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红楼帝业 > 第3章

第3章

想去哪?你尽管直说,我去向组织说明情况,力争达到你的要求。” 张华想起了李景运的吩咐,立刻明白了李景运的意思,说道:“方乡长,我虽然年轻,但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没有个人想法,一切听从组织安排。” 方千里看了一下张华,然后站起身来:“是的,我们都是党员,一切服从组织的决定就是了。 行,我知道你的想法了,我会立刻向组织汇报,你一定会满意的。” 说着话拍了两下张华的肩膀:“早点休息小张,以前的那些委屈都过去了,再有什么为难事你直接找你老大哥我,记住了啊,好了,你休息吧,这几天组织上会对你新的安排的,等消息就行了。” 张华起身将方千里送出了门,关上门没有十分钟于副书记来了,坐了差不多有五分钟,说了与方常务差不多的话,然后拍拍张华的肩膀离去了。 又过了一会来了一个副乡长,与张华谈了一会,也是说了前两位大致意思一样的话,安慰了张华几句,也离开了。 张华心想应该没人来了,正准备脱鞋的时候,房门又响了,原来是党政办刘主任…… 这一夜最安静的是李景运的房门,他的房门没人敲响,但房间里却是有三个人在陪他喝酒,他们四人边喝边聊到天亮。 强哥住的房间比较高档,他与高书记聊了一阵,又分别与陆续到访的竹林县的其他领导聊了一阵,就洗澡休息了。 这一夜唯有张华没睡好,他不知道有强哥这个大人物的站台,前途是喜还是忧,尤其是乡里面的几个大人物陆续来访,他不是感觉受宠若惊,相反,他感到惶恐不安。 “要是中了大奖辞职走人,就不会有后面这些纷纷扰扰的事了”,张华躺在床上,两眼呆呆的望着天花板,心里这样想。 第10章 副乡长 第二天早晨,在招待所内部餐厅吃早餐时,张华见到了强哥和李景运二人,张华走了过来激动的喊道:“强哥,景运。” 强哥边吃着油条就这咸菜,边说:“想着你昨晚没睡好,今早要睡懒觉的,我与景运吃完早餐就得赶回去了。 既然见你了,我就叮嘱你几句话,我什么身份景运可能告诉你了,说实话,从你身上我看到了刚工作时的我,那种无奈是别人无法理解的,再加上你与景运是好朋友,景运也一直要我给你助一下力。 你与景运都是我的兄弟,我能帮肯定是会帮你的,你不要有心里负担。 通过昨天一闹腾,你算是彻底在竹林县站住步了。” 张华眼睛有点湿润了,他不停的点头,景运递来一张纸巾,笑骂道:“没出息的样子,这就激动了?听好,还有后面的呢。” 张华接过纸巾,擦拭了一下眼角,景运把头伸了过来,小声说道:“最迟今天下午你就会收到消息,你就是双河乡的一名副乡长了。” 张华一时愣住了,但他很快稳定住了情绪,强哥赞到:“不错,还算沉稳,以后就这样保持住,不骄不躁,不喜不悲,遇到天大的事也要保持沉稳冷静。 以后有什么事随时与景运联系,我不说将来能保你做多大的官了,至少有景运我们帮你参谋,你会少受排挤或少走些弯路。 还有,若是有些人想通过你的路子来找我,你不要当场答应或拒绝,到晚上的时候跟景运通个电话,让景运告诉你怎么回复对方。 好了,我该说的说完了,最后提醒你一句话,不许做有损党员干部形象的事情,更不许做违法乱纪的事,要时刻保持清醒。” 张华不停的点头:“强哥,景运,谢谢你们的帮忙,你们的大恩大德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你们放心,我一定努力做好工作,绝不给你们二位脸上抹黑。” 景运拍了一下张华:“别说那么豪迈,记住,我们是上下铺的兄弟,华子,你我都很年轻,都刚刚参加工作,有强哥帮咱们指着路,至少不走弯路就行了。 好兄弟,一起加油!” 李景运伸出右手,张华也将右手伸出,二人紧紧的握在一起。 