于都学些什么内容,了解的不多,大抵应该是秘书实务、保密纪律等方面的知识吧。 有知道的读者可以在此给大家普及一下,这都是知识点,要考的,不是吗? 张华回到办公桌后坐下,再次翻看着三个乡的材料。 他决定从章平县最东边的三个乡开始考察调研。 东边三个乡的经济要比西边几个乡强好多,主要得益于地理优势和自身条件。 东边三个乡与白马市的顺河县搭界,完全平原地势,且水资源丰富,三个乡都有一个特点,辖区里水塘、水田多。 故而三个乡的主要农作物就水稻,农副经济则是水产养殖。 张华正在仔细的分析三个乡时,程虹又来了,送来了一些重要材料,并告诉张华两件事:一,周五就是每两个月一次的政府常务会,请张华务必参加。 二是,经过了解,韩东宇有过相关实操,这周韩东宇就能到任。 政府常务会议作为县政府集体议事决策性会议,每两个月举行一次。 一般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原则上采取每月例会制,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加开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决定并召集。 会议由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组织,会务工作由政府办公室负责。 县政府主要领导确定会议时间和会议议题后,政府办发会议通知。 张华看着程虹送来的材料,正是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 张华看了一下这些议题,抱怨道:“也不给时间适应,上来就是大工作,非得赶着我跑步前进,慢点走都赶不上趟啊!” 程虹“噗嗤”一笑,捂着嘴出去了。 张华看了一眼程虹的背影,得,这周的调研是去不成了,还是看会议议题吧。 周三,书记简永红和县长段国生去市里参加一次会议。 当天下午,段县长回来向政府班子传达了市委上午的会议内容:市委龚书记调走了,秦市长任市委书记,新来的市长姓杨,叫杨忠堂,省国土厅的常务副厅长下地方了。 说起了国土厅,张华想起了市国土局的郭副局长了,喝了我的好酒了不知道还在不在市国土局,如今业务对口,该找他要点东西了。 至于龚书记去哪任职,段县长也不知道,不过按张华的分析,龚元河书记在白马市这五年来成绩和声望都很好,想必不会去一个差的地方。 还是得多留意,万一龚书记去了好地方,自己厚着脸皮上门要政策,龚书记大概率不会让自己“滚蛋!” 回到办公室,张华拿起手机找到赵小强的电话,拨打了过去,电话通了,竟然没人接听,再打,还是没人接听。 张华骂道:“赵小强你敢不接我的电话,别让我找到机会,找到机会找秦市长,不,秦书记告你一状,还将你赶农村扶贫去。” 下午快下班的时候赵小强回电话了,张华没好气的说:“你干啥去了半天才回电话?” 赵小强哈哈笑道:“我就知道你会生气,跟你认识这么久了,我能不知道你吗,小心眼的家伙。 这不一下课我就第一个回电话给你了。” “你搞什么去了,怎么还上课?” “得进步啊,不学习怎么进步?” “说人话,你这话我听不懂。” 赵小强骂道:“都当副处级领导了你还是这个样子,能不呢有点素质啊张常委? 我得向你学习啊,来参加市委党校的科级干部培训班了,这得三个月学习,今天还不到半个月,还有两个半月的时间呢,且熬吧。” “咦?经常听说去党校学习的事,这上学的事我咋没有机会呢?名额都给你们城市里的干部了?” “我亲爱的张常委,你说话不损人行不行啊?你一直是一线领导干部,而且实职党委政府的领导干部,一线能够离开你? 如今你副处级了,不可能在一线了,你很快就得参加处级干部培训班了,到时就不一定在市委党校了。” “上学好啊,上学了就不用工作了,还能学习,关键的是还能拿工资,还能领补贴。” 赵小强哎了一声,心道:张华就是张华,啥时间他都有个思想,你说他干工作拼吧,很拼!你说他喜欢躺平吧,还真是,但凡有点机会他就躲的远远的。 赵小强很多时候都不明白张华这个货到底是个啥人?两性人?不,应该是多重性格的复杂人。 却听张华说道:“上学的事以后再说,三个月怎么会够,怎么也得学半年吧,这样的话理论知识才能学的扎实、领悟的才能够深刻。 我问你啊,你们市国土局的那个副局长郭局长还在不在任?” “你找他干啥?