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计说:“那我也走走。” 赵新山对赵柯和赵芸芸道:“你俩就别去了,剩这两天,好好休息休息吧。” 放假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两个人一个赛一个的答应得痛快。 不过赵芸芸在家躺着犯懒,赵柯没有彻底闲下来,下午她闲着没事儿,去村外大库溜达,就发现扫盲班多了一个人——知青方静。 今天讲课的是庄兰,方静站在小黑板旁边,时不时帮着庄兰递递东西,或者主动写写板书,挤得苏丽梅只能干站着。 赵柯微微挑眉。 苏丽梅心里憋气,不咋专心,先看到赵柯,走向她。 方静注意到她的动作,抬眼看过来,随即腼腆一笑。 赵柯跟她点头示意,表情没有任何异样。 苏丽梅走到赵柯身边儿,小声儿报告:“今天早上,方静突然跟我俩说要参与进大队的扫盲工作。” 她脸上露出几分不满来,“我和庄兰做好教案,平时庄兰上课都是我助教,我上课就庄兰助教,方静现在突然插进来一脚,嘴上说要帮忙,分明就是捡现成的,凭啥啊?” 赵柯像是班主任查看课堂秩序,靠在门框上看着里面,平静地说:“我作为大队干部,肯定不反对知青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为农民扫盲的事业中来。” 苏丽梅委屈,“那我们就这么让她占便宜吗?谁不知道她的心思,肯定惦记明年增加的老师,想要表现。” “你们之间的问题,你们自己得有能力处理。”赵柯余光注意到身后进来人,站直,拍拍她的肩,“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考验,我希望不影响到社员们的学习。” 苏丽梅咬唇,“好吧。” 方静表面上专心,实际一直注意着她们,猜测着两人在说什么。 赵柯出去后,苏丽梅转身,对上她的视线,瞪她一眼。 方静一副极其包容的模样,略显难过地垂下头。 苏丽梅气得呼吸急促。 另一头,傅杭进到库内,摘下帽子围巾,跟赵柯说烧砖的进度:“大窑烧出第一窑砖,还在晾,目前看,合格的成品有半窑,后面再调整,会有所增加,你要去看看吗?” 赵柯摇头,“大队长他们闲不住,肯定会去瞧的。” 傅杭如实道:“这几天,他们去过不止一次了。” 赵柯靠坐在余三舅搬过来的木匠工作台上,轻笑。 傅杭看着她的笑容,目不转睛,问:“你这几天有空闲吗?” “这两天没什么事儿,放假休息。” 傅杭眸光一亮,“那我们一起做饼干?你之前答应过。” 赵柯是答应过,爽快地应下:“行。” 傅杭嘴角上扬,“那我明天让刘知青盯着,他一个人看窑完全没有问题,现在就是他在那儿看着。” 刘兴学相当有激情,巴不得傅杭不要抢他出风头的机会。 “那明天我叫孩子们过来一起做。”赵柯也挺有兴致,笑弯眼,“我替他们谢谢傅知青。” 傅杭低头看着她,轻声道:“不用谢。” 赵柯回村儿,路过牛会计家,跟牛小强说了一声儿,让她明天通知孩子们。 牛小强根本等不到明天,当天就东家走西家窜,挨个通知。 他妈从扫盲班下课回来,找不见他,也没当回事儿。 村里哪个小子不是成天在外面野,知道回家吃饭就行。 而这一晚上,全村的孩子都没睡好,全都惦记着“做饼干”,第二天扒开眼睛就要往外跑,有的被家长揪住按在家里吃早饭,有的成功跑出去,然而到傅杭家院外才发现他们烟囱还没冒烟,只能遗憾回去。 硬是捱到八点多,一群孩子涌向一个方向。 村里大人问了一句,得知他们去哪儿,就没说啥。 傅杭看到这么多孩子,怔了一下,才叫他们进院,低声叮嘱:“声音小一些,赵主任还没起。” 