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做好被清算的准备!” 此话一出,朴千流瞬间感觉到头皮发麻,脊背都冒出了冷汗。 “殿下,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朴千流还想要辩解,但明安已经懒得再听他说什么,直接冷着脸抬手向身后的禁军示意。 下一刻,禁军如潮水般涌了出去,见人就抓的同时,还地毯式地在朴府中四处搜寻。 不一会儿,朴府上下都被抓到了前院里,就连伤重卧床的朴万里都被禁军强行架了过来,扔到了人群之中。 “老爷!” “明安!你罗织莫须有的罪名陷害朝廷命官,难道就不怕遭到朝野上下的非议吗!” 看到老命都被去了半条的父亲,朴千流顿时怒道。 即使知道明安已经动真格了,但没有确切证据摆出来之前,他只能咬死不认刺杀的事! 然而很快,搜家的禁军就抬上来了一大堆箱子。 “启禀长公主殿下,卑职等在朴府后院地下找到了一处大型暗室,里面藏有大量弩箭盔甲等违禁品,另外还有不少夜行衣物,与刺客所穿的极度相似!” 当一个个沉重的木箱被打开,露出了里面满满当当的违禁品,朴万里父子俩顿时感觉心脏像是被重锤狠狠砸了一下。 整个大脑只剩下了一个念头。 完了,这下全特么完了! “新罗律法规定,私藏三套铠甲者即可判处流放,十套铠甲斩立决!” “就算本宫不追究你们刺杀的罪行,光是私藏的军械已经够你们抄家灭族了!” 如山的铁证摆在面前,朴万里父子俩瞬间被抽干了全身力气,绝望地瘫坐在了地上。 之后明安便将朴府上下数百口人全部打入了大牢。 过了数日,经过严密的审讯,朴万里的诸多罪行公之于众,最终被判处了满门抄斩! 堂堂宰相落得这个下场,举国上下都为之震惊。 但世人更多的是将其作为饭后的谈资,几乎没有一个为其喊冤的。 毕竟朴万里天大的胆敢私藏军械,刺杀当朝皇帝的亲姐,长公主只将其满门抄斩而没有诛他九族,已经是最大的仁慈了! 将刺杀之事彻底解决,顺带还震慑了一波朝堂上其他别有用心之人,明安总算能把心思全部放在和燕王府的结盟上面来了。 第143章 在这几天时间里,燕王府的二十船货物已经被全部搬进了码头仓库,并做了清点。 这批货物的估值超过了百万两银子,如此慷慨的见面礼,直接把新罗朝堂上下都震惊到了。 是以明安在提出要与燕王府结盟之时,几乎没有遭到太多人反对。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明安直接下令打开乐浪城的粮仓,将里面储存的粮食搬运到燕王府的货船上。 这些货船都是大型的福船,每艘满载能够装三千石左右的粮食,二十艘加起来就是六万石。 按照每石粮食二两银子的价格,差不多只值十几万两,与燕王府带来货物的价值相去甚远。 因此为了体现结盟的诚意,明安特意又从各地调集了三十多艘大型的海船,全都载满粮食送到燕地去,并且承诺将会尽快补齐剩余的粮食。 对此,负责这趟出使的张清自是乐意之至。 毕竟光是这一趟的十几万石粮食,都已经够燕地百姓吃上许久了! 更不用说还建立了双方后续的合作,算是圆满完成了任务! 在拿到盖上大印的明安结盟手书后,张清便带着几十艘海船,浩浩荡荡地踏上了返回燕地的航途…… 半月之后,武平城码头。 提前收到船队将于今日回归消息的姜溟,早早地就和姚拱来到岸边等候,足见他对这趟出使新罗的重视。 不知过了多久,海平面上开始出现了一面面白色的风帆,紧接着浩浩荡荡的船队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之中。 “回来了!” 看到连成一大片的海船,姜溟不由得两眼放光。 这上面装着的,可都是燕地紧缺的粮食啊! 终于,船队陆续驶进了码头。 看到岸边等候的世子殿下和军师,张清立刻带着一众将士走下了战船,前来复命。 “拜见世子殿下!末将此行幸不辱命,成功与新罗长公主缔结了盟约,这是其亲笔手书,还请殿下过目!” 从张清手中接过文书简单查阅了一番,姜溟随即欣慰地拍着他肩膀说道:“这一趟张将军辛苦了,待会儿先去你的新宅子里好好歇息,之后本世子还会对你和水师将士们加以重赏!” 此话一出,张清顿时欣喜若狂,连忙半跪在地喊道:“谢殿下恩典!” 论功行赏完了,姜溟随即便吩咐码头民夫们赶紧把船上的粮食都搬运到粮仓中去。 “有了这几十船的粮食,我军将士数月的粮饷都不用愁了,殿下果然远见!” 姚拱由衷地感慨道,眼中充满了对姜溟的敬佩之意。 对此姜溟只是淡然一笑,说道:“这些粮食不过只是开胃小菜罢了,最重要的是成功和新罗缔结了盟约,至少能够保证未来一两年内的粮草供给问题。” “等咱们化肥厂的产量上去了,用它们来大幅提高燕地粮食的产量,以后燕地的粮食就能自给自足,再也不用依赖任何人了!” 姚拱闻言也是面露喜色:“殿下英明!解决了粮食的问题,来年我大军便可兵锋直指燕水以南,逐大玄之鹿于中原了!” 一想到率领军队纵横在大玄广袤的疆土之上,姜溟不禁也有些心驰神往。 