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子受伤,在家里着急呢,所以余秀兰给小宋卓上完药,郑母就领着他回去让郑美珠安心。 赵柯找来,郑母虽不知道什么事儿,也带着小宋卓跟着他们一起到大队部。 赵柯停在办公室外面,柔声复述余岳说得话,问宋卓余岳说得是不是真的。 宋卓小声道:“是。” 赵柯又问他:“为什么哭了?是余岳吓哭的吗?” 宋卓抱着郑母的腿,垂头不说话。 屋里,余岳跳下凳子,张嘴想要给自己争辩。 刘三妮儿眼疾手快捂住他的嘴,用气声说:“你急个啥?” 屋外,赵柯温声问:“是不是因为余岳说,宋文瑞说他不是你的哥哥,你伤心了?” 宋卓抬起头,小猫一样轻轻地“嗯”。 郑母摸摸外孙的头,叹息。 牛小强表情渐渐凝重。 屋里,宋文瑞眼神闪动。 那这就明白了。 赵柯转向牛小强,问他:“知道错在哪儿了吗?” 牛小强有些低落,“我不该没了解清楚,就和大家一起认定都是余岳的错。” “余岳有错,但你们先入为主也不对。”赵柯认真地告诉他,“你想当大哥,没有问题,可你知道什么叫一码归一码吗?不管是谁曾经有过什么不好,你既然要给他机会,你就要正视他,不要心里一套面上一套。” 牛小强抿唇,“……对不起。” “那你怎么做?” 牛小强道:“我会找包奇星再问清楚,如果余岳不是故意的,我们会一起向他道歉,还有,我也会跟大家说清楚。” 赵柯拍拍他的肩膀,“只要能进步,犯错也不是坏事。” 牛小强点头,“那我去找包奇星。” “去吧。” 赵柯目送牛小强离开,然后对办公室喊道:“余岳,出来给宋卓道歉。” 片刻后,余岳别别扭扭地走出来,站在郑母和宋卓面前,“对不起。” 赵柯问宋卓:“你原谅他吗?” 宋卓害羞地轻轻点头。 这时,宋文瑞也走出来,对余岳道歉。 余岳嘴角忍不住上扬,可看到奶奶,又扭头哼了一声。 刘三妮儿抽抽嘴角,“咋,我还得给你道歉呗?” 余岳不满,“你凭啥向着别人不向着我!” 刘三妮儿抬手,想教训他一下,“我是你奶!” 赵柯不赞同地看着老太太。 长辈们总是为了成年人的面子,自以为是地抹平事情,认为孩子的心情不重要,他们要是理解大人,就该懂事一点儿。 赵柯意有所指地对宋文瑞说:“家长也会犯错,他们不是生来就是道理,你不要什么都遵从母亲,大队已经尽力帮你把你的人生攥在你自己手里,你要是对的,你就可以坚持,别再被人裹挟着,走回去。” 宋文瑞怔楞。 余岳先跳起来,“奶,听见了吗?你不对,你就得跟我道歉!” 刘三妮儿梗了半天,“有个人撑腰,瞅给你狂的,行行行,我不对,我下次不那样儿了,行了吧。” 她语气不太好,可余岳还是高兴地活蹦乱跳。 郑母从看见赵柯教育孩子,就在惊讶,到这里,心里只有一句感叹:真了不起啊。 作者有话说: 抱歉,晚了点儿 第178章 牛小强去找包奇星, 包奇星说了实话,他和余岳互相挑衅的时候,不小心撞倒了小宋卓。 男子汉得敢作敢当。 牛小强带着包奇星一起,先去跟小宋卓道歉。 小宋卓伤得不重, 郑母很温和地表示:“没关系, 你们都不是故意的。” 牛小强从兜里掏出一个鸡蛋, “鸡蛋给宋卓吃。” 这是牛小强准备得他和包奇星的道歉礼。 郑母当然不能收一个孩子的东西, “孩子,你拿回去……” 牛小强将鸡蛋放在桌上, 匆匆拽着包奇星跑走。 “诶——” 郑母追到门口, 见他们已经跑远, 无奈地返回来, “一会儿我送回他家去。” 郑美珠抱着小女儿,“一个鸡蛋,值当特意送回去吗?” “乡下没什么钱,万一他家长不知道, 打他怎么办?” “那也是孩子的心意。” 