孩子们看向赵柯的屋子,捂嘴点头。 傅杭就近,摸了摸牛小强的头,招呼他们:“先进屋,暖和暖和。” 一群孩子挤进屋,傅杭的房间挤得一点儿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好几个孩子只能站在厨房里。 陈三儿蹲在灶坑前烧火,被一个小孩儿撞到,抬头看去。 孩子们大多听家长说过陈三儿多“坏”,那个撞到他的孩子吓得不敢动,害怕地看着他,“对、对不起。” 陈三儿:“……” 小孩儿快要吓哭。 陈三儿脸颊的肌肉抽动两下,没作出什么和善表情,默默地转头,当作什么都没发生,继续烧火。 那小孩儿傻站片刻,才缓缓挪动脚,挤到其他孩子中间,找到安全感。 牛小强等得着急,“傅知青,赵主任啥时候起来啊?咱们先做饼干不行吗?” 当然不行。 傅杭道:“你们上炕,把其他人让进来,我给你们讲故事,耐心等等。” “那我去叫赵主任……” “不行。”傅杭拒绝,“她累了,多睡一会儿,不要打扰她。” 孩子们纵使急,也没有办法,只能听话。 好在傅杭讲得故事十分有趣,渐渐地,孩子们便投入进去,听得入神。 中途,傅杭去厨房吃了早饭,赵柯依然没出现。 差不多十点钟,傅杭给他们讲完了两个科学探索的故事,赵柯才包裹严实的走进来。 牛小强小小地抱怨:“赵主任,你咋才来?” “不是没约时间吗?急什么?” 傅杭家屋里人多,还有点儿热,赵柯解下围巾,问:“开始吗?” 炕上的孩子们急忙下地,地上的孩子们推挤着出去。 娃太多了。 傅杭拎出白面和糖。 赵柯光动嘴不动手,指挥他们:“都洗手,洗干净了再碰面。” 孩子们自力更生,一个接一个地洗手。 傅杭给他和赵柯留了一瓢面,剩下的让孩子们分了。 面板和盆不够,立马有家离得近的孩子蹭蹭跑出去,再抱着东西蹭蹭跑回来。 傅杭给所有孩子讲解做饼干的步骤。 孩子们纷纷动起手来,比他第一次熟练很多。 傅杭有些庆幸他之前那一次的练习,否则要在赵柯面前丢脸了。 “你别沾手,我来。” 傅杭让赵柯坐,一个人忙活。 可他即便练习过,和面的动作依然笨拙得很显眼。 “还是我来吧。” 赵柯看不过眼,拽过面盆,捏着面大力揉搓起来。 她会做,就是一贯都有姐姐和妈,用不上她伸手。 赵柯的手指纤长,傅杭盯着看了几眼,不自然地撇开,“我去拿模具。” 还有模具? 挺像样儿的啊。 赵柯边揉面边侧头看。 片刻后,傅杭洗完模具回来,留下一个,剩下的全都分给孩子们。 他很不经意地放下模具,手指拨到面板角上。 那是一个木制的心形模具。 赵柯:“……” 算了,当作没看见吧。 傅杭瞥了她几眼,见她完全没有发现他的小心思,心里放松的同时,又不禁想叹气。 在意的话,一点点不同寻常都会注意到放在心里…… 赵柯可没那么多儿女心肠,跟孩子们一样儿,一心都在做饼干上。 大家一起做好,等着傅杭点好外头的小窑,一批一批地送出去烤。 这次,傅杭控制好温度,没有烤糊,并且随着一批一批的饼干出炉,他火候控制地越来越好。 亲手做的饼干,孩子们格外珍惜,只掰下一小块儿,塞进嘴里,细细品尝。 傅杭问赵柯:“味道怎么样?” 硬。 也不酥。 不过……赵柯笑道:“是甜的。” 孩子们大多没吃过这种饼干,七嘴八舌,都觉得可能就是这样的味道,甜甜的很好吃。 还有不少年纪更大或者更小的孩子没有来,傅杭让他们带回去分一分。 孩子们纷纷道谢。 牛小强吃过江米条,对这个饼干兴趣不大,留一份也只是想带回去给树根儿吃。 他更好奇的是:“傅知青,那个窑能不能烤别的?” “你想烤什么?应该可以。” 牛小强便跑过去跟几个小孩子说悄悄话,没多久,又跑回来,“傅知青,你请我们吃饼干,我们也请你吃好吃的,你等我们回来!” 