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红楼帝业 > 第219章

第219章

,这位学者模样的人,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儒雅的气质。 还有两个人,张华看着面熟,只是想不出来姓什么了,但都是在高倩的家里与他们一起喝过酒的。 只是那晚他们将张华灌醉了。 大家围了过来,争相与走上大平台的老省长问好。 老省长看着众人,眼中满是笑意,一一回应着。 虽说他并不清楚这些人具体从事什么工作、身居什么职位,但瞧着李延海和高长山二人亲自作陪,又是什么张华请客,心里便有了几分猜测。 老省长太了解张华了,这小子每次请客,必定是别有用心。 他就像个精明的商人,那 “小刀” 平日里磨得锋利无比,不 “刮” 出一层油来,是绝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人的。 想到这儿,老省长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调侃的意味,转头对张华说道:“瞧瞧你这阵仗,今天又打算从这些人身上‘割’多少‘肉’啊?我看你啊,这请客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张华笑嘻嘻地挠挠头,说道:“您可别这么说,大家难得聚在一起,就是想交流交流,说不定还能碰撞出什么新思路,对我们北原市的发展那可是大有裨益啊。” 老省长轻轻哼了一声,说道:“就你鬼点子多,我看啊,今天这顿饭,可没那么简单,指不定又要谈些什么大事儿。” 老省长说着话,找了一个位置坐下。 众人也纷纷落座,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的交谈声此起彼伏,而张华则在一旁忙着帮大家添加着茶水。 但是,他的眼中闪烁着别样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北原市未来发展的蓝图。 张华的家今天中午自是一番热闹,先不说, 且说那远在京城藏匿起来的秦怀章,近日来可谓是心情舒畅至极。 他每日都满怀欣喜地盼望着能收到牧老传来的好消息。 要知道,凭着他对牧老多年的深厚了解,一旦牧老主动和他取得联系,无非就只有两种可能:其一便是事情已经顺利协调妥当;其二则是虽然还有些许棘手之处,但牧老会宽慰他暂且耐心等待些时日罢了。 然而,这几日过去了,牧老竟一直未与他有过任何联络。如此一来,秦怀章心里暗自思忖道:“看来此事应当是进展得颇为顺利,估摸已大致协调成功啦!” 想到此处,他不禁喜上眉梢,心中更是对能够早日重返南陆省司法厅厅长那个熟悉的工作岗位而充满了殷切期盼。 正因如此,每当稍有空闲之时,秦怀章都会迫不及待地踏出那家略显简陋的小旅馆。 迎着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悠然自得地漫步于京城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的大街小巷之中。 他时而驻足停留,饶有兴致地观赏着街边小摊贩卖力吆喝的热闹场景;时而又信步走进一家热气腾腾的小吃店,品尝一番那些地道美味的特色小吃。 此时此刻的秦怀章,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闲适时光,深深沉醉于京城街头那浓郁的平民生活气息当中。 肚子里填满了京城街头小吃的秦怀章,此时溜溜达达的朝着他居住的小旅馆走去。 就在他掀开门口厚厚的暖帘往里面走的时候,突然迎面出现了两个身穿警服的警察,以及一个穿着普通衣服的中年人。 他们三人似乎正要伸手掀开暖帘往外走。 就这样,两方正好走了个当面,如此突然的不期而遇差点撞到对方,还是令两方不由得愣了一下。 秦怀章更是吃惊了一下。 看到两名警察,他戴着口罩的面庞一下子吓得变了色,心里的那份平静和喜悦一下子消失了。 而对方中,身穿警服的一个年龄稍大的警察这时开口了,说道:“对不起啊,这冬天一来啊,挂的暖帘全是雾气,看不到外面的情况,差点走着路撞到人了。” 听到对方说这话,心里大惊的秦怀章瞬间恢复了过来,只是他没有说话,朝着说话的警察点了一下头,透过戴着的厚厚的棉口罩,传出来一掉笑意。 就这样,他们双方就这样擦肩而过了。 