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着众人积极为北原市出谋划策、承诺资源支持,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端起酒杯,缓缓说道:“看到大家这么齐心协力为地方发展考虑,我很欣慰。 北原市有你们这些心系民生的干部支持,何愁发展不起来。 来,大家一起举杯,为北原市的美好明天,干一杯!” 众人纷纷起身,举杯相庆,一时间,饭桌上气氛热烈非凡。 白马市竹林县县委书记罗玉昌是昨晚上匆匆忙忙地赶到了省城的。 但是,他并不是独自一个人来的,而是他乘坐着自己专属的书记专车一路疾驰出了竹林县城。 就在车子即将驶上高速公路之际,他突然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带上周伟一同前往。 要说起来在整个竹林县里,如果有人问张华和谁的私人关系最为要好,那么周伟肯定算得上是其中之一。 想当年,周伟还在西洪乡担任党委书记之时,要是没有张华在双河乡给予的全力支持和协助,恐怕周伟想要在西洪乡干出一番出色的成绩,并顺利调任到城关镇担任书记一职、进而跻身县委常委之列,简直不可能! 两人昨晚赶到省城的晚,今天起来的也晚,想着在省城吃个中午饭,轻轻松松的赶往北原市,不耽误晚上一起与张华喝酒畅谈就行。 哪知道临出发时,多了一个心眼的周伟给谭芹芹打了一个电话,除了问及他们两口子的情况外,还询问了一下张华在不在北原市。 周伟是有张华的手机号的,可作为好朋友,要是去拜访的话,首先得知道人家在不在,才能最后联系。 如果人家不在,但碍于朋友关系又无法拒绝,最终还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工作再从外地匆匆忙忙的赶回来接待自己,那就太不妥了。 朋友是用来相帮的,不是用来添乱拖累的,这可不是普通的人情世故! 谭芹芹在电话中很是高兴的向周伟说了他们两口子当前的情况,已经入职了。 她去了北原市财政局,暂时还没有明确职务,现在正在熟悉局办的工作。 娄世军则是去了市政府办公室,职务也没有明确,但坐的办公室是挂着副主任门牌的。 两人毕竟刚到任一天,没有具体明确职务也是正常的。 他们住的地方已经安置好了,也是有干部住房的。 至于孩子上学的事根本不用他们操心的。 毕竟娄世军作为市府办的一名干部,自有市府办帮着协调了。 周伟听了也是为他们两个人高兴,同时也为张华的念旧深感欣慰。 当问及张华在不在北原市时,谭芹芹很是遗憾的说:“我听娄世军说了,张市长去省城跑资金去了。 就这么巧,我们来了,他这个大忙人不在,连见面请他吃饭的机会都没有。” 周伟心里一喜,不用再往北原市跑了,据说那边好多雪,天这么冷的。 去张华家就行,吃他的,喝他的,住他的,再谈事,多好! (未完待续) 第988章 买,我们自己买 王满仓正忙着送京城来的四个熟人。 这四人告知王满仓,他们此次在南陆省北原市的工作任务已圆满结束,今日就得归队,返回京城了。 按照张华的安排,王满仓打算请他们吃顿饭。 起初,四人百般推辞,可终究拗不过王满仓的热情,只好答应下来,不过却坚决滴酒不沾。 没了喝酒这一环节,饭局进行得十分迅速。 席间,那个被称作 “洞三” 的人,将一个 U 盘递给王满仓,低声说道:“这里面是北原市潜藏的一些地下势力的情况。 如今,他们对张市长已构不成实质性威胁了。 只是,他们在暗地里肯定还会时不时搞些小动作,往后张市长工作时,可得多留个心眼儿。” 等到王满仓送他们前往高铁站,握手告别的那一刻,王满仓忍不住问 “洞三”:“能跟我讲讲你的真名吗?” “洞三” 嘴角一扬,笑着调侃:“咱俩五百年前是一家,都姓王。 不过,我的名字可比你的好听多了,你这名字太土气,和‘王二狗’没啥区别。” 这话一出口,同行的其他三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王满仓的脸瞬间黑了下来,佯装生气道:“等你退伍回来,可别忘了找我,咱俩非得好好切磋切磋不可。” “洞三” 晃了晃他那虽个头不高却壮实得像小山似的身体,回应道:“咱俩走的不是一个路子,你学的是进攻,我钻研的是防守,真打起来也没啥意思。 