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 “哈哈!行,这个我拿手。 你想要啥样的?我去给你拿鞋样子你看看。” “哎,好。” 老太太腿脚快,很快就拿着一本书出来了。 一边翻着书,一边给她介绍, “其实啊,村里的鞋样子就这几种,底子稍微厚点,走路不硌脚,还能抗磨点。” 简单还真的看了看,和原主的鞋大差不差, “行,三奶奶,就这样的就行,棉的也要这个系带的。 三奶奶,我懒,我可不想一边干活一边扫鞋,也不想老刷鞋,都要黑色抗造的。” 老太太扯出几块彩色的,一打开,眼睛都瞪圆了,这么大? “这个颜色你们小姑娘穿着多好看?” 简单头摇的跟拨浪鼓有的一拼, “不要不要不要,就要最普通的黑色,这个布就行。”还挑出来一块最大众的黑色布料,胜在厚实结实。 “人家小姑娘都是越新鲜越稀罕,你说你,怎么一点不鲜活呢?” “哎呦,三奶奶,我可不得,我就稀罕这素的。” 老太太无奈, “行吧行吧,给你做几双假鞋,几双棉鞋,过来给你量一下脚,再放出来点,能穿一段,脚长了也不挤。” “行,不要打太多了,太大了走路抬不起脚。” “行,听你的。” “三奶奶,假鞋和棉鞋都多做几双大小不一样的吧,我写信问问我姐姐的尺码,嘿嘿,我亲手做是不可能了,就只能借着您的手艺,感谢一下她的帮忙。” 老太太都气笑了, “你这孩子,才多大就说不会?那学学不就会了?这玩意不难。” “不了不了不了,让我学这个,还不如让我去砍点柴呢,是真整不来啊。” 随着简单把袋子倒出来,老太太就挑着,不经意的问道, “就是做上三十双鞋,也用不上这老些布啊?” “我姐跟我一样,对这些精细活完全不懂,这些估计也是别人给她拿多少她就都装来了。 要是有多的,您帮我做两个被罩呗,这个就不挑颜色了。 是套在被子上面的,被里和被面不用分开,就像是一个大口袋,长宽,和被的尺寸一样就行,一头留着口,我把被塞里,然后我再封口。 这样脏了的话我就还是把封口拆开洗洗就行。 缝被子啥的,我是真不擅长,拆个被子洗一次也挺费事,干了还得重新缝一遍,不够麻烦的。 这样是不是能方便点?” 老太太也是越听越觉得对,不过她也只能先想想,毕竟自家就算要试试,也没那个条件。 “行,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看了一下, “那也用不了,这么多呢。还有啥想做的,我看看,趁着不忙,都给你做了。” 简单露出一丝惊奇, “这东西这么出数呢吗?我就留了一点,这些就能做这么多的东西啊?嗯,那我......堵了,三奶奶,粮食袋子是不是也要自己做呀,这个我可没有,要不做几个粮食袋子吧? 别的我真不知道还有什么要做的了。 我姐那,好像也没有什么要做的,她家这些东西也不缺,布料应该也不缺,我都不知道给她做啥。” 第26章 “您先做这些吧,回头我问问尺码,把她能穿的鞋先邮过去,正好这次上山我去看看有没有山货啥的,也一起给她邮点,让她尝尝新鲜,城里这玩意可稀罕的很呢。” “是吗?你姐姐喜欢山货?” “应该是吧?反正我姐夫挺喜欢的,我都看见他跟人换了是两回还是三回了?” 老太太一听这个,就把手里的布放下了,犹豫着, “那个,小简啊,老婆子我跟你商量个事,你看行不行?” 来了! 简单故作不知, “三奶奶,有事您说就是了,您跟我还用得着这么外道吗?要是这样,那我还怎么好意思找你帮忙做东西啊?” 老太太愣了一下,随即就笑了, “哈哈,对对对,不外道不外道。 你要这么说,那三奶奶就直说了。 你这些布啊,虽然都是布头,但是都是好东西。 也不怕你笑话,就这样的布头,咱村里啊,都没有几家能买的起。 你看啊,除了你说的这些东西,这还能剩不少,我就想着,你拿回去也是放在手里,是不是? 你能不能,不是,我能不能拿东西跟你换?” 说的老太太自己都不好意思,现在这物资多紧张啊,人家孩子从京城弄过来的,还是布头,说明人家也不宽裕,她还提这要求。 但是,她也真是想不到其他办法,公社的供销社布料也不多,主要是还要票。 就是说,整个刘家屯都是农民,这么多年就没见过一张票,都说进了工厂都给发,那老农民哪有那个机会啊? 简单一脸迷茫, “换?为什么要换?三奶奶,您也要做鞋吗?” “嗨,我哪能舍得用这好东西做鞋啊?我就寻思着,你要是有剩下的,我想换点,给孩子做件衣裳。也是穷闹的,虎子今年7岁,小花也5岁了,到现在,两个孩子都没穿过一件好衣裳,就是身上的衣裳,也都是大人穿坏的衣裳改的,眼瞅着又快不能穿了。 嗨!你说跟你一个小姑娘说这个,也是难为你了。” 简单倒是没有她想的这些, “三奶奶,您说这个不就见外了。