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不得长生 > 第479章

第479章

” 听闻此言,诸皇子来不及多想,纷纷起身整理了下,就依序齿而列队,随李铮下了火车…… “大哥!” 五年过去,面上沾染了不少风霜色,也沉稳了许多的太子李銮不等诸皇子从火车上悉数下来,看着当头的李峥,就激动的迎了上去。 不过走了几步,眼睛就开始泛红,嘴唇颤了颤,眼泪就开始往下落,盖因李铮脸颊处那道骇人的伤疤,明显是火器所伤,距离眼睛也不足一指宽的距离,可想而知,李铮距离死亡有多近…… 不仅李铮,其身后的李铆、李铄、李锋、李钧等,几乎无人不带些伤痕,也唯有几个不善武事的皇子,看起来还算完好。 这些都是和李銮一道长大,对他极好的手足兄弟,李銮见此,怎能不肝肠寸断? 几步行到跟前,刚想以弟拜兄,就被李铮一把抱住,兄弟二人紧紧相拥。 看着泣不成声的李銮,原本还想调笑打趣的诸兄弟们,纷纷沉默下来。 受此感染,连一起前来迎接的林安之、小皇子和大臣们,也纷纷安静下来,静静的看着这一幕…… 李铮能感受到李銮的心疼和痛心,以及,自责和愧疚,他扬起嘴角,笑着拍了拍李銮的后背,温声笑道:“便是父皇当年征战天下,遇到的险难何曾少了?奇袭汗王金帐,阵斩博彦汗那一战,每每思之,都会生出一番冷汗来。只是我等不及父皇勇武韬略,反倒让人围杀,若非十六弟你叮嘱一支海军偏师暗中护佑,为兄等几沦为笑柄,累得父皇圣名受损。哥哥们,还要谢谢你呢。小十六,哥哥们承你的情。” 李铆、李铄等也纷纷笑了起来,瘦了一圈的李鋈乐呵呵道:“十六弟,当初咱们在宋藩时,不也遇到过一回坑么?唉,说起来怪臊的慌,记吃不记打啊。” 一众笑骂声起,车站登时热闹起来。 林安之上前,笑眯眯的看着李銮和诸手足们一一拥抱。 “舅舅,你可真不地道。说好了来帮我们的,结果就只知道偏心小十六。怎么,就小十六是你的亲外甥,我们都不算?” 待和李銮重重拥抱了些许功夫放开后,李鋈笑呵呵的调侃说道。 林安之笑骂道:“老八,你这吃的灯草灰,放的轻巧屁!我这么瘦弱的一个书生,这五年往大秦来回折腾了几回,你自己说说!你们一个个心里藏奸的就会拿各种名头诓我,又是太师又是宰相的,劳我给你们四处寻摸官员派过去出力。如今倒排揎起我来?也罢,今后你们封国的事你们去操心罢,免得我出力不落好。” “欸欸欸……” 一阵惊笑声响起,连素来和李鋈最好的李铎都上前推开了李鋈,与林安之见礼赔笑道:“舅舅,莫听八哥瞎说,我们弟兄其实还是十分感激舅舅的。八哥主要是想念舅舅想念的紧,还说以舅舅的才智,当时要在,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人给包了饺子!舅舅,十六弟派海师出手帮我们,是舅舅提议的罢?” 林安之哈哈笑着拍了拍李铎的肩头,见其眉头一皱,忙收回手来,关心道:“倒忘了你是肩头受的伤,你们跟前的护卫都死绝了不成?竟让你们一个个都落到这个地步?” 李铎苦笑道:“十面埋伏啊,那个时候若不是大哥领着我们身先士卒,激励士气,军心一旦溃散,后果不堪设想。也亏得我们弟兄抱着必死之心,反而置之死地而后生。当真要谢谢十六弟……” 这会儿李銮回头笑道:“也是哥哥们命不该绝,天命在你们。哪里是我的功劳?谁能料到哥哥们会在那时遇险?是李错在欧罗巴折腾的风生水起,居然想争夺葡里亚王位,当然现在回头看来,是西夷们为了迷惑咱们,弄出的障眼法。只是他们也许没想到,李错写信回来,向父皇求一支海军相助,说是哪怕是做遥相呼应吓唬人。