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黛玉道:“你才害了相思……说罢,甚么事?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平日里请也请不来,今儿来了必是有事,还未见得是好事。” 凤姐儿叹道:“怪道都说蔷儿那样厉害,独怕你一个,果然了得。” “呸!” 黛玉啐笑道:“你当我如你一般,背着个老虎夜叉之名?” 凤姐儿哈哈一笑,不深聊下去,没法聊了,这丫头的嘴真真如刀子一般,偏生还招惹不起…… 她将贾母叮嘱之言说了遍,最后担忧道:“此事是不是还要同林姑丈说一下,外面有人又要使坏暗害蔷儿,只咱们内宅女眷知道,也不顶事啊。” 黛玉抿了抿嘴,秀美蹙起,显然是生气了。 不过还未等她想出一主意,好好教训教训那些使坏的人,忽见孙嬷嬷急急进来,道:“姑娘,宁府那边打发人送来一封信,说是扬州十万火急送来的。侯爷不在,因说是喜信儿,就送到这边来,请姑娘做主。” 黛玉先是一惊,随即听闻是喜信儿,才松了口气,问道:“信呢?” 孙嬷嬷将信奉上,黛玉已然想到了甚么,和凤姐儿对视一眼后,拆开了信,看了起来。 凤姐儿见她总是不说话,等的心焦,催道:“到底如何了?” 黛玉神情复杂,终究喜大于茫然,甚至带有些艳羡,终道:“小婧姐姐生了……” 凤姐儿急道:“我猜着了,只是到底是儿是女?” 黛玉顿了顿,轻声道:“一双儿女。” 凤姐儿闻言恍惚了下,随即才反应过来,继而眼珠子都羡慕红了! 黛玉没理她,而是招来李婧的一个师妹孙九娘,道:“让人即刻将此信送去给侯爷,报喜。” 等孙九娘去后,凤姐儿看着黛玉忍笑道:“好妹妹,我给你道喜了!” 黛玉侧眸觑视,咬牙道:“喜从何来?” 凤姐儿哈哈笑道:“恭喜妹妹,你当娘了!” 黛玉:“……” 可不就是,要当嫡母了…… …… 皇城,凤藻宫。 偏殿内,尹后看着李暄急急而来,手里还拎着一个篮筐,筐里放着些嫩绿青菜,几根黄瓜显眼。 尹后笑道:“贾蔷就那么几根黄瓜,都让你摘了来。等他回来,不和你闹才怪。他也不在家,你就跑他府上去摘?” 李暄没所谓道:“母后爱吃嘛,他敢不给……”顿了顿,又神秘兮兮道:“母后,刚儿臣去宁府,您猜怎么着?!” 尹后笑道:“他人都不在,又能如何?” 李暄眉开眼笑道:“也是赶巧,儿臣刚去宁府,就看到贾家下人从扬州急死忙活的赶来报喜信儿!” 尹后闻言眼睛一亮,“哦”了声,笑道:“莫非贾蔷那个帮主小妾生了?” 李暄连连点头,又巴巴笑道:“母后,您猜生了个甚么?”他虽未见信,可送信之人还是知道个大概的,因是喜信儿,所以未曾瞒人。 尹后笑道:“莫非是个姑娘?” 若是个儿子,李暄才没那么神秘兮兮的…… 不过没等李暄开口,尹后就眉尖一扬,道:“不对,若只是个姑娘,你也不会这般神情。莫非,不是生了一个?” 李暄张大嘴巴看着尹后,道:“母后,您这……这也能猜着?” 尹后笑道:“果真是双生?” 李暄嘎嘎笑道:“是双生,还是龙凤胎!” 尹后“哟”了声,为贾蔷感到高兴,不过随即又微微皱起眉头来,道:“听说,那位小妾生的孩子,要随母姓?” 李暄闻言眨了眨眼后,咂摸了下嘴道:“没关系,贾蔷在清流士林中早就臭不可闻,再臭些,也没关系。” 虽非嫡子,却是长子。 嫡子不贤时,都有立长为嗣者。 将长子出继给小妾…… 这种做法于当世来说,何止惊世骇俗,分明就是大逆不道,必有御史弹劾。 此事涉及纲常,不是顽笑的。 