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娇滢 > 第108章

第108章

点是写得明明白白,那便是寺院里忽然失踪了十几名留客。 人失踪了之后知客僧找不到同这些人熟悉的留客,而这些人客舍中的行李也没有被带走。 县丞浏览一遍之后再看向那边等候的和尚,对方接触到他的眼神,神色略显不安。 “这位师傅,确认要撤回诉讼?” “对对对,劳烦县丞大人为我寺撤回诉讼,都是误会,是误会!” “哦,广济大师让师傅来的,还是师傅自己要来的?师傅可是知客僧?” 和尚赶紧回答。 “贫僧正是禅院知客僧人,奉方丈大师之命前来撤回诉讼,还请县丞大人行个方便,我等自会为大人在我佛面前祈福!” 县丞笑了笑,宽慰道。 “不必不必,既然是误会,撤回自然无碍,对了,既然师傅是知客僧,那失踪的十几位外来香客,可是找到了?” 和尚一下就愣住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出家人不打诳语,那十几人的客舍已经有一半住了其他人,但那些人的行李都被存放在禅院中呢。 可现在要是说没回来,岂不是令人生疑? 但和尚此刻纠结犹豫甚至有些慌张的表情,已经比任何回答都要令人生疑了。 县丞神色也微微有些变化,就连旁边的衙役都察觉到不对了。 “这位师傅,可是受人胁迫?” 和尚正在心中挣扎打不打诳语,听闻此言如梦初醒,赶忙出声否认。 “不不不,并未受人胁迫,只是,只是,真的只是方丈大师命我前来撤回诉讼啊……” “原来如此,请勿急躁,本就没有记录卷宗,为你们撤回便是。” 县丞在诉状上用笔批注了“诉状撤回”四字,随后走出公案将之亲手交还给僧人。 “大师请收好!” 这天寒地冻的时节,和尚急得冷汗都出来了,此刻接过诉状才大大松了一口气。 “呼……我佛慈悲,多谢县丞大人!那贫僧就告辞了!” “大师客气了!替我送送这位师傅!” 县丞回了一句,再看向旁边的衙役道。 “是!” 和尚再行一礼,随着衙役出去了。 等和尚和衙役一走,县丞脸色一变,立刻看向一侧的吏员。 “速去通知快班捕头,让他带一些好手来见我!” “是大人!” 别说县丞了,吏员都这里头有大问题了,所以领命之后快步跑了出去。 因为县丞叫得急切,没过去多久,三相县捕头带着四名捕快匆匆赶到了县丞官署。 他们来了之后,县丞也没废话,立刻简明扼要地将相山禅院报官又撤诉,以及其中疑点大致讲了一下,临了下达命令。 “速去相山禅院调查,看看是什么情况,注意留一些心眼!” 捕头细心聆听县丞的话语,频频点着头。 “属下一定小心!弟兄们,走!” 领命之后的捕头带着几名属下匆匆出门,一到门外,便又下达命令。 “刘二,去把其他没事的兄弟也叫上,我们先去跟着那个来撤诉的和尚!” “是!” 五人分头行动,根据听到的信息,情况可好可坏,若真的偏糟糕的话,五人还是显得有些力量单薄了。 …… 撤回状纸的和尚回去的时候心情十分轻松,自觉已经完成了方丈交代的任务,想想之前方丈急切的样子,若真的已经被官府接案了,那估计就麻烦了。 不过那十几个失踪的香客究竟去哪了呢? 知客僧不再多想,步履匆匆地赶回相山禅院,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三相县衙可有一票捕快跟着他一起回去了。 一路上,知客僧除了行走速度较快之外,没有表现出其他异常,等他到寺院里,一来一回已经是下午了。 方丈的禅房外,知客僧一回来就将状纸给他看。 “方丈,已经撤回诉状了!请看!” 方丈接过状纸看过之后,心中一块大石头落地了。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呃,方丈,那十几个失踪的客人怎么办?” 