有啥事我就能跟你办了,还需要找他?” “我才不找你呢,我找你还得欠你的人情,我找他,他还欠着我的酒呢,我得要账啊!” 第288章 去球,还是跑慢了! “哦,那你去找郭局长要账去吧,看他咋还你的账?” “啥意思啊赵大科长?郭局长调走了?” “是啊,他去年就调走了,市交通局的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交通上的二把手。” 张华一听,哈哈笑道:“那也好办,我照样去找他要账,我们章平西面的乡交通得需要改善一下了。” 赵小强又是一声长叹:“哎,认识你真是不幸啊,有大忙帮大忙,有小忙帮小忙,帮不上忙的全部出力。” 张华哈哈大笑。 结束了与赵小强的通话,张华拿出自己包里的记事本,工工整整的写到:市国土局的郭副局调到市交通局,为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双河代冲村小城镇居民区内,三叔、五叔、六叔、七叔以及代冲村书记代长明、村主任代长远六个人在小区内的一个石桌前围坐着。 早春下午的阳光晒着他们,几个老人有点昏昏欲睡。 代长明和代长远也不说话,只是静静的抽着烟。 三叔依旧微闭着眼睛,有节奏的慢慢摇晃着上身,显得很是舒适、惬意、悠闲,缓缓说道: “英雄豪杰,什么英雄豪杰,我看是猪狗不如,流氓恶霸罢了。 看看他亲叔家的孩子,人家谁都不靠,不借家族里的一点力量,现在去哪了?什么地方?哦,对,章平,章平县的副县长。 这才是我们代家族人的骄傲。 我们代家祖上也是出过不少当官的,只是都不高,最高的也不过是府衙的判官。 张华他年纪轻轻的官至副县长,以他的声望、政绩、口碑,假以时日,前途不可限量啊,此子未来可期、未来可期!” 他依旧是微闭着双眼,左右晃动着上身,像是自语,又像是在感慨:“代家族人千百年来的传承,在我们几兄弟手里给毁掉了,更被大房的不肖子孙亲手给毁掉了。 还好我们及时采取了补救,废掉大房的祸患,将正宗的大房嫡子扶正。 对了,张华的爱人录入族谱了没有?她年轻貌美、华贵大方,与张华结百年缘、修万世福,忝居大房女主,是代家一族的荣光。” “三伯,过年大祭的时候就进谱了,是七叔亲自执笔录入的。”代长远回答。 五叔说道:“方便的时候立个碑吧,立两块,一块就立在这个小区的大门口,这个小区的修建是我们大房的嫡子嫡孙张华依靠自己一人之力建成的。 是他张华的荣耀,是大房的荣耀,更是我们代家族人的荣耀。 另一块要大一点,立在祠堂,将张华的事迹全部刻上,看看他是怎么造福代冲、造福乡邻、造福广大老百姓的。 要让所有的代姓族人为之骄傲!” 代长远点了点头:“我记住了爸。” 七叔说道:“你们怎么对待张华,我也不想说了,上次我已经说过了,自那天起不谈旧事。 只是眼前,代明远一家还是有事,大事没有,小事不断。 你们说说该怎么办?” 三叔正在左右摇动的上身突然停下,坐的笔直,两只微微闭着的眼睛也瞬间睁开,两道似乎闪电般的凌厉的目光从他那双浑浊的眼中射出: “哼!没收田产,清出族谱,全家驱逐,不准他们再回代冲!代冲也绝对不再承认他们的代姓是我们代冲的代姓。” 一众人都没说话。 没说话,就是默认,就是同意,这就是代家族人的规矩。 不同意你可以说话,不说话就是默认,就是同意。 过了好一会,代长明说道:“代明远夫妻两个好办,小的四兄弟怎么办?老三代豪前几天放回来了,除了代明远,就数他判的轻了点。 老大代英判的最重,九年,就是服一半刑期,也得五年半以上,差不多还得住两年多。 老二老四今年也是年里年外的事,应该也能回来了。 他们四兄弟都是四个家庭,怎么安排啊?” 三叔说:“老大代英最混,老四代杰最坏,这两人不能留,这两个家庭也不能留,赶走。 你们忘了吗?代英差点将张华打死,口口声声骂张华是杂种,这是骂谁呢?骂我们代家全族吗? 他代英小吗?三十好几了他还小吗?骂自己的弟弟是杂种、狗杂种。这是没有人性,天良泯灭之徒所为,代冲不要这种人。” 几个人就这样坐着,聊着,院内来往进出的人员没人敢近前听他们说些什么、议些什么。 他们就坐这,看似聊天闲谈一般决定了代明远一家的命运。 代明远,真的很惨,他怎么也没想到,已近晚年的他,不得不携带老妻凄然被逐出代冲。 他不敢反驳代家族人,尤其代冲几乎全部代姓人家都出来人指着他鼻子说:“快走,当心我们打你,我们打了你,你也没地方说理去。” 