不过,以贾蔷的性子来看,怕是不怎么会搭理那些人…… 而对天家来说,一个有点金之能,权势也越来越大的年轻显贵,有这样一个离经叛道的性子,几为世俗所不容,其实是一件好事。 按下此事后,尹后看向李暄,问道:“昨儿你四哥请你吃东道,都说甚么了?” 李暄笑道:“四哥说,如今外面都在骂他,说是他贪了儿臣和贾蔷的内务府钱庄,才使得京城缺粮,明岁缺粮,骂他是奸王。但他不会为此事怪罪迁怒贾蔷,因为有些人想以他为刀,来对付贾蔷,挑唆二人为敌。还说过往他和贾蔷的一些不痛快,他都不会放在心上,让贾蔷也别多心……” 尹后闻言哂然一笑,问道:“你怎么看?” 李暄撇撇嘴道:“贾蔷和他先生这一回又立下了这般大的功劳,御史大夫弹劾时,父皇都一力护着。四哥又不傻……不过,儿臣总觉着,四哥被那个位置给迷住了,不似从前那样明智果决了。母后,那个位置果真就那么可怕?二哥、三哥都栽倒在上面,四哥往日里最是贤明,见人从来只会笑,礼贤下士。如今总觉着,他有些不大对……” 尹后闻言,凤眸微微眯起,心中一叹。 那个位置,古来多少豪雄都为之倾倒折腰,不惜骨肉相残,不惜父子手足成仇。 多少不世风流之人杰,为之癫狂着迷。 李时他们沾到一些边,看着已经近在咫尺,又怎能不乱? …… 神京西城,荣国府。 荣庆堂。 东府的消息传到西府后,贾母先是好一阵大喜,有了后,有了血脉,东府才算是安稳了。 东府安稳了,贾家也就安稳了。 不过随即,贾母就开始动起心思了,如何让那一双婴孩姓贾。 国公府的长子随妾室姓,这算甚么?! 列祖列宗也不会答应的…… 她愁心这些,贾家姊妹们却不在意这些,她们亦是先高兴了阵,可之后就一个个目瞪口呆起来。 贾蔷要将三春唤一声姑姑,那贾蔷的孩子,岂不是要叫她们一声“姑奶奶”?! 小惜春小嘴巴抿紧,开始揣摩起,如何端起亲姑奶奶的派头来…… 姑奶奶,那也是正经祖母呀! 嘻嘻! …… 第0810章 火!火!火! 隆安七年,正月初五。 夜。 江南已有花开,而北国边塞,却依旧是一片冰天雪地。 寒风朔朔,刺骨入髓。 虎丘山上,披着白色斗篷,穿着双层羊皮袄的贾蔷,还是感到一阵极寒,太冷了。 百余人露在外面的眉毛、眼睫毛都挂上了白霜,似乎连脸上都是。 但是白色斗篷里面的衣裳,却都是黄漆漆一片,那是用新鲜牛粪涂抹过的,不然牧民的牧犬不是顽笑的。 “子仪,不要再想博彦汗的事了,我想了想,博彦汗身边的怯薛军是草原上最精锐的战力。一个怯薛军,待遇不下一个千户官。若去刺杀博彦汗,即便是趁乱行动,这一百人也不够往里填的。我们只要烧了干草,就是奇功一件,能名垂史册。你们看下面,鞑子用草垛围成牛羊圈,虽然上面覆盖着雪,可是用火油和子药去烧,绝对能一把火烧光,不仅能烧干草,连牛羊都能烧掉大半。没了口粮,鞑子大军一日必溃,还用得着咱们用命去杀? 子仪,这次带来的,都是我身边最亲近也最信得过的弟兄,他们都住在我家里,如家人一样,我不想用他们的命,去换博彦汗的狗头,给我送一顶国公帽子。我也明白你想立功的心思,只是……希望你能理解。” 贾蔷看着董川,一字一句轻声道。 此言让周围人大为动容,这般寒冷的冬夜,周围百余亲兵落泪者不在少数。 有亲兵队正压低声音低吼道:“侯爷,弟兄们甘愿为侯爷赴死!!” 周围士气瞬间鼓噪起来,贾蔷低声斥道:“住口!记着,都给我好好的回来,少一个我都绝不原谅。” 说到最后,看向岳之象,示意让他把人都带回来。 商卓却在一旁道:“要不还是老岳留在这和侯爷一道接应罢,这些兔崽子未必听他的,我去押着还靠谱些。” 贾蔷颔首同意,又看向董川道:“记住了没有?” 