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娇滢 > 第201章

第201章

人还在船上,准备踩沿岸石阶的脚差点踩空。 “什么?县尊大人?县太爷?” “对对对,快回去吧!” 边上的人也赶紧说起来。 “是听说你们那边热闹,原来县尊大人来了?” “这可是稀奇了,这多年以来就没哪一任县太爷来过咱们村!” “那我都去看看!”“我也去!” 显然这会消息还不是全村都知道。 “来来先帮我把鱼抬上来!” 别说是县尊来了,皇帝老子来了,这篓筐子鱼也不能落下! 上岸之后易勇安直接从鱼篓子里取了一条鱼,丢给刚刚来传信的人。 “接着!”“唉,谢谢易叔!” “走走走,帮我抬家里去,大伯您快跟上,咱家来贵客了!” 易勇安一边说,一边和旁人一起抬着大竹篓子往家赶,旁边的人也纷纷跟上,有的等着分鱼,有的则纯粹去看热闹。 易书元从收起折扇,整理一下船上的东西,带上船桨和渔具,也上了台阶。 这时候岸上已经清净不少,人群都已经随着易勇安而去了,也就那个易勇安口中的李伯还在岸边,是个年纪比易保康略大两岁的老人,是真正老态龙钟模样了。 不论村里人有多少人不信易书元真是易保康的大哥,但也总有信的,有时候并不是因为易家的说辞,更不是什么有力的证据,往往也是一种感觉。 看着易书元上来,老人喊了一句。 “书元哥……” “一会让勇安给你送条鱼过去,还是很怕鱼刺吧?弄条黑鱼给你!” 老人拱了拱手,眼中多了一些感动,已经模糊的记忆都仿佛在此刻清晰起来,那是四五岁的时候被鱼刺卡住,哭闹着呼喊,而那会的易书元也还没疯…… 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的人被鱼刺伤过痛过,就一辈子讨厌多刺的鱼了,但这种事除了已故的亲人,恐怕是儿女都未必记着的。 “唉,谢谢书元哥!” “嗯!” 易书元应了一声,没有多说什么,提着船桨扛着渔具就往易家宅院的方向走去了,那身形在身后的老人眼中依然十分矫健,更不用说显什么老态了。 土地小庙那边,灰勉捧着一颗红红的小果子啃得欢,这是它刚刚从阔南山中寻来的野山楂,初冬的山中美味之一。 望着易勇安和人抬着鱼篓子过去,灰勉顿时乐开了花。 “嘿,今晚上吃鲜鱼,给,尝尝野山楂。” 灰勉将一粒山楂放在土地小庙的屋顶上,一个身影在庙边浮现。 “多谢多谢。” “唉,土地老儿,你猜猜易家来的客人是谁?” 土地公拿着山楂暂时不吃,望了望易家方向笑道。 “小神虽法力低微,但见星光落地烟紫霞,虽不明显却也不凡,当是皇族中人。” “嗯,你慢慢吃,我先走了!” 灰勉窜动几下,直接落到了易书元肩头,土地公向着那边行了一礼,也在一阵青烟后消失了。 …… 易家那边,易勇安和邻居抬着那箩筐般大的鱼篓子兴冲冲过来,还没到家呢就见院门口外头围着一大群人,这可是遂了易勇安的心意了。 “让让啊,唉,钓了点鱼,各位让让啊——” “哎呦这么多啊!”“真不少啊!” “一条条的个头也不小!”“这不会是城里买的吧?” “买也不可能买这么多啊。” “让一下让一下,嘿,爹——我回来啦——我和大伯钓了好些鱼呢,来人搭把手——” 易家的小家丁先一步冲过来,看到易勇安和人抬着鱼进来,顿时惊了。 “老爷您真行啊,居然钓了这么多?” “那还用说!” “老爷您天天带着竹筐大的鱼篓子,竟然真的用上了!” “怎么说话的,去挑个大的杀了,今晚加菜!老方你先挑一条!” “唉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易勇安和人把竹篓子放下,在裤腿上擦着手,在帮忙的邻居挑鱼的时候也看向了客厅,易保康已经走了出来。 “回来这么晚啊?你大伯呢?” “在后头呢,马上就回来了,爹,这里面哪个是县尊大人啊?” 易勇安凑近老爹低声问一句,后者则低声回答。 “年长那个!” “那年轻那个呢?” “不知道,但来头估计比县尊还大!快去行礼!” “噢噢噢……” 易勇安赶紧走到客厅,向着坐着的人拱手。 “草民易勇安,见过两位大人!” “不必多礼,我们不过是来拜访易家的客人,不是什么大人!” 皇子自从知晓易书元在家之后,态度比之前更和善不少。 易勇安身上的鱼腥味则让一边的县令直皱眉头,刚想说两句的时候,却见身旁的皇子已经站起身来了。 院门口的嘈杂声中,看热闹的村人纷纷避让,而易书元提着船桨扛着渔具走了进来,向客厅望一眼便知所见紫气源头,看来确实是皇子无疑了。 这一刻,皇子不由深吸一口气才能压下心中的亢奋。 对于易书元,此刻皇子对其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除了本就知道的,还多了一段堪称玄奇的身世,也不免让代替父皇前来的他多了几分激动。 易书元将手里的东西在院墙边放下,易保康则快步走到他跟前耳语几句,大致讲了讲家里的客人尊贵,随后就见自己兄长走向了客厅。 也是如常人一样,易书元拱手向着厅中之人行礼。 “草民易书元,见过两位大人!” 那皇子却是也上前一步,向着易书元拱手回礼。 “本只是来了解一下,并没有过于惊扰易家的打算,不想今日又见着先生了!我父……父亲时常念叨着您的……” 为什么是“又见着”呢,因为当年在谭元裳府上,被带来一起听书的皇子皇女之中,就有眼前这一位。 可以说当年的易书元就已经给当时的皇子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此刻的表现也不只是因为皇帝的嘱托,也有几分自己的感觉。 在儿时的皇子心中,那位仿佛能将故事搬到眼前的说书先生,简直神乎其技! 一边的县令在看到易书元进来的时候,是明显愣了一下的,因为他想起来之前见过他,却没想到此人就是易书元。 这会听到皇子的话,县令心中震动之下也赶忙上前回礼。 “原来阁下就是易先生,前段时间老教头的过世我们还见过,实在是在下有眼不识高人啊……” “县尊大人客气了!” 易书元说完之后看向皇子,神色并无半分拘束,反倒是面对他的眼神,皇子显得有些莫名的拘谨。 但既是怕易书元没印象,也浅浅提醒对方自己的身份,更是为了相对拉近一些关系,所以皇子还是走近易书元几步笑道。 “先生可能已经忘了,但我却是终生铭记啊,当年在谭府,父亲带着我们去听书,听的就是先生讲的《河神落》!” 易书元露出一丝恍然神色,但除此之外就并无惊色了,也笑着问了一句。 “殿下想听书,易某又喜欢说书,自然是容易实现的,不若晚间易某就说上一段如何?” 皇子“啪~”地拍了一下手,略显激动道。 “那可太好了!” 因为屋中人的动作,自然也引得院门那边好事者的猜测,议论声也大了一些,让易书元也望向了院门处,心中念动便又回头望了一眼这皇子。 “殿下听书,易某自然是会讲的,不知殿下怕不怕冷,想不想在露天听书?” 皇子愣了一下。 “露天听书?在这院中么?” “非也,在晚间的晒谷场!” 一边的县令诧异一句。 “这大冷的天,谁大晚上去那啊,先生莫要说笑了!” 皇子心中一动,又追问了一句。 “晒谷场和这里有什么分别?” 易书元还没回答,易保康提着新烧好的开水来重新泡茶,人已经到了近处,一听这话便道。 “晒谷场哪能和这里比啊,也就是地方大,平日里除了晒谷子堆东西,戏班子来了也在那搭台,全村都能去。来来,刚刚的水都凉了,我给你们泡新茶!” 易保康这不经意的一句话却恰到好处,让皇子恍然大悟,也不由看向院门方向。 “这天也还没多冷呢,难得出一趟远门,自然要尝试一些新鲜事物,我还从没在晒谷场这种地方听过书呢,先生既然如此说了,那就有劳先生安排了!” “安排什么?” 易保康疑惑地看向易书元,后者对着皇子点了点头,笑道。 “自然是安排说书,保康,通知左邻右舍村中乡亲,就说今晚戌时,我在晒谷场说书!” “说书?那可好啊!上次你说书的事我后来还在村里讲了,大家伙都说我吹牛了,今晚过后看谁还不服,嘿嘿嘿,那我去说了啊!” 易保康一大把年纪的人了,此刻却显出几分童心,好似还是兄长身边的小跟班,顶着一头白发乐呵呵往客厅外跑,边跑还边喊。 “唉,大家伙都听好了,今晚上戌时,晒谷场说书咯!戌时晒谷场说书,都早点吃晚饭啊——” 这消息一出,顿时让易家附近扎堆的村人又热烈讨论起来,谁说书,说什么书之类的则是热门话题,只是这会易保康却也卖起关子又不多说了! 第415章 神乎其技也 对于易家而言丰盛的晚餐,在皇子眼中当然算不上什么,但是胜在烟火气。 皇子出宫次数少,更少有在这种“不知底细”的家中用餐的经历,易家人忙前忙后热火朝天准备餐食的情况在他眼中也特别有意思。 菜肴摆盘自然远比不上宫中御膳房的精致,也比不上一些上档次的酒楼,但菜量大,色泽鲜亮香味也十分浓郁,看着也是让人食指大动。 实话说,在易书元面前,皇子确实也是暗暗做一些姿态的,只不过在吃饭过程中越来越放得开了。 易家人就算是因为有贵客在显得有些拘谨,吃起饭来不太放得开,但这种放不开依然是大口夹菜大口扒饭,吃得是稀里哗啦香甜无比。 加上易家人身体好,别说是消耗了一天体力的易保康父子,就是家中女流也是不遑多让,光看着他们吃都觉得香。 这种情况下,同桌用餐的人多少也受了影响,以咸鲜为主的菜肴也变得更加可口。 一顿饭下来,平日里只吃一小碗米饭的皇子都吃了好几碗饭,那元江县令见皇子都是这样,也顾不上矜持,甚至刻意让自己狼狈一些。 “汤来咯,来来来,大家都盛一点啊~~” 易勇安端着一个大盆子上来,这是最后一道菜了,里面不是那种熬出来的浓汤,而是干菜梗和咸鲜一起煮出来的清汤,虽然简单,却鲜美解腻。 和易家人一样,皇子与元江县令也一起站起身来拿汤勺盛汤,而且就盛在扒完饭的饭碗内打汤饮用。 “嗝~~” 饭桌上的皇子打了一个饱嗝,一边的易书元也是咧嘴一笑。 “让先生见笑了!” 皇子倒也不在意,脸上露出笑容,心中略有窃喜,果然,今夜做派在易先生那是加分的!不过也确实痛快! 易书元低声道。 “殿下能洒脱不羁与民同乐,易某怎么会笑话呢!” “先生叫我子冀就行了!” 虽然皇子也是有心计的人,不过这种心计易书元倒也并不反感。 易家这边晚餐的时刻,一会晚上晒谷场说书的事情也已经在村里面传遍了,很多以前就听易家人提起过易书元说书之事的人也都兴奋起来。 还有更多的人已经提前搬着自己的椅子板凳过去,可以占一个好位置。 一般戏班子来村里唱戏的时候,都是摇着大船过来,搭戏台的材料都是现成的,包括那种大罩灯。 不过易书元说书可没有戏台子可搭建,所幸说书不像是唱戏,主要靠耳朵听,而不是用眼睛看,而且今晚也算天公作美,虽有浅云但不至于会下雨。 云遮不到的地方星光也十分璀璨,能见度并不差。 等易家人搬着桌椅板凳过去的时候,虽然还没到戌时,晒谷场边上早已经有人在转悠,一看正主来了,立刻有人大声吆喝起来。 “说书咯,说书咯~~~” 村里还有人提着个铜锣“咚咚咚~”地敲,显然西河村已经好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人群迅速聚集,大人小孩男女老少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得过来,更多人则准备充分,穿着厚冬衣,甚至带着毯子的也不少见。 西河村在元江县也不算是小村了,晒谷场很快聚集了几百人,可以说除了实在不方便出来的人,基本上全村到场了。 一个个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又明显怀揣着期待和兴奋。 “上次的戏班子都是前年了!”