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承天府衙门那边,此刻也有人到了这里,那是三个衣着鲜亮的道人,走向府衙大门的时候,刻画在府衙门上的守门异兽,让他们心中略微发紧。 在常人视线之外,府衙大门处射出一道白光。 唰~~光芒照到三人身上,他们只是抖了抖就,光辉就消散了,中间那人已经取出了皇榜,大摇大摆走入了衙门中。 “我等自南远道而来的仙师,应天子诏令进京为君分忧也——” 门口的官差只是扫了他们一眼便不再理会,自然有府衙中等候的司天监官员和差吏会接管记录,如这种事这段时间多了。 而承天府内外,赶来的参加大庸天子鉴法大会的所谓法师还在不断汇聚,更是有不少颇有自信.——承天府的一个茶楼中,有一个穿着深衣的老叟在楼中说书,其人长长的胡须到了胸口,头上小冠别着木簪,除了儒雅的感觉更有几分仙风道骨之气。 一只小貂就藏在说书老人的衣领内。 嘿,齐小子可真有了先生的三分味道了!原来这说书人正是齐仲斌,此刻手中扇子扇动好似模拟出惊涛骇浪。 “呜呼.呜呼咵啷啷.狂风暴雨海涛倾覆那白君扫尾龙躯扭动,大水席卷南海,龙宫深处定海神针周围亦为之动荡” 周围茶客听众鸦雀无声,而说书人说的正是京城比较火的,改编自《四海山川志》的玄奇之事。 第746章 皇帝关注 一段书说得精彩绝伦,引得满堂喝彩。“老先生说得好啊!”“这书说得真妙啊,您的技艺承天府中少有人能比啊!” “今天算是见识到什么叫做一人分饰多角了!” “过奖了过奖了!”“来来来,老先生喝茶!吃点我们茶楼自己做的糯米糕!” 茶楼掌柜的更是亲自端着茶壶茶点,为齐仲斌奉上新茶和点心。 齐仲斌收起折扇拱手致谢,从站立状态坐下,灰勉从他身上跳出来,一个铜板一个铜板地将钱币收拢起来。 看到这只貂儿,周围的茶客又是纷纷惊奇起来。 “唉,这是什么动物?好有灵性啊!”“这是貂儿!” “哎呀,养成这样不容易吧?” “哎哎哎,它还吃米糕呢!” “还真是!” 周围人拍手惊叹,也有人大笑不已,而灰勉则叼着米糕窜回了齐仲斌肩头啃着,一群没见过世面的人大惊小怪。 “掌柜的,这老先生可是个宝啊,明天还说不说书了?”“是啊,还想听听别的呢!” “是啊是啊!” 茶楼掌柜的在齐仲斌同一桌坐下,看着齐仲斌喝茶吃茶点,脸上的笑容挤压着眼角皱纹。 这位老先生刚刚来的时候,讲了从师父那学的说书,但多年来从未敢演绎一番,今天是第一次尝试,说得好给一壶茶一碟点心就成。 茶楼掌柜自然没什么意见,茶楼本也不会限制人说话,你要说书这便说呗,而茶楼的茶客听闻有人说书也就下意识聚过来一听。 谁成想这老先生一开口就技惊四座,掌柜的做了十几年茶楼买卖也没见过这样的人物啊,高低都得留人下来啊。 “呃呵呵呵呵老先生说书技艺堪称神乎其技,那口技的变化无人能及,考不考虑长期在本楼说书啊?哦,价钱好商量啊!” 齐仲斌笑了笑。 “掌柜的过奖了,老夫不过是尝试一番,也会经常来说书的,价钱什么的不用多言,能给一壶好茶就行了!” “哎哎好说好说!” 旁边的茶客也都十分高兴,毕竟可能以后经常能听到了。 不远处的桌上有人则由衷感慨着。 “到底是京城啊,尤其是这次天子皇榜贴天下,来了不少能人异士,就连随便到一个茶楼中遇上個说书先生都是身怀绝技啊!” 齐仲斌看向那个桌子,那桌边经过的茶楼伙计则骄傲道。 “几位客官说得是啊,要不咱怎么是天子脚下呢!” 其他桌位的茶客也多有聊起京城的事情,对最近各方法师汇聚也是津津乐道。 “当今天子诏天下仙师来此,最近京城可是热闹呢!”“那是自然了,大街上走一圈都能遇上一些个法师!” “那些都能有本事了?”