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有能力有文化有热血,这个名额非你莫属。” “大伯,我是问受灾,公社给咱们多少救济粮救济款啊?” 赵新山三人皆是一怔,没想到这时候她还关心这个。 许副队长满心感叹:她可真稳得住。 赵新山整理思绪,说:“整个双山公社都受灾,咱们处理得当,损害在各大队中算是小的,得到了公社的一致表扬。上头发了文件,免了双山公社今年的交粮,段书记和吴主任说赈灾得紧着灾情严重的大队,鼓励咱们大队自行解决苦难,给了咱们这些奖励,让咱们发给这次暴雨中表现出色的社员。” 赵柯:“……” 也就是说,赵村大队没有救济粮和救济款,公社给了点儿东西,一通口头表扬和鼓励,就让他们大队自力更生了? 那些东西还是公社办不花钱就能拿出来的。 抠! 也太抠了! 赵新山叹气:“段书记和吴主任让咱们大队理解他们的难处,我也没法儿说,而且这还给你一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呢,往年咱大队都轮不到。” 这有什么用,一点儿不实际。 但大家都觉得这名额很好,赵柯也不能表现出嫌弃来。 “对了,我去公社食品站问了……” 赵柯三人全都紧盯着他,“怎么样?” 赵新山摇头,“食品站不收萝卜白菜。” 牛会计失望,“那种萝卜白菜就没用了……” 许副队长一脸“早就知道”的表情,“要是能收,其他大队早就有人种了,看来那些地只能荒着了……” 赵柯不甘心,“那县里呢?县里不行,市里呢?” “行不行的,那老远,运出去成本得多高啊,根本不挣钱。” 赵柯道:“也不指望挣钱,能多换些口粮就行啊。” 许副队长说:“不挣钱,也不能赔啊。” “那就没别的法子了?” 牛会计道:“现在太晚了,要是早两个月,还能种土豆啥的。” 要是早两个月,他们也能补苗啊,现在不就是时间太晚了吗?一下霜,就零下,什么作物都扛不住。 赵柯还是不死心,“我想再去公社一趟,要是条件允许,我再去县里一趟。” “路还不干爽,客车应该不通。” 赵新山去公社,牛车走得都费劲,但他没阻止赵柯去公社,“正好你去公社一趟,上工农兵大学有啥手续,你直接办了。” 赵柯一笑了之,没应承什么。 · 余秀兰喜眉笑脸的,知道赵柯要去公社,二话不说就给她塞了十块钱,“去,得去,骑不了自行车,让你板儿叔送你。” 赵柯有些打算,还得去公社大院儿一趟再说,就决定暂时先不影响余秀兰同志的心情了。 第二天一早,她坐着板儿叔的牛车,比往常多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公社,还甩了一身大泥巴。 板儿叔送她到轴承厂,把她自行车放下,就赶着牛车回去了。 赵柯把自行车靠在轴承厂传达室门口,问门卫:“孟哥,能打电话不?” “能,你进来打。” 赵柯笑着说:“我想找刘哥帮个忙。” “那我给你拨。” 门卫拨电话过去,等了一会儿,接通,跟那头说找保安队长刘志刚,就挂断了。 十来分钟后,电话铃响,门卫说了句话,就把话筒递给她。 “赵妹砸,找我啥事儿啊?” 赵柯说:“刘哥,我想请你帮我去县里的食品站问问,收不收萝卜白菜。” 刘志刚答应:“行,我明天就去帮你问。” “要是收酸菜、酱菜,也行;不给钱,给粮也行。”赵柯手指揪着电话线,语气里满是期望,“县里要是不收,帮我问问市里食品站的电话。” “行。” “谢谢刘哥。” 赵柯挂了电话,又向门卫道谢。 门卫收了她的钱,问她:“是为你们大队吗?” 赵柯点头,“这回受灾,社员明年日子不好过,总得想想办法。” 门卫看着她,笑,“你好像跟我以前见得,不太一样了。” 是吗? 不止他一个人这么说。 