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还是头一次听到她这样疲惫的声音。 江寄月道:“我这两天阖上眼,都是我的孩子与你自相残杀的画面。” 顿了下,江寄月方才接着道:“你说这个世道容不下君子,所以要以恶制恶,这样的道理,我不是不能理解,不然光是你杀了陶都景的坎,我都过不去。可是我一直以为的你,是用恶包裹着善,是企图在淤泥中开出花来,可是如果你真的是剥开石头冷硬的外壳,能看到一颗星星的话,你不会这样对待谢氏母女三人。” “是,你说得对极了,人不自救,别人也难以救她。可是你这样的话,可以说谢氏,因为她已经是大人了,但不能说荀简贞与荀梦贞,她们两姐妹,刚过了新年,她们也才一个十七岁,一个十四岁,更遑论很多年前,恐怕一个想自救都没办法,一个连自救是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会狠得下心来,不护着她们?” “你今天还告诉我,你从小在那样的环境里长大,受够了那样的苦,所以不会忍心那样对待我们的孩子。可是,你便这样忍心对待其他的孩子,我真的不想怀疑你,可是那一刻我真的很难不去多想,一个心里但凡有点点善心的人,会对那样的惨剧视而不见。你开恩般给荀简贞配毒药害死大哥的机会时,有没有想过她本可以不被养成那样的性格?” “今天郗氏还与我讲,荀简贞很恨你。在她的角度来看,她当然可以平等地仇恨这个家的每一个人,杀完父亲,就想杀祖父,然后在园子里千方百计要把你的真面目戳穿给我看,就算去质问她,她也一样有理由,二叔是家主,可是在我被虐打得受不了跑出来跪在地上求他救救我的母亲和我可怜的幼妹时,他只是和我说,父亲,不都是如此吗?甚至让下属给她包扎一下,都不曾有过,只是冷眼旁观,对接下来几年的每次虐打仍旧视而不见,即使他越来越强大。她自救过,她得到了什么?” “父亲都是如此,你曾在你父亲那里吃过的每一道苦,都精准地还给了你的下一辈。因为她是受害者,所以她作为受害者,向她的加害者复仇时,哪怕那个人是你,我是不是也该说声大快人心?我当然不知道最后我们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可是你看看荀府的几个孩子,三姑娘是在府外长大的,尽管我很想说先不论,可是如果那时候老太太真的一意孤行,一定要拆掉三姑娘与文姨娘这对骨肉,抱给郗氏去养,你觉得依照当时的情况,三姑娘又会被养成什么样的性子?” “三弟是个废物,二姑娘是个软弱怯懦的孩子,这两个个都还算好。五个在你父亲的淫威下长大的孩子,却有三个,你,大哥,大姑娘,都从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无论是最后加害的对向是上一代还是下一代,都是自相残杀,难道我也要眼睁睁地看着我的孩子去杀了你,还是去虐打我的孙儿孙女吗?五个中有三个变成这样,我真的很害怕。” 作者有话说: 今天少更一点,因为我要用剩下的时间来捋一下女主的逻辑,很长,但还是希望能看完。 首先,阿月的双标并不存在,证据如下:1.如果她真的觉得男主弑父这个行为难以接受,她的反应就不会是哭着和他说‘我不想要你被活剐’(96章),她的肢体语言也不会是‘江寄月翻过身,抱住了荀引鹤,很紧的力道’(97章),96章两人一直讨论的重点都是,阿月担心会被发现会活剐,相爷说他弑父的理由以及不会被发现,阿月最后的那个感慨说什么要很难改变相爷的想法,与之前她认为相爷是在黑暗待久了的人,虽然向往光明却已经没有办法真的走到光明底下,以及她觉得相爷习惯了以恶为长刃,没有办法用君子的方法对付别人,没有任何的两样,都只是一种感慨,她唯一做出的行动去改变相爷的就是想让他和家里人多相处,希望他能得到一些爱(我觉得只有当一个人爱另外一个人的时候才会想要有很多人爱他,不然巴不得所有人都冷漠他或者爱他,当然如果你非要觉得这也算是对他的一种干涉,那我也没办法)而从来没有付出任何的实际行动去改变相爷的为人处事,相反她表现出来的更多是理解,不然之前他们讨论《大人先生传》,讨论江左杨,乃至知道是相爷重刑拷打并且处以陶都景极刑后,阿月最后都不会表现在相爷说了‘罪至不悔过’的时候还能理解他,和他在一起。 而且江寄月不是这样的性格的人,如果她是,那么面对郗氏那样的处境,她一定会跑过去和郗氏说你必须得离开怎么样,就像荀简贞对郗氏说的那样。 2.有人以沈知涯的事来说她双标,这得分两件事,第一说她自己都打算杀过沈知涯,首先必须明确一点的是,阿月知道不孝是十恶之一,那她一定也知道恶逆是十恶之一,所以她是知道杀了沈知涯会死的,但那个时候她能去做,是因为她那时候本来就不想活了,所以她本来就是打算以命换命的,也就是说她是认了杀了沈知涯她就得去死这个结果。而认了的前提是,她也觉得自己有罪,不然一定会在庭上哭诉,是他负我先,我杀他是他罪有应得来千方百计给自己减刑或者脱罪。 还有件事说,相爷报复沈知涯的手段不光彩,她却适应良好。她对这件事唯一的表态,是在沈知涯打算用荀引鹤对他作的恶来开脱,甚至还隐隐在骂阿月是红颜祸水时,这样的不知悔过,她才说了‘而且事情是荀引鹤做的,我至多就是旁观时拍手称快,别把仇恨记到我的头上来’,‘至多’这个词很微妙,所以我才加上的。然后晚上他们两人讨论了《大人先生传》,相爷向她剖析了下内心,那天江寄月失眠了,我还特意写出来她从自己的父亲想到了嵇康,想到了《思旧赋》,她那天其实并没有完全想明白的,她还在问相爷‘你以恶破局,他也以恶杀人,到了后面只会永无止尽’,(插一句嘴,我当时写这句话,就是在影射荀家),到了后面沈知涯又跑过来犯贱,她才慢慢地开始明白过来,有些人就是死不悔改,所以以恶止恶才有存在的价值,而且沈知涯两次犯贱,阿月一直都在骂他,对相爷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很正面的评价。这是私事,后面在讲徐纶被害的事,就是公事,所以最后阿月才会在知道相爷当时狠得把陶都景骨头都拆了一遍而她又在视陶都景是‘自己人’的情况下,还能听进去相爷的解释,并且最后认可了‘以恶止恶’的存在。 3.阿月后面确实也说了她有点接受不了相爷弑父,但也请别忘了,她的第一反应是害怕相爷被剐+她的肢体并没有很排斥他+她自己也说了部分情感和理智能偏向相爷,因为她确实很同情相爷的童年+明白老太爷不是好人+也承认了以恶制恶,但是为什么还
相关推荐: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芊芊入怀
南安太妃传
火影之最强白眼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薄情怀(1v1)
游戏王之冉冉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