“嗨,坑蒙拐骗的指定不少,要不天子怎么说开鉴法大会呢?” “对对对,鉴法二字甚是关键!” 聊起京城热闹事,因为刚刚说书使得茶楼气氛热闹融洽,大厅几个桌子互通有无,相互还能搭嘴。 旁人聊天的时候齐仲斌也在听着,说到这鉴法大会,他也忍不住笑着说了一句。 “这听着怎么就和江湖人比武大会这么像呢?”“还是老先生看得通透,我觉着也是!” “对对对,老先生说得是,其实啊就这么个门道!” “反正有热闹可看!伙计,上一碟瓜子一碟蜜饯!” “唉马上就来~~~” 这街角茶楼之中热议也是京城的一个缩影,更是浓郁烟火气的体现。 正在这时,在外头揽客的一个茶楼伙计急匆匆跑回楼中,带着兴奋感冲着里面大喊。 “快,快来看啊,一侧的道上有辆大车运送一个大炉子呢——” “什么大炉子?”“像个大鼎又不太像的,快来看啊!” “走走走,看看去!” 茶楼里面不少人都起身,一群人都挤到了茶楼门口,斜对角那边的路上,此刻官差开路道人随行,更有一辆四匹马拉着的大车在缓缓随着人群移动。 那大炉子透着暗沉的铜色,从足到顶高过一个大汉,上头还隐隐冒着淡淡的烟雾.“哎呀,难道是丹炉?”“唉,你这么一说还真像!” “难道是个炼丹的?”“这可真少见啊!” “这炉子不会是铜的吧?”“我看像!” “啊?那这得多少钱啊!” 一群茶客带着惊叹议论着,附近百姓也围在路边观看,这阵仗在京城中遍地法师的情况下也不多见,尤其官差开道护送就知道不一般了。 “你们看,那车里坐的就是老法师吧?” “真要是能炼仙丹,那就是仙师了!” 在那运送丹炉的无顶板车后面就是一辆坐人的马车,而老道人忍不住频频掀开侧帘看向京城街道。 一众弟子则是大多跟随在运炉车和马车身边,眼中也都满是新奇,却又得尽量保持克制,免得被师父骂。 百姓们议论中,那队伍从附近经过,人群的声音就会暂时止住,都瞪大了眼睛看着那丹炉,甚至能感受到一股热力随着队伍的经过由远及近再远去。 等队伍离开了,一群人又带着激动讨论起来,口中无外乎丹药之类的话语。 齐仲斌抚须看着远去的队伍,看着那板车上的丹炉,也看着那一行人。 灰勉站在齐仲斌肩头,一边饶有兴趣看着那个方向,一边低声道。“有点意思,等石生来了可得让他看看咯!” 齐仲斌微微点头,一只藏在袖中的手略微掐算一下便已经明白了一些事。 “没想到当年那丹派术士,虽然把《丹术妙绝》给了师父,却因为师父出手得以寿数归于正常,后面真悟出一些东西来” 灰勉摇了摇头。 “这便是修行路上的机缘了,得之甚幸,只是还真被当年那姓焦的说中了,他的那些个弟子都是不成器的丹术真传给了他们,会闯下大祸!这一个虽然不是当年那些中的任何一个,但看起来也不算什么可造之材啊。” 齐仲斌叹了口气。 “或许曾经是吧。” 茶楼这边的人们悠闲聊天的时候,司天监那边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各个官吏都派出去了。 来京城的法师数量绝对不少,但也不是谁都揭了皇榜的,真正揭了皇榜也代表入了朝廷视线,这部分人只是少数。 可即便如此,如今已经到了承天府并且登记在册的法师,已经有三百多个位次。 为什么说是位次,因为有的人来的时候不是一个人,可能是带着十几个弟子一起来的,那种也只能算一个位次。 至于没揭皇榜没登记的,京城大街上转一圈就能发现一把。 司马潇带着司天监和一些礼部官吏不但需要安排好那些个法师的衣食住行等问题,还得尽量甄别各个法师是不是有真材实料。 当然也有一些重点受到关注的目标。 驿站肯定是住不够的,朝廷名下的一些个大宅也拿出来用,尤其是对于一些重点对象更是会认真考虑对方的要求。 在靠近宫城的地方,那一尊大丹炉已经被放置一座大宅的前院,由多名大内高手一起小心搬运。 