看着他们三人,掀开暖帘走了出去,其中那个身穿便服的男人还回头看了一眼戴着口罩的秦怀章的脸。 待他们三人走了出去之后,秦怀章快步的来到前台边,向着正在对着电暖扇烤手胖老板娘问道:“他们三个是干什么的?也是客人?” 胖老板娘抬头看着秦怀章:“不是,辖区派出所的,来检查入住的客人登记的情况的。” 辖区派出所的民警,经常到辖区宾馆旅店业查看客人入住登记的情况本是常态。 听到胖老板娘的回答,秦怀章心中那紧绷的弦稍稍松了些,可额头上还是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强装镇定,对着老板娘挤出一个略显僵硬的微笑,低声道了句 “哦”,便转身匆匆朝自己的房间走去。 回到房间,秦怀章一屁股坐在床边,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刚才与警察擦肩而过的那一幕。 那两名警察的面容,此刻在他心中犹如鬼魅般挥之不去,尤其是那个便衣男人回头望向他的眼神,让他觉得仿佛被看穿了一切。 他下意识地伸手摸了摸自己脸上的口罩,心中暗自庆幸还好戴着它,可又担心这薄薄的口罩并不能完全掩盖住自己的身份。 秦怀章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思绪愈发混乱。 他想起自己这段时间一直小心翼翼,像只惊弓之鸟般躲避着外界的目光,生怕被人认出。 原本以为在这京城的小旅馆里能寻得一丝安宁,尽情享受这来之不易的自由时光,可如今看来,危险似乎无处不在。 过了许久,秦怀章渐渐冷静下来,他走到窗前,拉开窗帘,望向窗外依旧纷飞的大雪。 街道上的行人寥寥无几,偶尔有几个也是行色匆匆,裹在厚厚的棉衣里,看不清面容。他心想,或许刚才只是一场虚惊,警察不过是例行检查,并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异常。 但这种自我安慰并没有持续太久,他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个声音在提醒他,自己的处境依旧岌岌可危啊! 第984章 雪中逃 秦怀章心底那潜藏已久的不安,就像平静湖底被悄然安置的炸弹,“轰” 的一声被现实引爆,炸得他心慌意乱。 他的脑子里不断的回想起刚刚那三人。 其实两名警察确实是辖区派出所的,这毋庸置疑。 可那个目光看向他的那个身着便装的男子,秦怀章怎么也不会想到,此人竟是谢志斌特意派来死死盯着自己的纪委工作人员。 这些日子,秦怀章怀揣着侥幸心理,每日浑浑噩噩,总想着能蒙混过关,压根没打算主动交代问题。 他如今这个状态,把谢志斌搞得有点小郁闷。 在谢志斌看来,必须得给秦怀章那自以为是的安稳日子来点 “刺激”,让他清醒清醒。 于是,一场经过精心策划的 “偶遇” 大戏拉开帷幕。 三人的出场时机、简单的对话内容,甚至每一个眼神交流,都被安排得严丝合缝,目的就是要让秦怀章这条 “藏起来的咸鱼” 受惊,以打草惊蛇的方式逼着秦怀章进行下一个动作。 事实证明,这一招简直太有效了。 秦怀章此刻感觉自己就像被猎人盯上的兔子,满心惶恐,坐立不安。 他越琢磨越害怕,冷汗止不住地冒,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找个新地方藏身。 他坚信,自己在这家小旅馆入住的消息,肯定早就被人知晓了。 毕竟登记入住的时候,他看着旅馆规模不大,觉得管理肯定不怎么规范,所以出示身份证时,想都没想就如实登记了,现在想来,真是追悔莫及。 就在张华家中午的隆重的午宴开席时。 秦怀章匆忙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像只惊惶的老鼠般偷偷溜出了小旅馆。 他在雪花飘舞的街头徘徊,目光急切地搜寻着下一个能藏身的地方。 每路过一家旅馆,他都要在门口踌躇许久,既渴望能寻得一处安稳之地,又害怕再次因身份登记而暴露行踪。 而另一边,谢志斌收到了手下传来的消息,得知秦怀章已然中计,开始行动,嘴角不禁勾起一抹冷笑。 “继续盯着,看他到底能跑到哪儿去。” 他对手下吩咐道,心中盘算着下一步计划。 在他看来,秦怀章这只惊弓之鸟,越是慌乱,就越容易急着向牧老求助,此时也正是牧老进行下一步“敲诈勒索”的最好时机。 不过谢志斌已经有了打算,无论如何再给秦怀章一周的时间,一周之后,无论秦怀章再吐出来多少钱,他都不会再让秦怀章在外面逍遥了。 