郑母拿起鸡蛋, 发现是煮熟的。 郑美珠便道:“兴许家长知道,不反对。” “孩子多难摆弄啊,这个赵同志处理完,没一个心里存着气儿的。” 郑母也是,她不禁感叹:“赵村儿大队跟我以前以为的农村可真不一样。” 上下都懂礼数,不占便宜, 不迁怒。 人心齐, 泰山移, 有一个人能把一个大队都拢起来, 一门心思地发展, 差不了。 郑美珠情绪不高地说:“我们又见过多少农村,不过都是自以为的,井底之蛙。” 她生产后,激烈的情绪散去,人就有些恹恹的,更何况在别人家坐月子,心理上也不太自在,整个人很提不起劲儿。 郑母怕她心情不好,在村子里听说什么看到什么,回来都会跟她说一说,哪怕郑美珠看起来没什么兴趣,也要说。 这段时间,宋卓也安静得厉害。 郑母一个人照顾他们母子,也累,心里疼女儿外孙,更忍不住怨恨宋明杰,都是他造孽,净祸害女人和孩子。 学校里,牛小强和包奇星当着学生们的面儿给余岳道歉。 解释不如直接做来的直接。 牛小强的态度很容易影响到其他孩子的态度。 那一刻,余岳气焰贼嚣张,尾巴都要翘上天了。 一场可能要成为童年阴影的时间就这么消散,大家重归于好,甚至比之前更亲密。 不过……如果余岳不那么讨人厌,就好了。 其他孩子看着四处嘚瑟、欠欠儿的余岳,如是想。 小宋卓年纪小,只觉得哥哥保护他了,就认准哥哥愿意理他,更加贴着宋文瑞,甚至还跑进进宋文瑞的教室,试图跟他一起上课。 “哥哥,我想坐你旁边。” “哥哥,你吃糖吗?” “哥哥……哥哥……” 宋文瑞也才九岁,对于赵柯的话,想不到太深,只能联系到当下发生的事儿。 他刚起步的短短的人生中,上一次违背母亲,召来了生父一家,第二次,他在宋卓靠近他的时候,没有推开他。 可宋文瑞也没有多热情。 他很难像村里那些有弟弟的小孩儿一样,跟同胞弟弟亲近又自在的相处,宋卓的接触,会让他产生很多不好的情绪。 所以宋文瑞仍然很少回应小宋卓,只是保持一个礼貌的、不惹小孩子哭哭啼啼的频率,而已。 而余岳前脚闹完,后脚还不长记性,笑话他:“咯咯哒……咯咯哒……你是鸡吗?哈哈哈哈……” 小宋卓靠近宋文瑞,寻求靠山:“哥哥~” 宋文瑞看向余岳,“你别逗他。” 余岳没有停下,继续撩闲:“我不是说了吗,你认我当哥……” 小宋卓抱住宋文瑞,“我有哥哥。” 宋文瑞垂头,有些长的头发遮住眉眼。 余岳眼睛转了转,忽然转向宋文瑞:“你认我当大哥,我就有两个小弟了。” 他在学牛小强。 宋文瑞无语,“我比你大。” 余岳无所谓,“那有啥的,谁强谁当大哥,年龄不重要!” “铃铃铃——” 顾校长摇响上课铃。 托儿所的老师熟门熟路地来一年级教室找宋卓。 小宋卓不想走。 宋文瑞冷淡地说:“回你的教室。” 小宋卓怕他生气,一步三回头地往出走,走到门口,彻底蔫头耷脑。 余秀兰拿着教案进来,轻轻扫了宋文瑞一眼,若无其事道:“上课。” “老师好!” …… 之后的几天,小宋卓都这么黏着宋文瑞。 郑美珠月子快要坐满一个月,郑母最近都在念叨回去。 小宋卓没有跟哥哥变得更好,很着急,黏得更紧,但宋文瑞始终跟他隔着一层,没有更亲近。 赵柯来学校看学生们的成果,发现已经很有规模,便跟顾校长提议,邀请家长们过来看看。 她跟牛会计打的赌,除了这些小孩儿们不知道,大人们几乎都知道了。 有些社员会觉得赵柯的一些行为就是“闲着没事儿干”,顾校长从来不这么认为。 教育无小事儿无闲事儿。 顾校长特地让各个年级的老师们给学生留“作业”,邀请家长们来看学生们的劳动课成果。 孩子们兴冲冲地回家邀请。 大部分人,不管是因为赵柯的赌约,还是本身就乐意去,都欣然答应。 