方丈闻言同样眉头紧锁,实话说很可能就和那个游方僧有关,但眼下这情况他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 “只能等照梨大师和那游方僧定中醒来再行定夺了,相信菩萨会保佑他们的!我佛慈悲!” 知客僧也不说什么了,同样双手合十低吟一声“我佛慈悲!” 相山禅院外,三相县的捕快已经在捕头的带领下来到了这里,不过看着寺院外香客络绎不绝的样子,似乎没什么异常。 几名捕快就各自找了几个出庙的香客问了问,不过得到的答案都是庙里很正常,且频频提到有高僧定中参禅,很是稀奇。 没过一会,一群捕快又在寺院外的侧边聚集,分享着从香客那得到的信息。 “好像真的一切正常啊!”“李捕头,咱们直接进去看看?” “或者换身衣服进去?” 捕头皱眉思索片刻,心中有些不甘。 “若是真无事也就罢了,若有事可不能放过,如今朝廷颁布新律,这等大案若是办好了,我等也有晋升机会!” “头说得对,就算没命案,那十几人失踪动机不明,也十分可疑!” “说得不错!你们几个,换身衣服进去瞧瞧,注意不要打草惊蛇,也看看所谓的高僧定中参禅是什么情况。” “是!” 捕头再看向剩下的人。 “你们个,跟我先绕着寺院看看情况,既然是失踪,除非死在寺院中,否则就不是走门离开的,最近没有雨雪,周围积雪留存,十几人若是出去,定会留下足迹!” “对!”“在理!” 一众捕快分成两拨人,几人进入寺院,另外的大多数则开始分两侧绕着寺院外墙小心搜索。 进入寺庙内部的人暂且不提,但沿着院墙搜索的人很快就有了发现,当到了近后山的一处墙段的时候,有人立刻看到了大量脚印。 “头,那边有很多脚印!” “过去看看!” 一行人到达之前一追一逃进山的起点,从脚印上看,明显是有一群人翻身从寺院里面跳出来的。 脚印非常多也非常乱,在雪地上带出长长一串足迹,随着捕快追着足迹上山,很多人都察觉出不对了。 除了捕头,所有捕快都开始觉得行进困难,因为积雪开始越来越深了,但是之前的足迹在雪地上的脚印却不算太深。 现在天气寒冷积雪不化,又没有新雪落下,雪地足迹几天之内几乎不会有任何变化。 “这些人都身具武功,而且功力不弱!” “头,情况有些不对了!”“先找过去看看!” “嗯!” 许久之后,一众捕快终于找到了真正的“案发现场”。 一找到这里,一众捕快本就因为爬雪山而加速的心跳,不由变得更快了。 这里还剩下七八具尸体,几乎已经全都被冻硬了,很多尸体身上都有被野兽啃食的痕迹,雪地上也有尸体被拖行的痕迹和野兽的脚印。 但最明显的痕迹还是打斗痕迹! 捕头走到其中一具尸体边上,尸首一侧的大树上,树皮被削出一道轨迹,尸身胸口被穿出一个大洞。 “这是被什么可怕的暗器所杀啊……”“头,所有人都死状惨烈……” “全都死于武功高强人之手!” 别说是其他捕快了,这会就连李捕头也头皮发麻。 第221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虽然心里已经发怵了,但至少维持冷静还是能做到的。 “搜搜身检查一下,看还有什么有用的线索!”“嗯!” 剩下的八具尸体被一众捕快仔细查找,他们所用的兵刃和一些肢体上的特征也被逐一发现,身上的钱财也没有被动过。 不过很显然,这里也不太像是谋财害命的情况,更像是江湖恩怨。 一般而言,牵扯到江湖恩怨,事情就会变得比较复杂了。 一方面大庸明面上不允许江湖人太放肆,但另一方面也和武林有一定默契,只要不是肆意对普通老百姓出手,武者之间相互斗殴的尺度会宽不少。 但那是一般而言,一下死这么多人,而且几乎个个武功不俗,哪怕没牵扯到普通百姓,也意味着有某种江湖变数,也是大案一件。 又经过了一番细心查找,有捕快从其中一具尸体上找出了一本小册子,他翻开一看,顿时眉头微微一皱。 “路引?有些不对啊……” 捕快心有疑虑便立刻去找那边正在研究死者兵刃的捕头。 “头,这路引有点问题。” “我看看!” 李捕头接过半掌大的单页小册,看了看上头的内容,立刻看出不对了,上头的官印明显是假的。 大庸官印上的一个“府”字会在丶和丿上做文章,也会在周围边框和字体间距以及留白上做文章,这印章明显是伪造的。 “一般江湖人,会专门造假一个路引?” “怕是根本不会理会吧,至多遇见查路引的时候避开,需要专门造假么?” 旁人的话也是捕头心中所想,不可否认很多江湖人或许是会留一个路引的,大多是家住地的,至于通行其他地方的路引则懒得理会官府。 反正除非有事,大庸路引也不严查,没那个也远算不上寸步难行。 留一个自己家乡的也是为了预防万一,甚至一些浪迹天涯的可能连这也不留,反而是更愿意结交一些有头有脸的好友,关键时刻能出面做个证就行了。 而手中这份路引,盖了好一些戳,涵盖两州四县,看着好像这武者真守规矩,可印戳却全是假的! “翻翻其他尸首,看还有没有路引!” “知道了!” 其他捕快便开始着重在尸身上翻找,竟然还真的又翻出两本。 “头找到一本!”“我这也有!” “拿过来!” 另外两本路引被送到李捕头处,三本路引一起打开。 毫无疑问,印戳全是假的,并且除了州县排头有差别,看着都是那一个模子的,并且盖的戳也不少。 “这……头,即便伪造个路引,用得着这么麻烦么?”“是啊,他们不造不就成了?” 李捕头眉头紧锁。 “是啊,不造都行啊……” 这简直是脱了裤子放屁,要个印戳还不简单,需要造假么? 除了那一年武林大会,还没见过太多武者去衙门盖戳的,而且盖路引这么简单的事情,要造这么多假印戳么? 此刻有捕快在那边搓着手取暖感叹一句。 “我还以为这群武者转性了,变得这么守规矩,原来都是造假的,哪天他们真这么规矩了,那咱大庸估计真就天下太平了……” 这句话忽然让李捕头心头猛然一跳,又重新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快走,带上证物快下山!老赵老陆,你们带着自己的徒弟去接应潜入相山禅院的人,我和剩下的立刻回县衙,快——” 捕头说完这句话,就将三本小册子在怀中揣好,并且也带走两件兵刃。 其他人面面相觑但也很快做出反应,纷纷带上一些地上的兵刃一起跟随捕头离去。 “头,怎么了?”“可是有什么发现?” 李捕头这会心跳得比才发现尸体的时候还快,脚下步子都有些乱,面对旁边老捕快的问题也不立刻回答。 等走出去一大段路了,李捕头才看向旁人道。 “这些武者,只怕根本不是我大庸的人,而是他国细作!个个武功高强不说,竟然已经潜入到了溯州,那杀了他们的人是谁?若是我大庸任侠也就罢了,若不是呢?” 此言一出,身边两个老捕快顿时心头一惊浑身发凉。 “难道边关要起战事了?” “有细作不一定马上要打仗,但这已经不是我们能处理的事情了,需要速速回去禀报县尊大人!” 比起来时的立功心态,这会的发现已经大到吓得捕快们都有些乱了方寸,哪还有什么破案立功的喜悦,除了三分强行冷静,七分都带着惊慌。 相山禅院内部,几个扮作普通香客的捕快也已经在寺中转了一圈,自然也不可能忽略那边院中禅坐的情况,这会有两人正和其他香客在远处眺望。 “那边参禅的都不曾动过?” “听说好些日子了,一动不动的,也不吃不喝。” “这就稀奇了!”“是不是晚上寺院的和尚偷偷送了吃食?” 边上有香客瞪了说话的捕快一眼。 “后生你懂什么,这是高僧在参悟佛法呢,咱这晚上也有人过来瞧的,根本没动过。” “大冷天的晚上不睡觉来盯着这?” 这时候,另外一个捕快走了过来,拍了拍说话人的肩膀,后者看了对方一眼便随着他一起走了。 不多时,进入寺院的几个捕快就在前门处汇合,一起出了寺院,不过这会外头没见到其他同僚,他们也就和寻常香客一样一直往前走着。 “那些失踪的人好像都没回来。” “嗯,从收拾僧舍的小师傅那旁敲侧击地打听到,那些行李似乎也被放在一处了,无人来领。” 几人正在低声议论之刻,不远处道边林中传来一声口哨,几人便立刻拐了过去。 一个老捕快立刻就关切询问。 “有什么发现?” “失踪的人还没回来,里面还有两个高僧在参悟佛法,引得不少人围观,你们呢?还有李头呢?” “这事情可能比较棘手,李头回衙门去了,你们回去两人一起说明情况,另外两个和我们一起在这盯梢。” 几个进过寺院的人心头一惊,直觉和经验都让他们明白出大事了。 “你们找到什么线索了?” “我们找到了凶案现场,就在相山深处的山坳里,不过这件事可不是凶杀案那么简单了……” 而另一边的李捕头带着几名捕快已经飞速赶回了三相县衙,直接分出几人去找几位官员,而捕头自己则去见顶头上司县尉。 片刻之后,在县令官署之中,四位三相县有品级的官员都到了,那些搜来的兵刃和三个小册子也全都摆在眼前,发现的情况也已经被细细说明。 四名官员全都惊疑不定,县尉取过一把弯刀轻轻将之拔出刀鞘。 金属低鸣之后见到了雪亮的刀身。 “好刀!刀主人用了很久,也很爱惜这把刀……” 这从刀具的状态以及刀鞘刀柄的一些磨损上都能看得出来,也足以说明用刀的人武功不俗。 “这些人带的兵器都不差,武功想必也不会差!” “大人所言极是,杀他们的人武功更为可怖,一些尸身上有一个大洞,像是被什么独门暗器所杀,这些人的武功都来不及施展出来!” “几位大人,潜入寺院的人回来了!” 有人在外面喊了一声,县尉立刻让人进来。 “快进来!” 两个还来不及换回差服的人匆匆走入官署,向着众人行礼。 “见过诸位大人!” 县令赶紧摆手。 “不必多礼了,快说说在寺院内部发现了什么?” “是,那十几个失踪者并未回来,行李也都在,然后还有两个和尚参禅引得诸多香客围观,寺院的和尚挡着不让过去,其中一个和尚是游方僧人,不知道是不是那诉状中写的人……” “广济大师呢?” “不曾见到,都言在禅房诵经,却不知真假。” 捕快说完情况,官署中一时间无人发话,这事已经不是三相县一个小小县衙能管了,但也不可能放任不顾。 “上报溯州,同时带兵去相山禅院探查,张县尉,若带着县中兵壮过去,有没有把握直接拿下那游方僧?” 三相县是有驻兵的,只是难免有些缺乏训练。 县尉眉头紧锁。 “若那人武功真的高到这等地步,一营兵马又缺乏重弩,未必能拿得下他……” 主簿立刻道。 “那便不要打草惊蛇,以探查看管为主!” “最好能找找那些行李!” “师爷可有计策?” 一直没有说话的师爷听到县令询问,不由皱眉抚须道。 “年关将至,去寺院中留宿祈福也是人之常情,既可以寻机会看看那些行李,也可看看相山禅院的和尚是什么情况,那广济大师是不是已经遇害……就看哪些机敏的同僚愿意了,此事也定是大功一件!” 师爷说着看向室内那些个捕快,他的意思很明显了,想让人扮作香客,不再只是转一转,而是留宿庙中细查,探一探虚实。 “诸位,国之安危匹夫有责,危机是此事,飞黄腾达也是此事了,我亲自去一趟!” “我也去!”“那我也去!” 县尉表态,李捕头和几名捕快也当即跟随,近年来的地方考评有了很大不同,这事三相县处理好了,绝对大功一件。 “唉,人不要多了!”“对,不要太多人!” “县尉可要万事小心啊!” “嗯!” …… 当天傍晚的相山禅院中,又有一些香客留宿,填补了部分香客离去的空缺。 易书元坐在单独的小客舍外,翻阅着《丹术妙绝》,丁飞雄这么久还没醒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不过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虽然是佛门最喜欢提及的事,可真实情况绝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 易书元这么想着,放下书看向寺院一侧的天空,丁飞雄气数所牵将起劫数。 