司天监的监副此刻亲自带着老道人和一众弟子走入这宅院。 “高道长,这座大宅给你暂居,宅中分前后院和花园,一切屋舍都已经打扫干净,之后有什么要求也只管告诉我们!” 老道人身边的一众弟子已经看呆了,就是老道人自己也是瞪大了眼睛。 京城华美的屋子多了,这群人虽然目不暇接但也不至于这么失态,实在是他们多少还算是有些识货的,宅子从进门的门斗开始到里头的前院屋舍。 那雕栏画栋檐口屋瓦的布置,可不只是精致华美那么简单,对比他们原本住的破旧道观更是云泥之别。 “这宅子里面以前住的不是一般人吧?” 老道人忍不住这么说了一句,一边的官员闻言笑着点头。 “道长不愧是高人,此宅原本为谭氏所有,是谭公几处中意的偏宅之一,一切布置都细致入微,司马大人将此处安排给您和众弟子,可见对您是何等重视了!” 说话间众人已经到了前院眼中,监副也能感觉到前头丹炉的灼热。 什么待遇当然都是分人的,这高宏清高道长带着弟子前来,光是这一尊丹炉就极为不简单,数千里之遥不曾熄灭。 沿途所有接待过的官员,所记录的卷宗,都说明这些人不简单。 而听到监副的话,老道人顿时心头一跳,他还没说话,身边弟子就好奇上了。 “谭公?”“谭公是谁啊?”“不知道啊.” 老道人看了看弟子们,然后看向监副。 “可是那个曾经被誉为富甲天下的谭公?” 监副笑着点了点头。 “不错,正是那个谭公,也不怪几位小道长不识得,几十年了,如今寻常百姓都已经忘了不过诸位放心,这宅院多年来精心看顾,绝对宜居,我陪着道长四处看看吧。” 老道人和一众弟子都十分兴奋,各个弟子也迫不及待按照辈分分抢一些屋舍厢房,自然也不可能对住处有一点不满。 等到监副要走的时候,老道人和弟子还送他到宅院门前。 “多谢大人,贫道和弟子们甚为满意啊!” “道长不必客气,不过道长还需早做准备,除了鉴法大会,皇上可能会提前接见如道长这样的高人!” 监副这么说着,见老道人点头,便又行了礼后离去。 而门斗外头,依然有禁军把守,但也不会限制道人们出入。 老道人和一众弟子是又兴奋又忐忑。 “师父,要见天子呢.” “我知道!”——也是差不多的时刻,皇宫御书房内,司马潇带着拟好的书文,正在向皇帝做汇报。 在说了一些大概情况之后,司马潇做出总结。 “虽然老天师目前并未现身,但到本月十五为止,司天监在册法师剩余三百二十二位次,其中特别关注者有十四位,请陛下过目!” 皇帝直接从桌案旁走过来接过司马潇手中的文书,带着兴奋之色查看文书上的内容,三百多位次太多了,但对于那些重点的十四位则都有大概得记述。 忽然间,皇帝目光一凝,集中到了其中一处,然后带着喜色看向司马潇。 “炼丹道人?带着丹炉来的?多大的丹炉?” 司马潇心中微微叹一口气,他就知道皇上一定会关注到他们,若是可以,而且他也明白这些道人确实有点东西,实在不能随便把他们剔除。 “回皇上,是炼丹道人,其炉为铜制,重两千多斤,跋涉数千里,沿途动用诸多人力物力才运到京城,据各地文书记录,即便不烧柴炭,丹炉炉火也从未熄灭.” 这些内容司马潇不说,总有人会说,索性还是他说了。 而皇帝听到这脸上的喜色更甚,这一听就知道绝不简单啊! “在哪,老道长在哪?” 第747章 想一出是一出 面对皇帝的追问,司天监监正司马潇不敢有什么隐瞒。 “回陛下,这位高道长和门下弟子暂居于青灵别府,司天监已经将一切都安排妥当” 皇帝脸上喜色不改,又看向手中的文书,上头对一些法师也有描写。 刚刚是看到“炼丹”等字眼太过激动,这会再细看,甚至还有的竟然写着能“飞天遁地”的,也有写着能呼风唤雨,也有写着能役使鬼神.这看得皇帝心潮澎湃,只觉得就算老天师不来也没什么了,这些哪一个怕是也不比老天师差啊!