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步步逼婚:洛总强宠复仇妻 > 第7章

第7章

) 旁边几个人拍了拍胸口,一脸庆幸, “哎呦妈呀,这么能惹事的,幸好没分到咱们村来。” “还不止呢! 可能是在知青点气不顺,还是来了不适应是咋的,在村里跟人说话也不客气,还不会看脸色,一天不到头又把大队长他奶奶得罪了。” “柳家屯那个老太太可是个长寿的,咱们公社都出名呢!” “是啊,人家那大队长不说好不好的,但是是个孝顺的,跟老太太亲着呢,这能乐意吗? 结果就是,老知青好几年才跟屯里处好的关系,被他们俩几天都给破坏了个彻底。 现在可热闹了,那架势,新知青跟老知青像仇人,跟屯里人像仇人,老知青吧,现在屯里人也不爱搭理他们了。” 村民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不是,我一直以为知青都跟小简知青这样的,原来不都是啊?” “当然不是了,我嫂子说,那些老知青刚来的时候也没像简知青这么好,顶多就是不惹事。” 刘卫民几个在里面听了半天,看说的差不多了咳了两声走出来, “乡亲们,简知青的能耐你们也看见了,咋回事,你们差不多也都知道。 我也不多说了,我相信咱们刘家屯的兄弟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不说知恩图报,人家也不求咱们回报个啥,最起码不能背后给人使绊子,反正以后她就是咱们刘家屯的人,你们有没有意见?” 村民们纷纷张口表态,虽然这个时候都还在热血沸腾的时候,说的话不一定是真心的,冷静下来可能会想的更多,但是刘卫民也不求别的。 村里人的性情他还是了解的,要说大凶大恶还真没有,不过占小便宜的也不能避免。 他也是打个预防针,免得有人眼红,或者有人耳根子软,再被人一窜达,再做出点什么不好看的事来。 还有一点,看公社领导那口风,估计秋收后还有知青要下来,他们村以后应该也是避免不了了,有的事,他得想想,提前打算一下。 “行,咱们老少爷们都是一口吐沫一根钉,我没啥不信的,反正以后这小简知青就是咱自家孩子,老少爷们婶子们都看护着点。” 第16章 “还有一点,我知道,大家都有亲戚在别的村,我也有。 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你们自己衡量,借,就要守好嘴,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不借,也要处理好关系,别再闹上门来。 当然,我的想法是鸟悄儿的,实在心疼老丈人或者兄弟姐妹的,可以暗中帮助一点,千万别弄得沸沸扬扬的,到时候人家问你在哪儿你说不说? 咱们知道都挖回来了,人家信不信?出事了怎么办? 我不可能按着你们让你们干或者不让你们干,凡事你们自己考虑好。 还有,一人分这点,说多不多,说少呢,在这年景,也不少了。 说是挺到秋收,但是大家伙也都清楚,庄稼都是瘪的,说句都不爱听的,不绝产,就是好的。 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你们,也都往远了想想。 行了,不说那个,来,咱们分东西!” 被秋收打击的情绪瞬间又高涨起来。 全村300来人,今天上山就将近200人,平均一人弄回来的也至少有100斤,壮劳力至少200斤,一个人能分上七八十斤! 一听到这个数字,顿时又哭了不少人。 这是什么概念?简单来之前,从春天到现在,家家都是维持着饿不死的状态,七八十斤是一大家人半个月二十天的粮食,还得搀着野菜和磨碎的苞米瓤子,现在是一个人就能分上这些, “能挺到秋收了,” “是啊,是啊,” 一些孩子更是,嘴里已经开始泛口水了, “妈,是不是有吃的了?” “奶,这是给我们吃的吗?” 简单唯一熟悉的小黑蛋,也瞪大了溜圆的眼睛, “这是吃的吗?给小孩吃吗?” 王桂花也红着眼眶,揉着孙子的小肩膀, “是吃的,是吃的,饿不死人啦。” 当晚,刘家屯上空都弥漫着香甜的气味。 简单的那份,是刘卫民的儿子刘建设给送去的,刘建设话不多,就临走时说了一句, “简知青,有事你就招呼。” 说完没等简单回答转身就走了,倒是把简单说愣了一下。 反应过来,不由得觉得,也挺好,起码知道感恩啊。 趁着这会天气好,简单把王桂花给找的白菜和萝卜种子,数量是不少,把空地都给种上了,能不能长成的,入乡随俗呗。 再说她是要在这边待十多年的,以后这都是日常的生活了,她得适应。 只不过这个季节,好像也种不了别的。 前院后院的绕了几圈,掏出了在深山挖的荆棘,贴着墙根栽下去,这种是她在山上特意挑的,能长到一米多,跟围墙差不多高,主要是多刺,也算是多一层安全防护吧。 