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我家的系统姬 > 第56章

第56章

一个建议,咱们大队缺人,把握住机会的同时,如果能把人留在咱们大队,就更好了。” 姑娘们娇羞地抬不起头。 有社员语带调侃地喊:“赵主任,要不你给自己也找个对象呗?” 傅杭注视前方的赵柯。 赵柯大大方方地回说话的社员:“我要是有相中的,那能放过吗?”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傅杭心里有些泛酸,可多看她几眼,嘴角又往上扬。 赵柯是以妇女主任的身份在对姑娘们说话:“找对象、结婚,本来就是要看条件,男看女,女看男,都互相衡量,没什么好羞于启齿的,眼睛放亮了,挑好的,大家伙也都帮着把把关。” 气氛很好。 社员们全都笑着应承:“肯定的。” 正视起找对象的事儿,姑娘们害羞的情绪仍在,却坦然了不少。 赵柯:“不管大队到时候怎么安排他们,安排到谁家,吃几口粮怕什么,不吃饱哪有力气干活?还有,该大方的时候大方点儿,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先把人哄到咱们大队,就算以后发现不对,也晚了,咱还能让他们跑了不成?” “哈哈哈哈……” “咱们赵主任说的对!” 有个人喊话:“就算全留下,也没几个啊?” 赵柯闻言,故意语带嫌弃,“那还不是咱村上一辈儿不争气,才生这么几个姑娘。” 笑声又起。 都是追儿子,啥时候有嫌姑娘生的少的。 不过按赵村儿现在的情况,可不是姑娘更吃香。 社员们不自觉地就跟着赵柯的逻辑跑,完全没想过,招婿入村这事儿跟一贯的风气不太一样。 脑子里还遗憾,九十五个男青年呢,多能干啊,可惜了,他们村儿姑娘太少,拿不下。 赵柯最后交代一句:“这不是简单的男女青年找对象,是咱们整个赵村儿大队发展的大事儿,大队长说要展现咱们大队的精神面貌,大家都严肃对待,务必要让客人们宾至如归。” “行!” “没问题!” “赵主任你就瞧好吧。” 赵柯一拍手,“很好,都明确了,抓紧起来,准备迎客了!” “散会!” 作者有话说: 还不够肥,我明天再努力 第73章 一个村几十户, 当然不可能所有人都同心同意,但和集体相悖,肯定要在大队落埋怨,就像之前赵老二一家一样。 谁都不想在村子里不好过, 所以结果就是, 赵柯一番话, 整个大队都忙起来。 许诚一路回家, 看到那些老老少少在院里院外,全都在大扫除, 心情很憋闷。 等到回家, 发现他爹妈和妻子也都在忙活, 坏心情直接写在了脸上。 许副队长手里拿着镰刀, 正在削树枝,准备补木围栏,随口对儿子说:“你咋才回来,过来帮把手。” 许诚原地停顿片刻, 听话地走过去, 帮父亲扶着树枝。 许副队长道:“赵柯说明天赵萍萍的对象家上门,要是拾掇半截弄得乱糟糟,咱大队形象不好,一会儿弄完围栏,你把外头的树枝划拉进院儿。” 许诚不愉,语气里露出几分酸刻来, “爹, 你现在咋也赵柯长赵柯短的, 她一个小丫头, 别捧太过, 再飘起来。” 他在父亲面前,是个各方面意义上的“好”儿子。 许诚小时候,许副队长看老队长和前妇女队长刘三妮儿都极力支持家里的孩子读书,也不断对儿子灌输“要好好读书”的观念。 但许诚从小心思多,慢慢养成了爱钻营的性格,实际不努力又装得很用功,考了三年公社初中都因为各种“意外”没考上。 许副队长虽然失望也只以为儿子运气不好,在许诚表示“不想给家里增加更多负担,以后可以在家里继续学习”之后,放弃让他继续考下去。 