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红楼帝业 > 第13章

第13章

这样轻松的解决了 谭芹芹说道:“我认为张乡长说的对,孔书记刚刚说的不应该是底线,那是为了达到的目标。 既然让张乡长我们俩去谈了,总得给老百姓作出一些让步与承诺的,基层工作最难做的就是百姓的工作,党中央就提出:群众工作无小事。 你们两位领导划出一条红线,什么能谈,什么不能谈,我们在谈话中也能有个分寸,哪些话能说,哪些方面可以承诺,不然你让张乡长我们俩怎么谈?谈什么?还要继续激化矛盾吗?” 负责党群的专职副书记、乡里的三号人物,谭芹芹的讲话无疑是有分量的,一连串的问题抛了出来,书记与乡长也不敢再强硬了。 张华说道:“两位领导,不如我将三位村民代表喊过来,趁班子里的人都在,大家集思广益,就在这与他们三人谈谈,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人大主席吴江岸说道:“我看可以,有什么话摊开了说最好。” 孔书记看了一下大家,最终还是点了一下头。 张华起身离去,两分钟后领来了三个人,典型的种地的庄稼汉子。 张华给他们三人搬来了凳子,让蒋梅倒了三杯水端来。 三人第一次面对十多个乡里的领导,起初还是有点紧张的,在张华的安慰下,才慢慢镇定了下来。 张华给他们三人介绍了在座的各位领导,也介绍了乡领导对这次招商引资的重视,说这是全乡的大事,领导们在一起开会就是为了解决你们的事情。 三名百姓很是激动。 在稍作寒暄后,大家进入正题,与张华当初讲的一样,百姓提出的条件并不苛刻,只是不甘心九年的心血、资金投入付之东流。 聊了近一个小时,始终达不成一致,每个人都逐渐失去了耐心,但都竭力的压制着自己的情绪。 张华也是无语,他是看出来了,孔书记和袁乡长二人对做基层百姓工作完全没有一点经验,只是想采用高压方式迫使这些农民自愿放弃继续承包土地。 在对于赔偿资金方面,二人却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坚持一毛不拔。又提不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 谈话慢慢的停了下来,会议室一时安静了。 这时一个百姓说:“我们理解乡政府招商引资是为了全乡的老百姓好,可是为了全乡好也不能将我们十多户百姓置于死地吧? 要是那样的话我们就去法院告政府,让法院判决,看看我们签的合同到底受不受法律保护。” 三个百姓站了起来,转身走出了会议室。 袁乡长的脸色很不好看,她站起身来说:“别说我这个当乡长的不发展全乡的经济,我下这么大的工夫招来的投资,你们留不住,可怪不到我头上了。” 说完,也离开了。 班子会议开了个虎头蛇尾,没有讨论出任何有用的结果。 张华临出门时跟谭芹芹说:“让派出所将带回来的那些百姓放了吧,不然矛盾激化深了,到时更不好做工作了。” 谭芹芹点了一下头,就回办公室打电话去了。 袁心萍回到办公室,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就喊着张华与谭芹芹去了孔书记的办公室,商讨对策。 孔书记则说乡里没钱,赔偿不了老百姓,谈什么都没用。 袁心萍说:“你们都听到那些承包户说的了,一亩地一年有五百元左右的利润,那是八百亩地,还有二十一年承包期,那可是八百多万,就是一半,政府也得给他们十六户四百多万。 等于是我们五十块钱租出去,再花五百租回来,这不是有病吗? 就是投资成功了,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税收吗?我们政府实际上是在帮他们十六户百姓打工赚钱嘛。” 孔富文书记一听:“也是啊,合着他们是在拿政府的地,来赚政府的钱,这怎么能行?” 张华被书记和乡长两人如此清奇的脑回路跟整不会了,他看了一下谭芹芹,发现谭芹芹也在吃惊的望着自己。 