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我家的系统姬 > 第148章

第148章

。” 于师傅和方承都端起碗,然后赞不绝口。 余秀兰、赵建国和余家人看他们这么捧场,更加高兴。 刘三妮儿挨个瞅,唯一的美中不足,“就差秀民夫妻俩和赵枫,人就齐了……” 余秀兰道:“明年,明年过年,让他们想办法都回来,方煦爸方煦妈也来过年,一起热闹。” 刘三妮儿一听,笑得满足,“要都能回来,就好了。” 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做了一桌子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自个儿种的第一晚白米饭,和和乐乐。 就连陈三儿,也回家跟陈老爹一起过年。 虽然父子俩的交流依然生硬,但陈老爹看着出息很多的儿子,眼角的褶皱便更深。 陈三儿成熟了很多,给陈老爹和他都倒了一杯酒,默默地碰了下杯。 陈老爹美滋滋地啜了一口,等陈三儿成家,他就彻底放心了。 而西北某部队家属院儿,余秀民家—— 家里只有夫妻俩,林清没心情做菜,就跟余秀民一起去参加部队军属大联欢,一起包饺子过年。 完事儿后,夫妻俩回到空空荡荡的家,林清就红了眼,抱怨:“就不该让他们回去,乡下地方有什么好的,走之前说好寒假回来,也不回来。” 余秀民道:“不是妈不带他们回来,孩子们自个儿不想回来的。” 他说起这个,林清更难受,“都是没良心的,全都跑野了。” 姐妹俩跟林清都没什么话,就跟父亲说的多点儿。 余岳倒是话多,小嘴叭叭地说个不停,全都是乡下那些人那些事儿。林清陌生的很,也不想听,让他们回来,余岳一口给她堵回来,“不回,我还要玩儿雪呢,他们说可好玩儿了!” 余秀民劝慰她,“明年他们要是还不回来,咱们也回去过年。” 林清恼火,“怎么能不回来!” 余秀民转移她的注意力,凑在她耳边,“只有我们两个正好,我们悄悄跳个舞,也没人知道……林同志,我能邀请你跳一支舞吗?” 林清手都搭在他的手里了,嘴上还不满意,“都没有音乐。” 余秀民额头抵着她,“以后一定会有的……” 灯暗掉,窗子里只有一双人影晃动。 第184章 正月初一, 拜大年。 晚辈要上门儿给长辈拜年,娃娃们也要挨家挨户地拜年讨糖吃。 昨晚上,方承方煦父子俩住在赵枫那屋,于师傅跟赵柯赵棉一屋。 一大早, 于师傅夫妻俩便一起去村子里散步。 早上要吃饺子, 余秀兰和好面, 就在堂屋桌上摆盘儿, 一盘花生瓜子,一盘花花绿绿的散糖块儿, 一盘冻梨冻柿子。 赵棉净悄悄地推门出来。 余秀兰道:“你去看看小方, 醒没醒, 不知道他喝那么多酒, 早上起来脑瓜疼不疼。” “好。” 赵棉倒了一茶缸热水,轻轻敲了敲方煦住那屋的门。 她听到方煦应声,才推开门进去。 “方大哥,你怎么样?” 方煦穿着高领毛衣和长裤, 正在叠被子, 面色如常地笑道:“叔叔的解酒汤很管用,我没有不舒服。” 赵棉视线在他睡得有些凌乱的头发上一顿,眉眼更加柔和,“没事就好,喝点热水吧。” 方煦注意到她的目光,接过茶缸后, 手不自然地拂过头发, “让你看到不修边幅的样子了……” 男人在喜欢的女同志面前, 总想保持最好的形象, 他们每一次见面, 方煦都精心收拾过。 赵棉笑着摇头,“方大哥这样,会让我觉得更亲近。” 方煦见过她脆弱又坚韧的模样,更觉她现在这样难得,情难自已,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两个人确定关系有些时间,之前也牵过手,赵棉耳朵虽热,却没有挣扎。 