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娇滢 > 第200章

第200章

会冷静一些之后又有诸多想法。 章良喜深知帝心,自然明白皇帝的渴望,便在此刻说道。 “陛下,何不下旨元江县呢?可以不直接封官,给些赏赐令其光宗耀祖也是好的,也不算无功受禄啊!” 皇帝摆了摆手。 “你说的不无道理,但说不定反而弄巧成拙,将心比心,换成是朕,或许也并不会觉得多有好感……” 说话的时候,皇帝还在反复翻阅《元江县志》中的那一册。 “良喜,元江县距离京城有多远?” “远在苍南道北端,快贴着苍山山脉了,距离可是不近……” 说到这,章良喜忽然心头一跳,赶忙说道。 “陛下,刚才林大人也说了,易先生离开县衙便游历天下去了,踪迹无处可循,自然也是久不归家,就算去月州,九成九他也不在那的!” “也是!” 一声叹息也算是皇帝的一种无奈,身居帝位,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一举一动影响的人也太多了。 第412章 访西河 天气越来越冷,眨眼便已经入冬了。 或许是是因为太靠近苍山山脉,就像是有些老一辈说的那样,苍山的雪很容易就被吹到苍南,所以有时候在月州,早早就会开始下雪。 当然,这种说法肯定不准确,但在易书元的眼中却也算是有一些道理。 山峰高的自然容易积雪,但就地理位置而言,哪怕是冬季,整片苍山都白雪皑皑严寒刺骨,显然是有那么一点不合理的。 而苍山冬日的寒流入苍南,带给月州一些影响自然也是很正常的。 天冷了却也不足以冻住河面,一条小木舟从西河村出发,沿着西河缓缓前进,划船的是易勇安,并且随船还带着渔具,坐船的有易书元和石生,还有易阿宝。 船只也是西河村人比较常用的出行方式,当然了,去的地方会比较有局限性,毕竟只能顺着河道,所以多半是去县城码头方向。 天已经凉了,但到河水结冰的程度却还早得很,而且就算是最冷的时候,河面多半也就在边缘冻住一小块,随便敲两下也就破开了。 坐着小船一摇一晃地前进还是很舒服的,不过易书元思绪远飘,不由就想到了曾经之事。 那记忆中落水之事,仿佛还在昨天,又仿佛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大伯,前头西河同娥水交汇了,我在那下几网怎么样?” 易勇安的声音将易书元的思绪拉回现实,他抬眼看向远处,娥江的江面已经不远了。 “随你吧。” “嘿嘿,大伯您放心,那边有几个鱼窝,准能上鱼!” 靠近船头的易阿宝咧了咧嘴,他老爹的技术实力他还是比较清晰的,可惜老爹自己没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 易阿宝看向船头,石生就趴在那边,一只手伸向水面,因为船头微微翘起的缘故,石生也就刚刚指尖能碰到水。 “石生,你干什么呢,手不凉啊?” “不凉!” 石生回了一句,依然看着水面拨弄着水花,也让阿宝不由侧过身子去看石生手指触碰的水面。 这一看,却发现水中好似有几道阴影在船底跟着。 “唉?有鱼跟着?” 石生回头看了易阿宝一眼。 “是啊,好多呢!” “什么?很多鱼?” 船尾的易勇安瞬间来劲了,侧过腰扶着船舷就到一边去看,水有些肥,看不了多深,他就趴得低一些,搞得小船都有些不稳当,开始晃荡起来。 “哎哎哎,好好划船!” 易书元发话了,易勇安瞬间老实了,赶紧抓好船桨,免得船打转。 “这么大个人了,换寻常人家都当爷爷了!” 一听到易书元说这话,易阿宝就知道要遭,果然,易勇安立刻将话题带到了儿子身上。 “大伯您说的是啊,换别的人家我都当爷爷了,阿宝也老大不小了,功名不功名的咱也不奢求,这娶妻之事总不能耽误吧,来咱们家说媒的人可不少……” 这数落了好一阵子,易阿宝才扛过这阵火力,因为河口到了,易勇安开始准备撒网。 石生便赶紧朝着水中低声喊了一句。 “快快快,都快跑~~~” 一瞬间,水底“哗啦”一下,一切大小鱼儿跑了个干净。 易阿宝听到了石生的低呼,看看水面却也看不出什么,而后边的易勇安已经开始提起杆网了。 “唉,大伯,您瞧好了,这地方指定有鱼,在村里钓不着网不到不过是因为运气不好,加之天气转寒水温降低,食饵也少了,鱼虾自然不喜动,这里不同的……” 杆网是两根长竹竿上系着网,竹竿带着网在水中挑几下就能捞鱼,理论上就像是一个超大的网兜,看易勇安那熟练的模样,显然是没少用这玩意。 一把,两把,三把…… 小船也换了好几个位置,但在易勇安的操作之下,除了一些个水草枯枝之类的杂物,连片鱼鳞都没有网上来,搞得易勇安十分郁闷。 依依不舍徘徊了许久,最终只能划船离去,若非今天要送儿子和石生在县城码头上搭船,网鱼不成的易勇安高低得甩两杆尝试垂钓。 易书元全程都看个乐呵,但就是不说话,船上的人下网,船下的鱼躲得十分利索,石生更是在一边笑得开心。 随着小船继续前进,易阿宝凑近又趴到船头的石生,低声道。 “唉,石生,鱼又跟着了吧?” “嗯,又跟着了。” “哦,这鱼为什么跟着我们的船呢?” 石生看了易阿宝一眼,没直接回答为什么,而是张嘴低声道。 “阿宝哥,它们可是好远的地方来的呢!” “多远啊?” “从开阳水域,一直游到这呢,能不远么?” “哦……” 易阿宝只是点了点头,但根本没反应过来石生指的是什么,所以一直在心中思索着这句话,直到小船前进了好一会之后忽然反应了过来。 开阳水域,难道是指的大运河? 实话说,在整个易家,易阿宝是对伯爷爷易书元有更多好奇的,甚至经历过一些事之后,也觉得伯爷爷身上带着一些玄奇色彩的。 但听到石生这么说,易阿宝还是觉得有些荒唐。 “伯爷爷,开阳大运河能连通要到这里吗?” 听到易阿宝的话,正在转扇子玩的易书元笑了笑回答道。 “自然是能通的,只不过从开阳水域转到娥水,然后再入西河,需要经过诸多水系,绕很多个弯,路程比较远。” 说着,易书元也看向远方。 西河村距离元江县城的距离本来也不算夸张,出了西河入娥水,没多久就能看到县城码头,此刻眺望船头方向,已经能看到县城码头的那些大船了。 其中有一艘船的轮廓显得较为特殊,属于那种和一般货运之船有较大区别的楼船。 在常人眼中如此,在易书元眼中,大船之上的气数则更为不凡,显然坐船的不是常人。 县城码头那边有一艘去月州的大船,易阿宝和石生会在午后上船,阿宝回书院,石生则会在月州去墨家商会的铺子,然后直接回茗州,至少表面上是这样,后面石生八成会踩着风火轮回家。 在城中吃了午饭之后,阿宝和石生就准备上船了。 上船前,易勇安在码头反复叮嘱儿子。 “照顾好石生,到月州你得看着石生进商铺,也得确认是墨家商行的人!” “嗯,爹,伯爷爷,你们放心吧!” 易书元笑笑没说话,他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师父,您要不和我回茗州过年吧,我爹娘老念叨您的!” “唉,这可不成,大伯也好久没在家过年了,要不小石生你在元江县过年吧?” “那不行,我要回家看我妹妹!” “哈哈哈哈,船要开了,我们先上去了……” 阿宝在边上笑着,最后带着带着石生上船。 大船很快就开了,目送码头越来越远,船舷上的阿宝又下意识低头看向贴着船的水面,让石生看得发笑。 “别看了,没跟着呢!” 石生当然知道阿宝看的是什么,不过阿宝想要多问,他却也不多说。 …… 县城码头,易勇安和易书元将城中买的一些东西放入小船,再次划船准备回家。 “大伯,上午那会定是水温太低,这会已经晒了一天的太阳,水温有所上升,我再到那下几网,或者您多等会,我钓几杆如何?” 易书元倒也没有不耐烦,反而露出些兴致。 “这样吧,也给我一支杆子,咱们一起钓一会?” “唉?那可太好了!” 易勇安一听,整个人都兴奋起来,划船也更有劲了,小船那是蹭蹭往前窜。 这一次,小船在西河同娥水交汇之处的岸边停稳拴好,伯侄两人分别在小船两端甩杆入水,结果没多久,易书元这边就有鱼上钩。 易勇安眼睛瞟来瞟去,自己的浮漂看着还不够,还一直盯着易书元的漂,一见到浮漂被拖走,立刻激动起来。 “唉,大伯,大伯,鱼儿咬钩了——” “哦!” 易书元把杆一提,瞬间竹竿就弯成半月,溜鱼没多久,一条大半手臂那么长的胖头就被钓了起来,让易勇安惊喜连连。 “哎呀,我也上钩了!呸,是我这也有鱼上钩了!” 随着易勇安鱼竿弯弯,他的兴奋劲提高了何止一倍。 “哈哈哈哈,我这也是大鱼——” 在伯侄两于河口垂钓的时候,一辆从元江县城出发的马车却已经到了西河村,随车而行的还有四名骑手,呈现四角将马车拱卫在中央。 车内也坐着几人,有一个贵气的年轻人,还有一个竟然是当今的元江县令。 “殿下,西河村到了,我去问问路。” 外头有人传来声音。 “好,注意不要太咄咄逼人!” “是!” 即便里面的人看不到,外头的人回话也下意识拱手,随后策马先行一步。 村头自然有人注意到了这车马人员,看这架势也是有些来头。 骑手骑马凑近村头一户人家,向着看热闹的人询问一句。 “请问村中可有一户易家?若有的话,住在何处啊?” “哦,易家啊,顺着路一直往里走,尽头最大的宅院就是易家,很好找的,呃,你们是谁啊?” 骑手笑了笑拱手致谢。 “多谢了,我们是陪着县尊大人从县城来的!” “哎呦!县尊大人啊?” 村民顿时惊了,那可是元江县的天! 在车马经过的时候,附近村人就很快议论开了,相信一会晚饭的时候经过“村头情报中心”一传递,全村都知晓县尊来此的事也不会久。 第413章 易先生在家? 在易书元和易勇安于河口悠然钓鱼的时候,在西河村村民兴奋地讨论县尊来村里的时候,易家宅院内的易家人显然是有些局促不安。 听闻是县尊来访,易家人绝对是受宠若惊,或者说是不是“宠”不清楚,惊的程度是绝对不低的。 这会易家的客厅内,元江县县令和一名年轻人坐在堂中,其他的随行人员则都是站着。 往日里精明的赵氏和侄媳妇李氏也没见过这阵仗,亲自端来了一盘蜜饯,李氏则提着水壶为两人倒茶,一个家丁端着摆满茶盏的茶盘,随着李氏一起挨个献茶。 “呃,大人您请喝茶,这位公子,您也请,还有几位差爷,也请用茶!” “多谢了,我们不用!” 领头的侍卫客气一句,一点没有接过茶盏的意思,县令和年轻人倒是接了,前者吹吹茶沫子便喝了,也没什么负担,后者则暂时没有喝。 赵氏放下蜜饯,觉得气氛尴尬,心中惴惴不安,脸上挤出笑容。 “县尊大人和这位公子来我们易家所为何事啊?咱易家都是乡下人,有什么事知会一声让我们去衙门不就行了嘛?” 县尊没说话,而是看向了年轻人。 赵氏虽然没见过这阵仗,但一把年纪了,有着乡人妇女特有的精明,察言观色的本事可不差,县尊这一下意识的动作,立刻让她明白这年轻人才是主事人。 “哦,诸位不必心忧,我和县尊大人来此并不是因为易家犯了什么事,而是专程来看看县中良善之户……” 说着,年轻人还望了望易家大院的门外,那边已经挤着很多村中百姓,一个个在那议论纷纷。 若换成往常,这情况应该是将人都轰走,再肃清周边,但今天在这还是尽量要克制一些。 而且百姓们议论的点也都很有意思。 “唉,你们说那真的是县尊大人吗?”“不知道啊,我也没见过呢……” “不会是假的吧?”“不至于吧,谁敢冒充县尊啊,想杀头啊?” “那他们怎么都不穿差服啊?”“便装出访呗……” “会不会是来易家搜罗钱财的……” 有些村民声音比较大,他自己以为压低了声响,但其实易家客厅那边也能隐约听到的。 “来易家搜罗钱财”这话一出,正喝着茶的元江县令“噗~”地一口茶水就喷了出来。 “哎呀,县尊大人您没事吧!” “咳咳咳……我,没事,咳咳,咳咳咳……” 县令想解释又不太方便,只能一阵猛咳嗽,不过这时候人群里面的声音也变了,因为易保康回来了。 “保康你可回来了。”“县尊大人在你家呢!” “哎哎,知道了,对了来多久了,为什么来的?” “才坐下呢,还不知道呢!” 听着邻里的话,心中带着疑惑的易保康扛着农具进了院子。 将锄头往墙角一放,用肩头的布巾抽打一下全身上下,抽地院子那边灰尘四起,然后易保康才走向客厅。 这过程中,赵氏向着年轻人方向努了努嘴,易保康便想着先向着年轻人行礼一礼后再转向县令。 “草民易保康,拜见两位大人!” 行礼的时候,易保康也看到了客厅中央摆着的一个东西,还盖着红布呢。 年轻人看向易保康,微微皱眉暗自心惊,果然是一个非常精神的老人,但再精神年龄一看也知不小了。 “不必多礼。” 易保康直起身子,对着一边的家丁道。 “去,杀鸡宰鸭,准备餐食招待贵客……” “哎哎,不用不用了,我和这位公子坐一会就走,前些年县里一桩大案,你兄长办案有功,只是论功行赏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了县衙……” 说着县令话语微微一顿才继续道。 “如今整理卷宗,本官觉得既然本人不在,也当赏赐家中,遂送来牌匾,也来问问你们,家中缺些什么?” “牌匾?” 县令点点头,示意了一下旁人,便有两人过去抬起了摆在堂中的东西,而县令则起身扯下了红布,上面写的是“善举厚德”。 “还不快谢恩!” “啊?噢,多谢两位大人所赐!” 易保康挠挠头,直接过去从两个侍卫手中把牌匾接了过来,然后递给身旁的家丁。 “摆桌子上去,得空挂起来……” 说着,易保康又面向堂中的人,既然是赏赐的,那心里也就放松不少,别看只是一块牌匾,但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我看几位还是在这吃了再走吧?不然一会兄长回来若是知了定会埋怨的!” “唉,说了不必,我们……” 县令这么说着,一边的年轻人的脸色却微微有变,并且立刻插嘴道。 “县尊大人,既然易老先生一片好意,我们就不要推辞了,就在这吃一顿便饭吧!” “对对对,这位大人说得是,咱们乡下也没什么好酒好菜,就是一些寻常之物,但待客了一定把最好的拿出来!请喝茶,你们愣着干嘛,快去张罗一下,别别忘了把暖盆也弄出来……” 易保康自己在客厅作陪,吩咐家里其他人去准备餐食。 “对对,你在这陪着客人,我们去准备……” 赵氏给李氏使了个眼色,二人便一起出去了,贵客上门,自然要好好张罗。 年轻人正是此番前来月州的一位皇子,因其人聪慧懂事,也算是自小就受大庸皇帝喜爱。 本以为来此只是了解一下情况,但刚刚易保康的话让皇子心头猛得一跳,但他也算沉得住气,等易保康吩咐完了才继续问道。 “老先生请坐,你刚刚似乎说令兄一会就会回来?” 易保康提起茶壶给县令续上了茶水,见年轻人茶满,这才给自己倒上一杯。 “是啊,和我儿子一起送两孩子去县城码头了,哦,划船去的,不然你们在路上还能碰上呢,傍晚前肯定是会回来的。” 说完这句话,易保康才喝干了自己杯盏中的茶水,冬日里茶凉得快,这会温度正合适。 “易先生真的在这?” “这,这还能有假?” 易保康不由挠了挠头,虽然是送牌匾是因为兄长,但说白了易家也都还是升斗小民,不至于如此激动吧? 皇子脸上露出笑容,看了一眼元江县令,笑着说道。 “那我可得等易先生回来!” “公子说得是!” 