父皇当年就将李错之事交给了我,我原也觉着亏欠了他一回,这次就陪他胡闹一场也罢。不料歪打正着之下,反而救了哥哥们。诸位哥哥们,你们说说,这是不是天命?” 李铮等闻言,才知道里面竟有如此曲折,面面相觑之余,不由纷纷哈哈大笑起来。 李銮此言说的太对了! 若这不是天命,甚么才是? 不过随后,李銮的目光就再也不去看诸皇兄手足了,因为前面车厢上,蹦豆子一般,蹦下了一个一个又一个,似乎永远蹦不完的小豆丁…… 好家伙!! …… 第八十三章:三十六皇孙! 西苑,勤政殿。 贾蔷随意的坐于龙椅上,看着一旁软榻上白发稀疏的林如海,温声笑道:“于万洲昨天同朕说,大燕近五年的丁口增长数,连他见了都吓了一跳。元武十八年,户部黄册上大燕丁口数不过两亿七千万,到了元武二十三年,算上藩土、外省之数,丁口数已经到了三亿五千多万,将近三亿六千万数,近九千万数的丁口增加! 这还不是结束,他预计今后五年,这个增速恐怕还会再提高五成,到五亿丁口!” 就贾蔷所知,前世华夏历史上丁口增长最快的十年,其实是那场浩劫中的十年,增长了足足两亿。 有些事,没法去说理,也不敢多说。 当然,当时的人口基数是七亿,完全是两回事。 只是眼下大燕百姓所能享受的物质资源,也是当时百姓无论如何都难以想象的。 粮食的极大富足,不仅让天下汉民人人食无忧,富余出来的大量粮食,还能饲养家禽家畜。 大燕每年多出的粮食,除了装满越建越多的常平仓外,实在装不下的,大都被皇庄的大型牧场所收购。 用来育肥从汉藩运回来的良种肉牛、奶牛、肉羊等,以及猪、鸡、鸭的饲养,都能极大丰富提高百姓的生活。 而唐藩所出的海量棉麻,以及蒸汽机于纺织业的运用,使得大燕如今一年生产出的布帛,是五年前的七倍还多! 如今大燕布帛的低廉,足以让百姓一年四季都有新衣穿。 煤炭的大量输入、火窑的改进,又使得砖石的产量大增,百姓建筑居所的成本大幅下降。 近二十年公路的修筑,使得出行也便利许多。 再加上安济局已经遍布大燕一千五百余县,并开始在藩土、外省蔓延开来…… 新式蒸汽机的使用,科学院发明了相对高速离心机和烘焙机,使得奶粉提前了近百年诞生。 奶粉的诞生,对新生儿的成长,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大燕的衣食住行和医疗等民生基础,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愈发夯实,也就使得丁口繁衍越来越快! 看出贾蔷的得意,林如海微微一笑,鼻梁上早已经戴上了老花镜,看着贾蔷两鬓已经难以遮掩的霜白,微微眯了眯眼后,叹息一声道:“皇上这几年着实费心狠了,国民六年义务教育,牵扯到方方面面,尤其是士绅一级,也唯有皇上开天辟地之功望,才能做到今天这一步。不过,也该好好歇歇了。 国朝如此庞大,但也好在有于万洲这等一代人杰。连老臣都未想到,于万洲虽沉默寡言,但手段绵中藏针,举重若轻,人才难得。朝廷面对的好些困难局势,连老臣看着都大感棘手,他却总能从容的破开局面,化解危难。有时候回头看看这一生,最幸运的,自然是得遇皇上。而最得意的,则是发现了于万洲。千古名相中,前三位里当有此人一席之地。” 贾蔷闻言“啧”了声,笑道:“于万洲若知道先生对他有这般评价,当死而无憾了。” 林如海听闻此言,难得哈哈一笑,道:“皇上小瞧他了,于万洲虽然言辞不多,但性子何等刚强骄傲?若是与其政见不合,连皇上都难易其志,必写万言书屡屡规劝,更何况对他人? 