要是真有那一天,你就帮我介绍份工作得了,到时候咱俩比比,看谁给领导服务得更周到。 说实在的,你指定比不过我!” 平日里,总被张华唤作 “憨货” 的王满仓,此刻竟一时语塞,仔细想想,人家作为领导身边的近卫,那服务能力确实不是自己能比的。 看着他们四人乘坐着高铁离开,王满仓驾车返回方庄, 路上,他脑中突然灵光一闪,口中说道:“你也别牛,你那两下子我也能学,只是你不知道我们的市长是个啥人,你要真是为他服务到家的话,别说要帮他洗衣服、洗袜子,恐怕吃饭还得喂他呢。 这活,我可干不来,我自己的衣服、袜子我还懒得洗呢,还要喂他吃饭?” 自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王满仓跟着张华几年,太多的东西没学到,懒和厚脸皮,倒是学了不少。 王满仓返回方庄时,张华家中的饭局已然落幕,宾客皆已散去,唯有老省长仍未离开。 此时,老省长正悠然坐在平台的茶桌旁,沐浴着暖阳,与张华等人一边品茶,一边惬意交谈。 张华脸上那掩不住的笑意,让王满仓一眼便猜出,今日这顿午饭必定成果斐然,张华怕是又成功忽悠了众人。 不然,他嘴角上扬的幅度,怎么都快咧到耳根子下面去了呢? 张华见他回来,开口问道:“他们已经走了?” 王满仓点点头,快步来到张华身边,从口袋里掏出 U 盘递过去:“市长,他们说这里面的内容,您是最需要的。” 张华接过 U 盘,目光匆匆扫过,随即小心翼翼地将其揣进上衣的贴身口袋里。 老省长这时看向张华,略带嗔怪地说道:“好了,你的司机回来了,快送我回家。 你呀,光顾着忙你的事,害我午觉都没睡成,坐这儿说着话,我两眼都快睁不开喽。 对了,小温啊,你们给我薅的菜呢?快快快,放到车上去,多薅点,你们种的菜我喜欢吃。” 温云霞连忙笑着回应:“您放心吧,老省长,可不少呢,够您吃好几顿的了。” 老省长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很好。” 接着又看向张华,话锋一转:“光青菜可不够,你的好酒呢,给我搬一箱出来。 今天我可给你出了这么大的力,你不能就用几袋子青菜把我打发了吧?” 张华闻言,哈哈大笑起来,赶忙站起身:“哪能呢,瞧您说的,就算中午您没帮忙,您开口要了,我还能不答应吗?” 老省长撇了撇嘴,斜睨着张华:“你算了吧,别人的话我信,就你小子说的话,我现在是一点都不敢信。 你说你有好酒,到我那儿去怎么就舍不得送我一些,就知道空着手去,在我家里要吃要喝的。” 张华梗着脖子,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老省长,您说您都这么大领导了,还好意思跟我要酒喝? 再说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不是?” 众人听了,顿时哄然大笑,老省长也被逗得忍俊不禁,伸出手指点着张华:“你这小子!” 随后,老省长缓缓起身,众人也跟着起身,簇拥着老省长下楼。 张华则一路小跑,颠颠地跑到一楼车库里面的仓库中,费了些力气才搬出来一箱酒。 老省长瞧了瞧张华手中的酒箱子,又往张华身后的车库里瞅了一眼,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一笑,可把张华笑得心里 “咯噔” 一下,暗叫不好,放酒的仓库怕是暴露了。 众人相送,老省长临上车时,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对张华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一定记好,做事一定要趁热打铁,千万不能拖拉凉了。 中午大家许诺你的东西,你马上安排人手对接,争取下一周全部落实到位。 这样大家也都各自心安了不是?” 张华连忙点头:“放心吧,我一会就向剑锋书记汇报,让他马上安排人手赶来省城。” 老省长接着说道:“按你这两天在省城活动的情况,再加上今天中午大家的热情支持,北原市不但眼下的困境算是可以度过了,就连今后一段时期也是会有不同程度的支持。 接下来就要看你和陈剑锋你们俩了。 