下午四点,在县城里驾校考完最后一个科目,就等一星期后领到驾照的张华接到了李景运的电话,景运在电话中告诉张华,他刚到家不久,接到了竹林县的电话,关于任命张华为双河乡人民政府副乡长的事,已经在竹林县县委常委会上全票通过了。 景运说,由县委高书记提议,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彭文娜和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二人的力挺,尤其是纪委书记彭文娜大有不通过提案就会与谁不死不休的架势,剩余的八个常委纷纷高举手投了赞成票。 李景运说道:“准备一套新衣服,回去洗个澡,好好睡一觉,明天等着上任吧。有事要第一个打电话过来,有强哥这个免费的参谋长,不用白不用,趁他还有权力,要榨干他的能量。哈哈哈。” 李景运在一阵爽朗的笑声中挂断了电话,张华坐在路边的道牙上,摸出买给教练的烟,给自己点了一根,一边咳嗽着,一边抽着,心里满是激动,脸上却是泪珠滑落。 第二天上午,双河乡召开了全部人员参加的大会,县委组织部来了一位副部长,宣读了县委常委会的任命,原县交通局党组书记、局长蔡昆生任双河乡党委委员、书记;原双河乡常务副乡长方千里任党委委员、副书记、代乡长,提名乡长候选人;原双河乡党政办一级科员张华任双河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一霎时,全场震惊,震惊有两点,一是一向名不经传的小人物,被赶去看水库的边缘小角色一跃成了副乡长,二是主持全乡工作达二十多天的于副书记竟然被闪了一下腰,原地踏步了。 下午三点,由新任的代乡长方千里主持的乡政府工作会议上,对包括张华在内的五位副乡长重新做了分工,排名第三的副乡长张华则是分管林业、卫生、交通、环保、教育工作,驻王庄村。 这时,张华这个穷苦人家走出来的孩子第一次真正引得大家的关注。 下午开完政府工作会议,党政办冯副主任走到会议桌前对张华小声说道:“张乡长,你的办公室已经打扫好了,按照方乡长的安排,办公桌椅都是新买的,你看看满意不?” 张华站起身来,一边收拾着桌子上的材料,一边说:“多谢冯姐了,我这人你是知道的,不挑剔,能办公就行。” 冯副主任笑了一下,带着张华去了他的办公室。 张华很满意的看完了办公室,屋内家具齐全,还配了最新式的液晶屏电脑,屏幕好像是二十一寸的,张华刚将手中的材料放在办公桌上,冯副主任又说:“张乡长,你这会如果不太忙的话,顺便看一下给你分配的住房吧?” 住房是老式的平房,一房一厅,还带一个独立的小院,有单独的厨房和卫生间,家具也配齐全了,洗衣机、冰箱、电视机都有,可拎包入住,至于厨房内,买来油盐菜品就可做饭。 张华还是不打算自己做饭,政府食堂吃现成的多好,还不用洗洗涮涮的。 当天晚上,双河乡党委政府班子十多人齐聚在双河乡有名的“春香酒楼”,庆祝新班子成立。 蔡书记和方代乡长二人相继表态团结一致,心想一起,力使一处,全心全意为双河乡谋发展、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于副书记随着大家拍手叫好之余,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失望与落寞,他看着激动兴奋、春风得意的书记和代乡长二人,不由得心生恨意。 当他看到只是拍手鼓掌,脸上却只是微笑的张华时,不由得多看了两眼,也恨自己,当时如果第一时间帮他,不说将他扶为副乡长了,哪怕扶他做个党政办副主任,也跟他张华有了一份香火情。 有了这份香火情,哪还有他蔡昆生现在的得意? 哪知道他一个穷小子竟然能直通省三号人物的大秘呢? 于副书记知道张华的背景,他知道方代乡长也是知道的,从蔡昆生跟张华碰杯时的那份热情,他觉得蔡昆生应该也是知道的,不然蔡昆生跟众人挨个碰杯时,唯独到了张华跟前时,他一手揽着张华的肩膀:“张乡长,你是咱们班子里最年轻的,你得跟你蔡老哥多碰两杯,我这个人文化程度不高,你是大学生,以后老哥说话要是一不小心冒犯了,你可不能跟老哥急眼。” 