而方煦见她忍着羞涩跟他牵手,忍不住得寸进尺,手撑开她轻攥成拳的手,修长的手指挤进她的指缝,十指亲密地交缠。 赵棉的脸颊彻底红了。 方煦怕她羞得把自己埋起来,开口询问:“我昨天的表现,还行吗?” 赵棉轻轻点头。 方煦略松了一口气。 赵棉不好意思单独跟他在一个屋子里多待,道:“我还得去包饺子,先出去了。” 说着,轻轻抽回手,起身匆匆出去。 方煦随后也出去,简单洗漱后,主动提出一起包饺子。 余秀兰说了几遍“不用”,见他坚持,就没再拒绝,准丈母娘和准女婿一起包饺子,笑得跟花一样。 大女儿都有着落了,二女儿还赖床。 于师傅和方煦爸爸都散步回来,要一起包饺子,赵柯还没出屋。 余秀兰不顺眼,扯着赵棉去一边儿,嘟囔:“这么大人了,客人都起来了,她还不起来,一会儿来人,堵她被窝子,让不让人笑话,快叫她起来。” 赵建国听见,提醒她:“过年不能生气,一年气都不顺。” “……” 余秀兰憋了几秒,还是控制不住,催赵棉:“快去喊她!” 赵棉只得回屋。 赵柯已经醒了,烧火的热气还没上来,冻肩膀脖子,厚实的被子密不透风地围在脖子上,裹得蚕蛹一样。 “姐~” 鼻音有些重。 赵棉紧张起来,“着凉了?” 赵柯幽幽地说道:“广阔的黑土地给了我奔腾的狂野,没能给我雄壮的体魄,我没征服一望无际的雪原,刺骨的北风先征服了我……” 赵棉啼笑皆非,“都病了,还贫呢。” 赵柯裹着棉被坐起来,不服气地问:“姐你看见傅知青了吗?他毫发无伤吗?” 赵棉还真看见了,“刚才他和林知青去知青点包饺子,打招呼了,很正常。” 赵柯哀怨。 同样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凭什么傅知青火力更旺。 赵棉摸摸她的额头,没发烧,“你多躺会儿再起来,我给你倒点儿热水喝。” 她出去一说赵柯着凉了,大家都很担心。 余秀兰更是瞬间变成溺爱的老母亲,就算赵棉告诉她不严重,赵建国也给赵柯看了,还是按着赵柯躺炕上发汗,不让她起来。 赵柯就是鼻子有点儿堵,犯懒毛病了,“不用发汗。” “咋不用?”余秀兰唠叨,“你这不咋爱生病的突然生病,更得注意。” 大年初一这么热闹哪能在炕上过,赵柯嗖地爬起来,麻溜穿衣服。 余秀兰:“……” 二十岁的人了,到底长没长大? 养的是闺女还是猴子? 余秀兰忍了好几息,抄起炕头的鸡毛掸子,抽了她一下。 隔着棉衣,一点儿不疼。 赵柯蹿下炕,趿拉着鞋,几步消失在屋里。 厨房,几个人都在关心赵柯。 赵柯躲着余秀兰同志,去洗漱收拾,完事儿直接赶上饺子包好,一大锅热水烧开。 赵建国从灶坑里拿出早就烧好的树棍儿,出去放鞭炮。 锅盖掀开,热气腾腾,大肚饺子全都下锅,瞬间热水成了奶白色。 余秀兰拿着笊篱绕着圈儿地搅和,浇了几次冷水,没几分钟,白胖的饺子都浮了起来,挤满大铁锅。 “来端饺子。” 赵棉赵柯立即上来排队。 余秀兰盛出一盘,随手一递,姐妹俩就接着,端到桌上去。 方煦也过来端饺子。 老太太领着姐弟三个过来,人就齐了。 余秀兰盛完饺子,又盖上锅盖,招呼:“都上桌,一人一盘儿,不够还有,可劲儿造啊。” 饺子馅儿是猪肉酸菜的,馅儿是昨天刘三妮儿拌好的,猪肉是赵村儿大队自个儿养的猪,蘸一点儿蒜蓉酱油和醋调的酱,香的流口水。 余岳一口一个,吃得满嘴油。 于师傅三口人也是赞不绝口。 吃完饺子,盛一碗饺子汤,边喝边聊。 于师傅提了方煦和赵棉订婚的事儿。 一家三口来,就是有定下两人婚事儿的打算,赵家人也是清楚的。 