但最值当一提的,是此人内心虽十分骄傲,却又和那些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臣子不同,他还十分擅长团结同殿为臣的同僚……” 贾蔷闻言,眉尖一扬笑道:“先生是说,此人擅长结党?” “欸……” 林如海拖长音摆手道:“老臣之所以用‘团结’二字来形容,便是为了区别结党。盖因为,于万洲虽能将官员凝结在一起,但更能放权。诸葛孔明事必躬亲,结果生生累死。韩邃庵身子骨原比老臣强硬的多,可五年苦劳,如今也只能缠绵病榻。再看看于万洲,六十多的人了,看着也就刚五十。但该办的事,从不耽搁,而且办的又快又好。此人不怕事,遇到事解决就是,十分从容。 人才难得,人才难得啊。只可惜,他也只能再干一届了……” 贾蔷明显能听出林如海惋惜之意,也知道近来朝廷的风向,他笑了笑道:“先生放心,于爱卿能以一己之力,将国朝上下打理的政通人和,的确人才难得。张潮三年前突然病逝于首辅任上,于万洲临危受命,担起重任,挑起了社稷大梁。这三年算是替补张潮的,不算在两届内。接下来的十年,才是他大展身手的时候。 朕对他也寄予厚望,想看看他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只是此人也非没有毛病,他最大的短处,就是有时行事过于急躁。 这三年若非先生时时提点,他恐怕早就栽跟头了。” 林如海闻言不掩喜色,笑道:“人无完人,皇上还是要宽容些……只要他不昏了头去触碰兵权,其余的,即便有所闪失,皇上也当容他自己更正过来。” 贾蔷哈哈一笑,点头道:“看在先生的面上,朕总会给他留些余地。另外……唉,长乐那丫头,也不知怎么昏了头了!就相中了于万洲家那个小儿子。据朕所知,那个忘八分明就是个流里流气的小青皮一个,四处招惹是非,于爱卿亦时常为其着恼头疼。 朕就想不明白,国朝那么多年轻俊杰,长乐怎就青睐那么个东西? 若非朕早年答允过长乐,婚嫁全随她心,朕早就将那忘八打个稀巴烂了!” 看着满面晦气的贾蔷,林如海大笑起来,道:“皇上呐,女儿留不得,留来留去留成怨。皇上太宠长乐了,世上甚么样的俊杰,一旦要成驸马爷,在皇上眼里也是破绽百出,不堪入目。 只是,长乐甚么样的孩子,眼界何其高?能入她眼的,不会差的。 据老臣所知,于万洲家的那个小子,没那么简单,连太子都对他另眼相待,十分礼遇。 此人擅长结交人才,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三教九流无所不交,和安之也有几分交情。 在太子党中,是被尊之为领袖的人物,和长乐倒也般配。” 贾蔷闻言,呵了声,眼睛微眯道:“呵,凭他,还领袖?” 话虽如此,可也知道这是事实。 太子李銮身边,林安之素来为第一倚重之人,但近些年来,于万洲的小儿子于新一却迅速蹿起,和林安之一并被称为太子身边的东宫双璧,极为太子所倚重。 这个分量,仅仅靠家世是无论如何办不到的。 林如海摇头道:“老臣亲自见过他,也交谈过几回。此子生性张扬,行事天马行空洒脱不羁,但也自承不适仕途,所以于万洲三子中,属他格格不入。然而实则于万洲最疼爱此子,因为此子实在天资过人,机变之能便是安之也逊色一筹。 有抱负,却不愿受到官场上的约束,对于官场上那一套毫不掩饰其深恶痛绝之心,以为人间大虚伪之事。 且于万洲一旦去位,他所能倚势的,唯有太子。 皇上,于新一年岁虽不大,却颇有自知之明,总之,是个驸马的好人选。” 贾蔷闻言缓缓点头,道:“既然先生过目过,那必是不错的。也罢,过些时日,朕亲自见一见。” 