组织上既然这么相信你们俩,你们就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时机,好好干,大干特干,争取让北原市早一天改变模样。 这不但是你们能力的体现,也是北原市老百姓的期盼,更是组织上的期盼。” 张华不住的点头:“您放心吧老省长,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几人目送老王满仓送老省长的车逐渐驶离,便转身往院子里走。 高倩突然说道:“老公,咱们家有酒的事怕是瞒不住了,这样送法有多少也不够啊。 李叔和爸存的酒都拿来完了,今后他们俩可是不好再收到酒了。” 只见张华略一沉思,说道:“我们自己买,再买一部分,将仓库买满,强哥那边,随着他在省城工作的需要,是要结交不少人的,离不开酒。 景运那边也是,随着他在地方上的时间长,一些人情世故、礼尚往来的也是必不可少。 我不是大富翁吗?咱家不怕这些,走,算算需要多少箱能填满仓库,咱们今天就下单子让人家发物流过来!” 温云霞和高长山听后脸色平静,但是卢慧芳和李延海听完,心情突然莫名的一阵感动和温暖,两人虽然口中没说什么,但彼此间的一个对视,两人已经心中了然。 这就是张华,永远没有忘记兄弟朋友的张华。 虽然他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乡镇小公务员了,但是,他与好同学好哥们景运的感情没变,与孙福强的兄弟感情没变。 几人走到院里,张华与高倩刚要往一楼车库里走,大门外面传来车子发动机的低声轰鸣声。 张华停下脚步,疑惑的看着大门处。 很快,随着开门声关门声响过不久,周伟出现在大门口,两只手还拎着东西,眼睛也不仔细看,口里却大喊道:“张市长在家吗?” 第989章 罗玉昌登门 张华笑着快步迎了过去,周伟这时才看清张华,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本来想伸手与张华握手呢,却见张华张开了双臂向自己拥抱过来。 周伟也张开双臂,两位老友互相拍着对方的后背,一个紧紧的拥抱。 张华问道:“你怎么来了?什么时候到的?怎么不提前打个电话啊?” 周伟回答:“昨晚上就来了,以为你还在北原市,想着今天赶去北原市与你见面。后来一打听,说你回省城办事来了,想着周末你肯定在家休息,我们这就过来了。” 两人慢慢的互相松开了对方,但却相互拉着对方的两个手臂,张华问:“你们?还有谁陪你一起来的?” “还有我啊!” 一道熟悉的声音在大门口响起,随即罗玉昌从大门一侧的墙外闪出身子。 “罗书记?” 张华惊讶了一下,松开握着周伟双臂的两只手向着罗玉昌走来:“罗书记,欢迎欢迎啊,欢迎来我家做客啊!” “张市长,这大周末的打扰你的休息,实在是不好意思啊。” 罗玉昌也将手里拎着的东西放下,伸出手迎着张华的手握来。 两人紧紧的握着手。 张华爽朗地笑道:“罗书记,您这说的哪里话,您和周伟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快,快请进屋坐!” “别别别,张市长,咱们既是老同事,也算是老朋友了,你可千万不能客气啊。 如今,你已经是市长了,我还是竹林县的书记,你这么一客气,我真是有点不知所措了。” 或许张华口中的一个“您”字,一下令罗玉昌有点不敢接受了,罗玉昌一时显得有点局促。 官场就是这样,客气归客气,但级别有时候就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上级对下级,尽管这个下级不是直属下级,但依然有分寸感,实在是不能过分客气的。 张华对罗玉昌称呼 “您”,也只是昔日张华作为乡党委书记对罗玉昌这位县委书记该有的称呼。 如今,张华已经为常务副市长了,而罗玉昌还只是县委书记,虽然罗玉昌的县委书记并不在张华管理的市辖区内,但作为市委政研室出身的罗玉昌,听到对自己称呼 “您”,他还是一惊的。 罗玉昌瞬间意识到这一称呼背后微妙的级别差距,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 他赶忙调整神情,笑着回应:“张市长,您可别这么称呼我,现在您可是市里的领导,我还得多向您学习。” 说着话,罗玉昌微微探着身体,姿态放得极低。 张华敏锐地捕捉到了罗玉昌的变化,心中暗自感慨官场的复杂。 