当然,最主要的是,那时候赵柯还没读出来,没有进工厂,村子里读过点儿书的人,也不过是留在村子里接父辈的班。 而且许诚一贯机灵周全的表现,足够许副队长引以为傲,坚信他不逊色于大队长的儿子赵瑞。 偏偏出来个赵柯。 许副队长有时候也嫉妒赵建国和余秀兰,咋就生出这么个闺女,也会唏嘘,赵柯光芒太盛,只要她在,大队长儿子和他儿子,都显得平庸了。 不过现在明眼人都清楚,赵柯以后的位置,实际不影响许副队长让许诚接他班。 许副队长安抚儿子:“明年选举,我就跟大队长说退下去,你别有情绪,提前跟赵柯打好关系,对你以后接任副队长有好处。” 许诚眉眼阴郁,无声地不甘:“凭啥我就只能做副队长……” 三十出头的人,没能力,又自视甚高。 父子俩重新夹好木围栏,天已经黑了,许诚越收拾外头的烂枝叶心里越难受,回屋就对给他端水洗手的媳妇儿丁巧巧发脾气。 “水这么凉,你不会兑点儿热水吗!” 水打出来放置很久,根本不凉。 其实还是因为嫌弃她大字不识一个,丁巧巧已经习惯了,低眉顺眼地舀了一瓢热水,兑进去。 许诚不耐烦地洗手,厌烦地不愿意多看妻子一眼。 丁巧巧安静地立在旁边儿,等着他洗完手,给他递手巾。 许诚嫌弃地看一眼她粗糙的手指,隔着老远拽走手巾。 丁巧巧懦弱地不吭一声,倒掉脏水,小声叫他去吃饭。 厨房里,许家六口人围坐在一起,丁巧巧安静地照看一家人吃饭。 许家大孙女十岁,小孙子七岁,但老一辈儿都想多子多福,许诚妈老生常谈:“你们俩还年轻,别管姑娘儿子,使使劲儿再多生一个……” 丁巧巧头埋得更低,不是害羞,是沉默。 许诚直接拒绝:“有俩就行了。” 事实上,自从儿子出生,许诚就很长时间才会跟丁巧巧有一次,最近几年,随着丁巧巧年岁长,人变老变得不好看,频率越来越低,许诚睡觉都离她老远,明显碰都不想碰她。 距离俩人上一次,已经有大半年了。 许副队长夫妻很满意丁巧巧这个孝顺能干的儿媳妇,是许诚不想生,他妈也就是念叨几句,不会埋怨儿媳妇啥。 许诚妈见儿媳妇垂着头,转移话题:“扫盲班停了一阵儿了,不知道啥时候重新开。” 许副队长是大队干部,让婆媳俩也去扫盲。 而许诚听了母亲的话,则是不以为然道:“我看她学也是白学。” 许副队长教训:“你以后要接我的班,不能有这种想法。” 许诚闭了嘴。 丁巧巧始终没再丈夫面前说话,她跟公婆相处都不如跟丈夫相处压抑…… · 今天,赵建发夫妻请了一上午的假,没去上工。 赵小草也想待在家里。 她明年就要考初中,赵萍萍不准她缺课。 赵小草只能撅着嘴去上学。 赵柯和赵五奶提前坐在堂屋里了,在马家人到之前闲聊了几句马家的情况。 六河子大队比赵村儿大队富裕一些,他们是附近几个大队里先养上猪的。 去年,杨菲她妈回六河子大队的娘家探亲,回来就在老槐树下吹乎六河子大队条件好,提到了六河子大队有一只母猪下了一窝崽。 大队长赵新山听进心里,去六河子大队买了两个猪崽,这才有了赵村儿大队这两头快要出栏的猪。 马家的房子是三年前盖的,特地给二儿子马盛也盖了一间结婚的屋子。 据马家说,俩人结婚,能给二十块彩礼钱。 这种条件,算是不错的,他们不愿意马盛结婚后跟赵萍萍住在赵村儿大队,很正常。 九点左右,马家四口人马盛父母、大哥还有马盛本人到赵村儿。 赵村儿的猪圈收拾得干净,没啥异味儿,赵萍萍等人的时候,就和朱大娘一起在猪圈干活儿。 马家人到村头跟赵萍萍汇合,免不了瞧一眼猪。 三十多头猪,饲养员伺候得精心,个个溜光水滑。 马父实在地夸了一句:“长得挺好。” 马母则是瞥了一眼猪圈,说:“没我们村儿的猪大,卖钱还早呢。” 个头大小,得看月份,赵村儿大队这几头猪才养几个月。 