林如海闻言后欣慰一笑,又提起于万洲来,道:“于万洲此人,对新人的提拔,也是不遗余力。皇上可还记得郑思敏?” 贾蔷略略想了想后,道:“隆安末年的湖南巡抚?” 林如海颔首道:“郑思敏当年其实还是旧党中人,但为人较为开明,对新政推广并不十分抗拒,为官也清廉,后来进京为官,入主工部。可惜最后因其旧党的身份,未能入阁,早早致仕了。 不过也有好处,回乡后,郑思敏教诲族中子弟成才。其长子郑杰今年未到不惑之年,已在北疆苦寒之地打磨了十年,竟在草原北部开辟出良田三十万顷,大型牧场八十二个,温室暖棚一百四十九处,基本上能保证北疆军区的军民供给,甚至,还有余力支援辽东三省的牛马建设。 于万洲说服众军机,廷推此人入军机,以东阁大学士之身,前往唐藩博城为政,如今朝野内外都拿郑杰和汉藩的赵思阳、秦藩的李春城作对比,就看三人中谁的政绩最突出,便是隔一届的元辅人选了。 如今看来,元辅的隔代传承制度,基本上形成,政体也愈发稳定了。” 看着满面欣慰的林如海,贾蔷微笑着亲自与他斟了盏茶,笑道:“都是先生伯乐识人之功!说来也的确难得,朕前年本想着,秦藩、汉藩、唐藩距离大燕太远,是不是以设总督以治之。朝臣们都在称圣明,国老们也在思考,唯独这于万洲,沉默两天后强烈反对,措辞之激烈,让朕都有些下不来台。其言藩土归汉后,自当该划省的划省,该分州县的分州县,绝不可设总督以统治全土,否则便是巨祸之端。朕也反应过来,的确不妥。疆土太大了,封总督权力太重,哪里是总督,分明是在封王。所以,还是分省罢。 不过先生,既然于万洲如此人才难得,朝廷政体也愈发平稳,你老就多歇歇。得闲无事,朕陪先生多钓钓鱼。安之的闺女朕看着极喜欢,先生当享天伦之乐了。” 林如海闻言,却未多提己家事,而是问贾蔷道:“听说诸皇子们皆有所出,这次回京,却不知皇孙们回不回来?” 贾蔷哈哈笑道:“若不带回来,朕又岂会派专列去迎?一个个自己骑马归来拉倒!” 话音刚落,就见李春雨躬身进来,满面堆笑道:“万岁爷,诸皇子们已经进宫了。不过随行的皇子妃和三十六位皇孙,刚一进宫就被含元殿派人接了去……” 贾蔷闻言“大怒”道:“甚么?朕留于此就是为了见皇孙,若只为皇子,焉能久留?”说罢同林如海道:“先生,咱们去含元殿罢!” 林如海大笑道:“且见见皇子们罢,去岁一仗,何其凶险,也是不易……” 贾蔷闻言眼睛微微一眯,轻声笑道:“如今西夷诸国国使堵在礼部理藩院多时了,只求面圣,哼,不知死活的东西! 也罢,那就听先生的,宣。” …… 第八十四章:暴怒 “父皇!” “父皇!!” “父皇!!!” 李铮等二十二位出海皇子,满心激动的顺着自幼熟悉的道路一路前往勤政殿,至门口,因去岁那一战而变得心情忐忑起来,有些羞惭,不过当被宣入殿内,看到玉台龙椅上的贾蔷两鬓霜白后,诸皇子其余心思瞬间消散,唯有震惊和心痛。 一声声呼喊仿佛从当年的稚儿口中喊出一般,二十二位皇子,经历了血火甚至生死的洗礼,原本当坚如铁石,此刻却仍不禁红了眼。 贾蔷还未开口,站在诸皇子身后的林安之小声道:“大半是去岁你们那封绝命书送回来后白的……” 这下,连李铮都不由心如刀绞,肝肠寸断,放声大哭起来,重重跪地连连叩首。 心中的自责和悔恨,几乎将他们焚烧。 去岁二十二位皇子一路狂飙突进,在非洲大陆纵横十万里无敌之后,一头扎进了西夷鬼子的包围圈。 在发现事情不妙后,李铮当即要让身边亲卫护送几个年幼不知武的兄弟突围,可便是李铭这等好丹青的书生皇子,心中也是有骄傲的,这个时候逃走,回去也没脸活着。 在诸皇子皆誓死战斗到最后时,他们也依次写下了绝命书,让人抄录多份,想法子突围送回京来。 