他的三子代豪,曾经也是骄纵之人,面对着代家族人的汹涌气势,吓得不敢说话,只是往代明远手中塞了一些钱,就躲到一边去了。 他没走,他舍不得代冲,更舍不得在代冲与妻子开个门市部。 就那不足二十平的门市部,一年两季文旅节,轻轻松松收入四五万,还不算平时与节假日期间的营业收入。 周五,章平县政府常务会议如期举行。 作为县府三号人物的张华与常务副县长李建平分左右坐在县长段国生的两侧。 因为议题提前知晓,又有相关领导作了深入的交流与沟通,会议进行的很顺利,下午半天便通过了各项议程。 张华没有发表任何讲话,他初来乍到的,也没打算发表什么讲话。 会议取得了圆满结束。 大家正要起身离开会议室的时候,段县长的联络员急急忙忙的走了过来,在段县长耳边说了几句话。 段县长面色一怔,神情很不好看,对着联络员问道:“真的?什么时候的事?” 联络员回答:“十分钟之前发生的。” 段县长看向县长助理、县公安局长吕朝阳:“你也在开会,应该也不知道外边吧?” 吕朝阳一脸狐疑,段县长小声说道:“造纸厂出事了,你快去!” 吕局长急匆匆的走了出去。 张华听到了段县长与吕局长的对话,造纸厂出事了,什么事?安全事故?不归自己管。打架斗殴?不归自己管。反正造纸厂是工业,还不归自己管。 赶紧跑,明天就是双休了,回省城陪老婆恩爱去。 他赶紧收拾了一下面前的文件夹,将材料归置好,合上文件夹拿着就往外走。 “张华县长别走,我们有突发事情要谈。”身后传来段国生县长的声音。 张华心道:去球,还是跑慢了! 第289章 造纸厂有污染 张华只好停下转过身来,段县长又说:“建平县长,你们两位来我办公室。” 来到段县长办公室,联络员给李建平和张华二人倒了茶水,又将段县长茶杯中的茶叶倒掉,重新沏了一杯新茶,这才离开。 段县长说:“十多分钟前,造纸厂又出事了,不过这次事情出的有点大,两位先坐,我先给永红书记打个电话,通个气。” 段县长拿起桌上的电话拨打了简永红书记的电话,与简书记在电话里说了十多分钟前的突发事件。 听着段县长的打电话,张华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造纸厂排污染废水,造成临近的多家老百姓田地污染严重。 老百姓找造纸厂讨个说法,造纸厂先是不予理睬,后又让保安将上门讨说法的老百姓驱离,老百姓们气不过,在被保安驱离时,与保安发生了争执,有了肢体碰撞。 于是双方发生了殴打,多名老百姓被保安打伤,其中两人伤势严重。 以上还不是重点。 重点是,随老百姓一起去造纸厂讨说法的人群中有两名省城的记者,他们带的设备不但被造纸厂的保安砸坏,人被保安打伤,保安还说他们是“假记者,鼓动老百姓闹事”,将他们二人拉进造纸厂“关押”了起来。 现在,县长助理、县公安局局长吕朝阳已经赶了过去。 张华听到简永红说:“又是这个造纸厂,这才多少天又出事,段县长,你们县政府得重视起来了,不管这家企业发展多好,总是不停的破坏稳定,这与我们县的发展大计是严重违背的,县里也绝不会同意有这样的事件发生的。 等朝阳县长搞清楚事情之后再做处理吧,一定要对破坏章平县稳定的人员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吕朝阳,虽是章平县公安局局长,但高配半级,因副县长名额已满,挂了县长助理职务,大家还是叫他吕县长,同志们叫他朝阳县长。 结束了与简永红书记的通话,段国生县长对李建平、张华二人说:“我刚跟永红书汇报完,你们俩应该也听明白了,事就是这么个事。 原本不算大的事,因为省城的两名记者的参与并被打而变的复杂起来,记者们要不要安抚?肇事者要不要追责? 重要的是这件事会不会被捅出去,外界知道了该怎么应对?” 段县长说完话,端着办公桌上的茶杯来到在沙发上坐着的张华二人近前,也在沙发上坐了下来,又说道:“提起来县里的这些企业,我就头大,没有一家能让人省心的。 建平县长,这是你分管的,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 李建平放下手里的茶杯:“段县长,这会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咱们还是等朝阳同志的结果再定吧,刚才简书记也说了,要严肃处理,怎么个严肃处理? 