对于谢志斌来说,秦怀章目前只能作为一个小卡拉米的存在。 他身上的违法违纪行为早已查明了,目前没有让南陆省方面动他,只不过是秦怀章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顺便玩一玩罢了。 当然了,真实目的还是秦怀章身上贪污的那笔巨款得尽可能的追回,上缴国库。 秦怀章最终选定了一家更为偏僻、看起来更加简陋的小旅社。 他走进旅社,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前台的服务员虽然看不清楚他的神色,但见举止似乎有点慌张,而且行李又简单,不禁投来疑惑的目光。 秦怀章强装镇定,走上前去办理入住手续,可当服务员要求出示身份证时,他的手忍不住颤抖起来。 犹豫了片刻,他还是缓缓掏出了身份证,心中默默祈祷这家旅社真如外表一般管理混乱。 登记完后,秦怀章匆匆上楼,走进房间,将自己重重地摔在床上。 他望着天花板,思绪杂乱无章。 他知道,这样的逃亡生活不会长久,可又实在不甘心就此放弃,接受即将到来的惩罚。 此时,谢志斌的手机再次响起,电话那头汇报着秦怀章的新落脚点。 谢志斌听完,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你们几个盯紧他,我们随时准备收网。” 他下达着指令。 而秦怀章,还浑然不知自己已然一步步走进了一个永远无法挣脱的牢笼。 秦怀章躺在床上,房间里昏暗的灯光仿佛也在映衬他此刻黯淡的心境。 窗外的雪花簌簌落下,试图掩盖这个世界的喧嚣,却无法抚平秦怀章内心的波澜。 他翻来覆去,脑海中不断闪过与那三人相遇的场景,每一个细节都像一把尖锐的刀,刺痛着他的神经。 “我到底该怎么办?” 秦怀章在心底无助地呐喊。 他想起曾经与牧老的那些往来,想着是否真要向牧老求救,可又怕这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泥潭。 一个可怕的想法突然涌现在他的脑海:“牧老是不是在趁火打劫?” 想到这,他一下坐了起来,感觉周深都是寒冷。 他想,要真是那样的话,那牧老的手段可真够狠辣的,这是要借机敲诈他啊,榨干他身上的最后一滴血。 但眼下牧老又没有联系他,除了牧老,他似乎又没有别的出路。 他的双手紧紧抓住床单,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秦怀章却还沉浸在自己矛盾的思绪中无法自拔。 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心中涌起一股悲凉。 他知道,这场逃亡或许即将画上句号,但他依旧心存一丝幻想,希望命运能再给他一次机会。 方庄,张华家中的午宴热闹非凡,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大院内。 老省长心中明镜似的,清楚张华举办这场午宴的真实意图。 张华无非是想借自己的身份,再凭借李延海、高长山以及温云霞三人手中的人脉,为北原市当下和未来的发展争取资金、项目、批条以及各类资源。 老省长看着周旋于众人之间的张华,既心疼他为北原市的发展呕心沥血、不遗余力,又为有这样一位年轻有为、想尽办法调配整合资源的常务副市长而感到欣慰。 想着想着,老省长也放下了往日的架子,活脱脱的一个退休老同志的模样完全融入到这场看似普通的家宴之中,与众人谈笑风生的同时,还频频举杯和大家碰杯喝酒。 这时,司机王满仓快步跑上楼来,径直来到张华身边,俯下身来在张华耳边悄声说了几句话。 只见原本满脸堆笑的张华瞬间凝滞了笑容,他转过身来,抬头看着王满仓,小声问道:“确定吗?” 王满仓对着张华的目光重重的点了一下头。 张华起身对王满仓说道:“那样吧,你马上赶去和他们会面,完事了好好的请他们吃一顿饭,代我向他们端几杯酒。 一定要告诉他们,我实在有事抽不开身,此次见不成他们,也不能给他们送行了。 有机会吧,有机会他们再来南陆省,或是我去京城了,一定请他们吃饭,向他们道谢并赔礼。” 王满仓点点头:“好的市长,我记住了。”说完就要转身离去。 又被张华叫住了,张华叮嘱道:“王满仓,你一定要将他们送到车站,记住,他们是我的好朋友!” (未完待续) 第985章 赵东来的小心思 这场饭局,因老省长何康华的加入,瞬间有了别样的氛围。 老省长虽极力融入,言谈举止尽显亲和,试图做个普通食客,可往昔久居高位形成的威严气场,哪能轻易消散? 