其实是没送到的,因为拼死突围出去的死士还未走远,就看到大燕海师从天而降,以万炮齐轰的威,将西夷们打的屎尿齐飞…… 若果真绝命书送回京,大概天子亲征西夷的大军,这会儿已经开到欧罗巴海域了。 只是诸皇子们陡然见到英明神武犹如天神的父皇,此刻竟两鬓霜白,心头为巨大惊骇所慑之余,忘了这一茬儿…… 见他们如此悲痛,林安之才苦恼起来,又见贾蔷面无表情的看来,脸上笑容也登时凝结。 好在太子李銮护着这个舅舅,忙上前去搀扶李铮,大声道:“大哥,父皇主要是因为心系社稷之重,才早早白了鬓发。早五年前鬓间就有了白丝,不过皇贵母妃说了,并不碍事,只是思虑过甚所致,于龙体无碍。大哥,你们且安心!” 李铮闻言,心头这才舒缓许多,随即立刻反应过来,二十二封绝命书都已收回,哪里会传回京来? 他面色不善的看向林安之,李铄、李锋等几个脾气暴躁些的也反应过来,继而围向了林安之。 李銮陪着笑脸,不动声色的拦于林安之前,道:“诸皇兄,还未与外祖父见礼呢。” 李铮哼了声,随即引着诸皇子们与林如海见礼。 林如海呵呵笑着,目光自多见伤势的皇子们身上移开,看向面无表情的贾蔷,劝道:“皇上,宝剑锋从磨砺出,哪个开国称祖的人,不是历经艰险,遭遇生死磨难,才一路踩着白骨踏上宝座的?” 贾蔷缓缓点头,看着李铮等缓缓道:“去罢,你们母后、母妃,还在等你们呢。有甚么事,等晚膳时再说。” 李铮等也知道贾蔷在心疼他们,但也不知是不是还有失望,因此怀着惴惴的心情,跪安离去。 他们不知的是,等他们刚离去不久,贾蔷就在林如海的担忧下,霍然起身,头也不回的反手拔出九龙壁上悬着的天子剑,一剑将身前御案斩断! “传旨五军都督府!” “让宣德侯告诉宋藩兵团大都督陈然,宋藩矿坑里的八万俘虏,朕一个都不要了!” “分批次射杀,悉数枭首!” “用石灰腌透了,送去佛得角,寻个显眼的岛子,以木板钉劳靠,插一岛人头森林!” “以告西夷,这便是伏杀朕之爱子的下场!” “还有,让理藩院传告西夷使者,明言相告,朕很生气!” “让他们的主子一个个洗干净脖子,等着朕!!” 没有孩子的人,是体会不到此刻贾蔷心中的震怒! 虽然先前已经得了消息,但往回送的信儿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 只说皇子军团被围,宋藩海师正好反杀大胜,诸皇子略有小伤,仅此而已。 但此刻看到自李铮往下,二十余皇子几乎人人负伤,且伤处多在骇人之处,为人父的贾蔷,岂有不暴怒之理? 也就是年岁到了,不会轻易在晚辈面前表露情绪,但他的怒火,绝不会因此消失! 林如海并未相劝,因为他早就预料到了贾蔷的反应。 论天下慈父,贾蔷当属第一人。 另外就是,他也相信,贾蔷终究会恢复理智,不会做出御驾亲征的冲动勾当来。 不是打不起,而是没必要。 大燕对西方的战略谋划早已既定,欧罗巴大陆的西夷们,是排在最后顺位的。 且是要以釜底抽薪之策,先夺秦洲,再下汉洲,断其资源根基。 仅凭一个欧罗巴,再将非洲的黑子们赶过去,他们自己都要打出狗脑子来。 而贾蔷的怒火,八万颗人头,也应该平息了…… 并且,想来以诸皇子们的骄傲,也无颜让两鬓斑白的天子,再远征万里替他们报仇…… …… 含元殿。 悲戚的情绪已经化解了七七八八。 别看李铮他们在贾蔷面前如同稚子一般,可在宫中,却是一群淘小子。 一通插科打诨嬉笑顽闹,将各自伤势都说成微不足道的小事,又有诸皇孙和皇妃们在,后妃们虽然都十分心疼,但到底被糊弄了过去。 