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赵主任,有啥想法赶紧说吧,别折磨许副队长了。” “咱们不是有傅知青吗?”赵柯笑眯眯地说,“什么旋耕机播种机……就像水车,能买零件买零件,能自己做的,尽量不花钱嘛,木头的有点儿损耗也无所谓,咱们又不缺木头。” 这倒是。 三个人齐齐点头。 不过,牛会计好笑地说:“咱们大队揪着傅知青一个人使劲儿使唤,是不是不太地道?” 赵柯犹豫了一下,“那把其他几个知青都带上?咱们这也算是帮他们挖掘潜能了吧?” 三人微顿,随即大笑起来。 赵柯还叹气,“明年还有没有新知青来了?咱们大队多要几个,用得上。” 赵新山失笑摇头,“没有,哪会年年都有。” 赵柯知道没有,小说里说过,傅杭他们四个是赵村儿大队的最后一批知青。 但他们这儿不够用,别的地方有啊。 赵柯心里有了打算,暂时按下,继续道:“关于分红的钱,我有个想法……” 赵新山问:“啥想法?” 赵柯慢慢说明。 三个人越听脸色越奇怪。 许副队长纠结,“不合适吧?” 赵柯振振有词,“社员们是不是拿到了高于往年很多的分红?” 是,但是…… 赵柯:“钱是不是都花在刀刃儿上?” 是,但是…… 赵柯又问:“咱们是不是都没有私心,只为了村子发展得更好?” 是,但是…… 赵柯最后问:“最终受益的是不是所有社员?” 是…… “既然这样儿,我这个想法,是不是可行?” 赵新山三人对视,眼里满是无奈。 可行是可行,但这么干,大队脸皮有点儿厚啊。 赵柯拍拍胸口,“放心,我来说。” 牛会计哭笑不得,“没人跟你抢,老赵可说不出口。” 赵柯能说出口,三个人都不反对,主要是大队长赵新山不反对,那这个任务就交到赵柯身上了。 小会的后半程,四人又对下一批砖烧出来用在哪儿,土窑的选址,村子的规划,最近这些天的劳动安排……进行了讨论。 小会结束,四个人说好,暂时都不对外透露会议内容,等到最近的活儿干完,再开社员大会。 傍晚,雪停下,赵柯直接跟余秀兰说了扫雪的事儿,让她转告顾校长。 第二天,赵新山重新安排了集体任务,动员大家伙儿加紧干起来,“再忙这一阵儿,要不然等冻实成了没法儿挖土了,耽误烧砖,大家盖砖房的时间就又得往后推。” 村子里现在只要提盖砖房就情绪高涨,所有人都应承着,连妇女们都一起上阵。 赵新山又召集了各村儿的青年,问他们愿不愿意再多留几天,“愿意多留几天,我们大队都会记工分,有报酬。” 活儿不是白干,饭能吃饱,多累几天,这些外村儿青年们一合计,都同意了。 于是,全村儿忙活儿起来。 顾校长、余秀兰和吴主任组织孩子们扫雪,从晒场开始,到整个村子,又到干活儿的路,顺便看顾村里没处理的粮,为了防止粮食潮,出太阳反复晒,晚间再该上。 外村儿青年们一部分去挖黏土,一部分继续砍木头。 赵村儿大队的人一半儿在傅杭的指挥下盖砖窑,一半儿在赵新山的指挥下盖大库。 妇女们则是打下手,做后援工作。 大库和土窑都盖在村子西北,就是出村儿那条小路的西边,土窑更北,离村子远一些,免得将来烧得烟都飘进村子里。 傅杭他们几个知青设计两个建筑时,特地设计了一条地下烟道,连通土窑和大库,这样能为大库提供供暖,可以省一些柴禾。 为此,大库的位置也迁就土窑,跟村子有一点距离。 而村子和大库中间的空地,将来都会利用起来,不过暂时只是随意地堆积着黏土、石沙、木材等。 天越来越冷,干活儿比其他时候都要更辛苦。 冻疮生一次,年年都会生,而且痛苦难耐。 为此,赵新山咬牙,从本就紧巴的大队账上拨出点儿钱,给每个人都买了厚实的线手套。 之前赵柯和赵芸芸戴手套干活,赵村儿众人都看见了,但他们手上早就有干农活儿留下的厚茧,看见也只是笑嘻嘻地调侃俩姑娘“细皮嫩肉”。 他们不觉得自己有那么“金贵”,去买手套戴这事儿,他们想都不会想。 可真的拿到大队发给他们的手套时—— “诶呦~咱们竟然也能戴上手套干活儿了……” 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是又珍惜又满足。 赵柯还向赵新山建议,给外村儿青年们也都发了手套。 “还有我们的吗?” 