那就让朝阳县长划好了责任再决定怎么严肃处理,对谁严肃处理了。 当然了,对于破坏咱们县里稳定大局的人员,我们还是不能姑息的,一定要严肃处理。” 段县长对张华说:“张华县长你是什么意见?” 张华一听,你们俩都将调子基本定下了,还问我什么意见,我哪有什么意见。便道:“我没意见,我刚来,好多事还不清楚,就以你和李县长的意见为主吧。” 段县长说道:“目前还不知道两名记者的来路,事情有没有捅出去,你张华县长可是老跟记者打交道的人,你说说,对待这两受伤的记者该怎么安抚?” 张华一听,想了一下:“段县长,县委宣传部号称记者之家,几乎每天都要跟各路记者打交道的,就把安抚记者的工作交给县委宣传部吧,他们比咱们有经验。” 段县长考虑了一下:“也是,我现在就给仲萍部长打电话。” 说完话,放下手里的茶杯,站起身来到办公桌前,拿起话筒按了一串数字,时间不长,宣传部长方仲萍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 段县长将事情又给方仲萍说了一遍,方仲萍好一阵才说:“哎呀,头疼,段县长,这次好像事情有点大了吧?我现在派人去接记者先回医院治病,其他的咱们稍后再说。” 张华摸出手机,浏览了一下新闻,尤其社会新闻,又搜索了一下带有“章平县”词条的新闻,万幸,还没曝出来。 刚想揣起来手机,他想到了微博,打开来看,又是好多条信息,大多是祝贺他调任章平县委常委的。 他看了一下自己的名字,由“张华书记”变成了“张华副县长”了,张华不由得的摇头,这些粉丝都是一路关注着自己啊,自己的名字更新肯定是跟着县里面的官网走的。 一边感觉好笑,一边翻查着这些信息,突然一条@张华副县长 的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是一条博文,打开一看九宫格照片,博文文字内容是:张县长,正好您调去章平了,您帮帮章平的这些老百姓吧! 九宫格的图片内容很丰富,有一大片白地里枯黄瘦弱的麦苗,有污染的发黑起黄色沫子的小河水,有一群无助的百姓,有章平县造纸厂的大门口。 张华的脸“唰”的一下变了,变的非常难看,他的内心燃起了一团火,是怒火。 他看了一下博主的名字——“记者林枫”,南陆日报的那个“烦人的家伙”林枫林记者。 他将手机递给席县长:“段县长,恐怕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乐观,事情捂不住了。” 段县长看了一下张华的手机:“这不就是一条微博吗?让宣传部的去处理吧。” 张华没有再说话,他想起来岳父高长山的话:“段县长这个人还是不错的,人比较务实,就是思想保守了一些,对新技术的热情不高。” 张华知道,一切都源于记者林枫@张华副县长。 因为他张华不可能不发声,谁也阻挡不了他发声,为了老百姓,他张华必须发声,因为他是张华,他是“基层的好党员,百姓的好干部”,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张省长口中的“标杆。 李建平县长拿起手机看了一下,将手机默默的递给张华,看了一下段县长,又看了一下张华,说道:“张华县长,你是最懂得这方面的,你说实话,这能有多大的事?” 张华看了一下他,拿起手机,看着清晰的九宫格照片,说道:“难说了,就看我们县委政府的态度和决心了。” 李建平一怔,没有说话,从茶几上的烟盒中抽出一根烟点着。 段县长想了一下,果决的说道:“大不了处理几个人,将那几个打人的保安全部关拘留所去。给受伤的百姓治病,钱,让造纸厂出。 我虽然很不喜欢这家企业,但我也坚决不能让这家企业关张了,不然几百口子工人怎么吃饭?” 第290章 谁敢打压他? 张华没有说话,李建平也没有说话。 张华心想,这家企业如果不整改,恐怕真的保不住了,至于怎么保,怎么整改,他不管,他会马上出手停止这家企业的生产,并调查这家企业因排放污染废水给老百姓造成多少损失。 还好,环境与民政都是自己的分管的,下起手来也名正言顺。 李建平在想什么,张华不知道,但张华已经知道了段县长的底牌。 底牌可以有,但前提是你的底牌必须合情合理合法合规,否则,那就不是底牌,那是犯错误,那是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个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领导干部还是合格的领导干部吗?