董川看着贾蔷点了点头,华安同贾蔷道:“我也一并下去罢?” 贾蔷摇头道:“接应也不是轻松的事,子仪熟悉地形,由他带着就够了。去罢,速去速回!” 董川、商卓引着百余亲兵,如鬼魅一般顺着雪道滑了下去。 “给你爹留信了么?” 等队伍下去后,贾蔷问华安道。 华安点头道:“当然,我们走后一个时辰,就会送到我爹手里。良臣,果真不杀博彦汗?以你的身手,趁乱强攻进去,杀了他就走,往后你就是我大燕冠军侯!我要是有你这身手,一定去搏此不世功!” 贾蔷呵了声,道:“搏不起,我虽力气大些,可又不是果真刀枪不入。一个流矢就能要我性命,哪里敢拿命去赌?” 华安笑道:“你也知道?都到你这份儿上了,不必冒险,那怎又答应董川?这小子是急了眼了,宣府如今都知道范家和侯杰他们把武库军械卖给了鞑子,这次鞑子就是用这些兵器来攻城的。死伤那么多,宣府人恨董家入骨。他不立下大功,董家这次难逃死劫。你就成全他?” 贾蔷笑了笑,道:“交人就要交个透彻,若只能富贵时为友,遇难时撇清,那算甚么朋友?子扬,对他如此,对你同样如此。” 华安闻言,面色复杂的看着贾蔷,苦笑道:“我真是服了你了!” 贾蔷笑道:“其实也没那么高尚,我也想立些军功傍身。” 若是始终没有军功,就永远不能真正的掌握兵权! 军中最认的,始终是实打实的军功。 而圣眷恩宠是做不得数的,说变就变且不说,军中也未必认可。 贾蔷现在不入军中,未必以后不入军中。 出海的确是一条退路,可若非万不得已,谁会将命运寄托在无法掌控的大海之上…… 另外,漠北蒙古去岁大旱遭灾,辽西蒙古难道会好? 这边连由头都没寻,就开始亡命攻城,那边说不得就会借那劳什子特木耳灭族之事兴兵。 辽东情形和这边又不同,宣镇有长城阻拦,百姓都在城墙内。 城关不破,百姓就不会被屠戮。 可关外无长城守护,果真辽西蒙古造反,势必生灵涂炭,不知多少无辜百姓受到牵连。 到那时,整个贾家都要受到拖累。 连他都要低人一头,直不起腰身来…… 所以,这边若能借机会立下这样一份大功,再多一分义气之名,也算是有备而无患罢…… 球攮的贾琏,真是个坑货…… 不过这些话,就不必同华安说了…… …… 虎丘山下,百余亲兵分散开来,拿着从火器营得来的子药,和从宣府武库中取到的火油,浇在高大如山的干草垛上。 他们动作谨慎小心,不过,已经有牧犬此起彼伏的叫了起来,并往他们藏身处跑来。 好在牛羊太多,一时半会儿牧犬赶不过来,只是大声狂吠,将牛羊群弄乱。 眼见已经有怯薛军出来看动静,董川、商卓知道等不得了,率先打开火折子,点燃了沾染了火油的干草。 干草原本就容易引燃,更何况还有火油、子药助燃,虽然五里堡这边三面环山没有风做助力,却也足以迅速燃烧起来。 有他们起头,其余百余处起火点亦同时烧起,几乎只一瞬间,草垛就烧成了一片火海! 火光,冲天而起! 虽干草上覆盖白雪,可也毫无作用。 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蒙古兵卒和精锐的怯薛军出来,可是又有何用? 受惊的牛羊马匹四处乱跑乱撞,根本形不成有效的灭火措施。 先前有的亲兵机灵,不仅在草垛上洒了子药火油,还在牛背马尾羊身上也洒上,这会儿起火,牛羊四处乱窜,点燃了帐子,场面愈发混乱,哭声喊声叫声一片嘈杂! “速走!!” 商卓看到董川转身就要趁乱往里钻,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喝道。 