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此停手,反而下令要封自己的亡父为皇帝,迎亲母为太后入宫奉养。” “道君皇帝聪明就聪明在,借助孝道的名义将朝臣分为两派,找到了倾向他的那一派力量。 这场礼仪之争持续了几年。 结束之后,道君皇帝已经将整个朝廷牢牢掌握住了。” 柳仙轻描淡写的将道君皇帝的所作所为道来。 朝堂百官无不咂舌,这位是将皇权玩出花了啊,剑走偏锋,偏偏还让他走成了。 幸好,他们没遇见这样的皇帝,不,现在这个皇帝也不是好惹的啊,他他他扒皮! 放他们震惊够了,凌潇简单的讲述了一下嘉靖可称明君的前半生,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 她每多说一点,朱元璋欢喜之余更加忐忑起来。 这听起来是个明君,最后怎么风评这么不好,老朱想着,这和某个玄宗差不多啊。 朱棣也有了不祥的预感,焦急的想知道他到底后面是怎么宠幸道教的,能搞出道君皇帝的称号。 凌潇刚好要着重说到这里呢,她要详细的描述一番以打击道门。 就见柳仙幽幽道: “就是这么聪明的皇帝,却差点被一群普通宫女用腰带勒死了。” 第213章 宫女的反抗 差点被宫女用腰带勒死? 朱元璋三观裂开,怀抱一丝侥幸的问: “确定是宫女,就是,现在朕宫里端茶送水的宫女吗?” 朱棣开始阴谋论:“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指使,对,肯定是那些乱臣贼子,不肯看着皇帝掌握大权。” 连太子朱标都皱着眉头:“这么聪明的皇帝,不可能简单的被宫女谋杀,太荒谬了。” 不是他们不相信,实在前后反差太大了,刚刚接受这位道君皇帝是个天生玩弄帝王权术的天生君王。 下一秒,你告诉我他差点被勒死,还是宫女干的,甚至用的凶器都只是腰带而不是绳子。 柳仙眼中充满看笑话的意思,戏谑而怜悯的看了一眼三个人,打破了他们的自欺欺人: “千真万确,而且这些宫女都很年轻瘦弱,身材幼小如幼女,和她们合谋的也只是后宫一位小小的嫔妃。” 朱棣一拍手,自信的道:“这位嫔妃肯定有儿子,她想儿子尽快上位,所以才发动了刺杀,对不对。 或者是这位嫔妃失宠了,怨气滋生,所以要报复君王。” 燕王的猜测听起来有理有据,在场的人几乎都相信了。 对嘛,要不是因为这两个原因,区区嫔妃和宫女何必去刺杀皇帝呢。 但柳仙却笑吟吟的一一否决: “全错啦,这位妃子虽然无宠,却也无子,且宫女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行刺,更多的是她们受不了折磨了。” 众人一怔,两个答案都不是,仅仅是受不了折磨。 朱元璋眉头紧皱,他自觉宫内的宫女虽然做事辛苦,但是怎么也到不了折磨的程度啊。 而且宫人都来源于清白百姓之家,有家人在,在宫里就有一份牵挂,她们去刺杀皇帝难道不怕被诛九族吗? 想着,老朱就问出了口: “是什么样的折磨,能让宫女冒险。”说完他心脏砰砰砰的跳,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下一秒,柳仙亲自验证了他预感的正确: “道君皇帝把朝廷都捏在手里了以后,就想着修道长生,召集方士,修筑道宫,频繁斋醮,官员青词写的好,就能得到帝王宠幸。” 柳仙先说了一些与宫女无关的事,面上毫不掩饰她对修道长生的不屑: “区区凡人,既无道缘,又无灵机,就想登天成仙,本君修行千年,度过无数劫数都觉前路漫漫崎岖,可笑!” 朱元璋:朕没有干过这种事,为什么觉得柳仙也骂了朕…… 嘲笑一番道君皇帝的异想天开之后,柳仙双手交叉,托住下巴,淡淡的道: “他想长生,方士献上一个长生丹方,要以处子天葵炼制丹药……” 柳仙故意在这里拉长了声音,停顿一会儿。 听到这里,众人眼眶巨震,用那个去炼丹,丹药可是要吃下去的啊。 这是个狠人啊……呕! 诸位大明栋梁互相对视,眼睛都在说长见识了,有臣子好似不经意的去看皇帝一家。 嗯,陛下的拳头已经捏出青筋了,满脸欲呕的表情。 燕王神游天外,似乎被打击的失去了表情,丢脸,深深的感到丢脸。 太子朱标不愧心胸宽广,面对竞争对手弟弟生下的子孙做下的恶心事,居然还在温言安抚自家父皇和弟弟。 这边柳仙颇有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感觉,继续兴致勃勃的向下说: “为了多炼仙丹,道君皇帝采买民间大批幼龄少女入宫,即使年纪不到,也给灌下伤身子的汤药催天葵。 这样还是不够怎么办,毕竟他要长生就得多吃仙丹,所以宫中女子一年到头几乎都被灌药,催天葵用来炼丹。 