蔡昆生这一席话一出,不但于副书记吃惊,就连全场众人都吃惊,方千里也很快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看来班子里前三个人都知道啊? 其他的副乡长和几个委员也不明就里,只是跟着瞎起哄,最终书记喝了两杯酒、张华喝了四杯酒。 今晚是张华第一次小心翼翼放开肚子喝白酒,酒宴结束时,张华算了算喝有三两多,没有别人说过的醉后无意识或四肢不灵便的感觉,好像是有没睡午觉,下午上班的那种困顿感。 班子里除了张华,还有四名党委委员和副乡长在政府分配的房子里住,其他的都是在县城里住。 书记和代乡长都配有专车,先后坐车回县城了,剩余几人则乘坐着乡里的那台公务面包车回县城。 张华他们五个人有说有笑的进了政府大院,往居住区走去。 张华的小院靠里面一些,和几人一一分别后,他又走了二十多米才到家门口,掏出钥匙正要打开院门,身后有人说道:“张乡长回来了?” 第11章 真假代玉敏 张华回头一看,从路灯的暗影里走出来一男一女两个人,有五十多岁,头发花白,男的一条腿走着不太灵便,女的搀着他一条胳膊。 张华看着二人,问道:“你们是找我吗?” 男人说道:“张乡长,俺两口子是代冲村的,俺叫代广兴,这个是俺家里的,叫靳凤兰,今天俺两口子来找王乡长拿处理意见的,王乡长说这事不归他管了,由张乡长你来处理,俺两口子就想问问张乡长你是啥样的处理结果?” 张华不解的问:“处理结果?什么处理结果?两位老同志,今天上午县里才任命我为副乡长,下午乡里才给我配好了办公室,以前所有的材料和文件之类的东西都还没有转给我呢,我不知道你们说的是什么事啊。 对了,你说的王乡长,是哪个王乡长?乡里面有两个王乡长呢。” 代广兴二人一听,一脸的愁容,长长的叹了口气。 靳凤兰说:“就那个高高的个子,胖胖的那个,叫王...对了,叫王云建王乡长,四十多岁的年纪,在二楼往西第三个屋办公。” 张华一听:“我知道王乡长,那样吧,我今天等于是刚报到,明天才开始工作,有啥事咱们明天办公室里谈好不好?” 代广兴两口子互相看了一眼,无奈的点了一下头,转身就要走,靳凤兰则停住了脚步问道:“张乡长,你的办公室在哪一间?明天俺们好去找你。” “往西数第五个门。” 代广兴说了一句:“打扰张乡长了。”两口子搀扶着慢慢走了。 张华也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基层工作就是这样,一天到晚都是跟老百姓打交道。 第二天早上七点,张华还是老习惯头一个去政府食堂吃早餐,食堂的王师傅见他过来,惊喜的说道:“小张早啊,你去哪了?感觉差不多一个月没见你了。” 张华说:“王师傅早,最近没在政府,有点远,不想跑回来吃饭了。” 旁边一个厨师走出来说道:“你老王还瞎喊,不能叫小张了,应该叫张乡长,昨天县里来的领导任命的,你呀,天天也不关心院里的事,哪一天当心你犯错误。” 王师傅惊讶的问:“你说的真的?” 张华抢着回答说:“喊啥都一样,还是小张听着顺耳些。” 王师傅道:“那可不行,那可不行,该怎么喊就怎么喊,可不能乱套了。” 吃完早餐七点半,张华准时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将办公室认认真真的打扫了一遍,刚把拖把之类的东西放回到卫生间的储物柜里,党政办的宁伟来了。 宁伟见到张华自己已经打扫完了卫生,不好意思的说道:“张乡长,抱歉啊,我来的晚了。” 张华一笑道:“宁哥咱俩不用客气,这都是小事,我离的近,也来的早,以后我办公室的卫生我自己打扫就行了。” 