不过他也并没有盲目自大。 毕竟燕州目前正处于‘四战之地’,要想大举出兵南下,首要任务还必须得把屁股后面的问题给解决了。 “以我们军队如今的战斗力,确实无惧与大玄正面对抗,不过关外异族始终是个大隐患。” “在正式南下与大玄决战之前,必须保证草原蛮族和力真不会在关键时刻从背后捅刀子才行!” 听到这里,姚拱不禁点了点头,随即开口道:“殿下的担心不无道理,关外异族一直虎视眈眈,对燕地始终都是一个威胁,不得不先未雨绸缪!” “要么加强北方边关防御,要么就出兵将其彻底打服!” 姜溟仔细思索了一番姚拱提出的两个方案。 前者可行性很高,如今燕王府用水泥造棱堡加强城防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目前姜溟已经在着手对玉塞关山海关以及长城各处碉堡进行改造了,算是与姚拱的提议不谋而合。 只不过一味防御终究还是太过被动,异族只要愿意付出足够的代价,依旧还是能够想办法突破边疆的防御。 姜溟的性格还是喜欢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更倾向于将重心放在彻底征服两大异族,永绝后患上面。 将这一想法告知了姚拱,他那颗军师大脑便开始快速运作起来了:“关外异族占据了地利优势,倘若贸然出兵的话,即使是强如我军,恐怕也会吃大亏,所以必须采取些谋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听到姚拱这么说,姜溟不禁笑着问道:“先生怕是已经有确切的想法了吧?” 姚拱闻言也是咧嘴一笑道:“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殿下的慧眼啊!在下确实有上中下三策,可以一举平定关外异族之患!” 第144章 对于姚拱上中下三策的说法,姜溟颇有些好奇道:“还请先生教我!” “不敢不敢。” 简单谦虚了一下,姚拱随即便侃侃而谈道:“所谓三策,上策为即刻动兵,出关寻得草原蛮族和力真的王庭所在,然后破之,如此便可一举平息异族之患!” “中策为以夷制夷,从异族中挑选出任一合适的部落,然后大力扶持,令其去与其他异族厮杀!如此我们便能令异族陷入内斗无暇入关,进而腾出手来专心对付大玄朝廷!” “下策为怀柔绥靖,拨取钱粮予以异族,达成互不侵犯的协议,之后再南下与大玄朝廷决一雌雄!” 姜溟闻言仔细思索了一番。 显而易见,直接出关找异族决战理论上是最为一劳永逸的办法,但实际操作起来风险性太大。 关外地广人稀且环境恶劣,尤其是入冬之后,滴水成冰的酷寒能抵百万雄师! 如若贸然举兵北上,很有可能连异族的面都碰不到,便死于风雪之中了。 所以在没有充足的准备之前,他是不打算轻易出关的。 至于花钱粮贿赂异族,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先不说燕州的粮食给自家军民吃都还不够,银子也还要用来支撑燕王府一系列高福利的政令,根本匀不出多的给别人。 退一万步讲,即使燕地的钱粮都多到溢出仓库了,也不可能拿半分出来给异族。 毕竟无论是草原蛮族还是力真,对于燕地的军民来说那都是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他姜溟要是敢把钱粮送给异族,相信很快就会被汹涌的民意所反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威望也会在顷刻之间分崩离析。 何况他也不相信异族有什么契约精神,收了钱照样在关键时刻背后捅刀子的事,异族绝对干得出来! 是以综合起来看,他还是更倾向于姚拱提出的中策。 “以夷制夷确实是个事半功倍的好办法,之前咱们派出去关外的锦衣卫,有什么消息了吗?” 姜溟开口问道。 “回禀殿下,我们派去关外的一百名锦衣卫,已经按照您的命令渗透到了异族各部,绝大多数人已经安顿了下来,可以稳定搜集情报了!” 听到这里,姜溟不禁满意地点了点头。 成化田确实是个天生当特务头子的料,培养出来的间谍能力都是非常出众的。 这批人就是燕王府在关外的一双双眼睛,只要异族有任何风吹草动,他便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知晓并迅速做出行动安排。 对此姜溟开口道:“草原蛮族和力真看似都是一个整体,但其实内里部落林立派系繁杂,尤其是前者,并没有一个像完颜肃慎那样能够压制住内部所有势力的共主,分化起来明显更加容易一些。” “还要麻烦先生下去通知成化田,让他手下的锦衣卫重点观察有哪些部落有成为我们关外代言人的潜力,能直接与其建立起联系的话那是最好的!” “是,在下这就下去安排!” 话刚说完,姚拱便径直离开了。 而姜溟并没有选择直接回府,而是站在码头上一边看着民夫们将一担担粮食从船上搬运下来,一边思考着燕王府未来的规划。 不知过了多久,墨竹忽然从远处走了过来。 “殿下,宁海卫那边传来紧急军情,请您过目!” 姜溟从墨竹手中接过信笺,仔细阅读了一番。 信上写着,宁海卫的军民经过不懈努力,已经初步完成了宁海卫城的棱堡改造。 不过近日斥候发现,有不少朝廷的侦查骑兵在宁海卫附近游弋,就连南方的海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可疑的小船。 负责镇守宁海卫的毛新年怀疑这是朝廷准备大举动兵的前兆,于是一面备战的同时,一面差人传回军情告知世子殿下。 看完信件之后,姜溟不禁陷入了沉思。 宁海卫所在的辽东地区曾经整个都是大玄的领土,只是在先帝病重朝堂动荡那段时间,力真趁虚而入打败了大玄在辽东的驻军,夺走了包括盛京在内的大片土地,而朝廷军队只能退守到辽东半岛。 之后刘启登基,认为辽东只是鸟不拉屎的苦寒之地,便放弃了夺回丢失的土地,只保留在辽东半岛驻军五万用以监视力真的异动。 而在张清歼灭了宁海卫的三千兵马之后,辽东半岛上剩下的四万多名朝廷军肯定是想要来报仇的。 不仅如此,他们还多半联系了青州的登莱水师,准备两路夹击宁海卫。 虽然宁海卫有一万燕军驻防,但毕竟是孤悬海外,一旦朝廷军选择围而不攻的话,后勤补给很容易出现大问题。 所以姜溟在收到军报之后,立即便决定亲自率军前往宁海卫支援,最好是趁机夺取整个辽东半岛的控制权! 第145章 翌日,姜溟点起了五千水师外加一师兵马,并带着大量粮草辎重赶赴了宁海卫。 与此同时。 辽东半岛定辽城中,一众朝廷将领正聚在一起开展军事会议。 “都指挥使大人,京师那边有消息了吗,兵部到底同不同意往辽东增派援兵啊?” 面对手下将领的质问,辽东都指挥使陈思净皱着眉回应道:“本使派出的加急传信兵已离开半月有余,按理来说应该早就已经回来了才对,可是……” “还可是什么!陛下向来都不待见咱们辽东,巴不得咱们全被燕贼给收拾了,好少发几万人的军饷啊!” 一名脾气暴躁的将领还不等陈思净说完,便当场爆发出了不满。 在场其他将领听后也是相当愤愤不平。 若是在其他时候也就罢了,可大玄如今正是国力鼎盛的时期,又是以武立国,本应是寸土不让。 可不知为何当今陛下就是不喜辽东这块地,要不是朝臣们极力劝阻,恐怕就连辽东半岛都直接扔给异族了! 如今燕贼已经杀到门口来了,朝廷依旧不为所动,这让辽东将领们最后的一丝希望都破灭了。 “大家先不必如此悲观,既然陛下看不上辽东,那咱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让陛下刮目相看!” 眼见军帐内气氛相当低落,陈思净赶忙给众人做起了思想工作:“据探子来报,宁海卫中的燕贼约莫万人左右,而我们有四万多人,从兵力对比上占据绝对的优势!” “而宁海城只是海边一座小型卫所,城内储备不了多少粮食,咱们只需要利用兵力优势对其围而不攻,既能避开燕贼火器锋芒,又能消耗其士气。” “等他们耗尽粮草之后军队必将自乱,届时我们便可不战而胜!” 听到他这番有理有据的分析,众将领又重拾了不少信心。 不过还是有人提出了质疑:“大人想的确实挺好,但燕州的燕贼若是收到消息派兵前来支援,我们又当如何?” 许是早就知道有人会这么问,陈思净立刻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本使之前已经联系到了青州的登莱水师,他们愿意出兵两万,并战船数百艘于海上阻击燕贼的援军,以此切断宁海卫内贼军的一切补给!” 听到这里,众将眼中不禁闪动着希冀的光芒。 虽然不知道都指挥使是如何说服登莱水师打配合的,但有了这支强劲的海上援兵,他们歼灭宁海卫燕贼的胜算又会多上几成。 只要这仗打赢了,辽东驻军必定能摆脱人厌狗嫌的尴尬地位,重新获得朝廷的重视! 毕竟朝廷在之前与燕贼的交手中,可是输得一次比一次惨呐! “既然大家没什么异议的话,那就事不宜迟,立刻举兵南下除贼!” “遵命!” 在众将领达成共识之后,辽东驻军便很快集合了起来,兵分几路朝着最南边的宁海卫压了过去。 另一边,登州城内。 登州都指挥使牛震正看着面前一箱箱满满当当的银子,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这陈思净真挺搞笑的,宁愿把这些年走私攒下的百万两银子都送给我们,以此换取登莱水师出手在海上阻击燕
相关推荐: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新年快乐(1v1h)
村夜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鉴宝狂婿
淫魔神(陨落神)
将军在上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深宵(1V1 H)
乡村桃运小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