看来她也是被书记乡长二人的话给震撼到了。 书记与乡长二人商量了好一阵,愿意从乡财政拿出三十万作为对这十六个承包户的补偿,分三年结清,让张华与谭芹芹去做工作。 张华二人出了政府大门,找到了准备离开的这些承包户,并与他们推举出来的三名代表来到了政府大门处的信访办再次商讨。 三名代表对张华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虽然谭芹芹副书记阻拦他们耕地,他们对谭芹芹也没言语不敬,毕竟她也是受领导指派的,况且谭芹芹还是他们村的包片领导。 五人坐在一起又开始一番谈话。 谈了半个多小时,始终还是谈不到一起。 张华想缓和一下气氛,就岔开了话题,说道:“我听说化肥、种子这些农资今年涨价很厉害,老大哥还能保证每亩能赚五百块吗?” 这个四十多岁、皮肤黝黑的农民憨厚的一笑,说道:“要是放在别人手里不行,要是放在我们几个人手中,只多不少。” 张华不解的问道:“老大哥你别怪我不懂啊,我虽也是农村长大的,只是打小没有在农村种过地,一直跟着在县城打工的父母生活。 不都是种地吗?那为啥收入相差这么大?” 旁边另一个汉子说:“不瞒你说张乡长,我们这几个人一直靠种药材起步的,我们承包这几百亩地就是为了种药材,你说药材比粮食的产出高不高?” 张华问了一句:“老大哥,不是说药材在山区种的吗?” 那汉子说道:“有山区当然更好了,山区的药材品质还好。这不是没办法吗?只能在平地里种,虽然说质量不如山区的好,价格不如山区的高,那也比种粮食收成要好的多啊。” 张华眼前一亮,指着下王庄方向问道:“下王庄村那个地方咋样?适不适合种药材。” 汉子说道:“那肯定比我们承包的这片地收成要好的多。” 张华马上说道:“愿不愿意去下王庄那个地方种药材?” 汉子看着张华,眼睛也亮了,问道:“张乡长能说服那里的人将山包给我们?” “你们要是想把整座山承包完,肯定有难度。 如果是下边的那些小山包,搞个一两千、两三千亩地,我兴许能给你们谈到手,别忘了,我是下王庄村的包片领导,那里的书记和新任的王主任,跟我关系还是不错的。” “张乡长说的真的吗?” “老大哥,你认为我会跟你开玩笑吗?不信的话我现在打个电话,咱们马上赶过去,你们跟新任的王主任好好谈谈。” “好啊,张乡长,要是你真能帮我们拿下山边的地,别说三千亩了,就是一千亩,我们现在就愿意和乡里终止那份土地承包合同,不要乡里的一分钱赔偿。” “行,既然老大哥你话说到这了,我也给你表个态,下王庄村的王主任要是给你们低于两千亩山地,我今晚就把他灌的趴地上起不来,还让他老伴带着俩儿子来抬他回去。” “哈哈哈,张乡长,你联系吧,我们这就过去,晚上我们请你和他们村的领导一起喝酒。” 第60章 张华,来姐身边坐 几人说走就走,张华也想趁热打铁,赶紧把事情办成。 三名代表回到十几个承包户身边,将事情一说,大家很是高兴,当即让人去超市买了烟、酒、饮料好多东西,装上了他们带来的一个面包车上。 张华与谭芹芹也很快来到了书记的办公室,将这个意外的惊喜告诉给了书记和乡长。 还没等书记说话,袁乡长一把抓住张华的手:“谢谢你了张乡长,你真是咱们乡的一员福将啊,总是在关键时候给咱们乡带来惊喜。” 握着袁心萍白嫩柔滑的手,张华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孔书记从抽屉里拿出一条名烟递给张华:“张乡长,你带着抽,争取今晚敲定,明天就能跟下王庄签合同。” 张华松开袁乡长的手,拿过那条烟往腋下一夹:“三位领导,等我的好消息吧。” 坐上自己的小夏利时,张华仔细打量了一下这条好烟,还是书记会享受,这样的好烟可是上百块钱一包的。 如今这是自己的了,就当跑腿费了,领导给的,不犯错误。 下王庄村本来就是一个贫困村,以前王凤奎当村主任的时候哪管脱贫与发展。 如今王春年这个一身正气的老党员挑起了全村发展的重任,当听到张乡长亲口说带来几个人来下王庄村承包山岭种药材,心里甭提多开心了。 