即便他已竭尽全力放下官架子,在众人眼中,他依旧是那位令人敬畏的老省长。 想当年,“何康华” 三个字,在整个南陆省可是权力与威望的象征。 如今虽已退休,可当大家首次与这位昔日风云人物围坐酒桌,推杯换盏间,内心的拘谨与不自在还是难以掩饰。 且说赵东来,省农业厅副厅长。 他起步于省环保厅,在那积累了丰富经验与资源,一番努力辗转后,成功晋升至农业厅副厅长之位。 说来也巧,他先后与温云霞、高长山夫妇在同一单位共事,之后又和张华在农业厅短暂同事过。 昨日,赵东来前往省农经办洽谈工作,正待在付主任办公室。 高长山致电付主任,邀请其今日赴饭局,赵东来恰巧在场。 赵东来素以善于钻营闻名,听闻此事,心中顿生双重想法:一来,纯粹是好奇;二来,也想着借此机会拉近与高长山的关系。 毕竟,高长山和温云霞有个极为出色的女婿张华。 在赵东来眼里,张华当初在省农业厅不过是短暂过渡,如今却已成为北原市常务副市长,妥妥的跻身进了北原市的权力核心圈。 省厅机关单位领导大多向往到地市级党委政府任职,其主要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乎实际权力与决策自主性。 省厅领导职级虽高,可决策时受诸多因素掣肘,上级领导、其他分管副职以及复杂程序等,常让其难以完全自主的推行想法,实际拍板权也有限。 到了地市级党委政府,就有了更大自主权与决策权,能直接部署或参与部署,实施决策,为想干实事、出成绩的领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其二,个人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在省厅工作,晋升到一定阶段,晋升通道易变窄,厅级领导再往上晋升机会少。 而地市级党委政府作为基层治理的关键平台,领导在此积累业绩与经验,更易被上级关注,获得晋升契机。 举个例子,副省级城市公安局长,不仅有望晋升市委常委,还可能被提拔或交流至其他省份担任省公安厅厅长,从而跻身副部级干部行列。 其三,工作成就感与价值实现层面。 省厅工作多是宏观指导与政策制定,与基层群众接触少,领导难有直接具体的工作成果,缺乏贴近群众解决民生问题带来的成就感。 而地市级党委政府的工作则是直面基层群众,处理的都是百姓关心的治安、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 在此任职能让领导真切感受到工作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实现个人价值与职业理想,收获更强的工作成就感与满足感。 其四,丰富工作经历与提升综合能力。 省厅工作侧重宏观层面,领导干部积累了宏观思维能力。 地市级党委政府工作更具体综合,要求领导干部具备更强的组织协调、应急处理、沟通谈判等能力。 到地市任职,省厅领导干部能在不同环境锻炼提升综合能力,丰富工作经历,使领导能力更全面。 赵东来作为省农业厅的一名普通的副厅长,在一正八副的权力圈子里想脱颖而出,势必登天。 他焉能没有下到地方党委政府任职的渴望? 可是,他没有路子啊! 今日他终于有幸踏入高长山的家门,但实际上这里应该被称为张华的家才更为贴切。 当目光初次触及到张华那座自建房屋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羡慕。 这房子虽说并非那种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的豪宅,其内部装修也称不上有多么的奢华和金碧辉煌。 但仅仅只是瞧一眼宽敞无比的大客厅、用矮木精心打造而成且错落有致的隔断所划分出的大厨房,以及客厅之外那个宽阔得足以让人尽情舒展身心的平台,便已让他心生向往,甚至连口水都差点忍不住要流出来了。 仔细估算一下,建造这样一整栋楼房所需的花费远比他现在居住的商品住房便宜不少! 而且此地不仅自然环境优美宜人,四周静谧祥和。 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与繁华喧嚣的市区之间的距离恰到好处,既不会过于偏远而显得与世隔绝,又能够远离城市的嘈杂与纷扰,享受那份独属于乡村的宁静与闲适。 赵东来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参与了与大家的聊天。 