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 刘卫民能说什么,当然是人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只能先把村民们劝回去,毕竟深山的另一边的确就是边境,有这座山隔着,他们才没有直接跟隔壁的隔着边境面对面。 “先回去收拾收拾家里吧,马上就下霜了,自留地里园子里的白菜都收了吗?” 上山正是热情高涨的时候,村民们不免觉得可惜, “村长,就这么放弃了?” 刘卫民气的直瞪他, “咋滴,那些东西比命重要是不?这几天弄得好东西还少了?” “那不少,那也没有嫌多的呀。” 话说,虽然才上去四天,但是好东西可真是没少收,不说往年的那些山货树,就是跟着小简知青就找到了不少好东西。 第一天是一片地瓜蛋子, 第二天是一小片山葡萄,得有个二三十棵。 第三天在一个陡峭隐蔽的坡后面,居然发现了一条小溪,今年天冷可能用着的时候不多,但是来年呢?这老农民就怕今年这种万一。 第四天,就是昨天,临下山的时候,居然还发现了一片红菇娘。 别说东西咋样,那咋村里人就没发现呢? 他们一心盼着看看今天还能发现啥呢? 那葡萄摘回去是不顶饿,那给老娘孩子甜个嘴不好吗? 那红菇娘弄回去挂在外面,等再冻冻的,天冷了也能给孩子当个零嘴,那皮还能留着泡水撤火啥的。 就是说,不光粮食,这山上的东西几乎都是宝贝,就没有那没有用的东西,在他们眼里,都是宝贝。 刘卫民当然也知道他们的心理, “行了,知足吧,想想往年,再想想这几天,饿肚子的事都解决了,还想要啥?” 四处看看,压低了声音, “不能太贪了,人就这么些福气,你们咋滴,是打算这一遭就都给消耗了,以后这日子不过了?” 按理,这话他这村长说了不合适,但是就得这通俗的话他们才更能往心里去。 果然,一听这话,好多人脸上的急切和跃跃欲试都好了不少, “对啊,可不是咋滴?我咋把这茬给忘了,昨晚上我娘还说呢,饿不死就好,不能把山薅秃了。” “你说得对村长,是我们想岔了。” “这就回去,家里还有不少活呢。” 说走就走,气的刘卫民都笑了,林书记在后面看着,也露出一丝笑来, “老刘啊,还是你有招啊!” 刘卫民回头苦笑, “都是穷闹的,都寻思上去多找点吃的,这冬天不就好过点吗?” 林书记点头, “是这个理,不过你们能利用自身条件,在固定的环境里寻找条件,创造条件,进行自救,这种行为很好,很值得提倡。” 领导寒暄,几个知青悄悄的从后面溜走,李燕几个回知青院,简单一拐,前面就是家门了。 看这情形,短时间内应该不能光明正大的上山了,分开前,简单也叮嘱他们, “这边马上开始猫冬,这几天估计各家都在家家里收拾园子和自留地,你们要不要去换点菜啥的,要不你们一冬天吃什么?光吃土豆地瓜?” 林招娣道, “我们昨晚也说呢,一会我们去村里问问。” 简单也就是一个提醒,点点头,想着一会回去就把种的大白菜和萝卜都给起了,这天看着也快上冻了,她可不想吃一冬天冻菜。 “对了,这边冬天好像都要腌酸菜,你们要不要试试?” 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村里能有那么多白菜换吗?” 第36章 干旱,都是浇完地才有精力管自家的菜园子和自留地,菜长的也都不好,秋天种的大白菜也都是小小的棵儿,这就让村民们已经很满意了,就算没有别的,腌上一大缸酸菜,就是这冬天也能熬过去了。 几个知青去问的时候,他们还高兴着呢,换点钱,就是换点东西也行啊。 至于自家,别的不说,这边家家的自留地都不小,那种了那么多,大的换出去,不是还有那么多小的长相不好的,自家吃哪有那么多讲究? 他们这一年到头,就指着这点地,这点工分,说不得连公社都舍不得去一次。 这难得的换东西的机会,说不上就能换上什么家里能用的东西呢。 也不能这么说,就现在家里这情况,应该说,不管是啥东西,都是能用上的,一丁点都不带浪费的。 这边,简单跟几个人提醒了一句,就不管了,绕着村长几个人回了家。 这个小房子就在村口,还是挺显眼的,反正她开门进去的时候被林书记看见了。 这刘家屯他也来过,还是有点印象的, “哎?老刘啊,我记得那个房子不是空着的吗?现在这是住人了?我看那墙好像都加高了,” 刘卫民顺着指的方向看过去, “啊,那个啊,住人了。” 看林书记一脸想知道的样子, “我这边这不是两批知青了吗?第一批就一个小姑娘,说自己住知青院那么大的院子,害怕。 一看这房子小,一个人住正好,就相中这了,自己掏钱买下来,又一顿修整,自己住呢。 