在张华与赵小强二人的见证下,他们双方很快达成了口头协议,一亩山地一年一百块钱,承包三千亩地,承包期限二十年,承包费五年一交,先交后用。 双方约定好了明天下午交钱签合同。 然后就是去村口喝酒去,几个承包户高兴的都快合不上嘴了,从面包车上卸下了好多酒水礼物。 王主任要推辞,张华说道:“这是谈完事情后的人情往来,你又没有出卖集体利益,你又没有损公肥私,算不得犯错误,收下吧。 那些酒水你先放好,他们马上就来种药材了,你们晚上没事还是可以喝两杯解解乏的嘛。” 见张华这么说了,王主任也没再推辞,当晚大家在小饭馆喝了个天昏地暗。 王春年老主任最终还是被灌醉抬回去的。 张华和开面包车过来的那个老大哥因为要开车,没喝酒。 回到乡政府门口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了,几个承包户感谢张华的帮忙,非要去超市给张华买礼物。 张华见拗不过了,就收了一箱矿泉水和一箱牛奶,往车后座上一扔,驾车回了政府院内。 事情很顺利,第二天下午下王庄村与十六名承包户签订了三千亩山地的承包协议, 第三天上午,十六名承包户一起来到乡政府,与乡政府解除了八百亩地的承包合同。 张华一句岔开话题的话,最终成就了三方: 一、下王庄村收到了三千亩山地的前五年的承包费,一百五十万元整。这对于全部人口不到三千人的下王庄村意味着什么?人均可分五百元以上。 二、十六个承包户自此有了高质量中药材的种植基地。 三、乡政府招商引资的八百亩地落实了,还没有花一分钱。 当晚,乡长袁心萍很高兴,喊着班子成员在政府食堂里设宴,为张华副乡长庆功。 书记孔富文依然稳坐首位,两侧依然是美艳的女乡长和漂亮的女副书记。 见张华进来,袁乡长一拍右侧的空位:“张华,过来过来,来姐身边坐。” 不大一会,酒宴开始,孔书记是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的,依旧是不行,坚持不到三十分钟,就疲软了,不是,就瘫软了。 在谭芹芹副书记的热情敬酒的带动下,大家稍微一努力,孔书记就软了,又是被邱主任和司机将他抬到车上去的。 副乡长苏静说,她也不喝了,可以顺道搭乘着孔书记的专车回家,也离去了。 袁心萍看着离去的二人,微微一笑道:“还蛮亲热的。”然后她开始与大家碰杯。 果然不负众望,又过了半个小时,袁乡长也趴下了。 吴江岸说:“张华,快把你姐抱回去吧,当心她着凉。” 张华刚要说话,郑山江和王明架起袁乡长往张华背上一放:“快点背你姐上车。” 众人哈哈大笑。 田甜跟在张华身后,帮着打开车门,将袁乡长放进车后座,车子驶去。 田甜对张华说:“当心老吴和老郑他们俩灌你。” 张华说道:“我还怕他们?走,看我怎么收拾他们俩的。” 田甜犟了一下鼻子:“你就吹吧,当心点,别喝太多。” 回到酒桌上,果然吴江岸、郑山江、王明三人眼神不对,谭芹芹说道:“张华,过来,坐姐身边来。” 所有人都大笑起来。 张华瞬间知道怎么回事了,他装傻充愣的拿起自己的碗筷,走到谭芹芹身边坐了下来,故意将身体贴近谭芹芹:“姐,有事吗?” 谭芹芹拍着他:“你挨我这么近干嘛?” “是你让坐你身边来的,离的远了还是身边吗?”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已经将八百亩地征来了,又按照投资商的要求在一个星期内做到了“三通一平”,如今过去半个月,两个投资商迟迟不见动静。 又是月底了,张华每个月的后四天得去学校集中上课,向书记乡长二人说明了情况后,又在党政办作了报备。 他驾着车去了下王庄村,在村口的小饭馆内将老板帮自己收的山野味装上车后箱,驾车奔省城而去。 袁乡长的办公室内,孔书记脸色很不好看,看着气得胸脯起伏不停的袁乡长,他说: “你真的能确定这两个老板是有实力的吗?” “我已经说过了,我去过他们在南方海滨城市的公司,再说又不是我一个人见的,那天县招商局的局长也在。 