刚刚八点,代广兴夫妻两口子就来到张华的办公室,经过半个多小时的了解问询,张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事情是这样的,代广兴两口子几个月前发现,已经在双河乡财政所工作十三年的代玉敏,是冒名顶替的他女儿的名字和身份信息,她真实的名字叫代红霞。 代广兴夫妻俩反映说,代红霞与代玉敏同村同龄,她偷拿着代玉敏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上的大学,毕业后进的乡财政所。 致使本该上大学的代玉敏因没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以为没考上,一气之下南下打工,在工厂因操作机器不当,失去了一条左臂,没有了左臂的代玉敏不但失去了打工就业的机会,男朋友也跟她分手了,一连串的打击,她承受不住,精神也失常了,如今三十六岁了,还不如一个三岁的孩子。 他们两口子知道了女儿被冒名顶替的真相后,就来乡财政所找代红霞询问此事,代红霞不但矢口否认,还喊来自己的丈夫、乡派出所的刘副所长,将代广兴在财政所院内打了一顿。 更令代广兴气愤的事,挨了打刚回到代冲的家里,代红霞的父亲代毛领着代红霞的两个弟弟闯进家里,不由分说将代广兴给打了一顿,代红霞的大弟弟,今年三十四岁的代红雷用铁锹的木把,打断了代广兴的右腿小腿骨,还警告代广兴:“再敢出去胡说八道,把你另一条腿也打断。” 代广兴两口子借着在县医院住院治腿的机会去县里找有关部门反映,县信访办有个领导当着他的面给当时的杜乡长打电话,让乡里解决这件事。 代广兴从县里回到双河乡政府,杜乡长向代广兴问明情况时,刚听了不到一半,就说“这是考学的事,让分管教育的王乡长全权处理就行了。” 就这样,当时分管文教卫生的王云建副乡长接手了这项工作。 一晃两三个月过去了,代广兴每一次来找王乡长,王乡长就是让“再等等,还正在调查”。 代广兴隔三差五的就来找王乡长,惹得王乡长也是无奈,又加之书记、乡长二人同时落马,他又被组织约谈,见代广兴到来,也不能对老百姓发脾气,便推说“过几天就有处理意见了”。 哪知分管的工作被方千里代乡长作了调整,他不再分管教育了,便推到了现在分管教育的张华张乡长头上。 听完了代广兴两口子的叙述,看着代广兴用塑料袋子装着复印的代玉敏的身份证明,张华也是无语,心里腹诽:“瞎搞,这哪是一个分管的副乡长能够处理的事啊,如果代红霞真的是冒名顶替代玉敏上大学、就业,这里面牵涉的人物和单位多了去了,哪是自己一个小小的副乡长能处理的了的?” 他看着代广兴两夫妻那几乎恳求的眼神,他深感无力的同时,更多的是同情,尽管他对代冲的人不喜欢,但依旧阻挡不了内心的那一份正义感。 他对代广兴二人说道:“我今天是第一天工作,你们来反映的这件事我接了,如果你们反映的是真的话,我一定帮你们讨回这个公道。 但是,你们得给我时间,总不能今天向我反映完了,明天就来要处理结果吧?我总得有调查了解的时间吧?” 代广兴两口子听着张华的话,马上站了起来,靳凤兰说:“张乡长,俺听县里的人说了,这里面说不定还牵扯到大官呢,俺懂,俺实在走投无路了,想找一个领导帮俺说说话,俺两口子太难了。出了门就不敢回去,怕代毛父子三人上家里找事,因为俺两口子来乡政府找领导反映这事,被他们打好次了。 刘所长还将俺两口子铐过一晚上,就是为了逼着俺两口子写不再告状的保证书。” 靳凤兰说着,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出,代广兴也是不住的擦着眼睛。 靳凤兰继续说道:“俺两口子不回家不行啊,家里还有一个疯了的闺女呢,又少了一条胳膊,连自己都不会照顾。” 听完靳凤兰的话,张华心里很沉重,他走到办公桌前在便签纸上写了自己的手机号,撕了下来递给靳凤兰:“这是我的手机号码,为了你们二人的安全,跟我电话联系吧,暂时不要出门了。我这边有新进展了,也会打电话给你们的。” 靳凤兰留下了联系方式后,搀扶着代广兴千恩万谢着离开了。 