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也不曾和他提及,因为云翠仙翁不喜欢被人打搅。 石生趴在法云边缘望着下面,灰勉趴在石生的头顶抓着头发也看着下方。 那蓝色的海域和月牙形的小岛,仿佛一起形成了一个满月的形状,看着十分美丽,整个区域外围都环绕着一层淡淡的雾气,看起来是常年不散的。 “还不如叫翠月岛呢,天上的云也不翠啊。”“我也是这么想的!” 一边的胥子昌在此时解释了一句。 “皆因为家师的仙号,遂才有云翠仙山的称呼。” 石生转头看向胥子昌。 “那他为什么要叫云翠仙翁呢?干嘛不叫翠月仙翁呢?” “因为仙翁得道之初并非在此地,先有云翠仙号,再立了云翠山为道场。” 说话的是郑颖,云翠一脉全都算是外来者,她这洞中壁画存在可要比云翠仙翁早多了,只不过也是因为云翠仙翁,她的修行进展才快了不少。 “洞中画境就在高的那一处山头中。” 听闻郑颖的话,易书元也不多说什么,直接驾云落向山中,同时开口传音。 “敢问云翠仙翁是否在山中,易书元同雷部曹神将前来拜会——” 易书元的声音传遍整个海岛和周边,不过自然并没有任何回应。 岛屿较高之峰的山腰处有一个平台,法云在此处消散,众人也终于脚踏实地,而前方就是一个洞窟。 易书元抬头看向洞窟顶上,藤蔓遮蔽之下隐约露出几个大字,写的是:云翠洞天。 “字不错,虽然比先生差了很多,但也算出众了!” 灰勉十分客观地点评了一句,还特意看了胥子昌一眼,这家伙差点用飞剑把它斩了,这辈子灰勉都记上了,顺带对云翠一脉感观都不好。 不过胥子昌想的却是在月州城匆匆一见的《乾坤变》,只是很快将这些念头压下。 山洞只是普通的山洞,甚至没有任何禁制,里面平平无奇,甚至还有不少海鸟的粪便,不过洞内没有丝毫昏暗,即便再深入也有一定的光线折射进来。 众人的脚步在山洞尽头停下,这里有一面巨大而平整的山壁,似乎是一整块山体岩石。 石壁上是一幅巨大的壁画,画中有山水,也有田园,还有一些不多的屋舍点缀在山野之间,而周围则是一大片云雾…… 易书元这会多少是有些期待的,石生和灰勉多少也有差不多的感觉。 之前一直说的是洞中画境,不过看到外头的字,意思是里面是仙家洞天? 胥子昌此刻已经凝神静气,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至于曹玉高,也同样神色严肃,不知道再见到公孙寅会是怎样的场景。 郑颖看了一眼胥子昌,随后看向易书元和曹玉高。 “易仙长,曹神将,公孙寅状况比之前的胥子昌严重多了,胥子昌,你要和你师弟一决胜负,可做好准备了?” “郑道友请吧!” 胥子昌只是看着壁画上的风景,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师弟,其身边的抚尺则已经飞到了易书元手中。 易书元也向着郑颖微微点头,后者也不再犹豫伸出右手,指尖汇聚一点灵光,更有一点殷红的鲜血流出,再向着画中一点。 顿时一片泛着红光的涟漪在壁画上显现。 “请随我来!” 话音落下,郑颖已经一步跨入画中,而在她身形遁入画中的那一刻,周围灵气内灌画中,带起一阵清风。 “我们也走!” 易书元为首,曹玉高在后,胥子昌和石生则在中间,几人先后随着郑颖留下的气息一同跨入画中。 画中禁制为众人打开,好似踏云穿过白雾,随后众人的身形就出现在了一片竹林之中。 众人从林中走出,看向远方则是一片雾气,山水田野各方景致都真实无比,同外界也有灵气交换,在竹林中都灵风阵阵。 天空白茫茫一片不见日月,显然也是接引外界天光至此。 曹玉高看向身边翠竹,再看向地面落下的竹叶和泥土,感受着山野的气息,不由感慨一句。 “好一个云翠洞天,竹林是真,土地也是真,四野之物皆惟妙惟肖,敢以画中境显洞天之名,果然不同凡响!” 这么说着,曹玉高忽然看到易书元神色有异且微微皱眉,不由心中一紧。 “易先生,有什么不对劲么?” “没什么,只是……只是没有发现公孙寅的踪迹。” 易书元看着四方雾气,知道那就是边界了,纯以画中境来说,对比之前在杨家见过的小院,当然是十分壮观的。 可是这距离易书元的期待却相差甚远。 包括山野在内,视线所及的清晰所在或许只有大半个县的地界。 好吧这其实不是重点,易书元从来不认为洞天就一定是很大很大的,但他在这感觉不到洞天的灵秀。 山水花草竹林树木还有泥土,不过是一层附着。 灵气与外界汇通,不过是一种引流,天光与外界相通,不过是一种接引,没有自身四时之变,没有内里天地之妙。 说白了,也就是一个画中境。 “这比师父的山河社稷图中差远了……” 石生颇为失望地小声嘀咕一句,趴在他头上的灰勉也忍不住附和一声。 “确实,白期待了……” 这回灰勉可不是为了讽刺胥子昌,是真的有些失望,任谁进过山河社稷图,都会对世外洞天有一种独特的感受。 所以到了这所谓的云翠洞天内,那种反差感就会很强烈,或者说在石生和灰勉这,这种感觉比易书元还要强烈。 因为易书元对洞天的理解要宽泛深入不少,而灰勉和石生理解的洞天就是,应该不会比山河境中差,结果自然大失所望。 曹玉高神色一动,下意识看向易书元,而郑颖也似乎想到了什么。 不过此刻的胥子昌虽然也听到了石生和灰勉的话,却凝神看着远处山下田野中的一个庄园。 “嗡……” 剑匣中一阵剑鸣,胥子昌整个人就犹如一柄即将出鞘的宝剑,周身气数都显出三分锋锐之感。 “师弟应该就在那。” “入魔仙修殊为少见,也不知有何种诡异手段,得小心他趁机遁逃出去!” 听到曹玉高的话,郑颖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曹神将有所不知,这洞天画境的界壁禁制我能掌握六分,此前我外逃时将画境封闭,现在我回来了,没有我的允许,谁也出不去。” 易书元看向郑颖。 “若想要不经过你的同意出去呢?” 郑颖看向易书元。 “要么以力可破境而出,要么杀了我就行了……” “画仙姐姐你放心,有我师父在,什么魔都翻不起浪来!” “没错!” 易书元白了身边两个“易吹”一眼,但面对郑颖还是露出令人宽慰的笑容。 “易某虽不敢说法力通玄,但护住郑道友还是有几分自信的。” “多谢仙长!” 郑颖说自己能心无波澜那肯定是假的,但有易书元和曹玉高在身边,还真不至于太过惧怕,即便云翠仙翁在此怕是也没有这么强的安全感。 众人也不腾云驾雾,而是顺着竹林小道下山,沿着踩踏出来的土路向着远处庄园走去。 一路上逐渐出现一些田野,甚至上面已经提前种着一些秧苗,有一个老农扛着锄头在田埂边走着,冷不丁一个回头,看到远处路上出现了一群人,似乎是猛得吃了一惊。 众人不急不缓地走着,看到那边田埂上的老农,易书元不由问了一句。 “这洞中画境内还有人?” 郑颖似乎也略微有些诧异。 “不可能,仙翁不喜被打搅,云翠山都藏于海中不显,画境内以前除了我,也只有仙翁偶尔回来修行,就连公孙寅和胥子昌也是数十年初临此地,从没有凡人在此生活的!” 前面的庄园越来越近,那个田间老农此刻也已经扯着嗓子兴奋地朝着几人喊着。 “喂——你们是外乡人吧?从什么地方来的啊——” 老农穿上了草鞋,从田埂跨到路上,兴冲冲走了过来,看到易书元等人时一脸惊奇,再看到郑颖的时候则带着惊艳。 不论是神情仪态还是身上的气数都是一个久不见世面的老农。 “啊呀,真是外乡人啊,你们怎么进来的啊?哎呦,这孩子怎么长这么乖啊!” 老农的视线就落到了石生身上,一副从没见过如此可爱孩童的模样。 这群人中,一个画中仙,一个雷神,一个剑意凛然的剑仙,易书元琢磨着通晓人情世故的也只有自己了,便带着笑脸说道。 “这位老丈,我们在山中迷路多日,兜兜转转却不小心到了这里,敢问这是什么地方,可否有处歇脚?” “迷路进来的?可还记得路?” 易书元无奈道。 “既然是迷路进来的,自然是不记得路了!” 老农点点头看了看众人来时的方向,然后才又开口了。 “哦,我们这是雾庄,也没什么人出去过,这一片也就只有我们这能歇脚了,随我来吧,我们这没见过什么外乡人,嘿嘿,估计一会大家都会来看个稀奇!” 老农背着锄头招呼人跟上,带着众人去往本就已经不远的庄子,远看的庄园到了近处其实内里更像是一个村落,只是屋舍挨得近,外部有庄墙。 众人才入了庄子,老农就已经大声吆喝起来。 “来看外乡人咯——来外乡人咯——” 一阵阵熙攘声从庄中几条道路各处传来,不一会就争先恐后来了不少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个个都跟看西洋镜一样看着几个外来者。 交头接耳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偷笑不止…… 男子的视线大多聚集到郑颖身上,惊叹愣神者比比皆是,女子的视线自然多在瞄易书元,少部分在看胥子昌。 而曹玉高那生人勿进令人生畏的样子,则无人敢过多张望,猛然被瞪一眼都会吓得惊叫一声。 “外乡人,从哪来的啊?”“外面怎么样啊?” “你们是要去哪啊?”“说说呗?” “李伯,你在哪见到他们的?” “别闹别闹,我带他们去见庄长!” 易书元等人的视线来回看向周围喧闹的人群,各人或惊愕或若有所思,但都没有出声回答。 就连胥子昌都错愕不已,眼前的情况确实有些出人预料了。 第251章 天魔外化 周围都是看稀奇的人,一个个追问着外头的事情,易书元等人时不时答一句就能引起一片议论。 看周围这种情况,就好像这些人在雾庄已经与世隔绝般生活了很久很久,再老的人都没有出去过。 庄子似乎比外面看着更大更深,不少人和老农一起领路,看热闹的人则大多一直跟着。 “老丈,你们一直住这都没有出去过么,这得有多久了啊?” 易书元这么问一句,老农回头看看他道。 “不记得咯,我爷爷的爷爷那辈就一直住在这咯,有些人想要出去,但到了周围的山里总会迷道,运气好能回来,运气不好就再也回不来了。” 边上有年轻人这会就不同意了,反驳了一句道。 “李伯,您怎么就知道他们不是已经出去了呢?” “那为啥不回来告知一声呢?” “那是他们没良心,若是我出去了,肯定会回来告诉一声的!” “就是啊!”“我看是死在山里咯。” 易书元看向郑颖和胥子昌,后者微微皱眉,前者微微摇头。 这两人离开这洞中画境至多也就是十几年,而且画境也一直被封闭,根本不可能有凡人能进来。 可现在不但有人而且不少,并且他们还建立了这么一座聚居的庄园。 “先生,这里没有见到什么牲畜。” 灰勉在易书元耳边低声说着,以它的观察角度,这里给它的感觉很像是曾经初遇九命猫妖的时候,有种可怕的氛围。 “嗯。” 易书元应了一声,他知道灰勉的话旁人也都听到了。 前头就是雾庄庄主的家,处于庄园的正中央,早就有人跑来个庄主说有外来者,所以众人还没到呢,那庄主就已经和家人一起迎了出来。 这庄长其实也就和村长一个意思,同样老农打扮,同样带着新奇,一阵嘘寒问暖的客气之后问的也都是庄上人问过的问题。 问题不外乎怎么进来的,外头什么样之类的。 因为易书元等人的到来,整个庄子变得空前热闹,老庄长不但设宴盛情款待众人,更是安排了三间屋子让几人住下。 正如灰勉所说的那样,没有牲口,所以餐食上没有任何鸡鸭牛羊之类的肉,除了蔬菜外倒是有鱼肉。 饭桌上相互间自然要深入了解,也让易书元等人知道这里大多数人住在雾庄,外围也有零星一些住户甚至是多户人家的聚居区,但也都是从雾庄迁出去的,毕竟这地方就这么大。 