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龙游花丛 > 第61章

第61章

天钟,为了孩子们,你得不断学习啊。” 余秀兰:“……” 赵枫端着菜碗的手一抖,猫着腰绕开俩人。 余秀兰迁怒他,“站直了,偷家雀呢。” 赵枫一下子挺直后背。 门外,端着菜碗的赵建国琢磨了一下,又倒回厨房重走,还拦住了大女儿。 等赵枫再出来,赵建国把碗筷递给他。 赵枫只得盯着亲妈的迁怒眼神,小心翼翼地反复踏进堂屋。 余秀兰还不断试图找借口推掉课本。 赵柯说:“妈你不是说让我想办法吗,我想了个法子,也需要你的支持。” 余秀兰听在耳朵里,就像是威胁,想发火,又忍住了,一把夺过书,瞪她,“行了吧~” 赵柯伸手,“那你把家里钱给我吧。” 余秀兰瞬间脸都绿了,护紧衣服兜,“你要钱干啥?” “不是你说要扫盲吗?”赵柯认真地说,“得从根儿上一步步解决,你放心,肯定还你。” “你说真的?”余秀兰手稍微松了点儿,只一点点。 赵柯肯定地点头。 要钱,跟要余秀兰的命有啥区别,她一定要问清楚,“你准备咋整?” 赵柯卖关子,“还得去大队商量,不一定成呢,回头再跟你说。” 余秀兰挪不动脚,又问:“你要多少?” “有多少,你凑个整给我。” “你啥条件,说话咋那么豪横呢……” 赵柯催促:“妈,我这是为了解决问题,你身为妇女主任的妈,思想要进步。” 余秀兰翻了个好大的白眼,“少拿话磕碜我。” 钱刚到手,还没捂热乎,又要拿出去,余秀兰肉疼的很,嘴里唠唠叨叨不停,脚步沉重地进屋。 赵建国和赵枫在外面瞄到,才叫着赵棉一起进屋,围坐在桌边儿等余秀兰同志出来开饭。 几分钟后,余秀兰拿着一个木匣子出来,不情不愿地递过去,“喏。” 赵柯去拿,但她手攥得死紧。 “妈……” 余秀兰一闭眼,手一松,“拿走拿走,别在我眼前晃。” 赵柯站起来,拿回屋里。 余秀兰瞥着她的背影,眼神里都是痛苦。 另外三个赵姓看她这样,全都偷偷笑。 赵柯再回来,特地去泡了两茶缸降火茶,递给余秀兰同志一个。 余秀兰那也不是,不拿也不是,反正心情很不好,“你这是挤兑我呢?” “妈你暴躁的都快要掀房子了。” 赵柯塞了一个茶缸到她手里,面带微笑。 不就是扫盲吗? 不就是妇女主任吗? 赵柯举着茶缸跟亲妈手里那个碰了一下,“干了。” 第37章 老木匣子里的钱, 是家里全部的家当。 一顿饭余秀兰都吃得食不下咽。 赵枫作为家里的最底层,好奇坏了,饭后悄悄凑到赵柯身边儿打听:“姐,咱家有多少钱啊?” 赵柯捏着他的耳朵, 离远点儿, “不该打听的别打听, 跟你关系不大。” “我现在也拿成年男人的工分呢, 咱家的钱也有我的贡献,咋就不该打听。” 余秀兰出现在他身后, 咬牙切齿地说:“你那点儿工分, 就够你炫饭的, 你看谁家大小伙子有你吃的多?光长个子不长脑!” 赵枫这两个月, 又蹿了一厘米,有一米八了。 放眼望过整个赵村儿生产队,都没有比他吸收更好的,成天杂粮饭也能蹿这么高。 但他该怂还是怂, 干笑两声, 溜走。 余秀兰看着他这出儿,火气不降反升,“别人家这岁数,都结婚生孩子了,他倒好,成天除了知道吃, 脑子里啥都没有。” 赵柯心道:也不是只知道吃, 还知道掏别人家白菜了。 余秀兰说道完赵枫, 又转向赵柯, “还不去大队!” 赵柯瞬间没了悠闲, 脚底抹油,消失在余秀兰同志的眼前。 现在才七点半,她也没急着走,回屋里翻开笔记本,拿着笔写写画画。 七点五十,赵棉敲窗户提醒她,赵柯立马合上本子,背着挎包去队委会。 三分钟后,赵柯走进队委大院儿。 队长赵新山、许副队长、牛会计都坐在房檐下,一人面前摆着个搪瓷缸子,手里头全都夹着旱烟吧嗒吧嗒地抽。 赵柯挨个打招呼,然后对赵新山说:“大队长,我有点儿事儿跟你商量。” 她语气这么正式,赵新山拿烟的手指了指前面,道:“坐下说吧。” 赵柯进屋拿了个马扎,放在许副队长和牛会计给她空出来的地儿,边掏笔记本边说:“之前队长带着生产队社员给我姐撑腰,帮我家要到了我姐的赔偿,我们全家商量着,得回报大队……” 赵新山抽完最后一口,烟头直接按在地上,“这是应该的,咱生产队的姑娘哪能让外村儿的人欺负。” 赵柯笑道:“主要是我妈,思想觉悟高,把建设农村当终身事业,我这新妇女主任不能太落后啊。” 