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垂手立在一边,偷偷去看坐在桌前的人。翰林医官院院使崔岷今年已过不惑之年,生得瘦削白净,蓄美髯,神情安宁,总是一身青衣,衬得人姿态高朗。这个年纪能做到医官院正院使,已是很不容易。崔岷虽年轻,医术却颇得宫中贵人喜爱,尤其是他带领医官院众人编纂一本《崔氏药理》,造福无数盛京百姓,是真正的君子大善,有济世心胸。常进也很佩服他。崔岷端坐于桌后,只将常进带来的考卷略略一翻,问:“怎么?”“禀院使,今年春试新增一科‘验状’,学生们交上来的考卷卷面不佳,唯有一人卷面可称完美,无一题目出错。”“哦?是谁?”崔岷似乎来了点兴趣。“是一位平人医工,陆曈。”有医官教导的太医局学生竟比不过一个自学成才的平人,常进甚至不敢抬头看上司脸色,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所有考卷都已批阅完毕,下官找到陆曈其他医科考卷,一同呈上给院使判看。”崔岷闻言,目光一闪:“可有不对?”如果此人所有医科考卷卷面都堪称完美,医官们实在无需多此一举要他过眼。“是,”常进抬起头,“这医女大约没正经跟人学过,全凭自己摸索,除了验状科挑不出瑕疵外,其他科目均有不对。”“若询问药理医经的,她皆能答对,可到辨症开方的题目,她开的那些方子,我们也没有听过。且不提方子是不是真的,但看用药,相当大胆霸道,与寻常方子截然不同。”常进一口气说完,见崔岷脸色尚算平静,这才稍稍放心了些。紧接着,心中跟着生出疑惑。偏殿里的医官们搜罗出所有陆曈的考卷放在一起,对比着一看,立刻觉出陆曈与其他考生不同之处。那些医经药理,她答得熟稔完整,但那些方子却闻所未闻。翰林医官院的传统一向是求稳。不求医官个个妙手回春,但至少不能捅娄子连累别人,毕竟都是给贵人行诊,一个不小心出了差错,是要扛罪的。按理说从上至下取二十名,陆曈一定能榜上有名,但瞧她这开方子的手笔,说不准又会招来祸患。阅卷医官们争执不休,到最后也没拿出个结果,索性让常进带着考卷找崔岷,由院使大人亲自裁定,这医女,留还是不留。崔岷把那一叠考卷放在一边,没有要继续看的意思,只淡淡开口:“辨症开方须谨慎,既然此人对行医缺乏敬畏之心,便不必再留。”不留吗?常进怔了怔,虽是意想之中的结果,但不知为何,听到崔岷的回答时,心中却鬼使神差地生出一丝可惜。确实挺可惜的,那张验状的考卷,几乎可以称得上完美无暇。除了字迹狂放了些。正想着,耳边传来崔岷的声音:“还有事吗?”常进回过神,忙道:“无事,下官先告退了。”崔岷拂袖,常进躬身退出去,临出门时,目光掠过崔岷桌上的洮砚。洮砚温润如玉,融翠欲流,灯色下自带清辉。常进退出屋门,心想,崔院使收的这两块洮砚,真是漂亮极了。……盛京的三月,渐渐开始有了细雨。落月桥的新柳又生出许多青茬。就在盛京的第一场春雨里,太医局春试放榜了。许是因为考生不像秋闱的那么多,十日时间足够出春试结果。不过谈论的人倒很少。百姓们对谁中了状元,谁做了探花颇感兴趣,却对谁中了春试名榜,成了翰林医官并无多大好奇。一来么,翰林医官是给宫里的贵人、或是世宦贵胄瞧病的大夫,离普通人生活太远。二来么,年年都是太医局的学生中榜,说到底和平人也没什么关系。要知道当初有一平人医工力压一众太医局学生得了春试第三,但那也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二十年,田里的韭菜都不知道换了多少茬了!德春台下的红榜还未张贴,和医官院相熟的人先得了消息。仁心医馆里,陆曈正坐在桌前擦拭堆在一起的瓷罐。又是一年春日,盛京的杨花快开了,御药院收了方子,今年做不得‘春水生’,她得备些别的药茶。正擦着,外头忽有马蹄声传来,陆曈抬头,就见一辆马车停在医馆门前。马车车帘被掀开,从上面跳下几个熟悉的人,为首的正是太府寺卿董夫人身边那位奴仆王妈妈。上回王妈妈来仁心医馆时,还是替董夫人带话,提醒陆曈不要攀高枝,那之后就再没来过仁心医馆,连带着董麟的药也不拿了。不过董麟的肺疾也好得七七八八,剩下的温养,别的大夫也能做。大概正因如此,太府寺卿才会如此肆无忌惮地过河拆桥。“王妈妈。”陆曈颔首。王妈妈走进医馆,上下打量陆曈一眼,露出个不怎么热络的笑来。“今儿是春试放榜日,夫人关心陆大夫春试结果,特意差老奴送上贺礼。”她把一只大红喜篮放在桌柜上,往陆曈跟前推了推,又左右看了看,佯作惊讶道:“哟,怎么没见着传信儿的人?”今日杜长卿和阿城去城南收药去了,医馆里只有苗良方和银筝,银筝在后院烧水,一边坐着的苗良方见状不对,拄着拐杖站起身,问陆曈:“小陆,这谁啊?”陆曈还未说话,自门外又响起一道声音:“还能为什么,当然是因为没考中喽!”说话的是隔壁杏林堂的白守义。自打陆曈来了仁心医馆,做出几幅出色成药后,仁心医馆蒸蒸日上。杏林堂几次三番想下绊子,最后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再加上后来陆曈得了昭宁公小姐那副织金锦旗,每日招招摇摇地高悬医馆正堂之上,杏林堂生意一落千丈,眼看着就要成为当初的仁心医馆,离倒闭不远了。