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就是三五百万石的小气候。 王龑给段雪松倒上一杯茶,轻描淡写的说:“都卖给我吧。” “公子,这恐怕不合规矩吧?你是负责西北事务,可各地都有各地的情况,这样会影响我安排好的事。”段雪松靠在椅背上。 王龑先自己喝了一口才开口:“段老板,你这事是我打个让你做的吧?” “是不是大公子又如何?即使是老爷来了,我这么做对家里也是大有裨益的,怎么二公子觉得不妥吗?”段雪松丝毫不惧。 王龑轻笑一声:“那你知不知道锦衣卫已经盯上这件事了?你们的暴露只在顷刻间。” “无非就是个囤积居奇,只要钱到位,不会有什么事的,况且这事做的这么容易,朝里没人支持,您也不信吧?”段雪松神色依旧轻松。 “你说的对,商人多的是,趁机捞一笔的也多得是,可是我说的暴露,是指我们的存在,而不是什么囤积居奇。” 段雪松一愣,似乎是没想明白这位二公子这话的意思:“公子此话怎讲?” “怎么讲,我还不能跟你说,信不信随你,别等到时候出事了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现在将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我,无事发生你也没有损失,但凡要是出点什么事,那你可就捡着了。”王龑已经起身。 “公子!您容老奴想一想。” 王龑没有理会段雪松,而是向门口走去:“没事,既然你不信我,那就算了,反正我已经准备好了,就算你暴露了我也不会有什么事。” “公子!您等一下,您再喝口茶吧!” 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有粮草的转运,可始终因为有人捂粮不售,而使得粮价高居不下。 顺天府尹王贤没有办法,已经开始打开官仓接济那些实在买不起粮的百姓,可面对百万人口的京师,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甚至已经开始有哄抢粮铺的事发生了,京师人心惶惶,百姓只为一口吃的发愁。 这天早朝,朱祁镇早早的已经洗漱完毕,一纸书信被他塞进了桌上的孙子兵法中。 “皇上,可以起驾了。” 朱祁镇重新整理衣冠,将身上打量一遍后才动身,与往日大相径庭。 御门听政,朱祁镇坐在龙椅上,看着这座皇城,心里不停想象着太宗坐在这个龙椅上,面对群臣心中的想法,只是到最后轻笑一声,权当自己的一个乐子。 官员已经渐渐到齐,都对今天早到的朱祁镇感到好奇。 早朝开始之后,顺天府尹王贤第一个占了出来:“皇上,顺天府因为缺粮,已经开始有百姓闹事,再不解决恐有大事发生啊。” 此言一出,所有人不自觉的抬高了眼睛,想看看朱祁镇怎么应对,不过碍于礼法,只是有这样一个动作,并不敢直视皇帝。 “王爱卿有何良策?”朱祁镇问道。 “臣以为,百姓之所以有此行为,全因粮食短缺,而粮食短缺又与有人囤积居奇有关。 实则现在夏粮刚刚收获,远没有到真正短缺之时,况且民间亦有存粮,全是有人推波助澜之过。 臣请皇上彻查黑市,给百姓口粮一份保障。”王贤花白的胡须随着说话轻轻颤抖。 “王府尹,有百姓闹事,首先应该将他们抓起来,以正律法严明。 怎么能避重就轻,说什么有人推波助澜,难道他们要造反也不管吗? 我看就是有百姓借故闹事,才使得商家惜售,请皇上缉捕暴民,还京师一个安宁!”大理寺右少卿习嘉言出列反驳道。 “习大人!你我皆是百姓供养,他们现在无米下锅,你就如此没有同情心吗?”王贤有些激动地指着习嘉言道。 习嘉言也是满头白发了,论年纪比王贤还大,直接顶了回去:“我乃大理寺少卿,职责就是维护大明律,若是都讲人情,那律法的尊严谁来维护?” 见二人又有吵起来的架势,朱祁镇开口道:“借故闹事者自然要惩治,不过也要体谅百姓的难处。 王贤,你要着人好好分辨,该抓的一个也不能少,该放的也一个不能抓,听明白了吗?” “臣遵旨。” 朱祁镇这么一说,习嘉言也不好纠缠,冷哼一声回到队列中。 “王贤,你开仓赈济效果如何?