你别说,人家小姑娘一个人这过的也挺好,园子里种的菜,干活啥的,也不比别人差,从来没喊过累,甚至上山还挺溜呢,跟我们这些老农民比,也不差啥。” 林书记看向他, “看样子你们相处的还挺融洽。” 刘文明一顿,感觉有那么一丝不对劲,看周围没有人,于是试探着问道, “咋了老哥,知青有啥不对的吗?” 林书记摇头,也带上一点愁容, “城里来的,都不适应这农村的生活,跟乡亲们的习惯啥的也都不一样,” 刘卫民,明白了,说的这么委婉,就是又打仗了呗。 本来是想夸夸小简知青,让他高兴高兴,话都到了嘴边,突然就咽了回去。 不对,不行,要是让他知道小简知青这么好,这么厉害,万一再给换到别的村怎么办? 不行不行,三叔说得对,不能往外嘚瑟,得藏起来。 “老哥,你看你这个操心的命。 他们下乡是来支援咱们农村建设的,那适应农村生活就是第一步,那不适应,适应不了,那就一个问题,太闲了嘛。 要是天天跟秋收一样,鸡没叫就起,一忙就是一天,吃饭都得紧着来,晚上回去恨不得躺下就睡,你说,适不适应?” 林书记还有点于心不忍, “这,天天是秋收的劳累程度,他们能受得了吗?” 刘卫民很是无赖, “受不了啊,但是这样一来他们就更没有时间和精力瞎寻思了,天天起来寻思的就是我怎么干完这些活,能不能早点干完好多休息一会,我怎么能吃饱饭? 就不像现在这么闲,想的不是东家长西家短的,就是这个那个那个这个的事,有这时间就瞎寻思,不惹事才怪呢。” 林书记直摇头, “不行不行不行,那不成了恶意破坏知青和村民的团结,你小子净出馊主意。” 刘卫民道, “瞧你说的,那平时不合适,对犯错的,也不合适吗?” 林书记猛然反应过来, “你小子啊,真有你的!累蒙了就没时间瞎寻思了是吧?” “那你看,我说的也没错啊? 知青是下乡来支援农村建设,咱们也拿他们当社员一样,那就得一视同仁,那犯错肯定也要有个章法的是吧? 那就是咱们自己的社员,村民,犯了错那也是有惩罚的呀? 难道下乡就是来搞特殊的?那不就违背了领导人的指示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林书记听的哭笑不得, “老刘啊,你怎么,现在可学坏了啊?怎么还能想出这种点子来? 你这几个知青,不听话?” 刘卫民摆手, “那倒没有,他们来的时候都秋收结束了,也没敢出啥幺蛾子,听话得很。 谁知道来年啥样,反正不听话了我也不怕,那就干活呗。 那玩意儿,要我说啊,都是闲的,撑的,等吃不上饭了,就啥都不寻思了。 林书记点点头,也没说什么,只是看向山上的方向出神。 看这封山的架势,短期内应该是不能上山了,最起码光明正大的上山是不行了,那就收拾园子。 刚来时种的那些白菜和萝卜都长得不错,她不缺水,所以这些菜是整个村里营养最充足的,那个头,那品相,在这个年景被人看到,啧啧。 好在她这边平时也就几个知青偶尔过来坐一坐,也很少有其他人过来,这些又都是种在房后的园子里,比较隐蔽,也没有引起人注意。 大白菜需要用刀把根部砍掉,然后码到一边,这一棵棵入手足有六七斤的大白菜,简单也还是有点懵的,这玩意儿,是彻底不能见人了吧?这拿出去就得把人吓着。 “哎,” 本来她还想着找人学学腌酸菜呢,这搁啥学啊? 等都砍下来,简单不由得庆幸,还好还好,边角的那些,可能是浇水的时候没注意,比这些要平凡一些。 虽然比村里那小干巴棵还是要水灵不少,但是起码这个头上也能说的过去,没有大的那么吓人了。 萝卜也差不多,但是没这么夸张,大的比胳膊粗,小的手脖粗细,除了特别优秀的那些,剩下的还都能见人。 也亏得她这小身板养回来了不少,力气也养回来了,不然就这一园子的巨无霸白菜,她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把能见人的就码在窗台下,不能见人的先收起来,回基地翻了两圈也没翻到需要的大缸,然后才想起来,她那基地压根也没有腌酸菜的习惯啊。 第37章 拍了拍脑袋,真是过来后都迷糊了。 村里,大部分人家也都在收拾前几天弄回来东西,然后收拾园子,准备过冬的菜,刘三爷家的主要劳动力是儿子和儿媳妇,老两口就在院子里干些力所能及的。 简单到门口的时候,老太太正在收拾砍下来的白菜呢,把外面不好的菜帮子掰下来,当然扔也是不能扔的,不过修剪一下,下一顿就下锅了,农村就没有浪费的东西。 “三奶奶,您也整白菜呢?” 人都在院子里,院墙也不高,简单就直接开口打招呼了,也是提醒一下来人了。 老太太抬头一看是她,顿时就笑了, “快进来,你怎么有功夫过来?后园子和自留地都收完了啊?” 