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六个月,外人便已赞一声“知生恩”了。 三爷犹豫:“她还有点小……” 三夫人只是随口一说而已,并不在意:“随你。” 三爷却真的考虑起来。因为燕姨娘一走,殷莳听到消息就昏倒而后高烧,实在有点吓人。时人都信些鬼神之说,不免会觉得殷莳是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缠上了。小孩子本来就容易夭折的。 三夫人随口揶揄,三爷却是真动了心:“也好。她烧了两日,我怕是她姨娘舍不得她要带她走。且让她寄身佛前,守住了魂魄。有佛光护佑,慢慢消了她姨娘的念想。” 他道:“你给她安排个稳妥的人跟着。” 三夫人:“……” 早知道不多嘴了,净给自己找事。 翌日殷三老爷去看妹妹,他们兄妹终于也能私下里单独见见。这是世上除了儿子之外与她血脉最近的人,一母同胞的亲兄长。虽然一直有书信来往,年节里节礼不断,但叙起别情,沈夫人还是泪水涟涟。 三老爷也泪洒衣襟。 兄妹俩絮絮叨叨说了许多,终于在边边角角之外的地方提及了殷莳。 “你昨日还遣了曦哥去看小四。”三老爷眼睛红红地道,“我当时就想,这是真真的亲姑姑。纵离得远了,也隔断不了。” 沈夫人帕子按按眼睛:“那是自然。你我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嘛。你对这孩子好些。” 沈夫人和殷三老爷也是小小年纪没了姨娘。 但其实,殷三老爷的感受没有沈夫人那么深。因为他毕竟是男子,女儿归母亲管,儿子可是归父亲管的。 跟后宅打交道的少,自然感受就没有沈夫人那么强烈。沈夫人才真是在嫡母手里讨生活。特别是嫡母还有自己亲生的女儿,庶女就更小心翼翼。 是以才真心地怜惜这个刚没了生母的侄女。 殷三老爷道:“那是自然,这是我亲闺女。这孩子可好,自己提出来要去东林寺守孝祈福。我已经叫你嫂子去安排了。今天一早便派人过去打点。” 沈夫人想起昨天沈缇也对这个表姐印象很好,赞道:“真真是好孩子。” 后面的事自然便是她嫂子三夫人的事了,她做姑姑的已经仁至义尽,不能再以小姑子的身份去干涉嫂子的家事。此事于她便放下。 殷莳,在她心目中便是一个温柔孝顺的可怜侄女,一个淡淡的印象留在了心里。 第 6 章 守孝 第6章 殷莳没想到事情这样顺利。 傍晚她嫡母就使人唤了她过去,告诉她:“都安排好了,你打算在那边多久?” 殷莳内心大喜,说:“我想守满一年。” 三夫人是有儿子的人,并不把个庶女放在心上,她愿意守就守,还能给家里带点好名声。 她同意了,道:“那叫你房里的人给你收拾东西,倒也不必一下子把四季衣服都带去,笨重。只带眼前穿的就行,回头换季了会给你送东西过去。你瞅瞅你屋里的人要带谁留谁?你也不小了,该学着操持起来了。” 殷莳忍住心中雀跃,绷住一脸呆相,有些迟钝地说:“就、就带云鹃和李妈妈就行。” “你屋里跑腿的那个小的?”三夫人道,“她能顶什么事。大丫头总得带一个。” 殷莳已经听丫头说过了,这个时空的习俗,给做妾的生母守孝时间是一年。她原本想把青燕和巧雀都甩在府里,这样分别一年之后再回来,她变得跟“从前”不一样了,她们也没什么好怀疑的,人总是会长大会变的嘛,何况是从一个和家里完全不同的环境回来。 可惜三夫人不让。 她只好选择了威胁性小一点的那个:“那就巧雀跟着吧。青燕看院子。” 三夫人准了。 但殷莳身边的李婆子年纪虽大,却只是个粗使婆子,不当事。两个丫头年纪也太小,必须得有个稳妥的人看着才行。 殷莳的奶娘也是个没福气的,把姑娘奶出来了,该享姑娘福的时候她病死了。 燕姨娘那时候身体还没坏到那么严重的程度,想跟女儿多亲近,求着三夫人想亲自照顾殷莳。三夫人也不稀罕庶女,就允了。 哪知道燕姨娘也是个没福的,竟也走了。导致殷莳现在身边没有大人看顾了。 三夫人便想指个自己院里的妈妈让跟着去东林寺,好歹先对付一年。 “让我想想,我院里的人都脱不开身呢……嗯,顺堂家的,对,高顺堂家的挺老成的,她在家里闲着呢,让她跟着你。” 得用的不乐意给殷莳用,扒拉出个在家赋闲的给殷莳。 殷莳低头:“多谢母亲。” 还好这里是叫“母亲”、“父亲”、“爹”。因为是原时空不用的称呼,所以用起来反而流畅。 反正是演嘛。 要真让她喊“爸”、“妈”可能反而要难住她。 回去便让大家收拾东西。 一听要去一年,大家其实都不是太想去。去个十天半个月可以,那是玩,去一年……那是受苦去了。