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躲就躲能避就避,就是打个招呼都别扭的很,弄得他干脆除了上工就躲在知青院不出门了。 林东方也不太确定,这种情况下,小恩小惠不会有人领情,不过依着他对简单的了解,她出手,估计就是要放大招。 “应该是,走,去看看吧,总不能那么个大车,里面就装了两张桌子吧?” 一看就是要给简单做脸面,来的是程朝,一身着装,英姿飒爽,配上一张无暇的俊脸,村里的小姑娘顿时就看的都红了脸。 女知青们也偷偷的往这边瞄着,这个人她们见过,但是之前怎么没看出来这么,顺眼呢? 小五在身后咳嗽, “哥,行了,怎么跟孔雀开屏似的?你来看的是妹妹,不是嫂子!” 刘卫民刚从地里出来,就被村民给说迷糊了,半天才听明白说是来车了,是连跑带颠的往这边跑,呼哧呼哧的,扶着膝盖大喘气, “程,程排长?小简知青,下工了应该回去了,” 他的印象里,程朝过来这么多次,几乎都是来找简单的,这咋还找这来了? 程朝站的笔直,视线扫了一圈,看人不少,满意的收回视线, “村长,我这次来还是跟我妹妹有关系,但是不是私事。 去年在山上简单就给我们提供了好几次帮助,救了我们的战友,帮助我们抓住了破坏团结的坏分子,加上前段时间,协助驻军方面破获了一起埋藏很深的案子,对我们的军队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些表彰我们已经报到了上面,上面下发了多种奖励,奖状和物质奖励。 但是,简单一直说,能来到刘家屯村,是她做的最正确的事情,这里让她不再孤单,给了她家的感觉。 所以,除了奖状,其他的奖励她都没有要,而是请求我们能将这些奖励,换成对乡亲们有用的东西。” 他顿了一下,围观的村民就炸开了锅, “啥?小简知青这么厉害呢?” “那些奖励,得不老少吧?她都给咱们换东西了?” “我咋不信呢?” “那你来,你要是能舍得,那我第一个服你!” “我,我可没有那好玩意,咱们是八代贫农,越贫穷越光荣,哼!” 八卦一下,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最后到手的是什么,刘卫民也一样,站在一边,尽量控制视线不往车上瞟去。 停顿了几秒,程朝才继续开口, “至于是什么东西,我们也是深思熟虑的,而且,为了感谢简单对于革命建设的支持,公社的林书记也协调特批了一个名额,作为对简单,和对刘家屯的奖励。” 刘卫民一愣一愣的,啥玩意,跟林书记有啥关系? “啥名额?是好东西吗?” “是大学名额吗?工农兵大学?” “你想啥呢?那直接给简单不就得了?” “也是,那是啥好东西啊,听着就不好得,” “自打简知青来了,好像都是好事哈?” “那还用说?要不咱们都饿死多少回?说不得早都投胎几次了,” 旁边的人比较谨慎, “别瞎说!” 程朝也不打哑谜,看见简单从后面慢慢的走过来,也着急了,妹妹下工,该吃饭了。 "东西都在车上,小五,你去协助村长和乡亲们把东西搬下来,我先过去妹妹那边。" 刘卫民脑门青筋一蹦,搬? 第488章 刘卫民脑门青筋一蹦,搬? 多少东西能用得上搬这个字? “程排长,这......” 程朝一笑,整个人更显得俊朗, “村长,来了这么多次,乡亲们的辛苦我们也一直看在眼里,辛辛苦苦的劳作,按时按量的交公粮,支援城镇,支援国家的工业建设。 一年到头,也是勒紧裤腰带吧?” 一说到这个,刘卫民就满心的苦水了, “嗨!谁说不是呢? 咱老农民,那就是看天吃饭。 风调雨顺的还好,过年啊,还能做几个纯苞米面的干粮,有那平时特别认干的,能给老人孩子捏上几个饺子,要是能过上这样的日子,那做梦都能笑醒了。” “是啊,简单也常常跟我们说,看你们常年的都这么辛苦,但是呢,一年到头,却还要配着野菜,甚至拿野菜来填肚子,就这样,也还都是饿着肚子,她实在是看不下去。 但是,你也知道,她就是一个下乡的知青,还没有个人依靠,也只能干着急。 这不,正好前几次的奖励都下来了,虽然和我们有亲属关系,但是这功劳可不是弄虚作假来的,我就想着给她送来。 结果她过去,再次说起村里物资匮乏的问题,说她上工,用自己的双手就能很好的生活了,这些奖励如果能帮助村民,那就更好了。 然后,” 程朝一摊手,回身指了指正在解开车厢的大车, “领导一商量,她有这份心,又是帮助大家的好事,我们也想在能力范围内帮她实现。 