有的人家,是会想要在谈婚论嫁的时候占上风。 朱大娘有意无意地笑着说:“我们大队今年受灾小,不着急,是打算明年养够膘多卖钱,社员们分红能多点儿。” 杨菲妈的娘家人来借粮的时候说了,六河子大队今年受灾情况严重,已经打算把猪全卖了。 比较下来,现在赵村儿大队的实力不比六河子大队差,明年很可能要超过六河子大队。 当然,六河子大队的人不认可这个说辞。 马家父母和大哥跟着赵萍萍和马盛往家走,看见赵村儿家家户户的比上次来都要整齐一些,村里路也比之前平,心不断往下沉。 赵萍萍的弟弟还去当兵了…… 马家人当然希望儿媳妇娘家有实力,但不希望儿媳妇娘家太强势。 两家人见面,双方互相打招呼,主要是赵柯和马家人认识认识彼此。 赵小草嘴里成天挂着赵柯这好那好的话,马盛跟家里全说了。 马家人知道赵村儿的妇女主任年轻,但真见到了,还是惊讶于她的过于年轻。 然后马父马母一想到这个想到这个妇女主任在这儿,是因为赵萍萍家那离谱的要求,笑容都有些勉强。 大家互相寒暄完,纷纷落座。 赵建发夫妻都不是能说会道的,今天的主要发言人就是赵柯和赵五奶。 赵五奶跟马家夫妻俩好一通夸:“我之前就瞧着马盛好,好脾气、孝顺、能干……你们夫妻教得好。” 好话谁都爱听,马家夫妻面露喜色。 不过今天的目的,就是要议亲,马家夫妻开门见山:“我们都中意萍萍这孩子,结婚该有的,啥都不会少给萍萍,房子我们也早盖好了,结婚就有单独的屋子住。这条件……五婶儿,萍萍爹妈,没的说了吧?要我家老二搬到赵村儿,不合理。” 赵建发夫妻的观念,女儿出嫁应该去婆家,但赵萍萍主意正,大队现在也希望添人口,他们只能顺着。 现在马家夫妻这么说,他们都觉得有道理,说不出来啥,只能瞥赵柯和赵五奶。 赵五奶笑容慈和,附和马家夫妻:“是嘞,萍萍是我侄孙女,你们家不好,我咋能给孩子介绍呢。” 马家夫妻听这话,以为媒人认同他们,神情微微放松。 这个时候,赵柯出声问:“听说马大哥第二个孩子快出世了?” 马家老大下意识地回复:“是,七个月了。” 赵柯闲聊:“听说大的是小子,这又添一个,能住下吗?” 马母瞬间警惕,说:“咋住不下,两米的炕呢,再说我大孙子再大一大,可以跟我们住。” 赵五奶道:“小的时候还好,孩子长到十来岁,咋也不方便。” 马母立马道:“一家老小住在一个炕上的人家多了去了,这样没啥好挑的吧?再说,以后俺们攒攒钱,肯定要再起新房子。” 赵柯问得直接:“是要两个儿子都有自己的房子吗?” 这就涉及到兄弟俩分家的问题了。 婚还没结,就提分家,马家父母都有些不愿意接茬。 气氛有些凝滞。 马盛紧张,眼睛去瞧赵萍萍的神色,然而赵萍萍很平静。 其实很多人家,儿子结婚就会分出去单过。 有些父母之所以掐着不放,想扶持儿子生活是一个原因,恐怕也有掌控欲作祟的原因。 还是得有足够的好处。 赵柯问:“你们大队能给萍萍姐同样的工分吗?” 不能。 妇女正常上工的工分就那些,六河子大队倒是也有饲养员,可已经有固定的人,不可能挤下去。 马家人没说话。 “我说话直接,你们别介意。我六叔家不是要招赘,是为萍萍姐和她对象的将来打算,这个对象不管是不是马盛哥,萍萍姐都会提出这个要求。” 赵柯给他们算一笔账: “我们大队的猪,你们也看见了,以后会一直养下去,这一批猪的分红,萍萍姐对象没有,但是下一批猪,萍萍姐如果结婚了,并且粮食关系还在我们赵村儿大队,她的小家庭是可以分红的。” “你们大队也养猪,这个分红大概有多少,应该有数吧?” 马家夫妻对视。 政策是斤猪斤粮,养猪确实是一笔很大的收益,这个没法否认。 