牛会计笑着调侃:“余秀兰同志到哪个岗位都积极发光发热。” 她天天家访,遭了好多社员的抱怨。 但这份儿心,确实是好的,不像很多社员,上工都不积极了。 赵柯说:“我姐那三百块赔偿,我姐同意拿出来,借给大队发展副业。” 赵新山三人的视线全都落在赵柯身上,神情认真起来。 赵新山道:“你详细说说。” 赵柯打开笔记本。 其他三人目光都落在她那笔记本上,一看到上面的字,牛会计就笑了,“你这也太潦草了。” 二十分钟,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写得快字就飞起来了,也就她自己能分辨出写得是啥。 赵柯腼腆地笑了笑,进入主题:“我对农村的副业经验不足,有啥不妥的,几位叔伯随便指正。” “你说吧。” “我是这么想的,咱村儿目前基本依靠农业,有经验的副业,就是养殖,但生产队只养着一头牛,两头猪,各家也就养两只鸡鸭,增收有限。” 赵村生产队这只牛属于集体,买了三年了,正是壮年,比房子都贵重,有时候重活都不舍得它干。 两头猪,冬天的时候一头要卖出去,一头宰杀完,全生产队按人口分,一百五六十斤,一个人也就分个半斤左右。 好些人家不舍得吃,都得卖掉。 鸡鸭更不用说,攒一筐蛋最少得一个月,还得天天下蛋,整个夏秋两季的蛋一口不吃,顶多也就卖几块钱。 “这三百块钱我们家借给生产队,再买一头牛配种,再买两三头猪,一些鸡鸭鹅,冬天社员们都能多点儿分红,明年再慢慢扩大养殖规模。” 牛会计听到这里,直接夸赞:“这是好事儿啊,要是能多分红,今年冬天大家都能过个好年,全生产队都得谢你们家。” 赵新山没说话,沉默地拿出烟纸,卷了根烟,没点着,放到鼻子下闻。 许副队长岁数大,爱端长者架子,也更保守,提出质疑:“扩大规模,三百块钱可不够干啥。” 三百块钱,对单家单户来说,是不少,也挺让村里人眼红,可真要放到整个生产队,能做的确实不多。 但赵柯家就算有能力拿出更多,她也只打算拿出这些明面上大家都知道的钱。 之所以抱走整个钱匣子,单纯是为了逗一逗余秀兰同志。 对于许副队长的话,赵柯回复道:“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成立个生产合作社,生产队各家如果愿意参与并且入股一定的份额,可以几家买一头猪或者喂养多少只鸡鸭,集体养殖,到时候按照比例分红。” 许副队长皱眉,“且不说社员们愿不愿意参加,他们恐怕也凑不出多少入股钱。” “但必要的成本是一定要投入的。”赵柯看向赵新山,“第一年也不用强求,谁家愿意参与,就参与,不愿意参与的,那也能分去除我家那三百块以及成本之后的收益。” 这就没多少钱了。 “下一年,大家都看到收益,就会积极了。” 赵新山沉吟许久,问:“如果办集体合作社,你家不再单独入股了?” “入,不过拿出三百块钱,我们家就没多少钱了,投不了多少。” 赵柯家人的收入村里人也都大概有数,赵新山知道她说的是实话,又沉默下来。 三人都没说话,等着他的决定。 良久,赵新山终于开口:“能为社员们增收,确实是好事,这个集体合作社办得,但是怎么办,还得商量。既然是为了集体,总不能让你家一家出钱,这样,我这个大队长也借大队一百五十块钱,再额外投五十块钱。” 赵新山发话,合作社就是能办。 而赵新山家里底子厚,能拿出两百块,许副队长和牛会计比不了,他们一个拿了五十,一个拿了八十,但不是借,是入股到合作社里,以后参与分红。 算下来,光他们四家就有六百八十块钱,有这个初始资金,肯定能更容易吸引社员们加入。 第一步,集体合作社的建立达成共识,赵柯又提出新的意见,“我希望整个养殖运作都由生产队的妇女们负责。” 换句话说,赵柯这个妇女主任负责合作社,饲养的工分则是都给妇女们。 三人对视,牛会计没说什么,赵新山只是面无表情看不出赞同与

相关推荐: 捡到一只女王蛋   夺盛华   如果鹿死了   霍庭寒宁暖   终究还是困在这   腹黑萌殿绝版爱   (综琼瑶同人)重生琼瑶之驯龙记   无尽物语:起始于型月   开局签到送封号斗罗   无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