董川沉声道:“这位兄弟,劳你回去告诉侯爷,这辈子虽相交日浅,但能得侯爷这样的兄弟,是我董川的福气。大恩大德,这辈子没法报答,下辈子,我董川必鞍前马后,誓死追随侯爷!” 说罢,就要挣扎了往里去。 没有斩杀可汗敌酋之功,如何能挽救董家? 商卓却不放手,厉声道:“你以为侯爷方才只是对亲兵说的?他是看出你心存死志,想拼命一搏,才说的那些话。世子,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就凭今日大功,已经够宣德侯府换一条活路了!快走!” 董川强挣脱不得,眼见有怯薛军随牧犬杀了过来,心中无法,不忍牵连商卓,只能叹息一声,赶紧撤退。 只是到底晚了一步,有蒙古贵人被怯薛军护着从山中狼狈逃出,看到草山被烧,无数牛羊惨叫乱跑,不知多少兵卒尤其是英勇的怯薛军,居然被活生生烧死,气的简直发狂。 这时正巧看到商卓、董川二人往虎丘山上逃去,贵人发出一阵凄厉的狼嚎叫声,随即竟一马当先,往二人身后追来。 其余怯薛军精锐自然赶紧跟上,拼命保护。 虎丘山上,贾蔷和华安看着烧红夜空的冲天大火,神情大为振奋。 成了!! 再借着火光,看到不断往山上爬来的亲兵,愈发高兴,就等着人都回来齐全,即刻折返宣镇! 然而待看到最后,董川、商卓身后居然跟着追兵时,两人面色都变了变。 “子扬,敢不敢与本侯留下断后?” 贾蔷面色凛然,抽出随身加重腰刀,看向华安问道。 华安眼泪差点流下来,看着贾蔷巴巴道:“我们俩……对那么多?!”声音都变了。 贾蔷笑道:“你不看看他们要跑多远,爬多高的雪山?到了跟前,还有气力没有?你若不敢,我就自己留下……” 华安闻言气笑道:“岂有这般道理?” 说着,也抽出随身腰刀,只是手一直在抖…… “侯爷!烧着了!” 第一个回来的亲兵气喘吁吁,满脸兴奋地吼道。 贾蔷哈哈大笑一声,随即沉声喝道:“即刻原地歇息!” “是!” 说罢,粗喘如牛,站在贾蔷身后,遥望火光。 之后不断有亲兵筋疲力尽的回到山上,兴奋不已,却都被贾蔷催促着速速歇息。 等到身后留下二十人后,其余者却即刻被打发折返镇城。 华安心都颤了,急道:“良臣,怎不留下做援手?壮壮声势也好啊!” 贾蔷气笑道:“他们哪还有气力厮杀?再说,你当我们留下来是为了大战不成?给弟兄们多争取点跑路的时间……”说着,回头叮嘱道:“记住了,千万不要胶着混杀到一起,不是怕,是不值当!他们军粮尽毁,接下来七万大军能活着回去三成,就是他们的长生天保佑了。没必要和死人争个高低,一会儿我出手时,你们大声喊杀就成,壮起声威来。” 如今亲兵们早已视贾蔷为君父般至高的存在,岂有不遵将令之理,纷纷应下。 眼见亲兵绝大多数已归,只余董川、商卓二人也快到山顶。 二人见贾蔷、华安持刀而立,作为接应,董川热泪盈眶,他本是沉稳之人,可此刻真的感动的无以名状。 原本贾蔷、华安不亲自下山放火,董川心里能理解。 能亲自来这一遭,已属不易。 作接应之名,也应该只是为了好听些…… 却不想,贾蔷果真留了下来接应断后。 要知道,后面何止百人? 一旦纠缠住,绝无幸理。 “宁侯,速走!!” 董川粗喘着气,大声吼道。 商卓也急,大声道:“侯爷,先走!快走!” 贾蔷没理会二人,目光在已经不远处的追兵队伍中寻找着。 常年在苦寒之地的蒙古人,吃肉喝奶长大,体力明显比中原汉人好许多。 哪怕是商卓,先赶了半夜的路,翻身越岭的,这会儿体力也基本上耗的七七八八,越走越慢。 可这些蒙古人,虽也都在牛喘,可明显仍有余力,看着贾蔷一行人狠厉狞笑。 贾蔷冷静的观察着这些人,很快就意外发现,跑的最快的那个强壮中年男子,应该就是他们的头儿。 