他说完,带着一群孩子风似的跑走。 傅杭的院子里霎时便空了,只剩下赵柯和傅杭。 “你……” 傅杭想邀请赵柯进屋,但是想到两个人单独在屋里,又张不开口。 赵柯则是爽利地说:“我先回家,等会儿再叫我。” “好。” 傅杭的声音很轻,视线一直跟着她,直到她关上屋门,才收回来。 刘知青说一起做饼干增加相处的时间,好像没什么用…… 一个半小时后,牛小强和几个孩子神神秘秘地返回来,喊傅杭出来点火。 傅杭问是什么。 牛小强捂紧碗,“傅知青,你先别看,你肯定没吃过,特别香特别脆。” 傅杭好奇心不大,见他们不想说,不再追问,只冲着赵柯院子喊了一声,叫赵柯过来。 赵柯重新裹严实出来,正好看见牛小强背对着傅杭,把什么东西倒进窑里。 “牛小强,你在弄什么?” 牛小强飞快地关上窑门,冲着她摇头,“赵主任,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不正常。 赵柯盯着牛小强的神色,又看了看他手里的空碗,有了一点猜测。 牛小强连忙把碗扣在肚子上,“赵主任,你猜到了也先别说!” 傅杭终于有些奇怪起来,“什么东西,这么神秘?” 赵柯看着他一无所知的眼神,微微勾起嘴角,决定替牛小强他们隐瞒,“一会儿你就知道了,确实是好东西。” 傅杭带着疑惑,烧火。 牛小强一直在旁边儿念叨:“傅知青,小点儿火,别烧坏了。” 慢慢地,窑里隐隐散发出一点儿焦香,孩子们开始吞咽口水。 “差不多了吧?” “很容易熟的。” “我记得也是……” 傅杭一听,便收了火,挑开门。 更大的香味儿溢散而出。 傅杭戴着棉手套,抽出石板,一看清楚上面的东西,便呆住。 那是一个个不到指节长的、乳白色的虫子,烤的焦黄,闻着香,看起来……难以言喻。 可他即便一脸受到震撼的表情,也没有扔出去。 赵柯好笑。 牛小强他们口水泛滥,不断地推荐:“傅知青,你尝尝,特别好吃,你尝一口一定会上瘾的。” 傅杭:并不会。 “傅知青,这是我们刚才去抠的,很新鲜的。” 傅杭:看出来了。 “傅知青,你真的不尝尝吗……” 傅杭看着他们冻得发红的小手,不忍心浪费他们的心意,又实在下不了口。 偏偏这群孩子不是恶作剧,他们是真心分享他们喜欢的东西。 可怎么会有人吃虫子呢?怎么会有人吃虫子呢? 傅杭带着深深的疑问,五官微微纠结,捏着筷子缓缓夹起一个。 筷子夹住那一下,虫子烤得酥脆的表壳破碎。 但再酥脆,它也是虫子。 傅杭闭眼,一狠二狠,直接塞进嘴里。 嗯? 傅杭睁开眼,慢慢嚼,好像……还行? “哈哈哈哈……” 赵柯看着他的表情转变,笑不可抑,笑声极爽朗。 傅杭看着她失神。 好像也不是没有用,至少……她今天笑得很开心。 第98章 人忙习惯了, 闲下来就会空虚,迷迷楞楞地不知道干啥好。 现在赵村儿大队的人就处于这种状态。 放一天假,很舒坦很惬意;放几天假都无事可做,就浑身不得劲儿了。 现在不允许赌博, 不能打牌打麻将, 消磨时间只能凑在一块儿闲唠嗑。 所以往年冬天, 本地人最大的乐趣就是四处窜门儿。 他们嘴上说不爱上扫盲课, 其实相当积极,不是积极学习, 是积极凑热闹。 而所有人都在一块儿, 有可能导致几个结果: 第一个, 万一有点儿啥事儿, 全村都得被一锅端。 第二个,没有秘密。 第三个,外人来找,目标明确, 方便快捷。 这两天陆陆续续来了一些外村人, 打着走亲戚的名义,来赵村儿。 他们从大路拐下来,都不用进村去打听,看见土窑边儿上干活儿的人,问一句:“老乡儿,知道那谁家咋走吗?” 那位“老乡儿”顺手一指, 指向旁边儿的大库, “在里头呢, 进去喊吧。” 