午饭还是两个老板请的吃饭,全是海鲜。” “你说他们那么有实力,为什么还让咱们帮他们贷贷款呢? 还让咱们财政所作担保,咱们这个穷乡,敢帮他担保贷款吗?” “他们两个老板说的下个月资金就能过来了,眼前他们只想贷两百万先启动项目,不然拖延一天,就对大棚种植不利。 说要是我们帮了忙,就从南方搞两辆进口车赠送给我们乡。” “你看吧,我觉得还是慎重一些比较好。”孔书记又叮嘱了一句。 第61章 张华出名了 孔书记的一句提醒,在袁心萍乡长心头犹如高速行驶中的汽车轻踩了一下刹车,待孔富文走后,她开始了仔细思考。 晚上,她在县委招待所请两位投资商吃饭时说,塔沟乡领导班子开会研究过了,原则上同意帮两位老板担保贷款,只是这笔贷款得放在乡财政的账户里。 反正两位老板贷款的目的也是为了支付建设大棚的材料费用,让两位老板只管放心的购买材料,乡里会统一给材料商付款的。 两位投资商当即就同意了,并约好了明天上午十点去塔沟乡农村信用社办理贷款手续。 接下来就是一番觥筹交错,两位老板心满意足的打着饱嗝,各自带着自己漂亮的女秘书回了招待所房间。 第二天上午九点多,正在办公室等两位老板的袁心萍乡长接到了电话,电话正是两位老板打来的,说公司总部有急事,需回去处理一下,最多一周就返回塔沟乡。 当天上午,两位老板就带着女秘书离开了竹林县。 四天的集中学习,张华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大学生活一样,只是不同的是身边同学的年龄相差太大了,班里有好几个年龄已四十五岁的同学。 看来这都是处级以上干部,为了赶最后一班车吧,大家都懂得。 不管怎样,也算是同学,在今后的两年间,每月还是有四天时间同窗学习的不是?于是在一位王姓同学的倡议下,大家组建了一个微信群,群名就叫“XX届研究生班同学群”。 全班男男女女三十名同学一个不少的全都进了群,按照统一格式改了名字,张华就改成了:竹林县塔沟乡副乡长张华。 张华看到有一个同学改后的名字是:庆丰市常务副市长白玉华。 其他的都是副县长、副局长、局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最低的是某个镇的书记,后边加个括号,注明副处级。 张华看着群里同学的职务,他感觉有点晕。 集中学习了四天,全班同学喝了三个晚上的酒,都是全班同学“自发形成的聚会”。 张华副乡长是三十人中年龄最小的,也是级别、职务最低的。 倒数第二名的有十多个,都是副处级,年龄最小的也是二十八岁了。 张华跟着他们班里的同学三个晚上吃遍了学校周围三个最上档次的酒店,这是他曾经上大学时,只是路过,连看一眼都没有勇气看的酒店。 十一月一日是个星期一,集中班学习结束,同学们相互握手告别,约定“咱们月底再喝”,然后一个个被车接走了。 张华在李景运家与李叔、强哥他们吃过午饭后,独自驾车回塔沟。 下午三点,还在路上开着小夏利不紧不慢的行驶着的张华,却不知一场大事即将降临在他的头上。 此时的竹林县县政府会议室正在举行新闻发布会,是由县长亲自主持的,向参会的几十家媒体记者通报前一时期竹林县发生的三起震惊全国的新闻事件的真相。 第一起就是真假代玉敏事件。 县委宣传部首先通报了事件的真相,县纪委、县监察局与县公安部门相继通报了调查、处理结果。 此次事件涉及高校招生审查办、市招办、县教育局、县高中、县公安局、县邮政局、县人事局等多家单位的相关负责人。 一共审查、双规了两名副处级、三名正科级、三名副科级干部,另有十多人因涉嫌违法犯罪被公安部门抓获。 竹林县县委、县政府发言人、县委宣传部部长李彩云告诉在场的记者,代玉敏本人已经被送往市内一家医院进行治疗了。 待她病情彻底稳定后,会根据代玉敏本人的意愿,再做下一步安排。 第二起就是不法分子冲击塔沟乡党委政府大院的事件和副乡长张华被县纪委审查遭刑讯逼供的事件。 李彩云部长说:“各位媒体的记者朋友们,第二起事件和第三起事件是同一个起因。 