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在身边,很有礼貌地见过梁家女眷。 两位姑娘都生得好,看着文文静静的模样,跟在母亲身边,帮忙提着东西,并不多话。 邱氏还疑惑她怎么认识自家的,听她这么说,顿时眉开眼笑,说道:“那可真是有缘,若有需要,夫人可以去找董老帮忙号脉调理身子,董老医术精湛,或许对夫人的病症有所帮助。” 第493章 说亲 秦夫人也不是不懂礼数的人,说道:“董老大夫在善堂给穷苦人家看诊,我家虽不说多富庶,却也比一般人家宽裕些,实在不好上门打扰。” 邱氏笑道:“秦先生是我家几个孩子的先生,家里孩子能这般好,都是秦先生的功劳,如今夫人有需要,我们自是要回报的。改日夫人去善堂找我家老四媳妇,她能带你去找董老看看。” 说着,邱氏指了指身边的江若云。 秦夫人有些意外她们会认识自己,有些惊讶不知说些什么好,邱氏也不卖关子,说道:“实不相瞒,今日我们婆媳几人来上香,就是为了夫人而来,不知夫人可愿借一步说话?” 秦夫人没想这么多,还以为她们是想打听孩子在书院的情况,虽然自己不太了解,但想着可以回去问问丈夫,毕竟对方愿意让董老给她看病,这就不是一般事能比的。 家里四个孩子,就只有老大成了家,其他孩子年纪还小,她还想多活几年,把儿女们的事情都操办了才能安心的走。 于是,她对两个女儿说道:“正好我也有些累了,你们先去上香,还跟平时一般就行,一会儿去那边的凉亭找我便是。” 二位姑娘不做他想,母亲身子不好,时常都是姐妹俩去上香,母亲在凉亭中等候,轻车熟路去办事了。 梁家几人跟着秦夫人去凉亭里坐下,问道:“不知各位夫人是有何事找我?” 几人就看了一眼卫氏,示意她来开这个口。 卫氏做了这几年生意,口才比以前好了不少,胆子也大,见状便主动开了口:“是这样的,我侄儿卫勇也是秦先生的学生,几月前刚考上秀才,如今到了婚配的年纪,我便想给他说门亲事。秦二姑娘温柔贤淑,又是秦先生的女儿,想着亲上加亲,便来问问夫人的意思。” 秦夫人一愣,怎么都没有想到她们竟然是为了闺女的婚事而来。 二闺女今年已经十六,要不是因为她这一身的病痛,婚事应该早就定下了,可偏偏她身体不争气,闺女又孝顺,上门来说亲的基本都被她拒了,闺女是个有主意的,她这个当娘的劝也不听,婚事就这么一直耽搁着。 如今梁家人上门提亲,虽说是给娘家侄儿说亲,但梁家能同意把孩子带来京城读书,自然是要好好培养,且卫勇那孩子,自己也听丈夫提起过几次,很有天赋,且很努力,中了秀才不说,想来用不了多久也能中举,前途一片光明,实在是良配。 可想到闺女对夫婿的要求,她的脸色又有些尴尬,对方老夫人和侯夫人都出动了,明显很重视这桩婚事,她若说出闺女的要求,怕是会把人给得罪了。 “不瞒各位夫人,卫勇那孩子我也听他们先生提起过,每每都是赞不绝口。孩子确实很优秀,年纪轻轻中了秀才,照这般努力,用不了多久也能中举,确实是良配。只是我家……” 说到这里,她迟疑了一下,实在不知该如何开口。 卫氏急忙接道:“实不相瞒,我们已经打听到二小姐迟迟不定亲的原因,是顾念夫人您身子不好,想要多回娘家照顾,这是大孝之举,孝敬父母乃人之常情,我们没有不同意的。” 听到这话,秦夫人的眼睛瞬间就亮了,没想到梁家人这般敞亮,竟然同意闺女的要求。 可出嫁的闺女哪能随时回娘家照顾母亲?她自己说出来都有些难为情,在几人面前有些抬不起头。 见她这样,卫氏看了一眼邱氏和江若云,得到她们的眼神鼓励之后,继续说道:“我娘家是普通农家人,但因为我家如今来了京城发展,他们在老家县城也开了个铺子,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不少,往后不说能托举孩子,至少也是不会拖后腿的。” “那孩子也争气,自己抄书赚钱,赚了钱就交给我保管,我给他投在自家生意里,每月都能有分红,他虽只是个读书人,但养活自己的小家还是不成问题的。” “他父母都在老家,暂时不能来京城这边,若是成家,我们考虑让他买个小院子,往后夫妻二人单独住,我们不会过多插手他们的生活。两家若是结亲,夫人想让孩子回去探望就回去,卫勇要读书,不能时常在家,夫人让孩子回家也是对孩子的爱护,我们没有不同意的。” 卫氏说的诚心诚意,是真的很想跟秦家结亲,了却侄子的这个心愿。 秦夫人听着很是感动,梁家几位夫人亲自来找她,还愿意这么跟自己说这些,对她很是尊重,且诚意也很足,不得不说她是心动的。 卫勇读书成器,姑姑家又帮扶帮着做生意给他分红,手里是不缺钱花的,还愿意让小夫妻二人买个小院出去过自己的日子,更是没有婆媳矛盾,能让孩子随时回娘家,整个京城,打着灯笼也找不出第二家。 