眼下,正看着诸皇子揪住林安之不放,怪他方才开的顽笑太过,让他们大大伤心一场,在父皇面前丢了丑…… “一人一条铁路,再不能少了!” “你们还是把我拆了罢!” “讲道理,如今汉藩、唐藩甚至秦藩各处的铁矿加起来,一年的钢铁量比过去十倍还多,怎就不能分我们些?” “说的好像我说的算似的!再说,你们哪来的数据?别是瞎编的罢?” “舅舅,你少哄我们!谁不知道,眼下铁路的事都是小十六说的算?再说,有我老八在,还用编?元武初年,大燕一年钢铁产量不足三万吨!到了元武十五年,已有三十万吨。随后蒸汽机的改良和藩民的大量征用,到了元武十八年,就到了六十万吨。近五年更了不得,连翻五倍还多,都到了近三百万吨!这顽意儿又不能当饭吃,分我们些如何?不多,一人一条铁路!” 李鋈掰着手指跳着脚算账,其姿态之市侩,让方才流了好些泪的宝钗,恨不能一野鸭子掸子砸过去! 好在看着和她所出的第三子小六十六一起坐在地毯上顽耍的孙儿李垒,她恼火的心情又平复了些,但又有些羞赧。 毕竟,孙儿和小儿子差不离儿一般大,实在是有些羞惭…… 所以对贾蔷还盘算着生老四的想法,必是要坚决抵制! 而殿内,林安之看着李鋈正经道:“老八,随着铁路的铺设,别说三百万吨钢铁,再多一倍都不够用。光本土未来五年计划要铺设的铁路就超过十六条,更不要提藩土。汉藩肯定要铺设,以便铁矿的运输。唐藩、秦藩也少不了……你算算,那点钢铁够不够用?” “十六条?” 李铮动容道:“本土铺设那么多做甚么?” 李銮笑道:“大哥,铁路之妙,就在于能大大缩短运输时间。商用还在其次,战略意义更重。铁路铺通南北东西后,大燕便真正要变成铁铸的江山。其次,货物运输变得极大便利后,有助于大大改善民生,有利于丁口繁衍。未来五年,本土丁口至少要增长一亿五千万。这有助于对藩土和外省的巩固,也有助于诸皇兄封国的稳定。” 李铮想了想后笑道:“我们就算了,所征之土,虽然也算富饶,多有矿产,很多城市四季如春,清爽宜人,但这些城市在非洲大地上,只是点状分布,其他大多数地方都是旱季炎热而干燥,雨季闷热而潮湿。所以,可以缓一缓进展。现在只占据膏腴宜居之地,慢慢积蓄力量就是。 不过你十三哥的大隋和十八弟所立之大秦,是真正的宝地,另外老八在中西部所立的大梁,也有中部粮仓之称。此三地若能建设铁路,不仅对我们扎根秦洲大陆极有利,也能反过来反哺宋藩。不仅在粮米上可以保证,三地和宋藩还可互为犄角!” 李銮闻言,和林安之对视一眼后,笑道:“大哥你都这样说了,我还能说甚么?要人给人,要银子……这样罢,宋藩先前就呈来矿产勘测卷宗,说那里除了金矿外,还发现了大量的铁矿。钢铁司派人前去立高炉,于宋藩大产钢铁。冶炼部同时建冶炼厂,打造铁轨。技术上不成问题,至于人手……我听说昆仑奴最是力大皮厚,是极好的劳力……” 李铮哈哈笑着揽住李銮的肩膀,道:“这些就不必同哥哥们说了,都交给你了……你是储君,太忙的话,就交给舅舅嘛。” 眼见李銮一张脸苦巴巴的皱了起来,林安之也是无语望天,阖殿上下都大笑起来。 黛玉这时方开口道:“李銮,你哥哥们很是不易,该你出力的时候,不可小家子气。” 李銮忙笑道:“是,母后。儿臣一定竭尽全力为之!” 正说着热闹,忽听殿外传报声进来:“圣上驾到!” 一殿人闻声后呼啦啦齐齐起身,迎上前去。 诸皇子妃们忙让各家皇孙走到他们父亲身边,恭迎皇祖…… 第八十五章:好事成双? 贾蔷入殿后,目光先落在李铮等皇子身边的小皇孙身上。 一个个虎头虎脑的,看着机灵。 贾蔷面上流露出笑意来,缓缓颔首叫起道:“好好,都起来罢。”顿了顿又直言道:“既然都带了回来,年岁也到了,就入宫学和他们小叔叔们一道读书习武。