简单就笑, “还是您了解我啊,我刚把那白菜和萝卜都起完了。 三奶奶,我寻思问问,咱们这是不是冬天都要腌酸菜啊,我记得您之前好像说过一嘴来着?” “可不是吗?快了,这两三天,这外面收拾差不多了,天也冷了,就该腌酸菜了。 你也想腌点啊?你那白菜啥的够吗?” 看老太太马上就要起身进园子,简单赶紧制止, “够了够了,三奶奶,我那收了不少,再说我就一个人,能吃多少? 我寻思入乡随俗,也腌一缸,就是,我忘了,我没有缸。” 老太太想了想,, “这玩意虽然没有那大铁锅珍贵,但是好多家都是用了多少年的,要说多余的好像还真不能有,要说小咸菜坛子吧,我这就能给你挤出来一个。” 简单心说,就算有,别人用过的我也得寻思寻思啊。 “三奶奶,我知道,这都是日常用到的,我就想着来问问三爷,啥时候方便,我想去公社或者县城买回来,反正那酸菜缸,水缸都得用,腌个黄瓜啥的不也得用吗,这也不是用一年就坏的,是不是?早晚都得有这么个东西,正好要用,就赶紧买回来,还能多用几年不是?” “那倒也是这个理儿,这居家过日子,真是一样也不能少,说不着念不到的就要用着了。 别说,你这小丫头,自己一个人,还真是把这日子过起来里了。 老头子,过来过来,赶紧的,拉着小简去把大缸买回来。” 刘三爷慢步过来,抬头看看天,打算上山的,所以早上都比较早,这上午的时间就长了不少。 简单又只是收了白菜和萝卜就过来了,出门之前简单看了时间,还不到九点,太阳还在半空呢。 “行,我去牛棚那边喂牛套车,你先回去锁门吧,在家等着,一会我就过去,越往后越冷,赶紧整回来也行,过些天冷了,干啥都不方便。” “你会腌酸菜吗?” 简单一摊手, “我不会啊,所以才来找你求师的,嘿嘿,您老在村里这么多年,总不是难事吧?” “这还用说,不过老太太我腌的不是最好的。” “啊?” “哈哈,咱们刘家屯酸菜腌的最好的,是我家你婶子,我跟你说,当年我相中她,有一点就是因为这个,干活利索不说,那酸菜腌的,又脆又清爽,一冬天都不烂。” “真的啊?” 简单眼前一亮,挺好,省的自己还得跑别家了。 “我家明天也要腌呢,明天你过来,看着点你婶子是咋整的。” “哎,好嘞,那我可不客气了,我先回去等三爷,明天早上我就过来偷师啦。” 孙香听到说话声从后院过来,简单已经跑出了门, “妈,你跟谁说话呢?” 老太太心情好, “不是要腌酸菜吗?明天腌吧,小简要跟你学学。” 孙香还愣了一下,还有人特意来学这个? 要说收拾的也没有啥,外面的菜正好通风,不能见光的东西简单一向谨慎,又溜了一遍,毕竟山脚下还围着一群人呢,她这个房子离的也不远,不排除会成为被殃及的池鱼。 她回家也只是拿了平时打掩护的背篓,就锁门出来了,一边往村口方向走,一边往山脚下看,还是那戒严的架势,不过早上的领导已经不在现场了,简单也没在意,反正她对上山也不是特别热衷,只是无聊的时候总想上去放放风。 牛车哒哒的过来,简单上了车,也没耽搁就往外走,毕竟时间也不太早了,这会天也已经开始变短了,再磨蹭磨蹭,回来铁定要黑天了, “坐好了啊,这就走了。你都想买啥,是光买大缸吗?还有别的吗?我看看咱们在公社能不能买全了。” 简单坐在牛的右侧晃悠着腿, “买两个大缸,我还想看看买几个小坛子,三爷,这边是不是都腌咸菜啊?我也试试。” “你个小孩子家家的,弄得还挺全乎,你就一个人,能吃多些?” 简单摇晃着脑袋, “三爷,这不是能不能吃了的问题,这是仪式感,该做什么就得做什么,我吃不了可以邮给我姐啊,怎么说也是我亲手做的,我的心意啊。” 老爷子听明白了, “那你要这么想,那你更应该弄点黏面子,包两锅粘豆包,那可是咱们这边的好东西呢,就是邮走送人,也都好看。” 这个,简单上辈子听说过,自己动手倒是没有机会,一听也是眼睛一亮。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三爷,咱这边有种粘稻子的吗?” 这边大都是平原,但是还是以旱田为主,种水田的寥寥无几。 “粘稻子没有,咱这边没几家种稻子的,产量低,还费事,赶上今年这光景那就是绝收。
相关推荐: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小寡妇的第二春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火影之最强白眼
召唤之绝世帝王
实习小护士
我有亿万天赋
我在末世养男宠
南安太妃传
玩笑(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