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爱你已足够文集 > 第126章

第126章

退两难的局面。 但他也必须再做一些什么,来扭转自己的口碑。 他不知道此刻同样退兵而回的拓跋圭在想什么,又会不会趁着他姚兴的威望进一步削弱而发兵征讨,他只知道,他不能始终像个笑话。 姚兴一边沉思,一边觉得自己的口中,又涌上了熟悉的血腥味。 …… 而此时的魏国境内,拓跋圭凝神望向天幕,心中也在反复思量权衡。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不会那麽愚蠢。 先前的洛阳争夺战也证明了,永安人虽年幼,在重压之下的争分夺秒却依然稳得住局面,那麽想来对于这天幕提及的田税改革和海航商贸,她也会有自己的想法。 他现在最应该做的,不是一味遵照天幕所说,效仿永安的行动来收拢民心,而是要用比之前更快的速度聚集起一笔军资,来和她争抢下一步的对垒优势。 或许,天幕其实也给了他某种启迪。 但现在,拓跋圭依然一言不发,听着那天幕说了下去: “够好了……” 真的够好了! 这是一段哪怕再不通文墨的人都能听懂的话,用最为直白的文本,将一条又一条道路铺开在了天幕下每一个人的面前。 甚至每一条路,虽然走向各不相同,但也有自己的前景。 竟让人恍惚觉得,这不是战争频频、南北对峙的时期应该出现的场面,而更应该发生在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之中! 尤其是对商业、医疗以及手工业的鼓励,都让人险些要忘记,战争随时可能爆发在越过天险的地方,北方的铁骑也始终觊觎着这一片土地。 可是……可是难道陛下她就不怕,所有人都会选择利益更高的行当,让朝廷的兵卒不足,让朝廷的军粮不足吗? 习惯了自私而野蛮争斗的北方蛮夷贵族,更是如听天书地听着这段话,无法理解为何永安在交战当前,敢做出这样的选择。 天幕的声音幽幽传来。 天幕之下,四野皆寂。 第85章 天幕:南三州归化 良久的沉默之后,又好像隐约能听到一阵阵啜泣声。 变成了一种遍布四野,令人只觉脊骨战栗的声音。 “永安陛下她……” “她真的这样相信吗?” “天幕又何曾骗过我们,陛下也何曾骗过我们呢?” 是,是啊! 天幕所说的种种,都已在天幕下找到了一个个对照,那麽这一句话应当也是真的。 永安陛下有这样的胸襟抱负,也有这样的自信,让南北之间的混战结束在她这一辈。 哪怕南北分裂已经持续有百年的时间了,要达成这样的目的谈何容易! 听听天幕在说什么吧。 是啊。 天幕之下的一张张面孔仰起,看向那滚动着字幕与图画的天穹,恨不得通过自己的连连点头,让天幕上的解说者知道,他们确实是这样想的。 更恨不得,让不在同一处的永安大帝也听到他们的回应。 若是上面的君王相信,持续百年的乱世不会是下一个百年的常态,而是会结束在这一辈人的手中,他们的子孙后代可以在一个统一而安定的国家中成长,不会再像他们一样流离失所、生活困厄,在永安陛下的领导下,他们还有这样多条路去选择,也不必变成士族牟利的工具。 那为什么—— 为什么他们不敢拼上一拼,哪怕是用自己的性命为代价,也要将永安陛下送上最后胜利者的位置! 她已经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哪怕有着这样的身份,置身于这样的处境下,她都能够杀出一条血路来,哪怕被各方势力针对,她也能稳住局面,甚至反过来掌握优势。 那麽,天幕提及的一条条举措,也应当能在她的手中被推行贯彻下去,成为天下百姓的福音呐。 不过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或许需要让他们用性命来填补最后的沟壑而已! 但他们的名字必定会被留在人民纪念碑上,永远立足在大应的心脏处……好像,又没有那麽难做出决定了。 “我……我们去从军!” “对,去从军!” 一户农家的草庐茅舍之前,围坐在避风的草垛内取暖的几人忽然站了起来。 他们原本都在看着天幕,现在已难以遏制住心中的激动。 黄黑的面色里浮起了一抹赤红,连着呼出了几口热气。 永安陛下刚刚夺回洛阳,听说前线还有一支队伍打过了黄河去,给对面一个教训,现在必定是缺人从军的时候,他们既然还算有一把力气,为何不能去参军? 永安陛下敢确信,这天下平定的结果能在他们这一辈看到,那参军之人,就是真正扫平天下的壮士! 这几个年轻人一齐看向了唯一那个没动的人:“喂,你怎麽想的?” 那人唯恐自己遭了误会,连忙说道:“我身体不好,总不能去拖后腿,还不如继续耕作,等上交了税收后,就像天幕说的,偷偷塞两袋稻米去衙门!” “哈哈哈……”众人顿时都笑了出来。 “或者还有其他的法子,我把粮食让你们带上,带到军营里去,还比偷偷放到衙门容易得多!” “好办法!” 还真是个好办法。 “但是也不知道天幕下这样想的有多少人,还能不能让我们有入选的机会。” 有人提议道:“要不然,我们不等天幕结束,现在就去报名?” 那倒是也不用这麽着急,万一天幕之上还有什么很重要的消息需要让他们记住呢?反正应当也不会持续太久的。 姑且先再听一会儿吧。 北方众人的脸色在先前就已很不好看,在听到这一句的时候,更是如丧考妣。 他们又怎麽会忘记,在当年西晋的八王之乱后,五胡各族有了蜂拥南下、入侵中原的机会,对着天下人口最是众多的汉人举起了屠刀。 既然永安心中认定的天下,已是有着更为广阔疆土的天下,他们又要何去何从? 尤其是,作为已经与她为敌的魏国和秦国的子民,他们天然就站在了永安的对立面! 或许也只能指望,魏王在败退撤回草原的时候,能将他们给捎带上,免得反过来变成了汉人的食物。 “……可你们忘了吗,天幕在一开始就说了,魏王死在了自己儿子的手里。” “是,是啊。” 在天幕的那段历史上,拓跋圭死于拓跋绍与贺夫人的合谋之下,最后接替他位置的,是他的长子拓跋嗣。 但自拓跋嗣被从禁足中重新释放出来到现在,众人虽然见他举止沉稳,并未因此前的种种惊变而慌乱,却从未见到,他有什么真正的过人之处。 面对南方的那位永安大帝,就不太够看了。 那他们的前路,又在何处呢? 在他们的满腹忧虑之中,天幕的声音仍在继续。 “要这麽说的话,北方其实也有点像……” 天幕之下,有人喃喃出声,又忽然被身旁的人捂住了嘴,唯恐这话被什么不该听到的人听入了耳中。 “你瞎说什么呢?” “我也没瞎说。”被拦住的人刚从前线撤回平城不久,被拓跋圭特许回到家中稍事休整。或许是因前线所见所闻,比起其他人也要敢想得多。 他嘟嘟囔囔:“我哪有说错了,我们虽然部落之间往来方便,但也风俗各异。南方有俚帅,我们就有自己的大王。也……” 也和真正的中原文化内核地带,有着一道深深的隔阂。 只是不知道那位永安陛下的“融合少数民族计划”,到底代表着什么。 他没敢再继续说下去,却将后面的话听得更仔细了起来。 天幕的声音,像是无形之中在他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 拓跋圭:“……” 姚兴:“……” 要不是天幕已提前告知,永安这人是能对己方士族大开杀戒的性格,他们恐怕真的会这样以为,就这样白白地给了对方以归化南三州的机会。 他们现在已来不及为这种事情感到可惜,但完全可以想到,在那另一条发展脉络之下,当南方真正的情况传到他们耳中,他们会做何想法! 恐怕,不会比他们兵败洛阳好受到哪里去…… 这四个字一出,原本表情还挺惬意的桓玄顿时脸色一变,一种近乎直觉的危机感涌上了心头。 他先前还在和边上的人探讨北方几家的八卦,现在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闪到了台下,躲到了高台后方。 王神爱眼见这样的一幕,不由眼尾抽动了一下,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笑。 事实证明,桓玄的这个做法是对的。 因为天幕的下一句便是—— 第85章 天幕:恨不能以天下为嗣 桓玄高不高兴的不重要,反正天幕下面的大应百姓是要笑死了。 他们上一刻还在为自己将为黎明前的黑暗献身,既觉热血沸腾,又在酝酿着心中孤注一掷的情绪。 再听天幕所言的南三州归化之事,他们又忍不住在想,若是天幕已告知天下,永安陛下有这样的度量接纳世人,就算是南越俚僚部落也能成为大应的百姓,会不会北方也能收到这样的信号,选择向陛下投诚。 或许,也能让天下一统的路上,少掉几块绊脚石。 结果天幕话锋一转,又转到了桓玄身上。 气氛顿时就欢快起来了。 楚侯简直像是每轮天幕必备的常客,大凡说点什么都能扯回到他的身上,还必定是通过某种途径,让陛下得到了收获。 更好笑的是,明明天幕上的他,本心并不是想要帮助永安,却阴差阳错地总能变成“大应忠臣”。 先前听天幕说,楚侯如此不知好歹地捅了陛下一刀,饶是知道他已向陛下投诚,天幕之下还是有人打算磨刀待命,随时预备将这一刀给捅回来。 现在他们也不知道这刀是该捅还是不该捅了。 好像

相关推荐: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开局成了二姐夫   交流_御书屋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恶蛟的新娘(1v2)   虎王的花奴(H)   红豆   树深时见鹿   淫魔神(陨落神)   万古神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