“是啊,今天说书也是一样的,就是不知道易家那位说得好不好?” “真有易太爷说得那么好就行了!”“自家人肯定吹牛,但能有一半也行啊!” “唉,哪个是县太爷啊?”“当然是年长那个咯!” 作为村里的贵客,元江县令和皇子项子冀当然是在最靠近说书台的位置。 晒谷场中有很多稻草堆积起来的草垛子,夜晚昏暗又人多嘈杂的环境,明显让个别侍卫略有紧张,不过相对的,皇子却十分放松,而领班侍卫同样也并不如何担忧,只是保持戒备。 仅仅是才坐下一会,皇子已经有种要流鼻涕的感觉,身边人给他披上毯子,又递过来一个手炉才好一些。 易书元的桌子就是普通的四人方桌,摆在皇子等人前方三步之外,桌上就是抚尺和折扇,此外也就是茶水了。 村里人大多没听过易书元说书,自然也不会有在一些茶楼中那种他一来,听众都纷纷安静下来的场面,此刻依然议论纷纷,不过他只是微微一笑,提起抚尺向桌面一击。 “啪~~” 玉惊一响震四方! 整个晒谷场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所有人全都看向易书元的方位,也见他“刺啦~”一下打开了折扇。 “今日我西河村父老齐聚晒谷场,又有贵客远道而来,易某在此摆开桌案献丑说书,废话不提我们现在就开始,而今天晚上我们要说的,便是一个发生在莫山以北的故事,名曰《鸣天雨》!” 易书元的声音平静而有力,清晰传到了晒谷场的每一个角落,甚至也传向整个西河村。 而在不知不觉间,天上的浅云也在此刻渐渐散开,露出那一轮明月,月光挥洒下来,也让晒谷场更加明亮了几分,好似说书人面前揭开了一层昏暗的帷幕…… “话说在莫山山脉以北,便是南晏之地,南晏以鹤为国鸟,对白鹤的喜爱和尊崇更是到了夸张的地步,而这一天,天际云层之上,正有一群白鹤振翅迁徙,大地之上的南晏则有一场纷争正在上演……” 说的是外国的事情,却同样能提起人的兴趣,甚至更为专注。 易书元此刻说的,正是白鹤变化之初遇见赵氏遗孀那一段。 “凡人肉眼凡胎,不知处境危机,仅有一名道行不深的术士察觉不对,原来那沼泽之中瘴气横生孽影重重,妖魔已经渐渐汇聚过来,想要将人留在这里……” 晒谷场中孩童抱紧了家长,很多人的身子也缩在一起,这一刻的冬夜的寒凉仿佛更加明显,所有人都泛起一阵鸡皮疙瘩。 “大家注意,有些不太对劲!” 易书元口中发出当初术士那惊慌的声音,这也是他前言叙述后的第一次变声。 这声音一出,村中人乃至元江县令都惊愕无比,但很快一串连续的声音变化,所有人也被故事内容吸引。 “怎么不对劲了?” “不知道,感觉有邪性的东西过来,就是不知道是这里本来就有的,还是别人的手段!” 易书元手中折扇一收,看向前方诸多听众,以说书人低沉紧张的声音叙述。 “那术士已经察觉不对,却限于道行不知情况,其他人更是两眼一抹黑,这一刻术士也顾不了许多,保命黄符连连丢出!黄符冒火炸开一片……” “喝~看我符法——” “唰~”“唰~”“唰~” 黄符冒火的声音,风的呼啸,水面“哗啦啦啦”的声响,甚至还有马匹惊慌的嘶鸣声…… 一时间,易书元所在的那一张桌子,仿佛演化出种种慌乱嘈杂,也让诸多听众不由身体紧绷,不论是听过易书元说书还是没听过的,都有一种强烈的震动与沉浸感。 马蹄声踩水的声音尤其乱,这一刻,嘶鸣嘹亮。 “呜噜噜噜……” “啊——”“哎呀~~” “啪嗒~”“啪嗒~” 即便这一刻易书元没有旁白,但在场听书之人,包括孩童都知道,那对母子坠马了! 与此同时,易书元声调再变,一种恐怖的声音响起。 “嘶吼……” 这声音一起,所有人鸡皮疙瘩一阵阵起,听书者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妖怪来了! 村中一些孩童甚至“啊”地叫了出来,死死抱住了爹娘长辈。 这一刻,就连守护皇子的侍卫们,也不可避免地被牵扯了心神。 也是这一刻,易书元准备已久的鹤鸣响起。 “唳——” 高亢清亮的长鸣自有一种天上而来的感觉,不光是故事中,晒谷场听书人心间的阴霾也在此刻一扫而空,也在随后得知鹤群落下而妖物退怯后,紧张的情绪得以释放…… 为什么是《鸣天雨》这个名字,其实是同白孝节的《望天雨》是相呼应的,虽然是神话故事为引,但本质上,白羽道也好,江湖纷争和朝野动乱也罢,甚至是赵家母子的逃难过程,都是南晏人间的乱象。 易书元以白鹤为引,中间也不落下两妖争劫浴天雷的宏大,但在他今夜的故事中,白鹤与和乐山大蟾反而成了一种背景一般的衬托。 书中主要人物有江湖侠客,有那国师天羽真人,有军士和普通百姓,也有那大晏皇族…… 从戌时初,一直讲到亥时末,长长的一整部书带得听书之人的情绪起起伏伏! “时辰已到,斩——” 监斩官的嗓音,刀斧手的吞吐刀的动作,乃至最后那一声人头落地的响动,都在易书元口中重现。 “啪~” 抚尺玉惊一击桌面,也惊得众人精神一振。 “手起刀落,血溅十几步,随着人头坠地,曾经的南晏国师,也算是一代翘楚的韩师雍就此殒命,白羽道的一切也随之覆灭!实乃可叹啊!” 易书元此言落下,手中折扇也已经收起,代表着今晚的《鸣天雨》,已经说完了,并没有留下什么“下回分解”的悬念。 晒谷场上久久无人言语,即便玉惊醒神,大多数人也好似依然在书中。 好一会之后,才有人激动拍手。 “说得真好!”“对,说得太好了!” “易太爷说的书比城里那些个说书匠强百倍!” “是啊,百倍都不止呢!”“对对对,我刚刚简直紧张死了!” “谁不是啊,我差点以为妖怪要出来了!” 人群此刻议论纷纷,全都宣泄着心中的激动。 易书元看向皇子,对方脸上的震撼之色不减,只是相比相对于其他村民,皇子心中应该会有更多感触的。 “殿下觉得,易某说的此书如何啊?” 易书元这么问了一句,皇子才如梦初醒,吸了一下鼻涕,感慨不已地说着。 “先生真神人也!” 易书元咧了咧嘴,我牛逼我还能不知道么,你这反应也不知听进去几分…… 晒谷场边缘,黄宏川和本方土地都站在这里,灰勉也立在黄宏川的肩头。 “怎么样,先生厉害吧?” 灰勉骄傲地说了一句,黄宏川同样感慨不已。 “不施仙法,不障眼蒙目,却能到如此境界,可谓神乎其技也!” 第416章 非凡人乎? 晒谷场人群散去的时候,已经差不多到子时了,对于西河村人来说已经是很晚很晚了。 不过没有人懊恼什么,回家的时候一家老小拖椅子搬凳子,一边走也一边和家人或者邻里议论着书中的事,讲谁谁谁该死,谁谁谁可怜等等…… 这么晚了,皇子和元江县令也不回县城了,就在西河村住一晚,易家虽然比不上真正的豪宅,但客房还是有一些的。 只不过之这一晚皇子却怎么也睡不着,脑海里一直想着此前说书的过程,父皇曾说过,易书元此人以书寓人也寓天下社稷,而在这《鸣天雨》则更为明显一些。 在易家的客房内辗转反侧了许久,皇子还是从床上起来了。 “来人!” 一声令下,门口立刻有声音回应。 “殿下?您还没睡?” “睡不着,准备笔墨纸砚。” 外头守着的两名侍卫面面相觑,其中一人只好去找易家的家丁,让对方帮忙准备。 大概一刻钟之后,皇子暂住的客房内,桌上摆好了文房四宝,也点上了一盏油灯。 皇子披上厚衣服,

相关推荐: 萌物(高干)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芊芊入怀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召唤之绝世帝王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流萤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双凤求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