上级能没有考量? 张华又翻了一下微博,随着林枫的发声,许多记者和大V也跟着发声。 省环保厅的官微突然也下场发声了,配文是: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张华不看了,他知道爆雷了。 现在这个时代可是全民记者的时代啊!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只要涉及到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就会立刻被网络这个强大的工具无限放大。 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了一个强大的武器,可以通过网络将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事情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真相。 这样一来,那些试图掩盖事实或者损害百姓利益的行为将会无处遁形。 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轩然大波。 所以说,如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全民监督、全民曝光的时代。 而这也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张华不再看手机了,他心里叹息着,默默的坐着。 三人都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坐着。 张华忍不住了,拿起手机,打开微博,刚要发声,段县长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 段县长起身走过去接听,是简永红书记的电话,简书记说:“段县长,造纸厂保安伤民、殴打并非法拘禁记者的事捂不住了,你们县政府考虑怎么应对吧。 我有一种感觉,恐怕这事情不会这么轻易就能平息的。” 段县长说:“是的书记,刚刚我们也分析了,估计会有点麻烦,我现在正在跟建平县长和张华县长商讨解决办法。 我的想法是尽一切可能也要保住造纸厂,事关数百名工人和家庭的事,事关全县稳定的事。” 简书记说道:“那你们商讨吧,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后给县委说一下,我估计要不了多久,上面就会有人打来电话过问此事。” “知道了书记,有什么我随时打电话向你汇报。” 张华见段县长挂掉了电话走了回来。 他打开微信给简永红发了一条:学姐,如此伤民,我要发声了,微博上好多@我的。 很快,简永红的微信回复:那是你张华自己的事,与我无关,我是事先不知道的。 接着,简永红又一条微信过来:我可警告你,收不了场别怪我拎你耳朵! 张华回复了一个“调皮”的图片。 张华打开微博,写文字:已知晓,正在向县长汇报,请大家放心,我们章平县委县政府决不允许有损害老百姓利益的事情出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点击发布。 张华说道:“段县长、李县长,我向两位领导汇报一下,我的意思很明确,也很简单,造纸厂不管对全县的经济发展有多大的助力和贡献,他只要伤民、害民,损害老百姓的利益,我们就不能不管。 我看了,事情的起因是他们厂的废水排放,如此严重的污染废水,这么大的伤民事件,不对造纸厂进行整改是不行了。” 李建平拍了一下茶几,说道:“这个造纸厂的王厂长也真是不像话,有污水处理设备他们竟然不用,直接排放污水损害附近的老百姓,真是麻烦,给县里添大麻烦!” 段县长思考了一会:“先这样吧,等等朝阳县长的处理结果再说。 你们二位先回去,有什么事情咱们电话沟通。” 张华看了一下段县长,点点头:“好的,段县长。” 走出了县长的办公室,他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坐下后拿起电话打给了县环保局办公室,对方有人接听了电话。 