他不动声色地笑了笑,说道:“罗书记,不管我的职位怎么变,可是咱们之间的交情还是不变的啊。” 他这一番话,既维护了罗玉昌的面子,又巧妙地化解了可能出现的尴尬。 高倩也走了过来,与周伟打了招呼。 周伟以前来过这里,跟高倩也是熟悉的,所以二人没有过多客气。 石丽跑来接过周伟手中的礼物,看了一眼高倩的表情,见高倩脸上没什么变化,依然是面露笑容,便将罗玉昌拎来的礼物一并提了过来,向着院内走去。 只是她一人拎着这么多的礼物行走着有点吃力,正在一楼院内坐着的高老爷子见状赶紧上来帮忙。 爷孙俩将礼物提进了仓库。 张华家是不收任何外人送来的礼物的,但是与张华关系好的除外。 石丽这是被王满仓私下叮嘱过的,石丽一直记着。 其实王满仓叮嘱她的很简单,如果上门的人跟市长关系很好,无论他拿的什么礼物,一下收完,不要客气! 其他的人,一概不收! 石丽也是个实在人,实在人有时笑死人。 她知道陈炜跟张华关系很好,陈炜上门来的时候竟然空着手,石丽还纳闷呢,眼珠子在陈炜身后不停的打转,口中还说:“不会空着手上门来的吧?” 搞得陈炜尴尬的大笑,也没法冲她生气,只是“不满”的说她:“你怎么跟你们家的市长一个样呢?就你们知道别人家的东西好是吗? 我就是啥也不拿,偏来你们家吃饭! 我算是服了,这一家子怎么都老抠!” 张华和高倩引领着罗玉昌与周伟迈向二楼平台。 李延海和高长山原本打算回房休憩,瞥见有客人到访,特别是瞅见周伟后,当即改变主意,决定留下来陪大家聊上一阵。 踏上平台,周伟赶紧与李延海和高长山热情的打招呼,一口一个叔的喊着。 并向罗玉昌介绍道:“罗书记,这位是原省财政厅李延海厅长,这一位是原省农业厅高长山副厅长,都是咱们官场的前辈。” 罗玉昌闻言,快步上前,脸上带着恭敬的笑容,先向李延海伸出手,言辞恳切地说道:“李厅长,久仰大名!今日有幸得见,实乃荣幸之至。” 李延海微笑着握住罗玉昌的手,温和地回应:“罗书记客气了,今天来家里做客,咱们不讲这么多客套。” 随后,罗玉昌又转向高长山,同样热情地握手问候:“高厅长,您好!早就听闻您在农业领域的卓越贡献,我们竹林县在农业发展方面也有诸多难题,还盼您日后能多多指点啊。” 高长山爽朗一笑,拍拍罗玉昌的肩膀说:“罗书记,不客气、不客气,既然来家里做客,都不是外人,用不着这么见外。” 尽管在来的途中,周伟已向罗玉昌详尽地介绍过张华家中这个特殊大家庭的构成情况,让他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然而,此刻当亲眼目睹李延海和高长山这两位官场前辈时,罗玉昌内心依旧难以抑制地泛起层层波澜。 如今见了这两位厅长,他暗自思忖,张华能有今日的成就,背后有着这般深厚的人脉资源支撑,固然是重要因素,但张华自身的能力与努力想必也是不容小觑的。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 与不同的群体交往,想不被这个群体给改变是不可能的。 眼前的场景,无疑是这句话最生动的写照。 (在这插上几句书外话: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几代都穷的很稳定、穷的很突出呢? 那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接触到有助于他们的群体,反而接触的全是对他们产生负面作用的群体。 正所谓跟臭棋篓子下棋——越下越臭,还越臭偏越下。 穷人讲究的始终都是“仁义”,而富裕的人或有身份地位的人追求的是“利益”。 哪怕是利益交换,也是彼此提高的、相互成就的。 而穷人就是再仁义,认识的狐朋狗友再多,吃吃喝喝完毕后,除了落下一个“穷大方”的名声之外,还能落下什么? 哦,还落下欠小饭馆里面的饭钱还不上吧!) 与张华这样在官场崭露头角的人物相交,又有幸结识李延海、高长山这等资深前辈,罗玉昌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视野和思维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拓宽。 众人纷纷在平台的椅子上落座,张华亲自烧水为大家冲茶喝。 