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我家的系统姬 > 第72章

第72章

够到她的手。 他没有握全手,只克制地握住她的手指。 “合作愉快。” 傅杭握完,率先松开手。 赵柯挥手,爽快地道别。 傅杭不适全无,心情愉悦地回去。 今晚,夜色真美。 · 转过天,春妮儿跟着孙大爷一起上工。 路上,所有人看见她,面上都有惊讶。 不过他们每个人都满脸笑意,惊讶过后,态度就平常了。 有跟孙家关系比较近的,还跟春妮儿说话。 “身体咋样?抢收的活儿强度大,能行吗?” 春妮儿轻声回应:“我能干的。” “回村儿就放心吧,有咱大队,你前面儿的婆家不敢到咱村儿来欺负你。” 春妮儿“嗯”了一声,顿了顿,道:“谢谢。” “有啥事儿吱一声,别不好意思。” 春妮儿又道谢。 …… 直到大家全都干起活儿来,春妮儿见到的每一个人都干劲十足,每一张脸都带着笑。 没有苦闷。 只有笑脸相迎。 春妮儿不懂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只是极其明显地感觉到,赵村儿和李村儿不一样,现在的赵村儿和她记忆里的赵村儿,也不一样。 但这种不一样,是好的。 春妮儿满足而踏实,每一次弯下腰割豆杆,都没有在李村儿时的麻木。 她知道,她选择一定没有错,生活一定会向好。 而赵村儿的不同,外村儿的青年们同样感受颇多。 赵村儿大队的人在他们眼里,积极,阳光,向上…… 他们各自的大队,即便大家都在守规矩地上工,可表情是不一样的,心态是不一样的,集体的面貌是不一样的。 他们任劳任怨,但不会多干一点儿额外的活儿。 他们也有追求,但还只是多攒一间屋子,多吃一口饭。 不像赵村儿,他们在大队干部的带领下,勤劳肯干,谈论的是“砖瓦房”、“明年”、“以后”…… 就好像,其他大队还在为了温饱努力,赵村儿大队已经起跑,有更远大的未来。 赵村儿大队还不是空想,他们真的在一步一步地实现那个未来。 各大队的青年们各自都在议论赵村儿,向往赵村儿。 之前,他们中不少人看中赵村儿大队的条件,对赵村儿大队的姑娘们献过殷勤。 未婚姑娘就那么几个,这些青年火气大,私底下还闹过一点儿矛盾。 后来姑娘们提出婚后不想离开赵村儿,很多男青年退缩了。 因为赵村儿烧出砖,退缩的男青年又不介意“倒插门儿”被人讲究了,蠢蠢欲动。 杨菲和靠山屯儿大队的罗风因为之前跳水救人的事儿,有了联系,她帮他补个衣服,他看见她干活顺便儿帮把手,一来一往,渐渐就有了暧昧。 自从俩人眉来眼去,罗风整个精气神儿都很不一样,按照靠山屯儿大队其他青年的说法,就是“吃了最甜的蜜,满面春风惹人来气”。 等到一男一女心照不宣,罗风找到个机会表了意,杨菲也跟他说了留在赵村儿的事儿。 当时罗风也有点儿抗拒犹豫,回去跟同大队的青年一说,大家伙一致的意见都是—— “你是大队长侄子,又不是娶不着媳妇儿,咋能找对象不娶回家,还上门儿呢。” 但罗风有一个好处,他遇到事儿不是那种不管不顾直接变脸的,而是先了解、沟通,再决定。 于是他就听说,赵村儿被追求的未婚姑娘们以后都想丈夫留在赵村儿。 他还听说,六河子大队的马盛跟赵村儿的姑娘定亲,两家已经商量好,婚后马盛的粮食关系转到赵村儿。 至于缘由,杨菲给他了——因为赵村儿好,比别的村儿好,他们明明可以有更好的生活、更大的追求,为什么一定要因为婚嫁习俗,必须住到婆家。 这理由,很现实,并不是“舍不得娘家”、“抵触婆家”之类充满个人感情色彩的原因。 所以,罗风理智地观察着赵村儿,理智地跟杨菲沟通,理智地考虑。 “赵村儿烧出砖”,“赵村儿很快要盖砖房”的消息一传开,其他青年态度大变,罗风同村的青年们也变了态度。 “要是能住上砖房,转粮食关系到对象家,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今年一个涝灾,他们大队的条件就超咱们大队一截,你看他们这么忙活,以后不得更好。” “六河子大队的马盛是不是早就知道啥风声?” “罗风,我要是你,肯定立马答应,能留在赵村儿大队多好。” …… 罗风已经去看过放在赵村儿大队部的砖,根本不用他们劝说。 不过罗风去找杨菲的时候,问她:“如果我因为赵村儿条件好,答应留在赵村儿,而不是因为喜欢你,答应留下,你心里不会硌得慌吗?” 杨菲的回答是:“喜欢重要,条件也重要,喜欢不能当饭吃。我们赵主任说了,结婚就是要衡量,男女彼此挑选,你可以衡量我的条件,我也可以衡量你的条件,大家是公平的,没必要遮羞。” 罗风沉默。 杨菲有些紧张,“怎么了吗?” 罗风看她,眼神复杂,“你没发现,你有个很大的问题吗?” “问题?” 杨菲低头看自己,她有什么问题? “不,不只是你。”罗风纠正自己的话,“你们赵村儿好多人,都是这样。” 杨菲迷糊,“啊?” 罗风道:“你们说话的时候,总有个习惯,‘我们赵主任说了’,‘赵主任让我们’,‘赵主任’……” 每天都“赵主任”。 杨菲听他说之前完全没意识到,微微张嘴,“是这样吗?” 罗风肯定地点头,“是。” 杨菲想了想,不在意,“赵主任有道理嘛,你以后也会的。” 罗风看她这样,心里不太舒服:“……我跟你坦白过的,我之前对那位赵主任有过一点好感,你都不吃醋吗?” 杨菲:“……” 她该怎么告诉他,他们赵村儿男青年对赵柯的复杂感情? 再保留一些神秘感吧,虽然不太多…… 第93章 两块儿砖的影响力大且绵长, 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村人如何热情高涨且不说,已经有不止一个赵村儿姑娘跟赵柯说,她们确定了对象,对象也愿意留在赵村儿。 不过她们也都说, 要等男青年们回家后跟家人沟通, 才能完全定下来。 杨菲是目前唯一一个明确告诉赵柯:“罗风说他能给自己做主, 他想留在咱们赵村儿。” 今天的抢收任务是掰苞米, 搬运的活儿更重,所以赵柯、赵芸芸跟妇女们一起掰苞米, 想边干活儿边聊天, 相熟的就会凑在一起。 赵柯问杨菲:“你们两个现在就算是正式说开, 过明路了?” 杨菲害羞地点头, “是,他现在是我对象,我爸妈都同意。” 赵芸芸掰下一棒苞米,扔到中间的苞米堆儿里, 对罗风有些偏见:“他之前还跟人打听赵柯呢, 变得也太快了。” 杨菲一顿,低声反驳她:“你之前不是总在那个傅知青身边儿转?最近怎么不见你盯着他了?也变心了?” “那是因为……”赵芸芸说到一半儿,瞥向赵柯,咽回去,扬着下巴说,“那是因为住在赵柯家, 离得近了, 我发现傅知青根本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她手上还戴着傅知青友情提供的线手套, 留口德没说对方的坏话。 杨菲没怀疑她的话。 赵芸芸从小就不是知难而退的性格, 如果是傅杭不喜欢她, 根本不足以让她放弃,那就只能是她自己放弃了。 “你还没回答我的话呢。”赵芸芸一边掰苞米一边说话,一张嘴吃了一嘴灰,噗噗吐了两口,执着地问,“你心里能舒服?别以后为了这种事儿吵架,再心里埋怨赵柯。” “手巾绑上。” 赵芸芸不爱绑,但吃了灰,还是听赵柯的话,抽出手巾绑在脑后,期间眼睛始终盯杨菲。 