“这些法师都安排妥当了?” “回陛下,皆安排妥当了,并且还预留了一些余地,就是之后有更多法师前来也能安排的下,而这过程中臣等也会细细观察甄别!其中一些滥竽充数之辈自然也会被剔除收监!” 皇帝合上文书满意点头。 “司马爱卿果然是能臣啊,只屈就于小小的司天监实在有些大材小用了!” 司马潇闻言当然也有欣喜,但更多的则是压力,皇上这句话听着固然让人振奋,可是若事情没干好,自己怕是也无路可退。 “谢陛下夸赞,微臣如今心中想的只是鉴法大会,只是为陛下分忧,不敢有其他任何多余念想!” “好!” 皇帝满意点头,拍了拍手中文书道。 “若寡人要去看看这些法师呢?” 司马潇看了皇帝一眼,犹豫一下还是继续道。 “臣明白陛下的关切,但陛下九五之尊万金之躯,还是不宜立刻见这些来京法师。” “哦?司马爱卿细细说来。” 司马潇现在算是极为得宠,朝中一些大臣认为他甚至比俞子业还要得宠,这确实是有根据的,他反驳皇帝的话,后者却还和颜悦色。 “回陛下,这些法师来自天下各地,还有的甚至来自番邦异域,并非本朝之人,其中确实有很多有本事的,但也鱼龙混杂,而陛下贵为天子,一言一行牵动天下万民,更不用说陛下的安危了,所以臣以为最好不要轻动。” 御书房中的老太监赵朝林这会也忍不住开口。 “对对对,司马大人所言极是。” 皇帝微微皱眉,又打开了文书看了看。 “若是只见其中一两位呢?比如这高宏清高道长,比如刘法师,比如这肖山三圣,他们本就是我大庸人士,见一见应该没事吧?” “而且现在不见,迟早也是要见的,朕总不至于到了新年鉴法的那一天才看这些法师吧?” 司马潇有些为难,看了一眼旁边的赵朝林,但老太监这会显然也不想开口。 在明宗武宗时期,因为皇帝足够圣明,才能涌现如章良喜和刘中全这样本身有能力,甚至有很大担当的太监总管。 而在如今皇帝身边,近侍太监当然以明哲保身为第一要务。 想了下,司马潇还是道。 “虽然这些道人还不够了解宫廷礼仪,不过若是陛下一定要见,臣自然不敢违背.陛下想要何时见,臣派人传他们进宫便是,不过陛下还是给一些宽余时间为好,毕竟许多法师舟车劳顿” 皇帝脸上重新露出笑容。 “朕虽然很想早些见到,但也不宜太过仓促,我看就明日上午吧!” 明日上午?这么快? 司马潇微微一愣,却也不敢反驳,只能应下。 “是,臣明白了!” 皇帝这会心情大好,很是有种神仙异士都要为己所用的感觉,忽然想到了什么又开口提了一嘴。 “对了,司马爱卿,鉴法大会的事准备得如何了,司天监有个章程没有?” 司马潇心头一凛,赶忙开口。 “回陛下,预设了三处场地,分别在灵元寺、天虚观和京师祭天坛,以理学、法术、祭礼、效用四门为纲,分别鉴别诸多法师的本领,四纲之下又细分十二科,各由司天监和礼部官员细审.其中祭礼分众祭和独祭,法术又分显法与非显” 司马潇说了一大堆,有些皇帝能听个一知半解,有些则完全听不懂,不过他也不需要全都听懂,听个大概心中已经有了想法,一抬手,司马潇就立刻止住了话语。 “司马爱卿,这似乎都是单独考核这些法师的,听起来更像是科举啊,能分得如此细也实在是用心了.” 司马潇赶忙说道。 “微臣时刻不敢掉以轻心,陛下说得对,确实很像科举,分门别类细细分别,也将充数之辈剔除!” 皇帝点点头,脸上带着笑意。 “不过嘛天下能人异士汇聚京城,所谓鉴法大会也当与民同乐,既然像科举,也不可只像文科不像武科,适当加一些斗法如何?” 司马潇抬头看看皇帝,犹豫一下还是不敢直接反驳。 “陛下所言自然有道理,可是一些法师以德行为上理法为先,各有玄妙之处,如高道长这般丹道法师,或许毕生精力倾注于丹法,并不擅长与人争斗啊.” “这倒是,如高道长这般的,自然需要特别对待,炼丹确实也需心无旁骛,那些有着特殊本事的法师也可报备司天监,排除在斗法之外,只是需要更加严格的甄别” 皇帝说着又想到了什么,脸上笑容更甚,司马潇看到皇帝这笑容脊背都发潮了,这皇上是又想到哪一出了? 果然皇帝又说出惊人之语。 “这样吧,鉴法大会斗法,各方法师可选择是否参与,并说明缘由,除了司天监甄别之外,也送至朕这边,若理由确实充分便可应允!” 这话司马潇听明白了。皇上说得似乎委婉,但其实是要自己定夺了,各方法师选择斗不斗法不重要,司天监的意见也只是参考,关键是皇上认为你该不该斗。 “好了,朕知道司天监近来事多,新年在即,鉴法大会也拖延不得,就这么定了吧!” 皇帝已经下了定论,司马潇张了张嘴,终究也不敢说什么,前几個月多少大臣的前车之鉴在,这么多人也劝不动皇帝,司马潇自己哪敢啊,只能躬身领命。 “臣遵旨!” “嗯,爱卿可还有别的事?” 司马潇就算能想起来一些事,这会也不敢说了,一些小事就不用“麻烦”皇上了。 “没有了,臣还有许多公务要办,这便告退了!” 皇帝点点头,看着司马潇脸上的疲惫,难得关心起来。 “司马爱卿也要注意身体,不可累坏了,还有明天带法师进宫的事情,也不要忘了!” “多谢皇上记挂,臣一定注意,更不敢忘记圣旨,微臣先行告退!” “嗯,去吧!” 司马潇躬身行礼,持礼后退几步,随后才慢慢退出了御书房。 到了御书房外,天色已经接近黄昏,司马潇又一次感觉内衬衣衫都潮湿了,这大冷天的到外面冷风一吹就觉得分外寒凉。 看看夕阳的余晖,司马潇自嘲一笑,人人都道自己得宠,谁又明白自己简直如履薄冰呢? 虽然司天监如今有一堆事,但司马潇出宫的时候还是没有立刻回去,他思索再三还是去了一趟吏部官署。 司马潇想向俞子业求教,之前对于鉴法大会的章程细则也有俞子业的功劳,而今日皇帝的态度他也想和俞大人说说。 反正朝中很多大臣都不甩司马潇的脸色,也只能问问俞大人了。 这会吏部官员也正要陆续离开官署回府,有的上车马,有的进轿子,司马潇本来还想着不太想让吏部的官员看到他,毕竟得不到什么好脸色。 不过显然司马潇多心了,他距离吏部门户还有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而且又是步行而来,吏部官员各走各道,没几个人留心单独走路到吏部衙门外的他。 但显然有一个人是例外。 俞子业从吏部官署出来,视线扫过各自准备归家的同僚车马,却立刻发现了在外头道旁的司马潇,距离吏部门户这边大概有十丈远。 没什么犹豫的,俞子业直接向着司马潇的方向走去,后者也留意到了前者,也快步走来。 “司马大人,来此可是找俞某?” 俞子业先行行礼,司马潇赶忙回礼。 “正是来找俞大人,下官刚从御书房出来,有些事实在是.” 俞子业一抬手,看看吏部大门方向,伸手往旁边一引。 “司马大人,我们去那边,正好时间合适,去我那边小酌一杯,边走边说吧!” “好!” 两个都算是朝廷官员眼中的皇帝宠臣,同车而行去了俞子业家中,简单的酒菜相辅,司马潇大倒苦水。 说了一大堆之后,司马潇也不敢说皇帝一个缺点,只能无奈道。 “唉,这鉴法大会实在难办,
相关推荐:
南安太妃传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召唤之绝世帝王
双凤求凰
我有亿万天赋
痛之花(H)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岁岁忘忧(完结)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