待为大家倒好了一杯新茶后。 张华看向周伟问道:“我说周老兄,你和罗书记怎么这么闲大周末的跑我这来了,是有什么事情吗?” 第990章 他想夺权? 周伟赶紧将娄世军和谭芹芹被调往北原市的事情说了一遍。 张华听着周伟的讲述,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一眼罗玉昌,发现他并没有因自己又从竹林县挖人而表现出不满意的表情。 相反,罗玉昌似乎面带笑容,那神情仿佛为他们的离去感到欣慰。 当张华听周伟讲到昨天娄世军夫妻俩已经到北原市报到上班了,便点了点头,心想这事大概率是陈剑锋指示着办理的。 毕竟他们俩的工作安排,相较于自己回省城要办的那些大事,实在是不值一提,陈剑锋想必是不想让这些琐事分了自己的心。 可当又听到罗玉昌坚决送娄世军和谭芹芹上任的事,张华心中不禁泛起嘀咕,别说他认为此事不简单,恐怕里面大有深意。 就连一旁静静聆听的李延海和高长山,也交换了一下眼神,显然都觉得这里面另有文章。 按常理来说,一个县委书记拉着城关镇的书记,去送两名科级干部去外市就职,这事儿可不寻常啊。 既然他们上门找张华来了,已经见到了张华,肯定有事要谈。 二人对视了一眼,便以中午喝多了酒,要回去休息一会为由回屋休息去了。 临走时还叮嘱罗玉昌和周伟,要他们俩不要走,晚上一起喝两杯。 罗玉昌与周伟自是满口答应了下来,起身很是恭敬的目送着他们俩进了客厅。 张华与罗玉昌、周伟重新坐了下来。 张华又帮着罗玉昌和周伟续了一杯热茶,这才开口说道:“现在就咱们三个人了,罗书记,周伟是我的好哥哥,都不是外人。 您去北原市恐怕不只是送娄主任和我芹芹姐吧? 还有什么事,你但讲无妨,我只要能办到,我一定尽力去办。” 突然张华又说到:“罗书记您还记得吗?那是一个下午,您刚去竹林县工作不久,咱们俩去代冲查看新修复的古城墙和古院落。 咱们俩在那个院子里的交谈。那是您对我信任才问我的话的。 我这样告诉您吧罗书记,别看我张华现在是北原市的常务副市长,但我觉得只是我的职位发生了变化。 其他地方,我啥都没有变,也不会变,我还是我,还是在双河乡时期的我。” 罗玉昌听着张华的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他微微前倾身子,脸上的笑容褪去,换上了一副郑重的神情:“张市长,您还记得那段往事,我很感动。 说实话,今天来,送娄世军和谭芹芹只是一个由头。有很多方面我现在感觉压力很大,可是也实在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述的人。 于是我就想到了您,想找您聊聊,听听您的指点。” 张华目光专注地看着罗玉昌,轻轻点头,眼神中满是理解与鼓励,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罗玉昌深吸一口气,像是要把积压在心底许久的重担吐出:“竹林县目前的发展状况,实在是让我有喜有忧。 北池镇的发展已经成型,现在几乎坐稳了汽车工业重镇的位置。 双河乡和塔沟乡依据当时您和宋涛制定的发展规划也是发展得很好。 现在双河乡的经济直逼城关镇了,发展势头很是不错。 但是其他的乡镇始终发展速度缓慢。 当然了,这里面有我这个当书记的责任,更多的还是县政府。 学新县长的能力或许是不足,这不,市里的尚书记那脾气你也是知道的,将学新县长调到市农经办去了。 现在交流过来一个县长,叫孙国民,省环保厅下去的,据他说,您岳母之前也是帮他不少的,说温大姐永远是他职业路上的领路人。” 张华点了点头,知道岳母向来慧眼识才,能得到岳母认可,想来孙国民必有过人之处。 只是他跟孙国民并不认识,孙国民也没有来过这个家拜访过岳母。 罗玉昌继续说道:“国民县长是从机关大院走出去的,缺乏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所以在制定政策时,有时候难免会与实际情况脱节。 就拿最近的农业扶持政策来说,原本是想通过补贴鼓励农民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可在调研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乡镇的土壤条件差异,导致一些不适宜种植的地方强行推行,农民不仅没得到实惠,还遭受了损失。” 