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之多艰。 这时候,台上的比试似乎有了结果。 刚才还掉眼泪的石头撸袖子横抹了一把眼睛,又激动地叫道:“比完了!比完了!大当家的厉害!但,但郁大哥也很不错!能和大当家的,打、打这么久,也很厉害!” 谢缓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凝神朝台上的两人看了去。 段严玉明显藏锋,比试时连平常一半的武艺都没使出来,不过十多招就败下阵,还被崔良打脱了武器。 段严玉装出疲累不堪的模样,大口大口喘着粗气,正要低下头去捡地上的长剑。 崔良将手里的四方锏杵在地上,盯着人突然问道: “军中兵器以刀最常见,长剑易折,在军中并不适用。你是军营里出来的,应该也习惯用刀才对啊?怎么挑了一把剑?” ◇ 第114章 驼峰剿匪 “军中兵器以刀最常见,长剑易折,在军中并不适用。你是军营里出来的,应该也习惯用刀才对啊?怎么挑了一把剑?” 崔良生得五大三粗,瞧起来是个莽汉子,竟心细如发,一眼看出最关键的地方,一句话就把段严玉问得愣在原地。 段严玉俯身捡剑的动作一顿,但他心思活泛,迅速想到了对应之策。只见他冷静地捡起地上的长剑,拿袖子抹了抹剑身的灰,然后才走下台子将其放回兵器架上。 做完这些他才扭头看向崔良,抬手对着人比划起来,一会儿指向兵器架上的长弓长箭,一会儿又胡乱比划着。 崔良自然看不懂他这番“手语”,皱着眉盯了一会儿,越看越糊涂。 谢缓离得远,没听到崔良的问话,但他一直紧紧观察着两人的动作,看到后连忙快步走了过去,提声问道:“怎么回事?” 崔良目光淡淡地瞥他一眼,随后才说道:“我看他使剑觉得奇怪罢了,军中用刀的更多……至于剑,只有那些将军才会配,但战场上也不太用。” 谢缓早在看到段严玉拿剑的时候就觉得不妙了,当时还期盼着这位崔寨主不要过于警觉,哪知他当时一言不发,等两人对过手才询问起来。 谢缓略顿了顿,又转头朝着段严玉看去,正好发现段严玉的目光在兵器架上的弓箭上一扫而过,然后同他四目相对。 两人没有对话,但心有灵犀,谢缓立刻明白了段严玉的意思。 他先是恍然笑了笑,露出“原来是说这件事啊”的轻松表情,对着崔良解释道:“军中确实用刀的更多,但我哥哥是弓兵,最擅长的是射箭。不过要与寨主比试,这是近战,用弓箭就不太合适了。箭矢无眼,也容易受伤。” 这倒确实是个合理的解释,就连崔良一时也找不出反驳的话来。 可他看了看谢缓,又看了看段严玉,总觉得这番说辞过于完美无缺。 (F)(N) 太完美的东西,反倒有些不真实了。 他盯着两人看了一会儿,突然说道:“你们两兄弟都生了一副好相貌,只是瞧着长得不太像。” 岂止是不像? 谢缓虽清癯消瘦,但形貌昳丽,眸光温澈,不自觉就流露出一股不凡的气质,哪怕身穿简陋的粗布麻衣,也如蒙尘的美玉,让人看了都忍不住惊艳。 段严玉身量极高,生有一双剑眉星目,浑身都散发着冷峻刚毅之气。他时时刻刻都悄蜷着脊背,站在人后从不显眼,但天人丰姿,即使不说话也依旧惹人注意。 兄弟二人都生得一副好相貌,可长得并不相像。 听到崔良的话,石头也仰着头看了起来,一会儿瞅瞅谢缓,一会儿又偏着脑袋瞅瞅段严玉,最后嘀嘀咕咕说道:“唔……长得确实、确实不太像,但都堂堂、表……” 说到最后,他似乎是忘词了,一边嘀咕,一边拍着脑门苦想。 崔良一巴掌拍在他脑门上,没好气道:“仪表堂堂!” 石头嘿嘿一笑,乐道:“对!仪表堂堂!尤其是郁二哥,我、我从来没见过,长得这么……好、好看的人!脸也、白……我就很黑,嘿嘿嘿。” 他摸着脑袋傻笑,逗得崔良一乐,然后又抬手往他脑袋上拍了一巴掌,半笑半训道:“寻思些啥有用没用的!白有白的好,黑有黑的好,少惦记这些!练拳去,把我前几天教你(F)(N)的那套拳法练扎实了!” 听到崔良这句话,石头立马站直了身体,脊背挺得笔直,劲拔如一棵青翠翠的幼松。 “是!” 石头笑得嘴巴翘起,露出白生生的牙齿,然后乐呵呵地扭头冲进训练人群里,颇有章法地打起拳来。 盯着石头跑远,崔良才收回视线又看向谢缓和段严玉,然后指着旁边的空地问道:“过去说话?” 谢缓和段严玉都点了点头。 崔良提着自己的兵器走了过去,一掀衣裳直接席地坐在地上,又扯了衣角擦拭手里的四方锏。 那四方锏通体黑铜色,呈长形四棱状,棱刃无锋,但其自身重量砸在对手身上也是不容小觑的。 崔良细细擦着手里的兵器,连头也没抬。 他擦了一会儿才忽然说道:“我确实有下山劫粮的打算。” 他语气平缓,好像说的不是“抢粮”,是“吃粮”。 谢缓:“……” 谢缓不言,只不禁抬头往段严玉的方向看了一眼,发现段严玉听到这话后也不由抬了头。 