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养着,那官员们享受民脂民膏的合法性就在,就能以各种理由拒绝朱祁镇的旨意。 自那天起,真正追随朱祁镇的大臣,竟然只剩下了半个人。 之所以说半个人,是曹鼐要依靠朱祁镇抗衡于谦,可他也不想子孙没了依靠,自己没了那大笔的收入,只能游离在朱祁镇之外。 幸好锦衣卫几经清洗,现在终于干净了,倒也不会让朱祁镇没了耳目眼睛。 似乎是不想跟朱祁镇闹得太僵,于谦事后将陈循免官处置,那些个参与其中的官员,或轻或重的被处罚了。 甚至还一改自己的作风,隔三差五的都会去宫里请安。 这不,过了半年还是雷打不动的,刚出正月便急匆匆的来到乾清宫外求见。 “皇上,于首辅来了,您看?”金齐小声说。 “曹吉祥跟曹鼐跟石亨是干什么吃的?到现在还没有搞定吗?”朱祁镇说了句不相关的话。 “让他回去,朕不想见他,有什么事让曹鼐跟朕说。”朱祁镇对金齐说。 金齐却说:“于首辅带来了春闱的考官名录,还有考题范围,请皇上圈定,这眼看着时间就要到了,要不皇上还是见见吧?” 朱祁镇瞅了一眼金齐问:“你干爹最近跟你有书信来往吗?算了算了,请首辅大人进来吧。” 脚步声渐渐清晰,朱祁镇闭上眼睛不想被污染。 “臣于谦叩见皇上,恭请皇上圣安!” 耳边传来于谦的声音,朱祁镇倒也没有摆什么架子,嗯了一声指着一边的绣墩让人坐下。 敲了敲桌子,金齐懂事的将奏疏送过去,拿过册子之后,朱祁镇仔细看了一遍,发现考官人选与乡试一致,倒是少了点抵触。 后面的题目都是从四书五经中摘出来的,策论则是从用兵征税甚至是科举制度优化几点出发,草拟了几个给朱祁镇看。 尤其是那个科举制度优化,透露出浓浓的和好意味,看的朱祁镇都是一缓,差点就露出了好脸。 不过毕竟也是做了快十年的皇帝了,朱祁镇不露声色的将奏疏放在桌子上,食指轻轻敲打桌面发出咚咚的声音。 “曹鼐是礼部尚书,应该主持这次的春闱,不过策论要换一个题目“天下为公”,附试朕要亲自去看,加考一道天文地理。”朱祁镇如此说道。 于谦没有讨价还价的动作,仿佛是被朱祁镇驱虎吞狼之策给吓住了,答应一声起身告退,看的朱祁镇也是一愣一愣的。 “难道朕的策略见效了?”朱祁镇自己都不敢确定。 不管怎么说总算是个好的开始,一时间他的心情也轻松起来,不用再为时间仓促准备不妥而担忧。 至于于谦回去之后,看着满院子的大臣,郑重的摇头。 “难道皇上还始终不能放下这种幼稚的想法吗?这天下是他的天下,也是我们这些士大夫的天下,怎么能如此任性呢!”陈循说。 “廷益!到底怎么说的,你别光摇头啊!你说出来也让我们心里有个底!”王直问。 于谦没答话,摊开手里的奏疏,露出里面四个大大的的朱批。 趁着围观众人上前观看的时候,于谦说道:“皇上还说要给附试加一道天文地理类的题,他会亲自去看。”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他们最怕的就是读书人的地位受到威胁,这比他们一家的荣辱兴衰还要重要,这关系到以后天下的归属。 若是开了这个先河,那以后再也不是读书人与皇家共天下的局面了。 “如此,我们只能做做坏的打算了。”杨善说道。 京师襄王府,从这开始,大晚上的也有人来求见拜访,甚至在深夜中,内阁首辅于谦也曾出没在他的官邸内。 除了襄王府之外,京中最热闹的不是皇宫,而是武英殿大学士蒋琬的家。 自从去年皇帝与朝臣发生了冲突之后,蒋琬便一直称病不出,直到现在。 京城有锦衣卫跟东厂,什么事情都难逃朱祁镇的眼睛,他当然知道这些变化,不过除了让樊忠联系出门在外的朱祁钰等人外,最多也只是跟曹鼐几个人见见面。 等的曹吉祥都着急害怕了,朱祁镇还是不愿意动手,他还是不想面对自己曾经最信任的人,哪怕后来二人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分歧。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大明最引人注目的事情变成了科举会试,其中朱祁镇加开的一科让考生怨声载道。 民间多有对皇帝在意旁门左道的不满,还有人说皇帝自从土木堡回来就被邪灵上身,此时已经不是原本的大明皇帝了。 