杨菲说:“其实还有别的原因,罗风说他在县里见过咱们,对赵柯印象深,所以靠山屯儿选男青年,他才报名过来,到咱们村儿之后就关注赵柯多一些。” 她看向赵柯的脸,好看的,印象深很正常。 赵柯没想到还有前因,想了想,问:“是招兵那次?” 杨菲点头,“他说排在咱村儿后面,我们都太紧张了,没有关注过别人。” 其实关注了,但也只是对竞争对手的那种关注,审视其他人的身高体形啥的,按照性别,杨菲她们几个女孩儿当然主要打量的是其他女青年。 反正杨菲当时完全没注意到罗风的存在。 赵柯更不可能注意到,了然地点头。 赵芸芸说话不过脑子,“没选上啊,他个头比赵枫是矮一些。” “一百七十多公分,比我高一头呢,没选上的人那么多,很正常嘛。” 赵柯给了赵芸芸一个适可而止的眼神。 赵芸芸撇嘴。 杨菲不好意思地看赵柯一眼,“他说他喜欢温柔点儿的姑娘,所以……” 赵柯和赵芸芸沉默。 所以,她们两个那一脚振聋发聩,打破了没有看透本质的男青年的幻想。 赵芸芸心虚地瞥赵柯,“赵柯不温柔吗?她多温柔啊……” 她这话说出来,杨菲沉默了,绞尽脑汁地说:“男人喜欢的温柔是那种……软绵绵的,说话轻声细语的,显得他强大的。赵柯是温柔,但是不一样,她比男人可靠,嗯……罗风如果有好感的是棉姐,可能就没我什么事儿了……” 赵芸芸吐槽:“男人肤浅呗。” 杨菲连忙摇头,对赵柯解释:“我不是说喜欢棉姐就是肤浅,棉姐也不是……” 她不知道怎么说,眼里有些急色。 赵柯安抚她:“没事儿,我知道你的意思。” 赵棉是柔韧的,她整个人没有任何攻击性,但她有底线,也折不断。 很多男人有掌控欲,喜欢的与其说是温柔,不如说是顺从。 杨菲不像大多数村里姑娘那么大嗓门儿,又善解人意,贤惠能干,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符合男人心中“温柔”、“好妻子”的形象。 不过,赵柯想到杨菲拿劁猪刀前慌张,下手时手起刀落的稳劲儿…… 她心理素质相当不一般。 三人掰到各自垄沟的尽头,换垄沟时,赵柯顺手拍拍杨菲的肩,“保持下去,扫盲班一定要好好上,你有前途的。” 杨菲眼睛里瞬间燃起火炬一样,兴冲冲地保证:“我一定好好学!” 她一下子吃了大力丸一样,啪啪掰苞米,没一会儿就把赵柯和赵芸芸落在后面。 赵芸芸望着杨菲越来越远的背影,抽抽嘴角,又好奇地问赵柯:“你觉得我有啥前途?” 赵柯上上下下地看她,看了很久。 赵芸芸不忿,“咋,我还没有点儿优点了?” “优点是有,前途嘛……”赵柯故意拖长音。 赵芸芸噘嘴,瞪她。 赵柯轻笑,“谁不是向前走?路有那么多条,我有说她走得是哪一条吗?保持学习,肯定没错,至于最终走到哪儿,是她自己选择的结果。” 她可没那个本事挨个指明路,就是犯了催人上进的毛病,说一说又不费事儿。 赵芸芸立马道:“我可不读书。” 学习又不只是读书。 赵柯催促:“赶紧吧,落下太远,你不丢脸?” 赵芸芸忽然生气,“最讨厌一起干活,比我勤快很多的人。” “讨厌也没有用,比你勤快的人太多了,你讨厌不过来。” 赵芸芸指责她:“你变了,你以前可不催我,我改口,我现在最讨厌你。” 赵柯不知不觉落下她一大段,“无所谓,你可以一直讨厌我,顺便给我垫底。” 赵芸芸被刺激到,加紧速度,很快就赶到赵柯前面,回头冲她嘚瑟地笑。 赵柯不以为意,匀速向前。等到赵芸芸一松散,两个人持平,赵柯就刺激刺激她。 每一次,赵芸芸都会被刺激到。 中间休息的时候,懒人赵芸芸一回头,惊了:她咋干这么多活?! 第二惊:怪不得胳膊抬不起来了…… 然后才想起来找罪魁祸首,愤而指控。 赵柯不痛不痒,毫无损失。 · 玉米掰了两天,割玉米杆儿又用了一天时间,赵村儿今年的抢收才进入下一阶段。 晒场堆满豆秸杆,需要打出来。 玉米直接进了大队的大库,得剥皮,还得剥粒儿。 这部分完事儿还得筛,分成上中下三等,分别入库。 这部分是慢活儿,尤其是剥玉米。 赶巧,庄稼从地里收回来的第二天,就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雪不大,细细绵绵的,下个不停。 这时候还没冷到份儿上,等雪停,太阳出来,有可能会化。 所以雪刚一开始下,赵新山就组织人拿之前盖白菜的草席,把黄豆杆全盖上了,草席不够,就用玉米杆儿。 一个早上,上面蒙了一层雪皮。 大队办公室生起了炉子,赵柯从外头进来,立马关上门,挡住雪花和寒气。 “来了?”赵新山招呼她,“过来暖和暖和。” 三人围坐在炉子周围,给赵柯留出了一个位置。 每次都是赵柯最晚来,但她从来不迟到,踩点儿踩得极准。 赵柯在门口跺掉鞋上的雪,才过去坐下。 赵新山道:“人到齐了,开会吧。” 今天全大队休息半天,赵新山就叫几人在大队部开小会。 赵柯从挎包里拿出本子和钢笔。 许副队长和牛会计也都翻开本子。 他们以前没有开会随时带本子和笔的习惯,当然,以前也没有这么多小会要开。 赵新山眉间挤出两道小峰,“粮食还没处理,又要盖大库又要盖土窑,天冷干活,太遭罪了。” 许副队长道:“今年从八月开始,整个大队就没怎么得闲儿,倒不出工夫干别的,已经尽量挤时间了,堆到这时候,也没有办法。” 其实大队要是不着急,留到明年天暖盖也行,可这样一来,今年这个漫长的冬天属实有点儿浪费。 牛会计建议:“大队今年不用交粮,村儿里粮食应该还够吃,不如黄豆和玉米晚点儿再收拾,先紧着大库和土窑干。” 赵新山想了想,“只能先这样儿,扫雪勤快点儿,糟尽不啥,到时候安排顾校长他们三个老师领着村儿里的娃娃们干。” 村里的孩子们干活儿,不是啥大问题,学校本来就有劳动课程,上头也一直宣扬学校的课程要和农业结合,跟劳动结合。 北方的孩子们读书的时候,春天种树,夏天打草,秋天捡地,冬天扫雪,哪个都是这么过来的。 这个没啥异议。 今天小会的主要内容,是社员们都关心的盖砖房,以及秋收分红。 大队办公室门儿对着的墙下,赵新山让人搬了个书桌放在那儿,两块儿砖跟供在那儿似的,谁进来第一眼就能看见。 后来傅杭他们烧出第二窑砖,又捡了最好的一块儿,搁在两块儿砖上头,摞成个小山形状。 赵柯对烧砖的进度最了解,“傅知青他们院儿里那个小窑,一窑只能烧几块儿,目前烧了几窑成品,稳定性还行,不过等大窑建起来,还得调试一段儿时间,出砖量肯定不大,而且真开始组织社员们烧砖,还得进行培训。” 这也是赵柯一开始只要求烧出百平米房子砖量的原因。 一冬天才百平米的砖量…… 许副队长失望,“照这么说,村里全盖上砖瓦房,得好几年啊。” 赵新山心里倒是有点儿数,说:“等大伙儿上手了,以后再多盖个土窑。” “那也得挺久,农忙的时候土窑又不能开,耽误出砖……”许副队长烦恼得挠头,“不过明年肯定能盖几间,先盖谁家?大队部吗?” 赵新山犯烟瘾,抓了把玉米须子进搪瓷缸子,拎起炉子上的水壶,浇在玉米须子上。 赵柯出声:“不,先卖出去。” 赵新山浇水的动作顿住。 三人全都看向赵柯。 许副队长问:“卖哪儿去?咱公社有几家能盖砖瓦房的?” 他们以为,赵村儿大队烧砖,肯定先供给村子里,毕竟目前确实没有啥市场,他们也没能力送到县里抢人家大砖厂的生意。 赵柯道:“有啊,公社不是要建酸菜厂吗?” 三人:对啊,公社还要建酸菜厂呢…… “!!!” 三人又震惊地看着赵柯。 