除了简单的那部分奖励,林东方他们几个知青那次的奖励也都没要,我们领导又加了一点,想着她说过,村里种地,除草,不管干什么都是靠人工,而且,什么镰刀的,都坏的不行了,还在坚持着用。 这不,就找了门路,给大家换了一批农具,” “农,农具?” 刘卫民还没反应过来这农具,是不是他想的那个农具,车厢打开,里面的东西完全展现在大家面前,打算搭把手村民们已经呆住了, “村,村长,村长!” 喊得都破音了, “村长,村长,快来看,尖锹,板锹,还有镰刀!” 外人不觉得怎么样,但是这是农村,这时候的农村,刚把全村的钢铁制品都拿去支援建设,这才几年?就是现在用的农具,那都是后来刘卫民从林书记那儿哭嚎着耍赖要来的,现在不管是卷边,还是缺齿的,就算那叉子就剩一个齿了,那谁也舍不得扔。 不光他们刘家屯,平时开会时闲聊也知道,各地各个村的情况其实都差不多,而且刘卫民心里清楚的很,要不是去年有简单弄来那一批锅,那好多村民家里做饭用的还是豁口的瓦罐闷罐呢。 就这个,他都一而再再而三的跟村里人强调,不要出去跟人显摆,什么爹妈兄弟姐妹的,人家要你给不给?反正村里能换给你们的就这一份,以后就是再想要那也是咩有的。 连吼带吓唬,家家也都有老人,知道轻重,回去又时不时的紧紧皮,这是每天都能用到的东西,尤其是各家做饭的媳妇,她们自己的感受是最深的。 就这么藏着掖着的,一开会,还总有人问他呢。 农村,穷的不光是粮食,不光是填不饱肚子,各方面东西都缺,像是能自给自足的,盖房子,和泥,翻地,柜子,碗,筷子,锅叉,帘子,衣食住行算下来,除了这些能自给自足的生活必备品,也还有不少不能对付的。 最明显最直接的,引火的火柴,那做菜即使没有油也得有盐吧,碗瓢盆能对付,那锅也确实不大好对付。 就这些零零碎碎的,对老农民一年到头到手几块钱的收入能力来说,已经是不小的压力了,要不说鸡屁股底下的银行,这也都是农民在贫苦生活中自救的智慧。 刘卫民回来十几年,自认为也算个老农民,对这些生活是深有体会。 这些农具,他们愁的可不是一年两年了,每年冬天都愁的不行。 铁具这几年本就不多,买也买不到,还需要票,公社那边也没有份额,他们就一直认认真真的修补着,像那剩了一根齿的叉子,在他们眼里那都是宝贝。 一听这话,身子往前扑,脚却没抬起来,自己差点把自己绊着,还是程朝手快,一把把他拎回来了, “村长,你没事吧?” 刘卫民完全失控了,整个人的注意力都在前面的东西上,挥开程朝的手,踉踉跄跄的就过去了, “我看看,我看看,” 这激动的就不光是他了,那平时上工的老少爷们,看着这崭新锃亮的锄头,镰刀,叉子,铁锹,镐,二齿耙子,三齿耙子,四齿耙子,当然都还只是一个头,没有带把,堆在一起,让这些人也都看呆了。 这些东西,都多少年没见着了? 是真的眼睛红了。 就是刘卫民自己都震惊不已,这一堆,得有多少? 那锄头,就得有十多个吧? 不敢想不敢想,刘卫民把打着哆嗦的手藏进了袖子里。 “程排长,这些,都是给我们村的?” 这个惊喜太大,他是真怕是空欢喜一场啊。 程朝看了一圈村民的神情,轻轻点头, “村长,既然带过来了,自然都是,但是不是我们给的,是用简单,和其他几个知青的奖励换来的。 另外,这是林书记特意找上面批的名额,是一辆,拖拉机,不过,我们没有拉装车,下午,会有人送过来。” 村民惊呆了,该说不说,几个知青也愣住了,不由得凑过去,小声的问简单, “不是说给个甜枣就行吗? 这架势,有点太大了吧?” “是啊,这哪是甜枣啊,这是西瓜,是金蛋啊,他们,不得乐疯了啊?” 猜的没错,安静了一会儿,现场彻底就混乱了。 “拖拉机?是不是真的,啊?咱们穷的出名的刘家屯要有拖拉机了?” “我不是做梦吧?哈哈,好像是真的,咱们村要有这稀罕东西啦?” 第489章 几个知情的知青目瞪口呆了一会儿,还是有些无奈, “不是,这个,也太草率了吧? 这可是拖拉机啊?就这么拿出来了?” 无论在哪儿,带轮子的都是个大件,那结婚的几大件,自行车占据多少年榜首呢,更别说这四个轮子的了? 就是刘卫民都激动的不太敢相信,手里拿着条子不知道往哪儿放,眼前都是星星, “我,我,快去找人过来帮我看看,这写的是啥?” “村长,你不是认识字吗?这咋的了,这会儿不认识啦?” “去去去,一边去,” 这么一闹,刘卫民也清醒了,开始指挥, “赶紧的,会计呢,过来记账,往下卸,都轻着点啊,一样一样的记好了,给我放好了,谁呀不许动。 