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主人发了话,哪是你想不想的问题。 她们甚至没有辞职的自由。 奴婢又不是雇工,奴婢签的是身契,此身此命,姻缘孩子,都归属主家。 殷莳喟叹也庆幸,至少二次投胎没投成奴婢。 “钱箱子得带上。”她早想好了,直接分配,“青燕留下看家,钥匙先给巧雀。” 唯一高兴的人大概就是青燕了。 她不用跟着去!自己一个人守着院子,那把门一关,不是能睡到自然醒了? 甚至院里没人,她还可以偷偷地睡姑娘那张填漆床。 遂解下腰间钥匙给巧雀,叮嘱:“可看好了箱子,钥匙别离身。用了钱要记清楚,别回头说不清。” 尤其强调:“等回来赶紧还我,我可太不放心了。” 钥匙就是权力。她预先打了伏笔防止巧雀在这一年时间里哄了殷莳,回来不还钥匙。 中学生的年纪在这里搞职场政治,令殷莳侧目。 殷家上上下下的人此时都围着京城归来的沈夫人母子转,个个都捧着他们。 三房一个姨娘的过身,于别人就是随个分子钱就过去了的事。 只有三房的四姑娘殷莳,麻衣孝带地上了车,带着几个箱笼,两个丫头两个婆子,安安静静地往东林寺去了。 门上的婆子瞧着她登车,小小身形披麻戴孝,看着怪可怜的。 …… …… 云鹃跟车夫一起坐在帘子外头。巧雀跟婆子们在后面车里。 殷莳一个人在车里呲着牙直乐。 好好好,就先在寺庙里修行一年,一年后再回去,就算“仿佛变了个人”也都说得通。 那时候,新生活才真的开始。 马车往东林寺去,多半天的功夫就到了。 棺木并不往这边运,那动静太大,一个妾还不值当的这么折腾。其实燕姨娘死的不是时候,赶上沈夫人省亲,为着怕冲撞了沈夫人,当时就给运出去了,听说已经匆匆下葬。 如今殷莳就是抱着燕姨娘的牌位过来而已。 仆人已经提前来打点了,待她们到了,自有知客僧招待。寺庙这种地方就是常有人寄居,东林寺在方圆百里算是香火比较盛的,大户人家做法事做道场都找他家。原就修得许多院子、精舍便是做这用途的。 殷莳在这里被安排了一间小小院子,不大,但打扫得非常干净。虽和家里院子比起来简单朴素了许多,但到这儿来的人本来也不是来享福的。 知客僧说:“小僧法号淳远,姑娘但有事,都可找我。” 知客僧就是要跟香客打交道的。殷莳不知道殷三老爷给庙里布施了多少,做道场又要花费多少,但她瞧着淳远眼神灵活,身上没什么香火气倒是烟火气挺浓的。 她就咳了一声,唤道:“巧雀。” 这是来之前她就跟巧雀说好了的。 走到哪都得是钱开路。但她也不敢太直接,怕原身说不出这样的话,只能故作天真地问:“我们去了,是不是准备些赏银,师父们给姨娘念经便更认真些?” 青燕和巧雀都点头,很认可。便提前准备好了。 巧雀便将预 依譁 先备好的荷包拿出来。 虽然三夫人指派了一个夫家姓高唤作“顺堂家的”的妈妈给殷莳,但殷莳跟她完全不熟,匆忙凑在一起,话都没说两句呢,还得磨合。这事也没提前知会她,所以还得殷莳这个主人亲自说话:“大师父,一点心意,请不要嫌弃。请师父们给我姨娘念经的时候多念两遍,我感激不尽。” 淳远飞快地接过荷包揣进袖子里,表情和眼神都特别真诚:“阿弥陀佛,百善孝为先,施主尽可放心,但凡心诚,所求必应。” 法事、念经什么的,当然好好做是更好的。但主要还是,殷莳希望自己这一年的生活能方便点。 荷包里装的是铜钱,沉甸甸的,殷莳觉得自己够心诚了。 看这位师父的眼神,这诚意他也接收到了。 殷莳一低头,袖子掩住脸,哽咽了一下:“多谢。” 等淳远离开了,高顺堂家的不满地道:“以后有事,姑娘都提前与我商量了再做。” 她男人唤作高顺堂,是三夫人的陪房,如今跟着三爷,前程也还算好。但她一直没什么差事,赋闲在家,如今忽然得了个差事,虽算不得什么好差,总强过在家闲着。 有差事才有工钱。没差事,主家只供给一口基本的米粮。所以人人都想领差事。 这个差事预计为期一年,说起来也不算差了。只是没什么后续发展空间。因为姑娘们长大都是要嫁出去的。人力资源有限,三夫人一个庶子媳妇,自己还要在这个大宅门里打拼、宅斗,不太可能把自己的陪房送给个庶女。 大概就是对付完了这
相关推荐:
我以力服仙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狂野总统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小怂包重生记(1v2)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寡妇门前桃花多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