第三起事件是第二起事件的延续,下面我来向大家通报事实真相。” 李彩云部长通报了塔沟乡被上、下王庄村的王凤五、王凤奎堂兄弟俩带近二百名族人冲击乡政府,致使多名乡干部受伤、副乡长张华伤重住院的原因与经过。 又通报了原县长、原公安局长、原反贪局长充当其保护伞的真实原因,以及反贪局长用两万块钱买通县纪委案审科科长祝青伟,对副乡长张华打击报复、违规违法实施审查、刑讯逼供的事情真相。 会议主持人、县委副书记、县长梁国成发言说:“各位记者朋友,第二起和第三起事件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这是一名满身正气的干部与一伙违法乱纪干部的斗争,这更是一名基层公务员为捍卫党纪国法、为维护百姓利益而不畏权势,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同贪污腐败、祸害百姓的官员做斗争的光辉事迹。 各位记者朋友,咱们口中经常说三个字‘正能量’,什么才是正能量?我认为我们的副乡长张华同志就是正能量,是满满的正能量!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不止是要弘扬正气,更要大力宣传、弘扬我们的正能量,只有正能量满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会更加繁荣昌盛!” 现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记者席上坐着的高倩在拍手鼓掌的同时,心里说道:“你这家伙这顿打终于是没有白挨啊,这下算是出名了。 不行,不能这么便宜放过你,至少也得敲你几顿饭。” 竹林县这次新闻发布会有多家新媒体直接采用了网上直播,许多大的新闻门户网站也随着现场记者发回的简讯,及时更新着内容。 张华还在高速上开着他的夏利车在慢车道上悠哉悠哉的行驶着的时候,他的名字、他的事迹已经在网上传播了。 竹林县政府的官网抢抓时机,第一时间发布了张华的简历,还有从双河乡、塔沟乡两个乡党政办紧急催要来的张华在工作中、尤其在农村与百姓在一起的照片。 迅速的引起了众多记者的关注浏览。 这篇标题为“最具正能量的副乡长——张华”的个人介绍中,一下子汇集了三十多张照片。 其中有一张照片很快被多家网站转发,照片中,像是雨过天晴后,田埂上,张华骑在摩托车上,身上、脸上、包括摩托车上全是泥巴。 他一只脚踩在地上撑着摩托车,身体后仰,像是在尽力的挣脱,旁边有三名百姓,一名百姓伸手拽着他的右胳膊,另一名百姓伸手拦着摩托车不让他走,张华与他们三人都是灿烂的笑着。 照片是双河乡党政办的宁伟提供的,是他用手机抓拍的,他起初给图片写的说明是:张华每次到农村,老百姓就拉着不让走。 县官网的图片说明是:张华副乡长与老百姓的情谊。 国内最大的一家新闻网站,从竹林县政府官网上将这张照片复制过来后又做了高清处理,将照片也做了放大,下面配文很简单:张乡长,吃完饭再走! 第62章 不会吧,这也太吓人了 这一切他根本不知道,跑了五个小时,下了高速已经快下午五点了,出了县城往塔沟驶去。 快到途中的东华乡时接到了高倩的电话:“张乡长回到竹林县了吗?” “已经下了高速,高大美女,你昨晚微信上说今天来竹林县的,到了吗?晚上要不要请你吃饭?” “晚上没时间,出席完了你们县的晚宴后要赶稿子的。” “这么急?我们县又出什么事了还要赶稿子?” “你不知道?” “你不是明知故问吗?我在省城老老实实的上学呢,哪能知道我们县发生了什么?” “你就没看手机?” “在高速上开着车呢,怎么看?” “哎呀,你真是个二货,看看手机就知道了。 对了,明晚请我吃饭。” “好的,没问题。” 挂断了电话,张华将车开进了路边的加油站,给车加满了油,停在路边看手机。 手机新闻界面上首先弹出的就是他与三个老百姓一起的照片,张华一惊,什么时候有的这张照片?登这张照片做什么? 