到了夜晚,庄子内各家各户内部也依然早说着外来者的事情,而易书元等人则都到了一间屋内。 众人神态不一,显然各有感受。 “虽然明知道不可能,但这里的人和物都太过真实,甚至是人火气和各人的气数变化都觉不出异常……” “关键是,我师弟去哪了?还是说他们其实都是我师弟,至少是因为他才出现的?” 曹玉高的神色略显严肃。 “此种情形便是曹某都从未见过,一个人入魔能这般能耐,在我等明知一切皆假的情况下,骗过我们这么多人的感知?郑姑娘,你乃是此境画中仙,可有什么特殊的感觉?” 郑颖同样摇了摇头。 “叫人百思不得其解,这里的人似乎都有自己的感觉。” 灰勉跳到易书元的腿上,思索着说道。 “一切都煞有其事的,甚至还有人住不下了迁移出去,还有开垦荒地之类的事情,先生,您觉得呢?” 易书元一直没有说话,听到灰勉来问,他才收起若有所思的神色看向周围。 “胥道友,你的魔念一直没有发作吧?” 胥子昌点头回答。 “多亏仙长法宝玄妙,胥某并无异常。” “现在倒也不是我法宝玄妙,而是这里特殊,这明显不是公孙寅一人之力能随便化出的……” 曹玉高心中一动,看向了易书元。 “易先生的意思是?” “非是公孙寅预料到我等前来早有准备,而是我等误入了某种变化之中,公孙寅之魔绝非单纯的个人心魔,也不是简单的外魔侵袭……” 易书元深谙变化之道,晓天罡地煞之妙,更历经天道数劫,隐约已经明白了什么。 “公孙寅其人之魔,内外互生互状,牵连天数,已生天魔之劫,而洞中画境不过是个合适的平台,我等在此刻进入画中,皆在天魔万化之境中了!” 易书元看着众人又低头看看身边眉头紧锁的小石生,顿了一下才又说了一句。 “此,为魔之变,亦为道之动也,只是不知魔重几分,道占几两……” 看着众人中就连曹玉高也疑惑不解,易书元便暂时撇开这些,毕竟他自己也不算完全领会。 “当然,这只是易某的一种感觉,可若易某所料没错,公孙寅也定在其中……” 如果说胥子昌的“我亦为魔”让易书元对心中之魔有所感触,那么今日所见一切,让易书元对“魔”之一字有了全新的认识。 既有内显也有外化。 胥子昌是自身入魔的一种范例,而公孙寅可能并非如郑颖和胥子昌最初认为的那样,而是某种外魔袭扰。 而今日的这种情况不外乎两种可能。 第一种,皆为公孙寅的天道魔劫,一切有内有外,为天魔之相,破劫等于破魔,也同时会破除心障。 第二种,公孙寅确实已经入魔极深,更已经化道为魔,一切为魔道之法所化,以假乱真。 前者不可妄动境中一切,后者其实可以以力破之。 易书元的意思是没必要太过急切,而且对于他自身乾坤变化之道而言,这也是一个难得的观察机会。 其余人原本心中或不安或急躁,但看到易书元平静自若的样子,心中就莫名安定一些。 …… 这洞中画境的生活节奏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几个外乡人的到来虽然多了很多谈资,但也终究会归于平静。 易书元的感觉中,似乎这里所有人都觉得,这些外乡人最终会融入这里一起生活,毕竟先祖们最初也是外乡人,来了也都出不去了。 甚至有人在私下想着是不是有机会将那姑娘娶回家,有没有可能将适龄女孩嫁给那看着就儒俊的男子,就连曹玉高也有寡妇惦记。 一段时日之后,已经对这里相对熟悉的易书元等人,来到了在庄子十几里外的河沟边,有一处带着篱笆的院落,里面是几间土胚为墙茅草为顶的屋子。 “就是这了。” 一个带路的孩童领着众人到门口,随后对着石生道。 “走石生,我们去河边抓小鱼吧?” “好啊!” 孩童和石生一起跑着去往那边满是鹅卵石的浅滩,而易书元等人就站在院外看着内部。 院中有人,赤着脚的老头,正在手脚并用地编草鞋,院子里满是各种竹篮竹筐,还堆着很多竹材,显然还是个篾匠。 “师弟……” 胥子昌略显失神地低语了一句,原本对外来者漠不关心的老头身子微微一震,缓缓抬起头来,他的脸上有诧异有疑惑,迷茫不解中又似乎在苦思冥想什么。 良久之后,老头才开口了。 “你,你是谁?” 胥子昌眉头紧锁,背后的剑匣中飞剑微颤,却不可能在此刻出手。 郑颖站在易书元身侧后方,此刻上前一步道。 “你还记得我么?” 老头看向郑颖愣了好一会之后,先是点头又皱着眉摇头,看向曹玉高,则同样皱眉不已,也就在易书元这一掠而过。 “我与几位明明不曾见过,却不知为何觉得面善……听说来了一些外乡人,便是诸位吧?” 易书元率先走入院中,他明明是最先勘破一切的,却对这里的所有事物都极为真诚,见到庄中也是礼敬有加,对比其余心中戒备的人,他完全将自己融入了其中。 此时易书元向着老头行了一礼,笑着问道。 “在下易书元,与友人迷途误入此地,老人家,请问您尊姓大名,今年高寿啊?” 老头赶忙起身,拍了拍手上草屑灰尘,向易书元回了一礼。 “老头子我复姓公孙,单名一个羽字,今年已经八十有二了!” “家中可还有家人晚辈?” 老头表情凄苦。 “妻儿早逝,如今不过孤身一人罢了!” “哦……” 易书元微微点头,看向也已经进入院中的其他人,又扫了一眼在远处河滩上玩耍的石生,最后再看向老人。 “不知老人家是否听过公孙寅这个名字?” “公孙寅?” 老头愣了一下,仿佛陷入了长时间的回忆,好一会才再次开口。 “人老了有些记不清了,或许先祖中有人叫这个名吧……” 这么说着,老者又笑了。 “不怕你们笑话,小时候听长辈讲,先祖曾有飞天遁地之能,不过进了这里也都没什么用了……” 胥子昌在身后眼中精光一闪,这一句话他听出了不对。 “果然是你!” “铮——”地一声,剑匣之中飞剑出鞘。 但飞剑却并没有如胥子昌心中所想的那般飞舞一圈直指老人眉心,而是出鞘之后在天空抖动几下,就和高空抛物一样落了下来。 “叮铃……” 长剑落在了院中,胥子昌心头一惊,掐剑指一点,飞剑只是在地上颤动几下却不能飞起。 明明身中法力充盈,但御剑法力催出如石沉大海! 第252章 原来是我搞的鬼! 飞剑出鞘又落地的动静似乎是吓了老人一跳,让他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这,这是干什么啊?” “哦,我这位朋友是一个江湖客,背后背着的木匣叫做剑匣,兴许是机关出了点毛病,弹出宝剑吓到您,易某代他赔个礼!” 易书元拱了拱手,随后走到那边飞剑处伸手将剑捡了起来。 易书元本也懂仙道剑术,轻轻抚摸剑身后,在通感之下已经明白飞剑的困境,随后走了几步将飞剑交给胥子昌,低声说了一句。 “胥道友还是不要强催剑诀了,只会徒耗法力。” 胥子昌接过飞剑轻抚剑身,其上剑意犹在,但灵气却在不断散去,心觉不妙之下,他立刻将背着的剑匣放下,小心把飞剑重新归入匣中封好。 再起身的时候,胥子昌一脸严肃地盯着易书元身边的老人,却并没有立刻开口,看那老者惊慌不已的脸,似乎真的并不知情。 刚刚老者说到飞天遁地之事时,隐有一丝气数变化,这一点在场所有人都看到了。 胥子昌也不是真的要在那一刻一剑斩了老人,只是没想到御剑之法竟然不起作用,甚至飞剑都飞不起来。 魔最擅长诡变欺骗不假,但显然现在已经超出了正
相关推荐:
挚爱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交易情爱(H)
芊芊入怀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玩笑(H)
实习小护士
我有亿万天赋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