张华坐在桌前,又将代广兴带来的材料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然后放进抽屉里,起身来到王云建副乡长的办公室。 新的分工调整后,王副乡长分管工业经济,尤其招商引资。 正在低头看材料的他见张华在门口敲门,很是客气的站起来说道:“张乡长,快请快请。” 将张华让到沙发上,倒了一杯水递给张华,在沙发上也坐了下了,问道:“怎么样张乡长,还习惯吗?” 张华说道:“还好,估计再有一会就有的忙了,肯定送来好多材料让我学习了。” 王乡长笑道:“彼此彼此啊,都是得重头学习,我也是第一次接触招商引资的工作,也得从小学生做起啊。” 张华说道:“王乡长谦虚了,你是经验丰富的老将,难不住你的。” 王云建说道:“你可别抬举老哥,人过了四十,我总觉得记忆力不够用,记的没有忘的快。” 两人哈哈大笑。王云建问道:“我刚看到代广兴两口子去找你了,是不是很麻烦?” 张华点了一下头,说:“我是一个新手,一点经验都没有,这不向你这个老将来学经验、问计策来了吗?王乡长你可不能留一手啊。” 王云建又是一笑,突然向张华跟前靠了靠,小声问道:“张乡长你有什么想法吗?” 张华摇了一下头,也低声说道:“王乡长啊,我什么都不懂,一个新手而已,哪有什么想法啊?这不向老兄你来取经的吗?” 王云建点了一下头,说道:“老弟,听老哥的话,这事你尽量拖延,拖到不了了之就是你的胜利。” 第12章 王云建解惑 张华不解的问道:“王老兄的意思是?” 王云建拍了一下张华的大腿:“张老弟你想啊,她代红霞能冒名顶替,不但成功的上了大学,还顺利的进入了乡财政所,这说明什么?说明她代红霞幸运吗?不是的,是她的背后有一张庞大的关系网。 我帮你算一下啊,看看涉及多少关卡,首先是截留录取通知书、二是伪造学籍档案、三是更改户籍信息、四是入学时的资格审查、五是参加工作时的审查。 你算算这里面牵扯多少人和多少个单位吧?邮政局、教育局、学校、公安局、大学乃至于到后来的人事部门,能够对冒名顶替者一路绿灯的,能量会小了吗? 这是你我一个小小的副乡长能管的了的吗?再说了信访办也是在瞎扯,这事怎么可能交给乡政府来处理呢?他们要真想帮代广兴,就应该让代广兴去县纪委啊?推给咱们乡政府算怎么回事? 偏偏遇到姓杜的那个货,直接推给了我,我能怎么办?我能管到谁? 张老弟,这事我不是不想管,是根本管不了,除了她代玉敏的籍贯是在咱们乡,所发生的这么多事都是在咱们乡以外的地方,乡政府根本没有一点管辖权啊。” 张华听懂了,他王云建说的不错,敢不敢管先不说,乡政府有什么资格管其他地方发生的事呢? 谢过了王云建,张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党政办已经将归他主管的材料全部送了过来,他静了一下心神,全身心投入到了这些材料中来。 毕竟是一个乡,区域并不大,一天下来张华对自己负责的几样工作的实际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下午下班,他借口晚上有事推掉了乡卫生院院长的宴请,在食堂吃完饭就回了住处,好好享受独处的恬静生活。 这时手机响了,一看是李景运打来的,接通后传来李景运的声音:“张乡长,已经下班了,在家还是在外面?” 张华越来越佩服他的老同学的老练了,别看仅仅一年的工作,他李景运已经锤炼成了官场的老手,听这问话就很有技巧,自己被他甩下的太远了,不行,得追赶,不能被这小子笑话自己。 张华道:“下了班吃了食堂就回住处了,想静一静。” “今天感觉如何?” “是一个全新的活法,以前是跑腿送信的,现在变成了写信人。” “还不错,领悟还算到位。” “谢谢领导夸奖。” “啊呸,跟我还瞎扯淡,对了,晚会我可能有个饭局,你猜都有谁?” “我想一下,在学校那会你这个纨绔的公子哥除了跟我这个穷小子玩,别人都不鸟你...” “哈哈,滚你的蛋。” “你能打电话跟我说这些事证明你是很欣喜的,是喜出望外的,咱们班里有你喜出望外的人吗?