而且两人的岁数都不小了,彼此相处着如意,结婚也顺理成章。 余秀兰平时催得狠,生怕闺女找不着对象,这时候真要订下闺女的事儿,心里又不是滋味儿了。 还是老太太果断,“那就找小棉她四爷翻翻阳黄历,选个天暖和的好日子。” 方煦满眼柔情地望向赵棉,赵棉温柔地回视他,同时又有些对家人的不舍。 赵柯其实最舍不得姐姐,可她不想给姐姐施加压力,便没有表现出来。 方煦给赵家的长辈们也都准备了礼物,昨天就抽空和赵棉一起送了过去。 今天,他又拿出一大包糖果,每个比他和赵棉年纪辈分小的,见面都抓一把。 那糖,包装精致,还从省城带来的,明显比余秀兰买的散糖块儿贵许多。 余秀兰看他一把一把地抓出去,没多会儿引来一大帮娃娃,肉疼地跟亲妈叨叨:“这得花多少钱……” 刘三妮儿一脸喜庆,“小方头一遭来拜年,这是给小棉做脸呢,你别抠抠搜搜的。” 余秀兰也高兴,“我就是心疼,又不是不识数。” 傅杭是晚辈,当然也要尊重习俗,过来跟赵柯家人拜年。 他对于师傅和方承也很客气,认认真真地道“过年好”。 至于年长的方煦…… 傅杭也没那么小气,“方同志,过年好。” “傅知青,过年好。” 然后,方煦给他也抓了一把糖。 傅杭面无表情地与他对视:“……” 逗小孩子呢? 方煦神情温和,手还往前递了递,“傅知青?” 傅杭皮笑肉不笑,“方同志留给村里的娃娃们吧,我就算了。” 方煦笑道:“我虚长你几岁,见者有份。” 长辈们都没察觉到俩人之间的气氛有不对劲儿,笑着叫傅杭接着。 赵柯隐约察觉到点儿俩人的微妙氛围,虽然闹不明白缘由,可哪能让抢她姐姐的方煦占傅杭便宜,俩手一捧,“傅知青不好意思跟孩子们抢,我还小呢,给我吧,给我多少我都不嫌多。” 她在维护他……傅杭看着赵柯,眼神控制不住地灼热。 方煦玩笑也适可而止,给赵柯抓了满满一大捧。 等孩子们都来过了,赵柯他们几人便结伴出去给村里长辈拜年。 他们出来的算晚的,大伙儿基本上都拜过年了,只有小孩子们满村跑,赵柯他们在这条街刚看到他们,下一条街,又碰上了。 孩子们拿了方煦的糖,对方煦热情的不行,每一次见到都要远远地喊人。 方煦也都回应。 傅杭平时对他们也很大方,看到孩子们“叛变”,便故意凑到赵柯身边诉委屈。 小孩儿不就这样儿吗,有奶就是娘。 赵柯能说啥,敷衍地哄:“别跟他们一般见识。” 傅杭就又高兴了。 而赵棉的对象正式上门儿,全村都跑到家里来凑热闹,围观方煦。 妇女们更夸张,手里头花生瓜子磕着,乐呵呵地看方煦,嘴上调侃的话也不停。 “这男同志,上回来我就瞧着有点儿意思。” “你也瞧出来了?” “赵棉模样这么俊,脾气这么好,男青年可不是相中吗?” “啧啧啧……瞅瞅,是不着急把媳妇儿娶回家去?” 她们说就说,还故意挤眉弄眼。 方煦头一回面对这么多妇女的调侃,有些拘谨,但也坦诚地承认他想早点儿跟赵棉结婚。 “听说你不在省城的单位,那你们结婚,赵棉咋安排?” 方煦道:“看她的意愿,我尊重她的工作和理想。” “媳妇儿不跟着你,你们不是得两地分居了?那日子咋过?” 方煦:“也不一定她跟我走,有假期我们可以常去陪伴对方,如果有必要,也可以我调动工作。” 赵村儿大队的妇女们面面相觑。 要搁以前,她们肯定立马就反驳,哪有男人将就女人的,可现在,赵村儿大队能干的妇女多,妇女也都是能顶家立业的。 于是,衡量标准就不太一样了。 她们打听他的工资。 刘三妮儿及时打断:“工资有啥好问的,少瞎打听。” 大伙儿嬉笑着,住了嘴。 然而乡下妇女见识虽然不多,却自有一套看人的准则。 赵棉找这对象,中! 方煦得到了她们的认可,便会得意地看向赵棉,讨夸奖似的。 赵棉则是会回应他一个鼓励的笑。 