很明显,衣着披金戴银不说,还不断有人劝他慢一些,有人想跑到他前面保护他…… 此人不知身份,但绝对是这一批追兵的核心人物。 这厮,比他还莽…… 贾蔷持刀而立,摆出决一死战的姿势,对想要转身拼死的董川、商卓厉声喝道:“不要自作聪明,我已有计策,坏我大事,绝不相饶!速回!” 听闻此言,董川、商卓无法,只能继续上前。 费尽气力,终于回到贾蔷身边,已经喘不上气来。 此刻,敌人离他们甚至不到二十步,若非没带弓箭,一轮箭雨下来,贾蔷等人都难逃性命。 当然,贾蔷等也没带弓箭,不然他们未必敢上。 然而这时,一直持刀相向要拼一死的贾蔷忽然将刀插在地上,随手从深入怀中,拿出随身火器来,对准跑在最前面狞笑怪叫的蒙古人,当头一枪! “砰!” “跑!!” 贾蔷射倒正中之人后,连刀也不要了,背起董川头也不回转身就跑。 华安背起商卓,其余弟兄们已经恢复了些体力,也跑的飞起。 背后传来蒙古惊恐的鬼叫声:“合罕!合罕!!” 贾蔷背上,粗通蒙古话的董川身体猛然一僵…… 蒙古语中,合罕,便是可汗之意!! …… 第0811章 诛贾家,以净天下! 宣镇,总兵府。 白虎厅! 看到华安留下的信,华文简直想把这个孽子生生捏死,然后埋进粪坑里永世不再露面。 这一刻,华安要是站在他面前,华文保证他一定活活打死他! 华文想不通,他怎么就会生出如此愚蠢的畜生! 那贾蔷是个义薄云天的性子,华文是知道些的。 当初贾蔷落魄时帮助过他的人,后来他都尽力报答了,旁的不说,薛家那个大傻子便是明证。 就是淮安侯府华家,此次也多亏贾蔷仗义来助。 可贾蔷仗义,是因为打小没个正经长辈教他防人,林如海正人君子,想来也没教过他太多勋贵里的龌龊事…… 贾蔷没学过,华安难道也没学过? 居然在淮安侯府的主场上,让董家子给坑骗成这样! 在华文看来,这一次行动必然是董川蛊惑。 董家快走到绝路上了,没一次大功,别说翻身,连站稳都难。 可董家需要大功,华家却不需要了。 明摆着的事,拒敌防守成功,就是大功一件。 更何况还是铲除内贼一案,亦是大功一件,足够了! 有此两桩大功在,华家自此稳坐宣府。 而这回去烧敌人粮草,冒奇险,做成了是贾蔷和董川的功劳,对华家来说不过锦上添花。 可要败了,华家却要承担绝大部分后果! 即便果真要办,也该由宣镇挑选精锐前往,不该由贾蔷、董川前去。 这么简单的道理,华安难道就想不到? 这个畜生! 可是再气,眼下也要准备收拾这个烂摊子。 一边安排人去接应,一边秘密召集军中将领,开始下达军令。 却也不说明具体缘由,只命召集军中会蒙古话的兵卒,一会儿见北面火光大起时,即刻擂鼓齐喊:“朝廷大军至,已焚烧粮草,击杀博彦汗,卫拉特部灭亡了!” 诸将皆惊,狐疑不定。 可追问根由,华文却不谈,只带所有人上城墙,密切关注背面。 时间一点点过去,一面面大鼓搬来,粗通蒙古话的兵卒很多,也被聚集起。 另外,为防备鞑子狗急跳墙,将所有的弓弩搬出,火器营列阵。 这般动静,自然让很多人惊疑不定。 大晚上的,都拉上来喝西北风么…… 时间一点点过去,白日里坚守了一天的士卒这会儿已经困顿的不行,渐有怨声起。 要是敌人攻城了倒好说,如今这般空熬着,岂不是折腾人么? 然而就在怨声越来越大时,忽地,所有人都睁大了眼。 几乎就是一瞬间的事,北面骤然升起冲天大火,距离这样远,仍能看到巨大的火舌,烧红了半边夜空! “擂鼓!!!” 华文怒吼一声。 百十面牛皮大鼓登时响起,闷沉的鼓声越来越响,百十面加在一起,鼓声仿佛能震动大地。 