我没发现。 应该是别的班的,别的班里能让你喜出望外的肯定是个女的,对不对?” 李景运也不说话,笑着听张华在电话那头分析。 “是不是女的?回应一下啊。”张华说道。 “对对对,是个女的,你猜是谁吧?” “那不好猜了,你这个人太博爱,没有你不喜欢的女人...” 李景运笑骂道:“你张华又跟我瞎扯淡了,上学的时候我是最清纯的了。给你提示一下,隔壁大学的,学新闻的。” 张华想了好一阵,想不出来,说道:“我只记得艺校那个叫玲玲的。” 李景运懊恼着说道:“玲玲后面就开始喜欢这个了,还没来得及表白,就特么毕业了,我就被我爸逼着上班了。” “哈哈哈,”张华躺在床上眼泪都快笑出来了,骂道:“你个混蛋还让我猜,合着你就是一个单相思货啊,你累死我我也猜不到啊。” “哈哈哈,好好好,我错了,我坦白,是财经大学新闻系的,叫高倩,现在在省电视台当记者,可牛了。 巧的是她爸和我爸一个单位,都在财政厅,也是一个处长,晚上财政厅的我们几个子弟一起吃饭呢,说她也去。” 张华一撇嘴道:“嗐,我以为你们约会呢,合着就是子弟们一起吃顿饭而已,犯得上那么高兴吗?” 李景运道:“小子,你还别小看我,只要有了第一次,我保证能约她第二次,哈哈哈。” “别急,景运,你是说她在电视台当记者?” “是啊,怎么了?” “我这有一件事,你试着问问她能不能帮上忙?”于是张华将代广兴找他的事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李景运听完说道:“华子,先不说高倩能不能帮忙,你借用高倩的职业来做这事很对,你要想帮别人,首先得先考虑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如果这个事你要是强出头,就你现在这个身份,代红霞背后的势力一旦拧成一股绳,能将你压在五指山下一千年也不能翻身。 不过我得感谢你小子,你帮我找了一个接近她的借口。哈哈哈,不跟你扯淡了,我要换一件帅气的衣服去见她了。拜拜。” “拜拜。” 第二天上班,张华向党政办作了调研分管单位的报备,谢绝了党政办派人随行,骑上自己的摩托车“突突突”的驶出了政府大门,林业办,他在那待过几天,对全乡的林业情况他还是清楚的。 从林业办,到交通站,又到环保所,然后是防疫站和卫生院,最后到了乡中心学校,将自己主管的几项工作全部实地了解了一下,做到心中有数。 中午到政府食堂吃了饭,回到住处睡了一个小时的午觉,上班时准点进了办公室,将上午调研的情况详细的做个记录。 然后拎着新网购的头盔下了楼,骑着摩托车直奔他包片的王庄村而去。 半个小时后,张华出现在了王庄村的村委办公室里,办公室的门大开着,桌上的电话响个不停,张华大步上前拿起听筒的时候对方已经挂断了。 王庄村管辖五个自然村,十一个村民组,全村人口有六千一百多人,大小两千来户人家,也属于一个人口规模中等偏上的大行政村了。 全村没什么村办企业,除了靠地里的庄稼外,一大半以上的劳力外出务工了,有了稳定的收入,全村的整体面貌还是不错的,几乎家家户户都是新瓦房,还有盖两层楼房的。 王庄村最好的现象就是邻里矛盾、打架斗殴几乎消失了,村里没有了闲人,年轻一点的有的全家都外出务工了,谁还有工夫在家闹矛盾,年龄大一些的,或者不方便外出的,都跟着自发组建的建筑队十里八乡的跑着给老百姓盖房子,一天也能赚个七八十块钱呢。 张华看着墙上张贴的每个村民组在外务工人员的情况,统计的很是细致。 这时,外面传来几人的说笑声,一人说道:“好像是张乡长的摩托车。” 第13章 高倩来电话 说着话,村支书王金宝跑着就进来了: “张乡长,你到多久了?快坐快坐,实在不好意思,村里一个老年人病逝了,儿子儿媳一家都在南方打工,一时也赶不回了,我们几个人只好过去先将老人给入殓,再等她儿子一家回来。” 