王英慧一个人待在家里头,没人特地告诉她,她并不知道所谓的“打赌”,因此当宋文瑞传达学校的“作业”后,直接以身体不适拒绝了。 宋文瑞习以为常,也没有多失落。 第二天早上,几乎全村人都来了,郑母也陪着小宋卓过来。 孩子们都在各自的家长身边,就算打闹着跑开,他们的长辈也会在跟人唠嗑时,偶尔瞥一眼,或者吼一嗓子。 只有宋文瑞,是一个人。 高大的身影,嬉闹的声音,他小小的单薄的个子,站在其中,像个可怜虫。 “哥哥!” 小宋卓拽着郑母喊宋文瑞,找他。 宋文瑞并不想看见他,挪动脚步,挤进人群,打算从别的的方向悄悄回教室。 “爹,这个木头是我埋得!” “还挺稳。” “爹,你看你看,我可以爬上去!” “小心点儿,这都是你们一群孩子做出来的?还挺能耐啊。” 家长们在宋文瑞的耳边表扬着他们的孩子,孩子们听到后骄傲又得意地显摆。 宋文瑞没什么情绪,自顾自地穿过人群。 “爹,我看不着了!” 人群外围,一个小孩儿蹦蹦跳跳地冲着他爹伸手。 强壮的庄稼汉轻而易举地拎起他,扛到肩膀上。 宋文瑞脚步一停,看着他们的背影,鼻头泛酸,片刻后,吸了吸鼻子,狼狈地低下头,加快脚步。 他没看路,不小心撞在了一个男人宽阔坚硬的腰腹上。 鼻子一酸,宋文瑞的眼泪彻底绷不住,流下来。 男人威严的声音响起,“撞鼻子了?” 宋文瑞被迫抬起的头,鼻音有些重,道歉:“大队长叔,对不起,我没看路。” 赵新山瞅一眼他泛红的鼻头和眼眶,训了一句:“男子汉,撞个鼻子哭啥哭,憋回去。” 宋文瑞用袖子擦掉眼泪,努力憋回去。 赵新山问他:“你上哪儿去啊?” 宋文瑞小声回答:“回教室。” “会啥教室?不都在这儿看你们这些娃娃做的东西吗?” 宋文瑞再次垂下头。 赵新山见状,皱眉教训:“你一个男娃娃,瞅你这抠肩的样儿,挺起来!” 宋文瑞一震,下意识地抬头挺胸。 赵新山这才满意,问了一嘴,“哪个你上手了?” 宋文瑞指向单双杠,又指向一个秋千。 都是人,挡得严严实实,宋文瑞手微微回手。 赵新山俩手掐在他腋窝下,胳膊一提,一举。 宋文瑞惊慌了几秒钟,就跨坐在了他的肩膀上,眼前的世界全变了,原来高大的大人们,现在他望出去全都是脑瓜顶,连谁头顶上稀薄,都一目了然。 力气好大…… 好高…… 宋文瑞有些不知所措。 两只小手和赵新山粗糙的大手交握在一起,僵硬的不敢动。 “大队长叔……” 赵新山扛着他,“这回能看清了吗?” 宋文瑞点头,想到赵新山刚才训他的话,又乖巧地回了一句,“能。” 赵新山道:“我早上闲着没事儿过来瞅了,你参与那几个我也看了,做得很好。” 宋文瑞傻傻地低头,看着赵新山的头发,不敢相信他听到的,“大队长叔,你、你是在夸我吗?” “您是咱们赵村儿大队的大家长嘛~” 赵新山回忆起早上赵柯说得话,微微侧头,对宋文瑞道:“我是咱们赵村儿大队这个大家庭的家长,不能夸你吗?” 家、家长吗? 如山一样的“父亲”的肩膀,宽厚又踏实。 原来是这样的…… 宋文瑞不受控制地激动到红眼。 “哥哥!” 宋文瑞听到宋卓的喊声,顺着声音低头看过去,忽然就没了那些不开心的情绪。 他有家长,他不用像个可怜虫一样乞讨亲人。 赵村儿大队就是他家,他有个好大的大家庭! 宋文瑞坐在赵新山的肩膀上,忍不住快乐地晃了晃。 赵新山“啪”地拍了一下他的腿,“老实点儿!” 宋文瑞瞬间乖巧地坐好,小脸上却带着笑意,眼睛也亮晶晶的。 小孩子对人的情绪最敏感,宋卓本来要跑向他,看着他的笑脸,忽然就迈不出了。 