但是,马父道:“俺们村儿也养猪,也分红。” 赵柯点头,没揪着这个说,转而问:“有个事儿,你们大队得到消息了吧?过两天,公社书记和主任还有各大队要来我们大队实地考察,然后各大队各出五个人为我们大队干一个月活儿,抵排水渠技术指导。” 马盛出声:“我们大队选了我。” 赵柯继续算:“我们大队前段时间又开了一百亩地,各大队的人来主要也是开荒,我们大队打算在河边开出一百亩水田,种水稻。这些地以后收成,粮食关系在我们大队的社员都会分红。” “那得多少地?你们大队干的过来吗?” 赵柯当然不会说他们缺人,只是轻飘飘地说了一句:“我们大队今年刚买了一头牛,明年打算买个手扶拖拉机。” 拖拉机?! 十里八村都没有一辆。 莫说马家人一震,连赵五奶和赵建发一家都惊讶地看向赵柯。 赵柯一脸淡定。 计划确实有,但具体买不买,啥时候买……吹牛又不用负责。 马家那所谓的“还要盖房子”,不也是空头支票? 赵柯意味深长地说:“好女不愁嫁,以我萍姐的条件,肯定不愁找对象,而以我们大队的发展前景,肯定也不愁找愿意迁过来的对象。” “我六叔六婶儿有拴住儿哥那么出息孝顺的儿子,冒着被误解、得罪亲家的风险提这个条件,目的是想让女儿女婿未来富裕一些。父母都是一片慈爱之心,你们应该也希望儿子将来轻松一些吧?” 马家夫妻无法反驳。 她全程都用“萍萍姐对象”来说话,很明显告诉他们,马盛不是不可替代的。 “我六叔他们请我这个妇女主任过来说和,不是要施压,逼迫你们家同意,是因为我能说明白这里头的利害关系,说话在村子里有些力度。” 赵柯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纯良,一副为他们考虑的口吻:“马盛哥迁到我们大队,也不会长久的住在岳家,肯定要盖新房,你们适当多出一点彩礼作为小夫妻启动金,以后家里不用盖新房,孙子大一点有单独的屋子住……” “好处繁多,坏处好像只有儿子不在身边,不过咱们两个村儿离得不远,来往也很方便。” 赵五奶跟她打配合,叹气:“我打心眼儿里觉得这俩孩子真是般配,要是能成,以后日子错不了,要是不能成……也是缘分不到。” 马家人全都着急了,“有缘分着呢,肯定能成。” 赵柯眼里笑意显现。 人口+1。 经验+1。 第74章 女人不会做家务, 婆家嫌弃,嫁不出去。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女人嫁到婆家去,就是婆家人。 男主外,女主内。 女人挣点儿就行, 累死累活, 不如找个好男人养, 本本分分地生儿育女…… 这些似乎“天经地义”的论调, 几乎伴随着每一个女孩儿的成长。 赵萍萍和马盛处对象有一段时间了,她对马盛的好感也确实与日俱增。 不过结婚要计划长久的未来, 她深信留在赵村儿大队更有前途, 已经做好准备, 如果马家人打定主意不愿意, 就放弃这段关系。 赵建发夫妻舍不得女儿嫁出去,但并不认可赵萍萍想要留在大队的的选择,一直劝她不要任性错过马盛这样好的对象。 只有赵柯,把找对象、结婚这件事儿摊开来说。 其实是个各取所需的关系, 无论男女, 都在彼此衡量。 没什么好羞于启齿,遮遮掩掩的。 谁不图点儿啥? 男人希望妻子美丽、柔顺、任劳任怨,妻子娘家实力雄厚助他少奋斗二十年…… 女人也可以光明正大地希望丈夫英俊健壮、勤劳肯干,甚至是富有…… 影响一辈子的事儿,凭什么不能挑? 就该挑,大家都挑, 可劲儿挑。 不成?没事儿, 还有下一个。 赵柯给了赵萍萍底气。 而直到马家人松口, 赵萍萍始终平静的脸才有了些许变化。 