当从高长山口中得知张华不但一会回来吃饭,还要给几位叔叔敬酒的时候,赵东来都快心花怒放了。 就在这时,高长山继续说道:“我估摸啊,咱们这顿午饭恐怕没法痛痛快快地畅饮一番啦! 为啥呢?张华这次可是带回了一位极其重要的贵客哟! 这位贵客呀,是张华特意邀请来跟大家伙儿一同喝酒的。” 众人闻听此言,一个个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纷纷迫不及待地追问起来:“到底是谁呀?快告诉我们呗!” 然而,无论是高长山本人,还是坐在一旁的李延海,面对大伙儿连珠炮似的发问,却都只是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回应道: “别急嘛,稍安勿躁,等会儿你们亲眼瞧见了自然也就清楚啦!” 就这样,在一片好奇与期待交织的氛围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终于,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和寒暄声。 紧接着,张华满面笑容地陪着一位精神矍铄、气质不凡的老者走了进来。 待看清来人面容之后,在场所有人不禁全都大吃了一惊——原来,这位贵客竟然是德高望重的老省长何康华! 一时间,平台上原本轻松热闹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拘谨起来。 大家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而老省长则显得十分和蔼可亲,微笑着向众人点头示意,并主动开口打起了招呼,这才让略显尴尬的局面稍稍缓和了一些。 随后,这场别开生面的午宴便正式开始了。 尽管众人心中仍对老省长的突然到访感到惊讶不已,但随着美酒佳肴陆续上桌,以及张华和老省长不时地引领话题,现场的氛围也逐渐重新活跃了起来。 大家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好不热闹……整个中午的饭局,就在这般既充满惊喜又和谐融洽的状态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赵东来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 尤其是在用餐的时候,他惊讶地发现张华竟然和老省长紧挨着坐在了一起。 这两个人之间的互动实在是太有趣了,他们一边享受着美食美酒,一边谈笑风生。 那亲密的样子,有时看起来宛如一对父子,有时又像是爷孙俩。 一会儿他们显得格外亲热,相互夹菜、敬酒;一会儿又互相打趣逗乐,欢声笑语不断。 然而,在这场饭局之中,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占便宜的永远都是张华,而吃亏的总是那位德高望重的老省长。 比如说,张华会故意开一些玩笑让老省长多喝几杯酒,或者抢着吃掉最后一口美味佳肴,但即便如此,老省长也丝毫没有表现出不悦。 相反,他不仅欣然的接受了张华的这些“小欺负”,甚至脸上还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笑容。 每当老省长将目光投向张华时,那眼神里所蕴含的情感更是让人羡慕和感动不已。 那眼光中满满的都是对张华的关爱与信任,仿佛张华就是他生命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无比珍贵且无可替代。 这种深厚的情谊,看在众人的眼里,谁都不禁为之动容! 第986章 主动给钱 赵东来瞧着张华与老省长这般亲昵的互动,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他一面惊叹于张华竟能和老省长建立起如此深厚的情谊,这关系背后蕴藏的能量,他光是想想都觉得震撼;另一面,又为自己和张华之间那遥远的距离感到无奈与焦急。 此刻,他愈发笃定,若能借这饭局和张华搭上线,往后的仕途说不定能迎来柳暗花明。 酒过三巡,众人渐渐放松下来,话题也愈发广泛。 老省长兴致颇高,谈及早年在南陆省推动农业改革的艰辛历程,言辞间满是感慨。 赵东来眼睛一亮,赶忙抓住机会,一脸崇敬地问道:“老省长,您当年力推的那项农业补贴政策,可真是造福了无数农民。 