等过些年,年岁大些,朕和皇后西巡,再一道带了去。” 听闻此言,皇子们自无不可,皇子妃们虽十万分不舍,却更不希望子嗣们在非洲大陆上当野人,所以也是感激万分。 “皇爷爷!” 李銮之子李堂满面欢喜的跑上前,到贾蔷膝边爽利道:“皇爷爷,孙儿今日来了好些手足兄弟!往后,孙儿也有手足兄弟了!” 李堂之言,让诸后妃们都笑了起来。 李銮如今只此一子,在诸皇孙未归前,皇室也只此一皇孙,上头却是数不清的小皇叔们,有的甚至比他还小…… 可那又如何?他也欺负不得人,别人兄弟太多。 如今一下子来了三十六位皇孙手足,李堂是最为欢喜的。 贾蔷呵呵笑道:“好,好!既然是兄弟手足,那就应该兄友弟恭。若有人欺生,你可要护着他们。” 李堂大声应道:“孙儿谨遵皇爷爷旨意!” 众人又是一阵笑声,而后就见李铮身边的小男孩儿站出来,道:“皇爷爷,是孙儿们保护太孙殿下!” 此言一出,殿内一静。 贾蔷看了眼面色微变的李铮,随后温声笑问道:“是李蔚罢?你们和李堂年岁相仿,许多还小他一些,为何不是他护着你们?” 李蔚看起来已经十分紧张了,小手攥紧成拳,却强撑着看着贾蔷道:“回皇爷爷的话,孙儿的爹爹说,天家,就是天象。皇爷爷是至高无上的太阳,光照宇宙万物。十六叔就是月亮,十六叔的儿子,就是小月亮,而我们是星星!只要我们这些星星,永远守护在太阳和月亮周围不乱,那么天象就能安定,天家永远是天家。可若是星星们乱了,坏了规矩,天象就会大乱,这个时候,必有歪魔邪道趁机混入,让天家不再是天家,还会被鬣狗围杀。” 贾蔷闻言哈哈大笑着上前,弯腰将李蔚抱了起来,道:“李蔚,你父亲说的都对,只要有你们这些星星在,那么天象永不会乱,天家也将永远成为天家。但是有一言他未告诉你……” 感觉到贾蔷的慈爱后,李蔚不那么紧张了,好奇问道:“皇爷爷,是甚么?” 贾蔷道:“你父亲或许也不知道,其实有的星星,比太阳和月亮还要大,还要璀璨光耀,只是因为它们距离我们实在太远了,光芒传到我们眼睛时,就剩下星星点点。” 李蔚闻言,挠了挠头道:“不明白。” 贾蔷道:“譬如一堆篝火,你必是见过的。在眼前时,篝火好似连天地也能照亮。可距离远一些,光芒就弱一些,再拿远一些,就会越来越黯淡,离的足够远,就成了一个小光点,不如手中的火把明亮。但是,篝火堆难道比火把小么?” 李蔚闻言恍然,连连摇头道:“当然不是。” 贾蔷呵呵笑道:“便是这个道理。虽然你们爹爹们不是月亮,是星辰。但星辰在他们的天域里,同样璀璨耀眼,不分高下!你们和李堂是兄弟,是至亲骨肉,要相互帮助,明白了么?” 李蔚闻言,眼中闪动着格外明亮的光芒,重重点头道:“皇爷爷的话,孙儿明白了!” 贾蔷笑问道:“你明白了甚么?” 李蔚闻言一滞,但随即咬牙大声道:“孙儿明白,皇爷爷是教诲孙儿以亲情为重,而不是君臣尊卑!” 嚯!! 满殿人为之惊艳! 贾蔷自然愈发高兴的哈哈大笑起来,道:“对!这个世上,再没有甚么比亲情更可贵了!” 说罢放下了李蔚,传旨道:“诸皇孙一人一匹小马驹,两只猎犬,小实验室一座。让科学院选好师傅,准备上课。” 诸皇子们再度引着皇孙致谢后,贾蔷上了玉台,与一众儿媳微微颔首后,问黛玉道:“方才在说甚么?”

相关推荐: 她太投入(骨科gl)   心情小雨(1v1强制)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祸国妖姬   沦陷的蓝调[SP 1V1]   赘婿   阴影帝国   御用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