这针线活我是一点都不会,让我动动胳膊腿还行,这精细活我学了多长时间都学不会,这些布我还愁怎么处理呢,您要是不嫌麻烦,那您帮我都换出去呗?” 老太太一震, “你说的是真的?” 她心里隐隐感觉,小知青能答应,但是这么干脆,她还是很惊讶的。 “当然是真的,不过就得您给费心了。” “这算啥费心,这可是我老婆子得了好处呢,我都帮你换成山货行不? 不过,你这还有这么多呢,做这些东西用不多少,剩这么多,都,都换了?” “行,我也用不上,嘿嘿,我要用再去找我姐姐。 换了山货正好给我姐夫邮过去,收了我的东西,肯定是不好意思不帮忙的。 不过三奶奶,山货那么好弄吗?这,我听说交了公粮,大家伙手里更没有多少东西了。” “放心吧。收山货啊,是咱们这边多少年的手艺了,一年也就这么几天。 只要有,就肯定能弄回来,这冬天一大半都要靠山货撑着呢。 你放心,我肯定给你挑好的留,倒是好你拿出去送人也好看不是?” 简单达成心愿,溜溜达达的回家。 老太太达成心愿,笑的满脸菊花,拎着袋子进屋,小心翼翼的放到炕上。 “你看,这些都这么大块呢,说是布头子,看看,就这几块,就差不多够做小花的一件衣裳了。” 刘三爷躺在炕上也能清楚的听见院子里的对话,起身也仔细看了看, “城里人都这么不会过,这么大块的布料就不要了?” “是不是,不小吧?” 老太太小心翼翼的分着,一种布料放一边,然后再分颜色,一会的功夫就摆满了大炕,刘三爷为了不被挤下去,也凑在对面跟着一起分。 “哎呦,你看这块,这不是一个后背都差不多了,” “这块也不小,你看这颜色,给虎子也行哈?” “那小丫头做鞋就要黑的?” “嗯呢,说是怕脏,人家小姑娘都喜欢新鲜色,她就跟人家不一样。” “呵呵,是啊,别人家小姑娘哪有她这能耐?力气大,明事理,能干活,不偷懒。” 刘三爷冷哼一声, “是啊,胆子也大的很,还敢进深山呢。” “你这老头子,心疼人孩子就直说,说这风凉话。” 刘光明两口子带着孩子回来时,直接就震惊了, “娘哎,你这是,是打劫了供销社吗?” “滚,谁家供销社卖布头?” 孙香毫不犹豫的出卖了姐妹, “妈,我姐之前去公社的供销社,还真的有一些布头,而且不要票,那人多的,都抢呢,不过说是没有太多,她就没抢过人家。” 说完就跑出去洗手,回来也上手。 “妈,你从哪儿弄来这么多?这是布头吗,怎么这么大块?” “是小简知青,她姐姐给她邮过来的,她针线活不好,让她找人帮她做几双鞋,这不,这孩子就都给拎过来了。” “我看也用不了,就跟她说,拿山货跟她换了,我寻思着,这虎子和小花做件新衣裳。” 两个孩子一听,顿时就眼睛发亮,孙香也很是高兴, “妈,你真的要给孩子做衣裳啊?” “我看这布头都挺大,你看,这几块就能拼凑够了。 小花,来看看,这花布好不好看?给你做这样的衣裳好不好?” 小姑娘眨巴着眼睛, “奶,真给我做新的吗?不是改的吗?” 老太太心里发酸,大手摸着孩子发顶, “新的,给小花做新的。” 又看了看眼巴巴等着的孙子, “虎子也做。” 小孩顿时就绽放了笑脸。 孙香挑拣了几块黑色的布块,铺在炕上放到一起, “妈,你看这几块是不是看不出来不一样?给我爸也做条新裤子吧,那条都给孩子改了。” 孩子孝顺,老两口自然欣慰。 老太太看向老伴,果然,刘三爷拒绝了。 第27章 “我就算啦,这么大岁数,穿啥不一样。 我是这么想的,家家条件都差不多,也不光咱家这样,是不是? 人家小知青的心意,也不能咱们家都给占了。 我想着,要不把剩下的拿到村部去,谁家有需要的,就拿东西去换,到时候换了啥东西,都给小简知青送去,你们觉着,咋样?” 主要是儿媳妇,老伴自然不用说,儿子是个憨的,不过就这么看着,孙香脸色有心疼舍不得的表情,不过很快就放下了, “爸你说得对。 我刚才没想到,光他俩穿了新衣裳,在村里,也不好看啊。 到时候传出去,别人该咋寻思简知青,咋寻思咱家?” 刘三爷点头, “是这么个理儿,也难为你们都能明白。 不过你们放心,小简知青是个好的,我就听着那意思,就好好处着,人家毕竟在京城生活了这么多年,这有第一次就没准还有第二次,是不是?” 老太太念叨着简单要做的饿东西,跟儿媳妇算着需要多少布料,孙香不住的夸, “妈,你还别说,她说这叫什么被罩的,还真的挺方便的,也省的洗一回被那个费事了。 等以后有布料了,咱们也那么缝试试呗?” 老太太, “那有啥不行的,也能省不少事呢。” “妈,这个袼褙多糊点呗,就着这边角料,能不能给俩孩子也做双鞋,这天一冷,他俩就下不了地了。” 老太太没想起来, “行,都做双棉鞋,我那个旧褥子里头还有点棉花絮,把那个拿出来絮上,冬天保准不冻脚了。” 