又在大门口左右两边各栽了一棵小松树。 她倒是想弄个葡萄架,但是想想过几年可能会发生的乱象,算了,忍忍吧,本来底子就经不起查,还是别惹眼再给人留下贪图享受的话把子了。 还是高大挺拔又代表正直的松树吧。 回忆着看过的农村小说,这段时间农村还能干什么来着? 晒干菜,不太行得通,今年这年景,旱的要死,什么都长不起来,各家的菜苗子都当主食了都不够呢。 看了半天,才发现,自己能做的好像只能是上山,好东西都在山上呢。 行吧,反正她现在也没事,背着背篓就从后门出去了。 这边离山能近几步,主要是,和平时村民们去的不是一个方向。 山脚下肯定都被人找遍了,往上走了走,比那边能好那么一点,但是也是荒的很。 简单没管,遇着能烧的干树枝,枯萎的树杈,都没放过,她弄的是火墙,冬天取暖需要的柴火多着呢。 日子一天天的过,很快就到了往年秋收的时候,越是临近,刘卫民越是愁得慌,几个村干部和老人几乎是整天的站在地头,唉声叹气。 到了开镰的日子,刘卫民的动员大会都没有底气,匆匆说了几句就赶紧开始。 往年沉甸甸的苞米棒子今年没有一点重量,轻飘飘的。 虽然心里都有数,但是真正看到,也是心里一沉,很多人都是红着眼眶在干活。 往年热火朝天的喜悦,今年几乎全程都是静悄悄的,老农民最怕的就是老天爷不开眼。 本来需要十天的掰苞米只用了五天就收了干净,一部分苞米棒上有点收获,大部分都是只有几个粒的,放在后世就是直接粉了喂猪的那种,但是没有人舍得,哪怕长了一粒,也都宝贝的收好。 全场院堆的一地的苞米棒,实际上只收获了不到去年十分之一的粮食,从始至终,大家伙都是沉默着,这点粮食,就连公粮都不够,更别说分到手里了。心情沉重,很多人胳膊腿都沉的抬不起来,前些天的好心情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绝望,连小孩子都放低了脚步,不敢再闹。 接下来的红薯和土豆倒是还好点,毕竟是抗旱的东西。 虽然比起往年也是要减产不少,但是跟苞米相比,就是高产了,这让绝望的刘家屯村民算是稍稍有了那么一丁点安慰。 收成不好,也比往年少了不少劳累,对于初次接触农活的简大小姐来说,也是个挑战。 不过是仗着力气大,加上加餐,营养足。 秋收只用了往年一半的时间,交公粮的主力苞米,却还是挂了空。 当然,不是刘家屯一家,整个公社,整个县城,整个省,几乎都是同样的景象,有好几个严重的地区甚至已经出现了饿死人事件。 去开会的刘卫民万分庆幸,分过去刘家屯的是简单,若是还是之前的知青,弄不好也会发生这种悲剧。 想想,其实也挺后怕的。 当时进山时还犹豫过,后来是什么让他坚定了呢? 各村都是差不多的情况,公社那边也是无奈。 毕竟城里的供应粮还要指望着这公粮,但是也不能把农民兄弟逼上绝路,公社护着下面,上面偏重于城里,拉扯了一个星期,最后才决定,今年的公粮用土豆地瓜代替,只交去年的三分之一。 即便这样,很多村长也都当场痛哭。 第17章 刘卫民也心酸的很,三分之一,这不是要了命了吗? 几个垂头丧气的村长,临走临走还又被塞了几个知青,就怕他们尥蹶子,才放到出门才告诉,硬塞过去你不收也得收了。 结果,还是有几个人当场坐地下就哭。 “书记啊,这是要逼死人啊?今年累死累活的浇水,庄稼也就收上来不到往年四分之一,公粮要交那么多,又给了这么好几个吃白饭的...... 书记啊,你让俺们咋活啊?” 有开头的,其他人也都忍不住了,现在下乡才开始没几年,还没出多少幺蛾子,但是不会干农活是真的,分口粮是真的。 “书记啊,咱们各个村的情况你这都知道。 那庄稼,从种下去就旱着,都是靠大家伙儿一扁担一扁担的从河里挑水浇的,那旱的一夏天都是蔫吧的,啥也没上来啊,秋收那苞米棒子都是空的。 你倒是说,三分之一也不是小数,我们拿啥交啊? 老百姓,咋活啊?” “这一夏天,十斤粮食,十来口人,吃了一个多月,那山上都薅秃了啊。” “我们村是没直接饿死人,有个小子被逼的,进了深山,就没出来......” 公社书记是个四十多岁的人,黝黑的脸色,颧骨都瘦的突了出来,是个退伍的老兵,左腿一瘸一拐的,眉头就没舒展开, “我知道我知道,大家的难处我都知道,不光咱们向阳公社,就是整个安吉县,整个林北省,都是差不多的情况,我去开会,听到也都是这种消息。 同志们,国家现在正面临着困难,我们守着土地,森林,这都是天然的大宝库,总要比工人兄弟多上一分希望。 同志们,希望大家能克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利用现有条件,自力更生。 大家的辛苦上面都是知道的,现在也正在想办法为大家解决,坚持一下,困难是暂时的,国家建设还需要大家添砖加瓦。” 眼见着这话说的死,没有留口,几个人也看出来是没有办法了,离开的脚步都沉重了不少,看向知青的的眼神也不太友好。 