但这毕竟是孩子的婚姻大事,不能随便做决定,她还是谨慎问道:“不知夫人是如何知道我家闺女?” 卫氏不打算隐瞒,实话实说道:“二小姐去给秦先生送过几次饭,那小子见过几次,不过夫人放心,小姐戴着围帽,卫勇也是知礼之人,并未上前打扰,只是家中谈论他的婚事,他便主动提起,托我这个当姑姑的来帮他问问。” 送饭这事,秦夫人是有印象的,一般都是让家里的小厮去送饭,家底不丰,小厮就那么一两个,有时候忙不过来,偶尔几次是让闺女去的,因为书院里都是男子,怕被人传出什么不好的话,她都让闺女带着围帽前往。 这般说来,卫勇并未见过闺女长什么样,却已经对闺女动了心? 少年人情窦初开容易动心,她能理解,可这多少有些随便,若是以后又遇到长得好看的姑娘,那卫勇见一个喜欢一个呢?那岂不是让自家闺女吃了大亏? “这……会不会有些草率?” 第494章 同意 同样是当娘的,卫氏知道秦夫人在担心什么,主动说道:“夫人放心,婚姻不是儿戏,咱们当父母的自然希望孩子婚姻圆满,我们家没有纳妾的说法,夫妻二人相互扶持,相互体谅,才能把日子过好。” 这倒是很合秦夫人心意,她露出笑脸说道:“几位夫人说的是,不过这事我还是要回去跟孩子爹商量一下,这样,三日后我让人给府上送信如何?” 孩子的婚事不能让她一个人决定,要回去问问丈夫和女儿的意思,婚姻这么大的事,也不能逼迫女儿嫁个不喜欢的人。 尽管梁家给的条件很好,她也很心动,但该有的矜持还是要有的。 卫氏忙点头道:“应该的,那我们就等着夫人的消息,不多打扰,我们先去上香了。” 秦夫人忙起身相送,目送她们离开。 卫氏还是有些紧张,挽着邱氏的胳膊说道:“娘,您觉得我刚才表现怎么样?” 邱氏点点头:“可以的,咱们家是男娃,就是要热情主动些,让人家看见咱们的诚意,才愿意把闺女嫁过来呢。” 江若云也说道:“是啊,我也觉得大嫂刚刚说的挺好的,说亲就是要有诚意些才好,咱们都不是难相处的人,相信秦夫人心里也有数的。” 她们做长辈的安排到位了,其他的就看秦二姑娘对卫勇有没有那种心思了,要是有那自然皆大欢喜,便是不成,秦先生也是几个孩子的先生,逢年过节该送的礼也不能少。 听她们都这么说,卫氏也放心了,要是能帮侄子把婚事定下来,自己跟哥嫂也算有个交代。 几人一起去上了香,然后下山坐马车离开。 而当天晚上,秦夫人就去找秦先生说了这件事。 秦先生很是意外,没想到梁家会想跟自家结亲。 虽然是给卫勇说亲,但梁家关系好,对卫勇的培养也跟梁家的孩子一样,想来关系不会差,如今梁家又正受宠,闺女嫁过去肯定不会吃亏的。 不说别的,他本来对卫勇那孩子就挺看好,要是能给自己当女婿也是不错的。 “你仔细与我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多年夫妻,秦夫人知道丈夫问的是什么,便说道:“柔儿给你送饭那几次,让卫勇那小子看上了,就托家中姑姑帮忙问问咱们的意思,要是咱们同意,再请媒人上门说亲。” 紧接着,她又把卫氏说的能给的条件说了一下,单独买小院子,夫妻二人自己过,也不阻止姑娘回娘家住,暂时还没有婆媳矛盾,秦先生也觉得这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亲事。 夫妻二人商量后,觉得还是要问问闺女的意思,便单独把二闺女喊来屋里询问。 秦柔儿一听是说自己的亲事,有些害羞,但还是认真听完了,听完对方的条件,她问道:“爹爹,卫勇是上次女儿去给您送饭时,正好让您给看文章的那人吗?” 秦先生点点头:“对,他就是出身低一些,但品学兼优,读书认真,也愿意帮助书院中的同窗,如今已经是秀才身,将来入朝为官是必然的,便是不靠侯府这门亲戚,将来日子也不会差,更别说梁家大夫人是他亲姑姑,梁家重情义,也愿意栽培他,着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婚姻大事要从各方面考虑,秦先生要全都跟闺女说清楚,让她自己决定。 而秦柔儿却是想起那日在书院碰见他,自己走路没看仔细差点摔跤,是他看见扶了一把。 他很知礼,并未有冒犯的意思,确定她站稳之后就松了手,让她注意安全就离开了。 当时她并未多想,但如今看来,他便是那次对自己动了心? 对方确实优秀,又是懂礼的谦谦公子,甚至还能答应她要时常照顾母亲的要求
相关推荐:
蔡姬传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痞子修仙传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醉情计(第二、三卷)
云翻雨覆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