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刘邦说叫他来,马上封他,萧何说,这就是韩信要跑的原因,你封个大将军就像哄小孩一样,召他过来就给了,这不行,封大将军第一要选个黄道吉日,第二你要斋戒沐浴,第三你要筑坛拜将,第四你要有一番隆重的仪式,哪儿能随便把人叫过来洗着脚就封了?那不可能,那不就是儿戏吗?这一说,刘邦说行。这话就放出来了,赶快修高台要拜将,拜大将军。刘邦军营中间所有的将领都觉得自己这回有戏了,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跟着刘邦都是老部下了,有从丰县跟刘邦的,有从沛县跟刘邦的,有在西行途中跟刘邦的,有在关中跟刘邦的,都跟着刘邦打了多年仗了,刘邦这回要拜大将军,都觉得自己有希望。等到那一天一宣布是韩信,全傻了,大家感到很惊讶,怎么会是他呢?只有韩信在刘邦的军营中间是个新兵,才来没有多少天啊。 到了登坛拜将那一天,举行完隆重的典礼,刘邦把韩信请到上座坐下来,然后就问他,丞相说你有锦囊妙计,你能不能给我说说你说到底有什么妙计?韩信说这样吧,我问你两个问题:第一汉王你要争天下,你和谁争啊?你是不是和项羽争啊?刘邦说是啊。第二你估计一下,你的那个勇猛和项羽的勇猛相比,你觉得怎么样?这一问,刘邦愣了半天,最后说那我不如项羽。因为这个时候刘邦多大了呢?这时刘邦51岁,项羽这时候多大了?项羽这个时候27岁,而且项羽的武力那也不是刘邦能够比的。我们知道项羽从小就是力能扛鼎,刘邦没有这样子,他俩要是真是一对一的交手,我估计50多岁的老先生跟那27岁的小伙子,明着就不说了吧,肯定打不过他。所以韩信说了,我先问你这两个问题,但是我在项羽手下干过,我知道项羽有三大弱点,第一,匹夫之勇,这个人大吼一声,能够让上千的人吓得当场瘫倒在地,但是他不会用将,这叫匹夫之勇。第二,妇人之仁,他看见受伤的士兵,项羽就流泪,他甚至可以跟士兵分着吃饭,但是他舍不得给有功的人封赏,所以是妇人之仁。第三,失去民心,他为人残暴,他失去民心,所以他有三大弱点。那么你应当怎么做呢?我给你三条建议,第一,以仁义昭示天下,你用你的仁意来和项羽的残暴来做对比。以诚意封赏功臣,把城封给功臣。以老兵表率士兵,你从沛县来的老兵作为今天新兵的表率。你要能做到这三点,你就可以平定三秦之地。而且现在的老百姓都知道,你应该做关中王你最后没有做,这叫汉王失职,所以你杀回关中是很容易的。听了韩信这番话刘邦是十分高兴,因为刘邦在鸿门宴之后,受了一连串的挫折,在这个挫折之中,他遇到了这个时候的军事奇才韩信,非常高兴。韩信就建议他先杀回关中,再以关中为根据地夺取天下。可以说韩信和刘邦的这番对话,我们把它做为汉中对策,这个汉中对策堪比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因为汉中对策有两点意义非常重大,第一它揭示了刘邦是由弱转强,项羽是由强转弱的这么一个发展前景,这是从战略高度来提的。再一个,提出来先夺关中再取天下这样一个总体的战略,这是中国古代战略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刘邦以此定三秦的一个总策略。所以说刘邦虽然是屈封为汉王了,但是在屈封为汉王期间,他最得意的一笔就是得到军事奇才韩信。那么得到军事奇才韩信以后,刘邦能不能杀回关中呢?请看下集,还定三秦,谢谢大家。 第8章 大风歌(八)还定三秦 画外音: 公元前206年,刘邦让韩信率领主力部队杀回关中,经过四个月的鏖战打败了项羽分封的三秦王,占领了关中要地,而让人奇怪的是刘邦攻打关中期间,三秦王竟然没得到项羽的任何支援,关中一战如此重要,项羽为什么没有参加?虽然在鸿门宴中项羽放了刘邦一马,但他对刘邦的戒备之心并没有放下,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刘邦攻打关中整整四个月的时间里,项羽会坐视不管任由三秦大地丢失而袖手旁观呢? 王立群: 上一集我们讲到,刘邦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时期,遇到了大将韩信,韩信向他提出了建议,先收复三秦,再以三秦大地为根据地收复整个天下,所以刘邦就决定采纳韩信的建议。从时间上看,刘邦是汉元年,也就是公元前206年的4月从关中到达汉中,4月到达汉中的,到了8月份,他就率军杀回了关中。这一次为了回关中夺回三秦大地,也就是夺回关中之地,刘邦采取了非常有名的两条措施,第一他派了少量的人去修那个栈道,我们上一集讲过栈道,他派人修栈道,因为修栈道的话,给人的感觉就是刘邦要从栈道杀回关中去,另一方面他让韩信带领主力不走栈道,直接从今天的汉中向北到达今天陕西的勉县,从勉县经过留坝、凤县出大散关,
相关推荐:
数风流人物
醉情计(第二、三卷)
云翻雨覆
蔡姬传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突然暧昧到太后
痞子修仙传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凄子开发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