我如今在农业厅,也想为咱省农业发展出份力,您觉得当下农业工作的关键突破口在哪呢?” 他这一问,既巧妙地迎合了老省长对农业的关注,又不着痕迹地展现了自己对工作的上心。 老省长微微颔首,认真作答。 赵东来听得全神贯注,不时点头,还悄悄拿出手机,装作不经意地记录下关键语句。 他心里清楚,这些话日后无论是在工作汇报中引用,还是和同行交流时提及,都能让自己显得见解独到。 这时,张华笑着调侃道:“赵厅长,你这求知欲可够强的,都快赶上那时我刚进省厅那会了。” 赵东来连忙赔笑:“张市长,您可别打趣我了。 您如今在北原市干得风生水起,我这是差得太远,得多向您和老省长学习。” 他这话一出,既捧了张华,又顺带拍了老省长的马屁。 饭局间,王满仓的媳妇石丽上菜时不小心碰倒了赵东来面前的酒杯,酒水洒了一桌。 赵东来先是一怔,随即满脸堆笑地说:“没事没事,这是好事,酒水洒了,财运来了。” 众人见状,纷纷大笑,紧张气氛瞬间化解。 赵东来心里却有些懊恼,担心这小插曲会给老省长和张华留下不好印象,于是之后更加小心翼翼,一言一行都斟酌再三。 就在此时,只见老省长面带微笑,亲切地跟张华聊起了北原市未来的发展规划。 张华心中暗自思忖着:“到底姜还是老的辣呀!” 他深知这位经验丰富、深谋远虑的老省长,总是能够轻而易举地掌控住现场局面。 这不,才没说几句话呢,话题就自然而然地被引导到了北原市上头。 张华心里跟明镜似的,老省长如此尽心尽力地帮助自己,显然是别有深意。 这看似平常的聊天,实则是给自己创造一个绝佳的机会——当着众人的面诉说北原市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也就是所谓的“哭穷”。 张华定了定神,于是就顺着老省长抛出的话头,好好阐述一番北原市的现状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他说道:“哎,别提了,老省长,我也明白组织上和罗书记将我派到北原市工作的真实意图。 可是北原市,苦啊!” 张华这个货还真是戏精,一秒钟入戏! 短短的一句话将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他所酝酿的情感中和接下来的发言里。 在旁边茶台上围着吃饭的温云霞、卢慧芳、张兰和高倩四名女将一听,赶紧低下了头。 为啥,怕笑出来! 温云霞和高倩还对视了一眼,两人心道:“这是又开始了,大忽悠又开始上场忽悠了,也不知道今天能够从这些人的签字笔下忽悠出来多少?” 张华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北原市可真不是大家看到的那么简单。 我也没想到那么复杂、困难那么多啊! 早知道这样,当初我说啥也不同意去北原市工作!” 只见老省长对他一瞪眼:“嗯?什么话!组织上决定的事能是你同不同意、答不答应的?你是党员干部,时刻牢记服从组织决定这条纪律底线! 说北原市的情况,哪来这么多抱怨!” 张华赶紧顺从的点点头:“好好好,不抱怨、不抱怨。” 他接着说道:“北原市看似有着不错的基础,可实际上内部矛盾重重。 就说那产业结构吧,就是矿业,哦,大理石矿,新兴产业发展缓慢,转型困难重重。 工业基础本来就薄弱,现有的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大量工人面临失业风险。 而且,基础设施建设也严重滞后,交通拥堵,公共服务跟不上,留不住人才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摇头叹气,脸上满是忧色,仿佛北原市的困境已经将他压得喘不过气来。 老省长听着,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关切:“农业方面怎么样? 你们北原市也算是农业大市了,人口少,人均耕地面积占比还是比较大的。” 张华听闻老省长问及农业方面,神色愈发凝重,轻叹一口气后说道:“老省长,北原市农业看似有优势,实则问题不少。 人均耕地面积是较大,可农业生产方式依旧传统,规模化、现代化程度低。 大多农户还是各自为战,难以形成产业合力。” “而且,” 张华顿了顿,接着道:“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灌溉设施老化,很多地方还是靠天吃饭。 农产品附加值也低,缺乏深加工企业,农民辛苦一年,收入却不高。” 