张华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罗书记,新县长初来乍到,对基层情况不熟悉也正常。 咱们得给他时间去适应和了解。 你作为书记,要多和他沟通,在制定政策前,多组织实地调研,让他深入了解各个乡镇的实际情况。 咱们不能因为政策失误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这对竹林县的发展可是不小的阻碍。” 罗玉昌苦笑着摇头:“张市长,我也尝试过。 可国民县长性格有些固执,不太听得进意见。 很多时候,我提出的建议他都只是表面应承,实际操作中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周伟在一旁听着,忍不住插话:“这可不行,一个地方的发展,领导班子得齐心协力。 罗书记,我觉得您得找个合适的时机,和孙县长开诚布公地谈一谈,把问题摆到台面上,明确共同的目标是为了竹林县的发展,而不是各自为政。” 罗玉昌无奈地叹了口气:“我也知道该这么做,可每次沟通都不太顺畅。 张市长,您和孙县长有过接触吗?能不能给我支支招,看看怎么才能和他有效沟通。” 张华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说道:“我和孙县长并不认识,但既然他对我岳母心怀感恩,我找个时间和我岳母聊聊,让她侧面提醒一下他。 同时,您也别灰心,继续用实际行动和数据说话。 在下次制定政策前,你组织专业团队做好详细的调研分析,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让他看到你的诚意和专业性,或许他会改变态度。” 说到这,张华的口气忽然一变,脸上也露出一股气势:“当然了,真有必要,您罗书记该有的态度还是要有的,您的最终否决权该用还是要用的。 虽然可能在某些时候破坏了团结,但是,从竹林县大局考虑,可不能任由他一味的胡来。” 罗玉昌听闻此话,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旋即转为深深的感激。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张市长,您这番话真是让我茅塞顿开。 之前我一直有所顾虑,既想推动工作,又怕影响班子团结,有些畏首畏尾。 您这么一说,我算是有了主心骨了。” 张华笑道:“您罗书记就别给我戴高帽了!” 罗玉昌哈哈笑了一阵儿,端起茶台上的茶盅一饮而尽。 然后用手擦拭了一下嘴角,说道:“说实话张市长,他这样做我多少还能忍,干工作嘛,哪有一上来就是对的啊? 总得自己摸索经验吧,一点一点的修正吧,只是这付出的代价也确实大了些。 关键的是,他现在想插手全县的人事,我心里有点不舒服?” “什么?他想从你手里夺权?”张华一下转过脸,看着罗玉昌问道。 (未完待续) 第991章 借鸡生蛋,就是为了生蛋! 罗玉昌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虽然明面上他没有这么说,但是在最近几次会议上,他总是要让调整干部的人选。 只是他还没有推荐他所谓的人选而已,毕竟他到竹林县的时间短吧,对下面的干部还不怎么熟悉。 您知道的,按照规定,科级干部的选拔任用,要经过县委五人小组会提名和酝酿,再由县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可他现在的做法,已经在打破这个规矩了。” 张华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深知人事权对于一个地方的重要性,一旦权力失衡,很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 他沉思片刻,说道:“罗书记,人事权可是党委的核心权力之一,绝对不能轻易被他人染指。 孙县长这样的做法,是不符合组织程序的。 您作为县委书记,肩负着党管干部的重要职责,必须坚守原则。” 