这之外,因为需要方士说甘露好,这些宫女还要每日凌晨起身去采集甘露。” 柳仙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你们人类折磨同类的手段让本君这个妖都觉得可怕,不喜欢一口吃了就是,何必这般折磨。” “这要是还在灵机旺盛之时,这般折磨下,道君皇帝长生是没办法,炼出一窝怨气冲天的鬼物倒是极有可能的。” 众人嗅到柳仙这句话中的遗憾,无不从肌骨中蹿出寒意。 甚至有人带入这些宫女,恍惚发现如果要这样被一日日磋磨死,想勒死皇帝也不是不可能。 她侧头望向朱元璋,轻飘飘的问: “陛下,觉得你要是那些宫女,想不想杀了皇帝呢?” 朱元璋沉默了,他起兵打天下,双手不知造下多少血腥,此时也无言以对。 该怎么回答呢? 良久,殿内众人听到陛下沉声道: “若是朕,不仅要杀了他,朕还要将他千刀万剐!” 大臣们:我们的陛下真的是英明正直,大义灭亲,但是总觉得诡异,威严的陛下代入“身形瘦弱”的宫女什么的…… 啪啪啪啪啪,清脆的击掌声将呆愣住的臣子们注意力转移过去,就见柳仙在鼓掌: “所以,你们能理解道君皇帝修道疯魔到了何种程度了吧。” 上到徐达汤和这种功勋卓著的重臣,下到刚刚够的上上朝门槛的小官,此时心情是一样的。 嗯嗯嗯,能理解,吃得下那种丹药的皇帝他的决心我们不配去质疑。 朱棣语气飘忽如游魂一般道: “那群宫女的下场是什么,她们为什么没有成功勒死皇帝。” “成祖”郁闷啊,心里在抓狂啊,要是完全是个废物种子就算了,偏偏这个子孙是有能力成为名留青史的英明君主的。 既然做下这些恶心事,还不如被勒死呢。 “本君怎么知道,大概是身体太虚弱没力气,或者这位皇帝很有屏息的天赋?” 柳仙讲了个冷笑话,但是没人能笑的出来,见此,她无聊的继续道: “那群宫女自然是凌迟处死,并牵连九族性命,除此之外,帮忙的嫔妃和另一位无辜宠妃同样被杀。” 第214章 废除殉葬 听完了“宫女不堪折磨,怒而勒死皇帝未遂”的故事后,整个大殿君臣都一时陷入了沉默。 该说不说,这个“道君皇帝”下手够狠的,朱元璋也能够理解,不管宫女们受到多少折磨,弑君之罪绝不能轻轻放过。 这关乎到朝廷和皇室的威严。 想到日后史书之上,“道君皇帝”的丰功伟绩,老朱觉得自己的脸都丢尽了。 皇帝不痛快了,就得找个发泄的地儿,罪魁祸首还能是谁——道门! 都是道家的方士们引诱的自家孩子,鼓吹长生修道,不然好好一个明君,怎么就变成无道昏君了呢。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对,于是恨恨的开口: “道士可恨,妖言惑众,引诱君王荒废朝政……” 噼里啪啦一通大骂,之后几个机灵的朝臣反应过来,争先恐后的附和。 三言两语把“道君皇帝”犯下的错轻轻松松推到道门身上去了。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对呀,都是姓朱的皇帝,怎么能承认是自家孩子的全责呢,那是自打嘴巴的。 有锅就要积极去甩。 朱棣十分佩服自家父皇反应的快速,舔着脸也嘴上征讨了道门几句。 此时,柳仙觉得有点不耐烦了,鲜红的蛇信探出轻轻舔了上唇,留下晶亮的水渍。 妩媚的声音毫不留情的嘲讽: “行了,苍蝇不叮无缝蛋,你们这位清白无辜的皇帝当政时,将国库当做私库,臣子谁能弄钱给他修道就是好大臣。 举一国之力供他成仙,这狠辣无情的性子,倒是颇有魔道的风范了。” 众人都很尴尬,甚至有些幽怨,为什么要拆穿呢。 谁不知道主要问题在后世那个皇帝身上,这不是给顶头上司家留面子嘛。 还是朱元璋脸皮厚,打了个哈哈接话: “朕也是这般想,但是道门也有一份责任在,只不过家事朕准备待会儿处理。” 说着,用“你给朕等着”的眼神瞪一眼朱棣。 可怜朱棣担惊受怕,忽然想到这虽然是他的子孙,但是都隔了这么多代了,说不定是其他人的问题呢。 等会儿就回家盯一盯老大的功课…… 朱元璋大手一挥,轻飘飘的下了个命令,让道录司缩减每年度牒的数量,就限量十个人吧。 没有道碟的就是野道士,不被朝廷承认的,民间百姓也不信任。 凌潇眼中划过一丝笑意,打蛇要打七寸,这下他们自己就要乱成一团了。 不能名正言顺的招收弟子,就如同活水被堵塞了源头,渐渐的只能走向干涸了。 可真惨。 不过她也没有夸大其词,这些不都是后世真实发生的事情吗。 朱元璋站起身对柳仙弯腰道谢,语气诚恳: “多谢柳仙告知朕后世之事。” “等价交换罢了。”柳仙不在乎的道,头突然探过去,在他耳边悄悄的道: “陛下宫中那位先秦练气士,你可得藏好了呢,说不定道门一发怒也来个刺杀可怎么办呀。” 众人就见柳仙附在陛下耳边不知说了什么,就见皇帝面色微变,几乎质问的话就要脱口而出。 