父亲形象的巨变,给他小小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宋文瑞不只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哥哥,更像是同病相怜的两个小动物,互相报团取暖。 可从来就没有什么抱团。 宋卓有疼爱他的母亲、外祖父母,他跟宋文瑞从来就不一样。 宋文瑞一直知道。 九月底,郑美珠做完月子,一家四口准备回城。 离开之前,宋卓特地让郑母带他去找宋文瑞。 宋文瑞没去送他们,见他找到家里来,有些意外。 小宋卓站在院外,小心翼翼地叫他:“哥哥……” 宋文瑞走过去。 小宋卓道:“哥哥,我以后要叫郑卓了。” 宋文瑞点头,临别之前心平气和地说:“我们赵主任说,姓什么不影响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应该不会改。” “哥哥……” 屋里,王英慧在喊人。 宋文瑞跟他道别:“再见。” 随即冲他们挥挥手,跑进屋。 郑母牵起宋卓的手,叹道:“走吧。” 小宋卓跟着姥姥,头一直向后,都没再看到宋文瑞出现。 屋里。 王英慧痛心地质问:“我不是让你不要跟郑家的人接触吗?你是不是不听我的话?” 宋文瑞解释:“他们要走了,我没去送,他就来告别。” “你要是没接触他们,他为什么来找你道别?” 宋文瑞歪歪头,看了她好一会儿,忽然道:“娘,你为什么不能乖一点?我会好好孝顺你的。” 王英慧不敢置信他说出来的话。 宋文瑞走过去,主动抱她,亲昵地说:“娘,现在是你需要我……” 第179章 赵柯和宋文瑞坐在她屋子的房檐下, 一人一棒苞米,啃。 刚过秋分,早苞米刚掰下来,正是最新鲜的时候, 大铁锅煮出来, 咬一口香糯软甜。 宋文瑞跟赵柯分享了他的心路历程。 不管是对宋明杰的怨恨, 对宋卓的嫉妒, 还是对王英慧的新态度,赵柯都耐心倾听。 “我跟我娘说, 要养好身体, 我慢慢长大能更好地照顾她了, 我会读书有出息, 让她吃不到苦,将来比宋卓的妈妈还要年轻漂亮。” 宋文瑞笑眯眯地说:“我娘很开心。” 人都会衡量利弊。 任何一段关系,跳脱出感情的左右,冷静地审视, 处理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但这一步, 往往极难跨越。 魏如月是这样,宋文瑞也是。 人的需求有不同的阶段,宋文瑞有强烈的情感需求,王英慧是他唯一的亲人,他太需要亲人,他太害怕失去亲人, 所以他们的母子关系由王英慧主导。 如今, 王英慧依旧是他血脉上“唯一”的亲人, 未来很长时间依旧会是母子相依为命, 但宋文瑞扭转了思维, 发现了真正害怕失去、急于掌控的人是母亲,母子之间的感情供需关系就会重新排列。 赵柯想,他可能还需要一个确切地结果。 郑美珠一家四口前一天到家,第二天就找宋明杰离婚。 宋家赔给宋文瑞一千块钱,家底全掏空了,婚房是郑美珠的,跟他没关系,他就算惦记过也知道要不到。 宋明杰有了下家,也急着离婚,不过他长了个心眼儿,口头说不要抚养费不行,得有协议。 郑美珠已经知道父亲做的事儿,不想跟他掰扯孩子的抚养费,只要拿到两个孩子的抚养权,顺利离婚就行,就签了个对双方都有“保障”的协议。 宋明杰装模作样地惋惜了一下他们之间这么多年的感情,就痛快地办了离婚证明。 然后不到半个月,就跟新妻子结了婚。 新妻子二十九岁,父母双职工,有几个兄弟,都有工作,大哥还是个不大不小的领导,单看家庭条件不差郑家多少,能拿出三百块给宋明杰,很正常。 