赵柯等姐姐赵棉下班,跟她一起回宿舍。 路上,赵棉说:“两周前突然下雨,邮递员没法儿下乡送信,就把姥姥的信送我这儿来了。” “姥姥说什么?” 赵棉看她,“姥姥说,想给你介绍个部队的对象,条件很不错。” 赵柯:“……” 不知道说啥好。 而赵柯到公社来,怎么也得去拜访于师傅。 然后于师傅一见她,就说:“正好你来了,前些日子,我好友跟我说,市里印刷厂招工,我让她给你报了个名儿,我还担心下雨耽误了,前天我问,那头招工也因为下雨延迟了。” 赵柯:“……” 她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机会像雨点儿般打来”。 说实话,这个印刷厂招工,对她来说,诱惑力可比工农兵大学大多了。 这算是甜蜜的负担吗? 第58章 当人面临选择的时候, 就是聆听内心真实声音的时候。 赵柯是个普通人,她面对诱惑,也会纠结。 工农兵大学对她来说华而不实。 那里初中生的比例都很少,有些甚至还要从基础学习开始, 如果她没有别的选择, 当然也会去, 然后努力抓住深造的机会, 为将来打下基础。 但她现在有选择,这个名额单对她而言, 就是浪费时间精力。 姥姥给介绍的对象……如果她急于跳出什么深渊, 当然是个选择, 但她没有那种困境, 压根儿不会考虑。 印刷厂,最实际,因为可以赚钱。 现在人缺什么,缺钱、缺物资、缺资格…… 有钱有票, 能解决不少烦恼。 赵柯当初卯大劲儿进轴承厂, 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乡下太苦了。 吃穿用,也就是能吃饱,根本舍不得花,再说的现实些,根本没地方花。 她要是去印刷厂,就是回到她一开始给自己计划的轨道, 先赚钱提高生活水平, 等恢复高考的时候, 努努力, 就能直接跳出现有的环境, 轻轻松松进入一个更好的阶层…… “你为什么看起来有犹豫?” 于师傅眼露不解,她原以为这是个好机会,赵柯知道,应该会欢天喜地。 陪赵柯一起来的赵棉倒是有些明悟,但她没说任何话去影响妹妹的判断,只是安静地看着她。 为什么犹豫…… 赵柯说:“公社也给了我一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 于师傅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能去大学学习,确实是个更好的机会。” 赵柯摇了摇头。 于师傅更加迷糊。 赵柯垂眸。 脚趾动了动,顶起有些破旧的布鞋鞋尖。 快破了。 人家都是鸟枪换炮,她回村儿之后,是胶鞋换破布鞋…… 鞋子是千层底,边缘都磨烂了,鞋底也因为常穿常走动,脚掌和脚后跟都磨损得厉害。 余秀兰同志前两天还说她“大脚走四方”、“脚忒废鞋”…… 而且别看她看起来大手大脚,她至今还没舍得花钱买过小皮鞋。 赵柯也不是那种埋怨的人,但是总有些人之常情……是吧? 许久,赵柯才轻声问:“于师傅,人到底该不该独善其身呢?” 于师傅没想到会听到这么一句话。 她想起赵柯现在是生产大队的妇女主任,前段儿时间还带着妇女养猪…… “学习,肯定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你到时候可以再回来……” 于师傅说到这里,戛然而止,到时候面对新的、比现在更好的选择,真的会舍得放弃大好的前途回穷乡僻壤吗? 这时候,赵棉开口,温柔而肯定,“你有权力选择怎么生活。” 于师傅是真正的良师益友,人品无需质疑。 