张华一听这,心头的不快瞬间消散,村里面的干部更是直面百姓家庭,什么事都得做。 有的村干部还帮人家照顾老婆呢,还照顾出一个孩子来,当然了,这是违法乱纪的。 这时村委班子成员一个一个的也都快步走进屋内,包括乡农办的驻村干部,都一个个的跟张华打着招呼,屋里顿时弥漫着浓浓的酒味。 待一个个坐下后,张华说道:“王支书告诉大家了吧,以后我负责咱们王庄村了,大家先歇一会,等一会就村里的基本情况,咱们聊一聊。” 七八个人各自找出自己的笔记本,翻到自己记的笔记。 这时外面有人大声说着话走了进来:“王支书,王支书,你们几个干部也太狡猾了,说是撒尿去了,怎么全都跑了?我外甥一家从南方回来了,说要请你们好好的喝一顿呢。” 一进屋,看见全体人员都在会议桌前坐着,来人一愣,王支书说:“李老栓,你们先忙,我们下午有会,结束再过去。” 来人“哎哎”着点头,转身往外要走,一眼看到了坐在会议桌顶端的张华,笑眯眯的说道:“你是李权跟前的小子吧,我叫李老栓,李店的,你爸活着的时候喊我叔,你该叫我爷爷呢,听说你当了乡长了,常回李店看看,你的根在李店呢。 不能说当了官了,就不要根了,是不是啊?” 张华也没接他的话,连看都没看他一眼,王金宝几人偷眼瞧张华,见张华脸上没有一点变化,如没有李老栓这个人存在一般。 王金宝赶紧跟李老栓使眼色,让他快点离开,李老栓讪讪的走了。 王金宝赶紧向张华解释说,死的那个老人就是李老栓的亲姐,从李店嫁到王庄村已经四十多年了。 张华没接他的话,说道:“咱们大家都不要着急,一个一个的发言,先从各村民组的党员基本构成说吧。” 王金宝接话道:“王庄村的党员归我主管的,我先说吧,我们王庄村全村共有党员三十一人,预备党员与积极分子十二人……” 会议一直开到下午六点,近三个小时,从党员情况谈到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婴幼儿数量谈到各年龄段的人口占比情况,张华记录的都很仔细,通过这个会议,他对王庄村算是有了一个最基本的了解。 会议结束后张华收拾好了记录本,正要起身,王金宝支书说话了:“张乡长,我已经给家里安排好了,家里估计这会都准备好饭菜了,走吧,去家里简单吃点,顺便也给班子里的同志们坐一起聊聊天嘛。” 驻村干部与村民吃住一起,他张华这个包片领导总不能不与百姓一起吃顿饭吧?这也太脱离群众了。 张华也不推辞,他心知“简单吃点”是绝对简单不了的,但当下就是这样的环境,他张华也不能免俗。 晚间,村里七八名干部,加上乡里的驻村干部与张华,他们十来个人围成一桌,就在王金宝支书家的院子里开始了斗酒。 这是张华第二次小心翼翼的试着放开肚子喝,与每人碰了两杯后,他就不敢再举杯了,王金宝支书岂能放过他,一向不喝酒的张华,如今好不容易端起了酒杯,哪是你想放下就放下的? 劝人喝酒,村干部要说排第二名,就没人敢排第一名。 张华一直绷着,还是被王支书劝喝了四杯酒,喝了个“四季发财”,王支书正要跟他玩“六六大顺”的时候,张华的手机响了。 张华赶紧拿出手机,是一串他不熟悉的号码,接通后,一阵甜美悦耳的声音传来:“您好,您是张乡长吗?我是省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我叫高倩,您这会方便吗?我需要占用您几分钟的时间,向您咨询一些事情。” 张华一听是电视台的记者高倩,马上说道:“高记者您等我几秒钟,我走出来说话。” “好的。” 王金宝看着走出院门的张华,小声的对大家说道:“我听见了,是省电视台的一个女记者打来的电话,要采访张乡长,看来张乡长快要出名了。” 张华走出院门,见左右无人,说道:“抱歉高记者,我现在在农村驻村,我知道你要了解什么事,因为我现在离那个村子很近,不到四公里路,我必须要做到前期的保密,这对当事人也是一种保护吧。” 