周伟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罗书记,这可不是小事。 如果让他这么搞下去,以后竹林县的干部队伍还不乱了套? 咱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良好用人机制,可不能就这么被破坏了。 对了,张市长,你知道孙县长认为谁最不称职,而且需要马上就得调整的吗?” 周伟附和说完,话锋一转,问向张华。 张华看向周伟,他从周伟的表情中看出周伟说的这个人应该是他们共同熟悉的人。 其实他们共同熟悉的人也就那么几个,还都是从塔沟走出来的。 周伟紧紧地盯着张华,毫不犹豫地开口道:“田甜! 这次孙县长到双河乡调研之后,对这里的情况有了一些看法。 特别是对田甜的工作方面,孙县长觉得她作为一名女性同志,还算务实勤奋,能把双河乡治理得井井有条。 然而呢,美中不足的就是田甜缺乏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 孙县长认为双河乡现在的发展速度有些缓慢,完全是能够进一步提速的嘛。” 周伟顿了顿,接着详细地阐述起来:“就拿代冲的小城镇建设来说吧,孙县长认为目前取得的成绩虽然还算不错,但步子显然还可以迈得更大些。 如果能够紧接着开展第二期工程,把临近的王庄村也给纳入进来,那可就太好了,如此一来,就能腾出相当可观的一部分土地资源。 这些土地正好可以用来搞招商引资啊,也能更好地帮着拓展一下代冲的小商品交易中心,岂不是两全其美? 另外呢,孙县长对于双河乡现行的‘一村一品’和‘一村一企’政策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当前这种模式虽说有一定成效,可终究没有形成足够大的规模。 这既不利于产品的升级换代,又不方便进行规模化的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难免会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张华一听,差点跳起来,双手猛地拍在茶几上,茶杯都跟着晃了几晃,怒声说道:“什么?双河乡发展得慢?他这不是扯淡吗? 这才几年啊,几年前的双河乡还有好多老百姓在温饱线上挣扎呢,现在刚刚有了起色,生活富裕了一些就想着让老百姓折腾? 他这是冒进,是拔苗助长! 双河乡虽然现在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不是太了解,但是几年前的双河乡是什么情况,我是太清楚不过了,没有多少人比我更了解了。 他孙国民真是好胆量,轻飘飘几句话就想将双河乡当前的发展进程给否定了? 代冲的小城镇建设是说扩就能扩的吗?有没有考虑过老百姓的意愿,有没有考虑过资金的投入和后续的运营? ‘一村一品’‘一村一企’模式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适合双河乡现阶段发展的路子,盲目求大求快,只会让双河乡陷入困境!” 张华越说越激动,语速也越来越快。 罗玉昌叹了一口气,说道:“说到底,省直机关出来的干部,要是说人家没有能耐,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毕竟没有基层工作的经历,在看待事物方面,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现象,完全没有深入考虑其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加上他在原单位养成的做事追求效率,所以来到县里任职之后,也就盲目地追求目标了,并没有考虑到承受能力和后果。” 张华平复了一下情绪,微微点头表示认同:“罗书记,您这话一针见血。 孙县长有想法、想干事是好事,可不能脱离实际。 就拿他对双河乡的规划来说,代冲小城镇建设二期工程,若真把王庄村纳入,资金从哪儿来? 一期工程,那是省里面搞的试点,是从省里拨过去的专款。 