几个知青被刚才的场面吓了一跳,还没反过沫来,只能呆呆的跟着各自的村长后面走。 刘卫民一直以为自己村里是最穷的,今天一听别的村有饿死人的,瞬间就把简单的地位提高了两米。 再次庆幸,相信了简单的话,不然,今天因为这个出名的就应该是他了。 这么一想,心情居然又好了几分,连要交公粮的愁事都不想了。 不管咋滴,乡亲们的命都保住了。 因着简单,再一看这三个知青也顺眼了不少, “你们几个小知青,有没有要买的东西,村里的牛车也来了,可以等一会你们,” 一男两女三个知青看这村长,刚才据理力争要干仗的架势,这会又给他们笑脸,都只觉得脾气不太好,都没敢多说,只说去邮局取下包裹就行。 三个人,三个包裹,很快就跟着上了牛车。 “小简没回来呢?” 刘三爷喂了牛,抬起下巴, “呶,那不回来了?” 刘卫民抬头看过去,简单背着个小背篓,颠颠的跑过来。 十五岁的小姑娘,还是个孩子,还带着一说不太明显的稚。 扫了一眼车上的三个陌生人,和那堆行李,大概了解了。 扬起笑脸, “村长叔,三爷,呼......我没回来晚吧?” 刘三爷笑的一脸褶子, “没有没有,他们也刚到。办完事啦?快上来,咱们回去了。” “好嘞!” 简单把背篓摘下来先放上去,在刘三爷旁边的位置坐了下来,老黄牛称职的往回走。 简单就属于没话找话那种, “叔,咱们明天上工吗?” 刘卫民也没多想, “休息三天,给那苞米杆子都晾晾,过几天再都给捆上。你是不是又待不住了?又想往山上跑?” 简单也不否认, “我不寻思着,待着也是待着,还不如趁着没落雪,去多捡点柴禾,不是说咱这冬天可冷了吗?” “是啊,可冷了,等过些天地里和你们自留地里的活都弄完,就基本可以猫冬了,还真得多捡点。” “三叔,咱们是不是该上山了?” “可不是咋的?小简啊,你别着急,等等,过几天全村一起上山。” “是进深山吗?” 刘卫民手痒了, “当然不是,深山哪是那么好进的,你也少进,那里什么玩意都有。 这要落雪,山里挨饿的野兽也会出来觅食,可不能大意了。” 好意恶意她是听的出来的,也干脆的答应着。 “哎,三叔啊,你说今年这么旱,那山上还能有啥吗?” “那咋不能?山上和山下不一样,山是自己能存水的,再加上那些树,厉害着呢。 我小时候那次啊,我想想,从春天到秋天,那可真是一滴雨都没下啊,那庄稼,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荒着,旱的地都种不了,井里也都是泥,就那河里谁都到底了。 没招啊,人得活着啊,野菜那根本都没有,干脆就是寸草不生。 后来,村里人就往山上走,留下来就是等死,上山还有一线生机。 你知道我们看见的第一个能吃的是啥不? 是老鼠! 还有什么蛇啊,蜘蛛啊,虫子啊,只要看见活物,那就都不要命的扑上去,有的等不及的直接就往嘴里塞。 饿啊,饿的这肚子啊胃啊,都疼得受不了。 深山是进了的,里面的东西确实是不少,甚至还有不少长成的果子山货啥的,不过人也没剩下几个。 被老虎咬死的,被毒蛇咬死的,吃了毒蘑菇的,掉下山的,还有个人,找着水源,一高兴把自己淹死的。” 几个人默默的听着,最后刘卫民深深的叹口气, “那几个小知青,都叫啥来着?” 几个知青顿时就想起在公社大发熊威的一幕,本来想好的话,又谨慎了三分。 先说话的是短头发的女生,听着挺爽朗的, “村长,我叫李燕,我们都是南市过来的,” 然后是那个看着文静的女生,也是穿的最简朴的一个,衣服的袖口还带着补丁。 “村长,我叫林招娣。” 第18章 最后是那唯一的男生, “村长,我叫陈建国。我们都是响应号召下乡来支援农村建设的,希望在您的领导下,能让咱们村更上一个台阶。” 好话谁都爱听,刘卫民也一样,尤其是这个陈建国说话还挺大方,不招人烦,点点头, “好,好。我跟你说一下咱们村的情况。 刚才在公社,你们也看见了,今年雨水少,咱们村收成也是非常不好。 哎,你们来的时候不对,要是平时的年景,我还能说好好上工,到年底能分到粮食,能吃几顿饱饭。

相关推荐: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失身酒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珊璐短篇CP文   小寡妇的第二春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玩笑(H)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薄情怀(1v1)   南安太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