鼓声传递到对面军营,引起一阵骚乱。 很快,骚乱就开始扩大。 显然,惊醒的蒙古士卒们也看到了后面的火光,一个个惊恐的叫了起来。 可是即便醒过来的鞑子贵人也不知发生了何事,这时,宣镇城墙上告诉了他们…… “朝廷大军已经至!” “尽毁鞑子粮草,博彦汗已死!” “卫拉特部,亡了!!” 蒙古将领们闻言自然惊怒,大声呵斥辟谣,可是终究解释不了北面的火光。 而来自镇城城墙的喧嚣声,愈发让蒙古大军慌乱。 要知道,蒙古汗帐的大军,并非如大燕这般,都是朝廷的军队。 蒙古大军自古便是由无数个大小部落组成,卫拉特部只不过是最强大的一支罢了。 博彦汗向来以勇猛过人,力大无穷著称。 这一次就是防止他亲自上阵有个闪失,才被国相以计策留守五里堡指挥,顺带看守粮草…… 没想到,竟被人抄了老窝,非但让人烧了干草牛羊,连可汗都被杀了。 一时间,无军粮带来的恐惧,让军心瞬间溃散。 不是没人想到拼死攻打镇城,求一条活路,可这样松散的军事结构组织,又怎么可能凝聚起这样强的军心? 更多的人,开始骑上马匹,往家的方向逃亡。 起初只一个两个的零散离开,可当这样的聪明人越来越多时,就开始一个部族一个部族的散开。 就连卫拉特部的万户们都压不住阵,强行阻拦的,甚至已经开始动起了刀,见了血。 没办法,卫拉特部也开始往五里堡方向移动。 大溃败开始…… 见此,原本还将信将疑的宣镇兵卒彻底信了,开始疯狂欢呼。 有宣镇参将大声问华文道:“大将军,朝廷何时派大军前来?为何末将等毫不知情?” 华文呵呵笑道:“哪来的大军?是……是宁侯带着犬子,翻越雪山,前往五里堡焚烧了敌军军粮干草。莫说你们,连本镇也被瞒在鼓里,只留下书信,说不愿看到每日里死伤那么多兄弟,要奇袭金帐,断军粮。这会儿大火已起,就不知能不能杀了博彦汗。” 眼神中,止不住的担忧。 杀个锤子哟,放了火能跑回来就不错了。 那百十人,不够给怯薛军塞牙缝的! 从头到尾,他都没提董家二字。 如今宣府姓华,自然要将董字彻底清除。 而这个惊人的消息四散传开后,渐渐有人高呼起宁侯万胜,世子万胜。 不过很快,华文吩咐身边下去,带节奏齐喊:“大燕万胜!” 不一会儿,喊声震天! 有参将见鞑子四散逃走,溃不成军,看着眼热,请示道:“大将军,是否出城追杀一番?” 华文却摇了摇头道:“还用得着杀么?没了粮草,这些人大半都要冻毙在路上,能活下去三成就不错了。若是出城追击,说不得这些人于绝境中爆发狠戾,再反杀一波,得不偿失。” 他到底不是战火中磨砺出来获封的武侯,安稳的富贵比冒险得来的军功更重要。 毕竟,再怎样,他也不可能封公,差远了,除非华家杀了博彦汗…… 想到这,华文心里又起恼火,决定等华安回来后,狠捶一顿。 本属于华家的国公跑了…… 正念及此,忽地又亲兵前来大声禀道:“大将军,宁侯、世子他们回来了!!” …… 白虎厅门前。 宣镇将校齐聚,鼓号铮鸣中,贾蔷、董川、华安并百余宁府亲卫无一人缺损归来。 自华文起,诸将校皆行军礼。 礼罢,山呼万胜! 华安却看出他老子几回回目光凌厉的扫过他,心颤之余,大声道:“大将军,我等奉宁侯钧旨,火烧五里堡,烧毁鞑子所有干草,牛羊兵卒死伤无数,博彦汗亲自率怯薛军来追,宁侯亲自断后,于万军之中一击毙杀博彦汗!大将军,博彦汗死了!卫拉特蒙古,灭亡了!” 真杀了?! 华文倒吸一口凉气,目光惊骇的看向贾蔷。 先前他虽让兵卒那样喊,可丝毫不信这区区百余人能在精锐怯薛军保护下杀了博彦汗。 甚至担忧,他们若这样做,只会陷入绝境! 有参将立刻大声道:“宁侯神勇盖世,立下此等灭国之功!” 