回头等做完了杆再使,” “知道啦村长,这是好东西,我们也知道,指定小心点儿,” “行,那个,老韩啊,是不是说待会给送过来那什么,那个,拖拉机?” 他自己都还不太敢相信,说起来也不那么有底气。 “啊,是,刚才程排长说的是,好像是下午,是吧,说下午给送过来。” “下午?这不都晌午了?” “对呀,村长,那这不是,一会儿就来了?” “真的,哎呀,那咱们去村口守着去?” “对呀,那等会这边卸完了咱就去,可别让别的村给截胡了。” 又哭又笑的,打发孩子现在就去村口的,一时间,村部热闹的不行,谁都能搭上手,大中午的时间愣是没有人想起来该回家做饭吃饭了,孩子们也都应景儿的欢腾着,哈哈笑。 一中午,愣是有不少人就守着这工具棚子,唠了一中午,那笑就没消过。 “哎,你说,这么多年,这整个公社都知道,咱么刘家屯是出了名的穷,是不是? 谁能想到,这,哈哈,有了这些工具,咱们干活也能省上不少力气,再加上那拖拉机,哈哈哈哈,这么一寻思啊,我觉着,都能笑醒了。” “可不是咋的?现在一想,你们说,那些年咱们都是咋过来的呢? 刚分开自己家吃饭那时候,咱们家里是不是啥也没有? 哎呦,你们都不知道,我家我老娘那口都坏了那瓦罐,原来都拿去喂鸡了,那时候也没招儿啊,把那罐子刷了又刷,从那鸡嘴里抢过来,给人使,熬个粥啥的,那还挺好使的。 后来想招儿又买了个闷罐,这瓦罐才算替换下来。” 几个大老爷们说起来这些事,也满是怀念, “你家那还行呢,可别说那会儿了,刚开始啊,我家用的都是吃饭的碗,那么点的碗,那大灶不能使啊,就在旁边那小炉子上,摆上一溜的碗,里面放上一捏米,放上水,好了那不就是粥吗?我家那时候啊,连着多长时间,都是那么吃的。” 旁边的人也回忆起来, “还说这个,记不记着那时候咋干活的?” “二哥,瞧你这话说的,那咋不记着呢? 我记着好像是那些铁的都收上去了,那段时间啊,咱们一下工就上山去劈树杈子去,记着不?还得专挑那粗实的,还不能嚯嚯活的树。 然后拖回来,再摸黑削,那头削尖溜了,第二天上工当那铁锹使。” 都是年纪差不多的中年汉子,一说起这个,可就真的有了共同话题, “哎,还真是,可别说,当初老杨大哥那手艺,是不是就这么练出来的?” “哈哈,你别说,真没准儿,那光明,后来不就跟着老杨大哥把这手艺都学到手了吗?这老杨大哥走了之后,你看光明这不也顶起来了,还干的挺好呢。” “可不咋的,咱们啊,这也是一年比一年好了。” “人家都说知青是来分粮食的,咱们村,你们看看,是不是从小简她们来了之后,反倒是越来越好了,是不是?” “那你啥意思啊三哥,你想说,那知青带来的好事?” “你看看你,也不是那么说的,就是这么一说。 再说,自打小简来了之后,咱们多吃了多少肉,这你得承认吧?” “这回的事,人家不也说了吗,是小简她们立了啥功,给钱了人家没要,给咱们换的这好东西。” “嗨,别管人家啥样了,这日子不都是咱自己过出来的? 那知青里勤快的就那几个,那几个一天四五个工分的,你看看,谁能说他们一句好的?” “哈哈,那也是!” 心里有事,吃完饭的村民也都没有了午休的心思,三个一伙两个一堆的,你家大门口,大树下的,不过都是心不在焉的一边说话,一边往村口那边瞄着。 谁家都一样,大人有事孩子就都成了人来疯,这会儿爷奶爹妈都没有人管他呢,更是满屯子的疯跑。 眼见着日头上来了,越来越热,都快到了上工的时间,村口还是静悄悄的,这些人失望归失望,也不敢真的就在这等下去,上工毕竟是正事,这拖拉机都说了今天送来,她们等在这,也不过是想早点看着罢了。 刘卫民也是兴奋了一中午,下午上工,也没有心思做什么思想工作,干脆的一挥手, “干活去吧,别在这吼着了,要是因为看热闹,耽误了地里的活,这工分可照扣不误。” 程朝自然是要在简单这吃,程朝,小五,简单,林东方几个亲近的本来不想在这蹭饭,毕竟也算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谁能有多少粮食? 但是磨不过简单的劝,再加上林东方的挽留,就都留了下来。 有程朝在,简单彻底就成了闲人一个,干活有程朝,下厨有专业的小五,林东方几个想打下手,都有
相关推荐:
深海gl (ABO)
小寡妇的第二春
双凤求凰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满堂春
实习小护士
碧荷衍生文
游戏王之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