其实元江县令之前就在老教头灵堂那见过易书元了,只是现在县衙的吏员他至多也是个脸熟,名字不可能叫全,更别说易书元这号曾经的县吏了,当然是不认识也不在意。 …… 临近傍晚,西河河口,易书元和易勇安可是钓了不少鱼,把后者给高兴得不行。 “不钓了不钓了,收竿回家吧。” 易书元这么说着,易勇安还恋恋不舍。 “别啊大伯,再钓一会,难得今天上鱼,可得把握住咯!” “别不知足,鱼篓子都装不下了!而且回去晚了,晚饭还吃不吃?” 易勇安本来想说,晚饭大可不吃,但毕竟是和长辈在一块,又想到了爹娘和妻子,只得作罢了。 “那好吧,下次再来!哎哎哎——大伯,您怎么把鱼往河里倒啊?” “留几条自己吃就行了,太多也吃不了啊!” 易勇安是几步跨出就到了易书元身边,拦住了往河中放鱼的大伯。 “别啊,吃不了咱晒干啊,就算自己不吃,乡里乡亲的送一些啊!” “你是怕别人不知道自己钓了很多鱼吧?随你吧!” “嘿嘿嘿……” 易勇安笑笑,提着将浸没在河面的封盖大竹篓子提起来放船上,哗啦啦的水声和里面的“啪嗒”声从未如此悦耳,随后才解开缆绳回到船另一头。 “大伯坐稳,咱回家!” 小船缓缓驶向河心,易勇安一边划船前进,一边高声唱歌,心情快乐又悠闲…… 船的另一头,易书元打开折扇轻轻扇风,视线的余光也瞥向河面,轻声问了一句。 “你们是如何知晓我在这的?” 易书元和易勇安能钓起来这么多鱼,当然不是因为水平高,而是水下有水族将鱼赶过来的,总会有那么一些鱼想不开嗦一口食饵的。 声音传入水下,自有水族回话。 “回仙长,乃是水神大人上了天宫,应该是从那了解仙长所持天仙令之方位,而他暂时又不方便回来,方才令我等前来碰碰运气!” 易书元微微点头,蟹将军上天了啊。 “那么蟹将军有什么事么?” 水下游动的是一条黑鱼一条青鱼和一条鲟鱼,为首的黑鱼立刻回答。 “水神大人说,卓仙姑所织仙绫日夜泛出灵光,以至于有一阵子在渔桑村天际映出彩霞,虽其后收敛,但也为天界所察觉,水神大人此番上天还被问到了,似乎天界有意寻找此仙光来源,水神大人便派我等前来问问仙长意见!” 哟,没多少年不见,对卓晴的称呼都是“卓仙姑”了? 易书元笑笑,随口回答一句。 “这事问卓晴就好了,当然,我的建议是,天仙令可以收,其他事不理会就是了。” 大黑鱼顿了一会还是回答一句。 “这个,已经问过了,卓仙姑说没兴趣,水神大人便派我们来问问仙长您……” “没兴趣那便罢了,难道……” 易书元话音至此也回过味来,看来是这仙绫之光比较重要咯? “此事再议吧,等蟹将军下界了再说!” “是……” 易书元话都这么说了,水下的水族哪敢有什么非议啊。 而这会,易勇安的歌声正起劲呢。 小船划着划着就已经到了西河村边,只要见到河边有人,易勇安便会吆喝,顺便展示一下鱼获。 “唉,李伯,今天我可上不少鱼呢,等会给您送一条——” “老方——瞧见没,都是大鱼,等会来我家取啊——” “哎呦,还真不小呢?别等会了,你船靠岸了我就拿!” “那是!哈哈哈哈哈……” 易书元则在船的另一头笑而不语。 第414章 书可听,冷可受得? 小船靠岸,上头已经有同村的汉子搭把手了。 虽然离水已经有一会了,但是竹篓子的鱼依然是“噼里啪啦”一阵乱动,显然还很鲜活。 “易叔,你们来贵客了,快点回去吧,县尊大人在你们家呢——” 有人在远处喊着,听得易勇安

相关推荐: 仙道空间   召唤之绝世帝王   我以神明为食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我在末世养男宠   岁岁忘忧(完结)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碧荷衍生文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