说着,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此时,赵东来眼睛一亮,心想终于轮到自己熟悉的领域了。 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微微欠身,恭敬地说道:“老省长,张市长,我在省农业厅工作,对农业发展也算有些了解。 北原市这种情况,其实可以尝试引进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比如发展智慧农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精准灌溉、施肥,既能提高产量,又能节约资源。” 老省长微微点头,目光投向赵东来,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位厅长同志说得有道理,你继续说。” 得到老省长的鼓励,赵东来愈发兴奋,滔滔不绝地讲起来:“还可以扶持一些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企业 + 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增收。 同时,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北原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还有,张市长,您之前在白马市的双河乡工作时的一村一品或一村一企,也是可以结合当地特色继续实施的嘛。 这也为农村增收和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张华听着赵东来的发言,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心中暗自思忖:东来厅长,我真是谢谢你了,你为我今天的化缘战略开了一个好头啊! 只见张华摇了摇头,对着赵东来说道:“赵厅长给支的招和提的意见,都是非常有建设性的,很符合我们北原市的发展需求。 可就是啊,我们市面对的困难太多了,当然了,困难最大的就是钱,资金的问题!” 只见赵东来一摆手:“张市长不用担心,我现在手里还有不到两千万没有拨出去,那样吧,下周二之前,你让你们市农业局的来一趟,带着报告,我马上拨给你们。 我再帮你看看其他副厅长手中还有没有资金,我就告诉他们是你要的,大家想尽一切办法也得给你再搞一部分出来。 开玩笑,张市长之前也是咱们省农业厅的人,咱们自己人呢,要是还不帮,像话吗?” 第987章 罗玉昌到省城 张华听闻赵东来如此表态,脸上的笑容愈发真挚,眼中却闪过一抹狡黠:“哎呀,赵厅长,你可真是我们北原市的及时雨啊!有你这句话,我这心里踏实多了。 但这两千万对于北原市农业的庞大需求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呐。” 老省长在一旁静静听着,微微皱眉,心里却是一喜:张华这小子才煽乎几句啊,已经位北原市骗去两千万了。 他轻咳一声,缓缓说道:“资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合理规划使用,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张华连忙点头称是,而后又苦着脸说:“老省长说得极是。 可如今北原市千头万绪,各个项目都等着资金启动。 就拿灌溉设施改造来说,初步估算就得大几千万,还有引进农业技术设备、扶持龙头企业,哪一项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赵东来此时已被张华的言辞打动,拍着胸脯保证:“张市长,你放心。 我回去之后,一定联合其他副厅长,再给你争取更多资金。 咱们省农业厅绝不能看着北原市在农业发展上掉队。” 坐在一旁的温云霞,轻轻碰了碰高倩,低声笑道:“瞧瞧瞧瞧,张华这张嘴,把赵东来哄得团团转,这钱怕是要源源不断地往北原市送咯。” 高倩掩嘴偷笑。 而李延海一直默默观察着众人的反应,此时他开口说道:“赵厅长有心是好事,但资金调配还是要按程序来。 张市长,你们北原市也得拿出详细的发展规划和资金使用方案,这样才能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张华连忙应道:“李厅长说得对,我们一定尽快准备。 