于是那些外村儿来的人, 一边稀奇地打量着高大的土窑和面积广阔的大库, 拘谨地进到大库,吼一嗓子“我找某某某”,全村人的头转得方向,就是目标所在。 这种情况,这两天频繁到甚至有点儿影响到扫盲课的进程了。 庄兰和苏丽梅商量后,并不接受方静来分享她们的成果,只能同意方静做两个人的助教,不管谁上课,她都是在旁边儿打下手的那一个。 方静图的是明年学校建成后增加的老师,想要在村民们面前表演,心里无论怎么想,都只能忍受两个人的安排。 扫盲班老师们之间的小矛盾暂时解除,而庄兰和苏丽梅在对方上课的时候,能够得到一点空闲的时间。 今天赵柯来的时间,是苏丽梅上课,庄兰走向她,轻声说明:“总是有人来打扰,过后其他人上课就不专心了,还在底下交头接耳。” 这已经不是维持课堂纪律的问题,完全是外部影响。 庄兰朝里看一眼,对赵柯道:“听说都是来找亲戚熟人帮着介绍对象的,想嫁到咱们赵村儿来。” 连她说话的语气,都带着几分兴致勃勃,更何况其他本来就爱凑热闹的赵村儿社员。 赵柯笑道:“行,这事儿我处理。” 她说处理,肯定能处理好,庄兰指指身后,“那我回去了。” 赵柯点头。 庄兰进去后,坐在角落里,翻开一本书,边专注地读边记笔记。 赵柯认得那本书,那是她从高中同学那儿换来的高中课本。 她为了提高整个学习的氛围,请余三舅帮忙打了一个书架,上面有她淘来的各年级的课本,有她从县里、公社带回来的各种纸质科普资料,还有近期的报纸…… 现在还没有摆满,早晚会摆满。 任何人,只要有学习进步的心,随手可得。 可惜到目前为止,翻动过这些东西,真正能看进去的人,屈指可数。 庄兰绝对是最勤奋的一个,只要有空闲,手上从来没空着过。 苏丽梅被她带动,偶尔也会学一学。 村里有上进心的人,像王老三、潘翠莲、曲茜茜、赵萍萍、春妮儿……他们自主学习的进度参差不齐,大多还处在认字的阶段,即便想要去看也很吃力。 他们和知青的能力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而他们和村子里参加扫盲的普通村民们又有差别,上进心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已经在逐渐拉开距离。 按理来说,人不应该分出个三六九等,可事实上,哪怕从同一个起跑线出发,也不会一同到达终点,甚至有些人根本不会走到终点。 区别就是这么明显。 赵柯给了他们均等的机会,并且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还有告诉他们会恢复高考吗? 然后呢? 她还能拖他们到什么地步呢? 想要上进的人,陷在泥潭里也会奋力爬出去,不想要上进的人,拥有多好的条件,仍然不会珍惜学习的机会。 赵柯可以递梯子,也可以伸手拽一把,可是最终决定要不要爬上来的,是他们自己。 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成本,赵柯也希望,能给更努力的人更大的空间。 学校—— “你说要单独开个加强班?” 顾校长不解,“有必要吗?” 赵柯道:“就像学校分年级一样,扫盲的进度不同,也得有所区分,不然,让学得更快的人去迁就普通社员们学习的进度,太浪费了。” “要是这样,老师是不是太多了?” 赵村儿大队现在在教育资源上的倾斜远超于其他方面的基础建设。 赵柯淡淡地说:“有庄知青和苏知青,现在还多了个方知青,她们三个完全可以胜任扫盲的工作,如果有必要,我可以跟大队长申请,让她们平时不用参加其他劳动。” 三个女知青只有庄兰从来不偷懒,但她瘦小、体虚,到赵村儿之后吃饱,经过锻炼,比刚来的时候高了两三公分,活儿干得也就一般。 