他点开照片,是一篇新闻报道加组图,标题是“最具正能量的副乡长——张华”,里面有几十张自己的照片,有少部分自己知道的,是宁伟那货用手机拍的。 还有好多照片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拍的,还好,看到这些照片他很快就能想起当时在做什么。 仔细看这篇新闻,见新闻导语这样写的: (本网讯,记者XXX)记者从一个小时前结束的南陆省竹林县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竹林县相关领导就该县近一段时期发生的三起震惊全国的新闻事件向媒体公开事实真相…… 张华明白了,三起新闻事件公布真相了,这下可好了,把自己也公布出去了,自己瞬间成为名人了,张华一时头大。 正在挠头之际,孔书记打来了电话,说话很是热情:“张老弟啊,学习结束了吗?” “书记好,结束了,我快回到塔沟了,这会已经过了东华乡。” “好好好,快回来吧,我们大家都在等着你呢。” “等着我?书记,有什么事吗?”张华有点不解。 “哈哈哈,我的张老弟啊,当然是好事了,你回来就知道了,开车慢一点哈。”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张华刚想将手机放下,手机响了,是李鹏飞打来的:“张华老弟,这下你可出名了。” “我的局长哥啊,我现在都懵了,我也是刚刚看了手机才知道的,这也太突然了。” “张华兄弟,这是好事,是你的机遇,你一定要冷静下来,万不可飘的不知东南西北。 当然了,这也是坏事,今后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别人盯住,甚至放大。 总之,你就按你以前的风格就行,不刻意、不做作。” “哎,反正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基层公务员,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对了,就保持这个心态就行。” “谢谢我的局长哥。” 在与李鹏飞通话中又有电话打了进来,结束了与李鹏飞的通话,张华看了一下手机来电,是李景运、贺飞、宋涛、文江海、王正平五人的。 张华给后面四人一一回了过去,都是祝贺张华成名人的,当然在祝贺的同时提醒张华一定要戒骄戒躁,张华一一表示感谢。 最后回拨给李景运,李景运张嘴就骂:“你个混蛋熬成名人了吧?这顿打挨的值啊!” “我宁愿不出名也不想挨那顿打,太特么的疼了。” “你方便了问问你们县纪委,能不能把我带过去也逼供一次啊?最好是别动手打我,用美人计,我什么都招,我连你张华中五百万大奖的事都招出来。” “滚你的蛋,说啥事?这一阵手机都给我打发烫了。” “嘿嘿,成名人了张爷,说说你的感想如何?” “我特么现在更想辞职了,我就是一个基层小公务员,犯得上这样宣传吗?想干啥啊这是,刚刚差点把我吓尿了。” “哈哈哈,烂泥扶不上墙的货,老子鄙视你。 听着,我爸让我告诉你,保持宠辱不惊、不卑不亢、不喜不忧。 你出名了,肯定有人巴结你,别犯原则性错误啊兄弟。” “放心吧,跟我送钱,我现在缺钱吗?” “那是,老子把你这个身价四百万的富翁忘了。行了,不跟你扯了,有人让我送你四个字:一如既往。” “放心吧老伙计,这四个字我们两兄弟共勉。” “共勉,拜拜!” 手机又响起来了,张华也不接了,估计再有半个小时也接不完,有几个还是从没见过的号码。 驾车回到乡政府,刚把车停好,书记带着班子成员已经走出了办公楼,唯独不见美艳的袁乡长。 众人迎向张华,鼓起掌来。 张华道:“我说各位领导,咱有事说事好不好,你们搞这一出我是真有点怕,一路上,我的天啊,手机都给我打发烫了。” 孔书记说:“张乡长,你是咱们乡党委、政府班子成员的骄傲,下午班子全体成员看了发布会的现场直播,也知道了你经历的委屈。 