只要有了资金支持,北原市的农业发展肯定能迈出一大步。” 他转头看向赵东来,眼中满是感激:“赵厅长,这次真的多亏了你。 等我们北原市农业发展起来了,我一定好好感谢你。” 赵东来被张华捧得心里美滋滋的,摆摆手道:“张市长太客气了,都是为了工作。 能为北原市做点贡献,我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此时的他,早已将这场饭局当作了展现自己能力、拉近与张华关系的绝佳舞台,满心想着如何在后续工作中帮张华争取更多资源,却没注意到张华眼中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 在场坐着的其他人再差,那聪明劲也不白给。 这时他们明白过来了,这顿午饭的真正意图何在。 这就是高长山、李延海两个老哥们在帮张华的北原市要资金、要项目、要资源而设的局。 但他们并不后悔,别说今天来吃这顿饭,而且还有老省长作陪。 就是没有今天这个饭局,张华亲自找上门,他们还真的出手帮张华,于公于私都没有拒绝的道理。 可是就是因为有了今天这个饭局,他们则加大了帮助张华的力度,可以来说是不遗余力的帮了。 如果今天承诺或答应的力度不够,别说过张华、高长山、李延海这一关了,老省长的面色都不会好看了。 此时,饭桌上的氛围愈发微妙。意识到这场饭局背后的 “深意” 后,原本还有些拘谨的众人,态度纷纷发生了转变。 省农经办的付主任率先表态,清了清嗓子说道:“张市长,咱们农经办在农业项目扶持上一直不遗余力。 北原市的情况特殊,我们后续也会针对性地研究,看看在一些农业产业扶持政策上,能不能对北原市有所倾斜。” 说着,他看向赵东来,笑着补充道:“赵厅长都这么积极,我们也不能落后不是?” 赵东来笑着点头回应,心中愈发觉得自己今天的表现明智。 他暗自思忖,若能在这场为北原市争取资源的行动中出大力,不仅能赢得张华和老省长的好感,在省厅内部,也能提升自己的威望。 紧接着,一直沉默不语的省发改委的处长湛叔终于打破了平静,他缓缓地开口说道:“张市长刚才所提及的关于推动产业升级这件事啊,这可真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虽然说目前咱们手头的项目确实都很紧张,但北原市的情况比较特殊嘛。 我回去之后一定会向领导详细地汇报这里的情况,看看是否能够从其他正在进行的项目当中,给你们这边协调过来一部分资金。 当然啦,贵市自己也得加快步伐,抓紧时间申报相关的项目才行。 这样一来,双管齐下,成功的几率自然就会更大些。 下周吧,我会专门安排人手亲自前往你们北原市走一趟。 到时候,我们将从各个方面全面展开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对现有项目的深入调研、挖掘潜在的优质项目等等,全力以赴地帮助你们多申报一些有价值的项目,从而尽可能多地为北原市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支持。” 紧接着省财政厅预算处的处长赶紧发言,他发言中还看着李延海的脸,生怕说的不好,对张华支持的力度不够,怕李延海不高兴。 毕竟李延海可是他的老处长。 就这样,在场的众人一一表态,都在尽可能的为北原市献策献力献资金。 张华听着众人的表态,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眼中满是感激,一一向众人道谢:“各位领导,我张华在此谢过大家了。 我们北原市的近六百万老百姓一定会记住大家的这份恩情的。” 他言辞很是恳切,很难让人相信这是那个被温云霞和高倩私下称为 “大忽悠” 的人。 老省长看

相关推荐: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交流_御书屋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我的风骚情人   万古神尊   新年快乐(1v1h)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鉴宝狂婿   乡村透视仙医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