张华说道:“我是县政府的张华,我要求你们环保局立即派人到县造纸厂附近的水流域采集水样品和土壤样品回来检验,我要在最短的时间知道检验结果。” 对方说道:“张华?县政府的张华?县政府有张华吗?啊?张县长!张县长您好,我是局办主任谢征,好的,我马上向我们局长传达您的指示。” 挂断了电话,张华找到县民政局的电话,拨通:“我是县政府的张华,我要求你们民政局立即派人前往造纸厂附近的农村,全面排查统计老百姓因造纸厂废水排放造成的损失,我要求数据要真实、不能有遗漏,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数据报给我。” 打给农业局:“我是县政府的张华,我要求你们农业局迅速派人前往造纸厂附近的农村,查看许多百姓的庄稼因土地污染造成大面积枯黄,指导农民能否进行种植改善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打给水利局:“我是县政府的张华,我要求你们水利局派人去造纸厂附近的水流域进行查看,看看能否更改水道,以避免污染废水流入下游河道,造成下游更多的损失。” 打完电话,张华给联络员韩东宇说:“知道县造纸厂吗?” 韩东宇点头:“张县长,我知道。” “走,带我去!” 透过窗户看着张华带着联络员钻进的自己的专车,车辆向着政府大门驶去。 段国生对站在一边的李建平说道:“张华这小子是个做事的人,敢较真,天不怕地不怕,果然名不虚传啊。” 李建平说道:“他先开始是不想管的,想躲的,你没发现吗?只是看到了伤民了,他才改变主意的。 确切的说,他是看到地里的庄稼全部枯死了,他才决意要管的,而且态度很坚决。 人的名树的影,不服不行,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做事的张华,是他的标签,只要坑农伤农,他是真敢斗争到底的。” “我真的怕张华他不顾后果将造纸厂给关了啊,到时候数百名工人和他们身后的数百户嗷嗷待哺的家庭,那可是一大麻烦。” 李建平苦笑道:“咋办?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吧?段县长,你要拦着不让张华工作吗?我们俩阻止张华不要管老百姓吗? 真要是那样,以他张华的号召力,先不说上面的领导生气,就是天下的老百姓一人一口唾沫也能将咱俩淹死。 哎,赶的还特么真巧,正好是老百姓的事,又正好是环境方面的事,都犯到他张华手中了,两件事,哪一件事咱俩都没法拦。 怎么?老段,你有更好的办法?” 段县长双手搓了搓脸:“哎呀,屁的好办法,我们这脑子哪有张华他们这样的年轻人聪明啊,我估计他心里已经有了对付咱们俩这样的保守派的办法了。 算了,我们既然没办法阻止他干工作,总不至于去打压他吧? 再说了,我们用什么办法打压他?谁敢打压他?他一个从基层小科员上来的领导干部,别看年轻,比猴都精明,我们打压的了他? 还是想想怎么帮他擦屁股吧! 这小子,刚来就惹事,有他张华搅和,我这一任估计是安生不了了。” 第291章 张华查污染 章平县造纸厂在县城的东南角,属于城关镇的辖区。 张华的车路过造纸厂门口的时候,门口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秩序,只是有些看热闹的百姓,还在远处三三两两的站在一起议论着,没有散去的迹象。 国人最大的一个长处就是遇事爱围观,围观完了再相互议论和演绎。 但见三三两两的老太太聚在一起连说带比划的,张华虽然坐在车里,通过那些老太太表演的动作,就知道那是保安在挥舞着橡胶棒的场景。 他不由的看了
相关推荐: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交流_御书屋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我的风骚情人
万古神尊
新年快乐(1v1h)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鉴宝狂婿
乡村透视仙医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