可有什么难处?”朱祁镇问道。 果然不愿退回去的王贤还有一大把的苦要诉,听朱祁镇这么一问,王贤老脸满是苦涩的说:“启奏皇上,顺天府官仓近乎空仓,粮价一日不稳,百姓一日无依啊。” “金濂,你们商行自各地收了多少粮食?”朱祁镇看向金濂。 “回皇上,臣等无能,现在各地都以减产原因,粮价大幅上涨,至今也只筹措了不足十万石。” 不足十万,对于拥有百万人口的顺天府来说,都不能用杯水车薪来形容了,投入市场中只怕是瞬间被人买走囤积,聊胜于无而已。 朱祁镇似乎只是例行公事,只是问了一嘴就没再说什么,反倒让金濂准备好的说辞落空。 “王爱卿在坚持坚持,有金濂尚书的筹措,相信很快粮价就会得以平抑,这些日子还要多辛苦你了。”朱祁镇交代一声,便从龙椅上离去。 “退朝!” “皇上!可,府库中马上就空了啊!皇上!”王贤的大喊叫不回朱祁镇,却叫来了金濂。 “惟善,切莫着急,本官先将那十万石拨付与你!放心!放心啊!” “尚书大人你!” 满朝文武退场,最后只剩王贤一人呆立。 第299章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朱祁镇第一次知道这首诗还是在后世的一部剧里,是现在的他的后人出场装逼用的。 当时也没看出个道道来,也只是在剧评的小视频里知道了,这说的是当时朝廷里的清流与严党。 来到大明之后才知道这首诗的出处,是唐时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翱,上山寻仙访道时做的一首诗。 用在电视剧中是含沙射影,说官员就像水一样,不管是在瓶里还是在天上,它都是水,只是容器不同导致了他们不一样。 朱祁镇的意思可能更大一些,这天下中人,说到底也都一样,谁不会老不会死呢? 哪怕是传说中的吕祖、张三丰也只是闻声不得见其人也。 “皇上,咱们这是要去哪啊?”金齐问道。 朱祁镇下了早朝之后,连早饭都没吃,就带着他跟郭懋二人出了紫禁城,七拐八拐的到现在也没走到正地方。 朱祁镇双手一摊指向两边的百姓,面黄肌瘦可能有些过分了,可几乎人人都蔫着看起来就没什么精神,手里拿着一口口布袋,不知道是不是在京城中找一口粮食。 朱祁镇指完百姓依旧没有停步,他就是要出门看看外面的百姓都如何了。 过去了这短短的时日,又有朝廷插手的“人祸”到底发展到什么地步。 其实朝堂上早就有人提出来灾民的称呼了,是朱祁镇不愿意这么说。 他觉得只有遭了天灾才能算是灾民,即使是现在的情况也是人祸为主,又岂能称呼百姓为灾民? 这不是一个爱面子的皇帝的倔强,是一个当权者对于这个情形的定性。 “郭懋。”朱祁镇叫了一声。 跟在后面的郭懋赶紧亦步亦趋的跟上来,朱祁镇问:“其他地方如何了?粮食还是运不进来么?” “皇上圣明,倒也不是运不进来,越往南走,粮价越平稳,毕竟有江南鱼米之乡,受影响还是小,就算头两天有个把人恐慌,看夏粮一收也就过去那股劲了。 主要还是过了秦岭淮河之后,越靠北粮价就越贵。 商人逐利,转运过来又有许多囤积,所以市面上的粮价才越来越高。 至于黑市……臣已经查清楚了,主要是有金孟、石平等朝中大员之子,还有诸如广德商行等商家富贾参与。” “哦,那几个主管衙门呢?”朱祁镇不置可否又问。 “各个衙门都是‘秉公办差’,只有王贤一直追着不放,这才有零星口粮放出来,算是维持了一个相对平衡态势。” “好一个‘秉公办差’啊,若是等江南粮食彻底进来,要到什么时候?”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这些人手里掌握的粮食始终是有代价的。 他们的目的也是在逼迫自己这位皇帝的同时,趁势赚上一笔。 南方粮食因为高价远远不断地送进北方,迟早要平抑过高的粮价,在此之前他们自然会将利益最大化。 所以在南粮大量入京之前,粮荒必然先一步缓解。 而在这一个阶段之前,也会有一个真正的“寒冬”出现,好将物价哄抬到最高。 “约莫要到七月中旬之后了。”郭懋声音里多了些不确定。 朱祁镇点头,可能是熊宗立养气的药起了作用,现在的朱祁镇已经不像刚回京的时候,情绪波动那么大了。 “矿司那怎么样了?前些天第一批粮食应该已经到了吧?”朱祁镇转而问向金齐。 “是皇上,前期的百万石粮食已经进京,现存于司礼监府库中,随时可供皇上调配。 浙江、福建、四川等地私人矿脉开采权,多已经有人接触,地处南方想来换到的粮食还能更多一些。” “记住还是要守住底线,诸如银、铜等矿,不可外包。”朱祁镇提醒一句。 说这话三人已经来到了东郭家门口,原没打算停步的朱祁镇,却不得不驻足。 因为此时的东郭家门外已经剑拔弩张,数十个手持布袋的百姓围堵在门口,叫骂声不绝于耳。 “为什么不卖给我粮食?我是不给钱还是怎么了?不是你们这些奸商,我们会没有饭吃吗?” “就是!说什么限量每家多少,你们自己吃的时候恐怕没有一点限制吧? 怕不是一顿饭恨不得吃十斤都不够,在这却来说什么好话! 什么为了我们好,你要是为了我们好就将粮食都拿出来,让我们一次买个够!” “说得对!我看他们要是真不卖,咱们也不用跟他们客气,不行就抢他们的!我看谁吃亏!” “对!” …… 一边是群情汹涌的百姓,若不是另外一边也有数人站在门口阻拦,恐怕东郭家的粮铺早就被人抢了。 原本卖肉的张经业手持菜刀一起拦在闹事人前面,见此情形,赶紧挥舞手里的菜刀,逼得对面人群往后退了数步。 “怎么个意思?想来我们东华门大街上闹事?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告诉你们,想吃口便宜粮食就乖乖的按规矩来。 要是不讲规矩,我这菜刀也不长眼!看谁不是一条命就上来试试!” 刘婶掐着腰也站了出来:“就是,这不光是便宜粮食,这是救命粮食,也是良心粮! 看看外面都涨成什么样了?给你们平价买就不错了,还在这说三道四的,我看你们就不像是来诚心买粮食的,就像是找茬的!” 此言一出,街坊四邻附和声一片,原是大家伙调笑取乐的那位张姓男子,更是手抓一把钢叉对着对面之人比划起来。 “我这可是插粪用的,捅在人身上管保让你们走的痛痛快快,不怕死的就过来!” 面对如此悍勇的解放,那些个强买粮食的也有些不敢动手,被逼着一路向后退去。 老实巴交的东郭盛原被挡在众人身后,人群一动就被露了出来,脸上已经是一青一紫两片肿胀。 “还真有敢抢粮食的!真是刁民强盗!”金齐见此一幕已经义愤填膺。 郭懋并没有说什么,他的职责是保护朱祁镇,只要皇上的安全不受威胁,其他事他是不会管的。 看了一会朱祁镇已经听明白了怎么回事,这几个气势汹汹要打要抢的是其他街上的,因为不满这个平价粮定量购买,所以在这闹事。 正好金齐有这样一问,朱祁镇便接上话问道:“怎么金齐觉得这些人真是普通的‘刁民’?” “不是吗公子?您看他们强买强卖的样子,不是刁民是什么?”金齐脸上还满带着不平之气。 朱祁镇轻轻摇头:“真要是缺食少粮的百姓,见到有这么个便宜的粮铺怕不是要烧高香了,又怎么会拿着一个限量作文章? 恐怕也是背后有人指使,目的也不是买粮而是砸铺子。 只是没想到这个地方街坊四邻这么团结,这才没能得逞。他们才不是普通百姓,他们就是我要找的蛀虫。” 闹事之人眼看街坊众多便有了退走之意,领头一人嘴硬道:“你们行啊,粮铺雇人打人,我倒要去顺天府告发你,治你个捂粮惜售之罪!” 第300章 “哎,这位兄弟,是谁捂粮惜售了?这种时候冒天下之大不韪,做下此等人神共愤之事?”朱祁镇迎了上去。 那人一看是个身穿绫罗的贵公子,便又改了念头。 指着东郭盛说道:“就是他们,不光不让买粮食,还强买强卖。 我刚说两句不是,就要打人,您看那人手里拿着的都是什么?又是刀又是叉的,哪里像什么良善人家。 望公子与我们做个见证,也好上顺天府论个公道。” 见他如此颠倒黑白,街坊们都是气得不轻。 脾气火爆的张经业当时提到就要砍过来
相关推荐:
封神之我带兵驻扎金鸡岭
从劈柴开始了悟万法
剪刀石头布
闇帝的眷宠(卷一)
野火佳人
穿越空间让他爱
听说老公出柜了
一条评论引发的故事
我的恋爱是深渊模式
[全职X纸片人]关于谈恋爱降手速这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