偏在这个时候,陆曈得罪了太府寺卿,还不自量力参加太医局春试。哈,这简直是自寻死路!白守义穿着件雪白长衫,脖子与衣衫几乎要融为一体,笑得眼睛眯成了缝,胖脸上满是欣喜。他高兴啊,自己的成功固然令人欣喜,但敌人的溃败还是更让人感到高兴。王妈妈讶然:“不可能吧?老奴瞧陆大夫胸有成竹,还以为陆大夫万无一失呢!”陆曈不说话。白守义笑意更浓了些,故意顺着王妈妈的话说:“咱们这些普通人,哪里敢和太医局那些公子小姐们比呢,人总要有自知之明的嘛。可惜啊......”医馆门前渐渐有人群围拢过来,太府寺卿的马车立在门口,这回却没人敢替仁心医馆出头了。陆曈进不了医官院,便还是西街一个小小的坐馆大夫,平民对官家的畏惧,似乎与生俱来。“这不还没出结果,怎么就先替我家姑娘可惜上了。”银筝听见外头动静,掀开毡帘匆匆忙忙跑出来,挡在陆曈身前。她不忘维持个体面姿态,面上挂着笑。只是这笑落在白守义二人眼中,就觉得是黔驴技穷之下的嘴硬而已。苗良方也嘀咕:“考不考得上关别人什么事,真是天上选县令——管得宽。”这嘀咕声被白守义听见了。白守义瞟了苗良方一眼,故意叹口气:“要说陆大夫也是病急乱投医,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敢拉来做先生,实在不行,都是街坊邻居,我去医行替她请一位老大夫来指教医理就是。让不明不白的人教医理,也不怕走歪了。”这话说得诛心,苗良方脸色一青:“你说谁不明不白?”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陆曈把手上瓷罐往桌上一顿。很轻的一声,却让四周渐渐安静下来。她看向面前妇人:“王妈妈已看过红榜?”王妈妈一愣。她今日一早得了董夫人的消息就来西街了,自然没看过红榜。不过看不看也没关系,因为在这之前,医官院相熟的医官就已看过今年选取的二十位春试通过名额,告诉董夫人里头并没有陆曈的名字。“既没看过,就等结果出来再送礼吧。”陆曈说着,把那只红色的喜篮推回了王妈妈面前。女大夫反应冷淡,并未因周围聚拢的人群而感到半分不自在,医馆墙上金光闪闪那张织锦长毯挂在她身后,而她素衣出尘,眉眼在这春日的医馆里如水墨画般,透明得恰到好处。明明落第,却要装作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莫名的,王妈妈心中有些烦躁。虚张声势又矫情造作的平民女子,装得再清高,也改变不了身在泥地里的事实。西街这样的破落户,放在往日里她瞧都不会瞧上一眼,如今她却因为自家少爷的原因三番五次往这地方跑。翰林医官院?女医官?就凭她?和这医馆里看着就不三不四的人?王妈妈心中轻蔑,正要再讽刺几句。“陆大夫!陆大夫!”忽然的,有轻快声音自远而近传来。陆曈抬眼,就见医馆前正有人奋力拨开人群往里挤进来,这人一身巡铺屋公服,满脸笑容,竟然是军训铺屋的申奉应。“申大人,”银筝讶然,“您怎么来了?”“我来恭喜陆大夫!”申奉应瞅瞅周围,又一眼瞥见桌柜上那只格外鲜艳的喜篮,笑逐颜开道:“这么多人,看来我不是第一个恭喜的人啊。”“恭喜?”王妈妈不认识申奉应,但从这人话语中直觉不妙,忙出口询问,“恭喜什么?”“恭喜陆大夫春试红榜第一啊!”四周鸦雀无声。申奉应莫名其妙:“怎么,你们不都是来恭喜陆大夫中榜的吗?” 第一百三十二章 第一 仁心医馆前一片安静,落针可闻。 白守义笑容僵住。 银筝呆了呆,就连苗良方也愣在原地,一时没说话。 申奉应后知后觉察出气氛不对,有些疑惑看向众人。 “你说谁中榜了?”白守义问。 “陆大夫啊!” 王妈妈脸色一变:“不可能!” 申奉应不认识王妈妈,被人反驳本能不高兴:“怎么不可能?景德门下的红榜都贴着。今年春试出了个天才,说送去的考卷连翰林医官院的院使都挑不出错!” “红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陆大夫就是第一,不信自己看呗!” 申奉应今日在外巡逻,路过景德门附近,恰好撞上宫里的人贴红榜。他本是凑热闹去看一看,没想到在红榜上看见一个熟悉的名字。 陆曈! 仁心医馆的陆大夫哎! 作为热衷于四处逢迎交好贵人的申奉应,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升迁机会。陆大
相关推荐: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鉴昭行
致重峦(高干)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误打误撞(校园1v1H)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捉鬼大师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大胆色小子