赵棉毫不背人,对赵柯坦率地说:“没有任何人能要求你无私奉献,上进是你的权力,自私是你的权力,追求享乐也是你的权力……你没有伤害到任何人,无论你怎么选,你都不需要受到任何良心上的谴责。” “只要你的选择源是自于内心,你做这件事是快乐满足的,我都会坚定地支持你。” 赵棉这话,其实不符合当下的主流价值观,也不符合她本人和于师傅本人的一贯作风。 但于师傅立即点头,“是,这只是你个人的选择,不要有任何压力和负担。” 这一刻,赵柯就笑得很开心。 她很放得开,一只手挽上姐姐的手臂,另一只手挽上于师傅,“真好~” 于师傅有些许不适应,但很快就放松身体,面上含着笑,任她挽着。 其实赵柯心里的天平从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开始,就已经倾斜了。 她只是想要更坚定的选择。 很明显,她舍不得她在赵村现有的局面。 “瞎子”都能上路,她提灯夜行,改变指日可待,为什么不敢尝试? 人到底应不应该独善其身,赵柯不清楚,但是…… 三年。 她完全可以给自己三年的时间去用尽全力试一试,看看她能做到什么程度。 如果改变是翻天地覆的,巨大的满足感足以让她忘记辛苦,余生回味。 如果她能力有限,改变微小,那也很好,起码她问心无愧。 三年,就三年。 赵柯就以这三年为期,赌一把。 · 第二天,赵柯精神焕发地走出宿舍,打算先步行去公社大院儿。 有个女工喊住赵柯:“赵柯,门卫说有你电话!” 赵柯眼睛一亮,快步走到传达室,期待地问:“孟哥,是刘哥吗?怎么说的?” 门卫点头,“他说县食品站收白菜萝卜有份额,往年交白菜萝卜的大队就足够完成食品站的额度了。” 也就是说,实际是收的。 赵柯完全不气馁。 “市食品站和咱们市其他食品站的电话,老刘也打听到了,我给你抄下来了。”门卫递给她一张纸,“你拿好。” 赵柯接过来,夹进笔记本,一通道谢。 门卫摇头,“也不一定能帮上你们大队。” “帮上了帮上了。” 赵柯脸上笑盈盈的,真心实意地感谢。 最重要的就是信息。 “食品站收白菜萝卜”这个信息绝对有用。 “那就行。”门卫祝福她,“希望你们大队能顺利渡过这次涝灾。” “借你吉言!” 赵柯冲他挥挥手,欢快地小跑而去。 公社大院儿—— 赵柯看见院儿里停了一辆大型货车,见到程干事时,随口问道:“程干事,院里的货车是?” 程干事面带笑容地与她说话:“市里来放赈灾物资的车,下午就走了。” 原来是这样,跟赵村大队也没什么关系。 “赵主任是为工农兵大学来的吗?” 是也不全是。 赵柯回答他:“算是,我想见见段书记。” 程干事态度很客气,“你在这儿等会儿,我进去请示一下段书记。” “好。” 两分钟后,程干事出来,笑着说:“赵主任,段书记让你进去。” 赵柯进门,问好的时候,发现只两个月不见,段书记鬓角头发都花白了,眼角的皱纹变深,人也苍瘦了。 “小赵,来了,坐。” 赵柯坐在办公桌对面的木制椅子上。 段书记笑着表扬:“你们大队的表现,公社都知道了,这次你带领你们大队的社员为集体保住了大量财产,我和吴主任都很欣慰。” 赵柯说:“我们大队长回去就把奖状挂在最显眼的地方了,我们大队肯定会继续努力的。” 段书记笑,意有所指地说:“你们大队不要对公社的决定有意见就行。” “公社有难处,我们赵村儿大队上下全都能理解,也很愿意支持公社工作。” “你们能理解就好。”段书记十分欣慰,转而问她,“准备什么时候动身?” 赵柯作出一副犹豫的模样,道:“段书记,我来确实是为了工农兵大学的事儿,我想问问,这个名额,我可以给别人吗?” 段书记惊讶,“你不打算去?” “是。” 赵柯认真道:“我知道这个名额很珍贵,也是公社对我的认可,但我还是打算留在大队,和大队和公社一起度过眼下这个难关。” 