第185章 (捉虫) 赵四爷给赵棉和方煦找好日子。 北方最农闲的时候, 就是秋收到春耕这之间的一段时间,现在,或者再等一年。 谁都不想赵棉匆匆忙忙地结婚,方煦和于师傅也不想。 而且, 社员们出门参加婚礼不现实, 赵棉想在村里办一场婚宴, 让看着她长大的乡亲们也都见证她人生新的开始。 最后两家人一商量, 好事不怕晚,等一年就等一年, 也好仔细计划一下两个人接下来的工作, 就定在年底, 先在赵村儿大队办一场, 再回省城办一场,至于方煦单位的同事,就小夫妻俩单独去招待。 聘礼什么的,于师傅和方煦爸爸都很大方, 别人结婚该有的赵棉都有, 看赵棉和方煦的意思,如果两个人想要折合成钱票,他们也都没意见。 而方煦随赵棉,他自己工作这几年的工资也都给赵棉,这一年的时间,他们可以慢慢商量。 他们全家这么有诚意, 余秀兰和赵建国实在挑不出什么不是。 赵柯也只能在心里对赵枫道歉:敌人太难搞, 没法儿捣乱, 她要是敢捣乱, 内战就要爆发了。 余秀兰同志单方面战她。 于师傅一家虽好, 赵柯却不想让人觉得姐姐是攀高枝。 人活在现实里,就得适当地现眼,会少很多麻烦。 于是余秀兰跟于师傅一家说赵棉嫁妆的时候,赵柯插了嘴:“这些年,我姐对家里付出很多,我和赵枫沟通过,我姐结婚的压箱钱,我们给凑整一千块。” 方家三口人很惊讶。 他们看中赵棉的人品性情,看中赵家的家风,甚至看中赵家姐弟尤其是赵柯的前途,当然不会在意其他的,但赵家竟然能拿出一千块给女儿当嫁妆,放在城里都少有。 赵棉反对:“我不要这么多嫁妆,也不用你和小枫给我准备嫁妆。” 赵柯没跟家里商量过添钱的事儿,突然来这么一出,余秀兰和赵建国也懵了一下,但既然赵柯当着方家人的面开口,俩人肯定不能驳赵柯的话。 余秀兰立即附和:“这是他们俩对姐姐的心意,你就别推了,以后姐弟互相扶持,感情好比啥都重要。” 赵建国也道:“小棉,不要想太多。” 于师傅一家不好就嫁妆插言,都没出声。 赵棉善解人意,不想在方煦他们面前争执,暂时默认下来。 两家和和气气地商定好方煦和赵棉的婚事。 而离开方家人的跟前,余秀兰拽走赵柯。 赵枫的津贴不多,大头肯定是赵柯出。 赵柯的钱大部分都从余秀兰手里过出去,现在都压在村里,一时半会儿抽不出来,却是实实在在够一千块的。 都给赵棉,赵柯和赵枫能分到的就少了。 更闹腾的孩子肯定更得父母的关注,三个孩子,余秀兰和赵建国难免管赵柯和赵枫更多。 不过他们都不是偏心的父母,有些话得说清:“一千块钱咱家能掏出来给你姐,等你和你弟结婚,咱家可不见得能再拿出这么些钱了,你俩可得想好。” 赵柯故意幽怨道:“你应该问问我姐想没想好,我俩想得挺好,结婚哪有在家轻松?如果姐能永远和我在一起……” “你俩是想得美!” “你不信你问赵枫,他肯定也想大姐一辈子不嫁人。” 一辈子不嫁人哪成?余秀兰翻她一眼,“滚蛋!” 赵柯滚蛋了,回头还要劝姐姐别推辞这个钱。 赵棉的嫁妆钱,就是两家人私底下说说,外人不知道,但赵棉的婚事定了,赵村儿大队仅剩的两个土生土长的大龄女青年——赵柯和赵芸芸,更加显眼了。 妇女们闲着没事儿凑在一起,都在议论这俩“老大难”花落谁家。 赵芸芸比赵柯还大一点儿,但要论起找对象困难,全公社没闺女比赵柯难。 傅知青? 妇女们摇头。 “剃头挑子一头热,悬。” “瞅着不好惹,就是个纸老虎,真成了,得被赵柯压得死死的。” 别人? 谁敢介绍啊?几乎没人提给赵柯做媒,连现在养出气色的春妮儿都有人问呢。 妇女们越研究越觉得,赵柯就是顶难啃的骨头,还是赵芸芸有聊头。 