梁县长对你本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和赞扬,我们大家都以你为荣啊。 新闻发布会结束之后,宣传部的李部长亲自打来电话,让你明天哪都不许去,在乡里等着,有记者来采访你。” “不会吧?这也太吓人了,书记,各位领导,我可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微信上跟同学视频我都晕,记者的照相机对着我,我不得休克啊?” 孔书记一拍张华:“尽瞎扯,照相机镜头又不是枪口,你晕什么晕?要是怕的话提前喝二两白酒壮壮胆。 走,为我们的张乡长接风去,今晚上我得好好与张乡长碰几杯。” 尽管大家都是老熟人、也算是老朋友了,但班子里的众人依旧很是认真且郑重的跟张华一一握了手。 大家热情的围着张华进了食堂,邱主任早已经安排好了酒菜。 众人上桌就座,举杯为张华祝贺,连碰三杯,吃了几口菜后又是一阵碰酒,果然没让众人失望,孔书记又软了。 还是邱主任和司机将孔书记架起扶上了车,副乡长苏静还是继续搭乘书记的顺风车回县城。 班子里的这群人这时才真正的欢聚一堂,开始有说有笑的吃喝了起来。 王明问张华:“出去学习几天,回来没发现有什么不对劲吗?” 张华看了一下大家,对王明说:“没有啊,我看大家都挺好的。” 副书记谭芹芹说道:“你就没良心吧,你姐呢?” 大家哄然大笑。 张华知道他们又拿袁心萍的话在逗他,又装傻充愣,端起自己的碗筷走到谭芹芹身边,故意紧紧挨着她坐:“姐,你不是在这的吗?” 谭芹芹拍了他一下,指了指袁心萍坐的位置:“那个才是你姐!” 第63章 神秘消失的采访对象 张华则一指田甜,说道:“不止是袁乡长,包括你谭书记,还有田委,都是我姐。” 郑山江脖子一梗:“你张华年龄比田甜还大一岁呢,你喊她姐?” 张华白了他一眼道:“我是看见漂亮的女人就喊姐,你管得着吗?” 谭芹芹哈哈大笑着拍了张华一下,一桌人也都大笑起来,田甜脸都红了。 众人笑完,张华问王明:“说说怎么回事?” 王明说道:“咱们乡这次差点这次被骗走两百万。” “什么?怎么回事?” “你姐搞的事呗,领来的两个投资商是两个大骗子。” 便将两个骗子计划贷款让乡财政所担保的事讲了一遍,最后说:“要不是南方的公安部门发来协查通报,上面有他们俩的照片,我们还不敢相信他们竟然是骗子的。” 郑山江说:“这一次为了招商引资,你姐花了乡财政七万多块钱,哪知招来了两个骗子,差点又被骗去两百万,都成笑话了。” 张华也是无语。 谭芹芹说:“你张华往乡财政所返回去的七十六万,估计快被书记和乡长花完了。 我上午听季所长说财政所账户上不到三十万了,书记还嫌他的车年数久了,噪声大,提速慢,计划买新车呢。 那三十万再挥霍完,咱们的工资又该拖欠了。” 人大主席吴江岸说:“我也纳闷了,咱们乡的孔书记和袁乡长也不去县财政局领咱们的经费,这都十一月份了,咱们今年的工资、经费,县里可还没发给咱们呢。 咱们之前领的七个月的工资那可是借的张华手中分管的钱。” 纪委书记冯春生说道:“我们乡里现在的两个负责人花钱太大手,也不知道做什么了,几乎每天都有票据要报销。” 郑山江道:“不少住酒店的钱,孔书记也住,袁乡长也住。” 存在感很低的武装部长李宝生说道:“你老郑应该给他们俩说一下,以后再开房间了不要开两间,他们俩开一间就行,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笑完也是无语,人家是领导,谁敢阻止他们去花钱?你知道他们做什么工作了吗,就不让人家花钱? 大家又继续喝了一阵,将谭芹芹、李宝生、王明三人喝的走路摇摇晃晃的才罢休。 回到住所,张华洗漱完毕躺床上看会手机,十多个未接电话,张华一个个的又回拨了过去。 其中有双河乡的书记蔡昆生和乡长方千里,都是打电话问好的。 张华一一表示感谢。 打开微信,新建的研究生集中班的群,好几个领导都在群里说“小老弟张华”的事,夸张华有责任有担当。 