牛会计问出来:“你早就打算把砖卖给公社建酸菜厂?!” “今年的白菜全都有着落,酸菜厂不急着建,只要明年秋后能投入使用就行,去别处买也是买,助力本地集体产业,不是皆大欢喜吗?” 三人:“……” 以赵柯的嘴皮子,三人丝毫没怀疑公社会同意。 那第一批砖能卖出去,赵村儿大队又能有一笔收入啊。 赵新山三人面上顿时泛起喜气儿。 “那今年大队卖白菜的六千三百八十四块钱,分多少给社员?”许副队长建议,“不如多分点儿,大家伙今年都能高兴高兴。” 牛会计翻开账本儿,“盖大库和土窑,都得花钱,咱小赵主任不是还说想买个手扶拖拉机?这就得去差不多一半儿,再留出明年用的……” 牛会计摇头,“分不了多少。” 许副队长道:“明年再花销,一家平均分个二十块,应该不难吧?往年没啥钱,算下来一个工分就毛分的,今年大家又受灾,又辛苦大半年,多少得犒劳一下吧。” “犒劳是得犒劳……”牛会计捏着账本儿,精打细算,“要买白菜种、稻种、猪崽、水车零件儿……养拖拉机得买柴油,还要配犁、播种机、旋耕机、车斗……” 许副队长听得眉头一跳一跳,“这要是都配上,咱大队那点儿钱哪够?” 牛会计继续说:“还得添置一些农具、工具……” 许副队长打断他,“别说了别说了。” 赵新山看向赵柯,“你咋不说话?” 赵柯眼含笑意看向许副队长,故意道:“烧砖最好还是用煤,又得一笔开销,咱们大队留出来的庄稼种子产量有点儿低,我的想法,最好买高产种子……” 许副队长眼神麻木,“有多少钱都不够霍霍的。” 他们大队账上现在以前没这么多钱,恨不得一毛钱掰两半儿花,没想到现在钱多了,还是烦恼不够花。 赵柯忍俊不禁。 三人看向她,牛会计脑子转得快,猜到她有主意,笑道:“小赵主任,有啥想法赶紧说吧,别折磨许副队长了。” “咱们不是有傅知青吗?”赵柯笑眯眯地说,“什么旋耕机播种机……就像水车,能买零件买零件,能自己做的,尽量不花钱嘛,木头的有点儿损耗也无所谓,咱们又不缺木头。” 这倒是。 三个人齐齐点头。 不过,牛会计好笑地说:“咱们大队揪着傅知青一个人使劲儿使唤,是不是不太地道?” 赵柯犹豫了一下,“那把其他几个知青都带上?咱们这也算是帮他们挖掘潜能了吧?” 三人微顿,随即大笑起来。 赵柯还叹气,“明年还有没有新知青来了?咱们大队多要几个,用得上。” 赵新山失笑摇头,“没有,哪会年年都有。” 赵柯知道没有,小说里说过,傅杭他们四个是赵村儿大队的最后一批知青。 但他们这儿不够用,别的地方有啊。 赵柯心里有了打算,暂时按下,继续道:“关于分红的钱,我有个想法……” 赵新山问:“啥想法?” 赵柯慢慢说明。 三个人越听脸色越奇怪。 许副队长纠结,“不合适吧?” 赵柯振振有词,“社员们是不是拿到了高于往年很多的分红?” 是,但是…… 赵柯:“钱是不是都花在刀刃儿上?” 是,但是…… 赵柯又问:“咱们是不是都没有私心,只为了村子发展得更好?” 是,但是…… 赵柯最后问:“最终受益的是不是所有社员?” 是…… “既然这样儿,我这个想法,是不是可行?” 赵新山三人对视,眼里满是无奈。 可行是可行,但这么干,大队脸皮有点儿厚啊。 赵柯拍拍胸口,“放心,我来说。” 牛会计

相关推荐: 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   小和尚,花   染指之后【校园1v1】   心动难捱(H)   无法逃脱(H)   (总攻)百草缭乱   舅舅,你行吗   拆骨入腹(1V1 H)   情侣与夫妻   咬上你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