就这样,丁卯年二月初九,会试如期而至,北风呼啸,天寒地冻。 第509章 呼! 天还没亮,东郭子瑜就在父母的护送下来到了贡院门口,静静等待着会试开始。 即使是起了个大早,也没能占据特别靠前的位置,许多人都是提前一天开始排队。 虽然没有实际作用,总能得一个心理安慰。 “真冷啊!”举子中,有人身穿单衣瑟瑟发抖,听口音不是本地人。 东郭子瑜听在耳边,很明显的南北口音区别,北方举子明显声音较大,也证明了北方相比南方更为贫弱的现实。 在这个时代,粮食产量几乎是决定贫富的唯一标准。 即使是在后世,也不过是将要素集中而产生的超高速,能完全自给的地区依旧是少数。 考生们紧张的等待着贡院开门,贡院内的考官们心情各不相同。 有初次以考官身份参与到科举的翰林,新鲜而又异样的看待这个工作,想着一鸣惊人维护至公之名。 也有多次参与其中,头发花白的老翰林,对于这个工作已经可以古井无波,更多的是对朝局的思量,以及对自身参与而产生前途未卜的叹息。 作为两位主考官中的刘俨,身份和去年大比的经历让他更不能平静,都能看出来此时局势的紧张,他身处漩涡中央,更能体会。 至于另外一位同考官曹鼐心情只会更复杂,在他看来这次的会试是可以决定大明走向的考试。 他身处其中,又是以其中一方而存在,在皇权与阁权的漩涡中乐在其中。 “万钟,可以开始了吧?”刘俨的声音打断了曹鼐的思索。 他回过神来,面色温和点头不语,随着主考官的同意,贡院大门缓缓打开,举子们精神一振开始严格的查验手续。 “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龄?三代人姓名籍贯年龄通通说一遍!”不苟言笑的御史终于问到了东郭子瑜。 “我叫东郭盛,不不不,东郭子瑜,东郭盛是我爹家住…”东郭子瑜一时紧张说话逻辑乱了。 本来看着严厉的御史虽然脸上依旧冷冰冰,可眼底里透露出的却是鼓励神色,让子瑜慢慢找回了自信说话也越发有条理起来。 “可以了,去去搜检吧!不过是一场考试,入朝为官要面对的多着呢,自如些会对你有帮助。” 听着黑脸御史的劝告,东郭子瑜感激点头,人还真的多了些自信。 御史看着前进的东郭子瑜,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初入科场的那一刻,转过头黑脸依旧坚硬。 等到东郭子瑜磕磕绊绊通过核验,已经是一刻钟之后,考棚依旧简陋,朱祁镇的改革看来还没起效。 安静等了一会,会试正式开始,东郭子瑜深吸一口气,在试卷上首写下三代姓名籍贯年龄,又写上学习本经盖上自己的印章才开始正式答题。 初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 四书五经都有科举参考用书,一共七道考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对于东郭子瑜这个科场新人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写到太阳落山以后依旧没有写完,门外号军见状送上三支蜡烛,这也是最后的期限,等到蜡烛燃尽再写不完,也算结束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考棚中燃烧的蜡烛越来越少。 东郭子瑜门外号军打了个哈欠,可能是觉得气味不好闻,一脸的恶心。 再看一眼东郭子瑜,提醒道:“蜡烛快烧完了,你可悠着点!” 东郭子瑜一激灵,看了一眼蜡烛,手一抖差点污了考卷。 “别着急!千万别出错了!”号军好心道。 东郭子瑜感激的看了对方一眼,深吸一口气之后,心头划过几个念头,笔下转折,没两句便结尾结束。 烛光渐渐暗淡,东郭子瑜赶忙将试卷交上,心中叹息之余也多了一些庆幸。 第一天会试在紧张中结束,许多第一次参加会试的举子夜里难眠,回想着文章中的得失,东郭子瑜就是其中之一。 “唉,要是把这一句写上去就好了!点睛之笔就这么没了!” 越想越乱,东郭子瑜大半夜过去也没睡着。 “不行不行!要早点睡了!”东郭子瑜用力闭眼心里默默数羊。 丑时三刻,一个值守御史睡意袭来,头颅轻点打起了瞌睡。 