有人打听到李荷花跟前,“你家芸芸,有没有信儿啊?” 李荷花:“……” 还真问着了。 外嫁女初二回娘家。 当初撂狠话再也不回娘家的赵荷花在丈夫严全的陪伴下,又带着严美丽回赵村儿大队了。 有多大矛盾,赵荷花跟赵新山也是亲兄妹,严全又好言好语地道歉,努力在中间润滑,大过年的,赵新山一家也不能赶人走,还得做饭招待。 赵荷花是个蹬鼻子上脸的,来时候一脸不情愿,没坐半小时,就又没事儿人一样儿。 这么长时间过去,严美丽还没有对象。 赵荷花又让赵新山帮着找:“哥,你就这么一个亲外甥女,你得管啊。” 客人在,赵芸芸不能躲回屋,听到这话,悄悄撇嘴,故意大声嚷嚷:“妈!嫂子!我帮你们做饭。”躲进厨房。 赵荷花盯上赵瑞,目光灼灼,“你有没有条件好,没结婚的同学,介绍给你妹呗?她要是能嫁进城里,对你也有帮助啊。” 严美丽目露期待。 赵瑞干笑,“……” 厨房里,赵芸芸也不是真干活儿的,又钻出来,“哥,柴不够了,再抱点儿回来。” 赵瑞借妹妹的光,躲出去。 赵芸芸又转向姑姑赵荷花,“真有好青年,我哥还能不想着我?我都在乡下蹲着呢,表姐比我强在哪儿啊,还想嫁进城里?” 母女俩表情一下子不好看了些。 严全打圆场,“芸芸说的也是,省城哪是随便儿能嫁进去的……” 赵荷花不满地嘟囔:“赵棉不也找省城的对象了吗?” 赵芸芸本来都要缩回去了,没忍住,又怼了一句:“表姐都不比我强,还跟棉姐比?比得着吗?” 赵荷花脾气上来,向赵新山告状:“哥,你看看芸芸,咋说话呢?这是不让我们回来过年啊。” 赵新山看赵芸芸一眼。 赵芸芸识相地退回厨房。 赵新山这才又看向妹妹,面无表情道:“跟赵棉比啥?人赵棉初中生,还是工人,模样性情哪儿都挑不出毛病,自个儿家啥样没数吗?” 赵荷花不服气,“她那工人咋当上去的?还不是亲妹子给换的工作?” “工作是赵柯给换的,省城培训,是赵棉自个儿努力得的。”赵新山说话一点儿不客气,“退一万步,谁让你们没有那个本事给闺女换工作?” 赵荷花噎住,父女俩也都讪讪的。 赵新山教训:“眼光别那么高,乡下人差啥了,踏踏实实找个老实本分的对象过日子。” 赵荷花心高,教的闺女也没个眉眼高低。 严全尴尬,“大哥,我们认识的人少,介绍的都不成,你看,能不能帮着美丽再介绍介绍?” 他以前不是没想闺女找好对象沾光,越挑越挑不着,就连以前看不上的,现在想再回去找,都找不到了。 严美丽这年纪越拖越大,除了跟赵村儿大队长有亲戚,也没啥出挑的地方了,总不能在家当老姑娘。 赵荷花又有新的主意,“城里不行,公社找一个也行啊,农机站肯定有男青年吧?咱赵村儿大队这地位,帮着外甥女保个媒拉个线儿,总没问题吧?” 问题大了! 这是又惦记上拖拉机手了。 都知道是好青年,他介绍严美丽,那是接亲还是结怨? 赵新山点着烟,拉着脸抽,“我介绍不了。” “哥你是大队长,咋介绍不了了?”赵荷花生气,“你就是不乐意管你外甥女,不乐意认我这个妹妹了呗?” 严全怕又闹掰,赶紧拉扯她,说好话,“大哥,她说气话呢,你别生气。” 赵荷花甩开他,侧对着赵新山,故意闹脾气。 严美丽委屈地喊“舅舅”。 赵新山不惯着她们娘来,直接训:“就你

相关推荐: 小人物(胖受)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摄春封艳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壮汉夫郎太宠我   一梦三四年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