幸好下一秒,他捕捉到柳仙眼中戏谑、玩味的神色,硬生生将话吞了回去。 心中的惊涛骇浪却是一刻不能停止,朱元璋原以为弄玉公主的存在被瞒的严严实实。 除了寥寥几个人之外,无人知晓,他也很少去打扰弄玉公主,以防有心人察觉。 且隐瞒弄玉公主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要防备眼前的柳仙。 如今却被柳仙轻描淡写的将这张暗牌揭露,朱元璋猝然之下,如何不惊,又如何不怕。 望着眼前皇帝惊疑不定的眼睛,柳仙笑的满面春风,突兀的转过话题,让人捉摸不透: “这么惊讶做什么,来看看你的下一个子孙吧。” 朱元璋嘴角抽搐,假模假样的点了点头,装作没看见底下儿子和大臣们探问的目光。 一回头,虎目微张,警告的一个个看过去,一排排人如同成片收割的小麦齐刷刷低下了头。 “咦,本君都要怀疑陛下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血脉了,子孙中居然能涌现出这些奇才呢……” 柳仙声音拉长,歪头托腮,似讥讽又似真心的道,朱元璋手一个用劲儿,把胡子都拽下来了几根。 不顾疼痛,他耸拉着脸,朝着老四的方位招招手让人过来。 朱棣不明所以,乖乖过来了,迎面就是一记劈头怒打,他又气又懵: “父皇,儿臣犯了什么错,干什么打儿臣。” 朱元璋冷笑:“没什么,就是突然手痒了,你是老子的儿子,给你爹止止痒不行吗。” 龟儿子,生的都是什么玩意儿。 揍完儿子,老朱深吸一口气做好心里建设,再差不过亡国之君,他想得开,秦始皇还想大秦万世呢,可是传了两代就亡了。 哪个皇朝没有亡的一天,不行,还是心好痛。 朱元璋面色十分凝重:“柳仙请说吧,朕承受的住。” “你确定?” “确定。” 从系统八卦区抬起头的18888都摇了摇头:“希望你听了不会抽过去,阿门。” 柳仙坐直了身体,指着朱棣,笑吟吟的开口: “按照惯例,本君说一些优点吧,也好让你们心里好受一点,不至于让本君临近渡劫还背上人命。” 咯噔一下,君臣如遭雷击,柳仙说的这么严重,这个人到底做了什么能气死人的事? “嗯,让我想想。”柳仙苦恼的皱起眉头: “出生正统,是由皇太子继位的,生母虽然先是贵妃,但是后面也被册为皇后。” 众人点头,不错,这维护了宗法。 “然后废除了殉葬制度,让后宫妃子不用惶惶不可终日……” 听到这,许多人齐刷刷看向了皇帝,殉葬这个陋习就是朱元璋搞出来的。 理论上有子女的妃嫔就不用殉葬,但实际上如果人微言轻,或者得罪了继位的皇帝,也会被要求随帝殉葬。 这搞得后宫妃子拼命去争宠,就怕自己没有子女,在皇帝死后被要求殉葬。 第215章 大明战神 其实先秦之后,中原大地很少有活人殉葬了,甚至连用木、陶做的俑代替活人殉葬也是被看不起的。 孔子曾言:“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就狠狠的诅咒了这一行为。 意思是第一个用人俑陪葬的人会断子绝孙! 所以老朱这事办的啊,大家都有点不好受。 汤和作为皇帝的贴心人,这时勇敢发言:“陛下,用妃嫔殉葬是不符合道德的行为,臣恳请陛下收回乱命。” 见有人开了头,随后又有人陆陆续续请命。 没办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侍奉的皇帝用活人殉葬,来日史书之上必定有此一笔。 后世之人难道会放过他们这些不去规劝的臣子吗? 臣子们扪心自问,自己是绝对要口诛笔伐一番的,以此来展示自己的高洁贤德。 朱元璋有点烦,他让妃嫔殉葬,一部分是参照前朝蒙元贵族的行为,另一部分就比较朴素了—— 不想花钱,对,老朱觉得给继承人留下一大堆庶母,要花费一大笔钱供养她们很不值得。 现在受到这么多进谏,加上国库充盈起来了,朱元璋想了想,摆摆手废除了自己定下的殉葬制度。 凌潇眼见这番热闹,发现进谏成功的大臣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且对皇帝报以充沛的马屁。 啊,你们高兴的太早了。 “这份功绩都没有了,那他就剩下一个可以称道的事了——夺门复位。” 君臣嘴角的笑容都
相关推荐: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数风流人物
云翻雨覆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盛爱小萝莉
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