不过易书元也隐约觉得有些怪异,总有种气数牵扯的影响在变大的感觉…… 第222章 丹炉设想 “先生,您最近老看这书,是打算炼丹么?” 易书元看向边上,石生还在室内盘膝行气,灰勉倒是已经出来了。 “有机会可以尝试一下,正所谓内外一致,身中天地与外天地勾连则显法,身中丹炉炼自身,外显丹炉可成丹,人世间想到仙人,很多人也会想到仙丹。” “可是先生,仙道中早已经没有什么丹鼎一派了,就算有人炼丹,所谓的仙药那也只是对凡人而言的,对于仙修也没什么大用。” 易书元将书本合上了。 “就算没什么大用也没关系,可以当成是一种修行的过程,诸多材料在丹炉逐渐成丹,是汇而生灵,还是一团废品,也算作一种变化之道!” “反正先生要炼丹的话肯定能成!” “为什么呢?” “不为什么!” 易书元笑了,虽然灰勉这有点盲目信任他了,但被人信任的感觉还是很好的。 这么想着,易书元站起身来,将书本收入袖中,一边的灰勉赶紧跳上他的肩头,带着兴奋地询问道。 “先生,那您什么时候开始炼丹啊,炼成了给我一粒呗?” “想太远了,怎么也得有一个合适的丹炉吧。” “哦,那感觉很麻烦啊,炼仙丹的丹炉肯定不好弄吧,总不能用乾坤葫芦吧?” “确实不能,劳烦灰大护法顾着石生,我去散散步。” 易书元说完就向着外部走去,灰勉只能跳下来回到了客舍门口,虽然这里没什么危险,但毕竟石生只是个孩子,它好歹也是自诩护法的。 易书元走向外部,袖中折扇滑出,在他手中缓缓展开,背面山水图卷的一角有一抹金色,那是一口特殊的棺椁。 此棺椁能汇灵生阴,虽然极容易受到外界邪气的影响,可本身至阴之气却并无杂质,若能成炉,则与炼丹真火正好形成阴阳互补! 既算是处理掉了邪物,又炼成丹炉,而且还省下一大笔开销,毕竟可是不少铜呢。 易书元思虑至此不由轻轻扇着扇子,也不管大冬天扇扇子是不是找罪受。 在易书元于寺中行走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去往膳堂,几个香客从他身边经过,引得他回头望向他们,头顶有官气,应该是朝廷官员。 当晚,夜深人静的时刻,有两名留宿的香客悄悄来到了他们所住客舍区域的一间闲置客房,见四下无人之后立刻开门走了进去。 白天已经打探清楚,那些失踪香客的遗留行李都在这个临时杂物间。 门开着一条缝隙,有一道月光能顺着缝隙照射进来,为室内提供更多光亮,这对于两个目力不俗且已经适应了黑暗环境的武者来说已经勉强够用了。 两人一进来就看到了一些包袱和背箱,东西倒是并不多,说明那十几人在一定程度上是轻装便行。 随后两人开始快速翻找这些行李,几乎立刻就又找到了几册假路引,另外还有一些金疮药,跌打损伤药物和一些内状疗伤药物。 忽然,李捕头找到了一叠纸张,随便一翻就心头一跳,拿到那道月光下细细查看起来。 “大人,您来看看!” 县尉这会也没翻到什么有价值的,听到捕头的声音便立刻凑了过去,借着月光一看,纸张上绘着图。 接过那一叠纸细翻,县尉双目眯起。 “苍山末段、老鹰关、北凉城……这是手绘的边关地势图……从哪个包里找到的?” “这个!” “看看里面还有什么!” 捕头立刻将刚刚那个背箱拖到月光下,再细翻之下,规、矩、准、绳、表、罗盘和望筒等物都在那个背箱中被发现了。 这说明

相关推荐: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珊璐短篇CP文   爸与(H)   碧荷衍生文   认输(ABO)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岁岁忘忧(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