段书记眼神浮起感动、欣赏:“赵村儿大队有你这样的有志青年,肯定会度过难关。” “是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赵柯自卖自夸完又被夸,也有点儿不好意思,“那这个名额……” “名额给你,是我和吴主任一致同意的,你自愿给别人,我们没有意见。” “谢谢段书记!” 随即,赵柯欲言又止。 段书记问:“有话就说,不要吞吞吐吐,你们大队要是有什么难处,公社能解决肯定尽量给你们解决。” 赵柯就厚着脸皮问:“段书记,另一个名额给谁,已经敲定了吗?” 段书记笑容减淡,提醒:“小赵啊,人不能太贪心,公社也得保持公平,不然别的大队该有意见了。” “但是我听说,咱们公社的工农兵大学名额,是轮着的,本来明年也该轮到我们大队了,现在这个名额,既然是为了表扬我的突出表现,应该算额外,而不是占用我们大队明年的名额吧?” 小说里,明年赵村儿大队会有一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为此大队里争得不可开交。 那既然本来就有赵村儿大队一个名额,这个名额的问题,赵柯得问清楚。 段书记双手交叉搁在办公桌上,沉吟片刻,道:“小赵啊,我也不跟你说虚的,咱们公社为了公平,确实是轮着给各大队名额,明年也不打算再给你们大队名额了。” “你先不要急着有意见,你想想,你们大队自己保住了庄稼和集体财产,虽然确实是团结一心的结果,可如果给你们大队两个名额,别的大队肯定要有意见,对你们大队的发展也不好。” 大多数人不会从自身找原因,只会见不得别人好。 赵村儿大队已经很显眼,要是有两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肯定要引起别的大队嫉妒。 “你的名额,由你自行安排,到时候直接报到公社就行,其他的就别想了。” 赵柯没有争取到第二个名额,不过她的名额能够自主,也不算白来。 她还要买白菜、萝卜种子,从公社大院离开,就去到供销社。 段舒怡还是那副悠闲的模样,暴雨几乎没影响到她,正坐在柜台后嗑瓜子,看见赵柯进来,才拍掉手上的瓜子皮屑,打招呼:“猜你这几天就得进公社。” 赵柯说:“有白菜和萝卜的种子吗?” “这个时候买,都是剩下的了。”段舒怡从货架上翻半天,拿出两包种子,“喏,白菜籽剩六两,萝卜籽剩三两。” 供销社怕卖不出去砸手里,通常不会收很多。 段舒怡道:“现在没什么人买了,你要是要,给你便宜价。” 赵柯不确定这些种子够不够种完那三分之一的地,就算不够,村儿里大家应该还有存货。 她拿得出这点儿钱,就直接付钱了。 “你要去读大学了吧?这是给你们大队买的吗?” 赵柯边往包里装种子边回她:“大学还没定好。” “我爸可是在家里夸了你一晚上。”段舒怡皱眉,上下打量她,“为什么没定好?你们大队有人使坏?要是有,你可要跟我爸说,让他给你做主。” 赵柯摇头,“公社点名给我,谁能使坏,是我自己的问题,你别多想。” “有什么问题,肯定要去啊,傻子才不去。” 赵柯:“……” 这么漂亮的姑娘,怎么骂人呢。 而段舒怡点完她,嘴角扬起一个想矜持又控制不住得意的弧度,小声儿说:“我又处对象了,县里的。” 她又要炫耀了。 赵柯皮笑肉不笑,“恭喜啊。” 段舒怡细眉上挑,面颊娇俏,“说来你也算半个媒人,我告诉你个好消息。” “半个媒人,什么意思?” 段舒怡清了清嗓子,有几分扭捏地说:“他叫丁正阳……” 丁正阳…… 半个媒人…… 丁…… 赵柯微微睁大眼睛,“丁小慧?” 段舒怡抿嘴笑,点点头,“她哥哥,那回去县里,我在她家住的,我们俩就看对眼儿了。” “你们这关系,属实有些乱啊。” “乱什么?”段舒怡得意,“我们姑嫂关系好着呢,我跟你说,现在你已经排到后面去了,得讨好讨好我。” 