就在人最困的时候,贡院屋顶突然多了一个黑影,犹如一只轻灵的黑猫踩在瓦片上没有发出一丝响动。 距离在他的脚下不是问题,短短时间就敏捷的跑过了大半个贡院,即使是没睡着的举子也不会因为头上多了只猫而有什么反应。 终于“黑猫”停了下来,他好像是在观察着什么,时间不长就再次出发。 不过这次的动作时间更短,几个起落就停在一个低矮房顶。 只见他轻轻挪开脚下的瓦片,一片光芒投射在他蒙面的脸上。 下面的屋子里几个庖厨正在打瞌睡。一个个是歪七扭八的坐在这,靠在那,灶台里的炭火依旧静静燃烧。 没有过太久,黑衣人再度有了动作,手指极速抖动着。 若是从侧面看的话,会发现一根细如发丝的线随着他的动作落进了厨房里。 丝线静静垂在炭火旁,黑影没有进一步的动作而是竖起耳朵似乎在等待谁的信号。 呼,呼… 一阵西北风吹来,树叶哗哗作响。 黑影动了!他快速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罐,顺着丝线倾斜,倒出淡黄色的液体。 随着水珠快速滚下,几乎是眨眼间就来到了炭火上方。 这次没有停顿,水珠,不应该说油珠落进炭火以后,火焰迅速升腾。 油珠落下越多火焰就越大,与此同时西北风呼啸之下厨房窗户被吹开,呼啦呼啦,吱呦呦作响。 丝线带着油珠向东南摇荡,火焰跟着飘向东南。 桌椅板凳,厨房内的油料被引燃。 火借风势,几乎在片刻间大火覆盖了厨房并向东南方向烧去。 东郭子瑜皱眉睁眼,明显没有睡醒的样子,愣愣的看着外面乱作一团的号军,这个时候谁要是作弊想来不会被发现。 “快出来!着火了!”一声声大喊穿过夜幕。 忙活了一整夜,大火终于被扑灭,幸好贡院在城中东南角,西北风吹来也只是向城墙方向飘去火星,不然京城的损失指不定会有多大。 但是即使是这样,对于朝廷来说,数十个举子的死伤也足够引起震动,天下都为之哗然。 第510章 “号外号外!京城贡院起火,死伤上百举子!朝野震动,举子围堵紫禁城门要说法。” 报童摇晃手中报纸,一路奔走一路售卖,所闻只要是个读书识字的都会拿上一份报纸,然后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谈论。 “贡院失火,大明开国至今也没听说过几次,怎么偏巧就出现在这个时候?”茶楼中,常老六狐疑开口。 “哪里有几次,这是头一回!至于原因,你就没听说点什么?”燕小七问。 常老六更惊讶了,“什么意思?” “不好说不好说,这不是本科的举子都在紫禁城门口要说法呢?去看看就知道。” 即使燕小七不说,也有许多的走上街头朝紫禁城而去。 紫禁城外,数千学子人声鼎沸,摇着手臂要求朝廷给一个说法。 说是找朝廷要说法不如说是找皇帝要说法,因为在场之人都听说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 因皇帝加考附试天文等学,举子不满曾有人私下辱骂当今天子,甚至以土木堡事讽刺,说前有骑驴天子,今有逃跑皇帝。 也是因此导致了此次惨剧,人为制造了这次惨绝人寰的祸事。 朱祁镇在这段时间内已经了解了全部的传闻,知道是有人在故意往他身上泼脏水,目前的情况他有些被动,他也在等幕后之人出手。 “我倒希望是宁王残部所为了。”他神色复杂,出了这种事,要真是当朝大臣夺权所为,这种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他担心的是天下百姓万一落在这些人手里该怎么办。 朱祁镇心中烦躁,正欲召曹鼐等进宫,不料曹吉祥突然来了,说首辅于谦带着文武大臣还有襄王朱瞻墡来了。 “来就来吧,让他们在乾清宫等着,这个场面,他们这些个阁部大臣也难逃责任,安抚好举子们再来
相关推荐:
欺君为凰
神君的宠姬
vpo18.com无人生还(黑化 囚禁)
小三是个哭包(gl 微sm)
歧途无返(父女)_高h
人妻无三观(限)
应召男菩萨 (1V1) H
怪力论神(肉文)
混血小奶喵养成手册(H)
落魄作家为写耽美不惜牺牲色相找兄弟模拟恋爱结果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