见两人都没有动静,崔良倒是先笑了,他边笑边抬头看向二人,又问道:“你俩不就是听到了消息,过来想打听这个的吗?” 谢缓面上毫无慌乱,反倒先皱起眉,露出一脸欲言又止的表情。 “这……确实是听到一位兄弟提起。不过都说大当家的侠肝义胆想,想来肯定做不出向普通百姓抢粮的事情。所以,您是打算……抢官粮?” 崔良朝他看去一眼,一时没有说话,只用看似不冷不淡的目光将人牢牢锁住。 好半天,他才垂下头情绪莫名地咕哝了一句,“这帮子嘴碎的,等闲下来非得好好收拾一顿,越来越没规矩了。” 谢缓只当没有听见,缓了缓又继续说道:“丹阳的难民多,听说赈灾的大人赶来丹阳城前,难民们日日围堵在官仓前,若仓中有粮,那时候就已经用了。况且城中地势复杂,人也更多,行走不方便,何必费了人手去抢一座空仓。” 崔良脸上没有情绪变化,只说道:“我山里这么多人等着吃饭,纵然这条路不好走也得闯闯看,总要进去看了才知道有没有粮食。” 谢缓点头,也跟着说道:“这确实是个急需要解决的难题。说起来,我和兄长从丹阳逃出,还遇到过京中下来救灾的大人,在那儿讨了一碗粥喝。” 听到谢缓的话,崔良竟嗤笑了一声,撇着眉毛扭头问道:“你说的不会是相里迎的人吧?” 这人直呼皇子名姓,看来对相里皇室也是深恶痛绝。 不等谢缓回答,崔良又继续说道:“那相里迎明明是领了皇命下来赈灾的,刚来的时候也还施了几天粥,人模狗样装了一阵子。可如今又成什么样子了,难民越来越多,他不想法子赈灾,倒把难民往绝路上逼。” 他骂了一通才消气,冷静下来后才问道:“你忽然提起他作甚?” 谢缓看他一眼才说道:“官粮可不好抢,说不定杀进粮仓才发现什么都没有,所以……不如直接劫赈灾粮。” 段严玉坐在一旁闷闷地点头,他有些气恼谢缓让他装哑巴,闹得他现在一句话也插不进去,只能在一旁傻看着。 崔良却听得皱眉,怔怔看了谢缓一会儿,随即不解问道:“他已经赈过灾了,哪里还有粮食给我们抢?” 谢缓叹了一口气,反问道:“寨主方才也说难民越来越多,他如果尽兴赈灾,岂会有这么多的难民吃不饱饭?赈灾哪里是这样赈的?” 崔良一点就通,立刻就恼了,怒而问道:“你是说他私吞了赈灾粮?!” 可很快,他又说道:“也不对啊……当时城中管得还没有如今这样严,我们是看着赈灾的人进城的,运的粮食也都有数。那时候也派了人乔装进城查看过,应该剩不了多少粮食了。而且就算有,他又能藏在什么地方?若要抢赈灾粮,那不是一样也要进城,一样的麻烦?!” 谢缓眉毛轻轻抬起,噙着唇角淡淡的笑意朝崔良看了去,语气缓慢地问道:“若剩余粮食压根就没有进城呢?” 崔良一愣,脱口而出:“没有进城?!” 谢缓点点头,然后从地上捡起一根枯树枝,在地上随意画了起来。 “这里是驼峰山,八皇子一行人是从漳州一路赶到丹阳城,途中必经过驼峰山。” “不知道寨主有没有听到一个消息?” 崔良忙问:“什么消息?” 谢缓继续道:“八皇子的外公是护国公,军中有人,所以八皇子此次出行有护国公的人马护送,人数不少,且各个都是精锐。他路过驼峰山的时候,听说山上有匪,还顺道剿了个匪,在那儿逗留了好些时日。” 这个消息是谢缓上山前就知道的。他当时就觉得不对劲,驼峰山上的贼匪不多,不成气候,若相里迎要立威,何必选这么一个小山头? 他觉得古怪,特意请了萧雁君派人上山调查,这才发现那座驼峰山上到现在都还有兵士把守着。 “这事倒是听说过……驼峰山上确实有一个寨子,叫黑水寨,不过山头不大,人也不多,从前也都躲着我们走,没怎么遇到过。”崔良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说完又继续问道,“你是说他将粮食藏在了驼峰山?” 谢缓没有将话挑明,只说道:“是与不是,寨主派人上山查探一番不就知道了?” 崔良点点头,立即站了起来,大步朝外走了去,想来是安排人手去了。 ◇ 第115章 亲制竹弩 次日午时,烈日炎炎,在滚烫滚烫的太阳光下,树叶、花草都被炙烤得没精打采的,就连石头也烘得如火石一般滚烫,碰都不敢碰一下。 酷暑炎热,但太阳底下的人们却精神抖擞。 等孩子、老人们都吃过饭,汉子们才排起长长的队伍。 崔良坐在一把竹椅上,单手端着一只粗瓦碗,闷头喝了一大口才抬起眼看向排队的人群。 他瞧见谢缓和段严
相关推荐:
人在斗破,但全员NPC
有只按摩师
皇嫂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蚊子血
九品道士
试婚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永乐町69号(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