又有人道:“宁侯不忍宣镇子弟死伤惨重,不惜亲身涉嫌,前往焚烧鞑子军粮,击杀博彦汗,万胜!万胜!!” 锦上添花者,从不少人。 明眼人都看得出,立下这一盖世奇功后,贾蔷这一年轻权贵,势必愈发炙手可热。 贾蔷拱手还礼后却道:“此战,非本侯一人之功。董川引路,华安筹措武备,诸勇士效死,更有华将军和诸位将军压阵,本侯方敢奇袭五里堡。而那把火,更是由董川亲自带人去烧的。” 众人闻言,面色纷纷微变,目光微妙复杂的看向董川。 董家…… 即便如此,也回不到过去了。 董家亲故和旧部盗卖武库军械,害死多少宣镇兵马,这个仇,岂能算清? 不过,有此大功在,董家或许会多出一条生路来。 因此一些将校们,还是问候了董川一声…… 董川心下激荡,面上还一片坚毅,不为所动,他面向贾蔷而立,随后大礼拜下,哽咽道:“若非……兄长信重,不弃弟于流言末语之中,更不惜亲自断后护我,弟今日绝无生还之理。董家,也难得清白。” 贾蔷呵呵笑着将他搀扶起,道:“你我既然以兄弟相称,又何须再谈这些?只要我大燕将士上下一心,又何须忌惮区区鞑虏?” 说罢,拍了拍董川肩膀后,同华文道:“世叔,胡虏已退,明日可派些人去五里堡,应该能拉回不少肉来。再取出些银米,宣府该过年了!” 华文哈哈大笑道:“好,等告慰完战死的军将兵卒弟兄们,咱们就开始过年!” …… 神京,皇城。 大明宫养心殿。 隆安帝眉头紧皱,同韩彬等军机大臣沉声道:“宣镇战事未消,辽西蒙古又闹了起来。昨晚辽东将军怀远侯兴觉六百里加急上奏朝廷,辽西蒙古奈曼部借口鞑官特木耳之死,宣告大燕七大罪,起兵三万攻伐辽阳。蓟辽总督府亦上书,言兴觉已率部大战数回,胜多败少。不过,虽未成大患,奈曼部却将靠近辽西蒙古的各处村庄屠戮一空,死伤数千,手段残忍至极。” 御史大夫韩琮面无表情道:“七大罪中,前三大罪都和荣国府一等将军贾赦之子贾琏相关。淫特木耳之妻,许诺与人万两黄金未准,更带兵屠戮部落。今日御史台沸反盈天,皆要问贾琏大罪,要诛其九族者都不少。百姓何其无辜,因其之过,惨死无数,贾家一定要付出代价。贾蔷身为族长,也难辞其咎。还有辽东将军兴觉及世子兴远,皆要问罪。” 这还只是御史台,等此事传诸天下,要诛贾家满门谢罪者,车载斗量! 林如海沉声道:“此事,等朝廷派去的三司官员调查罢,自有公论。该如何用刑,亦有朝廷法度,贾家不会有异议。如今要紧的是,该如何送粮于关外。” 隆安帝看着林如海道:“朕记得,贾家在关外不是有十几个大庄子,又播种了他说的极高产的玉米?数万亩,一亩三石,也有十万石。让他拿出来,先做赈济辽东的军粮。贾琏何罪,贾家何罪,待三司查罢,再一并论断。” 林如海皱起眉头道:“皇上,种粮暂且还是先别动了,且收入辽东藩库。至于兵粮,臣建议,齐家剩余的那十船粮米,直接送去辽东。” 隆安帝终究要给林如海体面,想了想后,缓缓点头。 而此时,贾琏淫了鞑官老婆,还带人将人家部落屠戮一空,辽西蒙古起兵攻燕的消息,终于在京城传开了。 连贾琏为何会被送去辽东的秘事,也在有心人的推动下,人尽皆知。 他居然是因为淫辱了母妾,与贾赦妾室通了
相关推荐:
大唐绿帽王
左拥右抱_御书屋
高达之染血百合
生存文男配[快穿]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沦陷的蓝调[SP 1V1]
老师,喘给我听
归宿(H)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