赵柯伸手,在她下巴底下挠了两下,“是这么讨好吗?” 段舒怡反应了一瞬,气得伸手打她,“滚蛋!那好消息,我可不告诉你了。” 赵柯受她威胁,举手投降,“好好好,我错了,你快说。” “小慧她爸是县武装部长,今年咱们省招兵,县里也设点了,你不是想让你弟去当兵吗?要不要我打电话托我对象给你弟报名?” 呦呵~他们老赵家这几天时来运转吗? 赵柯仔细问:“赵枫今年周岁十七,年龄符合标准吗?” “十六周岁就行,而且你弟初中生,有文化,条件可以放宽。” “全县符合条件的青年,都可以报名吗?” 段舒怡先是点头,随即又道:“怎么?你还想拉着你们大队的青年一起去报名吗?也不一定能选上。” “选不选上再说。” 有机会先送出他们出去见世面,选不上顶多就是花点儿食宿路费。 赵柯从包里拿出笔记本,写上双山公社赵村生产大队的地址,然后依次写下大队符合年龄的男女青年的姓名信息。 段舒怡看着她刷刷写,微微张大嘴,“你都能记住?” “本来就都熟悉,前段时间我又看了大队社员的档案,做了走访,就记住了。”赵柯边写边问她,“这些信息,够帮忙报名吗?” 段舒怡扯扯嘴角,“你倒是不客气。” 赵柯亲热地拍拍她的肩,有理有据地说:“我这也是给段书记减轻负担,你又不是不知道,大家都受灾,要是有一个人能出去吃公粮,反过来再接济接济一家子,大队和公社就少一个担子。” 村里符合年纪的男女青年,加在一块儿也没多少,赵柯很快就写完,撕下一页纸递给段舒怡。 然后她又从包里拿出两块钱,塞给她,“够你打电话不?” “够了够了。”段舒怡折好纸,嘟囔,“只报名,不负责走关系啊。” “不用,能报名我就很感谢了。” 段舒怡撇嘴,“你这妇女主任当得,可真够上心的。” 赵柯忽然灵机一动,抬头问:“县武装部跟部队关系应该会比较近吧?我记得好多都是退伍转业回来的。” 段舒怡点头,“是啊,怎么了?” 粮食可以从外地运,菜不行。 什么单位都有食堂,他们这边,一到冬天没有新鲜菜,基本就是白菜、萝卜、土豆……翻来覆去地吃。 对这些菜的需求,应该是很大的。 现在不能做买卖,赵柯的目的也不是做买卖,而是想办法让粮食站秋后能收他们大队种的白菜萝卜,最好能不赔甚至有盈余。 很有必要亲自往县里跑一趟。 赵柯又从段舒怡手里抽回纸和钱,“我自己去县里一趟,不麻烦你了。” 段舒怡追出门,喊她,“小客车还没通,你怎么去啊?” “公社有个送赈灾物资的货车,我去公社问问,搭货车!” 赵柯怕时间来不及,骑着自行车飞快地赶回公社大院儿。 货车还在,赵柯去找程干事,问他能不能让她搭货车去县里一趟。 程干事说:“我替你问一下,应该可以。” 赵柯坐在招待室摊开笔记本写计划,等了二十分钟,程干事才重新出现。 “怎么样?” “可以。”程干事递给她两张纸,“我想你应该也需要证明和介绍信,就直接给你开出来了。” “需要,谢谢,太谢谢了。” “下午一点,别迟到了。” “好。” 中午,赵柯赶回轴承厂,一是跟姐姐说要去县里的事儿,二是想请于师傅帮个忙——写个介绍信,引见她认识于师傅那位印刷厂的好友。 而于师傅听了她的打算,又多写了一封信,“你要是去市里,可以去总厂找我丈夫方承,他是厂里的工程师,可以带你多认识几个厂子的人。” “于师傅,这么麻烦你
相关推荐:
摄春封艳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浪剑集(H)
壮汉夫郎太宠我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在爱里的人
靴奴天堂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