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功高盖世 > 第79章

第79章

人家打个招呼吧。” 那个夫人大概就是很喜欢小孩子,大家一起听大和尚讲经见过好几次了。但殷莳敏锐地发现,就像她想撸小光头一样,那位夫人的眼神表达了很强烈的想撸她的念头——原身实在是留给了她一副好样貌,就那些常见的带雪带玉的形容词,都可以往她身上用。 谁不想揉揉这么可爱的小女孩呢。 但拥有成年人灵魂的殷莳可不想被人当毛孩子玩。 所以她每次都是老和尚一讲完就撒丫子开溜,不给在场的任何一位夫人、老夫人们撸她的机会。 但现在人家给她送过吃食,她回过一盆花了,都有过这种礼尚往来再当作看不见的话就不礼貌了。殷莳决定明天上课主动去跟人家打个招呼。 哪知道第二天去听早课,不见了那位夫人,还有高妈妈嘴里那位“进士夫人”也不见了。 寻了相熟的僧人问,僧人说:“两位夫人已经打道回府。” “哦……”殷莳两条胳膊小鸟展翅一样扑扇了几下,然后放下,“没事,我就问问,嗯,没什么事。” 没几日府里又来给她送东西了。 此时已经是六月,高妈妈和巧雀围着送东西的婆子问东问西。 婆子说:“没什么新鲜事。哦,沈家姑太太和表少爷回京去了。和一位旁的官夫人结伴一起回的京城。” 高妈妈道:“听说表少爷生得神仙模样,可恨我没福气,见不到。” 婆子骄傲道:“我见着了。” 她是个粗使婆子,搬运女眷箱笼重物要用她这样的婆子,便有幸见到了。 婆子又跟殷莳说:“青燕姑娘叫我跟姑娘说别任性,她是为姑娘好。” 殷莳头疼。 青燕太上进了,唯恐自己跟的姑娘离府时间太长被忘记,四月里便托了婆子谆谆叮嘱,要殷莳在山上为三夫人做些手帕、鞋子、荷包之类的东西孝敬她这位嫡母。 大环境如此,不做就显得另类了。殷莳试着做了,哪知道脑子里明明有做针线的记忆,眼睛也会,唯独手不听使唤。 她立刻就知道不好。 女红这玩意在这里应该是人人都会的吧。而且貌似搞不好凭针脚都可以认出是谁做的,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这么神,但是“殷莳”忽然变得不会做女红了肯定是有问题的。 殷莳还以为继承了原身记忆也能继承技艺呢,哪知道会这样,吓得立刻就停手了,还把已经做了的几针都扯开了线。 然后她又想到另外一件可能会让她露破绽的事,就是字迹。字迹可是比女红更容易暴露的破绽啊。 她小心地试探,发现高妈妈、巧雀、云鹃和李婆子统统都不识字后,才松了一口气。可再一问,完蛋,青燕识字。 青燕是她身边的大婢女,以前她上课都是青燕跟着。这样的婢女聪明点的都能蹭着学点。青燕粗粗认识几个字,算是半文盲。 殷莳翻了翻她们带过来的箱笼,虽然有纸墨笔砚也有字帖,却没有她之前的笔墨作品。 于是等五月里府里来人,她就让巧雀拿了几个大钱给这婆子,说:“妈妈回去与青燕说,我还伤心姨娘身故,专心抄写佛经,没心思做旁的。我有一个事,妈妈务必与我传给青燕,叫她将我从前练的字整理整理,下次给我捎带过来,我要比照着,才知道自己的字有没有进步。” 婆子得了钱,自然要与她办事。 如今六月,她又来了,传了青燕的话,叫殷莳别任性,意思自然是要她好好讨好嫡母。 殷莳不管,只问:“我要的东西呢,带来了吗?” 婆子说:“青燕姑娘说收在那个扁匣子里。” 带来了就好。 待府里的人回去,殷莳在屋里翻看原身以前的笔迹 YH 。看完大大松了口气,到底还是小孩子,这笔字她也能写得出来。 这种程度就不怕了,她实际上能写的比原身这个小孩好很多,等回去就说是在山上好好练过。 至于女红,高妈妈以前不熟悉她,自然不知道她曾经的水平。殷莳利用这个信息差,打发了巧雀和云鹃去外头玩,只留高妈妈在屋里,让高妈妈教她。 又解决了一个隐患。 殷莳也不求什么大富大贵,只求别暴露身份,让她好好地在这个地方安然过日子就行。 第 9 章 保佑 第9章 沈夫人在娘家待了两个多月,颇为舒心。 因姑娘回家是娇客,便是嫡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拿捏她,更有父亲压着,嫂子顶着,她在娘家真真是比从前做姑娘的时候还放松。 但新科进士的探亲假有限,且终究娘家只是娘家,她如今是沈夫人,还是得回自己家去。 洒泪道别了父亲兄嫂,带着儿子沈缇登上了回京的船。 又有一位也是京城来的赵夫人,是替在京城的婆婆回来还愿的。两人原就是在京城认识的,沈夫人先回来,赵夫人是知道的。待赵夫人也来了,便知会了她。两位夫人正好结伴一同回京。 这日船行到某处靠岸补给,赵夫人派了人过来请沈夫人过船去。 “我们夫人得了一盆好花,特请夫人共赏。” 旅途最怕无聊,沈夫人欣然应约,去了赵夫人船上看了,轻拍赵夫人手臂,嗔道:“特特叫我过来,这般排场,我还道是什么名花。这不是玉帘?就这?花又在哪,叫我来看花苞吗?” 赵夫人笑吟吟:“你只说养得好不好吧?” 沈夫人细看,虽只是常见的玉帘,但养得茎叶葳蕤,花苞饱满,点头赞道:“养得确实好。你这是给谁弄的?令婆母?你可真有心。” 赵夫人的夫家娘家俱是怀溪的,沈夫人的娘家是怀溪的,因这一点关联,沈夫人与赵夫人在京城便常走动,对她家的情况十分了解。 “却不是我刻意,实是撞上了。”赵夫人说,“我娘家嫂嫂陪我去东林寺停了几日,有个小姑娘上山守孝。我嫂嫂喜欢人家可爱,着人送了些点心过去。小姑娘十分知礼,送了这盆花做回礼。” “我正琢磨着给我婆婆带点什么回去以解她思乡之愁呢,忽然我嫂嫂唤我过去赏花。我一看,好一盆玉帘。你说这不是正撞上。我离京前我婆婆还曾念叨她昔年院墙下的玉帘呢。” “正好。我与嫂嫂一说,嫂嫂便将这一盆让给了我。你瞧这花苞,还有这新出头的,路上应该能开一茬,待到了京城,应该还能再开一茬。” 沈夫人笑道:“你这是什么运气,就该着你了。” 赵夫人忽然想起来:“对了,那小姑娘说是姓殷的。不知道是是不是你娘家人,哪一房哪一支?小姑娘看着娇娇弱弱的,可我嫂嫂说,每日里大师父的晨课,她都不急不躁能听完。看着也就七八岁的年纪,这年纪我家那几个个个猴似的,要似这般能坐得住,也就你家曦哥了。” 沈夫人听赵夫人这么一说,正要说“我也不知”,话到嘴边忽然想起来自己有个侄女可不就是去了东林寺? 她回娘家要见的亲朋故旧太多,往她跟前凑的侄子侄女甚至侄孙、侄孙女都有了,这个连面都没见到的亲侄女差点被她忘了。 不会是她吧? 问了问,是为生母姨娘守孝的,果然。 “是我侄女啊。”沈夫人称奇,“我都没赶上见她,竟叫你遇到了。” 赵夫人扼腕:“早知道是你亲侄女,实该多去关心一下。这孩子每日里一听完经就走了,从不嬉戏玩耍,我和我嫂嫂一次也没捞着过她。可惜了。” 沈夫人回到自己船上,沈缇正在读书,放下书本问:“赵婶婶那里的花赏得如何?” “哪里有花,只得一串花苞。她就是叫我过去闲聊罢了。”沈夫人笑道,“只一个事,你想也想不到,竟这样有缘。” 遂把赵夫人与殷莳这点浅浅缘分与沈缇讲了。 沈缇也有点意外,却点头:“这听起来的确像表姐。” 沈夫人笑道:“说得就跟你与小四多熟似的。你不过就与她只见过那一次罢了。” 沈缇正色道:“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小小孩一本正经地跟你说什么倾盖如故,直叫沈夫人哭笑不得。 沈缇继续看书,脑海里不自禁地又想起亲舅舅这一房的这个四表姐。 温柔,是他亲身体会的。 孝顺,是大家都看到的。 沉静,知礼,娴雅,淡泊,是赵夫人描述出来的。 大约就是这么一个印象。 但这都不重要,沈缇与这表姐,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或者此生还有无机会再见。 他坐在窗边,淡金日光里,翻过一页书。 什么表姐表妹,自有她们的爹娘怙恃。他的心思都放在了书上,其他都如浮云随着一缕清风飘出窗棂散了去。 时光一晃而过,转眼就要过年。 要不是管事每个月都会过来汇报一下,三夫人都快忘了还有一个庶女在山上。 “怎么回事?”三夫人听了禀报不禁诧异,“记名弟子?” 刚送完补给从山上下来的婆子回话:“是,姑娘亲口与我说的,还带我去见了首座。首座说咱家姑娘有慧根,收了作记名弟子,让老婆子回来说与老爷和夫人知道。” 三夫人将信将疑:“就小四?” 那孩子也是在她跟前长大的,真没看出来有什么慧根。 婆子得了殷莳的赏钱,使劲夸:“说是咱们四姑娘日日礼佛,夜夜抄经,感动了首座。” “我就说。”三夫人啧道,“也没见她在家里有过什么慧根,怎地去了寺里突然就有慧根了。” 等三爷回来,三夫人有点羡慕地告诉三爷:“这傻孩子,还有点傻福气。” 什么福气,三爷差点气笑:“不过是和尚们又找由头刮香油钱罢了

相关推荐: 小怂包重生记(1v2)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将军夫夫闹离婚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她太投入(骨科gl)   沦陷的蓝调[SP 1V1]   归宿(H)   魔界受欢之叔诱(H)   心情小雨(1v1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