苏丽梅和方静,苏丽梅态度上比方静能强上两分,其他方面……五十步不笑百步。 把她们从农活中抽出来,对赵村儿大队的影响不大。 而且,也不能可着傅知青、刘知青他们几个男知青压榨。 赵柯公平地对待每一个知青。 “耕种逐步机械化,慢慢就会抽调出更多的劳动力,想要往其他方面发展,文盲可不行。” 顾校长当然认可她的说辞,“读书总归是好事儿,行,我会安排的。” “谢谢您。” “应该的。” 顾校长对赵柯说:“还有个事儿,你不来我也准备去找你。” “什么事儿?” “关于树根儿的。”顾校长叹道,“学校那个小屋子,太冷了,我给他砌了个小炉子,可树根儿听话是听话,到底……我们夫妻不太放心他看炉子,万一不小心碰倒,伤到自己或者着火怎么办?晚上总得起夜去查看。” “而且明年盖学校,不可能单独给树根儿盖个屋子住,我和吴老师当然希望他能住到我们家里,可是名不正言不顺……” 只要刘广志不同意过继,树根儿不可能过继过去。 顾校长夫妻就不好明目张胆地带树根儿回家住。 赵柯思忖片刻,问:“土窑出砖,大队长怕有人来偷砖,打算每天安排人住在村外大库看砖,你们要不要带树根儿住到那儿?” 顾校长没想到可以这样儿。 赵柯跟他说清楚:“树根儿一个人去住,不安全。老谷家养了只狗,大队长说想要借一段儿时间,放在土窑那边儿养着,所以不用熬夜,狗叫了起来看看就行。” “那头儿暖和,村儿里应该不少人乐意去看库,还能省柴,就是现在吃饭可能不太方便。” “那倒是没什么,每天起来回家现做现吃也方便。” “或者弄个小炉子,都行。”赵柯道,“不过这肯定不是长久的办法,先过了今年冬天,大队再看看,有没有什么法子。” 顾校长点头,“那我和吴老师商量一下。” “好。” 下午,赵柯找余三舅再打一张桌子。 余三舅二话不说答应下来,还问她:“要不要凳子?” 赵柯毫不客气,“要。” 余三舅干活儿利索,赵柯要求又不高,半天功夫就打出一张桌子来,按照她的要求摆在库门口。 第二天,赵柯拿了本空白的工作手册放在桌上,然后叫来庄兰和苏丽梅。 “大队在这儿设立一个登记处,库里在忙或者扫盲班没下课,有外人进来,都让他们登记,然后在旁边儿等着,不能随便进出。” 两人很怀疑,“他们能乐意吗?” “这是为了完善赵村儿大队的管理,到赵村儿就得守赵村儿的规矩,万一以后咱们做什么需要保密的东西,临时关门太仓促,你们就当是提前演练。” 庄兰和苏丽梅对视,“好。” “现在条件比较简陋,门在工作间,桌椅只能放在这儿,过段时间可能会比较吵,影响你们学习,先克服克服,以后大队肯定会有解决办法。” 赵柯发现问题,就会解决问题,当下解决不了,也一定会记得。 庄兰和苏丽梅都很相信赵村儿大队的务实。 庄兰道:“我和丽梅谁有空就坐在这儿,不影响我们看书。” 苏丽梅附和:“坐着又不累,我也没问题。” “那这个任务就暂时交给你们,以后会调整。” 赵柯又拿了大队办公室的锣,挂在墙上,“有什么事儿就敲,声音大,村里能听见。” 而顾校长和吴老师商量完,都同意搬到这边来住。 赵柯也告诉两人,有事儿就使劲儿敲锣。 正好,白天和晚上值班的人都有了。 · 赵村儿社员们对多了个登记桌,都没什么意见,反正拦的不是他们。 外村儿的人大多震惊于赵村儿的变化,拘谨之下,都老老实
相关推荐:
我的替身是史蒂夫
海贼:没有正义
大乾武圣!
金鱼尾(古言1v1)
禁脔(纯百)
总攻他是偏执狂
快餐车
九十年代刑侦日记
福瑞控的修仙道(人兽NPH)
他是恶龙(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