高倩说道:“您不愧是领导干部,考虑事情就是比较全面。 张乡长,李景运是您的老同学是吗?他昨天跟我讲了一个大概,我今天比较忙,所以现在才打电话给您,我想问的是,您认为冒名顶替的可能性有多大?还有,被冒名顶替的一方愿意出来指认吗?能提供一些证据吗?” 张华说道:“高记者,事情的真伪是需要你们记者去揭开真相的,我能保证的是这家人能接受你们的采访,至于他手里的那些证据能不能用是你们来判断的。 我想说的是,如果这件事是真的,背后肯定有一条完整的链条,牵涉到许多人和多个部门,他们肯定制定了一套应付外界的方案,能不能通过他们的方案来看到事物的本质,这还是靠你们的慧眼了。” 电话中“噗嗤”一声传来了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领导就是领导,您什么都说了,又好像您什么都没说。您确定与李景运是同学吗?我感觉您怎么像李景运的老师?” “啊?我有这么老吗?” “开玩笑了张乡长,如果我们过去的话,可以见到您吗?” “还需要采访我吗?我没发现有可采访我的必要啊?” “张乡长误会了,不是要采访您,如果有您这个领导协调,我想我们的采访会更顺利些。” “好吧,我会尽量配合。” “谢谢张乡长,再见!” “再见!” 挂断电话,张华突然有一阵头大,万一高倩他们来,将“真假代玉敏事件”最终确认是冒名顶替,对于竹林县来讲,将会是一场地震,连白马市也不会消停了。 又有谁知道这件事的始作俑者,竟然是一个上任仅仅一天的小小的副乡长呢? 第14章 认亲 就在张华在王庄村与村委班子一班人斗酒的时候,乡政府不远处的春香酒楼中有两个人也在喝酒,一个是副乡长王云建,另一个是乡中心学校校长江源河。 乡中心学校可不仅一所学校,还负责着全乡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教学、经费使用、教师管理等工作,是辖区内所有学校的主管单位。 江源河说道:“上午张乡长看的很仔细,问的也仔细,他那双眼睛看的我心里直发毛,生怕他发现什么。” 王云建端起酒一仰脖子喝了下去,说道:“有什么好怕的,你记住,他几天前还正在看水库呢,据说是走了方千里的路子,才捞了个副乡长,一个妥妥的官场小白,你不用担心。 再给你透露一件事,他张华就是个书呆子,这九月份去上在职研究生班,以后肯定每个月都要去一段时间,他这样也不是办法,肯定会让出一些分管的工作出来,到时我再将教育这一块拿过来就行了。” 江源河说道:“有王乡长你这话我就放心了。” 张华在王庄村王金宝家喝了有半斤白酒,他感觉还是很清醒,戴上头盔,一路上很是小心的开着摩托车回到了乡政府大院。 回到住处,洗了个澡,就上床睡了。 第二天,又是七点半到了办公室,打扫了一下卫生,拿出昨日调研的记录,并与各个分管单位上报的数据做综合对比。 林业、环保这两个部门不需要对比,没什么业务,一切都在明处,有出入的地方就是外出学习的费用有点高,次数还比较多。 有十多次学习没有显示是学习什么,学习主题和内容,和学习班主办单位。 张华先将他们两个单位的放一边,当拿起乡中心学校上半年的工作总结时,一项内容吸引住了他—— “全乡上半年教育经费缺口为四万五千元...斥资二十万零四千元修缮危房四十一间...” 双河乡总人口近八万,有十六个行政村,每一个行政村都有一所小学,

相关推荐: 秘密关系_御书屋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婚里婚外   淫魔神(陨落神)   将军在上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鉴宝狂婿   女奴的等价替换   新年快乐(1v1h)   我的傻白甜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