结婚之前,宋家父母和宋明杰都很自得,离了郑美珠,还能找到这么好的人家,是宋明杰有本事。 但俩人结婚第二天,新妻子就暴露了本性。 宋母让新媳妇给一家人做早饭。 “做早饭?!笑死了,我凭什么做啊,我跟他结婚可不是来你们家当保姆的。”新妻子颐指气使,“我饿了,你们快去做!” 宋家人震惊。 宋母骂她一句,新妻子上去就给她一巴掌。 宋明杰发火,教训她。 新妻子直接就跑回娘家,召来娘家兄弟,揍了宋明杰一顿。 宋明杰要离婚,新妻子的家人当然不允许。 于是,宋家鸡飞狗跳的日子开始了。 新妻子脾气极其差,什么家务都不干,还大手大脚,挣点儿钱全花在自个儿身上,从来不为家庭不为丈夫考虑,是个极度自私的性子。 宋母做好饭,新妻子挑三拣四,嫌这嫌那,吃完饭一撂筷子,就穿着漂亮的衣服出门玩儿。 宋家全家都得供养她,家务宋母干,还得给儿媳妇洗衣服。 她拿着宋明杰的工资烫头买衣服买化妆品吃吃喝喝,不给?不给就闹得他们全家都不消停,家里闹完就在家属院儿闹,再不如意,就要去单位闹。 宋家人欲哭无泪,后来才知道,她之前有过一次婚姻,对方条件很好,婚后受不了她,不到三个月,就强硬地离婚。 之后娘家请人介绍了几个对象,那几家从认识的人中听说她的作风,都没成,再后来也没人给她介绍对象了。 她在娘家,娘家人也烦。 而宋家人永远不会知道的是,郑父牵线,双方一拍即合,帮她“找”了宋明杰这么个有稳定工作,没有其他负担,娘家还能压制住的长期饭票,怎么可能让他们再离婚。 三百块白掏吗? 他们必须锁死。 宋文瑞知道后反应很平淡,父亲有新家庭,过得“幸福”,他们母子就都放心了。 宋文瑞现在是个母亲虽然身体不好,偶尔会有一些小烦恼,但有钱慢慢长大的快乐的小学生。 · 赵萍萍比预期中回来的还要晚一些。 郑家人刚走没多久,赵萍萍就打电话回公社,告诉赵柯一个信息:省城那边儿要优培、优养本地特色种猪,打算扩大原有肉联厂的规模,打响本省肉制品的名声,外销出省。 赵柯对这个消息并不意外。 国家要发展经济,不止养殖业,各行各业都蓄势待发,谁先抢占先机,谁就能在未来占有一席之地。 赵村儿大队不可能放弃农业,专门养猪。 事实上,目前全国任何一个大队都不可能放弃农业。 而在彻底机械化之前,现在的赵村儿大队养一百头猪,就已经是当下能够承受的最高体量,没有能力再扩大规模。 如果想要抢占先机,绝对不能守成,也不能吝啬。 赵柯的志向不在一个赵村儿大队,她想要更多的人富裕起来,赵村儿大队实力不够,就集合整个双山公社的力量,有机会插一脚,必须插进去,努力让养猪成为双山公社农业之外的另一个产业支柱。 为此,赵柯跑了一趟县城养猪场,又跑了一趟省城,跟县养猪场里合作,以县养猪场、赵村儿大队以及县内散猪将近四百头猪,跟肉联厂拿到了一份供猪合同。 合同里,按照当下一头猪的成熟期,他们后年年中交猪的数量必须达到一千头,双山公社则必须达到四百头,才会有后续的合同。 合同拿下来,就是开会。 赵柯回村儿第一件事儿就是问赵萍萍,能不能参加。 赵萍萍斩钉截铁地告诉她:“能。” 赵柯道:“那你回去准备一下,跟家里也沟通好。” 赵六叔夫妻俩得知赵萍萍刚回来没安生养几天胎,又要去公社开会,都很反对。 罗红霞避着
相关推荐:
淫姬养成记
狼窝(NP肉监狱)_御宅屋
闻啼鸟音痴(双性ntr)(H)_御书屋
小韵的贞操带调教
为师(父女)_新御宅屋
淫女大家庭(H)
逢君
【总攻】攻略系统(H)
窈窕(父女H)
天下谋妆(古言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