张华在群里又是一番感谢,说自己本来并不知道牵连这么广,无意中竟成了这样的结果。 看到高倩发来的微信:“你们班子肯定又给你接风了,晚上少喝点,明天估计有十多名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去采访你,说话时严谨一点。” 张华回复:“我一个都不见,躲。” 高倩:“你敢,这是政治任务。” 张华:“你们完你们的任务,我忙我的事,我别的管不着,我管我自己还是可以的。” 高倩发来了一个揪耳朵的图片。 第二天孔书记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穿着西装系着领带准时来到了他的办公室。 上午十点左右,一辆中巴车停在了办公大楼下边,车门一开,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彩云第一个走下了车,紧接着拎着摄像机、照相机的记者们一个一个的也下了车。 孔富文书记赶紧领着班子成员迎了上来,一一握完手后,李彩云部长问:“怎么没见张华张乡长呢?” 孔书记这时才想起,是啊,到现在还没见到张华过来呢。 赶紧解释道:“张乡长刚刚有事出去了,李部长,先上去坐,一会张乡长就回来了。” 一行人来到小会议室,孔书记命党政办给每个记者端来了茶水和水果,又送来了一份塔沟乡的宣传册,暗地里命人赶紧通知张华。 几分钟后,邱主任一头大汗的跑来向孔书记汇报,张乡长的手机无人接听,住所内也没人,不知人去哪了。 孔书记一听头大了,该死的张华,你胡跑个啥逑呢?你不知道记者来采访你的吗?便让邱主任赶紧派人去找。 又过了十多分钟,还是找不到张华,打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李部长见都坐了二十来分钟了,没见张华过来,就走出来问孔书记,孔书记也不知该怎么说好了,只好实话实说。 李部长一听,登时就来气了,问孔书记:“你们是怎么搞的?没有通知张华本人吗?” 孔书记正想解释,蒋梅跑过来说道:“书记,张乡长的车不在,应该是开着车出去的。” 李部长问:“张华乡长今天有需要外出的紧急事务吗?” 蒋梅摇了摇头。 李部长脸色有点不高兴,说道:“赶紧去找,他到底在搞什么?这么多记者什么事都不做了,就等他?” 这时高倩从屋内走了出来,问道:“李部长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李部长赶紧笑着说道:“是高记者啊,张华张乡长临时有事出去了,正在通知他回来,你先进去坐,再稍等一会。” 高倩看了一眼满脸焦急的孔书记和蒋梅,心里明白了,暗自骂道:好啊你张华,这样的玩笑你也敢开? 问道:“李部长,是不是联系不上张乡长?” 李部长虽然是笑着,但表情很不自然。 高倩说道:“李部长不用急,我想我能找到他。” 李部长一脸诧异的看着高倩,高倩一转身走到会议室门口大声说道:“想采访张华张乡长的跟我走,他想躲?没门!” 屋内的记者都呼呼啦啦跟着高倩下了楼,李部长见状也跟着下了楼。 众人全部上了中巴车,就连孔书记也挤了上来,司机在高倩的指挥下开车驶出了政府大院。 二楼谭芹芹的办公室内,班子成员站在窗边望着中巴车驶出了大门,几人正要离开,只见郑山江一拍脑袋:“哎呀,我想起来了,看我的什么脑子。” 众人齐齐的看着他。 郑山江说:“大家刚刚看到那个穿浅色风衣、拿着一个长话

相关推荐: 秘密关系_御书屋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婚里婚外   淫魔神(陨落神)   将军在上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鉴宝狂婿   女奴的等价替换   新年快乐(1v1h)   我的傻白甜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