两个孩子也不出去玩了,就围在旁边盯着看。 “看也没用,这是你们简姐姐的,得先给她做,都做完了才是你们俩的。 不用着急,天冷保准让你们穿上就是了。” 两个小脑瓜不住的点着,也舍不得离开。 刘光明拎着小半袋子跟着老爹去了村部,刘卫民几个人也在,跟着去交公粮的都认识,看到这熟悉的袋子,不解, “咋了三叔?这好像是,小简知青收包裹那个袋子?” “嗯,” “三叔,你家里没有粮食袋子了?我让桂芬给你找两个。” 其他人,就感觉这口气不上不下的卡在嗓子眼,村长在说啥? 刘三爷也是在服了刘卫民,他自己一个人在,还是一个明白的村长,但是只要和他们这些长辈在一起,就自动变成个没有脑子的, “这不光是小简知青的包裹袋子,这里面还还是她包裹里的东西。” 刘卫民刚要说话,其他人, “三爷,您说吧,需要咱们做啥?” “是啊,三爷,小简知青有啥难处吗?” 刘卫民,想想自己要说啥来着? 哦,他要说的是,三叔,你咋把简知青的东西拿过来了? 好像确实不大合适。 “爱国,你去打开。” 把刚才的事情一说, “这孩子来了后,除了村长家,也就跟我们家走的比较近。 你们三婶的手艺你们也知道,所以就直接找了你们三婶,结果她一看,这东西实在是不少。 你们也知道,我家那俩孩子也是没有衣裳穿,又一寻思,好像家家孩子都差不多,她就跟小简商量,用不完的能不能换给乡亲们,这玩意把,是布头子,但是还都挺大块,你婶子就寻思着,谁家要是想换回去跟她一样给孩子做衣裳的,就拿点山货过来就行。 小简她姐姐姐夫都喜欢咱们山上的山货,这东西在城里也不好买,人家也当好玩意,要不的,小简惦记着给她姐尝尝呢。” 屋里都是男的,对着布料没有多了解,只知道是好东西,家里都缺,说话这功夫,王桂花就过来了, “三叔,你找我啊?” 一错眼就看见了地上的袋子,几步冲了过去, “哎呦,这是,这是谁这么大能耐,还能弄来这么多布头子?” 看那双眼发亮的模样,就知道是好东西, “三叔,当家的,这是谁弄来的?给换不啊?” 越看越感兴趣,都不自主的伸手去摸了, “哎呦,这是布头吗?这么大块,这,这三块,四块就能成一件,可真好啊!” 没有人回答,她不由得去推自家男人, “当家的?换吗?” 以前装行李的袋子不小,跟现在的玻璃丝袋子差不多,小半袋也不是个轻快的。 不过一说换什么都行,那女同志们就没有不兴奋的,粮食没有,那就找别的。 山货可以等上山回来的,家里还有啥来着? 好多家女主人都回去翻箱倒柜了,好吧,穷了几年,还真就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了,无奈的互相看看,还真的只能指着明后天的收获了。 于是,好多家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袋子也被刘爱国锁进了村部的办公室,还是等下山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吧,明天开始上山,也没有人还有功夫弄这个啊,咋也得猫冬以后才行。 刘三爷往回溜达,他可不管了,这小孩能有这心想着帮大家伙一把,他就领情,记着,可不能让她吃亏了。 简单自然什么都不知道,回去的时候路过知青院,想了想,还是去敲了李燕的门, “明天就上山了,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什么?不是背着背篓就行吗?” 另两个人听见声音,也凑了过来, “简知青,你上过山吗?都需要准备什么东西呀?” 简单无语, “不是上过山了吗?” “那不是捡柴吗?那一样吗?” “差不多吧,裤腿袖口系紧,背篓,绳子,小铲子或者小镰刀,万一遇到野菜呢,也不能放过。 麻袋我是会准备的,万一山货捡多了,你们的背篓能装不下了,怎么办?扔了?这么放弃不可惜吗? 所以你们最好也准备着,这收获都是希望能多多益善的吧。” “如果走的稍微深一点,那么晚上不一定能回的来,跟别说中午了。
相关推荐:
珊璐短篇CP文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游戏王之冉冉
碧荷衍生文
爸与(H)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我有亿万天赋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小寡妇的第二春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