当时白马市和竹林县承担着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那时,为了去市里跑配套资金,你们都不知道多难。 再说了,就别说建设资金了,眼下的竹林县可以承担多少二期的配套资金? 双河乡的财政眼下是富裕了,贸然开启二期,极有可能让财政再度陷入紧张。 还有,老百姓那边,拆迁安置工作难度巨大,处理不好,容易引发民怨,会影响社会稳定的。 缺乏稳定的局面,经济还怎么发展?” 罗玉昌接话道:“说起一期的配套资金啊,张市长,我还一肚子苦水呢。 当时市里不是让竹林县多承担十个百分点吗?说算竹林县帮市里垫付的,市里有钱了就将这十个点还给竹林县。 这都多少年了,就是不还。 现在可好了,当初的领导全都换完了,如今白市长和尚书记两个人根本不认这个账啊。 这笔糊涂账就只能烂在竹林县的锅里了!” 张华听完哈哈大笑,他太知道当时是怎么去白马市申请这笔配套资金的情况了。 当时的市长秦怀章耍坏,硬给竹林县当时的县长梁国成分摊任务,就是少给梁国成资金,非将压力甩给竹林县。 为了怕影响建设进度,梁国成没有办法了,在市里托熟人找银行贷的款。 现在白玉华和尚群山这俩人啥时候也学坏了,竟然也会捂紧口袋了。 唉,细细想来啊,这为官一任呐,有时候还真不能太实心眼儿了。 瞧瞧这事儿,前任留下的那一堆账,就像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北原市。 这账啊,能赖就赖一赖,能拖就拖一拖,也不是说要当那没诚信的人,只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更要紧的事儿等着去做呢。 咱手里的资金那可是有限的,就跟那贫瘠田地里的养分一样,得精打细算着用。 要是把这些有限的资金一股脑儿都拿去还前任的旧账,那拿什么去搞发展呢? 发展才是硬道理啊! 有了发展,这地方的经济才能活起来,百姓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把钱用在刀刃上,比如说投资一些有前景的产业,改善改善基础设施,让这一方水土有更多的生机和活力,这才是为官者真正该干的事儿。 你说这借钱还债,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挖个坑,然后再跳进去吗?这完全就是恶性循环啊。 就打个比方吧,你千辛万苦借来一只老母鸡,为啥借啊? 不就是指望着这只老母鸡能勤勤恳恳地下蛋,然后把蛋卖了换钱,让自己的日子能有点盼头,能有个稳定的经济来源嘛。 可要是刚把老母鸡借到手,还没等它下一个蛋呢,就因为要账的催得紧,急急忙忙地把这只老母鸡又还给人家了,那结果会怎样? 自己到头来还是啥都没有,依旧两手空空,这往后的日子可咋过哟! 看来啊,这为官也是一个道理,不能为了还那旧账,就把发展的机会给白白错过了,得有点长远的眼光和谋略才行呐。 于是,张华有了新的想法! 第992章 心中永远的痛 却听罗玉昌说道:“张市长啊,其实我这次过来见您是有两件事想要跟您好好聊聊,我之所以喊上周伟一起来,主要他也是您的老兄弟、老朋友。 我呢,当着他的面也没有什么好避讳的,有什么话我就直说了。 我也相信今天咱们三人谈的话,周伟是不会往外泄露的。” 还没等张华说话,周伟赶紧说道:“罗书记,您放心吧,第一呢,我本来就不是那种多嘴多言的人。 第二呢,您来见张市长我已经猜到了您肯定有什么话要说,您带着我也是信任我,我怎么可能会将您和张市长谈话的内容往外说呢? 再说了,张市长也不能答应啊,他要是知道了,还不找我算账啊!” 罗玉昌点了点头,张华则笑着说道:“这点罗书记尽管放心,周伟老兄的嘴还是有把门的呢,不该说的话,他是一个字都不会泄露。 我跟您举个例子。李鹏飞的事您知道吧?” 罗玉昌
相关推荐: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鉴宝狂婿
NTR场合_御宅屋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篮坛大亨
深宵(1V1 H)
虎王的花奴(H)
婚里婚外
我的风骚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