马盛欢喜地看向赵萍萍。 赵萍萍跟他对视, 回了他一个笑。 马盛一下子心里踏实很多, 也回了她一个高兴傻了的笑。 两家婚事的具体细节,赵柯没再参与,中途离开了六叔赵建发家。 大队办公室—— 赵新山问:“咋样?两家谈成了吗?” 赵柯点头。 “定下日子,就快了。”牛会计端着搪瓷缸子,笑着调侃,“咱村儿的姑娘招婿进来,小子们也娶媳妇儿进门儿,有咱们小赵主任在,便宜是一点儿不给别人占。” 一句话,连比较严肃的赵新山都笑起来。 人丁兴旺,意味着他们的村子欣欣向荣。 不过,也有些小烦恼。 赵新山和许副队长面对面坐着,正在讨论九十五个青年的安置问题。 全都是陌生人,而且年轻气盛,防人之心不可无,得考虑村子的安全,尽量避免冲突。 “最好是集中在一块儿,地方大,有年轻媳妇儿、姑娘的人家排除……” 陈老爹家里就他一个人; 孙大娘家只有他们老两口; 村里还有个独居的老人,老木头儿; 知青点对面的石头是个孤儿; 朱建义家就他一个儿子,朱建强去当兵,空个屋子; 傅知青家也可以空出个屋子…… …… 数下来,不够九十五个人住。 干部得起到点儿表率作用,牛会计道:“我家也可以住几个。” 其实赵柯家也有空屋子,她也可以搬去跟余秀兰同志一起住,但是她们母女俩单独在家,不方便安排男青年。 赵新山捏着烟卷,转了转,对赵柯道:“让你嫂子和芸芸上你家住去,我家也能空出两个屋。” 他这么说,提醒了赵柯,“萍姐和小草也可以到我家住,萍姐对象说他是六河子大队的人选之一,正好住六叔家。” 这样,能安置下一大半儿的人。 赵柯又道:“我姥姥家的屋子也空着呢,回头让我舅舅他们去收拾下东西,烧火烘烘屋子,能挤十来个人。” 牛会计大致算了算,“这就差不多了。” 口粮先由各家出,等到秋收后年底结算,大队补还。 四个人又商量了一下怎么安排人干活。 牛会计笑道:“一个月结束,今年的活儿全能干完,就到农闲了。” 北方的冬天漫长,农闲时间也格外漫长。 赵柯见不得人闲着,已经开始盘算着给社员们找点儿事儿干。 而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还是接待客人们。 考察的前一天,大队又召集社员们开会,简单提醒了一些注意事项:收好比较贵重的东西,不要发生矛盾,发现啥事儿都报给大队…… 社员们全都记住了。 一个格外安静似乎又带着点儿不同寻常的夜晚过去。 第二天一早,赵柯打着哈欠出门儿,就看见余秀兰同志穿上了战袍——她以前去公社开会才会穿的衬衫和长裤。 余秀兰的头发一丝不苟地挽成发髻,明显沾水仔细抹过头发,头上一根碎发丝都没有。 她还描了眉毛,抹了红嘴唇!!! 赵柯:“……” 亲爹呦~这千年难得一遇的画面,你错过了! 余秀兰咳了一声,不自然地问:“你看我这样行吗?” 赵柯实话实说:“有点儿过于红了,像吃了死孩子。” 吃死孩子是本地形容,老人们常用来说嘴唇涂得太红或者太黑。 余秀兰听后,瞬间面无表情,还不死心地回屋照了照镜子,越照越别扭,越看越奇怪,最终去打水洗掉了。 她再出现在赵柯面前的时候,脸上干干净净的。 虽然这样看着比较顺眼,但赵柯还是笑着说:“妈你要是想化妆,一会儿我帮你吧。” 余秀

相关推荐: 快穿之苏乳香   荡妇汤加丽(H)   缺月昏昏(女尊NPH)   快穿之浮生若梦   钝刺   怪疾   白安安的奴妻日常_新御宅屋   为妓_高h   逢床作戏(H)   我也喜欢你的女朋友(男小三 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