一群年轻人拿着簇新的线手套不知所措,即便赵村儿大队说了,干完活儿手套还要交回,他们还是觉得惊讶。 农民,哪有那么金贵呢? 但赵村儿就是准备了…… 所有人都觉得,赵村儿很不一样,不是条件的问题,可具体是啥,他们又说不出来。 直到有一个人说,这是人情味儿,众人才恍然。 本来就打算留在赵村儿的青年对赵村儿更有融入感,不能留在赵村儿的青年则是越发羡慕起赵村儿人和那些找了赵村儿对象的青年。 辛苦和心里的暖涨互相抵消,每一个人都努力地劳作,每一天,会获得新的满足感,并且更加迫切地期待它们建成。 就这样,在所有人的眼睛下,能容纳全村老少的大库渐渐成型,土窑的高烟囱一点点儿垒起来…… 一直忙到十一月十八号,大库和土窑终于竣工。 赵新山特地让人到公社买了两联两百响的鞭炮,一左一右挂在两个建筑上。 赵村儿全村老少和外村儿的青年们都站在空地上,目光炯炯地盯着鞭炮,口中不断呼出白雾。 赵新山站在中间,激动地拿着喇叭喊:“我宣布,赵村儿大队集体活动库,竣工!土窑,竣工!” 鞭炮边儿上的赵成和外村儿代表罗风等他第二个“竣工”说完,立即点燃各自的鞭炮。 “噼里啪啦——” 鞭炮爆开的白烟下,成年人们掌声雷动,激动地眼圈儿泛红。 孩子们蹦蹦跳跳地欢呼,围着两座高大的“房子”跑来跑去,钻进钻出。 外村儿青年们对视之间,羡慕又向往。 赵柯满足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而傅杭透过人群,注视着她——带来一切变化的人。 第94章 大库和土窑盖完, 外村儿的青年们就收拾东西,准备明天回各自大队。 他们前一个月的工分,依然是他们各自大队给,并不需要赵村儿记工分, 给报酬。 乡下上工几乎没有加班儿这一说, 基本就是干一天算一天的工分, 干得多就多给两个工分, 干的少就少拿一两个工分。 不过之前,赵村儿社员加班加点干活, 大队给他们记了加班工分。 等到外村儿青年来干活, 从早上干到黑, 大多数都没偷懒, 工作量很大,也很辛苦,赵柯提议给他们也算上加班工分。 因为还是摸石头过河,并不规范, 所以除了个人原因请过假的, 其他人加班工分都一样。 还有多留几天的工分。 赵村儿大队不打算给钱,要用陈粮抵。 牛会计核算下来,“平均一个人得四十三斤粮。” 许副队长舍不得,“这还不如给钱呢,现在整个公社最缺的就是粮,估计黑市一斤粮得比去年贵好几分。” 牛会计看向赵新山, 询问他:“老赵, 你是大队长, 你说呢?” 赵新山默默抽烟。 赵柯不在办公室, 许副队长说话不收着, “粮食是实打实的玩意儿,灾荒年能救命的,能存就多存点儿,要那好名声干啥,让别人当咱们是冤大头吗?” 牛会计道:“也不能这么说,名声好,做事儿肯定是方便。” 赵新山抽完一卷儿烟,也想差不多了,“凑个整儿,四十斤吧。咋得让人知道,跟咱赵村儿大队打交道,不吃亏。” 大队长发话,牛会计立即拿笔记下。 许副队长叹气。 他也不是不相信赵柯,保守惯了,对内,大家分多少都应该,对外就想抠搜。 大队部没有存粮,是到村子里划拉的,等新粮下来,连同之前各村儿青年这一个多月吃的,一并补上。 赵柯家人少粮多,拿了四百斤。 村子里其他家,这家一百斤,那家几十斤……一下午就凑够了要给外村儿青年的粮,称好存在大院儿库里。 这些由牛会计和赵芸芸登记记录,俩人一下午都裹着棉衣待在库里。 赵柯有别的事儿。 姑娘们这一个月物色好了对象,有全村人把关,人都不错,没有意外的话,冬天有空,男青年家里就会过来商量订婚。 小子们的事儿也该提起来了,不然到时候又得念叨赵柯偏心。 赵柯提前跟亲妈余秀兰说了,谁家儿子到婚龄了,有相对象打算的,下午到大队报名。 前妇女主任余秀兰同志认识全村妇女,她都不用特地通知,走过路过一说,小半个村子就都知道了,剩下的,只要相信妇女们传播消息的速度就行,她们还会针对性地找到特定人家去唠嗑。 下午,赵柯坐在她
相关推荐:
盗墓之我一点都不坑
深境之上
坑爹de系统!
大明星从荒野开始
辟寒金
踏天龙皇
全球人类爱上我
大唐里正
万人迷修炼攻略
我在万族打造气运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